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智慧人生》有感(精選23篇)

讀《智慧人生》有感(精選23篇)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智慧人生》有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智慧人生》有感 篇1

  《人生的智慧》一書的原作者是德國著名哲學家阿圖爾·叔本華,他是唯意志主義和現代悲觀主義創始人。這本書是叔本華寫於1850年的晚期著作,正是這本書使叔本華成為享譽世界的哲學家。在這本書中他以“優雅的文體”,暫時撇開了唯意志論的悲觀主義人生哲學,從世俗的角度探討了人生應遵循的原則。該譯本是我國第一部從德文版譯出的全譯本。

  我是5月份在亞馬遜中國買到的這本書,同時買的一本書是《冥想5分鐘,等於熟睡一小時》。書到了之後,先翻看的《人生的智慧》,剛開始的時候看得很迷糊,感覺思想混亂,沒有靜下心繼續閱讀,只是心裡隱隱約約覺得原作者寫得很高明,但是譯者水平太爛,有些語句重複羅嗦,句讀沒做好,以為自己是白買了。

  於是,在看了不到一章節的內容,就把這本書放下了,轉而去看的《冥想5分鐘,等於熟睡一小時》。那本書看的津津有味,看完那本書後,自己的心也平靜下來了,於是重新撿起了《人生的智慧》。陸陸續續大概花了半個月的時間才看完。《人生的智慧》這本書被裝在了自己的揹包裡,跟隨著自己出差,在火車上、地鐵上、床上都會被拿出來翻一翻,每當看得投入後,自己的內心都很平靜、踏實,深深地為作者淵博的知識所折服,為作者精闢的思想所感染。

  在書中,作者主要講述的是教人怎麼平靜幸福地過完這一生,它是一本哲學上關於幸福論的著作。作者系統嚴謹詳細的分析了幸福產生的來源、分類以及要如何才能得到幸福。

  全書共分為六個章節以及譯者附錄的作者生平。

  第一章節,作者對決定人的命運的因素進行了劃分:人的自身、人所擁有的財產和人所展現的表象。

  第二、第三和第四章節分別就這三個因素進行了詳細的論述和分析。

  人的自身(即在最廣泛意義上屬於人的個性的東西,它包括人的健康、力量、外貌、氣質、道德品格、精神智力及其潛在發展。)被作者認為是人幸福與否先天性的決定性因素。

  人所擁有的財產和所展現的表象是次要性的。作者認為,人擁有的絕對財產不是人感覺自己富足與否的條件,這個條件是人擁有的相對財產。因此,如果不跟別人作比較,那我們就會為我們所得到的感到快樂,而如果由於別人比我們更加幸運而內心不安,那我們將永遠不會快樂。所以,這一因素還是由人的自身決定。

  人所展現的表象是指人們對自己的看法,它分為名譽、地位和名聲。作者對這三類看法作出了詳細的說明和廣泛的論述。他認為人的名譽是否定的,名聲是肯定的。名譽是表明這個人不是例外,而名聲卻表明這個人是個例外。人們通常過分看重了我們的存在在他人心目中的樣子,其實他人的看法就其本身來說,對我們的幸福並非至關重要,它對於我們並不直接存在。如果有人將這種非直接為我們所存在的東西作為直接存在來加以看重的話,那就是這個人虛榮的做法。

  第五章節作者講述了在人生中會遇到的一些具體的情形,以及給人提出遇到這些情形時的抉擇建議。這是全書最輕鬆的一個章節,也是作者傳授的最具體的內容。他解答了人的一生中所會遇到的種種情形應該要如何處理的問題:我們如何對待自己、如何對待別人以及如何如何對待命運和世事的發展。作者在這裡講述的內容在任何時代,對絕大部分的人都有著益處,我們能夠從其中學到豐富的人生哲理。

  第六章節作者縱覽了人生的各個階段的特點和建議。尤其強調了人年輕時經常鍛鍊身體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這本書中,作者也對人自身身體健康的重要性進行了多次強調。讀完本書後,我感覺到好好鍛鍊身體的緊迫性了。

  全文通讀下來,讓人有種有種恍然大悟的感覺。作者在全文持述幸福是否定的,災禍是肯定的觀點。認為幸福的生活是減少了許多不幸的生活,亦即還能勉強忍受的生活。他勸誡讀者要珍惜已擁有的現在,這才是人能夠真正能夠把握的,而對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性,對過去,也和我們想象當中的過去有所出入。

  另外,這本書中,作者的語言平實簡樸,再加上作者經常性的對觀點的註解(作者認為人的後半生更多的是對前半生的註解),因此讀起來不覺得費力,能夠比較容易的接受作者提出的思想。

  讀《智慧人生》有感 篇2

  《人生的智慧》一書的原作者是德國著名哲學家阿圖爾·叔本華,他是唯意志主義和現代悲觀主義創始人。這本書是叔本華寫於1850年的晚期著作,正是這本書使叔本華成為享譽世界的哲學家。在這本書中他以“優雅的文體”,暫時撇開了唯意志論的悲觀主義人生哲學,從世俗的角度探討了人生應遵循的原則。該譯本是我國第一部從德文版譯出的全譯本。

  我是2012年5月份在亞馬遜中國買到的這本書,同時買的一本書是《冥想5分鐘,等於熟睡一小時》。書到了之後,先翻看的《人生的智慧》,剛開始的時候看得很迷糊,感覺思想混亂,沒有靜下心繼續閱讀,只是心裡隱隱約約覺得原作者寫得很高明,但是譯者水平太爛,有些語句重複羅嗦,句讀沒做好,以為自己是白買了。於是,在看了不到一章節的內容,就把這本書放下了,轉而去看的《冥想5分鐘,等於熟睡一小時》。那本書看的津津有味,看完那本書後,自己的心也平靜下來了,於是重新撿起了《人生的智慧》。陸陸續續大概花了半個月的時間才看完。《人生的智慧》這本書被裝在了自己的揹包裡,跟隨著自己出差,在火車上、地鐵上、床上都會被拿出來翻一翻,每當看得投入後,自己的內心都很平靜、踏實,深深地為作者淵博的知識所折服,為作者精闢的思想所感染。

  在書中,作者主要講述的是教人怎麼平靜幸福地過完這一生,它是一本哲學上關於幸福論的著作。作者系統嚴謹詳細的分析了幸福產生的來源、分類以及要如何才能得到幸福。

  全書共分為六個章節以及譯者附錄的作者生平。

  第一章節,作者對決定人的命運的因素進行了劃分:人的自身、人所擁有的財產和人所展現的表象。

  第二、第三和第四章節分別就這三個因素進行了詳細的論述和分析。

  人的自身(即在最廣泛意義上屬於人的個性的東西,它包括人的健康、力量、外貌、氣質、道德品格、精神智力及其潛在發展。)被作者認為是人幸福與否先天性的決定性因素。

  人所擁有的財產和所展現的表象是次要性的。作者認為,人擁有的絕對財產不是人感覺自己富足與否的條件,這個條件是人擁有的相對財產。因此,如果不跟別人作比較,那我們就會為我們所得到的感到快樂,而如果由於別人比我們更加幸運而內心不安,那我們將永遠不會快樂。所以,這一因素還是由人的自身決定。

  人所展現的表象是指人們對自己的看法,它分為名譽、地位和名聲。作者對這三類看法作出了詳細的說明和廣泛的論述。他認為人的名譽是否定的,名聲是肯定的。名譽是表明這個人不是例外,而名聲卻表明這個人是個例外。人們通常過分看重了我們的存在在他人心目中的樣子,其實他人的看法就其本身來說,對我們的幸福並非至關重要,它對於我們並不直接存在。如果有人將這種非直接為我們所存在的東西作為直接存在來加以看重的話,那就是這個人虛榮的做法。

  第五章節作者講述了在人生中會遇到的一些具體的情形,以及給人提出遇到這些情形時的抉擇建議。這是全書最輕鬆的一個章節,也是作者傳授的最具體的內容。他解答了人的一生中所會遇到的種種情形應該要如何處理的問題:我們如何對待自己、如何對待別人以及如何如何對待命運和世事的發展。作者在這裡講述的內容在任何時代,對絕大部分的人都有著益處,我們能夠從其中學到豐富的人生哲理。

  第六章節作者縱覽了人生的各個階段的特點和建議。尤其強調了人年輕時經常鍛鍊身體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這本書中,作者也對人自身身體健康的重要性進行了多次強調。讀完本書後,我感覺到好好鍛鍊身體的緊迫性了。

  全文通讀下來,讓人有種有種恍然大悟的感覺。作者在全文持述幸福是否定的,災禍是肯定的觀點。認為幸福的生活是減少了許多不幸的生活,亦即還能勉強忍受的生活。他勸誡讀者要珍惜已擁有的現在,這才是人能夠真正能夠把握的,而對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性,對過去,也和我們想象當中的過去有所出入。

  另外,這本書中,作者的語言平實簡樸,再加上作者經常性的對觀點的註解(作者認為人的後半生更多的是對前半生的註解),因此讀起來不覺得費力,能夠比較容易的接受作者提出的思想。

  讀《智慧人生》有感 篇3

  這是一本闡述什麼是幸福的書,叔本華認為,幸福來自於我們本身的內在因素,財富地位等外在因素並不是影響幸福的根本原因。一個人之所以渴望財富,從根本上說,還是因為他內心需求所至,外在只是間接影響。

  對於一件同樣的事情,一個膚淺的笨蛋可能覺得只是小事,不足為奇,但一個有思想的人也許就能看的這件事的意義所在。

  歌德的這句話也是一個真理——大眾,不分貴賤,卻總是承認:眾生能夠得到的最大的幸運,只有自身的個性。如果是這樣,那我大抵上是一個不幸的人,因為我的個性實在不大好。

  “一個人對與人交往的熱衷程度,與他的智力的平庸及思想的貧乏成正比。人們在這個世界上要麼選擇孤獨,要麼庸俗。”這句也不是第一次聽到了,是來源於叔本華麼?誠然,一個偉大的思想家看起來總是孤獨的。但生活中能稱的上偉大的人畢竟是少數,然而有思想的人還是多的。比如一些閱歷豐富的驢友,他們大多喜歡交朋友,與人分享故事,但我們並不能就說他們是平庸的。我們不必成為偉人,只要不是庸人便可。

  有一種人,他們的精神力量並不突出,但又超出了泛泛之輩。當這一類人無法獲得外在的快樂的時候,便會學習一門技術或是其他學科,但他們並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並對除此之外的任何事失去興趣,這樣的人可以說是他們的重心部分地存在於自身。而只有具有最高等的精神稟賦的“天才”,才會全身心地進入這樣的狀態。讓我思考一下,我學習藝術是因為缺乏了外在的快樂麼?顯然不是,只是因為真心喜歡才去學習的,但的確無法全身心投入其中。這段很有意思。

  “頭腦聰明對於一個人的幸福是主要的”和“要過最輕鬆的生活莫過於頭腦簡單”,如何理解這兩個矛盾的命題?

