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神秘現象破譯》的讀後感
《人體神秘現象破譯》的讀後感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人體神秘現象破譯》的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常常思考科學的範疇,質疑某些理論的正確性,卻總是沒有一個完整的結論。也許是不敢下定義,或是無法求證。在生活中隨處可見的一點一滴都與科學發生著直接或間接的聯絡。讀了《人體神秘現象破譯》,才懂得科學並非僅一個結論就能釘死的,其中錯綜複雜的聯絡因知識的侷限而無法求解,但不能因無知去否定存在。
人是萬物的靈長,擁有最高級別的行為和思考能力。這看似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傑作,卻也逃脫不了科學的圍牆。人在不斷進化中,總遵循一條不變的規律:簡單到複雜。看似簡單的道理,卻是科學發展的方向,人類探索的路程,是萬物發展的不變定律。只是這個真理,經過無數次探索求證,無數科學家苦思冥想。由此可知,一個真理的水落石出,不僅需要時間的打磨,更要人類的挖掘雕琢。
當一個定理被提出,科學家會只有很簡單的情緒,就是快樂,就像我們解開了一道數學難題。可經多方考究,否認了它,科學家會憤怒、發狂、失落,就像被別人無情的關在門外怎麼叫都不應,很無助。不同與常人,科學家往往會重新探索,找出錯誤,提出新的定理,就像倒下的拳擊手在眾人的希冀中重新站起,只為自己的信仰。如此反覆,一步一步腳踏實地的靠近真理。有時,以為打開了科學殿堂的大門,可發現只是海市蜃樓,自己還處於探索沙漠中,找不到方向。一種懊惱厭惡的情緒隨之而來,他不會放棄深一步研究,不會想某些作家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就無所作為,甚至為堅持自己的完美主義而放棄生命。科學家多數是理性的,不會因為外物而矇蔽雙眼,止步不前。科學家的魅力正在於此。像原子、電子、質子、中子等這些微粒的發現,其中所需的代價是無法言說的。這過程中有大膽創新、不斷嘗試,有知錯就改、堅持不懈,有思維火花的偶然發生,也有相互交流產生的共鳴,其結果必然是有發現。
科學事業是科學家一生的心血,一生的信仰;是漫漫長夜的信念支柱,是失敗痛苦不斷鞭策的結果。科學家們身上優秀的品質正是我們在日後學習、工作和生活中不學具備的。
哲學僅是一個時代的思想結晶,但可以溝透過去與未來;科學也只是一個階段的研究成果,卻挑起了錯誤與進步。歷史在進步,哲學在進步,科學也跟著時代的腳步。如今的科學只是冰山一角,較之昨日雖有云泥之別,但比於明日又並非同一張藍圖。這些我們都懂,是教我們要勇往直前。可說著容易,做起來並非不吃力呀。都知道腦是人體的司令部,心臟只是其手下一名運輸小兵。古人則認為,一切皆有心生。近期,又有學者指出心臟也有內分泌的智慧,而非一小卒。或許未來,這種關係會被徹底揭露。新理論的取而代之是新陳代謝的自然規律,是研究程序的腳步。
一枝獨秀太過單調,而萬紫千紅的景色才令人流連忘返。歷史長河中,最重要的不是繁盛強大的漢唐,而是百家爭鳴、謀士層出的春秋戰國。文藝復興、啟蒙運動也遠比光榮革命、獨立戰爭重要。不僅因為它們屬於思想領域,更因為思想迸發的火花綻放的迷人光彩。科學的迷人之處在於與金燦燦的獎勵無關,與讓人垂涎的榮譽無關,只與人類思想的勃發有關。就說關於是身高的.決定因素,一直爭論不休。有的認為是遺傳,有的認為與陽光空氣緯度有關,有的認為與營養有關,有的認為與輻射有關,爭論不斷,都有例外,沒有答案。但其中的樂趣只有參與才會瞭解,那是交流的幸福。閉門造車終究趕不上潮流,如今的我們或許缺少的就是這種與人分享的心胸。
我們愛科學,但“相愛容易,相處很難”,怎樣對待科學便成為一個日益炙熱的話題。科學本身沒有對錯,關鍵取決於人的思想正確與否,就像人與影子一樣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絡。未來人造器官會很普遍,健康長壽只要有錢就能買到,我們在無生命之虞的情況下,還會珍惜時間,珍惜生命嗎?這不只是對科學的態度,更是對自己的態度。
當科學與利益掛鉤是,科學已失去本質。當一些神秘現象被破譯後,無神論者似乎也更膽大妄為了。沒有心理底線,做那些道德淪喪之舉是已麻木了。農藥,地溝油,新增劑等喪心病狂的事件也屢禁不止,社會矛盾、環境問題日益突出。這些看似與科學有關,但不是它的錯,那些人的美好品質難道在利誘面前屈服了嗎?科學應該讓生活更美好,作為萬物之靈的我們是否該反思一下。
我熱愛的科學是怎樣的,我的目標便是如何。我願意堅定地走下去,以一份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