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青詩選》讀後感(精選21篇)
《艾青詩選》讀後感(精選21篇)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艾青詩選》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艾青詩選》讀後感 篇1
當最後一顆星星隕落,突如其來的光明將烏黑的小城刺破,聽著影子在低矮的房屋後哭泣,刺眼的火花,映紅了人們可愛的臉。
時針向前走,在亙古的時光,人們被囚禁在一扇鐵窗中,在黑暗的時代,無數的腐朽,卑怯與貪婪在不止地上演,人們是黑暗的奴役,鐵窗內是禁錮的靈魂。
時針向後走,是無限的希望,當光芒萬丈照進鐵窗,已經死去的人們眼睛在發光,那光明啊,像流水一樣流進人們乾涸的眼裡,那死寂的眼裡流出來的是歡喜與希望。
太陽使不幸的人看到自己的悲哀與他人的痛楚,陽光下的人們抱頭痛哭,那充滿歉意的,閃著光淚水沖刷了一切軟弱與卑怯。
“我們愛這日子,不是因為我們看不見自己的苦難,不是因為我們看不見飢餓與死亡,我們愛這日子,是因為這日子給我們帶來燦爛的明天的,最可信音訊。”縱使經歷了無數痛苦與折磨,縱使黑暗吞噬了一切,但是太陽依舊可以重新回來。
暮色清列,一隻飛鳥劃破了天際,太陽從那海角里,從那密林裡,從飛鳥的羽翼後出來了,日光照到了中國北方的大地,這裡曾經是被強盜用刀片廝殺,炮火焚燒過的屠宰場,那個破碎的鏡子曾將太陽打破;日光從鋼管水泥的縫隙裡探進,是否還有微弱的呻吟在迴盪,在那場浩劫裡有無數的生靈被掩埋……
我頭頂上太陽,他在遙遠的一岸,他將光明送去四方,他所經過的地方,都有生命呼吸的歌唱。
初生的太陽啊,你餵養著土地,和在土地上揮灑著汗水、舞動著胳膊的人們,給他們以金色的顆粒,讓他們生存;初生的太陽啊,你給以他們勇氣和智慧的眼睛,去尋覓這對世界的熱望;初生的太陽啊,你給向日葵以追隨的信念,他就是這紮根於地底裡的光明;初生的太陽啊,你撫摸著古老的村舍,零星的房屋,刻下歲月流逝的痕跡。
我愛這初生的太陽,你走過萬千大地,帶給人們希望的氣息,心中充滿光明,所到之處,人們仰起頭來,是你永遠的追隨者。
《艾青詩選》讀後感 篇2
將《艾青詩選》捧在手中,感受近代歷史的痕跡。
一本橘色的書皮的背後,滿載著中國男兒的堅強,勇敢,他們不屈的精神深深地烙印在我們心中。兇狠殘忍的帝國列強對我們國家所犯下的一切罪惡,將無法抹去。艾青以他蒼勁有力的詩句述說著歷史的悲涼。
艾青的《春》:春天了,龍華的桃花開了,在那些夜間開了,在那些血斑點點的夜間,那些夜是沒有星光的,那些夜是颳著風的,那些夜聽著寡婦的咽泣,而這古老的土地呀,隨時都像一隻飢渴的野獸,甜吮著年輕人的血液,頑強之子的血液,於是經過了悠長的冬日,經過了冰雪的季節,經過了無限睏乏的期待,這些血跡,斑斑的血跡,在神話般的夜裡,在東方深黑的夜裡,爆開了無數的蓓蕾,點綴得江南處處是春了。
人問:春從何處來?我說:來自郊外的墓窟。作者將戰爭的勝利比作春天,用了多個那些以及將將土地比作野獸,吸著血,可以從側面寫出敵人的殘忍,激烈,死傷慘重,表現出戰爭勝利的來之不易,是用無數戰士的血液換來的,表達了艾青對勇敢無畏,堅持不懈,愛國的戰士的讚美和敬佩。
艾青筆下的每一段詩歌都訴說了一段,表達對戰士品質的讚美,對戰爭的痛恨。最後呼籲人們和平,反對戰爭。讀著艾青的詩,朗誦著艾青的,有種濃濃的愛國情誼湧上心頭,眼前拂過戰爭的一幕幕,不禁握起拳頭。
艾青是善良的,他筆下的每一個人的初心都是善良的,是戰爭的無情,冷漠的改變了他們。人們長時間生活在利益的爭鬥中,死傷不計其數,戰爭,也是另一種形式的利益爭鬥。我們應該保持初心,反對戰爭,人之初,性本善。
我和艾青一樣,讓勇敢無畏的人成為我們的榜樣,讓我們站起來,反正戰爭,不要在利益的世界裡被汙穢沾染,我們要保持一顆單純善良的心。
《艾青詩選》讀後感 篇3
《吹號者》,是我在這本書中看到最有感觸的一篇文章。
吹號者,比起那些打仗計程車兵更辛苦。從艾青的詩中:
“吹號者從鋪散著稻草的地面上起來了,他不埋怨自己是睡在如此潮溼的泥地上。他輕捷地綁好了裹腿,他用冰冷的水洗過了臉,他看著那些發出睏乏的鼾聲的同伴,於是他伸手攜去了他的號角;門外依然是一片黝黑,黎明沒有到來。”
看出他們是被黎明最早驚醒的人。天還在黑暗之中,他們就用浸濡著血跡的銅號吹響帶著新希望的黎明。
他沒有任何怨言,他甚至認為這是一個神聖的事。他看著山,呼吸新鮮空氣,便吹響了銅號,可是誰又能知道在這響亮的號聲背後卻是吹號者的痛苦。
“當他用自己的呼吸摩擦了號角的銅皮使號角發出聲響的時候,常常有細到看不見的血絲,隨著號聲飛出來……”
艾青也是一位不惜生命的吹號者,他不懼痛苦和勞累,為當時社會的新希望奮鬥著,吹號者的臉常常是蒼黃的,剛開始我覺得有些誇張,可在後面的閱讀中慢慢認為這是對於他們而言在正常不過了。他們在那些蜷臥在鋪散著稻草的地面上的睏倦的人群裡,在那些穿著灰布衣服的汙穢的人群裡,最先驚醒。
在決不回頭的一致的步伐裡,在狂流般奔湧著的人群裡,在緊密的連續的爆炸聲裡,他吹著最熱烈的號聲,激勵著熱血奮戰的戰士。在最後的一顆子彈穿過他的胸膛時,他緩緩的躺下了,卻沒有人發現。
在這首詩裡,他為我們在中國歷史的廣場上塑立了一個吹號者和浸濡著血跡的銅號的形象,讓我們在今天仍然能清晰地聽到那曾經喚醒了一個民族並激勵這個民族奮勇前進的號聲,也展現了艾青的愛國情懷。
艾青的詩歌讓人蕩氣迴腸。
《艾青詩選》讀後感 篇4
這本書我本是沒有的,因為九年級的需要,我便買了它。剛拿到《艾青詩選》這本書時,我迫不及地翻開,被書裡面優美而豐富的內容所吸引。
藍色的封皮使夏天多了一絲清涼,我讀了一篇篇小詩,我從“當黎明穿上了白衣”讀到“浪”,從“黎明”讀到了“街”,又從“我們的田地”讀到“古松”……我從30年代起步,經過了40年代,路過了50年代,又到了70年代。
我透過鐵窗看見熔鐵般紅熱的奔流著的朝霞,看過月明的夜是無比溫柔與寬闊的,穿過那些十字鋪的小巷,一切都如此協調。
《艾青詩選》,是近代詩人艾青的詩歌選集,他的詩歌通常都是富“五四”戰鬥精神和飽滿的進取精神的。從詩歌的風格上,可以看出艾青是一個奔放、進取、激昂的熱血青年。艾青作為五四之後的著名詩人,在那個年代蒼茫的北方,寫著彭拜激昂的詩歌,描述著復活的土地與戰鬥的血液。
艾青在寫詩的字裡行間透露著對舊社會的黑暗,與恐怖的痛恨以及對黎明,光明,希望的嚮往與追求,它緊密結合現實的賦予戰鬥精神的特點,繼承了“五四”新聞學的優良傳統。而在新中國成立後艾青的詩歌仍在歌頌勞動人民的事蹟更為廣泛,思想更為渾厚,情感更為深沉,手法更為多樣,內容更為豐富。又以精美創新的藝術風格成為新式發展的重要收穫。
我喜愛艾青的詩歌,源於艾青胸懷寬廣,熱情奔放,詩的內容充滿了語言的張力,平鋪直敘或彭拜激昂,每首詩到最後都會達到高潮。因其自然天成,而有著特殊的手法,深深地吸引著每一位讀者。
《艾青詩選》讀後感 篇5
讀了艾青,我才第一次真真切切地體會到“精神”這個詞。它不一定非得是黑夜裡肆意燃燒的火焰,也不非得是黎明到來時的曙光。一人、一紙、一筆,就足以道精神。
正如魚的化石,面對外界的事物變換始終沉默不語,但你卻不難想象在數萬年前,這條魚兒在水裡是怎樣歡快地遊。這就是精神,更是靈魂。你能從魚骨中看到江河湖泊,亦能從人眼中看出精神的光芒。
艾青如此。正逢新舊社會交替。面對舊社會的黑暗與恐怖,艾青從不吝嗇自己的鄙夷和痛恨,同他又極力追逐光明與希望。他的精神,是《啟明星》,驅散黑暗;是《向太陽》,嚮往陽光;是《春天》,期望美好;是《雪蓮》,純潔地面對人間醜惡。世間汙濁我獨清,一把烈火向光明!
我何不想擁有這般精神?誰人不想擁有這般靈魂?
小時候看到街上的叫花子,眼神中沒有半點希冀,也看不見追求。我也曾聽到,一些小商小販,商討著等了以後開大超市。我開始思考,人是靠什麼活著。讀了艾青,我明白了,人活的就是精神。一個人的所作所為,再怎樣偉大,也只能影響當代。而如果是他精神的偉大,卻可以影響一批人一輩子。這就是精神的力量。
對於艾青來說,生命不息,戰鬥不止,他與黑暗的鬥爭永遠不會結束。對於他的精神來說,驅逐黑暗,迎來光明是他一生的追求。
新時代的人們,誰都得擁有這般靈魂!