  窮人與富人:窮人比起富人更容易揮霍金錢,更守不住錢財,但同時也更能夠忍受貧窮,懂得為人處世的藝術。請不要再抱怨你生長在一個貧窮的家庭。

  虛榮和驕傲的差別:驕傲就是確信自己擁有某一方面的價值,虛榮則是盡力讓別人確信自己擁有某一方面的價值。虛榮使人健談,驕傲卻使人沉默。過分在意別人的看法也是虛榮的一種,事實上別人的看法對我們幸福的影響只是間接的,尤其是當我們認識到大多數人的頭腦裡面,都是些膚淺的思想和渺小的念頭的時候。雖然這是一個許多人都知道的道理,但要真正做到無視他人的看法,那需要多麼淡然的心境,就讓我們繼續磨練吧。

  傳達所見較之於傳達所想要難得多,因此阿斯姆斯說:一個人去旅行就能講故事,但是當我們與這些人深入交往以後,往往又得到另一個結論——到海外旅行的人只是變換氣候而已,他們並不曾改變思想意識(賀拉斯)。大概是說,他們只是找到了表面的資料,或許還對資料做了一些組合,但本質上他們並沒有開發新資料。所以讀萬卷書應該在走萬里路之前,而在行萬里路的時候,別忘了思考。

  讀《智慧人生》有感 篇4

  每個人都忙忙碌碌、傾其一生奔波在追求“幸福”的路上,那麼,“幸福”是什麼?

  在《人生的智慧》這本書,教導人如何稱心、愉快地度過一生,如何才能享有幸福的生活。對於人的幸福起決定作用的是:人的美好素質,包括健康的體魄、高貴的品格、良好的智力、愉快的性情。

  叔本華從人的身心本質解析了人是什麼、人的追求是什麼、人在不同的階段是什麼樣的、人生需要指引,等等。

  “最幸福的命運不是經歷最極致的歡愉和最浩大的快樂,而是使生命沒有劇烈痛苦地緊密連線在一起,不論是身體上還是精神上”。人的一生中,是由幸福走向痛苦,繼而又走向幸福的持續迴圈過程,對幸福的追求是人生最大的主題,但幸福和痛苦是相伴相生的,痛苦是真實且必不可少的,我們如何處理好幸福和痛苦,這就是人生的智慧。

  這世上存在三種能力;明智、力量和運氣,如何幸福的度過此生,我歸納總結以下幾點建議:

  1.保持身心健康和諧。健康是第一位,所以適當的運動鍛鍊是必須的。有研究表明,人在運動時會分泌多巴胺等,從而使人感到愉悅。

  2.保持樂觀的性格。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可以促使幸福感的產生,這源於有趣的生活、豁達的心境、做事的態度等等。

  3.學會獨處、反思和內省,享受心靈安寧之樂。“人只有擺脫各種期望的可能性,回到赤裸、冰冷的存在本身,才能夠得到精神的安寧,而這正是構成幸福的基礎。”叔本華如是說。當一個人獨處時,才會去感受內心,思考如何與自己保持最完整的一致,獲得心靈深刻滿足,從而達到靈魂和肉體的高度一致。

  4.學會斷念和忍受。要為自己的期望確定一個具體可行的目標而不是幻想,當目標不切實際無法到達成是,要學會切段幻想,學會控制和馴服嫉妒、憤怒、悲傷、憂鬱等不良情緒。

  讀《智慧人生》有感 篇5

  最近入手了叔本華一套書,包括《關於意欲和表象的世界》、《附錄和補遺》(捲一捲二),其中《附錄和補遺》裡面的《人生的智慧》我是單獨拿出來先閱讀的,它是叔本華的代表作之一,既然單獨閱讀,那就單獨寫一下讀後感。

  《人生的智慧》閱讀難度並不大,不像一般的哲學著作語句很晦澀,有很多專業術語。這一方面是叔本華寫的好,能深入淺出,另一方面是韋啟昌老師翻譯的好。如果有朋友想讀一下,建議也是看韋啟昌老師翻譯的這本,比較經典。

  《人生的智慧》書名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雞湯文,確實,現在心靈雞湯太多了,多的讓人已經感到麻木,而《人生的智慧》不是雞湯,沒有浮誇的故事,是一本哲學書,並且它最大的優點是適合各個年齡段尤其適合年輕人和沒有哲學理論基礎的人讀的書,畢竟大部分的哲學書語句都太過於晦澀,而本書很好的規避了這一點,這讓它的受眾群體範圍擴大了很多。本書放棄了形而上和道德的審視角度,採用的完全是形而下的意義,教導我們如何才能有幸福的生活。

  叔本華把人所處的世界分為兩個部分,主體和客體。主體即作為人的部分,客體即作為外在事物和境遇的部分。他認為同一個外在事物或境遇對每個人的影響都是不一樣的,哪怕人們所處的環境相同,他們所生活的世界也是不同的,因為決定因素在於主體。他從“人的自身、人所擁有的身外之物(財產等)、人向其他人所顯示的樣子(名譽、地位和名聲)”三個方面進行了論證,並且指出決定我們幸福指數的是我們自身之內的原因,而不是自身之外。也就是說這個人自身的內在素質(健康的身體加上健康的心靈),決定了一個人的一生幸福指數,其它的都是間接影響因素不起主要作用,因為最高階、最豐富多彩、持續最為長久的樂趣是精神思想上的樂趣,而非物質、名譽或其它。

  針對人所擁有的財產,可以劃分為三類,第一類是屬於人的天然的和迫切的需要,這類需要如果得不到滿足,就會讓人痛苦,例如食品和食物;第二類是天然的但不是迫切的,那就是滿足性慾的需要,要滿足這類需要就已經相對困難一些;第三類則既不是天然的,也不是迫切的,那就是對奢侈、排場、鋪張和輝煌的追求,這些需要沒有止境,要滿足這些需求亦是非常困難。叔本華認為一個人在擁有財產方面能否得到滿足,並不由某一絕對數量的財產所決定,而是取決於某一相對數量,亦即由這個人所期待得到的財產和他已經實際擁有的財產之間的關係所決定。這一點很好理解,一萬塊錢給一個億萬富翁和一個月只有五千元薪水的工薪階層帶來的幸福指數明顯不同。事實上,我們感到不滿足的根源就在於我們不斷試圖推高我們的期望,但同時其它妨礙我們達成期望的條件因素卻保持不變。因此,客觀理性的給我們對於財產的願望界定一個限度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現實中非常困難,因為財富猶如海水,喝得越多就越口渴。

  我們所展現的表象,也就是我們的存在在他人心中的樣子,通常都被我們過分看重,我們應該要抑制這一人性的弱點,儘量減低我們對待別人意見的敏感程度,無論是受到這些意見的奉承還是傷害,都應如此,因為這兩者其實是懸掛在同一根線上,否則,我們就只能成為別人看法和意見的奴隸。因此,正確評估自身的價值和看待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對我們的幸福大有裨益。只有當別人的看法對某事某物產生了影響,並因此會使我們的自身改變的時候,別人的這些看法才是值得我們考慮的。每個人首先並確實是活在自身的皮囊裡,而不是活在他人的見解之中,一個真正珍視自己價值的人面對侮辱、詆譭都會淡然處之。

  叔本華是現代哲學史上的一位宗師級的哲學家,尼采稱他為“我的偉大哲學老師“,列夫托爾斯泰也說過“如今我確信叔本華是人類最偉大的天才”。他的悲觀主義哲學並不代表他是個徹底的悲觀主義者,他只是把世界的真相剝離出來指給我們看,指導我們怎麼去規避人生的痛苦和無聊,幸福的過完這一生。肉眼可見的一切都作為可見性而存在,一切事物都是意志的可見性,而只有意志才是世界的現實。痛苦才是人生的本質,在叔本華看來,理性的人尋求的不是快樂,而只是沒有痛苦。

  讀懂了叔本華的悲觀主義哲學思想,就能感覺到他的思想其實是透過“悲觀”的表象去“樂觀”的看待這個世界,既然註定會遇到痛苦的事情,明白了所有該發生的事情必然發生,那麼積極的接受這一切,用樂觀的心態去面對生活不失為一種更好的方式。尼采說:“凡是不能消滅我的,必使我更強大”這句話,用在這裡剛剛好。

