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神賦讀後感

洛神賦讀後感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洛神賦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洛神賦讀後感1

  “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秋。”這一美好的形象是古往今來多少人心中的嚮往。在我國江漢一帶的水邊澤畔,很久以前就流傳著許多關於神女的美麗傳說。這些傳說以它們特有的魅力,吸引著一代又一代的詩人墨客。他們心追神往,低迴吟詠,留下了無數篇優美動人的佳作。然而,在這些繾綣的詠歎和精彩的描繪中,最富情節和最能感人的,當屬曹植的《洛神賦》。

  先從文章作者曹植說起。曹植對於我來說並不陌生,一首“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七步詩》便可證明他過人的才氣。曹植是曹操的第三子,從小便十分聰穎,受到父親曹操的喜愛。但後來曹丕稱帝,屢受猜忌和迫害的他,最終鬱鬱而終。而這篇《洛神賦》或許就是曹植經歷了倉皇翻覆的宮廷風雲之變,在崎嶇山坂的顛簸和悲憂交瘁的沉思間,所做的一場綺麗清夢。

  文章一開始,作者描述自己離開京師洛陽東歸封地。黃昏時分,在洛水旁停車休息,恍惚之間,看見一位美女,這就是洛神,接著他精心刻畫了美人的形象,進而抒寫了自己的欽慕之情。然後筆鋒一轉,終於悟到人和神之間是無法結合的,儘管洛神也對他產生了感情,也只能舉起袖子,遮住流下的眼淚,飄然逝去。曹植望著逝去的形象,依依不捨地踏上征途。

  縱觀全文,這篇文章的語言十分優美,“翩若驚鴻,婉若游龍”“彷彿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飄兮若流風之迴雪”是我非常喜歡的'句子,讀完文章,不得不為人與神之間可望不可即的愛情嘆息,同時也為曹植的文學才華所讚歎。

洛神賦讀後感2

  這是曹植為一代皇后甄氏寫的一首賦,他幾乎把所有美好的詞都用在了甄氏身上,可謂有感而發,因曹植深深地愛著甄氏,但是,甄氏是曹植的哥哥曹丕的老婆,即曹植的親嫂子。在歷史上這種事情並不少見,然而,當時曹丕的政治勢力要比曹植的大得多,豈能讓他奪愛,曹植因愛甄氏差點引來殺身之禍。不僅曹植暗戀甄氏,其父曹操也想戀甄氏,看來只要是美的東西,都是人見人愛的,尤其是美女!

  三國時代是一個男權社會,戰爭和政治都是為男人服務的。曹操、劉備、孫權、諸葛亮這些形象都是栩栩如生的,而有名有姓的女性形象卻少得可憐,僅有的幾個也很難聞其言、觀其行,更別提命運性格了。“河南大小喬,河北甄宓俏”,甄宓雖貴為曹氏后妃,實為戰利品進入曹家。

  亂世桃花逐水流,甄宓,這個亂世佳人,在幾個男人掌心之中轉輾起伏,沒有人知道她是否贏得了真正的愛情,是否過得順心快樂,她的一生都在男人們編寫著的歷史中奇異跌宕,淹埋於歷史的塵土中,這就是被神化的洛神甄宓甚或那種時代女人的悲哀,美麗不是女人的過錯,但美麗迷惑於亂世,真是自古紅顏多“薄命”。

  曹植將《洛神賦》演繹的讓人感嘆、哭泣、悲傷、歡樂、愉悅,令人回味無窮。但人神有別,有情人不能終成眷屬。“洛神”是他的精神寄託,他不但與帝王之位無緣還屢受兄弟的逼害,無奈之餘又感到悲哀和憤悶。

  晉代大書法家王獻之和大畫家顧愷之,都曾將《洛神賦》的神采風貌形諸楮墨,為書苑和畫壇增添了不可多得的精品。可見曹植《洛神賦》的藝術魅力,是經久不衰的。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