我們作為新時代的少年,必須有著艾青般的魄力與追求,在追逐光明的時候,不忘以自己的精神傳遞黎明的曙光。同時,我們更要有一個飽經風霜、不屈不撓的靈魂,不論踏足山巔,還是跌落低谷,我們都要時刻記著:精神不倒,人也不敗。
《艾青詩選》讀後感 篇6
《艾青詩選》的封面十分的簡樸,深藍色的封面上僅有著一個艾青的頭像和一些對《艾青詩選》的讚美。艾青擁有著強烈的愛國情懷,在他的詩中你能夠身臨其境地感受到他對光明的渴望和對自由的嚮往,以及對黑暗勢力的不妥協和極度痛恨。
他以革命的現實主義手法,深沉憂鬱地唱出了祖國的土地和人民所遭受的苦難和不幸,反映了中華民族的悲慘命運。同時它的詩篇又激勵著千千萬萬不願做奴隸的人們,為神聖而不可侵犯的國土去英勇鬥爭。他是一個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他的精神值得我們敬佩和學習。
艾青的詩歌中不僅僅蘊含著赤子的真誠,還蘊含著感情的真摯,是艾青心中情感的最真實的寫照,是艾青的詩歌之所以動人的最根本的要素。每次看《艾青詩選》時,我總會被艾青那平凡卻帶著強烈愛國情懷的文字給打動。好像艾青就站在我的面前,深情地朗誦著這一首首詩,表達著對祖國和人民最深沉的愛。
我從艾青的詩中領悟到了善良、堅忍、勤勞的真正含義。“善的源泉潛藏在內心,如果你輕輕推開那扇心中的門,甘甜的泉水就會汩汩湧出。”從這句話中我看出艾青是相信“人之初,性本善”的,每個人生下來都是善良的,我們必須要堅守善良的本心,不被邪惡所腐蝕。對生活多一分善意,少一絲冷漠吧,你會發現生活是如此的完美,充滿著生機和歡笑。
一個人要想真正地成長和成熟,挫折是必不可少的。僅有經歷了足夠多的挫折,才能一點點地挖掘出自我身上的不足,從而去改變自我。僅有懷著真摯的熱情去應對生活,生活才會給予你溫暖的懷抱。僅有真正堅忍的人才能經歷足夠多的挫折且不被挫折所打倒,一旦被打倒那就很難再爬起來了。
勤勞能使我們的明天愈發充滿活力和勇氣,沒有人是能夠不勞而獲的,僅有付出了才會有收穫。僅有勤勞的人才能真正感受到生活的樂趣和完美。艾青便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勤勞、堅忍、善良的人。
我決心向艾青學習,成為一個勤勞、堅忍、善良的人,盡我所能去做一些對社會有益的事情。
《艾青詩選》讀後感 篇7
我很喜歡艾青的現代詞,總覺得原本滄桑的文字我很喜歡艾青的現代詞,總覺得原本滄桑的文字依舊富有活力,時光飛逝,“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這句詩孕育滋養了幾代人,經久不衰。
我出生在北方,艾青生於浙江金華,屬於南方,但他卻對異鄉疆域的北方充滿熱愛。讀著他的《北方》,彷彿已置身於蒼茫的北國土地上,厚厚的黃土地給我帶來沉重感,我只身站在無垠的荒漠上,望著從更遠的北方吹來的無情的風,正肆虐地帶來貧窮與飢餓,當時的風很寒冷,但不是刺骨,卻給人帶來透徹心扉的冰涼。遠處的村莊、山坡、河岸、頹垣與荒冢都在呻吟,感嘆這個時代的悲哀與不易。我最終看到了,北方人民臉上是些什麼,是無奈,是痛苦……那種從內心深處的痛苦和對光明社會的企盼。
我順著作者的筆處,見到了北方人民的不幸與災難、無奈與痛苦,見到了不願看到戰爭與磨難、渴望和平的廣大勞動人民,也體現出了他強烈的愛國之情。
儘管這片土地上充滿貧瘠與痛苦,但它是經過了儘管這片土地上充滿貧瘠與痛苦,但它是經過了五千年的洗禮,這上頭有我們祖先不屈不撓的精神,還有哺育中華兒女的黃河,古老的國土,古老的河流,養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這是為我所愛的、世界上最艱苦的、與最古老的種族。文字很簡短,卻深深震憾著我,因為它承載的是那個時代中國廣大群眾的精神與信念,寄託著北國明天的和平曙光。
作者以筆為槍,以紙為戰場,猛烈抨擊侵犯我中華土地者,以博愛之心真實反應出農民的不易與艱苦,正是他的愛國愛民之心,他的詩詞才值得被千秋萬代所傳唱,頌揚!
我要思考那個時代以及我此刻的生話,就算缺少或沒有艾青的博愛與企盼,北方人也會繼承先祖信仰,勇敢地生活下去,我也要學會勇敢、堅強,努力奮鬥,到達夢想的生活!
《艾青詩選》讀後感 篇8
意象是詩中包含詩人主觀情感的事物。詩人總會創造出富有表現力的意象,傳達出獨特的情感。讀詩,要透過詩歌中的意象,理解詩歌的深層。
20世紀30年代,艾青的詩歌創作達到了一個高峰。這一時期,他詩歌中的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光明”,他的長詩《向太陽》《火把》借歌頌太陽、索求火把表達了驅逐黑暗,堅持鬥爭,爭取勝利的美好願望。詩人也因此被稱為“太陽與火把”的歌手。以《太陽》為例:
從遠古的墓塋
從黑暗的年代
從人類死亡之流的那邊
震驚沉睡的山脈
若火輪飛旋於沙丘之上
太陽向我滾來……
它以難掩的光芒
使生命呼吸
使高樹繁枝向它舞蹈
使河流帶著狂歌奔向它去
當它來時,我聽見
冬蟄的蟲蛹轉動於地下
群眾在曠場上高聲說話
城市從遠方
用電力與鋼鐵召喚它
於是我的心胸
被火焰之手撕開
陳腐的靈魂
擱棄在河畔
我乃有對於人類再生之確信
無疑,太陽在這首詩中是一種象徵。這首詩的現實主義的主題是從象徵物件——太陽中引起感覺、發揮想象、求得意象、再凝結成形象,然後暗示出來的。這種象徵的寫法有利於表現對生活不可思議的渴慕和憧憬。
同時,作為象徵表現,詩人把以太陽為核心的一串意象全用擬人手法有機地組接起來,太陽活了,人化了,竟然向詩人以及我們所依存的世界滾輾而來。這世界包括高樹繁枝、河流、蟲蛹、城市等等,也都在詩人的筆下活了,動了,人化了,熱烈地歡迎著太陽的到來;而詩人的心胸也竟然被太陽的“火焰之手”撕開,換了一副靈魂,以此象徵出“應該是這樣”的生活,寄託了詩人嚮往未來、追求光明的激情。
《艾青詩選》讀後感 篇9
初次接觸“艾青”這個名字,是因那一句“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
在我的印象裡沒有人能把愛國這種情懷寫的這樣婉轉而又直擊人心。
於是懷著某種不明的情愫,我拿起了這本《艾青詩選》。
翻開目錄一個個簡短而有力的標題映入眼簾:《黎明》《橋》《秋》《斜坡》《青色的池沼》……在對這些標題感到熟悉親切的同時,又不由的感嘆道:原來詩人的創作素材也不過來自生活。
《艾青詩選》記錄了從30年代到70年代的事件,以革命的現實,深沉地唱出了祖國的土地和人民受到的災難和不幸,反映了中華民族的悲慘命運!《北方》《乞丐》充分反應出來了。但是當中又激勵著咱千千萬萬不願意墮落的華夏子民,為咱神聖的土地而英勇鬥爭。
《新的年代冒著風來了》中“敵人傾倒了成噸的鋼鐵,但英雄的陣營毫不動搖。”這句話我刻苦銘心,因為這是我們華夏子孫為咱神聖土地英勇鬥爭!
