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海底兩萬裡》有感【熱】

讀《海底兩萬裡》有感【熱】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你有什麼總結呢?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海底兩萬裡》有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讀《海底兩萬裡》有感1

  在讀這本書之前,我只能透過網路知道海底是怎樣子的,那遼闊的海洋洋底並不是平坦的,而是和起伏多變的大陸一樣。山巒重疊,異峰突起,大大小小的平頂山寬廣的海底高原,但是它還有危險的一面海洋。上海里是一片漆黑,嗜血,兇殘的鯊魚在裡面遊蕩,張牙舞爪的水母也在裡面,據說有的水母的觸手最長可以達到30米左右。

  書中的海底是我聞所未聞的。

  “海底的景象也和上回的海底森林大不相同,沒有細沙,海草,更沒有森林,一眼望去,盡是各式各樣毫無止境的珊瑚叢。真可是說一片難得的珊瑚森林。”

  這本書主要講述1866年的時候,有人認為在海上見到了一條獨角鯨,法國生物學家阿龍納斯最後發現那是一艘名為諾第留斯號的潛艇,並且帶著僕人康賽爾和一個捕鯨手跟隨尼摩船長乘坐這艘潛艇在海底坐了兩萬裡的環球探險旅行。

  他們從太平洋出發,經過珊瑚島,印度洋,紅海,地中海,進入大西洋,看到許多罕見的海生植物和水中的奇異景象,又經歷了擱淺土著人。圍攻,同鯊魚搏鬥,冰山封路,章魚襲擊等許多險情。最後,當潛水艇達到挪威海岸時,阿龍納斯不辭而別,把他所知道的秘密公佈於世。

  尼摩船長真是一個充滿秘密色彩的人物,為什麼說他秘密呢?因為他是個不明國籍的人,而且自稱跟整個人類斷絕了關係,只知道他身材高大,神情自信堅毅,而且是一位工程師。尼摩船長教導我們遇事要冷靜啊,龍納斯教授教導我們,要樂於探索。康賽爾教導我們,要做人忠誠,尼摩船長教導我們,遇事要勇敢面對。我覺得作者是一個預言家,因為他在寫書的時候並沒有發明出潛水艇,但是在書中卻提到了,真是令人佩服。

讀《海底兩萬裡》有感2

  最近,我讀了《海底兩萬裡》,被它深深吸引了。《海底兩萬裡》是法國著名小說家、預言家凡爾納的大作。凡爾納1828年出生於法國,被稱為‘‘科幻小說之父’’,在他的這本小說裡,我充分領教了他想象的魔力。海底隧道、南極探險......把這些東西寫的惟妙惟肖,讓我一度認為這是真的,但凡爾納生活的時代是沒有這些的。

  這是一本神奇的科幻小說:接二連三的海難事件使人震驚。阿爾納斯教授和助手康塞爾、捕鯨大王尼德·蘭參加了追捕‘‘海怪’’的行動。但他們發現是一艘遊艇,帶他們周遊各大洋,中途遇上土著人等一系列驚心動魄的事情。

  看完這本書後,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阿爾納斯教授,他是一位熱愛海洋、知識淵博的人。他在遊艇上看到了一些動物和植物,並把它們整理成了筆記。捕鯨大王尼德·蘭是一位勇敢、優秀的捕鯨手,雖脾氣急躁,但善良,有血有肉,尼摩船長事一位海洋的‘‘隱士’’,勇敢智慧,,帶領水手們成功從南極脫險,勇鬥鯊魚,血戰章魚,但走不出仇恨的陰影。

  《海底兩萬裡》不僅讓我認識了這些勇敢、執著、真誠的人,也讓我在書裡遊覽了太平洋、印度洋、紅海等,欣賞到了奇幻的海底世界。隨著科技的發展,這本書中的潛水艇、海底隧道已經變成了現實,那些豐富的想象推動了人類的發展,我讚歎《海底兩萬裡》豐富的想象力,讚歎人類的智慧!

讀《海底兩萬裡》有感3

  《海底兩萬裡》是一部引人入勝的小說,又是一部關於海洋的百科全書。作者凡爾納有著豐富的海洋地理知識,在小說的情節之中,很自然地向讀者介紹了太平洋、印度洋、紅海、地中海、大西洋以及南極和北冰洋的海底景觀。除此之外,還介紹了海底狩獵,參觀海底森林,探訪海底的亞特蘭蒂斯廢墟,打撈西班牙沉船的財寶,目睹珊瑚王國的葬禮,與大蜘蛛、鯊魚、章魚搏鬥,反擊土著人的圍攻等等驚人情景。更重要的是,小說以豐富的想象力,大膽新奇的幻想和逼真、生動的描寫讓我有身臨其境質感,彷彿我就在驚險曲折的故事情節中,跟隨主人公一起經歷各種各樣的新奇的冒險!

