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雷特的李爾王讀後感

哈姆雷特的李爾王讀後感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哈姆雷特的李爾王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哈姆雷特的李爾王讀後感1

  最近,我讀了莎士比亞的名作《李爾王》,讀完這本書後內心感受很深,所以想把我讀後的感受寫下來與大家分享。

  《李爾王》主要講述了:年邁的老國王李爾,決定把他的國土分給他的三個女兒。但他決定要根據女兒們語言表達對他愛的程度來分配每人所得的那一份國土。口蜜腹劍的大女兒高納里爾和虛偽的二女兒里根,盡說些甜言蜜語來騙取父王的歡心,而小女兒考狄利婭卻說:“我只愛我的父親!”李爾聽了不高興,覺得考狄利婭並不愛他,於是就把國土分給了另外兩個女兒,將小女兒流落他鄉。

  李爾分完國土後輪流住在兩個女兒的王宮中,可誰知兩個女兒得到父王分配的權利和地位後原形畢露,並惡毒地對待她們的父王,最後甚至將他趕出了王宮。

  無家可歸的李爾,開始思念小女兒對他的愛,但自知已無顏面對考狄利婭。此時,考狄利婭已成為法國的王后。得知自己的父王被姐姐們趕出王宮後,決定把父王接回自己的王宮併為父親報仇,於是帶兵出征討伐兩個不孝的姐姐。

  邪惡戰勝不了正義,最終,考狄利婭勝利了。

  讀完這本書後我明白了一個道理:說過的謊言終會因時間驗證。撒謊的後果是殘酷的,我們都要誠實待人,不能像書中的大女兒和二女兒一樣欺騙自己的親人,否則將會受到懲罰。

哈姆雷特的李爾王讀後感2

  最近拜讀了英國大文豪威廉·莎士比亞的很多作品,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那部《李爾王》。

  這其實是一個老生常談的'故事,我覺得這是很寫實的戲劇,不是劇情的寫實,而是對於人性的刻畫。

  誰敬愛我,我就把王位傳給誰;就算現今的社會新聞仍是時常可以看見;分了家產的父母流落街頭;我一直很不瞭解這項的子女,或者是這樣的父母內心就竟有著怎樣的想法。當然如果說孝順父母是必須,是天經地義,是不可違背的祖宗之法,也太過於教條式,說法也或許過於中國。

  所以在這劇本e我看到的都是人性,非常鮮活的刻畫;兩個姊姊為了權力,拚命的連結起與父親的親情,卻又在得到之後急於破壞;然而卻又雙雙為了愛情而死,這不是相當矛盾嗎?看起來好像是為了有形的權力慾望,而輾斷了親情;最後卻又為了無形的愛情吸生了生命,雖然相當的矛盾,但這就是人性。人活著就不斷的會被這兩股力量所拉扯,甚麼才是最重要的,對於每個人,有不同的天秤,在天秤上有著不同的平衡。

  很喜歡這個劇本,不要侷限在孝道,也不侷限在親情,他的確是一場悲劇,每個人在被不同的力量拉扯,作出不同的選擇之後,走上的悲劇之路,雖然結果不讓人滿意,但都是自己選擇的人生。李爾王是,兩個大女兒是,小女兒也是。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