好歹這些熟悉的標題中間也有讓人難以理解的,比如《風凌渡》。隨手翻到這一篇,才發現,風凌渡是黃河上最大的渡口,黃色泥沙、黃河的水是我們前行道路上的障礙,古舊的渡船,古舊的布帆載著我們的命運,突破了風,風陵渡是險惡的,但我們總會被安全的帶到彼岸,潼關就在黃河的彼岸,他莊嚴地守著護著我們的祖國。
其實詩人之所以偉大,就是因為它能將原本厚重的情感融入到一部部作品中,而使這份感情,這份思想永遠的流傳下來。又或者,作品是他情感的一個宣洩口,只因有了如此充沛的情感,我們如今才能見到這一篇佳作。
而艾青與其他詩人的不同在於,他不像北島那樣犀利,不像食指那樣悲觀。他是深沉憂鬱地唱出祖國的土地和人民所遭受的苦難與不幸,激勵著千千萬萬不願做奴隸的人們。而在革命勝利後,他也一如既往地歌頌人民,禮讚光明,思考人生。
《艾青詩選》讀後感 篇10
艾青作為中國現代代表詩人之一,對我國現代詩歌的發展具有重大的作用和貢獻。他曾任第三屆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
艾青的詩歌創作具有必須的時代背景和生活經歷,幼年時被父母視為剋星的他被寄養至“大堰河”保姆家中。由於在父母那裡感受不到作為兒子的疼愛,反而得到大堰河濃濃的愛意和關心,從小感染農民的純樸和憂鬱,在他以後的創作生涯中烙下了深深的烙印。所以他將自我作為兒子的深情寄託到大葉荷身上。於是在他創作的初期,他的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中,表達了對大葉荷的深深的懷念以及對她不幸身世的描述。
艾青創作還受西方哲學和文學影響。在詩歌中,他將現實主義主義手法和象徵手法結合起來,吸收世界詩藝的營養,大大提高了其豐富性。同時他又深植於民族的土壤,感情熾熱,結合了革命浪漫主義詩風和現實主義本色,極富革命戰鬥精神。
艾青在其創作中具有鮮明的藝術特色,其獨特的審美意象,憂鬱和崇高之情,反映民族杯具性境遇。追求感受力的統一,善於捕捉意象、色彩渲染增加形象鮮明性,具有散文美,融匯光彩和音樂的律動。遞進排比句式,首尾呼應的手法。“太陽”和“土地”是艾青詩歌中兩大中心意象,是其創作的核心和支柱。在他的創作生涯中,艾青把自我對於祖國和廣大農民的深切關心賦予在諸多作品中,他與勞苦大眾一起同呼吸共命運,可謂憂國憂民。他的憂鬱就是農民的憂鬱,他的憤懣就是農民的憤懣。而他對“太陽”的不懈追求和嚮往,也表現了他對這一個時代的憂慮,他期望光明、春天的到來,能夠帶領深陷黑暗中的人民走向黎明。兩個意象互相映襯,完美融合,到達現實與夢想的交匯,民族與世界提高思潮的統一。
艾青融合個人悲歡於時代悲歡中,反映自我名族和人民的苦難與命運,對舊社會的仇恨和詛咒,這是艾青創作的思想主旨。
《艾青詩選》讀後感 篇11
詩歌,是反映新生活,表現新思想,表達真摯情感的完美工具。讀完了《艾青詩選》我是真正理解了詩歌的內涵,還有“用生命為祖國頌唱”的艾青,他的詩歌以其獨有藝術特色和情感內涵吸引著一代又一代的讀者。
所讀艾青的詩集讓我有一種靈魂找到歸宿的感覺,就像在黑暗中徘徊,降臨的那一縷曙光照亮了整個前方。謂國人有夢,則中國有夢。
首先,艾青的詩歌蘊含著深沉而真摯的愛國情懷。從感人深至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到令人讀來感到昂揚向上的《給太陽》再到包含著作家深情,時時刻刻體現著自己希望為祖國盡一份力的《煤的對話》無不反映著詩人希望警醒世人,希望讓周圍的所有人團結起來為自己的祖國盡一份力。而這樣的願望在那個動亂的年代,是所有中國人的夢,是所有愛國的青年的夢。同時他對祖國大地的愛也展露在了詩歌之中,他在夢中深情地寫道:“曠野從什麼時候……紫的。”將艾青對祖國土地的熱愛表現的淋漓盡致,對土地的熱愛也是愛情作品中永唱不盡的旋律。這便是艾青那真摯的愛國情懷。
其次,艾青的詩歌也表現於他對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的熱烈追求,而這種情感集中表現在“太陽”這個意象上,太陽,光明,春天,黎明等是艾青詩中的“永恆主題”。比如在《向太陽》一詩中,詩人就以“太陽”這個十分獨特的視角歌頌了抗日戰爭給民族帶來的新生:“今天太陽吻著我昨夜流過淚的臉頰……快要佝僂了的背脊”。在這樣抗日的時代,他只是希望用他的詩歌為人民帶來生的希望,同時憧憬那未來幸福而美好的生活,這是當代每一位中國人的心聲。他引用詩歌中的太陽來喚醒中國人民心中的愛和希望,喚起了廣大而深沉的共鳴,還將在這片灑滿中國人民熱血意志和身軀的土地上連綿不絕的發出迴響。
