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讀後感(精選20篇)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讀後感(精選20篇)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讀後感 篇1

  讀書的過程像是在各種書中搜尋出自己的形狀的拼圖,讀的書越多,越發感受到自己如今只是拼起了拼圖的一角。

  是的,我認同,讀的書越多是使人越謙和的。

  從這本書裡沒有學到許多什麼新的東西,但跟隨蛤蟆先生一起去看心理醫生的過程,讓我回憶起我是怎樣成長的,一路走來與自己無數次的衝突與和解是怎樣的不易,讓我意識到不論現在的我有多少缺點或不足,都要珍愛自己,都要熱愛生活。逐漸成長的蛤蟆先生,以及蛤蟆先生成長的故事使我感到一種親切,並從中獲得了許多溫暖、柔和又堅定的力量。

  和蛤蟆先生成長的契機是相似的,我人格上的成長也是從回顧生活開始的。

  在某一刻我的回顧中,我回顧的開始不再是事件本身,而是意識到這件事對我的意義,對我的影響以及影響的來源。

  這讓我進一步地看到,在我的過去中,一件件事情的發生實際上都不是“偶然”,而是有順序、有聯絡的“必然”。一件事情它發生,它在一段時間內影響我,甚至重塑我的底層邏輯,使我成為擁有不同行為模式的人。

  回顧中的成長像是進入長跑最後的衝刺階段,讓人在快速前進中感到一種撕裂與能量注入的拉扯,然後在跑過終點的那一刻得到一種巨大的滿足與充實。

  但確實只有懸置的、認真的反思才能為自己帶來真正的成長。不嚴肅的反思,又或者說,從別處看來的自己認同的別人的反思只會讓人有一種廉價的思考感,讓自己覺得好似知道了什麼道理,有了什麼思想覺悟,但其實那還是在自己的價值觀體系裡的東西,哪怕不是,也不會因為看到時的認同感就成為自己的東西,看到了什麼觀點,以為“我也是這樣想的,只不過我說不出來而已”,這就是虛假的反思和思考,你不是說不出來,你就是沒有。只有自己嚴肅的思考過後反思出來的東西,才是真正的自己的東西。虛假的回顧與反思是如此的輕浮,它只是一種附庸風雅。

  有很多曾經被認為是自己的“黑歷史”,想起就想對自己說聲對不起的那些事又或者讓我回憶起來腳趾能摳出兩室一廳的尷尬事,又或者曾經讓我很憤怒、很受傷的那些事,在經歷了懸置的回顧和反思以後,已經理解為什麼會發生那些事,會做那些決定,會產生那樣的情緒,所以現在再去回想,已經可以確定自己不會再做出同樣的事情,不會做出同樣的“錯誤決定”,所以過去那些已經發生、無法更改的事情已經不再使我對自己感到內疚,已經能夠客觀地去看待,與它們和過去的自己和解。

  當與所有的過去和過去的自己和解以後,就會迎來人格上的溫和,我稱之為一種真正的“溫柔”,這樣的溫柔它不是能聽得見的軟言細語,它不是能看得見的笑臉相迎,而是對各種事情各種人的理解、認同,以及不理解、不認同時也不會有刻薄、偏激、否認的言語攻擊,是不會情緒化處理事情,凡事只跟隨自己的喜歡與不喜歡、自己認為對與不對去表態,是會控制自己的衝動言行舉止,從而避免輕率的決定和不妥當的行為。

  在書中將此定義為“高情商的人”:“情感智力能讓你在自我成長和完善的路上走得更遠,因為它將帶你從獨立的個體走向共生的關係。獨立性隱含了做自己的自豪感,還包括獨特的才能、與眾不同的部分。獨立的人時刻守護新發現的自主權,如同一個曾被殖民的國家重獲自由一樣。這當然沒錯,但共生性則體現出成熟和自我接納,還包括求同存異地接納他人。共生性可以讓你在社交和工作上與別人有效聯結,協同合作。”

  和蛤蟆先生一樣,我也認為“所謂活得真實,就是真誠地回應當下的需求,這能打破從童年延續而來的因果迴圈,讓真實的自我擺脫過去的經歷的束縛,在自由中成為真正的自己。”

  願每一個人都能夠真正的、精神上的熱愛生活,享受生活,在思想的自由中成為真正的自己。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讀後感 篇2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是英國暢銷20多年的國民級心理諮詢入門書。作者是一位資深心理諮詢師,RobertdeBoard,他巧妙的將自我心理探索的一些實用方法和技巧在一個小故事裡緩慢發酵並推演出來,深入淺出。故事裡患了嚴重心理疾病的蛤蟆先生,在與諮詢師蒼鷺的十次面談之後,慢慢跳出了童年傷痛帶來的困擾,並對未來有了清晰的方向和規劃,他身邊的朋友們也相繼產生了對新生活的憧憬和期待,是個不折不扣的happy ending。

  當然,我們不要去探討現實生活中十次諮詢能不能解決一個困擾人生非常嚴重的心理疾病這樣的問題,傷痛的治癒可長可短,有些人用一生來修復傷痛,還有些人一生可能都不知道自己的傷痛是什麼。一句老話——幸福大抵相同,不幸則各有各的不幸。這本書其實旨在幫助人們找到各自的傷痛,以及背後相似的原因——那個源頭,換句話說就是引領我們發現問題並尋求背後的答案,而尋找答案的過程我們很大程度上實現了自我療愈。

  蛤蟆從最開始那個想要依賴蒼鷺“給出”答案的“孩子”,成長為一個願意主動配合和探索的“成人”,他在整個過程中沒有“得到”過現成的答案。諮詢師蒼鷺大多時候扮演“傾聽”的角色,引導蛤蟆“說出”自己的故事,而“說”的過程其實就是蛤蟆與自我生命連結的過程——他一邊說,一邊發現,一邊產生疑問,這時蒼鷺又適時扮演起另一個角色:“講解”,幫助蛤蟆找到正確的方向。

  在剝繭抽絲的過程中,蛤蟆多年來的諸多困惑得到了開解,心態也逐漸變得積極爽朗起來,而作為看客的我們都感同身受吧:是否也曾為自己的不快樂責怪他人?又為他人的眼光嚴苛自己?情緒沒來由的失控?還有深陷“心理遊戲”的泥沼直至贏了遊戲輸了自己……人生似乎總有解不開的小疙瘩,擰巴成了情緒,其中有一種叫“憤怒”的情緒,蒼鷺用兩個例子來說明它的兩種表現形式——一種是強烈的,如同煤氣罐的爆炸,威力很大,殺傷性也很強,我們可以理解為雷霆震怒;還有一種是不帶攻擊性的緩慢釋放,這種方式可以持續很久,幾小時甚至好幾天,便是慪氣,這種情緒我很熟悉,為了抵抗父母老師的嚴苛,向外順從討好,向內用利劍傷害自己。而這些從童年發展而來,用來自我保護免於受到傷害的防禦機制,會幻化為成年人一些不當的行為策略,雖無關“道德”對錯,但看到一個成年人撒潑慪氣,實在是件有點讓人尷尬的事,而更尷尬的,是鮮有人意識到這一點。

