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怎麼選擇學校
考研怎麼選擇學校
做任何事情都是需要天賦的,考研也一樣。對於大部分學校的大部分專業,只要足夠努力就能考上;但是對於部分學校的部分專業,可能還真得拼一下天賦。以下小編為大家整理了考研選擇學校的相關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如何選擇考研學校
1、確定報考專業。
因為報考專業會直接影響報考的學校的選擇。在這溫馨提醒大家,如果不是對本專業徹底失望或失去興趣,或者覺得本科的專業沒前途,最好不要隨意跨專業報考,畢竟跨專業報考難度較大。
有一種情況,是可以跨專業報考,就是報考相近的專業。比如,學會計學、或學經濟學的報考金融專業;學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或電子資訊工程的,報考自動化專業等,這些專業相近,專業課上有交叉重疊,跨專業難度相對小一些。
2、確定報考學校檔次。
根據自己的實力,綜合評估一下自己的能力,切忌盲目。
比如你是普通二本院校的學生,建議報考211工程或普通的985大學,報考清華大學或北京大學這種風險很大,一來競爭太激烈,二來這些學校部分老師可能會對第一學歷有要求。
比如是211工程或985的大學,同等條件下,建議首選本校,或者選擇比自己學校稍高層次的大學,專業上水平更高,就業前景更好的大學。
3、確定報考城市。
大學是具有城市屬性,城市經濟越發達,大學也會隨之跟著快速發展。這在我國大學歷史上已經有許多案例,典型的如上海交通大學和西安交通大學,還有地理位置不佳的蘭州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等985大學。
建議城市選擇上,決定以後在哪工作,就選擇在當地或周邊的大學。同等條件下,優選經濟發達的沿海城市或北上廣等大城市。
研究生考試難不難
對於不同人而言,考研難度也是不同的。像那些重點學校的學生,考一個一般學校的研究生,根本就不是問題,甚至很多重本學生都是直接保研的,對他們來說考研難度很小,因為他們無論是專業課成績還是高數和英語都不錯。
而對於普通二本學生或者是不出名的學校學生來說,考研是相對比較困難的,一個學校沒有幾個能考上研究生的,儘管報名人數非常多,但也都是湊數、打醬油的,最起碼英語、高數這關就過不去。
考研最難的部分就是高數和英語,可能有同學慶幸自己不考高數,但是英語這關很難過,到考試時你就會發現,閱讀文章很多單詞都不認識,文章根本就讀不懂,完全是瞎蒙的狀態,分數出來時以後都是不及格的。考研政治報班了很容易就學會,因為有老師系統梳理以後,只要認真聽就能聽懂,而英語則不同,報班了也很難提高分數,那些做題技巧根本不管用,因為單詞都不認識,再多的技巧也是無濟於事。
考研學生如何正確選擇學校專業和複習方法
一、合理選擇院校及專業
院校專業選擇對一個學生考研成功到底能有多大的影響?據不完全統計,在落榜的學生中 72.3%的人是因為當初的院校專業定位過高或者不合考生實際從而導致失敗的,此外,在每年被錄取的碩士研究生中,有近27.8%的學生本可以上更高層次的院校,因報考目標不合理,最終導致人才的極大浪費。由這些資料我們可以知道,院校專業選擇對考研成功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現實是,同學們都比較迷茫。
“迷茫”本非褒義,但最近幾年我們卻發現,到處、人人吵著迷茫,彷彿不迷茫你就不合群了,就跟不上時代了。考研,一定不能迷茫!很多人在準備研究生考試之初都很迷茫,從定專業到選學校,再到具體的複習方法,都覺得無從著手。其實我們在決定考研的時候,應該先選定自己有志願的專業,然後透過網路等手段再結合各方面因素選擇合適的學校。當然,不容忽視的一點是要合理的結合自己的實力來選擇學校。
1.興趣愛好和個人特徵。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是自己感興趣的專業才能真正的投入進去學習,才有可能具有比別人更高的競爭力。同學們在進行專業選擇的`時候一定要充分考慮到自身的興趣、特點及基礎和學習能力,因為這關係著你以後的人生要與和為伴,做自己喜歡的事那是幸福,反之則是一生的掙扎與折磨。
2.職業前景及穩定性。
報考時不要輕信所謂的熱門專業冷門專業,在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考慮的同時,也要綜合到專業發展及你畢業後的職業前景,因為大部分人的專業和職業還是有關聯的,尤其是到了研究生階段,更要慎重。同時,也要考慮到穩定性,有一些專業所面對的行業或者職業是有相對穩定性的,在任何時候是不可或缺的,比如會計等。
3.學校建設及所處區域。
簡單來說是985還是211,是不是重點,因為這關係著學校擁有的教育資源和師資質量等;而所處區域關係著你就讀期間接觸的平臺和視界還有你將來的就業和發展。當然我們並是不鼓勵大家一窩蜂的擠在一線城市,也是要根據自己的專業情況和發展前景等綜合考慮,還是那句話,適合的就是最好的。
4.學校對該專業的投入與重視程度。
在同學們實力有限的適合,是報一個名牌學校的一般專業還是一般學校的名牌專業,是很多同學的困擾。因為關係著將來的職業生涯,而專業能力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你的競爭力,所以一般情況下建議大家選擇名牌專業。
二、在有了明確的院校專業選擇之後,在做好堅持考研的心理準備之後,我們來說說學習方法。
第一點,有人把考研形容成一項艱苦卓絕的活動,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在準備過程中我們要承受很大的心理壓力,在具體的學習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調整好心理狀態,以我的經驗,往往在中後期考生會出現很煩躁的情緒,覺得要學的東西太多,時間不夠之類的,還有一些是因為身邊的人學的比自己好或者比自己快,覺得自己比不了別人什麼的。其實在這時候大家都要保持平穩的心態,跟著自己的節奏走,另外現在來講時間是完全足夠的,只要這半年多的時間好好努力複習,好成績並不是什麼奢望。
第二點,我們不得不承認的是,準備考研確實是個容易使身心疲憊的工作,所以要採用科學的學習方法,說白了就是要在有限的時間內達到高效率的學習效果,做到事半功倍,讓我們的考研之路變得輕鬆。要按照各個科目的具體特徵來分配時間。對於考試科目中有數學的同學來說,提早複習數學是很有必要的,因為數學內容比較複雜,在這同時多記一些英語單詞和多看一些英語閱讀。數學看了大概一遍之後再重複一遍,數學看完第二遍以後,就要做真題和模擬題。
再說政治,一般是暑期或者暑期過後開始學政治,完全可以根據輔導班老師的指導步驟來做,老師講到基礎的時候,聽完課就自己回去看基礎,然後做政治題。其實這時候做題錯的多半,但目的是記憶,因為這樣印象會更深刻。再後來就是由厚到薄的整理政治各科的框架,這樣整個大體脈絡就在心裡面比較清晰了。值得說明的一點是,大家不要以為政治只是單純的背誦,其中的理解和融會貫通也很重要。
至於專業課,如果不是跨考生的話,也是放在中後期看比較好,如果是跨考生那就要根據自己的基礎和掌握的情況提早開始複習。
總之,儘早確定目標,同時正視實力,堅定信念,刻苦學習,成功並不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