  鸚鵡螺號的主人尼摩船長是個性格陰鬱卻知識淵博的人,他們一道周遊了太平洋、印度洋、紅海、地中海、大西洋以及南極和北冰洋,遇見了許多罕見海底動植物,還有海底洞穴、暗道和遺址,其中包括著名的沉沒城市亞特蘭蒂斯,這個擁有與希臘相當的歷史文化的文明古國,真是太神奇了!在將近10個月的海底旅程中,鸚鵡螺號以平均每小時12公里的航速,緩緩行駛。我覺得我自己也隨著尼摩船長和他的“客人們”飽覽了海底變幻無窮的奇景異觀。整個航程高潮迭起:海底狩獵,參觀海底森林,探訪海底的亞特蘭蒂斯廢墟,打撈西班牙沉船的財寶,目睹珊瑚王國的葬禮,與大蜘蛛、鯊魚、章魚、博鬥,反擊土著人的圍攻等等。書中都包容了大量的科學,文化和地理,地質學。小說從海面上“怪獸”出沒,頻頻襲去各國海輪,攪得人心惶惶開始,到鸚鵡螺號被大西洋旋渦吞噬為止,整部小說懸念迭出,環環相扣,把我深深地吸引住了,從最初的看不懂到現在的深深吸引,我對這本書有了很大的改觀和認識。

  這本書的精妙之處還在於完全自然的知識啟迪,雖然書中講述了不少有關海洋的知識,但是沒有任何一個在讀者接受起來十分刻意或困難的,只是一次旅行中的所見所聞罷了,這使人們對因景而生的各種想法和收穫都得以牢固的儲存。並不是每一本科幻小說都像《海底兩萬裡》一樣富有強烈的可讀性,它作為一本不是憑空捏造而是遠見加博學累積成的小說,不但為對海底知識瞭解不詳盡的讀者解讀了他們的旅程,更讓後人看到了古人的智慧與文明。整部小說動用大量篇幅,不厭其煩地介紹諸如海流、魚類、貝類、珊瑚、海底植物、海藻、海洋生物迴圈系統、珍珠生產等科學知識,成為名副其實的科學啟蒙小說。讓我們對海底的世界更加的瞭解,也開闊了我的見識!

  高爾基曾經說過一句話“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也是開啟智慧大門的金鑰匙。我要多讀書、讀好書。駕著智慧的帆船,在書海里暢遊,獲得更多的知識和智慧。

  我期盼著,不久的將來,我也能乘坐載人潛水艇,體驗海底世界的多姿多彩。

讀《海底兩萬裡》有感4

  書是人們聰慧的結晶體,是人們發展的臺階,是一種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也是人生之路上的長明燈。同一這書,多讀幾次,就能感悟到不一樣的大道理。有時候生活會像一杯苦澀的咖啡,難以下嚥,但要是把像糖一樣的書籍“拌”進學習培訓裡,學習培訓、生活就會十分豐富,令大家的生活已不枯燥乏味。讀書帶給我的快樂是別的開心所無法較為的。還記得前幾日讀《海底兩萬裡》時,內心那類極大的奇特和開心真是難以形容。就連平常最愛玩的遊戲也終止了,廢寢忘食地沉浸在書裡,心如同一片珊瑚投身在富饒的深海里。這時候才發覺原先書是那麼有趣,填補了生活中不清楚的地區。在書中瞭解了深海、“高山”和“樹林”,瞭解了許多獨特的人,瞭解了成千上萬讓人魂牽夢縈的地域,瞭解這個世界的廣闊寬闊……從《海底兩萬裡》我看到了奇特的海洋世界,裡面有機警的鯨魚、危險的大白鯊、好看的雞心螺和五彩斑斕的珊瑚叢……,在這其中我最喜歡的是樂觀、討喜的蝠鱝了。蝠鱝別稱魔鬼魚,大家怎麼會把個性化溫柔,表面討人喜歡的蝠鱝稱之為魔鬼魚呢?看過書後的詳細介紹才知道,原先它性格開朗,經常搞些惡作劇。有時候它有意潛游到在海里出航的小船底端,用體翼敲擊著船底,傳出“呼呼,啪啪”的聲響,使船裡的人驚恐不安,這事實上是蝠鱝的惡作劇。在深海每一個動物都務必有保護自己和捕獲食材的工作能力,而蝠鱝便是用它強勁有力的全身肌肉來保護自己的,一旦碰到風險它就會伸開它的“羽翼”進攻對手,假入人潛到深海要進攻蝠鱝得話,要是蝠鱝一扇“羽翼”人的骨頭就會斷。更是那樣就連平常兇險的鯊魚都怕他三分呢!我懂得了自然界是一個神奇的畫家,它可以繪製神密的海底世界、美麗的海洋動物、與眾不同的海洋植物……讀書是人的一大快樂,書是專業知識的原動力,裡邊毫無疑問有大家的一方淨土,有大家嚮往的地方,也有使我們學習培訓和思考的乾坤。