  《成長的寓言》那一章,蛤蟆若有所思的說道:“我之前從沒意識到父母其實擁有巨大的權力,可以對子女擁有絕對的控制權。他們可以愛孩子也可以拋棄孩子,可以寵愛他們也可以虐待他們,你擁有怎樣的父母,就像買彩票一樣,得看走不走運。”蒼鷺說:“你說的很對,蛤蟆。大多數的父母會盡最大的努力來養育孩子,很少有父母要故意傷害孩子。可是,父母也是人,會不可避地把他們的觀念和行為傳遞給後代,正如他們一定會把自己的基因傳給下代一樣。所以孩子們要學會的是,如何應對和防禦因此而產生的後果。”

  所以,我不斷學習,覺察,接納和自我療愈。沒有傷痛的童年鮮有發生,看到傷痛卻慣於指責也無濟於事,只有嘗試諒解並和過往妥協,積極的做出改變,才能撥雲見日,看到新世界。

  今晚和一個友人聊天說起,我心裡有一股勁兒,這股勁兒一直在推動我四處衝撞,像個充了氣但沒收口的氣球,漫無目的的飛,我想,這可能是一股想要“找到答案”的勁兒,始終不滿現狀,始終不信擺在眼前的答案,始終想要追尋真相。而現實中的答案並不會像故事裡那麼完美自洽,可能是遙遠的一個點,可能是近前的模糊一團,需要漫長的時間使之變得澄明清澈。

  但只要在找尋的路上,終歸我會無限接近想要到達的地方。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讀後感 篇3

  這本書講了有點抑鬱的蛤蟆先生,去找心理醫生蒼鷺做心理諮詢,並逐漸好轉找回自己的故事。

  作者羅伯特·戴博德(RobertdeBoard)畢業於劍橋大學賽爾文學院,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心理學研究者和臨床實踐者。本書是他最著名、最暢銷的一本大眾心理學著作。

  書很薄,一共才199頁,幾個小時就能讀完,讀起來沒鴨梨~

  我們可以將本書視為一次理解自己內心的契機。開篇蛤蟆先生長時間不開心、覺得生活無望、對任何事都提不起興趣的狀態我曾經也有過,雖然當時不太懂,但現在想來,可能也稍微有點屬於抑鬱前兆吧。當然,自從我找到目標後,這些症狀都消失了。

  假若我當時讀到這本書,應該可以更快地從另外一個角度幫到自己。

  接下來通過幾個問答,簡單介紹一下書的內容~

  1.蛤蟆先生為啥來做心理諮詢?

  我感覺自己好像沒什麼價值,我把自己的生活搞得一團糟!

  不知道一輩子都幹了些啥?又幹成過啥?

  真正讓我受傷的是身邊的朋友對待我的方式,他們指責我打擊我羞辱我。

  2.人最基本的感情有哪些?

  理解你的童年就是理解你自己的關鍵線索。

  人的某些基本感情是與生俱來的,兒童的基本感情有快樂和深情、憤怒、悲傷、恐懼。

  3.為啥要慪氣?

  你得學習如何不帶攻擊性地發火。

  慪氣是最能說明怎樣用時間來稀釋憤怒的例子,說白了,慪氣是輸家在對強大的贏家做出反應。

  4.童年裡,誰對你影響最大?

  倘若一個人被比自己強大許多倍還無法逃離的人(暗指父母)欺凌和傷害,他可能會做出怎樣的反應?

  可能會出現“順從行為”,“取悅”,“道歉”,“依賴”。

  童年體驗到的最強烈的情緒,不可避免地變成我們成年後經常有的感受。順從行為可能導致有些人學會了把依賴當成生活方式,換句話說,這些人永遠都沒有真正長大成人。

  5.兒童如何釋放憤怒?

  強←—→弱

  叛逆撒潑慪氣任性鬱悶拖延厭煩退縮

  6.自我狀態的三種類型有啥區別?

  自我狀態的三位一體,分別是“父母狀態”、“成人狀態”、“兒童狀態”。

  “成人自我狀態”指我們理性而不是情緒化的方式來行事。只有處於這個狀態,我們才能學到關於自我的新知識。

  “兒童狀態”時,你會體驗到童年的感受,好的壞的都有。你會再現過去的情形,再次體驗過去的情緒,可你學不到任何新的東西。

  “父母狀態”時,基本上你不是在挑剔就是在教育別人。處於“父母自我狀態”時,我們表現得正如自己的父母,每個人都有“父母狀態”,這來自年幼時父母的言行和對待我們的方式。

  7.你是怎麼看待自己和別人的?

  我們回顧你生命最早期的階段,從出生到大約四五歲的時候,發生的一切都對你影響重大,還影響了你後來的成長,牽涉到你怎樣看待自己和別人。你對自己的看法是在人生的最初階段裡形成的。

  比如在你童年時,大約四到五歲左右,你會試圖回答兩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你是怎麼看自己的?我好嗎?”

  第二個問題:“我是怎麼看別人的?他們好嗎?”

  答案有4個:

  1.我好;你也好。

  2.我好;你不好。

  3.我不好;你好。

  4.我不好;你也不好。

  8.情緒有用嗎?

  當你有恐懼時,焦慮的念頭就會跑到你的意識層面讓你沒辦法放鬆。

  雖然你開始在理智上理解自己的行為,但要充分理解自我,唯有透過和自己的情緒做聯結,當你對情緒的感受越來越清晰時,就能明白它們並非可有可無,也不會對它們不聞不問,因為情緒正是自我的核心。

  只要我們的情緒真正獲得理解,就能有成長的機會。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讀後感 篇4

  最開始接觸這本書,是源於朋友的推薦。在此之前,我對這型別的書接觸不多,而這一種以敘事為主,再逐步深入的,著實還是所見的第一本。

  書籍篇幅不長,最具特色的是他的描寫方式。將讓外行人一看就暈的心理知識以童話故事的形式呈現出來。理論與情節相結合,有停有頓,不會給人增添太多的閱讀疲勞感。

  這是一隻患上抑鬱症的蛤蟆先生在朋友的鼓勵下去看心理醫生,接受治療最後獲得新生的故事。在看著蛤蟆先生逐漸變好的過程中,我覺得我也跟著接受了一場心靈治癒之旅。

  我跟蛤蟆先生一樣,第一次接觸“兒童自我狀態”、“成人自我狀態”、“父母自我狀態”等這一些看似簡單,實則真正貫徹卻需要細細品味的名詞。跟著蒼鷺醫生的節奏,迴圈漸進,像洋蔥一般,一層一層由淺到深。

  這本書於我最大的收穫,其實在於聯絡書中內容,以新的角度對自己重新的認識和學習。蛤蟆先生在理解和聯想中,學會大多時候能夠以“成人自我狀態”來看待問題,學會打破自己給自己設的心理遊戲,改寫自己的劇本獲得新生。我感受著他的心路歷程,又如一個陪伴者看著他治癒。在這過程中,我也學著回想我的過去,我的現在,試著將蒼鷺醫生所提到的東西與我自身聯絡起來,以另一種方式看待事物。

