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小故事讀後感(通用11篇)

數學小故事讀後感(通用11篇)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數學小故事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數學小故事讀後感 篇1

  世紀老人冰心說過:"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讀一本好書,可以使你心靈充實;讀一本好書可以使你明辨是非;讀一本好書可以使你有愛心,知禮儀。"讓我們喜歡讀書,熱愛讀書,從讀書中獲得快樂與幸福。這是我們第二實驗小學師生們不斷的追求。

  我最近讀了《數學故事》這本書。本書緊密聯絡現實生活,是以課本為依據,貫徹新課程的標準理念,從數字,運用,計算,代數,幾何,統計,與機率,邏輯推理等方面講述了一個個精彩的小故事。這裡不僅能給予學生智慧,還能給予學生力量,在教育之路上收穫的快樂與幸福。

  這裡的數學不在是枯燥的數字和公式,而是一個個活潑有趣的故事,每個故事後面的小板塊也為它增色不少。

  就說神秘的數字1吧,先講小故事,數字王國召開大會,主要是講講各個數字成員的用途。再說,1是有著特殊含義的數字。

  我們大家都知道,排序的時候,1就意味著第一位。而所謂第一位,就是大王或者頭目,甚至班長,隊長什麼的。可是在衡量物品的數量或大小的時候,1也被用作代表"很小","少"的意思。這時的1,和剛才所說的代表順序的1的意思就完全相反了。

  即使在一個很小的地方,1也能發出耀眼的光芒。

  大家聽過"一字值千金"這句話吧這裡把"一"和"千"放在一起比較,更突出了"一"的力量。還有像"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以一推十"這類的名句也足以證明1的神奇之處。

  之所以數學裡面的一些抽象的東西變成了活了的東西,數是數學學習的基礎,數字是蘊藏智慧的精靈,每一個數字背後都有著有趣的故事。0是由誰創造的呢?無窮無盡的數字都有怎樣的分類呢?數字之間會發生一些怎樣有趣的故事呢?數字王國的秩序如何維持?這些有趣的數學問題在這本書中都有講述。每一個平凡的數字背後都有一段不平凡的故事,這些故事會給我們開啟一個完整不同的數學世界。在這裡,數學不再枯燥,數字成了一個個充滿智慧的精靈。有趣的數學問題,靈活的解題思路。它不要求你一定解出答案,而是希望你從這些故事中提煉出一種數學思維。

  奇數,偶數隱藏的秘密這個故事的後面考考你,韓信率部隊屢克敵兵,於是賞三軍,並且舉行了一場拔河比賽。左邊的參賽人員是3個小兵和2個大兵,右邊參賽人員是4個大兵和1個小兵。比賽之前人們都知道4個大兵的力氣和5個小兵的力氣相當,但左邊那2個大兵是孿生兄弟,力氣特別大,他們的力氣是2個小兵加1個大兵的力氣之和。還沒比賽,韓信就說出了勝敗,賽後結果正是韓信所說的。

  那麼韓信到底是說哪邊勝利呢?

  象這樣有趣的數學問題充分體現了在故事中提煉出一種數學思維。還有休閒吧,思維拓展訓練營,問題直通車等幫助理解數學知識。相信這本書將激勵孩子告別普通與平庸,在輕鬆的故事中變得更加優秀。

  合上書本,我想,我如何才能讓我的學生喜歡我,讓我的學生喜歡數學,會學數學好好努力吧,我對自己說。

  數學小故事讀後感 篇2

  我讀了一本有趣的數學書《馬小跳玩數學》,裡面教了很多巧算數學題的方法,現在我和大家一起來分享。

  有一天,馬小跳和爸爸去看花博會,導遊介紹一個最大的鬱金香花園,長18米寬14米,馬小跳對這個漂亮的花園產生了興趣,想知道它的面積,可馬小跳沒帶紙和筆無從下手,爸爸一下就算出是252平方米,因為他用了速算的方法。爸爸告訴馬小跳十幾乘以十幾的計算規律是:個位數相加,再加10;最後的和再乘以10;個位數相乘;把兩個積相加。馬小跳按照爸爸的方法來計算花園,18×14就是:8+4=12,12+10=22,22×10=220,4×8=32,32+220=252。

  同學們,你們也可以試一試這個方法,真的很簡單也很方便,你們學會了嗎?

