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青詩選讀後感

艾青詩選讀後感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艾青詩選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艾青詩選讀後感1

  艾青是中國現代詩人,他是中國現代詩代表詩人之一,他的筆觸雄渾,感情強烈,傾訴了對祖國和人民的情感,以深沉、奔放的筆觸詛咒黑暗、謳歌光明。《艾青詩選》是一部集歷史性、思想性、藝術性於一體的詩集,真實的反映了歷史,高度濃縮作者思想,蘊含著強烈的情感。

  在《當黎明穿上了白衣》這首詩中,“紫蘭人林子與林子之間,由清灰的山坡、綠的草原”作者運用了三個色彩鮮明的形容詞,在我心中構成了一副美麗的圖畫,詩人還特別注意動與靜的結合,一下子就讓整首詩活了起來,彷彿整個畫面出現在了我的眼前,我好像進入了詩人意境中。在《我愛這片土地》中,艾青以鳥的'形象自我比喻,用飽含激情的詩句傳達出鳥兒對自己土地的痴情,說明艾青有一顆願為祖國奉獻一切的赤子之心。

  他的每一首詩歌,都浸潤著作者的心血和最深刻的希望,代表著他在那個黑暗的年代中進行的對世界和國家的思考,從感人至深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到感到昂揚向上的《給太陽》,作文再到飽含深情的《煤的對話》都果在字裡行間體現出作者希望自己能為祖國盡一份力,反映出詩人希望警醒世人,希望讓周圍所有人團結起來為祖國獻力的願望。

  艾青的詩歌在形式上不拘泥於外形的束縛,在感情風格上深沉而憂鬱,具有緊密結合現實的、富有戰鬥精神的特點,描寫了許多有象徵性的事物,表現出艾青對舊社會的痛恨,和對光明的嚮往和追求

  雖然當今的我們身處和平年代,但依然要居安思危,永遠像艾青一樣保持一顆為祖國奉獻的心。

艾青詩選讀後感2

  《艾青詩選》是艾青的詩歌選集,其中的詩歌是艾青經歷了“五四”運動,才寫出來的。從詩歌的風格上,可以看出艾青先生在解放前激昂、奔放、進取,反對黑暗歌頌光明;建國後一如既往地歌頌人民、禮讚光明。

  在“五四”戰鬥之前,艾青寫出來的詩歌一般是描寫太陽、火炬、黎明等有象徵性的事物,表現出艾青對舊社會的黑暗與恐怖的病恨以及對黎明,光明希望的嚮往與追求。而在建國後艾青的詩還在歌頌人民的勞動內容更為廣泛,思想更為渾厚,情感更為深沉,手法更為多樣,藝術更為圓熟。

  從艾青的愛國心,我想到了那時的中國還湧現出很多的愛國者……

  徐悲鴻出生在一個貧窮的家庭。從小學畫畫,1919年徐悲鴻到巴黎深造在那時中國落後留學生備受欺凌。後來徐悲鴻憋足了學習的勁兒,勢為祖國爭光。徐悲鴻在1924年畫展引起了轟動,使整個美術界震驚。

  魯迅從青年起就立下了“我以我血薦軒轅”的宏偉志向,這證明了有志不在年高,他自覺地把自己的一切獻給解放事業。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著甘為孺子中”為傳頌的名句。吃的是草,擠出來的是奶。魯迅逝世後,全國人民給他獻上了“民族魂”的大旗,這正是人民對他中肯貼切的評價。

  這就是魯迅與徐悲鴻的愛國之心,而我們從他們的品質中我們可以學到: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一個國家的希望全在我們少年的身上。所以同學們努力學習,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美好,讓一個富強、民主、文明的中國,永遠屹立在世界強國之林。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