  有句話是那麼說的:“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因而我們要會讀書,多讀書讀好書,讀好書。

讀《海底兩萬裡》有感5

  寒假時,我看了一本名叫《海底兩網裡》的書。

  這篇著名的科幻小說是由法國小說家儒勒·凡爾納一手創作的。整篇小說,情節栩栩如生,我特別喜歡看!

  1866年,人們在海上發現了一頭被認為是獨角鯨的大怪物。法國生物學家阿隆納斯接受當局的邀請,參加了對怪物的追捕。追捕過程中,他不幸落水,意外的爬到了怪物的背上,才知道他不是什麼怪物,而是一艘構造奇妙的潛水艇。從此,潛水艇帶著她患有海底兩萬裡......

  文中,作者用了風趣的語言描繪了海底漫遊的全程。作者就像個能預測未來的“先知”,提早描述了後人對海底的幻想。我相信當時沒有一個人想象過海底有那樣龐大的機械“怪物”,而且把幻想中的物體描寫得栩栩如生,使讀者完全沉醉於書中的海底世界,實在是不簡單!

  幻想與知識,透過巧妙的結合,鑄就成了一本出色的科幻小說。《海底兩萬裡》,也是我最喜歡的科幻小說!

讀《海底兩萬裡》有感6

  想必大家對法國作家凡爾納的著名科幻小說《海底兩萬裡》並不陌生吧?美妙壯觀的海底世界充滿了異國情調和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使我如臨其境;主角尼摩船長的神秘同樣吸引了我的目光。本書講述了諾第留斯號潛艇的故事。1866年,有人以為在海上見到了一條獨角鯨,法國生物學家阿龍納斯最後發現那是一艘名為諾第留斯號的潛艇,並且帶著僕人康塞爾和一個捕鯨手,跟隨尼摩船長乘坐這艘潛艇在海底作了兩萬裡的環球探險旅行。

  在書中,我最關注的人物——尼摩船長,逃避人類,蟄居海底,而又隱隱約約和陸地上的某些人有一種特殊聯絡。他富有同情心,性格陰鬱、知識淵博、帶有浪漫和神秘色彩,是個非常吸引人的人物。

  在錫蘭地區的採珠人的生活艱苦,尼摩船長為了一個採珠人不顧自己的安危和鯊魚搏鬥,並把他一直護送到船上。在維哥灣底發現億萬兩黃金之後,他就把它們全部打撈上來分給窮人。從這幾點來看,他確實是個富有同情心的人。

  像尼摩船長這樣富有同情心的人,我們身邊比比皆是。1994年來到深圳的青年歌手叢飛,馬不停蹄地趕場演出多是為了捐資助學或參加為殘疾人 募 捐 的各類義演。10年來,他傾其所有,累計捐款捐物300多萬元,資助失學兒童和殘疾人超過150人,自己卻一直過著清貧的生活。為給貧困孩子交學費,他欠下了17萬元的外債。20xx年,得了癌症的叢飛立下遺囑捐獻眼角膜,履行他最後的愛心之舉,為活著的人留下光明。

  他們捨己為人的精神,值得我們青少年學習。也許我們無法做到為了資助貧困兒童欠下鉅債,但我們可以力所能及地幫助那些有需要的人。老師常說,少吃一頓肯德基,那些正在忍受飢餓與寒冷的孩子就有一頓飽餐。犧牲自己的一點點,可以換來別人莫大的幸福與安慰,我們又何不去嘗試呢?

讀《海底兩萬裡》有感7

  《海底兩萬裡》這部著作深深吸引了我。我一度以為這是真實發生的故事,它讓我感受到了人類的智慧、勇氣、冒險精神,以及科技水平的發展。

  這是一本神奇的科幻小說,作者是法國作家儒勒·凡爾納,在我看來,他是一個了不起的幻想家,他的幻想新奇又不失常理。懸念迭出的筆調下,還常常能讓我們收穫一些珍貴的物理知識,這顯示出凡爾納先生淵博的學識和豐富的想象力。