  數學小故事讀後感 篇3

  《小學生數學報》是全國唯一的理科類免檢教輔報紙,傳播數學精神和理性品格,助我們乘風破浪,到達成功的彼岸。

  《小學生數學報》以數學故事為主,將數學浸透在有趣的故事裡,用一種幽默風趣的方式讓我們開竅。“旅遊破案記”就是一個例子,主要講了翟武幫助警察們抓壞蛋,運用數學知識分析、闖關、解難。《小學生數學報》讓讀者看得很輕鬆,在這不知不覺中,掌握了很多數學知識,從而體現了《小學生數學報》的特點:有用、新穎、寓教於樂。

  分析每週還設一期“名師大講壇”,特請名師來助教,分析和思路概念一步步羅列出來,使我們就像請了家教一樣,化解了一個個數學問題。在教你的同時,還有些題目讓你檢驗鞏固一下。

  我由此懂得了許多數學解題妙法,比如:比較分數的大小的方法還有很多,如將分數化成小數進行比較;找一個合適的中間數進行比較;或者將要比較的兩個分數直接相減進行比較:等等。

  《小學生數學報》全面貼合小學生的思維,配合每一個單元而編制,同時還廣泛地徵集文章,讓小讀者們也參與嘗試著去寫寫數學日記和數學故事。

  《小學生數學報》名師主持、答疑解惑、緊密貼近課堂教學,數學問題設計新穎,提供豐富的科普作品,讓我耳目一新,收穫匪淺。謝謝《小學生數學報》。

  數學小故事讀後感 篇4

  一天,陳景潤去理髮,結果跑去了書店看書,錯過了理髮的機會……這樣的故事是不是特別吸引人呢?你知道它出自哪本書嗎?告訴你吧,那就是我最喜歡的書——《500個數學故事》。

  這本書主要講述了一個個動人的數學家的故事,一道道有趣而又需要動腦筋的數學題。它像一股清澈的清泉,流入了我的心田。它是一艘小船,載著我駛向數學的海洋。它又是一隻神奇的鳥兒,讓我飛進了數學的王國。

  原來我一直很討厭數學,一看見數學題就莫名其妙地害怕,自從看了這本書,我對數學不討厭了。它給我很大的觸動,覺得學數學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有一次,我碰到了一道難題,要是以前,我一定放在一邊了。可現在,我毫不猶豫地拿出草稿紙,用心地做了起來。經過畫圖、思考,終於解答出來了,我高興得不知怎麼形容。

  我下決心要向書中的那些大數學家學習,體會學數學的樂趣,長大成為人人崇拜的數學家!

  數學小故事讀後感 篇5

  放假前老師推薦我們看《李毓佩數學童話集》,拿到這本書我就看了起來,書中的故事非常有趣,我一口氣看了好幾個故事。媽媽認為我這樣看效果不好,於是我們定了個計劃,每天看2、3個小故事,然後我和媽媽一起玩書中的遊戲。沒想到數學也會這麼有趣。

  我喜歡數學大森林裡的小動物們,它們都愛用數學來解決問題。我喜歡《一石二鳥除壞蛋》這個故事裡的巧填數字。原來做這種謎題,一定要找到關鍵數字,這個關鍵數字一定是特殊位置:中央或頂點。

  數學小故事讀後感 篇6

  《李毓佩數學學習故事》這本書將數學和故事結合在一起,讓我忘了所有的事情。

  這本書分為三個故事,第一個是數學大森林。這個故事講了可愛而聰明的小動物智鬥可惡而狡猾的白臉小狼王、腐退狐狸。

  第二個故事是智人國曆險記。這個故事講的是兩個數學小高手小諸葛、二休設法逃出智人國王智叟國王的魔掌,回到各自的家鄉。

  第三個故事是數學怪物豬八猴。你知道豬八猴是誰嗎?

  豬八猴就是一個外貌是豬,行動如猴的科學動物。豬八猴很厲害他和其他動物們打敗白臉狼和老狐狸的故事。

  這本書讓我覺得透過這本書學到了很多知識,大家快去搶購吧!