  以此,紀念《人生的智慧》第一遍閱讀。

  讀《智慧人生》有感 篇6

  我們的生命需要感悟來充盈,才會變得滋潤和充滿生機。而這些智慧的養料就來自於我們所經歷的每件事情。或讀過的每個故事之中。《一樣的智慧不一樣的人生》一書,收藏了許多廣為流傳的經典小故事。每個故事後,都有作者的悟語,讓我們從故事背後,看到故事中所蘊涵的哲理,以及故事給我們所帶來的啟迪或警示。

  正如書中所寫道的故事:說的是從前,有一位大將軍,與敵國作戰,由於種種原因,總是打敗仗。在又一次被敵人打敗後,他急奏統帥,一方面報告情況,一方面尋求對策,要求援兵。他在奏摺上有一句話是“臣屢戰屢敗”。統帥看到這個奏摺,覺得不妥,於是那起筆來,將奏摺上的這句話改為“臣屢敗屢戰”,原字未改,僅僅是兩個字順序的改變,頓時將原本敗本之將的狼狽變為英雄的百折不撓。

  生活中常常也會因為字句上的微小變化而改變。很多時候,一句話僅僅是一字之差或幾字之差,或是換個說法,結果就會是另一番景象。就像我們對小朋友講話,意思相同,往往多加上個語氣詞,或是變成問句,“快點吃,好嗎”就遠比“吃快點”就讓孩子們容易接受。 有一位老和尚,他身邊有一幫虔誠的弟子。有一天,他囑咐弟子每人去南山打一擔柴回來。弟子們匆匆行至離山不遠的河邊,但見洪水從山上奔瀉而下。看來,無論如何也休想渡河打柴了,沒有什麼收穫。弟子們都有些垂頭喪氣,唯獨有一個小和尚卻能與師父坦然相對。師父問其故,小和尚從懷中掏出一個蘋果,遞給師父說:“過不了河,打不了柴,見河邊有棵蘋果樹,我就順手把書上唯一的蘋果摘下來了。”後來,這個小和尚成了師父的衣缽傳人。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世上有走不完的路,也有過不了的河,過不了的河掉頭而回,也是一種智慧。但真正的智慧還要在河邊做一件事情。這樣的人才可以得到額外的收穫。

  讀了這本書,讓我對人生的軌跡有了一個改觀:人們往往覺得安分守己就是最好的契機,但命運之神卻往往喜歡同人們開玩笑,同一個蘋果,落到了不同人的頭上,就註定會有不同的定義,除了牛頓,誰會去為了一個小小的蘋果大費周章?然而他卻因為一個蘋果改變了一個世紀。每一個人都擁有與身俱來的智慧,但卻不是每個人都將它發揮極致,如果每個人都是有心之人,都會將細微之事放大數倍那麼我們各個都會是生命的主人!

  讀《智慧人生》有感 篇7

  《人生智慧》是一本集名篇、字帖於一體的功能性書籍。把具有最高智慧、最真情感、最深領悟的詩詞,用具有代表性的鋼筆書法形式體現出來,選擇的詩詞文筆流暢、箴言、贈言有力度、深度、符合時代的潮流,忠告、名言具有厚重的人生哲理;其行書美觀大方、自然簡潔、平正流暢,適合臨摹學習,在學習人生智慧的同時也鍛鍊了自己的書寫能力。

  書中有一段話讓我記憶猶新,“理想不是空談,要能屈而後能伸,要是不肯遷就事實,而只是一味空想,不但不能成功,而且終究會消磨了當初的壯志,向生活低頭妥協”。

  讓我感慨良多,許多人,表面看來,都是在無成績的狀況中:所不同的是,有人在耕耘,有人在無所事事地等待。當過了若干時間之後,耕耘的人有了成績,等待的人還在等待。如果你看準了一件事,應做可做而不敢做,那是膽小。如果你根本不知道該不該開始,那是猶豫。膽小者需要勇氣,猶豫者需要知識與擔當。人們在最安逸的時候,往往就正是開始不快樂的時候。忙裡偷閒,你會快樂;如果你知道自己永遠無事可做,或者你不知道今後該做什麼事,你就會覺得生活黯然無光。勇於接受考驗的人可以隨時得到工作的機會,也可以隨時接受新的知識,鍛鍊新的技能,增加應付環境的能力。

  他的人生必然鮮明活躍而充實,不會有時間去抱怨人生乏味。懶惰是很奇怪的東西,它使你以為那是安逸,是休息,是福氣。但實際上,它所給你的是無聊,是倦怠,是消沉。它剝奪你對前途的希望,割斷你和別人之間的友情,使你心胸日漸狹窄,對人生也越來越懷疑。猶豫不前是懦弱,等待時機成熟卻是堅定。

  當你能做時,該勇往直前地去做:當你不能做時,你必須以靜待動地等一等。盲目的亂闖並不能增加你成功的機會。我們要追求更高更遠的,但更要珍惜自己手中所掌握的。不珍惜現在,沒有未來。好高騖遠的人永遠兩手空空。能有顯赫的成就固然值得尊敬,但最重要的還是做一個誠誠實實的人。

  腳踏實地的工作,用誠意和愛心去待人,無愧於心地過此一生,也就是顯示了生命最大的光輝。我們不可能隨時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因此只有儘量喜歡目前的工作。心理上厭煩減除之後,工作也會顯得較為輕鬆。你只是需要再付出一些辛勞和努力,忍耐和等待,當這一段險阻克服之後,你會發現自己到了另一新的境界,登上了另一高峰,因而對自己建立起進一步的信心,也增加了對人生積極的信念。

  讀《智慧人生》有感 篇8

  對幸福觀的討論是永無止境的,因為這是每一個人都會遇到的問題,它對我們的生存狀態和心態都會產生重大影響。叔本華認為幸福只能尋求於自身,我認為是有道理的。

  在物慾橫流的世界上,難以填平的慾望之壑會阻礙人感受幸福。對財產和榮譽之類的需要是沒有止境的,要滿足也是非常困難的。但是有許多人即使知道這一點,依然不能夠擺脫對這些外物的追逐。受困於此真是個悲劇,可真正付諸行動卻需要巨大的勇氣,畢竟外界的壓力是十分強大的,有很多痛苦不得不面對。

  叔本華說:“所有的快樂,其本質都是否定的,而痛苦的本質卻是肯定的。因此,一個人所能得到的最好運數就是生活了一輩子但又沒有承受過什麼巨大的精神上或者肉體上的痛苦,而不是曾經享受過強烈無比的歡娛。”我不知道痛苦的本質是不是肯定的,但至少幸福快樂地生活的確不容易。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生存的壓力已經讓人痛苦不堪,減少痛苦已是奢望,還奢求什麼幸福快樂。但我覺得生活的痛苦是應付不完的,人總該趁著還有享受能力的時候抽點時間體驗一下生活的樂趣。叔本華也認為受困於痛苦甚至為此去做未雨綢繆的努力是愚蠢的。他引用了賀拉斯的話:“為何耗損你的靈魂!它遠遠應付不了你定下的永恆的計劃。”即使是那些“富二代”,他們也一定有自己的痛苦。生活在幾乎什麼都不缺的環境裡,空虛和無聊想必會找上門來吧。

  我想,對任何人來說,只有關注起自己靈魂的需要,幸福才會蒞臨。叔本華說:“人的精神思想財富越優越和顯著,那麼留給無聊的空間就越小。”閒暇獨處的時候是最能體現人的靈魂豐富程度的。“一個精神豐富的人在獨處的時候,沉浸於自己的精神世界,自得其樂;但對於一個冥頑不靈的人,接連不斷的聚會、看戲、出遊消遣都無法驅走那折磨人的無聊。”對於靈魂豐富的人,閒暇是人生的精華。“只有閒暇使人得以把握、支配自身,而那些自身具備某些價值的人才可以稱得上是幸福的。但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閒暇只會造就一個無用的傢伙,無所事事,無聊煩悶,他的自身變成了他的包袱。”

  所以,經常充實自己的靈魂是一件非常必要的事,如果喜歡看書就多去圖書館,如果喜歡旅遊就多出去走走看看,有空能做自己的喜歡做的事就好好享受,趁著還有能力享受的時候,不要讓自己後悔。最重要的是多思考,因為讀書學習都只是在灌輸,只有經過自己思考的東西才能化為自己精神的一部分。

  幸福很大程度上是自己的主觀感受。“誰經常笑,誰就是幸福的;誰經常哭,誰就是痛苦不幸的。”也許生活是很痛苦,但絕不能讓這妨礙我們經常關注與淨化自己的靈魂,否則幸福就是遙不可及的。

  讀《智慧人生》有感 篇9

  獨處,是一種修行。半年前,因為偶然原因,我開始戒酒。

  從此,約酒的電話曾直線下降之勢,一個月後基本清零。每晚看到同事們下班簽到後的匆忙背影,多少會有一點空蕩;每天清晨聽到大家暢聊小聚之歡、小酌之興,又平生了幾許落寞。但是當自己偶爾重新置身於酒場席間,聽聽骰子的聲音、看看走圈的霸氣、勸勸貪杯的酒友、送送喝多的親朋,整個過程雖然觥籌交錯、人聲鼎沸,但自己總能感覺到寂寥與空白,不禁自問,這就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嗎?

