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生門讀後感(精選28篇)

羅生門讀後感(精選28篇)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總結呢?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羅生門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羅生門讀後感 篇1

  小說《羅生門》是芥川龍之介發表的第一篇小說,故事梗概是:大災後,一名被主人辭退的僕役,在京都的羅生門下避雨。走投無路的他,起了“除了當盜賊,別無他法”的念頭。他爬上羅生門的門樓準備暫過一夜,卻發現一個老嫗正在薅死者的頭髮。他心中猛然升騰起正義感,質問老嫗。老嫗回答說用死者頭髮做假髮賣錢來維持生存,而且,這些死者,生前也不是善良之人。僕役對老嫗的憎恨之心慢慢減弱,最後竟剝下老嫗的衣服在黑夜中逃遁——也許賣了去換頓飯吃吧。

  小說中的奴僕為生存所迫,一開始就有了當盜賊的念頭。但是當看到老嫗薅死者頭髮時,他心中的善良和正義感還是本能地表現出來。他聽了老嫗的解釋,那種當盜賊的念頭又重新升上心頭,罪惡感慢慢消解了——這是個複雜的社會,許多人為生活所迫而走上邪惡之途。或許,社會本身就存在邪惡,對邪惡的邪惡,也算不上缺德。甚至,他在剝老嫗的衣服時,為自己找到了打劫的理由:“我不這麼做,就得餓死嘛。”

  面對複雜的社會,善與惡都不是那麼容易定義的。更何況,人心之複雜多變,善惡觀是以人對社會認識的深度和目標取向為依據的,作為一般人,總是選擇對自己有利的方向。

  只有在生活無憂、風氣淳樸的社會里,人才會活得有尊嚴,有善良的願望和對罪惡的憎恨。在一個貧窮、不公正、風氣惡劣的社會里,罪惡感會被消解,善良和正義成為一種擺設和藉口。

  當下,人們對社會公權力的濫用已經習以為常,對官員和國企經理貪汙款額的接受程度已經越來越高,對各種各樣的愚弄和欺騙已經不再憤怒,對種種的不公平已經無話可說。罪惡感正在道德的集體淪喪下慢慢消解,並且,催生新的罪惡。

  罪惡感的消解,是社會的悲哀。

  羅生門讀後感 篇2

  “羅生門”是從日語交流來的詞語,這一詞有“各說各話,真相不明”的含義。陷入羅生門中的人表現出自私性,並且逐漸演化成外人看來真相難辨,同時又都難以拿出有力的證據揭穿謊言,所以在“真相”與“假象”之間徘徊。

  《羅生門》的故事發生在一個看見橫屍都不會驚慌的荒涼時代。故事在我看來就是一個講述人性本惡的故事,每個人心裡都有惡的種子,這種惡念在面對生存抉擇時會劇烈膨脹,直至佔據一個人的心靈。家將從開始時對惡念的猶豫,到遇見老嫗作惡時的義憤,再到最後自己成為強盜。我認為老嫗給了家將一個變壞的理由,也可以說是一個藉口,同時也是老嫗為自己的惡行所做出的辯解“我已經走投無路”“我施惡的人也並不是什麼好人”,家將用別人的話為自己的惡念找到了出口,他甚至變得比老嫗更加殘忍,老嫗奪取的物件是無知無覺的屍體,而家將卻把惡作於活生生的老嫗。每天都面對著死亡,也許下一個死的就會是自己,如果說作惡是更容易活下去的方式,那麼每個人就會直面自己內心最深處的惡意。

  《羅生門》是一篇具有迥異風格的小說,它讓我們清晰並帶著沉重的心情看到了問題的存在,但人們卻無法解決。分明在黑夜中能看到一絲光亮,但卻抓不住,出不去。作者讓我們發現困惑,而這樣的困惑卻不侷限在某個年代,而是存在我們身上永久的精神枷鎖。最後,我們看到,瘦弱的芥川被這樣的枷鎖壓倒了。讓人不禁思考一個問題:有多少人能承擔起這樣的思索重任呢?

  羅生門讀後感 篇3

  因為黑澤明拍的一部同名電影,《羅生門》可能要算芥川龍之介所有小說裡最為人所知的一個。但看過小說後便知,電影其實並非改編自這一篇,而是取材於另一篇《竹林中》。真正的小說《羅生門》,故事非常簡單,篇幅也很短小,講的就是一個飢寒交迫的武士遇到一個同樣食不果腹的老婦,在與之對話後突然大悟,放棄了思想掙扎,下手搶劫了老婦然後逃走的事。

  動亂災害不斷的年代,給包括人心在內的一切都披上一層灰暗的色彩。落魄的武士在走投無路、無以為繼的情況下,不得不放棄良知以求活命,但可以看出,即使在作出了決定之後,他仍然對殺人越貨這種行徑心存懷疑。但是,偶遇老婦的一番話,讓他放棄了原本處於道德層面的掙扎,退回到活著還是等死的簡單自問,從而做出了棄義偷生的選擇。

  老婦是為了生計去拔死屍的頭髮,武士是為了生存搶走老婦衣裳,這麼做都非他們所願,但除此之外,便沒有更好的活下去的出路。在這裡,生死變成了超越道德的首要矛盾,而一條生命本身並沒有善或者惡的區分,於是正義與罪惡的界限模糊了。

  武士最終心生歹念搶劫而逃,小說也在這荒誕的結局之中,引人走向對自身行為更深層的思考。善與惡的界限究竟在哪裡?是否為了生存就可以無所不為?是否為活命而被迫做出的事就都可以得到諒解,都可以逃脫良知的審判?

  芥川龍之介並沒有給出他的答案,他只是借筆下的人物承認了人性的黯淡一面,卻並沒有說這即是必然。

  羅生門讀後感 篇4

  最近不是很忙,看了許多歷來被世人奉為經典的影片,有很多確實不錯,也許電影拍成那樣才算是真正的藝術。

  日本老片《羅生門》故事結構簡單,人物也就那麼幾個,可看完後讓人心裡總有一種不安的感覺,只有影片看到最後才會明白影片一開始和尚為什麼會有那樣的對白,“這次讓我可能喪失了對人類靈魂的信心,這比強盜,比戰爭,比瘟疫,比天災饑荒還可怕”

  影片從故事裡和講故事的人兩個層面揭露人世界上最讓人恐懼的事情,那就是人與人之間的不誠實,每個人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可以撒謊,可以出賣別人,可以不顧一切,切實的讓我感到十分的恐懼。

  影片的另一個角度是表面上十分溫順軟弱,動不動就淚流滿面的年輕少婦,在觸及到自己的利益和安全時面目卻是那麼的猙獰,內心活動的變化是那麼的豐富,說謊趨炎附勢,甚至比強盜和他丈夫更狠毒,中國的一句話“人心隔肚皮”也是頗有道理。

  無論是強盜,武士,年輕少婦,樵夫,還是巫婆甚至虛構的鬼魂沒有一個是誠實的,彼此間是信任的,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露出虛偽的外表說謊欺騙,讓人內心感到恐懼,甚至那種恐懼超過任何的恐怖片帶來的可怕感。

  只有在影片最後大雨停了,外篇露出了光明,當樵夫承認了自己的欺騙,抱著撿到的嬰兒走出羅生門時,才看到人性殘留的溫存和善念,也許這也是唯一的希望。

  羅生門讀後感 篇5

  封面造型一眼認出是讀客圖書,好奇下次讀讀客的書能不能換個封面

  對《羅生門》和芥川龍之介聽聞許久,在其他日本作家的書中也曾見到,能有機會參加書友會共讀是很幸運了(雖然我還沒看完)

  一直以為《羅生門》是個長篇,沒想到整本書由18篇短篇小說集合而成。

  《鼻子》和《羅生門》兩篇的譯者是魯迅先生,從名氣來看魯迅先生名氣確實大,排在前面也合乎道理。不過興許是白話文興起不久的緣故,讀來總覺得有點奇怪,後來找了另一個版本的《羅生門》才覺得通順多了。

