廣州滿族小學好不好

廣州滿族小學好不好

  教授學童識字的“小學”,古代也叫“蒙學”,包括教育階段及教育場所兩種含義。教育內容主要是識字、寫字和封建道德教育。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廣州滿族小學好不好相關內容,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大家!

  學校簡介

  廣州市滿族小學是全國首家以滿族命名的`學校,也是廣東省唯一一所滿族學校,學校原址佔地面積僅1464平方米,屬於典型的“麻雀小學”。

  區財政加大對民族教育的投入,為滿族小學新校區徵地、建設等投入7200多萬元,透過合併、擴建、新建形式,使滿族小學成為“一校三區”。

  學校歷史

  抗日戰爭勝利後,廣州滿族鑲紅旗知識分子和熱心教育人士,目睹“廣州滿族失學兒童佔學齡兒童49.56%,比全市性平均數還超出10%”,於是,商議開辦學校,徵得該旗代表和管祠人汪玉泉同意,將位於光塔路89號的“宗祠”作為校舍。上層人士舒淡庵、舒宗鎏、佟子實、楊庚山等亦給予支援,財力上又得到漢族陳乃福幫助。組成校董會,推選汪玉麟為董事長,推定汪宗猷、李劍暉負責籌組辦校事宜。民國35年6月向廣州市教育局申請開辦,校名定為“廣州市私立國光小學”。經批准,汪宗猷任校長。同年9月正式開課。

  國光小學開辦之初,按“完全小學”的規格開設6個年級,每級一個教學班,有專任教職員8人、學生109人。民國37年(1948年)暑期,在滿族鑲紅旗管理組支援下,決定自行籌款在校舍前座增建二樓,面積為200平方米,用作課室和活動場地,學生增至228人,其中,滿族學生佔30%,專任教職員12人。

  1952年11月廣東省第一屆民族工作會議後,根據滿族代表的意見和要求,省民族事務委員會轉請廣州市人民政府辦理。廣州市教育局同意滿族國光小學適當發展一部分,在經費上予以補助,以收容滿族子弟。從此,學校教職員工的待遇、滿族學生收費標準均按公立學校辦理,學校的管理及人事調派,由廣州市北區人民政府領導。到1952學年度時,滿族學生比例增長到35%,學校裝置亦較前完善。增設了兩個分教處及一個操場。

  1954年11月,學校領導人汪宗猷主動將滿族國光小學全部財產獻給政府,由廣州市教育局接辦,為尊重學校的歷史,將校名改為“廣州國光小學”,隨即撥款修建校舍。主管民族事務的廣州市民政局,每年還撥給少數民族教育事業費,作為增加裝置、補助滿族師生之用。到1956學年度,在該校就讀的滿族學生已有322人,佔全校學生人數的64.15%。1956年8月,廣州市教育局接受學校及滿族人民的意見,將廣州國光小學命名為“廣州市滿族小學”。

  學校地址:

  越秀區大德路203號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