  因此,我想將戒酒堅持下去,不為別的,只為喜歡上了那份獨處的感覺。

  面對下班後空蕩蕩的辦公室,整理一下當日工作清單,在總結得失間定格今天;看見工作筆記上密密麻麻的記錄,滿滿的收穫感不斷積聚;獨自走在昏黃的路燈下,任憑車流滾滾、人影倏閃,自己堅定地用雙腳丈量著回家的路程。週末,在一首老歌單曲反覆中盪滌心靈、在一杯清茶濃香中明目凝神、在一本好書中品味人生、在一場賽事直播中留住青春、在一番大汗淋漓的運動中突破自我……

  這些獨處的瞬間,用半年多的時間串聯起來,讓我重新認識到,原來人生還可以這樣演繹、原來獨處可以如此恬靜、原來修行如此簡單……

  讀《智慧人生》有感 篇10

  “成功,是我們每個人所希冀的。無論我們處於社會的哪個階層,生活在什麼樣的環境中,我們都希望能夠超越自身所處的層次,實現我們的理想,過上夢寐以求的幸福生活。但是,在我們身邊,大多數人卻總是一次又一次地歸於失敗,以致於訂立的目標總是那麼遙不可及,在屢遭挫敗之後,漸漸失去了繼續拼搏的勇氣,最終在默默無聞中度過了自己平凡的一生。其實,大多人之所以總是不能擺脫失敗的困境,總感覺找不到通向成功的道路,並不在於自己的能力有欠缺,而在於缺乏正確的方法來指引。”這段話是此書前言中最精彩的一段話,在我看完這本書之後,的確有和作者同樣的感悟。

  於是我總結出了以下六條:

  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

  常言道:“人無完人,金無足赤。”,每個人都有缺點,每個人都有短處,判斷一個人的能力並不是由他的長處所決定,而是像“木桶原理”一樣取決於他的短處。既然,短處限制著能力的提升,那麼我們就應該時刻的審視自己,尋找自己的短處。當然,想要完全的找出自身的缺點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人總是有側影之心,會把自己高估。要是自己一個人慢慢地尋找,可能許多缺點都不會被發現;所以,要想了解自己的不足之處,與別人相比較是一種最簡便、有效的途徑。每當我們失意反躬自問“我在這一點上與他人到底有何不同”時,就很容易的發現了自己的不足之處在哪,應該做出何等的改變;當一個人清楚自己的這些缺點並在目標的征途中時刻改進,那麼成功就近在咫尺了。

  尋找自信心。

  信心是心靈最有力的觸媒。當信心結合了思想時,潛意識即接受其悸動,將之轉化為精神上的對等力量,並且如同禱告一般,揉入了浩瀚無盡的大智之中。信心是永恆的“萬靈丹”它能賦予思考、生命、力量和行動,是所有“奇蹟”的根底,也是所有科學法則分析不來的玄妙神蹟的發源地。那麼,如何使自己擁有自信心呢?接下來就例舉幾種建立自信心的好方法。在心中描繪一幅希望自己達成的成功藍圖,然後不斷地強化這種印象,使它不致隨著歲月流逝而消退模糊。此外,相當重要的一點是,切勿設想失敗,也不可懷疑此藍圖實現的可能性。第二種,當你心中出現懷疑自身力量的消極想法時,要驅逐這種想法,必須設法發掘積極的想法,並將它具體說出。第三種,不要受他人的威信影響,而試圖效仿他人。須知唯有自己方能真正擁有自己,任何人都不可能成為另一個自己,每天重複說十次這句強而有力的話:“誰也無法抵擋我成功。”以上幾種方法可能已經有人嘗試過,且獲得相當的成效,你為什麼不試試,相信你也會從中確立對自己的信心,並開始萌生一股新的力量。

  漠視挫折與失敗。

  成功與失敗是事物發展的兩個輪子,“失敗是成功之母,是成功的先導”,這句話可以說人人皆知。但實際生活中,只有自信主動、心態積極、堅持開發自己潛能的人才能真正領會它的含義。挫折與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因為挫折失敗而失望,放棄追求。相反,如果你能在遭受挫折時不怨天尤人,不自甘墮落,而是以堅定的、樂觀的態度面對艱苦,審視自己所受的挫折甚至失敗,你就會不斷戰勝失敗,取得成功。

  挫折和失敗本身是生活中的一個組成部分是有所進取,求變創新和參與競爭的過程中的一個正常組成部分。只有你進取,就必然會有失誤;只要你還活著,就絕不是徹底失敗!失敗有什麼可怕呢?物競天擇,優勝劣汰,在這個天平上,失敗總是傾斜倒向害怕失敗的人。強者與弱者,如果是從實力上對照比較,那麼弱者還有可能揚長避短,巧用心計,戰勝強者;如果是從心理態度上區別較量,缺乏自信,害怕失敗的弱者必然失敗,有時甚至會被某種假象錯覺所嚇倒。

  讀《智慧人生》有感 篇11

  《人生智慧管理》一書中,告訴我們生活中用多角度思維的重要性。我想,如何將這一概念運用在工作中,同樣會產生釋疑解惑、重整行裝再出發的效果。

  在基層工作多年,我有一種感悟。如果你把工作當作一個成長跳板,你的工作熱情不會超過3年,因為多數人很難在3年內成功跳槽;如果把工作當作一份謀生的職業,你的工作積極性不超過5年,因為你的收入始終無法跑贏你的支出;如果你把工作當作個人升遷、平步青雲的平臺,你的拼搏精神很難持續10年,因為多數人受制度的束縛,要麼遇到了職業的“天花板”,要麼在“獨木橋”上被擠了下去。如果你的初心基於此,結果往往是走不遠、即使走得遠,也走的非常累。

  但是,如果我們換個角度,把工作當作一種興趣和樂趣,就像喜歡唱歌、運動、逛街等愛好一樣,要我工作變為我要工作,被動工作變為主動工作;因為我喜歡、所以我在辛苦勞作中感受快樂;因為我愛好,所以在無數付出後不圖回報;因為我願意,所以我對成功失敗無怨無悔;角度不同結果也會不同。

  我們唯有保持這樣的初心,方能在自己的工作生涯中,始終敬畏工作、珍惜工作、喜歡工作、享受工作。

  讀《智慧人生》有感 篇12

  自己總是抱怨命運不濟,並未從自身找根源,沒有想過怎麼充實自己,提升自己,改變自己,透過自身的努力,進而實現目標。更多的是被動的接受,“無奈”的隨遇而安,這就是與別人的差別,並擴大為差距,抱負不見得是功名利祿,但最起碼看住“飯碗”,具有一定的業務能力和工作能力,正所謂“口有餘糧心不慌”。

  懂積累,善於沉澱。古話說“藝不壓身”,只有多學習,勤學習,方能水到渠成。從本職工作業務學起,清楚業務內容,業務流程,業務政策,達到業務精通。學習別人的處理事的方法和訣竅,結合實際,敢於面對問題,逐步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多看一些書,來開闊眼界,拓展思路,分析問題由淺入深,找到問題的癥結所在,不斷提升處理問題的能力。只有透過這樣的長期積累和沉澱,才能進一步增加底蘊。

  借平臺,善於思考。崗位就是平臺,崗位沒有輕重、主次,別人優秀源於思考,在於愛崗,敢於擔當。要經常結合崗位思考和分析工作,應經常思考工作應怎麼幹?自己在工作中存在問題?以後應如何改進?不斷修正缺陷和問題,不斷促進工作。不要輕言放棄,沒有崗位就體現不出自己的價值。工作中沒有小舞臺,只缺好演員,人生大舞臺需要靠自編自演,既需好劇本也需好演員。

  有情商,善協調。一個人不可能孤立的存在,無論在家庭還是單位都由一定的成員組成。也許自己情商不高,甚至有些低,不會圓滑變通,但自己要真誠。也許無特殊環境,但自己要努力。要用誠心打動他人,用尊重贏得他人,放下沒必要的姿態與別人多溝通、勤商量、多交流,認真聽取別人意見和建議,把工作弄清、弄通弄透,切實找到做好工作的方法和路徑,為順利開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讀《智慧人生》有感 篇13

  人生就是一場不停的戰鬥,就是一輪又一輪的競技。在這個人生的競技場上,人們每天都會面臨看各種各樣的難題和麻煩、許多的取捨和得失。只有你懂得給自己的心靈放個假,學會把複雜的事情簡單化,把煩擾的問題理智化,你才能充滿快樂,讓生命時時綻放出奪目的色彩,給自己的人生一個博大的舞臺。

  在人生的的征程中只有時刻保持飛翔的人才能在挑戰和危險來臨的時候,從容應對,順利度過。相反,如果你貪圖安逸,不願意吃苦,那麼你終會落個一敗塗地的下場。

  認真對待你的每一份工作。生活和工作一樣,不僅僅是一項任務,還是一種使命,而且這種使命是對自己的、更加充滿無限可能的人生。

  每一個人的生活都是由自己打造的,人們之所以後來會有各種各樣或大或小的差距就在於是否把持住了自己,掌握住了自已,使自己始終保持一種前進的姿態,不管身處的環境如何的不堪。

  善於放低自己的姿態。穩紮穩打、步步為營是一種生存的智慧,也是一種放低自己處世姿態的睿智和魄力尤其是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善於放低自己的姿態,一步一個腳印,更能實現自己穩步地上升和發展。

  本書收集了形形色色的哲學小故事,具有很強的可讀性和思想性。

  一言以蔽之,讓你在翻閱故事的過程中,給自己多一份安慰,多一份鼓舞,多一份力量,使你在生活困惑的時候點亮一盞心燈,在意志脆弱的時候重振生命的力量,在小故事中領悟大道理,成就大人生。