  看看停停終於把《羅生門》看完了,短篇小說集很好看,看完感受大師不愧是大師,芥川龍之介真是厲害。

  書裡印象很深的故事是《河童》,提起河童就想到日本,神奇動物2馬戲團裡也出現了河童。河童這個故事有些類似桃花源,“我”誤入河童國,居住一段時間後回到人間。與桃花源不同的是河童來到人間看望了“我”,武陵人卻與桃花源再無聯絡。再後來“我”被當做瘋子關進了精神病院。“瘋子”的故事總是有趣。

  芥川龍之介的小說中暗含用意,有幾篇讀完卻感受不出究竟在表達什麼,雲裡霧裡若有若無。還有些沒讀懂,以後再讀吧,時讀時新。

  羅生門讀後感 篇6

  剛開啟電腦,我就很快的找到了《羅生門》,我很興奮,因為我挺喜歡日本小說的,可是當我開啟檔案,我發現裡面密密麻麻的都是日文,我糾結不已,我感到人生總是充滿了無奈,雖然我是全班公認的小日本,但我看不懂。但經我的反覆推敲,我頓時領悟了其中的精華,這是一個關於愛與正義的小說。從題目我知道了男主是個姓羅的男人,所以就是羅先生。

  然後就是生,生的意思很多,可是結合前後可看出這個字就是日本版的寧波話。寧波話“生”就是“裝”。

  最後就是門,透過前後文,這文章寫的就是羅先生到別人家給人裝門的故事。很感人!我很受感動。羅先生真是一個善良的人!有雷鋒精神,無私奉獻真是讓我終身受用。我要以羅先生為榜樣,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努力幫助他人,對人生充滿愛,勇於克服困難堅持不懈,以下省略。

  羅先生!好人!《羅生門》!好書!雖然日文看不懂,但是我還是深深地被感動了!

  《羅生門》很好看,他的字很好!它的插圖也挺好看的!

  羅生門讀後感 篇7

  不喜歡這樣一個故事:人已經貪婪自私到極致,甚至連對死者根本的敬畏也消失殆盡。老嫗拔死人的頭髮做假髮,而這個僕人(被主人辭退掉,無處可去又閒來無事,所以去羅生門拜訪)最終受了“心魔”的指引,剝了老嫗的衣服,嘴裡卻唸叨著:“我這也是生計所迫,你不會怪我的,是不是?”而這……就是全文的結局了……

  對於羅生門,作者描繪它是一個停放屍體的地方,連年的災禍使人們信仰不再,苟且偷生。腐爛的屍體隨處可見,橫七豎八的丟在那裡,有的甚至是裸體,想必有人把死人衣服也剝了去賣錢吧?羅生門只是一個時代的縮影,在災禍的面前,人們的貪婪、噁心一一展現出來。我諷刺的說:這體現的是一個民族內在的精神,即便無法抗拒災難,即便肉體的殘缺無法避免,那麼其心靈的高度也高不過一座墳頭!

  突然想到宮崎駿的動畫《再見螢火蟲》——二戰結束後,日本平民的艱難生活並不亞於我們中國人。國家的錯誤總是百姓承擔,這何嘗不是一種殘忍呢?

  總體來講,很喜歡芥川龍之介的寫作手法,味道濃厚,朦朧中卻有著鮮明的主張,最愛那篇《地獄變》淋漓盡致描繪內心的黑暗和猖狂。待我慢慢道來。

  羅生門讀後感 篇8

  羅生門佇立在京都中央大道上,這四周沒有人聲,整條街道都被蕭條充斥著。本該輝煌的寺廟被破壞,死屍被隨意堆放。這裡已經承受不了哪怕一場災害了。

  家丁被多年的僱主解僱,在這荒涼的環境下,他又該去往何處。吃不上飯的,穿不了好衣服的生活,他又能撐幾天呢?

  樓閣裡,死屍遍地,一個一身樹皮兒色衣服的小老太,正毫不留情地拔去一個死去的女人的頭髮以求謀生。她已經到了不得不對同胞下手的地步了。這番場景讓原本“餓死也不做強盜”的家丁無比憤怒。老婆子為了生存只能這麼幹,這個被拔頭髮的女人生前把蛇切段曬成幹當做魚乾賣到禁軍營。最終她死了,也還是逃不過命運的輪迴。而這個老婆子,也遭到了家丁的迫害。但正是老婆子的行為給了家丁致命一擊,也給了他一個理由——他自己扒了老婆子的衣服賣是因為她連死人都不放過,自己只不過是在教訓這種惡舉,這是她罪有應得。

  這是一個弱肉強食的社會,可能在和平年代並沒有這麼明顯,但一旦遭遇了什麼災害,這種本質就會顯現出來。善良在這裡顯得毫無用處。自己善良,那別人呢?讓自己生存下來,是每一個人的信念。於是,地位最高的僱主解僱家丁,讓自己的處境更過得去;生前作惡卻死亡的女人被老婆子拔了頭髮做成頭套;以“懲惡揚善”之名,自以為“行善”的家丁扒老婆子的衣服賣。從最高階的人漸漸往下,到身無分文的可憐人,再到死人,一個都沒有被放過。

  但他們必須這麼做,讓自己變得殘忍冷酷,不再對“善良”有任何留戀。這黑暗墮落的社會里,沒有人會因為一個人善良而憐惜、放過。只有變得強大,才得以使自己能夠生存下來。

  畢竟生存才是第一位的。

  羅生門讀後感 篇9

  描述了黃昏時分在羅生門下避雨的家僕偶遇正在偷死人頭髮的老太婆所引發的故事。故事短小精煉,九頁,一個小時就能讀完,卻發人深省。

  故事背景是幾年來接連遭遇地震,颱風,大火,饑荒等災難的京都,民不聊生。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主人公,一個家僕,在羅生門下避雨。因為他被主人家辭退所以無處可去,前路迷茫,生活沒有著落。這個時候家僕面臨的結局也許是落草為寇,也許是餓死街頭,需要作出抉擇,家僕的內心是矛盾的。這個時候他在避雨的地方發現樓梯上面有些動靜,上去檢視發現是一個老婦人在死人堆裡拔死人的頭髮。

  初時,家僕是憤怒的,拔刀相向,呵斥老婦住手,待聽得老婦的解釋,這個死去的人生前也不是什麼好人,所以她辯解說拔這個死人的頭髮維持生計也是可以被理解的。聽到這些,家僕的內心再次矛盾起來,在餓死和做強盜之間的選擇似乎也做出了決定,家僕突然搶前奪走老婦人的衣服,把她踢倒在死人堆裡,帶著搶到的衣服,消失在夜色裡。

  故事到這裡就結束了,篇幅短小,人物關係簡單,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也交代得清清楚楚。作者用了很多動物的比喻來對人物進行描寫,比如“猴兒般的老嫗”,“像老猴給小猴擇蝨子般”,“那手腕恰似雞爪”,“目光如食肉鳥般”,“鴉叫似的”,“蛤蟆低聲咕噥般的聲音”,令人印象深刻。

  故事讀過之後也引人深思,善與惡的定義是什麼?是否在不同環境下的取捨也有所不同?當我們在生活中面臨取捨時,究竟應該守善,還是為生活所迫而從惡?惡是否有大小之分,是否也是影響我們抉擇的因素?