斯人已逝,詩情永存。艾青的熱血奮鬥與慷慨激昂已經化作了文字留在了《艾青詩選》之中他真摯的愛國情懷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已經化作詩句,會像春雨一樣滋潤著我們的心靈。
《艾青詩選》讀後感 篇12
艾青的詩是古詩的內涵和這首詩的外套的完美結合。它通常能夠是我的開放,小幽默地描繪它。在他的詩中,此刻有一個安靜流動的藍色憂鬱。我愛愛清的詩,因為詩這種藍色的憂鬱。是第一個擔心和擔心的世界,經過音樂和音樂的世界的懺悔精神,鍛煉出了詩人對我的大感受;所以痛苦不是因為自我的私人,所以悲傷不是因為自我的利益。如果我是一隻鳥,我應當用一根嘶嘶的喉嚨唱歌,這根喉嚨被風暴打了;為什麼我的眼睛常常包含淚水,因為我深愛這片土地。詩人的感情從自我的悲傷出來,會去哪裡?中國的文化土產生了對祖國,人民和光的這樣一個答案。人們的土地被棲息,作為詩人的心的形象自發地出現。曲元的香草美,杜甫的國家在山川和河流,城市春天深植被。感覺當花飛濺,恨其他鳥驚。不是因為時事的艱辛和選擇精神逃避,不是因為食物和水果,擔心整天吃沒有魚。也許無處不在,永遠不會是一生,但我仍然會站在那裡,微笑,看著大海。詩人走出了未來的內心經驗,與古國的未來,未來和憂慮。你不能想象詩人的肩負荷的力量,他想要把更多的職責給世界作為他的職責。這是中國知識分子和思想基礎的來源。
我愛愛清的詩,因其詩歌充滿語言緊張。愛清的詩經常是上半年或直接的,或者活力澎湃,但往往是詩的最終使用表達方式到達詩的高潮,然後在高潮的窗簾呼叫。這經常產生一種已經做出的話,沒有感覺,所以留下的聲音,三天無休止。好的!
我愛愛清的詩,從愛清的廣義;我愛愛清的詩,因其天然天成,有最大的方式,是深入的文化積累,徹底消化產品;我愛愛清的詩,因為我和詩人一樣,愛這片土地和太陽。
《艾青詩選》讀後感 篇13
早上起床,我起來拉開窗簾,開啟窗戶,外面正下著雨,下面還有兩三個打著雨傘,微小的像米粒一樣的人,東一個西一個,讓我不禁想到了前幾天看的《艾青詩選》中有意思的一篇小短詩:
“雨天,不讓大家衣服淋溼;
晴天,我是大家頭上的雲。”
這是《傘》中的一個小片段,這樣一個簡短明瞭的小詩,卻讓我映象如此深刻,短短的幾句話中就有那麼大的吸引力。
艾青的詩非常俱有畫面感,他描寫出來的東西好像就在我的面前一樣,他的詩是對照真實的人物、事件、物品寫下來的,又正是因為這個真實性,才更好的表達了他內心的豐富情感,有時他的悲傷,他的快樂,他的期待都流露在了這一行行的文字中,甚至是在讀的時候也會被他那多彩的情緒給傳染了,在他悲傷時會為他的遭遇而憤憤不平,在他高興的時候會想為他歡呼。
對於鏡子來說“有人喜歡它,因為自己美;有人躲避它,因為它直率;甚至會有人,恨不得把它打碎。”當我讀艾青這首詩時,我覺得他很幽默,但不同的人看著又有不同的感受,有些人看著會特別心酸,為什麼會那麼真實呢?基於真實情況,艾青的詩又反應在了一些日常生活上我們或許不會去注意的一些事情上。
艾青的詩歌是形象派的,裡面有日常生活,革命戰鬥的精神,豐富的藝術描寫手法成就了他詩歌的特點。
艾青的詩還具有象徵性,從《火把》中就能看出來,“這一具具的火把象徵的正是那革命的熱情”。
《艾青詩選》一本非常好的書,它並不亞於其他的或是小說,卻有一股自己獨道的風味。
《艾青詩選》讀後感 篇14
有一本“寶藏”,被我挖掘了,它帶給我無盡的人生思考——《艾青詩選》。
一本書像一艘船,帶領我們從狹隘的地方,駛向生活的無限廣闊的海洋。一本好書,更是在汪洋中的燈塔,指引你前進,奔向詩和遠方。
這本書透過描繪上世紀30年代—70年代末的'中國概況,作者以革命的現實主義手法,深深鬱郁地唱出了祖國和人民所遭受的苦難,反映了祖國和人民的悲慘命運。從艾青的文字中,我們千千萬萬的青少年無不感受到了濃烈深沉的愛國情懷。作者以土地和太陽為意象,謳歌人民,禮讚人生。
《礁石》一篇中所塑造的形象,讓我蕩魂攝魄。大海就像是人生中的艱難險阻,礁石就是面對困難仍赴湯蹈火,披荊斬棘的勇士,歷經滄桑,風雨,仍堅定不移,微笑面對人生百態。這不也正是當時的中國嗎?中國人民身上的愛國主義精神也正是礁石的折射。
《我愛這土地》中,作者將土地比作正在遭受日寇欺凌的國土;將河流比作長期鬱結在人們心中的悲憤;將風比作人們心中的侵略者暴行的憤怒與反抗;將黎明喻為人民為之奮鬥獻身的獨立自由的曙光,必將降臨在這片土地上……中國人拼死抵抗到底的犧牲精神,詩人對祖國至死不渝的愛讓我熱淚盈眶!愛得深沉,痛得強烈,中國,堅持到底!不管長夜多黑暗,黎明終會到來,彩虹終會現身!
艾青先生對祖國熱忱的愛,對光明希望的追求,將永遠鐫刻在中國這片土地上!我們青少年也要用自己的筆桿,對祖國獻出自己的愛。神州大地繁花似錦,祖國未來光芒萬丈!祖國,我祝福您!