  讀《智慧人生》有感 篇14

  這是一本幸福人生的哲學入門書,我讀了一半,反覆回頭看,邊讀邊後悔,後悔怎麼不早早讀這本書。悔之晚矣,悔之晚矣!翻開封面,才知道這本書是中北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外語系王晉華教授翻譯的。王教授是著名翻譯家,碩士生導師,長期從事英美文學研究與翻譯工作。

  作者叔本華是德國著名哲學家。他在書中講到人們命運最根本的差別可以歸納為以下三類:

  1.一個人的自身,即在最廣泛的意義上屬於人的個性的東西,包括人的健康,力量,外貌,脾性,道德品格,智力和所受的教育。

  2.一個人所擁有的身外之物:財產以及其他的各種佔有物。

  3.一個人在他人心目中的地位:這可以理解為,一個人在他周圍人眼中所呈現的樣子,或者更確切地說,別人是如何看他的。別人的看法主要體現在對他所持有的榮譽,職位和名望方面的看法。

  顯然一個人的自身最重要,現實中我們卻往往迷失在身外之物中。我本人就有切身體會,我們從自身得到的幸福遠大於從外界獲得的幸福。與其羨慕別人,不如好好做自己,愛自己。可悲的是,現實中許多人具有奮不顧身的獻身精神,為了功名利祿,不惜一切,不珍惜自己的身體,不惜以身試法,甚至是珍貴的生命也可以不要。正如書中所寫,歷代的智者總是講著同樣的事情,而構成歷代社會絕大多數的愚人們也是做著一樣的事情,做著與智者們恰為相反的事情,而且,這種情形仍將持續下去。正如伏爾泰所說的:“在我們離世時我們會發現這個世界仍然像我們剛到來時一樣的愚蠢和邪惡。”

  最高階的,最為豐富和持久的快樂是那些精神思想上的快樂。儘管年輕時我們對這一點缺乏足夠的認識:心理上的愉悅主要是來自精神思想的力量。從這裡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我們的幸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們自身,取決於我們的個性,而命運或運氣則往往只是用來指我們的擁有物,或是指我們的榮譽。這一意義上的命運是可以得到改進的,可要是我們的內在豐富的話,我們也就不會太去要求好運了。

  一個恬靜快樂的性情,健康的體魄,樂觀的心態,清晰、活躍的智力,能夠洞察事場的頭腦,溫和、節制有度的意欲,由此帶來的良心上的安寧——所有這些品質都是職位和財富無法給予,無法替代的。一個人的自身,在他獨處時所陪伴他的東西,別人誰也不能給予也不能奪走的東西,顯然對他有著至為重要的意義,其重要性遠遠超過他所擁有的財富和他在世人眼中的形象。一個精神豐富的人在獨處時,可以沉浸在自己的思想和想象中而自得其樂;可對於一個毫無想象力的笨蛋來說,不斷的社交、宴會、看戲、遠遊以及各種娛樂活動,都無法排遣掉他的無聊。一個善良、脾性溫和的人在困境中也能感到快樂,而一個貪婪、生性邪惡和嫉妒的人,即使他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也會常常鬱鬱不樂的。對於一個常能從自己卓越個性和非凡頭腦中得到愉悅的人來說,那些普通大眾所追求的快樂和消遣大部分都是多餘的,在他看來,甚至是麻煩和累贅。為此,賀拉斯在談到自己時說:象牙,大理石,圖畫,雕像,紫衣,銀盆,很多人視它們為必不可少,但有的人卻不為這些東西煩心。

  蘇格拉底看到街市上擺著售賣的各種各樣奢侈品時,禁不住大聲說道:“世界上我不需要的物品可真不少啊!”

  亞里士多德說,幸福看起來就在於有閒暇。蘇格拉底稱讚閒暇是一個人最美好的擁有物。

  叔本華在書中所講的哲學道理,我反覆讀,已不知多少遍,日後還要細品。王晉華教授翻譯得好,我感覺到中西文化的交融。推薦大家有時間也讀一下,開卷有益。

  叔本華在書中也有種族歧視,對下層勞動人民的歧視,這個我不認同。人類之所以為高階動物,我認為恰恰是高階在不歧視同類,不歧視下層勞動人民,互相尊重、包容。

  讀《智慧人生》有感 篇15

  叔本華封神之作,雞湯界的核彈。

  熬過難啃的前幾十頁,會發現讀這本書很好讀,有幾節甚至只有短短的一句話。

  很多道理簡單明瞭,但在叔本華的書中讀到和在公眾號裡讀到的感覺肯定是不一樣的;生命長度決定了我們是階段性動物,童年、青年、以及老年,可以分為三個人截然不同的人,因為這三個階段我們的追求(好奇、性慾、和安穩)不同。青年時期更多的應該是積累,到了中年時期再爆發。沒有任何一個體育冠軍能做到青年、中青年一直奪冠,少年得志很難,大器晚成才是唯一能靠自己努力實現的目標。把精力多放在真正的知識、技能研究上,世界上所謂人情練達的能人真的太多了,唯有技能可以讓人在獨處、面對災難、年邁時不至於變得無助。這條最重要!健康,比以上任何都寶貴。

  讀《智慧人生》有感 篇16

  遇到一本好書時忍不住快些讀下去,另一方面又捨不得讀完,三萬多字讀了大半個月,作為極端悲觀主義哲學的代表,他的書讀起來並不輕鬆,他孤獨地死去了,正如他之前孤獨地活著。但此時此刻,在這個人的身邊,某樣東西告訴我們:他為此孤獨獲得了補償。那種要了解永恆的熱切渴望,伴隨著這個人的一生;而這種渴望,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只是在死神臨近之時,才罕有地、像夢一樣地瞬間在腦海掠過。他終其一生對造作都深惡痛絕,始終忠實於自己。他孑然一身、受盡別人的誤解。因為得到出身和教育的幫助,這個有著天才思想的人得以免受人生世事重負的羈絆。他對此偉大的饋贈心存感激。他唯一的願望就是要對得起所獲得的這一饋贈。為了肩負起崇高的使命,他不惜放棄了所有其他人都會開心享受的樂趣。他現在頭上的月桂花環是在他到了生命的黃昏之時,才終於戴到了他的頭上。儘管如此,他對於自己要完成的使命,卻是懷著鐵一樣的信念。在那漫長的、不公正的默默無聞之中,他從不曾偏離其崇高的孤獨路徑半步。在自己選定的事業中,他真可稱得上恆兀兀以窮年。

  在後面附錄其實很容易能夠找到他的想法源頭,如果人的前半生的特徵是對幸福苦苦追求,而又無法滿足,那麼,人的後半生的特徵則變成了對遭遇不幸的害怕和憂慮。因為到了人生的後半部分,我們多多少少都清楚地瞭解到:所有的幸福都是虛幻的,而苦難才是真實的。因此,現在我們努力爭取的只是一種無痛苦和不受煩擾的狀態,而不是快感逸樂,這至少對於具有理性的人來說是這樣。在青春歲月,無論我們身處何種環境、狀況,我們都會對其感到不滿,那是因為我們剛剛才開始認識到人生的空虛與可憐——在此之前,我們所期盼的生活可是完全另外的一副樣子——但我們卻把無處不在的人生的空虛與可憐歸咎於我們的環境、狀況。整個一生顯得如此短暫,令人無法想象。當一個人老了以後,那走過的漫長歲月,還有自己的風燭殘年,有時候在某一瞬間,竟然會變得近乎疑幻不真了。“誰要是像我那樣孤獨地過了一輩子,自然更懂得那種孤身上路是怎麼一回事。”他孤獨又自負,敏感又堅強。他是唯意志主義和現代悲觀主義創始人。他一生未婚,沒有子女,以狗為伴。他家產萬貫,但不得志,一直過著隱居的生活。65歲時《附錄和補遺》使沉寂多年的叔本華成名,他在一首詩中寫道:“此刻的我站在路的盡頭,老邁的頭顱無力承受月桂花環。”

  讀《智慧人生》有感 篇17

  叔本華認為世界是人的意志所反映的表象,因此在本書中,始終強調人的自身屬性對人生幸福度的決定性作用。

  《人生的智慧》開篇立論,人的自身及健康、力量、外貌、氣質、道德、智力、審美等個性因素根本而直接的決定幸福與否。

  快樂或痛苦,首先是人的感情意欲和思想的產物,一個具有樂觀陽光氣質的人,能夠在任何條件下尋覓到快樂與滿足。一個氣質悲觀憂鬱的人。任何外在的美好事物都無法打動它,就像是陽光照不進黑暗森林。

  一個貪得無厭的人,沒有快樂也沒有痛苦,因為它是麻木逐利的,快樂或痛苦,對他的心靈激不起任何漣漪,掀不起任何波瀾,毫無意義。

  隨後指出,對於絕大多數普通人,其自身因素對命運與幸福的影響較小,其擁有或佔有的身外之物或期在他人心中的身份和地位決定了其幸福,作者把這類人比作毫無思想感情的機器,並透過對比指出,依賴外部因素的快樂是低階趣味,只有發自內心的快樂才是高階趣味。

  同時又指出,對於普通人難以真正享受發自內心的快樂,其人生就如同一臺中,在痛苦和無聊之間來回擺動,慾望得到滿足則無聊,慾望不能滿足就痛苦。而更有諸多人同時陷於痛苦和無聊之中,淪於無法滿足遠超自己能力的願望的失望中,無所事事,卻不懂節慾,並從內心尋找快樂。

  總之,痛苦和無聊是幸福快樂的兩大死敵。

  《人生的智慧》強調個人的清心寡慾,修身養性,著重心靈的態度和看待世界的角度,類似於孟子的“萬物皆備於我”。

  叔本華沒有為絕大多數人提供改變世界和改變自己的方法,而是提供改變自己與世界關係的方法。當普通人領悟自我與世界相互獨立自我,不為世界而活,而是為自己而活活成自己的樣子的時候,就多了一條路:簡單的快樂,社會價值觀由成功轉向成為“人”自己。