  羅生門讀後感 篇10

  《羅生門》出自有日本短篇小說“鬼才”的作家芥川龍之介,我也不知道當初抱著什麼樣的心態買這本書,買回來後就一直壓在箱子底下,不久前才拆開包裝,翻開閱讀。

  這是一本集小說與散文的書,當我翻開譯序時,我就知道我不一定能順利讀下去了。因為是外國著作,翻譯出來的文字總帶著一些日式的風格,有些更是帶有日本歷史的詞句,讀著的感覺就像小學認字時,知道每個字的意思,卻不懂成為一句話後,所想要表達出來的意思。

  大概能看懂故事的,也就是第一篇與書本同名的小說《羅生門》了。羅生門是位於日本京都中央大道朱雀路南端的一個城門。在這個地方發生了一個詭譎、揭露人的利己本性的故事。

  戰亂時期的一個無名家將(奴僕),在被在主人家驅逐出來後流落街頭,思考是否要淪為強盜。為躲避寒冷和大雨,家將走進了堆滿屍體的城樓,城樓裡,散出昏黃的燭光,壯著膽子繼續走,他看見一個老嫗正在拔屍體的頭髮,正義感使然,他上前揪住老嫗的衣襟質問她這是做什麼,老嫗講了其中緣由,大意是:我知道這樣做是不對的,但是他們生前也是做這些勾當的,為了活下去,我想他們會原諒我的。老嫗的一番話,倒讓家將做了一個選擇,說:“那我扒了你的衣服,你也不要怪我,不這樣,我也得餓死”。於是家將奪走了了老嫗的衣服,一把把老嫗推向死屍堆,就這樣消失在夜色裡。

  幾頁紙的短篇小說,寫出了故事的鮮血淋漓,讀著這些文字,看著這個故事,會讓人覺得恐怖與毛骨悚然,也是這個故事的成功之處吧。

  羅生門讀後感 篇11

  《羅生門》以令人窒息的緊湊佈局將人推向生死抉擇的極限,從而展示了“惡”的無可迴避,展示了善惡之念轉換的輕而易舉,展示了人之自私本質的醜陋,傳遞出作者對人的理解,對人的無奈與絕望。

  羅生門,一隅殘破的斷壁頹垣,在瓢潑的雨水中,邊嗟嘆人世的紛亂邊試圖為躲雨的凡夫俗子示範接受洗禮的暢快。然而,在這個悖逆的時代,說教顯得如此蒼白,各種人性的罪惡與墮落早就以失控的速度滋長,道德瓦解,價值崩潰,連基本的底線在利益面前都不堪一擊。

  一、無望的惡中寄寓有限生的希望

  《羅生門》中,具有芥川特色的那種濃重陰沉的氣氛得到了最大的發揮。荒涼景象中,便有狐狸和強盜來乘機作窩。白晝,這些烏鴉成群地在高高的門樓頂空飛翔啼叫,特別到夕陽通紅時,黑魆魆的好似在天空撒了黑芝麻,看得分外清楚。所以一到夕陽西下,氣象陰森,誰也不上這裡來了。

  二、惡的謊言的對立面不是真誠

  《羅生門》從頭至尾保持了沉重而直接的風格,這也是背景部分簡化的優點。家將思維的變化,從起初的“當強盜還是餓死”到見到老嫗後“對一切罪惡引起的反感愈來愈強烈”和最後急轉而下的“這也是為了生存,要不然也得餓死”的“惡”的覺悟,《羅生門》是對人性中“惡”的暴露、揶揄和鞭撻。

  總之,這是一篇將人性自己困惑集中在如此密集的時間空間加以劇烈地激化呈現的作品,作者用冷峻的語氣磨平了世俗思考問題時略帶慣性的稜角;用簡潔的文字把“惡”那光怪陸離的醜態直接暴露於作者面前進行審視與拷問。

  罪惡感的消解,是社會的悲哀。

  羅生門讀後感 篇12

  芥川龍之介是日本大正時期的重要作家,短篇小說巨擘,也是當時新思潮文學流派的柱石。他的短篇小說並不像我們所熟悉的眾多短篇小說那樣有個完滿的結局,而往往給讀者帶來的是出人意料的結尾。這也正是芥川龍之介之所以被稱為日本現代文學史上的鬼才的重要因素之一。《羅生門》裡發生的故事就好像是大千世界中擷取的一個小小片段,實質平常所見的事情,卻在特定的環境下放大來看竟顯得如此這般的醜惡與突兀。

  主人公設定為一個剛被主任辭退出來的家將。本是善良而普通的人,當他面臨衣食不足的窘境時,他心中萌生了一個的念頭倘若不擇手段的話。來到這羅生門時,這個念頭僅僅是一個倘若,事實上他是沒有這樣的勇氣與魄力的,他畢竟只是一個良民,連他自己也對自己是否真能夠走當強盜的路而產生了懷疑。當他來到門樓上,看到那個拔死人頭髮的老太婆的時候,他的正義感告訴他無論如何,在雨夜羅生門上拔死人頭髮已經是一種不可饒恕的罪過,於是剛才那些當強盜的念頭消失了,他上前抓住那個老太婆,就像每個正義英雄在遇到邪惡反派時會做的那樣。老太婆害怕了在要給自己開脫時,她告訴了家將關於她拔頭髮是為了做假髮,及被她拔頭髮的女人其實生前也是幹過壞事的。作者在《羅生門》中細膩的描寫了主人公內心世界的細微變化。

  從性本善到最終的惡,過程中看到了主人公內心的複雜轉變,同時也向讀者展示了人類內心的懦弱。人們相信正義鄙視邪惡,在現實中卻不能堅持正義,並存僥倖心態為自己的軟弱找藉口,最終屈服於邪惡且不自知。人性的醜惡在這本書裡被淋漓的刻畫,我們看到的故事如同被人一件件撕扯下了外衣一樣,狹隘、自私、卑鄙,人們不想也不敢直視的東西被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羅生門讀後感 篇13

  小說《羅生門》是芥川龍之介發表的第一篇小說,故事梗概是:大災後,一名被主人辭退的僕役,在京都的羅生門下避雨。走投無路的他,起了“除了當盜賊,別無他法”的念頭。他爬上羅生門的門樓準備暫過一夜,卻發現一個老嫗正在薅死者的頭髮。他心中猛然升騰起正義感,質問老嫗。老嫗回答說用死者頭髮做假髮賣錢來維持生存,並且,這些死者,生前也不是善良之人。僕役對老嫗的憎恨之心慢慢減弱,最終竟剝下老嫗的衣服在黑夜中逃遁——也許賣了去換頓飯吃吧。

  小說中的奴僕為生存所迫,一開始就有了當盜賊的念頭。可是當看到老嫗薅死者頭髮時,他心中的善良和正義感還是本能地表現出來。他聽了老嫗的解釋,那種當盜賊的念頭又重新升上心頭,罪惡感慢慢消解了——這是個複雜的社會,許多人為生活所迫而走上邪惡之途。或許,社會本身就存在邪惡,對邪惡的邪惡,也算不上缺德。甚至,他在剝老嫗的衣服時,為自己找到了打劫的理由:“我不這麼做,就得餓死嘛。”

  應對複雜的社會,善與惡都不是那麼容易定義的。更何況,人心之複雜多變,善惡觀是以人對社會認識的深度和目標取向為依據的,作為一般人,總是選擇對自己有利的方向。

  僅有在生活無憂、風氣淳樸的社會里,人才會活得有尊嚴,有善良的願望和對罪惡的憎恨。在一個貧窮、不公正、風氣惡劣的社會里,罪惡感會被消解,善良和正義成為一種擺設和藉口。

  當下,人們對社會公權力的濫用已經習以為常,對官員和國企經理貪汙款額的理解程度已經越來越高,對各種各樣的愚弄和欺騙已經不再憤怒,對種種的不公平已經無話可說。罪惡感正在道德的團體淪喪下慢慢消解,並且,催生新的罪惡。

  罪惡感的消解,是社會的悲哀。

  羅生門讀後感 篇14

  現在網路上流行一種“殺人遊戲”。這個遊戲之所以能夠流行,是因為當中充滿了欺騙。殺手透過欺騙隱藏自己;平民透過欺騙找岀兇手;就連不能說話的法官和被殺者的眼神也充滿了猜疑。欺騙的背後其實就是每個人的自私自利。