  故事是這樣開始的:1866年,人們在海上發現了一隻“海怪”。海洋一向具有神秘的色彩,因為它博大未知,看似平靜,又變化萬千,而人類的天性中又有著恐懼、好奇和征服欲,所以當大海中出現未知的“海怪”後,人們經過短暫的恐慌,便開始了對“海怪”的探索和征服之旅。跟著“林肯”號一起出發去搜捕“海怪”,隨著“林肯”號的航行,故事開始一環扣一環的出現。船上的人們不停的失望,又不停的燃起希望,重新追逐“海怪”,但不幸還是發生了,這本書的主人公——阿龍納斯教授不慎落入海中,經過一番激烈的掙扎後,阿龍納斯教授的僕人康塞爾和捕鯨手尼德·蘭奇妙地進入了“海怪”中,並發現所謂的“海怪”其實就是人們製作的一艘高階潛水艇——“鸚鵡螺”號。

  在“鸚鵡螺”號中,我們又瞭解了一種原動力——電。電結合海水中的鈉,鈉又與汞混合,成為了一種用於代替本生d蓄電池單元裡鋅元素的合金。它可以提供船上的一切,可以發光,發熱,是所有機械的靈魂,這就足以證明科技的進步以及人類智慧的的豐富,人們巧妙地把海水中的鈉轉化成可以發電的原料,由此可見,“鸚鵡螺”號簡直就是高科技的結晶啊。

  接著尼摩船長(“鸚鵡螺”號的船長)又帶領著我們進行了一次海底森林狩獵,領略了海底的奇妙美景,長年生活在陸地上的人們無法想象到海底世界的神奇曼妙,這一切都令人歎為觀止。

  狩獵過後,“我”又親眼看見了歷史上傳說已久的海難遺骸。在這一系列生動形象的描寫中,我們能想象到遇難的人們與自然災害搏鬥到最後一刻的無助與絕望,心中不禁感受到生命即將逝去時的遺憾和恐懼。

  書中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一個人物,要數尼摩船長了。他是一位海洋的“隱士”,勇敢並且充滿了智慧,他帶領水手們成功地從南極脫險,血戰鯊魚,勇鬥海蜘蛛,但他始終走不出仇恨的陰影,讓我們不禁遺憾人性的狹隘。

  在這部小說中,我最喜歡的一個人物是僕人康賽爾。他對主人的忠心耿耿,遇事時勇敢沉著、冷靜機智,這都是非常值得我們去學習的。在他得知主人要去參加一次艱辛甚至會有生命危險的捕鯨活動時,果斷選擇和主人同去;在阿龍納斯落水時,他也勇敢地跳了下去;儘管自己筋疲力盡,仍不拋棄自己的主人,他為了挽救主人的生命而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在南極冰層極度缺氧的情況下,他把最後一絲氧氣留給了主人。這一刻可以說是全書中最令人動容的一幕,儘管康賽爾只是凡爾納先生在眾多亮眼角色中所塑造的最不起眼的一個,但卻給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回顧這本書的前半部分,鬥智“海怪”的激烈場面讓我們熱血沸騰,尼摩船長的機智勇敢、不畏艱辛和崇高的集體主義精神也讓我們感動不已。

讀《海底兩萬裡》有感8

  科幻,是寄於科學發展的基礎上進行想象。而我覺得,科學的發展,也可以寄於幻想的基礎上進行。

  《海底兩萬裡》是作者儒勒·凡爾納於1870年發表的一部長篇小說,距今為至已有一百四十多年的歷史了,依舊經久不衰。

  讓眾人喜愛的原因,不止是因為整部小說懸念迭出,環環相扣。也是因為這部書中的許多地方,都是想象出來的。

  比如書中最重要的場景——“鸚鵡螺”號。這本書於1870年出版在世人面前,而世界上第一艘潛水艇,於1895年——也就是二十五年後才問世,在沒有潛水艇的情況下,作者能運用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創造”出這樣一艘結構複雜的潛水艇,實屬不易。

  但是文中如果只有這些東西,那也不會有趣到哪裡去。在書中,涉及到了大量的科學知識,還涉及了海洋生物,氣象,地理等方面的豐富知識,阿基米德浮力定律,光的折射和亮度等物理知識。形形色色的軟體動物和海帶,斑駁密集的珊瑚王國等海洋生動知識。

  能經久不衰的,必須擁有這部作品的獨特之處,文中有一句話說:“一千克海水有百分之九十六點五是水,百分之二點七左右是氨化鈉,其餘的就是小量的氯化鎂、氯化鉀、溴化鎂和石碳酸。”