《艾青詩選》讀後感 篇15
艾青是中國新詩發展的歷史當中的一個大形象,是中國現當代文學史上的著名詩人李紳創作頗豐在詩歌繪畫等卓有建樹。艾青感濃郁思想豐富,在她畢生致力於詩詩歌創作中,代表作有《北方》、《我愛我的土地》、《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詩集》唱出了祖國的土地和人民所遭受的苦難和不幸,激勵著千千萬萬的不願做奴隸的人為國土不可侵犯而鬥爭。
艾青的詩中,體現了她對土地的愛,以及對黎明光明希望的嚮往的追求。在《大堰河——我的保姆》中作者不僅以生動化的手法追思集中和生動的描述了那些和土地連在一起的勞動人民的形象,字裡行間寫出了對他們的懷念,感激之情,讚美之情在這部詩集當中讓我感受到了作者不禁抒發出自己的情感,而且激發著人們對舊中國廣大勞動婦女悲慘的命運的同情,對這個不公平的世界的強烈的仇恨,在字裡行間當中還讓我覺得大雁和對作者對社會對世界的重要性和貢獻臺充滿了作者對祖國的熱愛。其實不僅僅是這不是詩集表現出了作者對祖國的熱愛,一整部詩集中把作者對祖國的熱愛表現得酣暢淋漓。
在《我愛這土地》當中,尤其讓我感受到。這是一首歌,現在師生廣泛流傳的詩,其時正值國難當頭,日本侵略軍攻佔了我國眾多地方。妄圖侵略中國,但是中國人民奮起反抗,不屈不撓跟日本侵略軍作鬥爭。在這部詩中,作者生動形象的寫出了自己對祖國的熱愛。
在短短的詩選當中,可見作者對祖國的熱愛,心繫祖國,反對一些侵略者和不平等戰爭,對侵略者的憎恨。在整部作品當中,作者對祖國的熱愛之情表現的酣暢淋漓。在這部作品當中讓我感受到了:只有國家強大,人民才能安居樂業。當我們遇到困難和挫折時,我們無需悲觀,要有爭取勝利的決心和戰勝困難的毅力。
《艾青詩選》讀後感 篇16
提到中國的現代愛國詩人,我會第一個想到艾青以及那他那首膾炙人口的《我愛這片土地》,這首詩的後兩句每次都能使我為之深受震撼,這首詩也成了他不朽的名篇。
但在讀這本書之前,我對艾青的瞭解不是很多,僅限於這些。當我閱讀他的第一首詩《透明的夜》時,我並不是很喜歡他的詩,甚至有一些反感他的詩風——我喜歡昂揚向上的詩風。我甚至想過棄書,但是迫於某種壓力,我還是讀了。在往下讀的過程中,我的態度漸漸發生了改變。
第一個改觀出現在《我的父親》那一篇。作者情感地表達非常自然,刻畫的父親的這一形象非常鮮明。我彷彿看見了他的父親,那個溫和忠厚卻又平凡庸碌,進步卻又固步自封的地主。緊接著是和《他死在第二次》,我不禁對他豎起了大拇指,也慢慢能欣賞起作者憂鬱的詩緒。這種憂鬱浸透了詩人的靈魂,是構成他是個藝術特性的要素之一。在這種憂鬱裡,詩人對祖國人民深沉的愛才更深刻的表現出來。
他的詩大部分創作在建國之前,那時戰亂頻發,民不聊生。這就讓我不禁想到了現在的我們,作者在當時戰亂的年代,拿起了筆,激勵千千萬萬的中華兒女為神聖的國土而英勇鬥爭。而如今戰亂年代已離我們遠去,身為新時代的中華兒女,可能思考一些遠大的問題太過於遙遠,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在這最美好的年華里,努力奮鬥,不辜負自己,拼盡全力,儘可能的為實現自己的夢想,然後在不久的將來成為國家的棟樑,報效祖國!
《艾青詩選》讀後感 篇17
艾青是中國文學史上的著名詩人。他平實無華的文字裡包含了拳拳愛國心。將華夏千年的語言文化結合在一起,化成一抹藍色憂鬱與一種無法言說的悲哀。
斯人雖已逝,但他卻將"淚水"種進人們的心田。
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的深沉”這是大家信手拈來的詩句。艾青寫這首詩時正國難當頭,這首詩寫出了他的憂鬱,他那源於國民苦難的憂鬱。
他用一隻鳥的形象開頭,在個體上面的渺小,短暫,與生命的博大形成對比。永恆之間,是為表達自己對土地最誠摯深沉的愛。把自己想象成一隻鳥,永遠不知疲倦地圍繞著祖國大地飛翔。
“初升的太陽,照在我頭上,久久垂著,不曾抬起的頭上,我們仰起那沉重的頭顱,一致地,向高空呼喊:'看,我們笑得像太陽!”