  《羅生門》中的主線就是殺人,但這個“遊戲”並不好玩。

  羅生門因年久失修而衰敗不堪,在大雨滂沱之下,它靜靜地迎接著前來避雨的人們。平常人煙稀少的羅生門,似乎恢復了一點生機。可是羅生門下的人們談論的卻是死氣沉沉的東西——殺人。人們彷佛都進入了羅生門”的世界羅生門”的世界是陰暗、欺騙、自私的。賣柴人是第一個看見武士被殺的,但他也是第一個說謊的。他為了不被捲入其中,捏造了事實,因為他拿走了那把好匕首。抓住多襄丸的男子說他是從馬上摔下來的,而多襄丸卻說是因為自己喝了有毒的泉水;多襄丸說,喜歡真砂是因為她的剛烈,而真砂在作供時卻表現的無比脆弱;神巫“請”來了武士的魂魄,並自編自導自演了一出武士自殺的好戲每個人都說著不同的“故事”,這其中除了欺騙,還是欺騙。我們究竟還能相信誰。但黑澤明導演並沒有讓影片在欺騙中結束我們重新相信了我們自己。和尚是整個影片中唯一沒有說謊的人,而且極易相信別了多襄丸,相信了武士可是在他相信所有人後,他開始迷茫了。在賣柴人講岀他親眼所見的真相後,他的信念動搖了;在眼睜睜地看見被遺棄小孩的衣服被人扒掉時,他失去信念了;在他以為賣柴人要扒走小孩最後的貼身衣物時,他找回了最初的信念。雨過天晴,賣柴人抱著小孩走遠了。

  黑澤明導演透過“殺人”使我們看到了人們自私自利的一面,但最後一句“你讓我能重新相信別人”,又讓我們看到了人性的善面。羅生門是黑澤明心中的地獄,人們在走進羅生門後,就變得自私自利起來。當雨過天晴,人們走出羅生門後,一切又變得真實可信了。其實“羅生門”並不存在,它只存在於我們的心中。

  羅生門讀後感 篇15

  知道羅生門是因為知道黑澤明執導的《羅生門》,讀了小說之後才發覺其講述的是短篇集中《密林中》的故事。因為羅生門太具有標誌性意義,所以芥川龍之介的作品集幾乎都被叫做《羅生門》。

  我在早些年讀過作者的短篇集,當時對羅生門的故事未曾深想,只覺是一個簡單並讓人過目不忘的故事。再讀羅生門,也許是歲數增長了些,不再去匆匆讀完一篇文字,更願意停下來,想一些事情與道理,為了更明白平靜的對待更多的事情與道理。

  小說羅生門裡情節簡單,被主家辭退的家將只是個平凡膽小的普通人,生活窘迫,猶豫著要不要做個強盜。遇到正在拔年輕女屍頭髮的老婦,胸中尚存的正義感讓他像一個英雄一樣抓住不良老婦。而老婦對自己的辯解又極具開脫,為了生存才拔把蛇幹當鱔魚賣的年輕女人頭髮去做假髮。那麼,因為死去的人也做過不良的事情,所以對不良的人做不良的事就成了理所應當,或者至少不用承擔心理或道義上的指責。家將因老婦的行徑給自己找了做強盜的極好的理由,於是搶了老婦的衣服而去。

  人之初,性本善。人性從善到惡,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我想這就是作者想說的。當面臨天災人禍,當面臨生存危機,人性的惡就會脫離善而顯現出來。不要和飢餓貧窮的人講什麼道德,當基本生活不能保證的時候,除了糧食與鈔票其他的都是天方夜譚。這是人心向惡的一個最基本又最能被接受,被原諒的最好藉口。

  父親曾經講過三年自然災害的時候他剛去工廠上班,每天只有二兩糧食可吃,人人都吃不飽。於是父親的師傅帶著父親和一些同事,趁著單位週末放電影到食堂裡偷了兩袋玉米麵,十幾個人每人分了一點。我聽著,只覺那是生活所迫。現在的人基本未曾經歷貧窮與飢餓,所以我們不知自己若面臨是否也會顯現惡的一面?

  羅生門讀後感 篇16

  一間破殿,陳舊的牌匾,一場大雨,一個故事。人性就如此醜陋的被展現出來。

  《羅生門》是芥川龍之介的代表作本身來自於佛教禪經中的故事。“薄暮時分,羅生門下,一個家將正在等待雨的過去。”就是如此的簡潔更能突顯他凌駕於情節之上,讀者情緒之上的冷靜敘述。

  《羅生門》尤其精短,在芥川先生的小說裡只有故事,讀來令人疑惑。不過,不可否認地,每次讀《羅生門》都會有種壓抑沉悶感:日落黃昏,陰霾密佈,陰雨連綿,斷壁殘垣,烏鴉在頭頂盤旋,腳邊是無人認領的屍體……一副瘡痍景象,為後繼危險的情節做了鋪墊。老婦在女子屍體上拔髮被一個從主人家被趕出的僕人撞見,僕人瞭解老婦用蛇幹充當魚乾賣錢謀生的故事後恍然大悟:兩人作惡撒謊都是為了生存,自己成為強盜又何嘗不可呢?於是搶了老婦的衣服逃走了。

  無論是不積陰德的老婦,還是由“正義家”變成的強盜其實都一樣可悲可憐。天災人禍,生活所迫,這便是一切犯罪的藉口,也是致使人性變得渾黑的原因。“當人的基本生存都得不到滿足時,做什麼都可以原諒。”這樣的荒謬言論成了理所當然。可縱觀中國歷史,“不受嗟來之食”,“不為五斗米折腰”,“貧賤不能移”這些說法正好證明了這個世界上還有比生存更重要的事——尊嚴。

  社會複雜,善與惡都不是那麼容易定義的。更何況人心複雜,善惡觀更是取決於人們對社會認知的深度和個人的理想目標而決定的。作為普通人,一定會把自己往“善”考慮。

  只有在衣食無憂,風氣淳樸的社會中,人們才會有尊嚴意識,會懲惡揚善。在溫飽都得不到保證的社會中,罪惡感會被消解,善良和正義成為藉口。

  回過頭來,有軟弱的地方就有欺騙固然沒錯,然而軟弱從何而來?純然是慾望造就了軟弱。因為想保住現在自身的地位而軟弱從而欺騙他人。人們就是因為這種的思想而用謊言構築看似光鮮靚麗的海市蜃樓。

  陣陣微風拂過羅生門,如同慾念難盡。人心中的羅生門,又要多久才放晴一次呢?

  羅生門讀後感 篇17

  羅生門這本書是由日本近代文學大師芥川龍之介先生所創的短篇小說。小說的寫作背景是在作者一段失敗的情事後心情極為苦惱悲傷。在這種悲觀厭世的情緒之下,芥川把眼光投向了古典,創作了取材於日本古典故事的《羅生門》。

  在羅生門中,芥川龍之介描寫了一個普通的家將在利己主義的驅使下墮落的全過程,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一個人在一種大環境的趨勢作用下,為了生活,為了自己活著,不斷的把自己的過錯全部退到環境和他人身上。然後一步一步成為自己原來心裡最討厭和最不可能成為的那種人。這是多麼可怕!家將(也就是僕人)思維的變化,從起初的“當強盜還是餓死”到見到老嫗後“對一切罪惡引起的反感愈來愈強烈”的正義和最後急轉而下的“這也是為了生存,要不然也得餓死”的恐怖的覺悟,這一切的轉變讓我感到很突然,很氣憤,但是又會思考“如果是我會如何選擇呢?”

  從作者的筆下我們可以看出這篇文章無非就三個人:一個死人,兩個活人,從老婦人的口中我們可以得知這個死人生前的所做所為“曾經這個婦人,用蛇肉曬乾當做魚乾來賣,吃了魚乾的人們覺得很好吃,婦人得以維持生計。我並不覺得這婦人做錯了,她跟我一樣都是為了生存啊!”是啊!為了生存我看不到任何我們口中所謂的“人性的真誠”。被拋棄的女屍生前“吃”百姓的錢,死後被老婦人“吃”頭髮。而家將在聽到老婦人這種“雖然我很可惡,但是我作惡的物件也是惡人,所以我的惡便是可以原諒的”的無恥的思維後便扒了老婦人的衣服跑路了相傳此後再也沒人看到他可以想一下家將會不會成為下一個“老婦人”呢?他會不會也會被別人“吃”呢?我們自己的生活中也會不會有這樣的人呢?

  讀完這篇小說最大的感受,用日本文學評論家吉田精一先生的話來說就是:“你一輩子都很難看請的人性終於在《羅生門》裡露出了真面目”!