  這書的特色,便是將大量的學只與豐富的想象還有生動的描寫。

  這本書故事曲折驚險,引人入勝,畫面多姿多彩,氣象萬千,驚心動魄,令人百看不厭。

讀《海底兩萬裡》有感9

  你可曾讀過《海底兩萬裡》?當我讀完這本書時,感觸頗深。這本書是法國著名小說家凡爾納的豪情傑作。是“凡爾納三部曲”中的第二部。

  這本科幻小說講述的故事真可謂大膽至極。凡爾納以第一人稱寫了法國生物學家阿龍納斯和僕人康塞爾以及加拿大人尼德,誤進“諾第留斯”號的種種經歷。他們先從太平洋出發,經過了珊瑚島、印度洋、紅海、地中海、最後進入大西洋。看到了許多罕見的海底動植物和海中的奇異現象。還經歷了野人的襲擊、鯊魚的攻擊、被困冰山下、章魚的襲擊等種種險情。儘管凡爾納沒有下過海,但他的文章將科學與幻想結合起來,讀起來引人入勝,欲罷不能。

  我印象最深的是遭遇大章魚,開始他們遇見許多大章魚,他們就浮出了水面,一大群人拿著鋤頭朝大章魚的腳和手砍去,最後大章魚把船上的一名水手給扔進海里。故事情節曲折緊張、撲朔迷離。

  《海底兩萬裡》不僅讓我認識了這些勇敢的的人,也讓我遊覽了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等七大洋,欣賞到了奇幻美妙的海底世界。《海底兩萬裡》富含地理、生物等知識,既是一本引人入勝的科幻小說,又是一本富含海洋知識的百科全書,值得一看!

讀《海底兩萬裡》有感10

  “持清晰之思想到達澄名之境界。”這是我愛的一位現代詩人清心所說。此刻正如留聲機一遍遍在我耳邊回放。我仔細琢磨這句話。可現在思想渾濁地如烏雲般黑壓壓地遮天蔽日。令我頭痛欲裂也想不出個所以然。我渴望光亮,渴望生活的希望。我忽然想到了什麼,喃喃道:“讀書彷彿薄薄的陽光可以讓白天和黑夜沒有分界。心無芥蒂透明真誠。可以掃淨心靈上的塵埃,也可以讓世俗的陰暗躲避蹤影。還有什麼比這個更美更可愛的嗎?”這同樣是清心所說。我愛背誦這種句子,蘊含的人生哲理會令我豁然開朗,神清氣爽。

  我猛地點點頭。一雙呆滯的眼睛迸發出燦爛的火焰。我堅定意志,開啟《海底兩萬裡》。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的內心平靜下來。我不愛看這種書一大沓密密麻麻的字瞟一眼就頭暈眼花。縱使煩悶在一點點堆積。縱使心田在狂風暴雨,電閃雷鳴。為了能打破目前的困境,我不惜在風雨裡狂奔,相信只要翻過這座山,淌過這條河,走過這片雪地,爬過這片荊棘。待到雨過天晴,總能見到絢麗的彩虹,聞到花果的芳香,追尋鳥魚的足跡。我默默為自己打氣,可是不知不覺中我早已沉淪。

  生動的故事情節令我陶醉其中,不可自拔:1866年,不少航行船隻在海上發現了一頭類似獨角鯨的大怪物,並有船隻遭到它的襲擊。由此,美國派遣出一艘戰艦對怪物進行追逐,法國生物學家阿羅納克斯教授受邀參與了這次追逐戰鬥。不料戰艦反被怪物襲擊,阿羅納克斯教授及兩位同伴落水,卻被怪物所救。此後,他們便跟隨怪物周遊四海,探盡海底秘密,歷盡艱辛與風險。最後,三人因不堪海底世界過於沉悶的生活,終於重新逃回陸地。一環扣一環,整個故事緊湊豐富。尤其是描寫繁美的海洋世界細膩生動,令人忍不住神往。

  一顆心似生了翅,快樂得欲飛,我津津樂道地讀,內心早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一束溫暖的陽光撫摸著河流,河流害羞地鋪成一條閃爍著光輝的綢帶。為大地母親佩戴,剎那間,剛剛的死氣沉沉消失得無影無蹤,變得春意盎然。浩若煙海的藍天,朵朵白雲歡喜地盛開在上面。楊或柳的手指柔柔地在空中自由自在地伸展。還有那遮陽擋月般茂盛的葉,一片片如同閉月羞花的少女,在風中竊竊私語著什麼。想讓人聽見,又怕讓人聽見。

  接下來的故事如小獸的齒,啃噬著我蠢蠢欲動的心。我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接下去的發展。我如三天未吃飯的野人,不知疲倦地品嚐精神食糧。天漸漸被蓋上了巨大的黑布,嚴絲合縫,再也看不到一絲絲光亮。可我的心卻如白天一樣明亮。果然讀書可以讓白天和黑夜沒有分界。彷彿達到了“澄明之境界”一顆心通透的沒有一絲陰影。我久久回味著令我沉迷的書香,竟是比芬芳的花香還要迷人,還要令我陶醉。那遙遠的天邊,一道絢爛多姿的彩虹在迎接著我……