  數學小故事讀後感 篇7

  只有喜歡數學、愛上數學、才能學好數學。——題記

  第一次看到《數學故事》是在我媽媽的書架上,那時候我被一些數學題難住,心煩意亂。媽媽看我這樣,便把這本書送給了我,讓我好好讀完它。不知為什麼,我一翻開書,那顆浮躁的心便沉靜下來,開始了在數學海洋裡的.遨遊。

  有的人說數學很難、很枯燥,我開始也是這麼認為的,可看完《數學故事》後,我發現,數學是多麼有趣啊!這本書的故事精彩,語言通順易懂,版式生動活潑,把一些理念設計了一個個精彩的小故事,把一些不易理解的知識點放在一個個小故事中,讓原先對數學不怎麼感冒的我,立馬產生了濃濃的興趣。

  數學是什麼?——“數學的本質在於它的自由。”康托爾這樣說道。數學是一門藝術,是一門讓我們的頭腦變得更靈敏的學科,它不僅能讓我們嚐到知識,而且還能讓我們的思維更完美,所以我們應該喜歡數學。所以,我們更不應該把它當做敵人,而是要把它當做朋友,當成一門藝術,只有真正的喜歡數學,真正的愛上數學,我們才能把數學學好。

  《數學故事》就是這樣一本書,它會帶領我們走進一個神奇的世界,它會讓我們愛上數學,開啟它,我們就會開啟數學知識的大門。

  數學小故事讀後感 篇8

  數學的真諦在於創新,而不在於死記硬背。——題記

  “數學王子”高斯從小家裡就窮,在他七歲的時候,小高斯上小學了。教師名字叫布特納,是當地小有名氣的“數學家”。這位來自城市的青年教師,總認為鄉下的孩子都是笨蛋,自己的才華無法施展。他在發了一通脾氣之後,在黑板上寫下了一個長長的算式:81297+81495+81693+……+100701+100899=?孩子很都被難倒了,布特納很是得意。不料,小高斯卻算出了答案。原來,小高斯不是像其他孩子那樣一個數一個數地加,而是細心地觀察,動腦筋,找規律。他發現一頭一尾兩個數依次相加,每次加得的和都是182196,求50個182196的和可以用乘法很快算出。

  小高斯這種細心觀察,樂於動腦的精神我們也要學會,數學不只是紙上死氣沉沉的公式,而是一個個跳動的數字,我們要讓數學活起來,才能使我們的思維能力提高,才能攻略更多的難題。如果我們的腦袋裡只有各種僵硬的公式,而沒有半點活躍的思維的話,即使做再多的題目也是沒有用的!

  所以,不要讓你的腦袋塞滿機械的公式。留出一點空間,讓數字活起來;讓思維活起來;讓數學活起來!

  這學期,我看完了《李毓佩數學故事系列》。這套書教給我許多知識。

  李毓佩教授把枯燥乏味的數學知識轉化成了簡單生動的語言。讓我知道了許多以前不知道的數學知識,比如:怎樣求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怎樣求兩個數的最大公差數,還有雞兔同籠問題,和差問題,和倍問題。還知道了6是最小的完全數,因為它能被1、2、3這3個連續自然數整除,這三個數相加也剛好等於6.這種數性質完美,所以叫完全數……

  看了這套書,我還認識了偉大的數學家畢達哥拉斯,他發現最早發現了相親數,即284和220。為什麼叫它們相親數呢?因為284的真因數有1、2、4、71、142,這些數的加起來正好等於220,而220真因數是1、2、4、5、10、11、20、22、44、55、110,這些數加起來又恰好等於284,。所以相親數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親相愛,永不爭鬥!

  這套書幫了我很大的忙,今年期末考試,數學試卷上有這麼一道題目:有一桶水,第一次倒出一半,又倒回20千克,第二次倒出剩下的一半,第三次倒出150千克,還剩下65千克。求桶裡原來有幾千克水。這是一個典型的還原問題。我因為在李毓佩教授的書上遇見過類似的問題,所以一下子就解出來了:65+150=215(千克)215×2=430(千克)430-20=410(千克)410×2=820(千克)。如果不看這套書,做這道題目時,我可能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

  看書,是一件多麼重要的事。從書中,我們可以學到很多,我愛看書!

  數學小故事讀後感 篇9

  讀了《李毓佩數學故事集》這本書,我瞭解到這本書一共講了四個故事,共196頁。每個題的做題方法都不同,有時需要利用逆向思維來解答,我十分喜歡這本書。

  《巧遇數學猴》這個故事的主人公是豬八戒,雖然他不會做題,但是他遇到了數學猴,每一次遇到不會做的題他都會請他來幫忙。

  《被困聰明國》這個故事的主人公是丁丁和噹噹,他們來到聰明國遇到了麻煩,最後兩人用數學知識一起逃離了聰明國。

  《愛克斯探長》這個故事的主人公是愛克斯,他是一位大名鼎鼎的偵探,與眾多犯罪集團打交道,解開了許多數學謎團,維護了和平城的安全。

  《行俠仗義猴》這個故事的主人公是在武,他和花崎是好朋友。與他們作對的人是老狐狸,他們愛思考數學問題,發現老狐狸欺負大家,就教訓了他。但老狐狸不服氣,到老虎大王那裡去告狀,結果他失敗了,還被老虎大王狠狠得懲罰了一頓。