  羅生門讀後感 篇18

  徘徊在典雅、華麗的文辭中,或許能夠讓人暫時性的想起他與森鷗外或是谷崎的共通性。然而在《地獄變》這樣的“藝術至上主義”中,我們無法感受到在傳統無常觀所塑造出的物哀意識,卻不得不跟隨良秀在如法悅般的神性體驗中遭遇無比尖礪的異質物:地獄變屏風、畫師良秀、最終是執筆的芥川自己,此三者,無不將美表現為陰森可怖之形象。相比之下,《舞會》中借軍官之口教導少女明子“我在思考焰火的事,像我們的生命一般的焰火”,雖是在預告這一轉瞬即逝的夢境(或一個國族年輕過的心),卻在其間傾注了無限的溫柔。我們可以將這兩個故事視為他寫作的隱喻:對藝術的靈感,即使如電線的火花般轉瞬即逝,也值得用生命去換,而他所換得的焰火,卻仍是深淵般令人眩暈的美。

  芥川最後留下的《一個傻子的一生》,無論是評價其人還是其文,均可謂“恰如其分”。因為只有如此敏感、執著的靈魂,才能在羅生門、鼻子、山藥粥這一篇“歷史小說”中拷問自己,再次,他的拷問最終富有深意地瓦解了自己之同一性,也瓦解了生存的熱情和意義。

  芥川歷史小說的寫法是非常微妙的,他擺脫了佛學或是道德的教誨,將一個荒謬、反諷的世界作為根本性的境遇拋給擁有現代人心靈的主人公,無論是在極端處境、生死還是僅僅以日常狀態出現的利己主義中,他們的選擇和內心,都被無情地剖析、定格。

  芥川作為一流的作者,可以以世界本身之視角“公正”地對待他們。但這一視角卻把他宿命性地引向對自身之惡念、怯懦的懷疑與凝視。他對自己的告別儘管使其保有了真誠,但這決絕的真誠卻如魔鬼般使他付出了瘋癲的代價。更確切地說,極致的真誠就是瘋癲本身。於是,處在心力耗盡的最後的芥川,只好借侏儒、河童和傻子之口向世人道出一二。——“若始終貫穿理性的話,我們當然不得不否定我們自身的存在。奉理性為神明的伏爾泰得以幸福地度過一生,即顯示出人類不如河童進化。”

  羅生門讀後感 篇19

  下班途中坐地鐵很無聊,又不想玩手機。在京東淘了幾本小說,看著價格挺便宜,還是打包一起賣的,我就忍不住買了。看完一本《月亮與六便士》,可惜,書裡既沒看到月亮,也沒翻到六個便士,不過我想我一輩子也忘不了思特里克蘭德這個名字了。

  現在看的這本名字叫《羅生門》,初見此名,還以為是中長篇的小說,實際上只是芥川龍之介小說集中的一篇。

  這個羅生門就是個門(對,就真的是個門),位於京都中央大道的朱雀路南端,但因為這篇小說,這個門就有了人世與地獄之界門的象徵意義。

  背景:日本京城經歷了地震、颱風、火災、饑荒等無情災禍的輪番打擊。城裡一片淒涼景象,人們打碎佛像、供品,將塗沾朱漆、金箔的木頭,堆在路旁,當柴火賣。羅生門無人修繕,久而久之,無人認領的屍體也都會扔在附近。在這種背景下,也不是沒有“好事”,至少狐狸和小偷有了個無人打擾的居所。說明什麼?我們要有一雙善於發現“美”的眼睛。

  當然,故事的主角不是狐狸,也不是小偷,自然也不是那群屍體。主角是一個臨時避雨的家丁,臨時避雨似乎不太貼切,應該說是被老東家辭退,流浪街頭,無處可去的家丁。幾天沒吃飯的家丁,經過短暫的思想掙扎後,決定去當強盜。原文,“除當強盜,別無生路”。也就是說不當強盜就當屍體的意思。總不至於有人善良到不當強盜寧願去做屍體吧?

  後續是,家丁聽到門樓上有動靜,悄悄摸了上去,是一個老太在拔死人頭髮,想做假髮去賣換口飯吃,不然也是要餓死。這個時候家丁已經不思考什麼To be Or Not to be(幹還是不幹),抽刀上去扒了老太的衣服,然後消失在夜色之中。

  故事很短,也許有人好奇家丁的下落,老太的下場。沒有了,就到這結束了。還能有什麼下場?家丁以後殺人放火金腰帶,然後花錢買了個官兒,給自己洗白,娶了妻子,走上人生巔峰。

  羅生門讀後感 篇20

  羅生門,原為佛教禪經中的故事。後來佛教傳入日本後,與日本當地傳說融合,便有了“人間與地獄之間的城門的含義”。而芥川筆下的羅生門,亦是如此。故事發生在“地震、颱風、大火、饑饉等諸多原因導致凋敝不堪的京都”,這樣的背景已讓我們感到荒涼。爾後寫到“狐狸棲息和盜賊蟄伏之地,烏鴉集結成群”更是渲染了這一種陰森恐怖的氣氛。而這種發生的故事更讓人感到唏噓不已。原本在“餓死”與“當強盜”之間毫不猶豫選擇“餓死”的主人公,卻在目睹一件的“惡”事件後,選擇了“當強盜”。這一種短暫時間內極大的反差讓人震驚,就是因為目睹了老嫗割下屍體的頭髮去做假髮而會導致這種變化嗎?還是因為那些屍體身前所做的勾當引發了他的強烈思考嗎?我並不這麼認為。

  在我眼中,主人公將“餓死事小,失節事大”的念頭徹底驅逐出去,是因為他終於等到了這一個契機,一個能讓他理所當然地做出本性選擇的機會。我始終堅信荀子“人性本惡”的觀點。一個人,生來就是惡的。主人公以前“萬事都不能失節”的念頭,只不過是在安穩時期而顯現出來虛偽的一面。但是,處在凋敝不堪的年代,這種“惡”已經開始顯露出來。他苦於在“餓死”與“作惡”間作出選擇,而此時他缺乏的,只是一個機會,一個能夠讓他流露本性的機會。無疑,老嫗的出現,便為他提供了這樣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別人作了惡,為什麼我還要堅持不作惡?面對老嫗惡的行為,主人公也做出了同樣的事。

  自古有語云“勿以惡小而為之”,這是在教育層面上跟我們說明了不要去作惡。這不正體現了荀子“人性本惡”的觀點嗎?透過教化去不斷糾正一個人的惡性思想,去不斷髮現自身的過錯,從而達到最終目的——剔除這一種劣根性。誠然,讓人們去剔除心中的劣根性很難,但這不就正是教育所不斷追求,不斷超越,不斷進步的必要性嗎?正是有了這一個目標,教育才會不斷髮展。“惡”,才會真正地減少。

  《羅生門》通篇給人一種壓抑感、窒息感,故事背景將人推向生死與善惡之間的抉擇,從而展現人性的陰暗面,更加展現了利己主義的醜惡嘴臉,流露出了芥川龍之介對人性的無奈。

  羅生門讀後感 篇21

  人人各有一詞,真相卻只有一個。

  幾米曾說:“小孩閉上眼,看見花,看見夢,看見希望;大人閉上眼睛,睡著了。”長大後的成人們,無法想象像小王子中蛇吞象的漫畫,可他們卻忘了自己也曾是個孩子。先從最早發現屍體的樵夫講起,他其實是瞭解真實案發經過的人,也是殺人事件最重要的證人,但他卻為了掩蓋自己偷走匕首的行為而隱瞞真相,謊稱自己在場沒有見過任何兇器,也沒有看到完整的作案過程。

  再說多襄丸,他是臭名遠揚的盜賊,一頭亂糟糟的頭髮,蒼蠅和蚊子在他身旁肆虐,在森林的樹底下睡覺的他遇到了真砂與武弘兩夫妻,由於真砂的美貌,他故意引走武弘並將他五花大綁,真砂見此情形便讓丈夫跟多襄丸一戰,其實只是為了自保罷。在要求作證時,多襄丸也是大方承認自己殺害武弘的真相。