他的詩就是冬日裡的陽光,籠罩在中國上,照在老百姓的面龐上,這縷陽光像一把閃耀的尖刀,直捅反動派和地主們的心臟,劃開封建社會的黑暗。
他的詩中,有不屈的男兒本色,有處於水深火熱中的百姓的枯榮。土地與太陽、苦難與渴望,構成了他的詩歌。
我們應像艾青那樣愛祖國,樹立民族自尊心與自信心。積極進取,奮發向上。把愛國之志變為報國之行。將艾青的詩傳承下去,永遠被我們這些後輩所歌頌。
斯人已逝,詩情永存。終其一生,始終吶喊著的艾青,唯愛與詩不可辜負。
《艾青詩選》讀後感 篇18
今年暑假,媽媽送了我一本《艾青詩選》,我迫不及待得翻開書本仔細閱讀起來。
這本書裡我最喜歡的一首詩是《我愛這土地》,“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這句詩一直迴盪在我的腦海中。這首詩中,詩人假設自己是一隻鳥,透過鳥的歌唱表達了詩人對處於苦難之中的祖國無比熱愛之情和為祖國獻出生命的強烈願望。
文中鳥所“歌唱”的土地象徵被日本侵略者肆意踐踏的國土;河流和風象徵了人民心中對侵略者暴行的憤怒和人民不屈不撓的反抗精神;而黎明則象徵了獨立自由的曙光、人民鬥爭勝利的前景。詩人在“土地”“河流”“風”“黎明”前都加上了帶有濃厚感情色彩的修飾語,展現了一個個極富象徵意義的畫面,真切感人,我深深地感受到詩人對祖國最真摯的愛。
艾青是土地的歌者,“土地”是他詩歌中出現最多的兩個意象之一;其次,艾青最真切的詩情都是獻給農民的,他始終關注普通農民的命運,而他的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就是他獻給善良而不幸的農婦的頌歌;此外,艾青的詩歌還表現了他追求光明和美好的生活。
著名詩人馮雪峰說過“艾青詩的外表是積極知識分子式的,但他的本質和力量卻建築在農村青年式的真摯、深沉和愛的固執上,艾青的根是深深地紮根在土地上。”
讀完艾青的詩歌,重溫慷慨激昂的歷史,這些體現了時代搏擊的詩句,像春雨一樣潤澤我的心靈。
《艾青詩選》讀後感 篇19
“艾青的詩,好在那雄渾的力量,直截了當的語言,強烈鮮明的意象。”艾青早年學畫,對後期印象派情有獨鍾。而他的詩也好像一幅畫,樸素、自然,不事雕琢,又充滿深情,意境宏闊,深邃而憂悒,有一種崇高的美。他用斑駁的色彩與光影呈現民族苦難與愛國懷鄉之情。
他的詩中,有熱烈的紅色。“油燈像野火一樣,映出我們火一般的肌肉,以及——那裡面的——痛苦,憤怒和仇恨的力”,紅色意味著勃發的生命和血性,是中國農民面對壓迫怒氣騰騰的寫照。“龍華的桃花開了,在那些夜間開了,在那些血斑點點的夜間,那些夜是沒有星光,那些是颳著風的,那些夜聽著寡婦的咽泣……”滿樹豔粉嬌紅,卻讓人想到死亡和血淚,既使江南處處是春了,風景繁華似夢,仍是觸目驚心,讓作者感到悽悽慘慘;大好春光、生靈塗炭,哀鴻遍野,家國之痛,得之心而寓之花也。火把已排成發光的隊伍了,火把又流成紅光的河流了……千萬把高高擎起,火焰吞噬著鐵黑的夜,散發著亙古的熱與希望,如同沉寂中爆發出千人一口的吶喊。烏暗底色上的熾紅,給人以按捺不住的力量和熱情——如果太陽不出來,我們就自己創造黎明!
他的詩中,有一望無際的黃。在冰雪凝凍的日子,在貧窮的小村與小村之間,手推車,以單獨的輪子,刻畫在灰黃土層上的深深的轍跡,穿過廣闊和荒漠……蒼莽荒寒的北國大地上,烽火不斷,只有饒闊的黃土地知道,有多少交織的逃難車轍,多少流離失所的北國人民!
這一幕黯淡的灰黃,包含了多少人的悲聲和嘆息!黃色的泥沙,使我們看不見遠方,黃河的水,激起險惡的浪,古舊的渡船,載著我們的命運。鳳陵渡口,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渾黃的浪頭卷著狂暴的野性,撲向古舊的渡船,撼天動地,目之所及皆是灰撲撲的黃,未來何在?希望何在?這萬頃渾黃,怎能不讓人想到風雨如磐,山河破碎的祖國?沙漠風,已捲去北方生命的綠色,與時日的光輝。
——一片暗淡的灰黃,蒙上一層揭不開的沙霧,千風呼喚,天光暗淡,沙霧瀰漫,塞外凝結著千古的陰鬱悽苦,死氣沉沉,無數中華兒女橫戈躍馬,奔赴中華民族生息歌哭於斯的北方,在秋風吹散馬蹄聲的邊關,為保衛土地,不曾屈辱過一次。
艾青的詩色彩斑斕,用濃墨重彩發洩胸中鬱氣。血紅、硃紅、金黃、土黃、枯黃、青灰、雪白、鐵黑、紫色、堇色、灰色、緋色,銀色、古銅色、赭黃、暗綠、藍色、草黃……正如陸游所說:五色炫耀、光奪眼目,使人不夠熟視。兼之光與影的交錯變幻,艾青的詩如同一卷卷慷慨淋漓又韻味悠長的水彩畫。還有那些令人過目不忘的意象,比如朝霞霓彩、銀浪白羽,太陽與黎明,血液與火把,故鄉的樹木池沼,黃土地與黃河、原野鳥雀、號角、橋、白雪……都承載著他對人類、對自然刻骨銘心的心的愛,對民族命運的深摯關懷。從這些流動的畫面中還透露出嫋嫋的哲思,屹立不動的礁石和離開運動死氣沉沉的魚化石,連同那面直率的鏡子,都給人無垠啟迪。
艾青善於透過印象,感覺的捕捉來表達濃烈的情思。同樣是“詩中有畫”,王維的詩偏於冷色調,情幽空靈,而艾青的詩偏向暖色調,詩作具有鮮明的色調,清晰的線條,素描一般的簡練、凝重,炫目色彩下洶湧著遏止不住情感洪流,神州沉陸的憂思,穿過數千年風塵撲面而來。
《艾青詩選》讀後感 篇20
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
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假如我是一隻鳥,
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
這被暴風雨所打擊著的土地,
這永遠洶湧著我們的悲憤的河流,
這無止息地吹颳著的激怒的風,
和那來自林間的無比溫柔的黎明……
——然後我死了,
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裡面。
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
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這篇寫於1938年的詩歌,滿懷著對祖國的摯愛和對侵略者的仇恨。“假如”的開頭、“鳥”的泛指,抗戰初期悲壯的時代氛圍,都流露出特殊氣質和個性的深情流露,作者在無所依傍的情況下用筆喚起民族精神的藝術追求,使我心中久久不能平靜。
艾青寫得好詩還有很多,幾乎每一首詩都可以讓人感受到生活的“藝術”,當然這“藝術”是一種精神、是一種情懷,都有著向上的力量。《吹號者》體現無私的奉獻,不畏犧牲的精神;《啟明星》追求光明,厭惡黑暗的願望,都讓我深深感受到了善良、堅忍、勤勞的含義。他的詩如同寒冬裡的一束陽光,照在動亂的大地上,照在久經風雨的臉上,如此的溫暖!他的詩宏壯激昂,直擊人心!他寫得詩給了壓抑已久的人們帶來了希望,給祖國千千萬萬的青年帶來了動力。猶如寒冬裡的火,照亮了大地,溫暖了人心。這是鼓舞人心的樂曲,是撕裂黑暗的尖刀,刺破了黑暗,發出人們不屈的怒號!
