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小學數學與數學思想方法》有感
讀《小學數學與數學思想方法》有感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讀《小學數學與數學思想方法》有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每次看書我都會發現自身的問題,這次也不例外。我會對比著去發現自己哪些地方還沒有做到,然後再去發現我需要學習什麼。
一.不足
1.儘管課堂上我會認真幫助同學們分析每一道題,一些時候會將習題變式,但只是就題做題。可是我卻忽略了向同學們傳授思想方法。也就是學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從教兩年多來也算得上是一大敗筆。
2.大多數授課都是將概念直接傳授給學生,很少讓學生去主動探索,就像書上說的一樣“只注重現成結論的傳授,不講究生動過程的展示,終究會走進死衚衕”。現在細想會感覺到,讓學生花費一節課去探索甚至比自己講兩節課效果都要好。
3.複習時,我還按著老式傳統方法,出題做題講題......反覆迴圈。根本就沒做到在思想方法上的總結提升。
二.改進之處
1.關於符號。在低年級的'時候強調同學們的直觀感受,高年級時涉及到的知識就不能單純的透過特殊例子歸納總結讓他們識記了。應該透過習題讓他們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歸納問題、總結問題。
2.通常在做卷子或者報紙時,最後都有一道能力提升題。其中有很多習題要求歸納總結、填空或者計算,而我們通常的做法是拿住題就講,卻恰恰忘了問題的源頭就是某些法則、公式或者定律。倘若我們能教給學生逆推出這樣的的習題是用什麼樣的法則、公式或者定律而來的,那結果肯定事半功倍。
三.總結
看完前兩章確實很慚愧,因為就自身而言都不能很好的將各種型別的思想方法掌握,更甭說將思想方法傳授給學生了。既然發現了問題那麼接下來的時間我一定好好改正,將還沒有理解透徹的精髓反覆研讀,爭取在掌握數學的思想方法這方面能夠有所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