  但荒唐的話再次發生,真砂辯解自己殺害丈夫,而其本人又說自己是自殺。此時的真相撲朔迷離,人人都為了自己利益,各執一詞,又自圓其說。正應了那句撒謊是人之本性,在大多數的時間裡我們甚至都不能對自己誠實。“絕對理性”是當今利已主義的代名詞,若生活上和陌生人交流,給陌生人幫助都不復存在,那麼理性教給我的最終唯有蒼白。這不僅僅是個人的冷漠,還是時代的悲哀。

  就像不久前真實發生的案例中講的,一位獨自生活的老人依靠樓下水果鋪店的幫助度過餘生,並給了店主自己的家產。這種“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陌生人”能走到一起便只是同情心使然。店主完全沒有想到老人會將他的家產交給自己,兩人之間絲毫沒有利益的爭奪,也許這便是性之善。

  在影片的結尾,樵夫從僧人手中接過嬰兒,告訴別人自己家中已有六娃時,偷人匕首也似乎變得合情合理,惡也轉變成了善。人性的毀滅源於人生的困境,人生的困境又飽含人性的無奈。他們被繁重的生活所壓垮,夢中再無詩和遠方,只是無力地為維持生計所日夜奔波。成年人也許並不是想放棄夢想,而是在一次次現實血淋淋的教訓後,迫不得已的放棄已然是最後的希望。

  真相只有一個,人人各有一詞,這就是現實所帶來的悲哀與不幸。

  羅生門讀後感 篇22

  今天看同學拿出《羅生門》這本書時,才想起來自己也看過這本書。不過就剩一點沒有看完,便擱置起來了。在這本書中,你很可能會發現另外一個自己。不過只是自己的反面,醜惡的一面,同時又引人深思。

  看這本書前,我已經做好了驚歎的準備。誰知看完之後,留下的只剩下驚駭和不知從何處冒出來的一股涼意。

  一個被家主辭退了的家將,在屍橫遍野的羅生門中走著,找的一個屋簷下躲雨。進了房子裡之後看到一個老嫗在拔一個死人的頭髮。家將對這種罪惡的反感上升到了極致,便把刀拿出來威脅老嫗讓她說出自己的目的。老嫗說自己是為了生存活下去。家將頓悟,也為了生存,他摒棄了武士的尊嚴,剝去了老嫗的衣裳,消失在了隱隱閃著燃燒形成的光的漆黑夜色中。

  日本的小說這種風格並不少見。它們都將人性的陰暗面給放大呈現出來。世間不存在十全十美的人,即不存在完全意義上的美與醜,人間本就是個情感的集合體。我們的痛苦、快樂,人性是非也是其中一體。我無法確切描述當你真正去閱讀羅生門時的感受與震撼,就像有一雙眼睛,凝視著你的內心,凝視著社會的深處,充滿冷峻尖銳又很真實。

  上次買書時,媽媽說起了莫言,我一直想讀一讀《檀香 刑》這本書,只是沒有找到。他在書中寫道:世界上的事情最忌諱的就是個十全十美。你看那天上的月亮一旦圓滿了,馬上就要虧厭;樹上的果子,一般熟透了馬上就要墜落。凡事總要稍留欠缺才能持恆。家將為了生存,不僅乞求社會的原諒,也乞求自己的內心留出一個角落來安放自己的醜惡。就是這樣,讓一個即使落魄無依也堅守著信條的武士成了強盜,成了一個思想上祈求的人。

  家將的結局都想得到。人也和家將一樣,是一個善與惡、美醜交織而生的矛盾的集合體。既然知道了自己的惡自己的欠缺,那麼就要學會去接受它。我肯定善的存在,但這個社會又不得不逼我在他的對立面去看待他。看了羅生門後,似乎社會上的一些現象也得到了相應的解釋。這些現象的背後的事也真正瞭解了。在我看來,《羅生門》雖然是在譏諷這些人間醜惡,這可能也是芥川龍之介自殺的真正原因。他沒有等到善意的世界的到來。沒有讓他渴望真善美的心生存下來。

  羅生門讀後感 篇23

  一間破殿,陳舊的牌匾,一場由於大雨,一箇中國故事。人性就如此他們醜陋的被展現自己出來。

  “羅生門”是芥川龍之介故事的傑作本身來自禪宗是“黃昏,羅門下,家人正在等待過去的雨。”就是這麼簡單,並強調一個事實,即他是高出了讀者的情緒的情況下,冷靜的敘述。

  《羅生門》尤其精短,在芥川先生的小說裡只有中國故事,讀來也是令人產生疑惑。不過,不可進行否認地,每次讀《羅生門》都會覺得有種精神壓抑學生沉悶感:日落黃昏,陰霾密佈,陰雨連綿,斷壁殘垣,烏鴉在頭頂盤旋,腳邊是無人認領的屍體……一副瘡痍景象,為後繼相關危險的情節發展做了一些鋪墊。老婦在女子對於屍體上拔髮被一個從主人家被趕出的僕人撞見,僕人可以瞭解農村老婦用蛇幹充當魚乾賣錢謀生的故事後我們恍然大悟:兩人作惡撒謊行為都是企業為了提高生存,自己已經成為一種強盜又何嘗不是不可呢?於是他們搶了老婦的衣服逃走了。

  無論是不積德的老婦人,還是從“正義”變成強盜,都同樣令人悲傷和可憐。 天災人禍,生活迫不得已,這是一切犯罪的藉口,也是人性的構成變黑。 當一個人的基本生存得不到滿足時,做任何事情都是可以原諒的。” 這種荒謬的言論被認為是理所當然的。 但縱觀中國歷史,“不被呻吟所餵養”、“不屈服於大米”和“貧窮是不能移動的”這些說法恰恰證明了世界上有比生存更重要的東西——尊嚴。

  社會是複雜的,善與惡都不容易界定。更不用說人類思想的複雜性,善惡的概念是由人們的社會認知和個人理想目標的深度決定的。作為一個普通人,肯定會認為自己是“好人”。

  只有在衣食無憂,風氣淳樸的社會中,人們社會才會有尊嚴問題意識,會懲惡揚善。在溫飽都得到了不到可以保證的社會中,罪惡感會被進行消解,善良和正義已經成為一個藉口。

  回過頭來,有軟弱的地方政府就有一種欺騙固然沒錯,然而中國軟弱從何發展而來?純然是慾望造就了軟弱。因為想保住企業現在學生自身的地位而軟弱從而進行欺騙他人。人們生活就是一個因為透過這種的思想而用謊言構築看似光鮮靚麗的海市蜃樓。

  微風過羅生門吹,作為慾望南京。心羅生門,卻怎麼也長將再次清理?

  羅生門讀後感 篇24

  面對死亡的威脅,你選擇當強盜,還是餓死?從思考到遲疑最後心中有了答案,到底是什麼改變了家丁的內心?讀完羅生門後,我久久地陷入了沉思。荀子主張性惡論,人生來就是利己的,但可以通過後天的教化慢慢改變。可感化真正起到作用了嗎?當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脅的時候,當絕無外人可以探知真相時,你選擇自己,還是他人?

  家丁是可憐的,遭遇戰爭年代,主人拋棄,流離失所,孤零一人只能在羅生門處躲雨。起初,他在餓死還是當強盔這個問題上還是缺乏勇氣,只能說是有心無膽。那是什麼改變了他?

  樓的老婆子是可憐的,本應是享老福的年紀,卻躲在死人堆中取火,在死人堆中尋找生存來源。當家丁看到老婆子拔死人頭髮時,他的第一反應是“——餓死還是做強盜,恐怕他會薹不含糊地選擇餓死”。這時的家丁初次真正見識到惡的一面時,他從心底裡厭惡,難道僅僅是厭惡老婆子嗎?不,他厭惡的同時還產生了有做強盜想法的自己。

  當家丁弄明白老婆子所做一切的綠由後,他自己開始被老婆子影響到,利己主義的思想他下定了決心,奪走老婆子的衣服逃走。

  回頭再讀一遍故事,面對死亡的威脅,你是選擇餓死還是當強盜?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選擇:孔乙己一生濠倒,卻依舊選擇"之乎嗇也″;漢朝匈奴猖獗,班超毅然棄筆從戎。我們可以說孔乙己太懦弱嗎?我想他所霽求的東西太合乎情理,只得教人把斥責的話生生咽回肚子裡芥川龍之介的小說寫作風格總是獨具一格,慢慢悠悠的環境中總能突顯人物的心境,敘事手段同樣獨具特色,不禁使人感到一種獨特的魅力。

  讀完《羅生門》後,不禁又使我想起來另一部書籍《三體》,當艦隊背井離鄉後,面對不確定的未來,家園的破滅,能源告急,食物危機,語言已經成為沒必要的工具時,梅杜薩之筏的景象再次顯現。道德是人類文明建立起來的規則,那麼脫高了人類的團體後,或者說即使做了超越道德的事情後也不會被人們制裁的時候人們行為的準則又會變成什麼樣呢?為了集體奉獻自己,還是為了自己殺害其他人?