  當我們把這套理論訴諸現實時,有一種錯覺,就是站在當代中國社會的狹隘立場上,主觀臆斷地以為這就是在描述西方社會與中國社會之間的差距:當西方社會龐大而穩定的中產階級不必攀比世俗成功而是追求內心的幸福意義活成自我、平民甚至無產階級也能在社會福利的廕庇下免於掙扎而是簡單而快樂地低慾望生活著的時候,中國社會廣大的“打工人”卻在殘酷的內部傾軋中受到物質、慾望、攀比、競爭的多重夾擊而活得痛苦不已——很多人從這本書中對中國社會和個人意義產生了悲觀感——這就是管中窺豹甚至強詞奪理了。

  這些理論,反映的根本就不是影射不同社會的差距,而是具有超前性的跨時代預言、驗證、反思、借鑑價值。

  看似是中國社會與西方社會之間差距的表象,實質是時代與時間的問題。現在的中國社會所暴露出的種種弊病,恰恰也是叔本華那個時代的西方社會的頑疾。

  中國現在處於資本積累和起步上升階段,叔本華那個時候又何嘗不是如此?西方現在處於高度發達即將甚至可以向共產主義發展的階段,中國的`未來又何嘗不是如此?中國人現在很難做到自我的幸福,叔本華那個時代的西方人又何嘗不是如此?西方人現在可以做到內心幸福安然,中國人的未來又何嘗不是如此?

  叔本華在書中隱隱約約地對比了這兩種生存狀態和生活境界,並不是辛辣地對比諷刺發達地區和欠發達地區,而是看透了當下的時代而預言未來的時代。

  中國人不應該在讀罷此書後倍感消沉,而應該意識到叔本華的理論猶如一座發展時間線的標杆里程碑,站在上帝視角普適於任何文明,只不過走得快的西方文明先驗證了預言,走得慢的中國今天也走到了這座里程碑旁並在叔本華理論和西方實踐經驗的結合指引下,對前途有所瞭解,並朝著那個歸宿調整心態、樹立信心、保持樂觀,在未來也能實現每個人的或心靈解放、或低欲幸福——精神文明要跟上物質文明的腳步並走在物質文明的前面,讓不同階層的人都找到價值的棲息、意義的歸宿。

  讀《智慧人生》有感 篇18

  自我反省就像是長胖一樣,我終究要直面的。

  首先,我想告訴大家一個秘密,我是空的。骨子裡缺少驕傲,脆弱又虛榮,眼淚會不請自來,嫉妒會如影隨形。另外,最難過的是,風一吹就站不穩,所以我常常撿他人的想法放在自己身體裡,今天撿你的,明天撿他的。

  有時候耍小脾氣,乾脆就讓身體空著。我就會像氣球一樣飛起來,飛得高高的。眾人卻抬頭仰望:“哇,你好棒。”我興高采烈地享受這份褒獎,然後得意忘形的飄向遠方,竟忘了目標。

  不可否認眾人有意無意的誇獎增強了我生活的勇氣,正如我在受到別人輕視、不敬、怠慢時,會難過、傷心,會有深刻的創痛一樣。眾人的誇獎向我允諾:眾人會聯合力量給予我保護和幫助,憑藉這股比自身力量強大得多的防護牆,我就可以對抗生活中的災禍和困頓。我,才有了底氣。

  但叔本華說,這是虛無的。“就算是強有力的手臂,如果甩出的是一件很輕的物體,那也無法給予這輕物足夠的力量讓它飛得很遠,並且有力地擊中目標。這輕物很快就會墜落地面,因為這輕物本身沒有物質性的實體以接收外力。”

  於是我想,如果有朝一日,那些花花綠綠的語言大廈,還有逝去的時髦留下的漂亮空殼,當他人望向我內在的時候竟發現一切都是空架子——這會淪為怎樣的笑柄啊。這不是我想要的。

  我繼續讀他的書,他諄諄教誨——

  1、“偉大的心和偉大的頭腦所具備的價值和幸福全在於它們的自身。”——我不能靠他人而活,應該反觀內心。

  2、“每個人的世界到底是貧瘠的、淺薄的和膚淺的,抑或豐富多彩、趣兒味盎然和充滿意義的——這視各人頭腦而定。”——餵養自己的不能只是虛榮這種食物。

  3、“要過一種深思熟慮的生活,並且能從生活經驗中汲取一切有益的教訓,我就必須勤於反省,經常回顧做過的事情和曾經有過的感覺和體驗。”——這是很好的建議。

  4、“一個人是否具備價值只能取決於這個人在別人眼中所呈現的樣子,那這樣的生存將是悲慘的。”——做自己的主。

  5、“每一個人首先是並且實際上確實是寄居在自身的皮囊裡,而不是活在他人的見解之中;自己的幸福,其重要性百倍於他人對自己隨心所欲的看法。”——自己很重要。

  ......

  最後,我想要告訴大家,今天我有了自己。骨子裡面裝什麼,心裡裝什麼,從哪裡來,到哪裡去,漸漸有了一分明白,如腳踏實地般安穩。

  那麼,你是誰?

  讀《智慧人生》有感 篇19

  第二章闡述了第一種分類——人的自身,是全文的一個核心章節,佔據了相當多的內容。作者首先論述了“愉快”這一人類感覺。他認為人如果愉快,原因是其自身是一個愉快的人;追求愉快是正當的,人們不應該猶豫不決地接受愉快的心情,因為生活的真實性就體現在此時此刻——它無法割裂地連線無盡的過去和將來——此時此刻的愉快。作者認為應把把獲得和促進愉快的心情放在各種追求的首位,而增進愉快心情的莫過於健康——避免縱慾放蕩的行為、令人不快和劇烈的情緒動盪,以及長時間、緊張的精神勞累;每天至少在戶外進行兩個小時的身體快速運動(生命在於運動);勤洗冷水浴,飲食有節。相比較而言金錢財富對於愉快心情的貢獻最小。

  這裡作者又出現了一個問題,即妄圖給“愉快”這一極度主觀的感覺一個定義。首先,每個人的愉快都是有其限度的,一個相對總是心情愉快的人,我們只能說能夠使他愉快的事物範圍比其他人大,但不能說他是一個“愉快的人”,否則讓他遭受各種病痛的折磨,讓他經受各種非人的待遇甚至死亡,“愉快的人”還會愉快,這不是很荒謬嗎?愉快的物件總是有下限的。否則不分具體物件的“愉快”犯了形而上的錯誤,或者說這裡的“愉快”其實翻譯有誤。其次,作者認為一個人追求當下的愉快是正當合理的,那麼有些愉快當下讓人舒服一時,過後卻造成了長遠的痛苦;有些事情完成的過程中沒有一刻是愉快的,完成後卻帶來了長久的愉快,那麼眼前的愉快還有那麼重要嗎?並且作者所反對的縱慾放蕩、飲食無節,在進行的那一刻帶來的肯定是極大的愉快,否則人們就不會去幹這件事。只是因為伴隨著這些極大的愉快的,是極大的空虛與痛苦,所以作者才反對它,那麼追求這些愉快的人難道不是在追求此時此刻的愉快嗎?作者的說法前後矛盾。我們只能說,有些愉快持續的時間較短,有些愉快持續的時間較長,我們出於利益最大化的考慮,應追求長遠的愉快,除此之外,沒有什麼愉快是應當規定崇尚和禁止的,只有當獲得愉快的途徑違反了社會規則時,才會去懲罰這種行為。但問題又來了,長遠的愉快,其愉快的感覺固然長久,但也必定不那麼明顯,不那麼強烈,那麼這種愉快與其稱其為愉快,不如說是平和,已經脫離了一般感覺的範疇;而短時間的愉快,其感覺必然是強烈、深刻的,那麼我們又憑什麼認為前一種愉快就是真的愉快,後一種愉快就是假的愉快?綜上所述,如果有人認為自己能夠規定他人的愉快,那麼這個人就是荒謬的,愚蠢的。他可以說,人為了自身長遠的發展,或為了其他特定的目標,應該追求怎樣的愉快。但單獨拿“愉快”出來說事是形而上的,是違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

  接著,作者認為:

  1、幸福取決於愉快情緒,愉快情緒取決於身體健康;

  2、但身體健康的人如有天生超常的感覺能力也會產生憂鬱情緒(天才是憂鬱的)——人有愉快型和鬱悶型(兩者各有利弊);不滿情緒越厲害,自殺所需的誘因就越小;愉快情緒越強烈,自殺的誘因就必須越大。這裡的見解可謂深刻,以個人之淺薄閱歷,實不足以妄加評論。

  作者認為幸福有兩個死敵:

  1、痛苦;

  2、無聊。兩者在外在和內在兩重含義上對立:外在:生活的艱辛和匱乏產生出痛苦——豐裕和安定產生無聊;內在:一個人對痛苦的感受能力與對無聊的感受能力成反比。每當我們遠離上述的一個敵人的時候,也就接近了另一個敵人。這裡實在是指出了人生不幸的根源。

  作者認為精神富有的人會尋求沒有痛苦、沒有煩惱的狀態,追求寧靜和閒暇,思想深遠者甚至會選擇獨處。因為一個人自身擁有越豐富,對身外之物的需求也就越少,別人對他來說就越不重要。人要麼選擇獨處,要麼選擇庸俗。人最終只能訴求於自身,不應向自身之外期望太多。此處實屬不刊之論,個人感同身受,是作者真正令我讚歎之處。到始信峰始信黃山之美,見此語方信叔本華之偉。人類的絕大多數痛苦,都是因為把期望放在了外界的事物身上。

