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剪刀布》讀後感

《石頭剪刀布》讀後感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石頭剪刀布》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看到這本書的名字是我就非常驚訝:這不是我們平常玩的遊戲麼?為什麼會出現在這裡?

  於是我抱著非常好奇的心理走進了這本書,這是一位導演正在看幾個小朋友玩石頭剪刀布的.時候回憶起了家鄉。文章大體講的是,作者奶奶在下田幹活時有一隻小黃雞跟在她後頭,怎麼甩也甩不開,於是就把它帶回了家,看到它尾巴上的形狀酷似剪刀,於是給她起名剪刀,我在這時驚訝地張開了嘴巴:什麼?剪刀是隻母雞?那石頭和剪刀也是不是動物?我的疑問更大了,迫不及待的看了下去。

  石頭的身份是一隻全村最漂亮的母狗和一隻日本狗的孩子,當時戰亂不斷,日本人侵略到了這裡,村裡的副村長投靠了日本人,但村民仍然憎恨日本人,所以在那隻母狗分娩時跑到了奶奶家,後面一群人追著那隻母狗跑,而母狗也早已奄奄一息,我在這時想,為什麼這隻母狗會喜歡上日本狗?即使那樣,村民對待這隻無辜的母狗也太殘忍了吧。當然,她的孩子除了石頭其他都死了,而石頭的名字因為在出生後一動不動像塊石頭而得名。

  布則是奶奶的兒子帶回來的一隻貓,十分冷酷,而又優雅,隨後石頭剪刀布與奶奶和日本兵開展了一場場“戰鬥”,剪刀因為保護奶奶而死了,我在這時非常感動,剪刀是有多通人性啊,竟然能奮不顧身的去救助人,而當初奶奶被日本兵抓了起來,爺爺帶著石頭和布去救奶奶,而石頭也在與日本狗的對戰中英勇犧牲了,我感動極了,眼淚盈眶,說不出什麼,只能繼續往下看,爺爺成功的將奶奶救了回來,但布也不知所蹤。

  但是在日本兵知道紅軍要過來是準備將小鎮燒掉的前一天,一雙雙幽綠的眼睛出現在日本兵的面前,隨後就是日本兵傷痕累累,我這是很激動:這一定是布帶著貓來複仇了。在最後,領頭貓在山坡上憂鬱的長嘯一聲,接著跑走了,走向茫茫原野。我這是感嘆萬分:石頭,剪刀,布,相生相剋,作者藉著篇回憶文抒發了懷念家鄉,懷念母親,懷念石頭剪刀布的情感。

  這本書給我帶來了很大啟發:區區動物都可以去對抗日本兵,去奉獻自己,我們也應該多多學習他們那永不枯竭的精神。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