  《海底兩萬裡》是憑藉作者豐富的想象力幻想的一本書。不得不對作者肅然起敬。在看的過程中,我已在潛移默化地幻想心境的變化。這何嘗不是一種想象力訓練呢?作者在令我們讀者看得大呼過癮時,同時也在悄然地蘊含人生哲理:看到科學技術造福人類的同時,也要重視防止被利用、危害人類自身危機的行為。儒勒.凡爾納提出要愛護海豹、鯨等海洋生物,譴責濫殺濫捕的.觀念……面對這早在兩百年前的先知者的呼籲,我陷入了更深層次的思考:此書只是讓讀者感受豐富多彩的歷險和涉取傳神知識嗎?不,它是在啟發我們,讓我們的心靈對自然科學有更大的收穫。

  更讓我明白沒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只有當時具備一定的科學背景,才可能有來源於現實或高於現實的想象,否則不是科幻只是空想;而如果連想象都沒有,沒有目的、沒有方向,更不可能有科學的進步。讓我們如無拘無束自由飛翔的鳥兒在心中那片廣闊的天地快樂的飛翔吧。不要害怕失敗,日子每天都是新的,時代已敞開溫暖的胸膛,我們就該一頭扎進去。沒有理由東張西望,沒有理由猶豫彷徨,沒有理由再抱著懷疑的目光。

  像凡爾納,在自己的那片天空幻想出天馬行空,絢麗多姿的海底世界。現在是青少年的我們,不應活的毫無生氣,暢想一下未來,是對美好未來的期盼和嚮往,還能擴充套件想象力。讓我們在夢的田埂上,用利刃切開夜,花籃一傾,夢片紛紛……

讀《海底兩萬裡》有感11

  這部小說,給了我極大的震撼。它告訴了我各個我不懂的美麗的島嶼,它告訴了我康塞爾是何等的忠誠,還告訴了我許多我在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作者在海底遨遊,能看見許多珍貴的魚兒,又能經歷這麼多希奇古怪的事,我是多麼的羨慕,但能看到這本著作,我真榮幸。

  皮埃爾。阿龍納斯被美國海軍部部長邀請去尋找令人們不得安寧的獨角鯨',在船上認識了尼德。蘭,併成了好朋友。在一次次地追逐'獨角鯨'以後,在一次偶然的撞擊後落人了海里。阿龍納斯的僕人也跟著一起下來了。就在絕望的時候,倆人一起不知不覺地被誤落在'獨角鯨'身上的尼德。蘭救了。謎底終於揭開,原來這大得比所有鯨魚還大的傢伙竟然是一艘潛水艇。不久,這傢伙開始潛到水的深處去,尼德。蘭在潛艇上亂踢,好象裡面的人發現了什麼,總之不再下潛。後來,艇上的人發現了他們,把他們帶入了潛艇裡,他們的奇幻旅行就這樣開始了。

  因為阿龍納斯教授其中兩本著作也在其中,所以他們受到了款待。他們在這次旅行中走遍了各個海域,經歷了各種各樣的事情。後來船長告訴教授,他的潛艇的動力是來源於電,海洋中的電,這一切多麼不簡單。他們第一次旅行是林中打獵,船員利用電流在海中打獵,在獵物過程中,看到了許多美麗的生物,加上陽光的折射,色彩繽紛。他們獵到了在捕魚的海鵝,後來又遇見了鯊魚,真是刺激好玩又危險。跟著,在透過託雷斯海峽時,船被擱淺了,教授與他的僕人,還有尼德。蘭一起在陸地上度過了幾天。他們找了些水果。蔬菜以及獵物。後來遇上了土人,他們把嵌板開啟,把鐵梯通電,土人們被電流壓回去了,2:40,船長的預言實現了,潛艇離開的託雷斯海峽。他們來到了珊瑚王國,觀賞著美麗的珊瑚,同時又含著悲痛埋藏了昨日因病逝世的同伴。他們漫無目的地在印度洋漫遊著,後來船長主張去採珠場瞭解採珠人的生活,一個可憐的採珠人碰到了鯊魚,船長英勇的救護使採珠人脫險,又參觀了一顆正在成熟的珠貝,它大得驚人,足足有七尺。之後船長告訴他們,有一條隧道可以快捷的從紅海通往地中海,他們經過一晚,就順利地到達了地中海,真是奇蹟。船長從地中海行駛到維哥灣,他們進行了一次夜間海底旅行,看到一座沉沒的城市,教授很疑惑,後來才知道這是大西洋洲。終於,他們三人要逃走了,遇到了挪威大旋渦,在小艇上失去知覺,第二天,安然無恙的在一艘小漁船上,最後作者記錄了這麼一本書。