他的詩色彩斑斕,用濃墨重彩發洩胸中的鬱氣,血紅、土黃、青灰、雪白、暗綠、藍色,五彩炫耀卻不光奪眼目。光與影的交錯變換,寫實和象徵交織,彷彿一卷慷慨淋漓又韻味悠長的水彩畫。獨特視角的刻畫,細膩哲思的融入,都承載著他對民族命運深情的關懷,如同那面直率的鏡子,給人無限的啟迪。
輕輕合上這本《艾青詩選》,通篇樸實無華的修飾,看似平凡的話語,彷彿都在訴說這個民族曾經經歷的苦難。土黃色的封腰、豆綠色的背景、墨青色的枝葉,彷彿都在訴說著那段炮火紛飛的年代,一位革命作家對祖國的赤誠之愛,是對災難深重的祖國愛得深沉的自然流露,深刻的憂患意識,博大的歷史襟懷,略帶“憂鬱”的感情色彩,卻如“誓詞”般的莊重,彷彿中華大地千萬兒女共同對命運發出了吶喊。艾青,不只詩寫得好,他的情操、情懷、精神都需要我們慢慢的品味。
《艾青詩選》讀後感 篇21
“初升的太陽
照在我們的頭上
照在我們的久久地低垂著
不曾抬起過的頭上
太陽照著我們的城市和村莊
照著我們的久久地住著
屈服在不正的權力下的城市和村莊
太陽照著我們的田野,河流和山巒
照著我們的從很久以來
到處都蠕動著痛苦的靈魂的
田野,河流和山巒……”
這段話出自艾青的《向太陽》,作者寫下這首詩距現在也有半個世紀了。作為《向太陽》當年的一個虔誠而年少的讀者,我仍能感覺到面對太陽來臨時詩人內心的澎湃,仍能深切地體會到詩人當年創作這首長詩時的崇高而激越的情感。這或許就是艾略特所說的"歷史意識又含有一種領悟,不但要理解過去的過去性,而且還要理解過去的現存性。"
幾十年來,在我國的詩壇上,有許多轟動一時的詩,往往不到幾年就失去了它的"現存性",這種短命的詩,多半是屬於缺乏藝術真誠和功利性強的製作。最近十多年也出現了不少這類短期效應的詩作。《向太陽》所以能成為一首經得住歷史嚴格刪汰的詩,正是由於它能使當今的讀者領悟到歷史的現存性和深刻的人生啟示。
在這一章節中,作者由昨天寫到嶄新的一天,太陽就象徵著一種新的開始,一種解脫,一種釋放,一種希望。回想那段艱難的抗戰時期,國家,城市,村莊,小至以個人,都生活在水深火熱和黑暗之中。那個時期的人們嚮往太陽,嚮往太陽所象徵的自由與解脫。終於有一天,初升的那輪太陽,發出了耀眼,卻又溫暖的光,人們終於獲得了自由,他們也虔誠的祈禱,這抹陽光能永不泯滅,給他們的後代,給炎黃子孫留下用他們殷紅的鮮血與蠟黃的皮膚混合成的,橘黃色的,太陽光。所以,作者說,太陽,是美麗的,也是永恆的。
在太陽下,詩人已完全超越了自身的一切痛苦的回憶,為我們展示出一片太陽光照之下的曾經蠕動著痛苦靈魂的大自然的美好景象,歌頌了受傷戰士的高大的形象,詩人說,他“比拿破崙的銅像更漂亮”,因為這是陽光下最真實的姿態。廣場上,人們高喊,“看我們 /我們/笑的向太陽/”。少女們揹著募捐袋,唱著清新的歌,太陽照著她們的,驕傲的突起的胸脯,和袒露著的兩臂,他們,她們,在陽光下,沐浴著午後的陽光,享受著陽光,珍惜著陽光。
這些發自胸腔的語言與歌聲,沒有任何渲染和誇張,痛苦已成為過去,平平實實的自白,更能使讀者能從詩的冷凝的情境中感觸到歷史的沉重和濃濃的抒情氣韻。
生命內部殘留的痠痛,只說明必須掙扎好久才能站立起來。這些誰都能真切理解的生理和心理的感覺都切切實實能引起讀者許多聯想和思考,因而使平實的詩句有了很大的張力和重力。
事實上,這種交織著昨夜的傷痛和迎接黎明的生命甦醒時帶淚的歡欣,絕不能認為只屬於曾經是囚徒的詩人自己對人生的回顧。應當看作是一個為了拯救民族的危難和命運與千千萬萬祖國的兒女們奔走抗爭的赤子的心聲。
那個時期的人們,格外珍惜陽光,不是因為那時候的天氣不好,而是這陽光,是他們所奮鬥而來的,而現在的我們,在陽光的呵護下,是否也做到了珍惜陽光呢?
我想這也就是愛國的意義,珍惜前人所留下的,發揚現在所擁有的,就是為了,讓這抹陽光,照耀的更加絢麗,燦爛,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