  作者認為閒暇被偉大人物視為最可寶貴的東西,因為閒暇之於每個人的價值是和這個人自身的價值對等的——“幸福好像就等同於閒暇。”個人贊同叔本華的觀點,但是有必要指出,也許有一部分人會將忙碌視為一種幸福。因為我們無法確切得知每個人對自己所忙碌的事物的情感態度。有些人可能終日忙碌,卻也感覺到幸福。有些人可能終日清閒,但卻感覺痛苦。也許這裡的“閒暇”特指的便是那種有益的不為俗務所累的狀態,那麼這裡的思考又純屬累贅了。

  叔本華列舉了很多哲人的觀點,說明智慧是矛盾的:愚人可能比智者更愉快。這裡個人還是持上文的觀點:離開特定的目標或實際情況討論“愉快”,是形而上的,是對世界的多樣性和個體的獨特性的蔑視,容易陷入臆斷的錯誤之中。如果人人都認為自己連愉快這一再主觀不過的情感都不能掌控在自己手裡,而要隨意地評價他人和受制於他人的評價,那麼這個世界就會變得可怕。

  讀《智慧人生》有感 篇20

  讀完書看完附錄,和那麼多偉大的人物一樣,我也被叔本華深深吸引。確實,就像尼采說的,叔本華是為自己而寫,文字不矯揉造作、不似是而非,非常的堅定、自信。本書,讓我對哲學也產生了興趣。

  直接行動就是在噹噹網上訂購了“尼采、柏拉圖”,和哲學搭上夥之後,反觀之前的讀物,覺得層次太過低劣,接收到的知識不知經歷了多少個“消化腸道”,搞不清是第幾手了。當真正閱讀名著時,會發現,很多我認為新鮮的論斷有可能是好幾個世紀之前的產物。在19世紀叔本華的書中,發現很多現下都非常“時髦”的觀點,如同新瓶裝舊酒,可見我的孤陋寡聞。

  1、對待現在、過去和未來的態度

  很多心靈導師都告誡人們要“活在當下”,其實在19世紀叔本華便認為“現在“尤其珍貴。他花了很長一段論述來說明過去、現在和未來對人們的影響,並明確表示“現在才是唯一真實和確切的;相比之下,將來的發展幾乎總是與我們的設想有所不同,甚至過去也與我們對過去的回想有所出入”,以及把握現在的重要性“由於懊惱過去和操勞將來,我們拒絕美好的現在時光或者任意地糟蹋它,這可是徹頭徹尾的愚蠢做法”。賣瘋了的暢銷書《當下的力量》無非也就是圍繞這些理念。

  2、關於人自身幸福

  “人的最大成功在於內心的寧靜和人際關係的和諧“因為看到某名家的這句話,我不遠千里去北京參加她的工作坊。而這裡,叔本華對於人自身幸福的論述更加的的精準。他說“人的內在擁有對於人的幸福才是最關鍵的。財富除了能滿足人的真正、自然的需求以外,對於我們的真正幸福沒有多大影響。”成功和幸福,研究的人太多,說法也很多,但是這幾句話,簡明扼要的表明了幸福的屬性,幸福無關乎他人和財富,僅僅關乎自身。這個理念,是不是也能從目前林林總總的心靈雞湯類書籍中看到它的影子?

  3、關於世界的看法

  大學時候某老師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令我深深崇拜“你看世界簡單,世界便待你簡單“,叔本華說“同一樣外在的事物和同一樣的境遇,對於我們每一個人的影響都不盡相同,處在同一樣環境的每個人,都生活在不同的世界中。每個人到底生活於何樣的世界,首先取決於這個人對這個世界的理解。”事物對人的影響,取決於人對事物的認知,這和心理學的情緒ABC理論有異曲同工之妙;或許應該說情緒ABC理論從這個觀點中吸取了養分。

  4、關於變化、關於夢、關於別人的看法、關於社交

  “只有轉換變化才是永恆的”

  “人的內在衝動不知不覺地受到了我們睡夢的指引,這些夢帶著預示的內容”雖然弗洛伊德說自己沒有受到過叔本華的影響,真是這樣嗎?夢的解析,意識和性在叔本華的書中都是有論述的,而且就像這段對夢的描述一樣,都相當之精闢。

  “我們可以把那些瑣碎的、每時每刻煩擾我們的小小不幸視為存心給我們做練習和鍛鍊之用,這樣我們就不至於在安逸中失去了忍受巨大不幸的能力。”這種觀點是不是比“心靈雞湯”更為實用?

  “如果我們真的擁有這方面的素質和長處,那我們並不會想到故意去顯示、炫耀它—想到我們的這一份擁有,我們就已經心滿意足了。”這就是“曬幸福,分得快“的哲學原理。

  “要麼孤獨,要麼庸俗。一個人對社會交往的熱衷程度大致上與他的精神思想價值成反比。”所以獨處是有所成就的重要因素,有人說當今中國“無大師”估計就是不夠孤獨,嵇康、阮籍、陶淵明這些真正的隱士,才能創造出一流的作品。

  總之,在現代心靈雞湯類書籍中看到的某些直指內心的“真理”,在朋友圈瘋狂轉發的“時髦論點”以及很多著名的心理學理論觀點,在本書中都可見端倪,且更為簡練、精闢,不愧為《人生的智慧》。

  讀《智慧人生》有感 篇21

  花了一天的時間,拜讀了叔本華的《人生的智慧》,敬佩不已。現在欣賞到大師級的文字、音樂,常常由衷的發出敬佩的感受。人類的感情中,嫉妒是很普遍的,羅素說過,女人對世界上所有其他女人都有可能產生嫉妒,男人則通常對同行的男人產生嫉妒;幸好,上帝還賦予了人類另外一種高尚的感情,那就是敬佩。希望自己能夠多發展敬佩這種感情,也許將來會有時間和意願去欣賞藝術、美術、雕塑之類的內容,但就目前而言,書籍、文字可能是最容易得到,內涵也最豐富的藝術形式。

  讀這本書的過程中,常常被叔本華的比喻引得忍俊不住,雖然這本書完成的時代在叔本華的後半生,但在這本書中,叔本華常常表現的像個自負的孩子,對自己的生活方式異常熱烈的表示支援,用自己的哲學思想為個人的生活作了最好的註解。舉幾個讓人非常耳目一新的見解:

  痛苦和無聊是人生幸福的兩個死敵。每當人們遠離其中的一個,就靠近了另外一個;一個人對痛苦的感受能力與對無聊的感受能力成反比。一個人對與人交往的熱衷程度,與他智力的平庸和思想的貧乏成正比。人們在這個世界上,要麼選擇獨處,要麼選擇庸俗,沒有其他的選擇了。

  亞里士多德說過,理性的人們追求的不是快樂,而是沒有痛苦。亦即:所有的快樂,其本質是否定的;而所有的痛苦,其本質確實肯定的。舉個例子,哪怕你平常生活的90%都是順利的,你很少感受到這些順利給你帶來的快樂,即使有,也只是轉瞬即逝;但只要有些微的痛苦,比如說牙疼、損失少許錢財,這個痛苦都會時時的拜會你,給你帶來深刻的印象。因此,快樂只是表象,無法持久,這是由人的本性決定的,世上人們都去追求快樂,感官上的,情慾上的,權利上的,但殊不知,只有痛苦是持久的。因此,與其追求快樂,不如避開痛苦。

  獨處的好處,一個人只有感知能力非常豐富,對別人的依賴性很少,才能從獨處中自得其樂,而獨處對於天才而言,則更是必需的部分。一個無法忍受,無法從獨處中獲得快樂的人,其思想和智力,都是貧乏的,是這世上大多數庸俗的人的一部分。想想你可以避開的哪些俗不可耐的人,你一定會好好享受獨處的好處。

  哲學家,是探索人類靈魂的先行者,是人類思想文明的開拓者,他們的思想往往遠遠領先於他們的時代,不被當時所理解,但最終真理就是真理,即使過了幾百年,也會被重新認定;所以也有一種說法,在當代就被大家讚揚的傑出人物,往往死後會被遺忘。因為天才就是引領人類的火把和旗幟,他們永遠前行在大多數人的前面!