  如果我是啊龍納斯教授,當我與一個僕人在茫茫的海洋中游水前進,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時候,我會像他那樣不自暴自棄嗎?不,當我這個負擔被僕人獨自承受著,我是不可能象他那樣因其順變/積極自救;當我在那沒有自由的潛艇上,我會象他那麼樂觀向上嗎?不,雖然可以進行一些獨特的旅遊',但失去自由我會瘋的,一個人家財百萬,但失去自由,那又有什麼用呢?如果我是啊龍納斯的僕人,當啊龍納斯落水後,我會象他那樣落水救人嗎?不,在啊龍納斯掉進水裡的那刻,我定然會全然不顧的離去,把自己的主人拋諸一切;當啊龍納斯全身僵硬,不能動彈的那刻,我會不自私自利,丟下他自己逃生嗎?不,我會丟下他自己逃生,任由他被海水吞沒。如果我是那艘“鸚鵡螺”號的尼摩船長,發現他們後,我會象他那麼仁慈,留下他們嗎?不,我會立刻潛到最深的海下,任由他們淹死;當船員被巨型章魚捲走的時候,我會不顧個人安危去救他嗎?不,根本沒可能,我會逃走回船上,另圖計謀。在這麼多個如果中,我非常佩服他們的是他們都不自私自利,我佩服啊龍納斯教授的樂觀向上精神;佩服教授的僕人康塞爾對主子的忠心耿耿與無私精神;佩服尼摩船長的勇氣,和他那見到朋友有危險的時候就會奮不顧身的去營救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讀《海底兩萬裡》有感12

  今天,我無比興奮地讀完了《海底兩萬裡》這本書。它是法國著名科幻小說作家凡爾納的代表作。據說,世界上第一艘潛艇就是根據書中的“鸚鵡螺”號建造的。

  這本書中有博學的教授阿龍納斯,忠實的僕人康塞爾,知識淵博的工程師尼摩船長,野性十足的捕鯨手尼德蘭。

  這些人中令我最為欣賞的人是康塞爾。他對主人阿龍納斯十分忠誠。當“林肯”號將要出征的時候,阿龍納斯告訴他出海危險,勸他不要和自己一起走,而他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和他的主人一起走;在阿龍納斯掉在海里的時候,他義無反顧地幫助主人脫險,就算是已筋疲力盡,也毫不放棄自己的主人。最令我感動的是在南極冰下被困之時,“鸚鵡螺”號裡充滿了二氧化碳,正當阿龍納斯教授生命垂危之時,康塞爾把寄託於生的最後幾絲氧氣給了教授,使得教授的生命得以儲存。他這種為了自己的主人,寧願犧牲的精神使我讚歎不已。康塞爾雖然只是凡爾納筆下眾多優秀人物中毫不起眼的一個,但是他所表現出來的忠誠,以及遇事時的勇敢,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在這本書中,最令我吃驚的是凡爾納筆下的“鸚鵡螺”號。這艘汽艇上吃的,穿的,用的,以及尼摩船長建造、裝飾“鸚鵡螺”號的一切,全部來自大海,就連潛艇的動力也不例外。不僅如此,這艘潛艇上,小到航海儀器,大到住宿房間,應有盡有,面面俱到。尼摩船長還利用各種知識建造潛艇,使得“鸚鵡螺”號沉浮自如,行動輕快,即能下潛萬米深海,又能高速行駛。

  總之,《海底兩萬裡》是一部讓我回味無窮的小說。

讀《海底兩萬裡》有感13

  《海底兩萬裡》是一部著名的科幻小說,讀完這本書,我不由得感嘆一句,這本書真有意思啊!

  遠在一百多年前的1886年,一艘船被海里的怪物擊碎了,教授阿龍納斯與兩個夥伴一同去研究這個“海怪”,在與“海怪”的搏鬥中,三人不慎落入海里,意外發現“海怪”竟是一艘潛艇。艇長尼摩強迫他們一起周遊海底世界,其間發生了很多或驚險或感人的故事。

  對這本書感興趣的人,我覺得有三種。第一種是喜歡各種有趣的情節,要知道成書時還沒有潛艇呢,各種光怪陸離的海底情景就很吸引人;第二種是感同作者對當時社會的批判;而第三種是折服於書中人物的精神。而我呢,就是第三種。

  書中的主人公是阿龍納斯教授,和尼摩船長。書中有一句名言:耐心和持久勝過激烈和狂熱。這正是教授與船長具備的品質——臨危不懼,初衷和希望永不改變。正是因為他們有這樣的品質,船上的海員們才能躲過葬身冰層之下的險境。才能用電流抵擋土著人的攻擊,我想,這一次次化險為夷的經歷,肯定是尼摩船長耐心冷靜,長時間思考想出來的吧。

