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小團圓》讀後感
張愛玲《小團圓》讀後感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張愛玲《小團圓》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在我的腦海中,張愛玲一直是站在那裡,持一個瀟灑而蒼涼的手勢,淡淡的看著那個十里洋場般華美的上海。
《小團圓》一書是張愛玲的自畫像,書中的人、事、物、景都是她生命中所經歷的種種,從創作主體心態的角度來看,張愛玲早年的身世影響了其人格心理的發展,進而影響到她對外部世界的感受和體驗。曾有女學者趙園評價張愛玲的創作風格:“張愛玲的藝術才能,使她在諸種矛盾的藝術因素間,找到並組成了她所需要的那一種和諧、統一。這裡最基本也最足構成“特色”的,是舊小說情調和現代趣味的統一。”在這本書中,主人公的成長環境,其母親的對其創作風格影響深遠,從而形成了中國舊小說與西方現代小說的不同情調的融合。十里洋場的繁華與浮誇,在張愛玲的小說中,被完美的融合進東方舊世紀的生活習慣當中,或許有人認為張愛玲的小說未必寫的動人,但是卻是寫的最適宜的。
張愛玲的小說中金錢、婚姻、性愛是很重要的話題,在小團圓中我們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其父揮霍致使家業破敗,生活日益變得苦難,而母親和父親之間結束的婚姻也使得張愛玲對婚姻產生了懷疑。在社會中人性的缺失使作者備受煎熬,而人性當中的虛偽和殘忍也在其小說中得到了反映。張愛玲以敏銳的目光審視著現實,選擇兩性關係作為切入點,講述著大都市裡的.小市民戀愛與婚姻的故事,冷冷地告訴人們:人間無愛,至多隻有一層溫情的面紗。她筆下的女性是為了“謀生”而“成家”的女人,而非追求自我價值的強者和天真爛漫的情種。
正如很多人所言,《小團圓》中的張愛玲像一位洞悟人生而又難以接近的“巫女”,以冷峭、陰鬱甚至有些刻薄惡毒的眼光注視著社會與人生,揭示了人性陰暗的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