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胡蘭的精神讀後感
劉胡蘭的精神讀後感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劉胡蘭的精神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劉胡蘭的精神讀後感1
一個個為了祖國而犧牲的革命烈士就像一塊塊鮮紅的鋪路石,靜靜地躺在雨中,鋪出一條火紅的道路,指引我們去尋找夢想中的彩虹。這些烈士們雖然犧牲了,但他們勝利的光輝卻還閃耀在我們的心中。在這條道路中,有一顆令我感動、令欽佩、令我震撼的勇敢堅強的女英雄,她就是——劉胡蘭。
劉胡蘭,一個出生於農村的姑娘,一個普通的共產黨員,她用自己寶貴的生命,毀滅了敵人的陰謀用自己青春的熱血,書寫了一個個共產黨員的高尚品德。
劉胡蘭的祖母經常給她和妹妹愛蘭講苦難的家史和村史,父親劉景謙經常和鄉親們一起去根據地給八路軍送糧食,他常對女兒說:“答應八路軍的事,咱就是拼上命也要完成。”
在艱苦的日子裡,平川堅持鬥爭的八路軍日夜活動在青紗帳裡,劉胡蘭常隨情報員為八路軍送乾糧,傳情報。抗日干部們頑強鬥爭的'精神,給了她深刻的教育。
劉胡蘭10歲就參加了兒童團,1945年10月劉胡蘭參加了“婦女幹部訓練班”,學習了一個多月,回村後她擔任了村婦女救國會秘書。1946年10月劉胡蘭調任“抗聯”婦女幹事。六月,劉胡蘭被吸收為中共預備黨員,並被調回雲周西村領導當地土改運動。這位年僅14歲的女員,在已成為敵區的家鄉來回奔走,秘密發動群眾,配合武工隊打擊敵人,在英勇就義之前,她說道:“怕死不是共產黨員。”
一個比我大兩三歲的姐姐竟然有如此大的勇氣,他為了保衛我們的祖國,在她還沒滿15歲時,就犧牲在敵人的鍘刀下。這種獻身精神是需要多麼大的勇氣啊!這種精神多麼令我們敬佩啊!
毛澤東得知此事後,在1947年親自為劉胡蘭題寫了“生的偉大,死的光榮”這八個大字。1957年1月12日,在劉胡蘭遇害十週年時,毛澤東主席又重新為劉胡蘭題寫了“生的偉大,死的光榮”,以表對劉胡蘭這位女英雄的思念。
但是和她比比,我覺得自己是那麼的渺小,平時遇到一點困難就垂頭喪氣,叫苦叫累,現在,我終於明白了,做人要勇於拼搏、不怕困難、做個不屈不撓、勇敢的人,要做個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少先隊員。
看看我們今天的辛福生活吧!都是他們這些革命烈士用鮮血換來的!所以這些英雄事蹟我們必須永遠銘記在心。
劉胡蘭的精神讀後感2
今天,我再讀了《劉胡蘭》這本紅色經典書,感動之處已是淚流滿面,看完了書,還沉浸在劉胡蘭的故事裡,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同學們,當我們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裡凝神聽課的時候;當此刻平安祥和的氣息圍攏於我們的全身之時,你們是否還記得,60多年前的今天,無數革命先烈為了新中國的成立拋頭顱、灑熱血,譜寫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動人詩篇。在這些優秀的中華兒女中,有一名共產黨員,她的名字叫劉胡蘭。
此時此刻,我的眼前又浮現出劉胡蘭英勇就義時的情景。劉胡蘭英勇地躺在敵人的鍘刀下,她是那樣的安詳,彷彿正躺在一片鬆軟的草地上,享受著美好的生活。可是,就是這個烏雲低垂的冬日,敵人包圍了雲周西村。由於叛徒的告密,劉胡蘭和其他六位革命同志被捕了。一場慘絕人寰的大屠殺開始了,六位同志倒在了敵人的鍘刀下。敵人想從劉胡蘭的口中得到黨的秘密,就指著烈士的遺體威逼劉胡蘭投降。敵人沒想到的是,他們的陰謀沒有得逞,小小年紀的劉胡蘭寧死不屈,面對這場血腥屠殺,她斬釘截鐵地說:“怕死就不當共產黨!”“我咋個死法?我咋個死法?我咋個死法?……”一句句蕩氣迴腸的話震撼著全場,敵人害怕了,敵人退卻了。劉胡蘭昂首挺胸,走向鍘刀,她是那樣的從容。曾經她就是這樣一路由稚嫩走來,走向成熟,站在了鮮豔的黨旗下。臨刑前的她,眼裡有一抹光芒,一抹堅信共產主義事業必將最終勝利的光芒!
我真想給劉胡蘭敬個少先隊禮,來表達我心中的敬仰!15歲,生命才剛剛開始;15歲,多麼美好的青春年華。劉胡蘭犧牲了,在敵人的鍘刀下英勇就義。給她親筆題字: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劉胡蘭的崇高理想、堅定信念、寧死不屈的革命氣節,永遠是我學習的榜樣!劉胡蘭的精神將永遠激勵著我奮發向上!我牢牢記著當年帶上紅領巾時鏗鏘有力的誓言:“時刻準備著,做共產主義事業的接班人!”年少的心展翅欲飛;年少的我風華正茂。我熱愛學習,追求上進,我時刻以“四好少年”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理想遠大、熱愛祖國;勤奮學習、追求上進;品德優良、團結友愛;體魄強健、活潑開朗。我要接過英雄的接力棒,勇於接受挑戰和承擔責任,從小學好本領,長大報效祖國!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鬥終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