  人人都有利己主義,但同時人人又有選擇的權力。羅生門的雨不可避免,但希望每一個候雨人都可以等到片屬於自己的晴天。

  羅生門讀後感 篇25

  《羅生門》是芥川龍之芥創作的短篇小說,本身是一個來自佛教禪經裡面的故事。

  《羅生門》尤其精短,在他的小說中什麼也沒說,他只講了故事,他沒有任何議論和交代,故事甚至講的有些唐突,初讀《羅生門》時,不太能懂其中的深層含義。其實即使現在,我也不確定自己理解是否正確。不過,不可否認的是,每一次讀《羅生門》都會有種莫名的壓抑和憂悶感。小說開場即描述了一個地獄一樣的場景:日落黃昏,陰霾密佈,淫雨綿綿,杳無人煙的街道,斷壁殘垣的廢墟,頭上盤旋著吞噬人肉的烏鴉,腳下重疊著無人認領的屍體……總之是滿目瘡痍。

  其實無論是那個不積陰德的老婦,還是那個由樸實農民蛻變成的強盜其實都是可悲而可憐的。天災人禍,為了生計,這是一切犯罪的藉口,也是致使人性墮落的原因。這就是說吃不起飯的時候什麼都幹得出來,這樣推理下去,人的基本生存需要得不到滿足時,作出的任何事都是可以原諒的。然而縱觀中國歷史,違背這種生存至上理論的不在少數。古有“廉者不受嗟來之食”“不為五斗米折腰”“貧賤不能移”等等說法,就正好論證了這個世界上還有比生存更重要的事——人的尊嚴。

  面對複雜的社會,善與惡都不是那麼容易定義的。更何況,人心之複雜多變,善惡觀是以人對社會認識的深度和目標取向為依據的,作為一般人,總是選擇對自己有利的方向。

  只有在生活無憂、風氣淳樸的社會里,人才會活得有尊嚴,有善良的願望和對罪惡的憎恨。在一個貧窮、不公正、風氣惡劣的社會里,罪惡感會被消解,善良和正義成為一種擺設和藉口。

  當下,人們對社會公權力的濫用已經習以為常,對官員和國企經理貪汙款額的接受程度已經越來越高,對各種各樣的愚弄和欺騙已經不再憤怒,對種種的不公平已經無話可說。罪惡感正在道德的集體淪喪下慢慢消解,並且,催生新的罪惡。

  《羅生門》是一篇風格特異,技巧精湛的短篇小說,其文就如他的作者一樣,清晰而沉重地看到了問題,展現了問題,卻無計解決問題,看到那黑暗之中光明的門扉,卻只能在門外的黑暗中無力的嘆息。大概是這樣的困惑並不只是侷限在一個時代,而是人類自己的終身枷鎖。可在某一個國度,某一個時代裡,又有幾人能擔負起這種思索的重任呢?

  羅生門讀後感 篇26

  “羅生門是指每個人為了自己的利益而編造自己的謊言”

  《羅生門》這篇小說講的是社會的落敗使得人為了生存下去只得不擇手段地過活的故事。羅生門下這方法是搶走死者的衣物,將蛇肉當魚肉賣維持生計,拉扯掉死者的頭髮換錢,也可以是強壯有力的年輕人掠奪老嫗的衣裳取暖。

  謊言呀——謊言呢!我本身並不討厭謊言,因為沒有理由和勇氣去厭惡它。我也曾有著謊言啊,而形形色色的人類又有多少受到利益驅使製造羅生門的呢?芥川龍之介真的是在批判羅生門嗎?還是我們的臆想批判呢?但,我們有資格批判嗎?無論定義如何,至少人的求生本能這點是不容置疑的。活下去——活下去是正確的,那麼為了活下去而點綴的謊言就是錯誤的嗎麼?嘛,誰又知道呢。奇妙的芥川羅生門喲。也許我們跨入它的那一天會才會找到答案。

  “就持續性以痛苦為樂而言,唯有心理分析和與哲學媲美”

  《地獄變》這篇文章用了多層次的伏筆來突出人的心理活動,層層基情的疊加更是讓人驚歎不已。當我讀到《地獄變》的時候,我的痛楚感是淋漓盡致的。這印象比羅生門深刻太多。芥川深入的解剖人的想法,貫穿全文,這是無比痛苦的寫作手段啊。而這種持續性痛苦的寫作對芥川來說又是快樂呢,因為相對的精神上獲得的力量也是無比強大的。

  《地獄變》這篇小說讓讓音樂感受到了芥川是個嗜血入迷的大人物呢。我能夠想象寫出帶著如此劇烈痛楚感的文章是多麼折磨自己的心理,而精神上又會獲得多大的滿足。

  芥川,你讓我滿足了。還記得地獄變裡良秀的異變性,那定然是讓我與芥川都痛楚又快樂的。無良知的人也好,有良心的人也罷。芥川筆下的人物切割了我的人生觀然後再進行重塑。我不得不說在我的人生觀被分割流淌出慧明的汁液時,我有一種被扭曲的快感。體內的思想蠕動變換著,思想微笑著狂熱著:“殺掉這一秒的自己,下一秒,你,就贏了”。正確:扭曲並不意味著打破。打破並不意味著破壞。而破壞也有可能是衝擊束縛最有力的方式。芥川,就讓你的文章把我破壞掉,束縛出吧。

  羅生門讀後感 篇27

  《羅生門》一書中收錄了芥川中短篇小說共十三篇。芥川龍之介被稱為日本文學史上的鬼才,尤其短篇小說,幾乎無人可出其右。帶著這份極高的評價,我翻開了《羅生門》。

  在這裡對《羅生門》、《地獄變》、《密林中》發表一些淺薄的想法。

  羅生門主要講述的是處於衰敗沒落社會背景下,一位被打發出門的家將在生存與為盜間做出選擇的過程。善惡之念輕而易舉的轉換,道德在私慾面前如此不堪一擊,展示了人自私本質的醜陋。

  短篇中的兩個片段令我印象深刻。第一處是家將在目睹了老嫗在雨夜羅生門上拔取死人頭髮時,先前寧可為盜念頭早已拋之九霄雲外,隨之取代的是對所有惡的憎恨。那麼善惡的標準到底是什麼?自然他不明白老嫗的動機,卻徑直將老嫗劃入惡的行列,他完成的是自己肯定,而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揚善除惡。作為惡的目擊者,彷彿只要對惡進行反抗懲罰就能成為正義的代表。

  第二處是老嫗被逼問時的回答。大致意思如下:女人(死者)罪有應得,她生前將蛇謊稱魚乾賣給禁軍營地,但我並不覺得女人做的是缺德事,她是出於無奈,我也是如此否則只有餓死,因此這個深知事出無奈的女人想必也會原諒我的做法。老嫗試圖合理化自己的行為,同時向家將丟擲了一個藉口,他心中生出了在羅生門下所沒有的勇氣,剝下老嫗檜樹皮色的衣服,消失在夜色深處。在這個片段中,從開始的罪有應得到後來的不覺得缺德,帶給讀者的是言語的矛盾,但對於老嫗而言並不矛盾,她從頭至尾都在為自己辯解。