  我曾聽一個網友說他對心理諮詢的看法,他曾簡單的概括為“政治書”,給予你心理暗示,告訴你世界很好。但跟著蛤蟆先生走了這麼一遭後,我卻覺得這是一個神聖的職業。他們與心靈打交道,將迷途的人們以一種溫和且堅定的方式帶回正軌。

  我印象最深的是蛤蟆先生與蒼鷺醫生的第一次會談,僅僅只是簡單的幾個提問,卻頓時讓蛤蟆先生意識到心理諮詢的意義所在——是他想讓自己變好,不是別人,也不是出於其他目的。在更多的情況下,蒼鷺醫生都採用傾聽和詢問的方式,而不是單方面一味的灌輸思想,更多的是逐步引導蛤蟆先生主動訴說,給無助的人一個安心的發洩口。我想這就是心理諮詢的魅力所在。

  這本書的幾處細節,也讓我不由聯想到的社會中一些真實的現象。

  據統計,全球約有3。5億人患抑鬱症,卻只有不足一半患者接受有效治療。這又是為什麼?就像書中河鼠、鼴鼠和獾三者對心理諮詢這一事的看法,保守的河鼠曾打過退堂鼓,覺得不如吃幾片阿司匹林來得有效;鼴鼠和獾也覺得心理諮詢是一件很嚴重的事情。這和現實生活中那些對“心理諮詢”有偏見的人有著同樣的性質。而正是因為這樣的偏見,才導致了抑鬱症、自閉症等心理疾病的治癒率依舊很低,不是不想治,而是不敢治或者沒有選擇正確的方式去治療。而社會對精神疾病的歧視是影響治療的因素之一,作為一種常見病,抑鬱症已成為人類的第二大“殺手”。

  精神疾病治癒率低是一類問題,然“為什麼會產生精神疾病”這一問題又值得人們深思。

  最近一段時間,關於“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這一話題也是熱議紛紛,著名主持人董卿也在多次訪談中提到這個話題。父母享有極大的權力,以塑造子女人格的雛形。然而在某些過於嚴苛的要求下,孩子卻很容易產生心理問題。就如蛤蟆先生的父親對他總是一味的否認和斥責,這和他之後的自我否認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只能說我們沒辦法改變原生家庭,也沒辦法改變過去,但我們可以接受它,在重新認識它的過程中獲得希望和動力。

  原生家庭的影響,也只是一部分因素。心理問題的源頭,仍要追溯到個人本身。

  許多人在遇到生活不順時,更多的是怪人怪事。蛤蟆先生將自己心靈受挫的大部分原因總結為父親的嚴苛和獾的斥責,但卻忽略了一個事情——如果你不願意,沒有人能逼你做任何事情。在書中的第八次談話,引入了一個新的概念讓我眼前一亮——心理遊戲。當蒼鷺醫生解釋後,我發現在很多時候,我和蛤蟆先生一樣也處於“我真可憐”和“PLOM(可憐弱小的我)”這兩個遊戲中。

  蛤蟆先生在慢慢分析自己的處境和了解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後,他改變了自己,也改變了自己的人生劇本。同時我也明白了,人生是自己的,別人享有建議權卻沒有支配權。怨人怨天只會讓人沉浸於失敗和低落中,也不要將所有的希望寄託給別人,因為只有自己站起來了,才是真正的站起來。

  這本書不僅讓人們增加心理知識的瞭解,更是在糾正著人們對心理諮詢這一事物的認識。當人們真正陪著蛤蟆先生走過了“心理諮詢”這一遭,謠言也就不攻自破了,對心理諮詢的接受程度也會更高。

  當今時代人們對心裡健康的重視程度也在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學校建立了“心理諮詢室”以及開放了相關課程,人們對心理諮詢的接受程度也不斷提高,這本書也與時代所需緊緊契合著。

  我很榮幸能夠陪著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與此同時,這躺心靈列車也在等著你們上站。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讀後感 篇5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是一本藉以童話《柳林風聲》的角色書寫的一本大眾心理學著作,故事內容以活潑開朗的蛤蟆先生患上抑鬱症,朋友們勸他去看心理醫生,然後在與心理醫生蒼鷺的對話中逐漸與自己和解,放下小孩子的心性,找到真正成熟的自己這一條線展開。主要表達的是原生家庭給人帶來的影響。

  故事結尾是個常規的好結局(這兒有點跟不上莊園世家子蛤蟆先生被治癒的速度),在最後所有的小動物都明白了無論風險如何,都必須繼續前行。可大家都知道數十年所經歷的童年創傷僅憑几次心理諮詢對話就能被治癒嗎?這恐怕不是件容易的事。好在這樣的結局讓人充滿希望。

  第一次瞭解原生家庭、兒童心理創傷等概念時是在《愛的藝術》這本書裡,當我看完“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愛”這章後,瞭解到父母的愛是不一樣的,父親與母親扮演的角色有偏差,會使孩子性格往單一方向發展,童年父母給孩子的愛對孩子成年後甚至是一生都會產生非常重要的影響。

  《蛤蟆先生》這本書中說“我們的父母把我們帶到世上來,他們盡他們最大的努力來養育孩子,很少有父母要故意傷害孩子,可是父母也是人,會不可避免地將他們的觀念和行為傳給後代,正如他們一定會把自己的基因傳給下一代一樣。”所以沒有任何一個原生家庭是絕對完美的,因此孩子們要學會的是,如何應對和防禦因此而產生的後果。

  因此在看完《愛的藝術》後第一次接觸到這個概念時,像是被重錘敲了一下,我嘗試著把我童年的經歷就像電影一樣在我腦海裡完整的放映了一遍,這是個較為痛苦的過程,好比在鏡子前將看似完整的自己一點一點撕開,逐步撥開自己身上的每個角落查詢,然後發現每個地方都有需要去填補的地方。於是產生了對自我、父母、家庭的思考。

  看《蛤蟆先生》後比較有代入感,將自己代入到每個動物身上,發現他們身上的劣根有部分都是我自己,於是得到提醒要儘量改變自己的這一部分。從中也得到啟發:辨別三種自我狀態“父母、兒童、成人”、自證預言與人生座標、心理遊戲與角色扮演。

  最後希望自己能成長為一個有共情能力(具有強大的意識,瞭解自己的情緒,能從不幸中重新振作,能控制得住衝動,懂得延遲滿足,從而避免輕率的決定和不妥的行為)、高情商(也指共情能力,體現在成熟和自我接納和求同存異接納他人)、獨立自我(做自己的自豪感)的成人狀態。

  將自己剖析這無疑是個痛苦的過程,沒有痛苦就沒有收穫,正如那句所說的:沒有一種覺醒不帶著痛苦。但是正因為有覺醒才會有改變,儘管沒有那麼容易脫胎換骨。

  所有的愛都是需要學習和練習的,包括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戀人之間的愛、朋友之間的愛,自己對自己的愛等。就像是學習其他的藝術一樣,如音樂、繪畫等。那自己愛自己無疑是最重要的,足夠的愛自己,才有能力愛別人,愛這世間萬物,所以請務必學會好好愛自己!