  讀《智慧人生》有感 篇22

  邁著沉重的步伐,我們走過了2020年的三分之一時間。這是災難的一年,鉅變的一年,也是奮鬥中的一年。逆流中,我們思考與尋找,不斷堅定信念……

  在疫情中,我見到了許許多多頑強的英雄,同樣見證了無數普通人堅守、堅強的故事。作為一名交通行業從業者,每當我看到我們守護的交通動脈,每當看到辛勤工作的同事們,我心中的自豪感與責任感油然而生。

  在這短暫而又無比漫長的抗疫征程中,我相信,每個人的腦海中都激盪著思考與疑問。是的,天災猶如一面鏡子,照亮了人性中的閃耀和光輝,也展露了我們生活與精神的脆弱。在災難面前,每個人都不乏迷茫與焦慮,我們是否應該返璞歸真。

  帶著這些思考,我投入了屬於我們高速行業的“抗疫”戰爭中。如果要用一個詞語來形容我的2020,我相信首當其衝的應該就是“堅持”,在疫情中堅守職責,在業餘時間裡堅持閱讀。在這段艱苦奮鬥的日子,文字無疑為我帶來了許多力量。其中給我帶來最大震顫與激勵的是叔本華所著《人生的智慧》。在艱苦的奮鬥路途中,坎坷與困難無疑是常態;在面對困難枯燥的抗疫工作時,可能我們每個人都曾有過動搖與懷疑。尤其是在我們面對到以我們一己之力無法掌控與預測的天災人禍時,正如加繆在《鼠疫》中講到那樣:“當未來成為了觸不可及的彼岸時”在不安中如何掌控我們自身的精神,成為了我在疫情期間的思考。而《人生的智慧》中的觀點讓我窺見了端倪:理性的人不追求快樂,只求擺脫痛苦。正如書中所提到:沒有真正的需求,就沒有真正的幸福。唯有摒棄個人的惰性與趨利避害的自我心理,在實現個人意義的道路上走得更遠,我們才不易誤入歧途。

  隨著疫情發展,我這本書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想要收穫價值與成就,唯有將自身的精神與價值投入到真正有意義的工作與事業中,我們才會收穫那“肯定”而“確切”的滿足。一次次耐心的排查,一個個忘我的晝夜……我們在思考,我們在前行。

  讀《智慧人生》有感 篇23

  最近再次叔本華的《人生的智慧》,受益匪淺。這本書有點心靈雞湯的味道,但依舊不影響到它的經典。它所討論的事情與我們的世俗生活很接近,如健康、財富、名聲等。許多生活中的困惑,經叔本華深刻而透徹的討論之後變得清晰簡明。

  近一年來對原先感興趣的事提不起興趣,對生活不再積極樂觀。對工作也失去熱情。不斷從外界找原因,卻忘記從內部探尋。而今天看到叔本華所寫,才恍然大悟。他寫道:我們從我們自己那裡汲取的快樂遠比從我們周遭所獲得的要多更多。最高階的、最多樣的、最持久的快樂是那些思想上的快樂。而思想上的快樂,主要源於思想的力量。

  問自己一個問題,什麼時候是最快樂、幸福的?戀愛時和另一半一起在地裡摘西紅柿,一邊欣賞美麗的晚霞。在泰國時和朋友們一起旅行,坐在皮卡上肆無忌憚的高聲唱歌嬉笑。元旦聯歡會時和學生們一起跳舞、遊戲。大學時,週末在圖書館閱讀的一個下午。高一時,在課堂上心無旁騖的聽課。還有安靜的夜晚寫出一篇好文章的時候。

  他人會帶給我快樂,但並不穩定,也不容易達成,需要天時、地利、人合。但思想上的快樂卻相反,不需要別人的配合,獨自一人就可以實現。無論你是有錢還是沒錢,是身處要職還是處於底層,只要你開啟書,靜下心來去讀,就能有所收穫。

  他還寫道:人類幸福最基本的要素——事實上也是唯一要素——是他的內在的構成,他心靈的構造。因為這是個人感覺、慾望和想法引發的內心的滿意或不滿的直接源頭;從另一方面,他周遭的環境對他來說只是一個媒介或者是一種間接的影響。痛苦和無聊是人類幸福的兩個死敵。慾望不滿足就痛苦,滿足就無聊,人生如同鐘擺在痛苦和無聊之間擺動。我總認為是環境的改變導致現在的倦怠狀態。但仔細分析下來卻不是這樣的。大概是因為當初所設下的目標大部分達成了,下一個人生階段又尚未來到。長遠目標過於遙遠,近期目標沒有設立。《人生的智慧》是又一本看得廢寢忘食的書。作者叔本華,德國著名哲學家,唯意志主義和現代悲觀主義創始人。書中,作者以優雅的文體和格言式的筆觸闡述了自己對人生的看法,也是沉寂多年的叔本華在晚年的成名作。這本書涉及健康、財富、名聲、榮譽、待人接物等與我們世俗生活至為接近的事情,語言很通俗,但卻有其難以抗拒的魅力,讓人心悅誠服地將自己的思想跟著作者走。同時本書也以形而下的角度向世人闡述了幸福論。

  本書開篇即將決定凡人命運的根本差別分為三類:人的自身、人所擁有的身外之物、人向他人顯示的樣子。那麼何為幸福呢?叔本華的解釋是,人的內心快樂抑或內心痛苦首先是人的情感、意欲和思想的產物,而人的身外之物對於幸福只能發揮間接作用。楊絳先生說過,人最可貴的是人自身。人生說短也短,說長也挺長,能否生活的幸福很大程度上其實取決於人的內心是否強大。然而,現實又是怎樣的呢?叔本華對現實進行了剖析:大多數情況下,我們只是考慮運氣、考慮擁有的財產,或者考慮我們在他人心目中的樣子。可是我們如果能夠內在豐富,或許對運氣就不會有過多的要求,也不會在對比中產生更多的不甘心。如歌德所說大眾,不分貴賤,都總是承認:眾生能夠得到的最大幸運,只有自身的個性。所以,人的內在擁有,對於人的幸福才是最關鍵的。然而現實生活中能夠真正悟到這一點的又有多少呢?

  伊比鳩魯把人的需要劃分為三類:天然且迫切的需要、天然的非迫切的需要、非天然非迫切的需要。第一類如食品、衣物,最後一類如奢侈、排場等。然而,讓人產生不愉快的或許是排在後面的需要。人性中還有一點,得不到的都是最好的。我們之所以感到不滿,是在於我們不斷試圖提高我們的要求。提高要求本身並沒有錯,然而,得不到的真的就那麼好嗎?適當的給慾望做減法,珍惜當下擁有的一切或許並非壞事。古希臘哲學家愛比克泰德有句話,擾亂人們的不是客觀事情,而是人們對客觀事情的見解。眼前的事物無論好壞,都是一種客觀存在,人對它的認識多半取決於自己的主觀看法。相比糾結於各種得到的得不到、甘心的不甘心的而導致不快樂,能夠擁有高貴的品格、良好的智力、愉快的性情和健康良好的體魄本身就是人一生最大的財富,也是幸福生活的關鍵。

  然而,生活在現實中,人們不可避免的想要爭取名聲或名譽。叔本華認為,名聲和名譽是一對孿生兄弟。名譽是可朽的,但名聲是不朽的。名譽尾隨別人對我們的瞭解,而不會超越此界線。但名聲卻與此相反,它走在別人對我們的瞭解之前,並把名譽也帶到了名聲抵達之處。每個人都能獲得名譽,但只有少數人能獲得名聲。因為名聲的獲得只能透過做出行動業績或創作思想性的作品。做出行動業績需要一顆偉大的心,而創作鉅著需要擁有非凡的頭腦。行動業績會透過記憶傳達給後世,而作品除非缺失了某部分,大多以自身原來的樣子留傳下來。作品的形成不依賴機會,它們只靠創作者本人。只要作品還存在,它就以原來的樣子而存在。然而,我們會發現,很多好的作品都在作者暮年甚至歷經數世之後才被人欣賞、開始流傳,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在於只有時間能帶給我們為數不多的真正具備能力的評判員。當然,書中也提到,現實中不排除虛假的、名不副實的名聲。

  關於獨處、思想和孤獨,書中寫道,一個人逃避、忍受或喜歡獨處是和這個人自身具備的價值成比例的。因為在獨處的時候人才會感受到自己的自身。獨處的時候,一個可憐蟲會感受到自己的全部可憐之處,而一個具有豐富思想的人只會感受到自己的豐富思想。進一步而言,一個人在大自然的級別中所處的位置越高,那他就越孤獨。促使人們投身於社會交往的,是他們欠缺忍受孤獨的能力。因為透過與同一類人的接觸,他們才能獲得最強烈的刺激。在這種意義上,叔本華把平庸之輩比喻為俄羅斯獸角樂器,而把有豐富思想頭腦的人比作鋼琴。每隻獸角樂器只能發出一個單音,把所需的獸角恰當地湊在一起才能吹奏音樂。而鋼琴本身就是一個小型樂隊,更適合獨奏。即使它真的需要跟別人合作演奏,那它也常作為主音存在。如果一個人自身既偉大又豐富,那麼這個人就能享受到在這一貧乏的世上所能尋覓得到的最快活的狀態。

  書中露骨的寫出了一些常人明白但不會輕易表達出來的人性的弱點。如,書中引用歌德的話,優秀人物很少被人發現,他們能夠獲得人們的承認和賞識就更是稀奇的事情。我們給別人榮譽的同時,也就降低了我們自己。因而叔本華總結為,人們除了智力的不足,還有一種道德上的劣性,那就是嫉妒。一般而言,名譽會得到人們公正的評判,它也不會受到嫉妒的攻擊,但獲得名聲只能經過與嫉妒的一番惡鬥,並且,月桂花環是由那些絕非公正的裁判員所組成的裁判庭頒發授予的。如此觀點看似悲觀,但經受過生活、人性考驗的人或許會有共鳴。所以,對此部分的理解見仁見智吧。

  對於現在和將來,叔本華認為人生智慧的重要一點就是在關注現在和計劃將來這兩者之間達到恰到好處的平衡。永遠不要忘記:現在才是唯一真實和確切的;相比之下,將來的發展幾乎總是與我們的設想有所不同,甚至過去也與我們對過去的回想有所出入。總的來說,不管將來還是過去,都不是表面看上去的那麼重要。距離相隔遠了,物體在人的視覺裡就縮小了,但卻在頭腦思想裡放大了。只有現時才是真正的和現實的。不要由於在過去我們的希望落空現在就變得憂鬱寡歡,或者為了將來操心傷身以致敗壞現時。由於懊惱過去和操勞將來而拒絕美好的現在時光或任意糟蹋它,是徹頭徹尾的愚蠢做法。

  《人生的智慧》一書不長,但字字璣珠。不知不覺又到深夜,更多體會,還是拿書慢慢領悟吧…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