  回到上文中的問題“善惡的標準到底是什麼”,我能想出的最好的回答是“道德的底線”。道德的底線又分為兩種,社會道德底線應該是法律,而我認為的善惡標準是個人的底線,你所明辨的善惡就是你的標準。在食不飽居無安的社會背景下,更多的家將、女人、老嫗選擇了“舍義取生”但於此同時仍有一群人“有所為而有所不為”。《羅生門》為讀者展示的便是惡的無處可避,它在家將的心裡浮沉,短暫銷匿,永恆存在。那麼“惡”應當存在嗎?與其說惡應當存在,不如說它不可能消失。物質匱乏無疑成為推動家將為盜的重要因素,反觀物質基礎還算富足的今天,道德價也高。道德在人類史上有被淪為價值問題進行衡量。同樣,當道德的標準上升了,最底層的道德或許會被歸入惡的範圍。道德與不道德,善與惡從來都不是反比關係。

  接下來談談個人最喜歡的一篇《地獄變》,極為精巧的結構設計,細膩多面的人物形象,色彩明豔的畫面,以及不時出現的捉摸不透的隱喻,令我歎為觀止。該篇講述了一名藝術至上的畫家(良秀),為完成作品拋棄了親情、道德、人性。在“我”的眼裡崛川老殿下,是位愛民如子、寬宏大度之人,而良秀則是古怪猥瑣、無可救藥。先拋開作者反諷的可能,就“我”來看,在聽聞老殿下對良秀女兒心存異心,目睹老殿下燒死良秀之女後,仍相信老殿下是為了懲戒良秀為畫屏風不惜燒車焚人的劣根性。到底是偽善遮住了“我”的眼睛,還是權力矇蔽了心。看完《密林中》,又回想起《地獄變》,禁不住胡思亂想一番。由此看來,文中對良秀的評價及事件過程是否完全真實,也不得而知。

  《密林中》該篇被導演黑澤明改編成電影《羅生門》搬上銀幕。短篇以不同個體對同一案件的證詞展現出人的複雜,每個人所言都是於自身有利的,我試圖從中還原真相,終究是霧裡看花。從語言風格美感來看,我個人感覺整本小說中透露出陰柔美,不似朱光潛所言“杏花春雨江南”般的陰柔,芥川筆下的陰柔是瑰麗的,令我見識到日本美學那種獨有的物哀之美也能如此濃烈。

  最後想說幾句題外話,和大家分享一個困擾了我很久的問題。前幾日聽了一期部落格暫時給了我答案,播客主題是“我們為什麼要讀小說”,如果問我看完《羅生門》有什麼收穫,說實話我回答不出來,唯一可見的大概是芥川又收穫了一枚粉絲,但無論是他高超寫作技巧還是通透的人生觀都絲毫沒有被我內化。教科書和工具書更多的是提供現實問題的某種解決方案,文學不提供捷徑,文學其實就是想讓你迷路,你要在這座巨大的迷宮中找到自己的出路。如果非要說它可以許諾什麼,那就是它可以許諾你一場孤身一人的探險。實際上這和生活的本質是一樣的。或許在某種意義上來說讀小說是在經歷另一種人生。

  羅生門讀後感 篇28

  芥川龍之介,對於不少的文學愛好者來說,這必定是一個略帶遺憾的名字。就像美術愛好者對於那個用黑白兩色既能構築唯美意境的比亞茲萊的英年早逝而扼腕一樣,芥川年僅35歲的生命太過於彰顯命運對天賦的吝嗇。好在,在他們早早的去世之後,我們發現他們留給了我們不少值得珍藏的精神寶藏,一如比亞茲萊的《沙樂美》,一如芥川的《羅生門》。

  《羅生門》是芥川龍之介23歲的時候發表的一篇成功的短篇小說,不過“成功”一詞只能說是在後來肯定了它的藝術價值,當時《羅生門》並沒有激起強烈的反響。如今看來何妨呢,短暫的岑寂不能埋沒才華的光輝吧。

  芥川的短篇小說除卻個別有著清晰杜撰的時間空間背景(如《南京的基督》《單相思》)之外,大部分取材於東亞的古代神怪傳說或是歷史故事,《羅生門》也是屬於這個範疇(取材於《今昔物語》)這種背景框架的直接借鑑最大的優點就是使讀者能夠更快地產生對於作品本身的代入感。芥川的小說篇幅不長,角色也不多,這些硬體的簡潔為作者軟體的發揮提供了很大的創作自由度。如開頭的背景交代非常的簡潔:

  “薄暮時分,羅生門下,一個家將正在等待雨的過去。”——短短的一句話,地點時間人物全部展示了。

  針對芥川來說,這樣的簡潔更能夠凸現他那凌駕於情節之上,讀者情緒之上的冷靜沉鬱的敘述。《羅生門》作為他的代表作,非常突出的展示了他的這種特色。

  《羅生門》中,具有芥川特色的那種濃重陰沉的氣氛得到了最大的發揮。“於是,樂得狐狸來棲,盜賊入住,最後竟將無人認領的死屍也搬了進來,且日久成俗。”-這便是文章標題羅生門的景象,再加上落魄流亡的家將,骨瘦如柴的老嫗,搭配著烏鴉死屍,全都在昏暗的雨天下散發著消極腐爛的氣息,呈現著行將就木的可憎狀態。這種筆法就像艾倫。坡那種無故產生裂縫的牆壁一樣,給情節的發展作了一個危險的預兆。但就象徵意義而言,兩者卻又是截然不同的。艾倫在我看來更多的是在種植恐懼的種子,而芥川這樣做,因為他就是以這樣的姿態來寫小說的。

  《羅生門》從頭至尾保持了沉重而直接的風格,這也是背景部分簡化的優點。家將思維的變化,從起初的“當強盜還是餓死”到見到老嫗後“對一切罪惡引起的反感愈來愈強烈”和最後急轉而下的“這也是為了生存,要不然也得餓死”的“惡”的覺悟,完全感覺不到這些句子有任何對於人類生存哲理說教般的突兀與做作,有的只是關於良知與人性的專注思考。對於一篇將人性自己困惑集中在如此密集的時間空間加以劇烈地激化呈現的作品,芥川用冷峻的語氣磨平了世俗思考問題時略帶慣性的稜角;用簡潔的文字把“惡”那光怪陸離的醜態直接暴露於作者面前進行審視與拷問。這種處理,無疑是高超且成功的。

  如果全文中家將思想由此及彼的變化令讀者感到毛骨悚然的陰森。那麼結局中家將消失在“黑漆漆的夜中”則將這種恐懼推向了頂點。我想起了《藥》的結局,雖然烏鴉沒有飛上夏瑜的墳頭,至少那花環在茫然中點亮了微弱的希望光芒。而《羅生門》中,隨著老太婆“嘟囔又像呻吟”的聲音,全文便劃上了死寂的句號。這種對於絕望與陰冷的貫徹性的表達,與芥川本人當時情感遭受打擊不無關係,但摒棄“小我”的情緒,它浸透出的是對人類個體意識在利益關係下不斷缺失的惶恐與不安。

  曾經冒出些聲音,斥責他缺乏類似於他同年代中國大陸上那種阡陌中崛起的民族正氣。我認為這些聲音是過於苛刻且有失偏頗的。正如薩特存在主義的闡述說到:“人的存在在先,本質在後。到這荒謬世界來,雖然痛苦萬分,但並非只有等死,而是透過自由選擇尋找生存之路。”當芸芸眾生奔波忙碌於生存之路時,芥川另闢蹊徑,自己選擇去直面這“荒謬世界”中的“痛苦萬分”。雖然芥川龍之介並不能從中解脫,於1927年懷著對於時代與社會的困惑不安服毒自盡。但對於日後以安部公房,大江健三郎為代表的日本近代文學,是具有開拓意義的。

  《羅生門》是一篇風格特異,技巧精湛的短篇小說,其文就如他的作者一樣,清晰而沉重地看到了問題,展現了問題,卻無計解決問題,看到那黑暗之中光明的門扉,卻只能在門外的黑暗中無力的嘆息。大概是這樣的困惑並不只是侷限在一個時代,而是人類自己的終身枷鎖。於是芥川的瘦弱肩膀終於才被壓倒。可在某一個國度,某一個時代裡,又有幾人能擔負起這種思索的重任呢?

  不得不為芥川先生獻上一點我淺陋的敬意啊。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