  最後,引用這本書的一段話作為結尾:如果你為自己負責,就會認識到你對自己是有自主權的。因此你就知道自己有力量來改變處境,更重要的是,有力量改變你自己。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讀後感 篇6

  讀完這本書,不僅是蛤蟆先生去看了心理醫生,隨著書中幾次談話的進行,我好像也去看了心理醫生。我忽然明白,認識自己是很重要,也是很難的一件事情。我就像一開始腦子裡一團糟的蛤蟆先生,在經過與諮詢師蒼鷺的一次次談話與一次次引導下,開始正視自我,理解自我。

  書裡的每位角色都有自己獨特的性格,他們是蛤蟆的好朋友,但卻只是從自己的角度出發想要對他好,忽視了蛤蟆自己內心的感受。在看到後面的幾次談話後,我認為導致蛤蟆變得糟糕的原因除了朋友們對他的所作所為,更重要的是原生家庭對他的影響。

  蛤蟆的家庭看似沒有問題,甚至可以說是大戶人家。在這樣的家庭裡生長哪裡會有煩惱呢?可是這樣的家庭卻實實在在地影響了年齡尚小的蛤蟆的內心,以及長大後的世界觀與價值觀。蒼鷺說過:“大多數的父母會盡最大努力來養育孩子,很少有父母要故意傷害自己的孩子。可是父母也是人,會不可避免地把他們的觀念和行為傳遞給後代,正如他們一定會把自己的基因傳給下一代一樣。所以孩子們要學會的是,如何應對和防禦因此而產生的後果。”因為我們無法逃離,所以我們必須得學著調整自己,就像父親不讓蛤蟆哭,他只能調整自己不哭。但這樣蛤蟆就不能表達內心的壓抑,一直處於低自尊的狀態。並且,少了這份情感,他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就成了一個殘缺的人。童年的經歷使他常常處於兒童自我狀態,以此減輕自己所受傷害帶來的影響。但好在有蒼鷺的引導讓他找回了自我。

  原生家庭多多少少都會對我們造成影響,我們要做的不是去責怪父母。父母也是人,人都是不完美的,所以我們不能苛求他們的教育方式做到完美。我們要認識自我,認可自我,提升自尊,才能遇到更好的自己。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讀後感 篇7

  衝著這本書的排行版與名字好奇心,開啟了學習之旅。粗略看完一遍後對於心理諮詢具體的點位與其中交流的互動依舊不是很清晰,於是拿起筆展開二度閱讀。同比這一次閱讀的更深入些。

  心理諮詢,在世俗角度或以往認知裡,彷彿它就像一個疾病,做心理諮詢的人都有毛病。那是一個很深的認知誤區,就如抑鬱與抑鬱症就是兩個截然不同的內容。一個是狀態一個是病症。天會下雨也會陽光,月有圓也有缺,都是不同的狀態。國外心理諮詢是很普及的活動,彷彿就像社群服務點一般。而國內往往有點“談虎色變”,當然目前認知與接受度也在不斷提升,倒是可喜。但當前青少年自殺率,厭學率等系列資料表明,單認知提升已遠遠不足,甚至專業性貼入社會各通道,有點迫在眉急,尤其是“祖國的花朵”。

  諮詢的過程,並非我們平常以為的,說教傳授,更多的是引領來訪者不斷進行自我探尋,自我反觀覺察,讓來訪者自己生長出力量。所以一切的諮詢前提必須是從來訪者自願開始。

  一個人的年齡分為生理年例與心理年齡,可能他有很好的學歷工作能力等等,但也可能擁有一個很小的心理年齡。從心理學角度來講,常有3種模式的心理狀態,即將:父母型狀態(扮演指責批評權勢等),成人狀態(理性客觀地分析處事),兒童型狀態(弱小受傷無助等)。

  一個人的童年心理軌跡往往決定了後面整個人生對待人事物的相處模式或者是總基調,就如一開始種下的因,在後面的一切都是結的果。而且大多是不太滋味好的果。而要破這個原有軌跡,意味著改變,改變意味著痛苦,而且可能是一段漫長的改變過程。

  情緒的力量與作用遠比學習一門技術知識更關鍵,因為它是內在的力量。就如當下很多優秀的人可總覺得過不好一生。因為內在生命核心力不足。所以覺察內心世界,觀察每一個情緒背後的需求是十分重要且有實際意義的。學習成為“我是我的觀察者”,觀察每一個起心動念。

  萬物皆有裂縫,那是光之來處。

  願我們都成長為一道光,

  照亮自己也溫暖他人。

  安。願好眠。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讀後感 篇8

  讀點心理學不僅是為了瞭解自己的行為和背後深層次的原因,也為了瞭解其他人行為背後的動機,就能從不同的視角對他人的行為進行解讀。

  書中寫到我們每個人的行為模式是在小時候形成的,“嬰幼兒會從經驗中學習,這樣的學習不僅涉及用腦思考,也涉及全部的自我。我們學到的一種生存的策略,並發展出一套行為來應對父母和其他人。這套應對行為會跟隨我們一生,直到我們改變它。“我們一直深受行為模式的影響,直到有一天你看到它,並決定改變它。“童年的經歷如此強大,如此鮮活,於是便塑造了每個孩子對世界獨特看法,外面的世界變成了在我這裡的世界。”此後的一生我們在不斷的強化自己構建的世界觀,“把自己的人生變成了一個自證預言”。

  書中談到了心理學的專業概念“自我狀態”,“自我狀態是三位一體,分別是父母、成人,兒童。”三種自我狀態在生活中都可以找對對應的人,成人的自我狀態是理想的自我狀態;“成人自我狀態是指我們用理性而不是情緒化的方式行事,它能讓我們應對此時此地正在發生的現實狀況。處在這個狀態時,我們所有的只是和技能都能為自己所用,而不再被腦子裡父母過去的聲音所驅使,也不會被童年的情緒所圍困,相反,我們能思考當下的狀況,基於事實來決定怎麼做。”處在父母的狀態總是認為自己是對的,想要把控所有事件。處在兒童的狀態依賴心強,存在逃避責任。

  為什麼相似的事情重複發生,是你決定了別人可以怎麼對待你,以前不是很理解這句話;人有時候都很難自己,如何能控制其他人?在書中找到了答案。“為什麼你總是遇到類似的事情?這些事情最後都讓你顯得很蠢,讓對方佔了上風,讓你感覺又變回那小時候那個可憐弱小的自己,到底是純屬倒黴,還是因為你用某種方式和對方共謀了這件倒黴事。”聽起來匪夷所思,實際情況可能就是這麼回事。“以往的經歷教會我們在相似的情境下,不經大腦就自動做出反應。”

  感受是基於外部事件的影響還是基於我們的選擇,阿德勒心理學強調是我們對事件的看法決定了我們的感受,而不是客觀事件本身。同樣這本書中寫道“我認為沒有人能讓我們產生什麼感受,除非他們用蠻力脅迫你,說到底是我們選擇了自己的感受,我們選擇了憤怒,我們選擇了悲傷。”人要為自己的情緒負責,“如果你為自己負責,就會認識到你對自己是有自主權的,因此你就知道自己有力量來改變處境,更重要的是,有力量改變你自己。”