  其次,令我感動的是尼摩船長的善良仁愛和他與船員們之間的感情。尼摩船長曾在一天早晨來找過教授,請他為一名船員治療。這時船長已經兩天沒睡了,雙眼通紅。阿龍納斯教授很驚奇地發現,“古井無波”的船長第一次流淚了。當阿龍納斯教授宣佈船員搶救無效時,尼摩船長竟在哀求他。或許我的語言平淡乏味,講不出來那情景的感人,那就請你自己找書來看,感受一下鐵血硬漢的柔情吧。

  最後,我要談的是所有人物的探索冒險精神。冒險並非冒進主義,體現了有勇有謀的智慧。無勇無謀,是懦夫;有勇無謀,是莽夫。唯有智勇雙全,把二者完美地結合,才是真正的英雄。憑藉尼摩船長的勇於探索的精神,他們發現了阿拉伯海底隧道。人類歷史也無數次地證明了探索的重要性,沒有伽利略的探索,可能人們至今還以為重鐵球比輕鐵球下落得快;沒有愛迪生的探索,就沒有家家戶戶都要用到的電燈。可以說,沒有探索,就沒有人類的今天!

  耐心、仁愛、探索,是我讀這部書時的感悟。相信只要我們每個人都這樣用心去做,世界必將成為美好的人間!

讀《海底兩萬裡》有感14

  今年寒假,我讀了法國著名小說家凡爾納系列作品,讓我尤為震撼的是《海底兩萬裡》,它講述了震驚全世界的海灘事件。阿龍納斯教授和助手康塞爾、尼德蘭參加了追捕“海怪”行動,結果意外地爬到了“海怪”身上,這個所謂的“海怪”其實就是一個潛水艇。由於別無選擇,他們只能跟著“鸚鵡螺”號船長一起周遊各大洋,並展開一段驚心動魄的海底之旅……

  讀過這本書的小夥伴們,你們是不是也覺得它很精彩呢?我想你們一定會連連點頭的。在這本書裡,我感受到了自然的神奇和科學的力量。跟他們相比,我膽小如鼠,太缺乏冒險精神了,所以錯過許多美好的風景和驚心動魄的體驗。

  可這本書的最後一集,“鸚鵡螺”號受到章魚的襲擊,在船長及交情深厚的三位朋友奮不顧身、齊心協力合作下擊退章魚。可好景不長,一位船員被章魚的觸角緊緊纏住,生命危在旦夕,不一會,本來蔚藍的大海頓時變成一片血海。

  讀完這本書,我明白了兩件事情:第一,我一定要做個內心強大的男子漢,嘗試著做各種事情,賞沿途風景和豐富人生經歷。第二,做任何事情前,不要貿然行事,安全第一,要用自己的聰明才智戰勝各種困難。

讀《海底兩萬裡》有感15

  當代著名作家曹文軒說:“一本書,就是一輪太陽。”我感覺這句名言特別適合我最近讀過的《海底兩萬裡》這本書,它是由法國“科幻小說之父”——凡爾納所著。

  這本書敘述了法國科學家阿龍納思教授以及他的僕人尼德?蘭受邀參加捉捕獨角鯨行動,但在追捕中,因被獨角鯨撞擊,落到了這頭所謂的獨角鯨上,實際上是潛水艇“鸚鵡螺”號中。

  後來他們受到尼摩船長的邀請去遊覽了海底世界,但這個過程並不是一帆風順,皆大歡喜的,相反是磨礪重重。他們同鯊魚搏鬥過,九死一生;他們在冰山遇險,終成功自救;他們還遭到了章魚的襲擊,差點葬身汪洋……但是唯一讓我感動的是,他們都不曾放棄,堅持了下來,終於獲得了巨大的收穫。

  我想,在人生的道路上總會有許多崎嶇和坎坷,但是有些人總能從逆境中逃離出來,而我正是缺乏這種戰勝逆境的勇氣。記得有一次語文考試,我才考了74分,看著這個連良好都算不上的成績,我有些不甘心,但我又經不起這重重考驗。每當遇到稍微有一點困難的題目時,我總是沒耐心讀完就打退堂鼓:這題太難了,我肯定做不出來的,再怎麼想都是白費力氣,於是就心安理得地放棄了。

  可是,自從我讀了《海底兩萬裡》這本書之後,我知道了:在成功的道路上,從來不是一帆風順的,甚至有許多讓人難以接受的艱難險阻,但是我們必須要勇敢面對,只有正視困難才有打敗它的機會,最終獲得成功。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