  每一個故事裡都有一個問題,每一個問題都有不同的解題思路。我是一個愛動腦筋的男孩,所以我很喜歡這一本書。

  數學小故事讀後感 篇10

  在平時的日常教學中,無論老師、學生、家長都似乎認為現在的初中數學要求比較高,很多知識如:解方程、二次函式等費了很大精力去學,在日常生活中卻基本不派用場,而且除了像自己這樣從事與數學有關的工作的人外,大部分人學校出來沒幾年就全忘光了。就連我自己也有非常深的體會,不要說大學裡的高等數學,就連高中學的那些初等數學的知識,如三角函式變形,雙曲線、橢圓等的知識,由於初中教學中用不著,基本都忘光了。在一次次地面對學生疑問:“數學真枯燥,學數學有什麼用?”時,除了非常功利告訴學生“中考需要”,我幾乎都不能給出一條讓學生信服的理由。

  我知道這是我自己在數學專業的研究這一塊上知識過於缺乏導致的,出於自身發展的需要,我非常希望在數學專業知識方面能有所提高.那些高深的數學理論的研究實在提不起我的興趣,還好,我在圖書館看到了華東師範大學數學教授鄭英元的《郵票上的數學故事》一書,我如獲至寶,這本書圖文並茂,閱讀性很強,談不上數學專業書籍,卻是一本集數學知識與集郵知識為一體的科普作品,適合學生、教師、集郵愛好者閱讀。

  透過閱讀此書,我更多地瞭解了一些數學知識在科學發展史所起的作用,加深了一些平時教學中所用的數學知識的理解,比如黃金分割,教材上只有線段上的黃金分割點,其實還有線段外的黃金分割點,以前只知道線段上黃金分割點的尺規作法,原來還有線段外的黃金分割點的尺規作法。由黃金分割點的做法提示,還想到了正五變形的尺規作法。再比如趙爽弦圖、無理數的故事等都讓我收穫很多。此外,我更多地瞭解了多數哲學家、物理學家、化學家、天文學家都對數學有很深的研究,且多數都是數學家,也瞭解了很多數學家不僅在數學研究領域有很深的造詣,在其他學科領域也做出過傑出的貢獻,如天文學上海王星的發現,就是透過數學家先透過數學的計算,預測出可以觀測的時間和地點,然後天文學家在準確的時間地點得以觀測到這顆星。透過郵票上的內容也瞭解了不同國家、地區都透過郵票來紀念那些為人類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數學家。

  此外,我這個對集郵知識一竅不通的人透過對此書的閱讀增長了很多集郵方面的知識,如:小型張、極限張、捐資郵票以及各式各樣的郵戳、計費方式等。

  該書是一本淺顯易懂的科普讀本,卻內容豐富,適合推薦給學生閱讀,可以幫助學生增加對數學史、數學價值的瞭解與認同;也適合教師閱讀,教師自身可以增加一些見識,還可引用其中的內容來激發學生學習相關知識的興趣,增強對相應知識的理解。我相信這樣的閱讀能在潛移默化中強化學生學習數學的動力,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學習數學成為樂趣而不是負擔,學習的效率、效果就不再是老師擔心的問題了。

  數學小故事讀後感 篇11

  今天讀了一篇《零國王鬥跳蚤》的故事。

  零國王被跳蚤咬了,它拿劍向跳蚤刺去,跳蚤準備和它大戰。

  跳蚤拿出一把比老鼠鬍鬚還細的小寶劍跟零國王殺在一起。零國王被殺到蹺蹺板上,跳蚤跳到另一頭,把國王彈飛到半空。零國王說自己表面個頭大,但是沒重量,因為是零。跳蚤打了噴嚏把國王衝出去好遠,零國王一屁股坐在地上。跳蚤說連個噴嚏都經受不住還跟我鬥,再見吧!

  零國王氣的雙目圓瞪,摘下腰間的乘法鉤子勾住跳蚤,喊道:"變",跳蚤不見了,國王自言自語說它能把任何東西乘沒,就連法術高強的小數點都治不它。

  這個故事讓我明白了零是一個很厲害的數字。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