  從對於自己的信任和他人的信任的兩個維度,劃分出四個現象。我好你好,我好你不好,我不好你好,我不好你不好。其中我好你好是一種理想狀態,“他們有強大的自我意識,瞭解自己的情感,他們能管理情緒,能從悲傷和不幸中重新振作,但也許最重要的是,他們能控制衝動,也得懂延遲滿足,從而避免輕率的決定和不妥的行為。”我好你不好的典型特徵是挑剔父母型,對應生活中總是挑別人毛病的人,生活中這類人可能是某個挑剔的同事。我不好你好處在悲傷的兒童階段,存在自卑,對應生活中自尊水平較低,總是在自我否定。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讀後感 篇9

  上回諮詢後蛤蟆發現童年回憶的某些部分讓他非常痛苦,第四次來諮詢的蛤蟆感覺自己很悲傷,似乎又抑鬱了,還嚎啕大哭起來。諮詢師告訴蛤蟆,要更好地理解自己,就需要跟自己的情緒做聯結,並理解這些情緒,如果否認它們,不論是無視還是壓抑,結果都像是做了截肢,如同身體的重要部位被切掉了一樣。這一回蛤蟆跟諮詢師分享了他與父母童年相處的具體經歷,比如嚴厲正直愛訓斥和責備的蛤蟆父親曾經當著好幾位大學同學的面來指責他,而母親也曾當著大家面問他有沒有穿乾淨內衣,讓他覺得難堪。這次面談根據蛤蟆童年的經歷,他們進一步總結出了蛤蟆的適應性兒童順從行為。該行為可能導致他學會把依賴當成生活方式,這樣的人可能永遠都沒有真正長大過。

  第五次見面蛤蟆覺得比之前開心一點了,睡眠也好些了,多了一些自己感情興趣做的事情。此時的蛤蟆情緒溫度計刻度在5或6的位置。上回面談在諮詢師與蛤蟆一來一往的溝通中,他們發現蛤蟆已經很久沒有發怒過了。回去後他琢磨著自己的憤怒情緒,發現是跟內疚感連在一起的。這回面談他們想共同分析一下為何蛤蟆缺少憤怒。諮詢師給出了下圖並進一步解釋道這些行為策略實際上都是從童年發展而來的防禦機制,用來保護我們免於受到危害。但是當成年人慪氣、撒潑、鬱悶或是厭煩的時候,我們會想他們究竟是行為不當,還是在無意識或無法控制地重演童年的行為模式。蛤蟆作為成人也採取過撒潑的方式。我好像很長時間都很叛逆。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讀後感 篇10

  這本書大概用一兩天就能讀完,我覺得挺好看的。在蛤蟆先生的10次心理諮詢中,我們被科普了一些心理學基本常識。

  蛤蟆先生與心理醫生的初次見面讓我們瞭解到,心理諮詢是一個自發的過程,諮詢師和來訪者雙方都要自願。這意味著患者要為自己而非取悅朋友等其他原因想諮詢並且願意與諮詢師合作心理諮詢才能夠繼續進行下去。患者是主動的參與者,需要為自己的諮詢擔起責任來,而非抱著坐等受教的態度面對諮詢師。在初次見面時患者與諮詢師還確定了面談時間、頻率以及費用等。值得一提的是當蛤蟆問道諮詢師自己是否會好起來時,諮詢師回答說:“如果我不相信每個人都有能力變得更好,我就不會做這份工作了。我無法保證事情一定會變好,但我可以承諾的是,我會對你傾注我全身心的關注,我也希望你對諮詢是全心投入的。假如我們都能像這樣一同努力,就能遇見積極的結果。但歸根結底,這一切都取決於你。”看完這些感覺我自己的心理諮詢師也是願意幫我並且相信我會好起來的,突然很感激她。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讀後感 篇11

  最近花了幾天時間看完了《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一書,本書沿用了《柳林風聲》這本在英國家喻戶曉的故事書裡的人物,以蛤蟆先生為來訪者,蒼鷺為心理諮詢師,展開了一段為期十次的心理諮詢。隨著諮詢的不斷深入,蛤蟆也從第一次諮詢的情緒溫度計的最低點(1—2),上升到了第十次諮詢中的情緒溫度計的最高點(9—10)。

  為什麼僅僅透過十次面談,蛤蟆竟從悲觀厭世轉變為以前的熠熠生輝,甚至產生了新的人生規劃,也許這就是心理諮詢的神奇作用吧!我認為蒼鷺心理諮詢師主要運用了人本主義和精神分析學派的一些方法理論,並一步步引導蛤蟆透過不斷自省,認識問題,轉變對自己、對他人的態度。在這個諮詢過程中,蒼鷺真的是把啟發式教育運用到了如火純青的地步,正所謂“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讓蛤蟆在不知不覺中自己發現、提出問題,自己回答,當蛤蟆領悟到那一步的時候,蒼鷺再上升到心理學的理論框架,幫助蛤蟆理解自己的情緒、行為後面隱藏的深層動機。

  首先,我們來看下這本書裡的人物關係。蛤蟆先生出生在一個社會地位很高的家庭,家裡擁有釀酒廠和大莊園,父親給他的印象是嚴苛,總是用責備的語氣訓斥他,母親則把他當小寶寶,認為他是一個永遠長不大的孩子。沒錯,這就是蛤蟆出生和成長的原生家庭,在這樣的家庭影響下,蛤蟆從小養成了順從、道歉和依賴的行為模式,蛤蟆也經常處於本書中提到的“兒童自我狀態”。

  蒼鷺心理諮詢師把人的心理狀態分為三類:兒童自我狀態、父母自我狀態和成人自我狀態。每個人都有可能在這三種狀態中進行切換。這三種狀態根植於人生座標的不同象限。

  如果人從小形成的觀念是“我不好,你好”,正如書中的蛤蟆,從小受到父親的苛責,形成了低自尊,容易受困於“悲傷的兒童狀態”,經常玩“PLOM”心理遊戲,“PLOM”是“PoorLittleOldMe”(可憐弱小的我)的縮寫。雖然雙親已經去世,但是蛤蟆總是認為朋友們在不斷地指責自己,這也是蛤蟆在本書開始抑鬱、焦慮的主要原因,特別是朋友老獾,總是拿嚴厲的目光審視批評自己,讓蛤蟆想到了自己的父親。

  這本書裡另一個比較典型的人物就是獾啦,他是蛤蟆父親的朋友,總是喜歡對蛤蟆先生的生活指手畫腳,獾的人生座標是“我好,你不好”,對蛤蟆時刻處於“挑剔型父母狀態”,我相信大家在生活裡也遇到過獾這樣的人物,也許是你的父母,亦或曾經的老師、領導。這類人經常玩的心理遊戲是“NIGYYSOB”,“NIGYYSOB”是“NowI’veGotYou,YousonofBitch”(我抓到你了,你個壞蛋),他們常常會佔據權利和權威的制高點對別人評頭論足。說實在的,有個獾這樣的朋友的人,還真需要具備強大的心理素質。

