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江新區博雅小學怎麼樣

兩江新區博雅小學怎麼樣

  小學教育除了教育的特點外,還有獨特的基本特徵:一是全民性;二是義務性;三是全面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兩江新區博雅小學怎麼樣相關內容,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大家!

  德育為先:養成勝於說教

  “我之所以畫李蘭娟奶奶,是因為她不顧自己個人安危抗擊疫情,保護了我們的安全。”博雅小學一年級五班的畢歆然指著自己畫的一幅畫告訴記者。

  在博雅小學“在抗疫中成長”師生水墨人物畫展中,全校師生用畫筆致敬抗疫英雄。黑白線描、水墨畫、彩墨畫、流體畫和文創作品……在形式多樣的創作中,激發了學生們的愛國熱情及責任擔當。

  不僅如此,學校還開展了向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黃旭華爺爺學習、“致敬最美逆行者”2020雲祭奠、觀影《奪冠》學習女排精神、韻智節、體育節、讀書會……豐富的活動幫助學生將道德認知和道德情感內化於心、外化於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種子也播撒在了學生心中。

  “餐前勤洗手,排隊有秩序,打餐要道謝,用餐需安靜,餐後保整潔。”在用餐時間裡,學生們遵守著“靜雅用餐”的常規準則。這是博雅小學針對低齡孩童編制的.《博雅小學生一日常規》,不僅有“靜雅用餐”,還包括了優雅入校、典雅集會、智雅課堂、和雅課間、健雅兩操、序雅放學等方面。

  “我們認為德育強調養成勝於說教,老師們就根據學生在校園一日生活場景編制了這樣的口令導引,透過兒歌傳誦的方式,帶領學生修習文明雅正的行為,形成習慣,養成作風。”愛祖國、愛家鄉、愛集體、愛自己……孩子們的行為習慣、思想素質從被正確規範到自覺的自然生長,校長謝曉梅告訴記者,博雅德育品牌建設,讓博雅教育更有導向、有靈魂、有路徑、有品味。

  課程育人:轉變學法落實學科素養落地

  “打卡時間到咯!家長和孩子們記得要拍攝短影片進行鍛鍊打卡。”博雅小學校體育老師在群裡溫馨提醒大家。

  原來,博雅小學出爐了“體育家庭作業訓練計劃,對各年級佈置了不同的體育作業,請家長監督孩子進行體育鍛煉並進行拍攝打卡,並每週進行點評反饋。

  “我家孩子以前沒有這個意識,透過引導,也開始慢慢培養他鍛鍊運動的習慣了。”一名家長對這樣的體育作業表示認可。

  不僅是體育課程、體育作業的創新。還不到10月,博雅小學2020——2021學年度課程研發專案就已經啟動了,博雅小學的老師們埋頭於一場新的“課堂”。這是學校提高課程領導力、全面推進課程自主研發專案的一大舉措。

  “我們鼓勵全體老師參與學校課程研發工作。本年度學校共推出了十大專案組,比如心理健康校本課程研究、課間遊戲指南、數智課堂、英語低段課程、夢想田園課程、五彩社團、構建家校共育體系等。”在謝曉梅看來,課程仍是學校育人的主戰場、主渠道,學校倡導“玩中學、學中博,美生情,情生雅”的學習方式,這也是博雅小學課堂教學的主要正規化。

  據悉,在學校的五彩博雅課程中,有博雅必修基礎課程、博雅必修拓展課程、博雅五彩課程,既落實國家課程標準,又有學校的特色校本課程,更能滿足學生個性發展需要。三類課程科學配比、融合實施,為學生的自主發展、終身學習奠基。

  此外,學校還對各學科課程與教學開展以診斷和改進為目的的實時動態質量監測,從對學生的“學”和對教師的“教”等方面來提出改善建議,確保課程育人目標的達成。

  專業成長:教師隊伍建設

  “大愛育博,小美潤雅”,這是博雅小學教師踐行的教風。

  疫情期間為做好開學復課,學校老師研發了《返校七堂常識課》,幫助學生們平穩度過開學復課的每一天。

  在研發過程中,年輕教師們利用新技術新思維,在校內模擬並錄製了大量照片和影片,編寫了生動的防疫兒歌,並由老師和學生們親自講解示範,整體教學生動且易懂好記。

  “我們把自己當作孩子,去體驗在學校一日的生活,就逐漸精煉到這必不可少的7個主題常識課。”

  在這場特別的開學復課中,老師們主動擁抱新技術、探索新模式、適應新生態,在實踐中摸索、應問題而學習、在嘗試中驗證,回應著時代對教育的新要求。“AI+教育”的思維方式也被從內而外激發出來。“平等、互動的網際網路思維將會深度改變教學。”“學生的差異就是最好的教學資源,老師要善於去發現這些差異,促進學生相互交流、相互學習。”老師們說。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