  當然最健康的人生座標就是“我好,你也好”啦,處在這個人生座標的人對應的是“成人自我狀態”。“成人自我狀態”指人們用理性而不是情緒化的方式來行事,不被父母過去的聲音所驅使,不被童年的情緒所圍困,思考當下的情況,基於事實決定要怎麼做。

  蒼鷺心理諮詢師透過十次心理諮詢,逐步引導蛤蟆先生從“兒童自我狀態”過度到“成人自我狀態”,幫助蛤蟆先生擺脫原生家庭的消極影響,當然這個過程離不開蛤蟆先生自己的積極思考和領悟。

  書裡詳細介紹了“兒童自我狀態”的概念,並提到了精神分析學派提出的“移情”,以及人本主義學派重視的“共情”,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讀下原文。

  本書提到了另外一本廣受歡迎的心理學著作《人間遊戲》,這本書的作者是美國心理學家艾瑞克。伯恩。可惜目前只有臺灣翻譯的繁體字版本,希望簡體翻譯版儘快面世吧。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讀後感 篇12

  一個淡定友愛的母親和一個熱情開朗的父親會給孩子最好的家庭氛圍。

  ——題記

  上午和中午花了3個半小時看完了這本只有10。8萬字的心理學入門書《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平心而論,其中很多觀點讓我醍醐灌頂,很受啟發。

  看完一本書還是要”標記重點”和來一次小總結。蛤蟆最近變得抑鬱了,心理醫生髮現和他的童年經歷分不開,家人的嚴格要求讓他覺得自己什麼都做不好,長大了,自己也沒有得到身邊朋友的肯定,他活在了兒童狀態,像兒童一樣取悅身邊的人、道歉(懷疑自己)、依賴,透過慪氣的方式來釋放憤怒。每個人也有成人狀態和父母狀態,只是運作方式不同,後者讓別人感覺處在一個不平等的位置,而成人狀態是一種理智的狀態。

  其中有一句話:別人或許會影響和說服你,可最後,是你自己在決定要選擇什麼樣的感受。高情商的人理解自己的內心情感世界,並且掌控它,能夠管理情緒,控制衝動,延遲滿足。

  要提高自己的情商,特別是控制情緒和延遲滿足的能力,要跨越自己常用的不成熟劇本,要很快能夠調整心態面對生活的挑戰。智商與生俱來,而且都差不多,但只有情感智力才能推著我們走得更遠。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讀後感 篇13

  第一次見到心理諮詢師,蛤蟆先生問“你認為我會好起來嗎?”

  諮詢師站定了,直視著蛤蟆先生的眼睛說“如果我不相信每個人都有能力變得更好,我就不會做這份工作了。”

  前幾天偶然遇到一本書《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剛剛讀完,趁著這股熱乎勁,想要總結下自己的讀後感。

  眼下越來越多的管理人員在處理技術問題,那些技術問題相比過去要難得多。受教育的人也以往任何時候都多,我們從沒有像今天這樣瞭解物理世界。可是個人的情感智力,也就是情商世界,我們瞭解多少呢?

  我們需要有強大的自我意識,瞭解自己的情感。能管理情緒,能從悲傷和不幸中重新振作。也許更重要的是,需要能控制衝動,懂得延遲滿足,從而避免輕率的決定和不妥的行為。

  認清當前的自我狀態

  兒童自我狀態:每個人在自己的內心深處都帶著一個小小的兒童,當一個人以兒童自我狀態與人交往時,他的情感、思考和行為表現等就會表現得像孩子一樣。

  父母自我狀態:我們從父母或其他重要他人那裡複製來的思想、情感和行為。

  成人自我狀態:一個人處於成人自我狀態時,其思想、行為和情感都指向於此時此地,具體表現為理性、精於計算、尊重事實和非感性的行為。

  當你處於兒童自我狀態和父母自我狀態時候,都是潛意識進入的,很難感知到,這兩種狀態都是長期成長過程中形成的,原生家庭影響很大。要常反思自己的狀態,需要進入到成人自我狀態中去形成自己的個性情感狀態。

  人生座標

  這個座標可以用來理解行為的方法,尤其是理解我們自己的行為。

  “我好,你不好”座標的的人會加強自己的優越感,總需要攻擊或譴責別人。比如我們童年時候的父母,公司裡的上級領導。其他座標的相對應型別的人,大家可以多思考下。

  當你理解了別人對自己的行為基於哪個座標後,就能很好地消化接下來的溝通了。我們自己要做的是基於“我好,你也好”的狀態下,進行進一步的對話。

  基於以上的認知,才能瞭解自我意識,把控自己的情感,管理自我的情緒。

  以上是我對《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這本書的淺顯認知與收穫,希望對讀到這篇推文的你也有一些幫助。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讀後感 篇14

  本書用簡單易懂,且充滿趣味的小故事,表達出人的各種潛在心理,幫助大家正確審視認識自己,完善大家對待別人對待生活的認識。讓大家能輕鬆的完善健全自己的人格。

  不用於《自卑與超越》和《原生家庭如何修補自己的性格缺陷》那樣充滿心理學術語的表達方式,也沒有那麼晦澀難懂。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以擬人人物蛤蟆先生為主人公,內容以蛤蟆先生數次拜訪心理諮詢師蒼鷺展開。

  透過這個過程向我們揭開了我們內心深處埋藏的不易察覺的想法。輕鬆易懂。

  用有趣輕鬆的方式讓我們看清了自己的內心,讓我們能輕鬆的卸下習慣已久的盔甲,讓自己的生活精彩起來,讓我們不再審判懲罰自己。

  文中以三原色來表示人最基本的“喜”“怒”“悲”情緒。

  文中把童年時期學習到的`與人相處的方式稱為“兒童自我狀態”

  把在父母身上學習到的相處方式稱為“父母自我狀態”

  把能自我計劃、考慮、決定、行動的狀態稱之為“成人自我狀態”

  在“兒童自我狀態”時,我們會體驗到童年的感受,會再現過去的情緒。兒童自我狀態又分為“自然型兒童”和“適應型兒童”自然型兒童擁有基本情感:快樂和深情,憤怒,悲傷,恐懼。適應型兒童為適應父母和環境做出的改變,形成的性格影響深遠,以至於成年後某些特定場景,也能使人進入兒童自我狀態。

  在“父母自我狀態”時,你不是在挑剔就是在教育別人。用言行重複你父母那裡學來的價值觀和觀念,並證明給別人,讓別人接受。

  在“成人狀態中,我們能理性合理的行事,處於這個狀態我們能把我們所學的知識技能為自己所用,且不再被腦子裡父母過去的聲音趨勢,也不會被童年的情緒所困擾。我們能思考當下的狀況基於事實來決定要怎麼做。

  重點:沒有人能讓我們自己產生感受,任何感受都是我們自己選擇的,比如我們選擇了“憤怒”,我們選擇了“悲傷”

  書中告訴我們,回憶過去時,不在譴責自己,而是客觀的反思自己的所作所為,從中學習領悟,不在內疚。

  書中蒼鷺提出了人生座標:

  1、我不好,你好:低自尊的人容易玩“我真不幸”和“可憐弱小的我”等“受害者遊戲”,這時候人們處於悲傷的兒童狀態。

  2、我好,你不好:這一類人會把斥責和懲罰別人視為己任,容易玩“你為什麼總讓我失望”,以攻擊和譴責別人來證明自己高人一等。這些人處在挑剔型父母狀態。

  3.我好,你也好:這是最理想的狀態,信自己信他人。不要對他人的話新增自己的主觀臆想。而是理性分析作出回應。

  重點:不要在他人的神情中尋找認可或不認可,不要把關係搞得像父母與孩子。拒絕依賴別人!

  高智商的同時人們也需要高情商,情商高的人,擁有很強的自我意識,能從悲傷和不幸中重新振作起來,能控制衝動,懂得延遲滿足,從而避免輕率的決定和不妥的行為。高情商的人能產生共情,彪是他人的感受,回應他人的情感,與他人建立良好的關係。

  作者透過這些方法來提高自己的自我洞察力和情商,而這顯然效果顯著。

  大家可能注意到我再文中數次提到“輕鬆”這個詞,這是我的真是感受,《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這本書能讓你在放鬆松狀態下完成閱讀。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讀後感 篇15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是英國心理學家羅伯特戴博德寫的一部心理案例的合輯,看過這部書,就會明白,在人生長河裡沒有誰是你的擺渡人。

  蛤蟆先生看似樂觀,其實內心傷痕累累。他從小生在這一個刻板陳舊的家庭,爸爸嚴苛,媽媽懦弱,蛤蟆先生從未感受到溫暖,有的只是冷漠和責難。

  蛤蟆先生七歲被送到私立學校,大學畢業繼承產業,他絞盡腦汁經營父親留下來的蛤蟆莊園,但是大家看不出他的付出,為了得到認可,他努力取悅他們換來的卻是橫加指責。為了看起來合群,他活成別人的開心果。這一件件的瑣事,讓蛤蟆先生無法自拔,身心疲憊,借酒澆愁,於是再一次大醉之後他偷了一輛車有化妝成洗衣服逃跑,他搶過馬,偷過錢最終入獄。

  蛤蟆先生在出獄後身心崩潰,他患上了抑鬱症,家園被黃鼠狼霸佔,曾經光鮮的蛤蟆先生,最後活成了臭蛤蟆,作者透過蛤蟆先生,反映了人們的縮影,其實生活中很多人都是蛤蟆先生,每個人都在費力討好一個人,然而對方卻利用你的善良索取更多,你盡心盡力工作生活,但是命運總是給你使絆子,讓你的辛苦付諸東流。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不帶傷,不論願不願意,你都無路可退,所以不管什麼讓你停下腳步,但是都不可以讓自己倒下。蛤蟆先生一度傷心,一度輕生,好在朋友給他推薦了心理醫生。他第一次來到蒼鷺小築,蒼鷺問他誰讓他來的,蛤蟆說是河鼠。蒼鷺搖搖頭說能讓你來的只有你自己。不能指望別人來救贖自己,只有自己為自己負責。

  之後每週蒼鷺都會給蛤蟆一個問題思考,每次都是問他這件事你怎麼看?你有什麼感覺?你會怎麼做?蒼鷺一路引導蛤蟆,打開了他的內心。經過幾個月問診,他始終記得蒼鷺說要不要與生活和解,你自己說了算。

  蛤蟆終於重新開始,早起划船,感受世界,接納痛苦。幾個月後,蛤蟆結束治療。這次蒼鷺告訴蛤蟆如果你為自己負責,你就會知道你有力量改變環境和自己。於是蛤蟆重拾愛好,買了新船參加皮划艇比賽,開啟了大篷車短途旅行。蛤蟆找回自己的勇氣和魄力。他奪回了屬於自己的東西。幹起了自己喜愛的房地產事業。他賣掉了蛤蟆莊園,另建新居。生活能治癒的永遠是自己願意走出來的人。“面對傷害,我們無處可逃,但必須完成的事,唯有靠自己才能行。”人生苦樂無常,我們總會受傷,也總會有很多迷茫。但不要灰心,不要沮喪。只要能沉得住氣,扛得住難,你自己就是那股最強大的力量。當你在自我治癒的路上,主動邁出第一步的時候,新世界的大門,也會隨之為你開啟。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讀後感 篇16

  一本心理學入門的書。快餐式讀書的當下,這樣一本書是討人喜歡的。一開始看到這本書是在噹噹網,銷量蠻高。後來在微信讀書看到了電子書,一口氣看完。從標題看,是一本心理相關的書,勾起了我的好奇心。開啟看看,咦,怎麼是一本故事書?

  蛤蟆先生原來很招人喜歡,因為某件事然後封閉了自己,他的朋友介紹了蒼鷲醫生給他。這件事沒有一開始就指出來,而是後面出現了,原來是蛤蟆因為喝醉了偷了車被抓了,最後越獄。大概是這樣的情節,這樣一件事,讓蛤蟆疏遠了所有的朋友,連他的莊園都荒廢了。

  蒼鷲不是簡單的說教,而是一步步引導蛤蟆認識它內心。禿鷲最經典的開場白是:蛤蟆先生,你今天感覺怎麼樣?蒼鷲還假設了一種溫度計來測量感覺。蛤蟆第一次選擇了1和2之間,那麼意味著它感覺非常糟糕,甚至想要自殺。蒼鷲說的兒童自我狀態沒有好與壞,還有父母自我狀態等理論,真的讓人耳目一新。我想我還會再讀幾遍這本書的。

  最後附上讓人意外的結局。蛤蟆賣掉了莊園,準備去倫敦經營房地產公司。他對小夥伴們說:對‘大世界’的誤傳太多了。當然,如果你體格小,又只住過彈丸之地,自然就覺得‘大世界’又大又可怕。但過一陣你就能在那裡找到容身之處,能力也比之前大得多。我覺得在那兒我有更多的自主權,當然也就有更多的機遇。

  這真是一本很棒的書,值得一讀。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讀後感 篇17

  一週完成完成一本書,1月第一週閱讀完成《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現在發現每次看都有不同的感受,結合工作生活中的經歷總有不一樣體驗,不只是這本書,而是不同時間不同年齡讀同一本書,仍會有不同的感受,所以才知道,優秀的書本,常讀常新。

  心理話題有時候容易太枯燥,太深了理解不了,淺了又沒有用,本書用講故事的方法逐層深入,唯一的感覺就是太短了,結局也有點奇怪,我如果寫可能是另一種結果。

  對我來說感受最深的有以下幾點:

  1人成熟的表現就是能夠獨立,勇於為自己的行為負責。而不是去等待他人幫忙解決。

  2要做真實的自我,並勇於表達自我。不要為了迎合他人生活,要活出自我。

  3兒童狀態,童年的經歷會影響個人的性格和發展方向,去學習如何應對周圍的環境,有些成年人仍會以兒童狀態去應對環境的改變。

  4父母自我狀態,學習父母的應對方式,去用固有方式無意識配合他人。

  5成人狀態,能思考當下狀況,基於事實決定怎麼做,所有知識技能為自己能所用,不被腦子裡父母的聲音影響,能夠不斷改變革新。

  6學會傾聽,遠比學會表達更重要

  7很多情緒是個人選擇用這種方式表達,不是正確的表達途徑,只是長久習慣的反射。要學著接納自我,認識不足並改變。避免自證預言,另一方面也提醒了承諾的力量。

  8人生座標,人生遊戲,你好我好你不好我不好,座標。這個座標將前面的內容整合了起來,最後引出。

  9積極向上,關心他人,動態噺。信自己,信他人。

  10高情商的人有強大自我意識,瞭解自己的情感。他們能管理情緒,能從悲傷和不幸中重新振作。但也許更重要的是,他們能控制衝動,也懂得延遲滿足,從而避免輕率的決定和不妥的行為。獨立走向共生,雙贏思維。

  永遠為夢想而活,不斷改變提升。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讀後感 篇18

  因為惰性,2021年的讀書計劃沒有完成,於是打算跟著“有書”APP一起讀書,2022年共讀的第一本書是《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因為來不及買紙質書,於是下載了“微信讀書”APP,首次閱讀電子書。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是一本大眾心理學著作,作者英國作家羅伯特˙戴博德,聽書名像是一個童話故事,實則是延續了《柳林風聲》的故事主角(20世紀最著名的童話作品之一,作者是英國肯尼斯˙格雷厄姆,該書以動物為主角,以浪漫的筆調塑造了一系列可愛的動物形象。有機會也要讀一讀這本書),講述了得了抑鬱症的蛤蟆先生透過與心理諮詢師蒼鷺的10次心理諮詢走出自卑、軟弱、憂鬱,重新開啟獨立、自信、快樂的人生,從這本書瞭解了心理諮詢是怎麼回事,諮詢師如何透過傾聽、分析、共情、溝通等技巧,帶領病患走出憂鬱。

  曾經自己也有憂鬱和不自信的一面、很久以前網名叫“藍色憂鬱”,後來的日子,老公以他的熱情、開朗、寵溺,把我慢慢從自卑、敏感和軟弱中引領出來,這樣想來與書中的蛤蟆先生還是有共鳴和共情的點。

  蛤蟆先生抑鬱的根源多半來自他的原生家庭,父親古板嚴苛,母親懦弱無能,父母從未給過蛤蟆愛和溫暖,只有指責和冷漠。這樣的傷痛,帶著他來到了成人世界,年幼時形成的自卑、敏感的性格,始終折磨著他,雖然他極力讓自己看上去像個樂觀的“開心果”,但內心的脆弱,讓他日漸憂鬱。一個人的童年,竟是如此重要,童年的烙印,將伴隨人的一生,很多父母因為無知不知道這一點,把孩子帶到世上,卻不能愛、不會愛,讓這世界多了一個不快樂的靈魂。

  文中有一段也引起我的注意,人生座標有四個象限,分別為我好,你也好;我好,你不好;我不好、你好;我好、你也好。蛤蟆先生在諮詢之初,處於我不好,你好的狀態,對自己不自信,如果發生的問題,都是自己的問題,認為自己很差勁,別人都比自己好。經過治療,蛤蟆先生在蒼鷺的帶領下,探索了自己的內心世界,認識了自己,慢慢變得自信、友善,來到了我好、你也好的座標上,找到了自己的人生。記得自己曾經也有這樣的感受,如果有錯誤或問題,總覺得是自己引起的。

  羅伯特˙戴博德曾將人生比作一條河流,看似靜靜流淌、風平浪靜,實則暗流湧動,危機重重。每個人的人生都會遭遇無常,遭遇洶湧的暗流,如何才能跨過人生的暗流,通向彼岸?正如蒼鷺告訴蛤蟆先生,心理諮詢必須是一個自發的過程,雙方都必須處於自願,為諮詢負責的只能是自己,而不是其他任何人,治癒自己也一樣。的確,人生的長河中,能夠治癒自己的只有自己。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讀後感 篇19

  這本書是在朋友圈看到有老師在推薦,於是下單買了一本,花費了3天時間讀完了這本書。書的後面寫著“心理自助”四個字,也就是說這是一本心靈自我救贖的書籍。

  我們身上都有著蛤蟆先生的影子,表面風平浪靜的生活,內心實則洶湧暗流。

  蛤蟆先生的成長背景:蛤蟆住在一個大莊園裡,父親古板嚴苛,總是對蛤蟆不滿意,母親則是懦弱無能,想要關心孩子、擁抱孩子卻要看丈夫的臉色行事,不敢在丈夫面前抱孩子。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成長,蛤蟆極度想要得到父親的認可,而直至父親去世,他都沒有釋懷。文章中寫道,蛤蟆擤了擤鼻子說道:“現在想起他,哪怕他死了有二十年了,我還是能感覺到他對我的不認可。我從沒有成為他希望看到的我。“我們能從蛤蟆身上看到一些人的影子,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太大了,孩子終生的目的就是想向父母證明自己,就是想得到父母的認可。

  長大成人後,原生家庭的傷讓蛤蟆形成了自卑敏感的性格,繼續折磨著他。他絞盡腦汁想要經營好父親留下的蛤蟆莊園,然而大家總拿他與父親的輝煌作比較,絲毫沒有看到他的付出。為了與朋友更合群,他佯裝成熱情的嬉皮士,活成了別人的開心果,但自己的內心卻是千瘡百孔。曾經因為一些事入獄,出獄後一度被人嘲笑,他做選擇的時候喜歡詢問朋友的看法,這樣就把責任推給朋友了。朋友看到他頹廢的樣子,幫他推薦給了心理諮詢師蒼鷺。

  蒼鷺先生的每一次諮詢都會慢慢引導蛤蟆先生找到自己的感覺,一直在詢問:“你現在感覺怎麼樣?“在一次又一次的諮詢中讓蛤蟆悟出一些道理,學會尊重自己的感受,而不是活在別人的陰影之下。

  在這裡諮詢師蒼鷺講述了兩種兒童的自我狀態,一種是自然型兒童,一種是適應型兒童。兒童與生俱來的情感有快樂、悲傷、恐懼,而適應性兒童則是指面對比自己強大的人物、環境,則會學著調整自己的行為來適應這個特定的情形。

  裡面有很多關於應該尊重自己內心感覺,自己的情緒和思維模式自己負責的話語。“如果你要更好地理解自己,就需要跟自己的情緒做聯結,並理解這些情緒。如果你否認了他們,不論是用無視還是壓抑的方式,結果都像是做了截肢,就如身體的重要部位被切掉了一樣,你在某種程度上成了一個殘缺的人。“

  “不是發自內心的東西,就不能帶來真正的改變。“

  “沒有痛苦。就沒有收穫。”

  “能幫你的人是你自己,也只有你自己。有許多問題需要你向自己發問。比如你能停止自我批判嗎?你能對自己好一些嗎?也許最重要的問題是,你能開始愛自己嗎?”

  “我認為沒有人能’讓’我們產生什麼感受,除非他們用蠻力脅迫你。說到底,是我們’選擇‘了自己的感受。我們'選擇'了憤怒,我們’選擇‘了悲傷。”

  “你內在的、包含著情緒和情感的心理世界,那是透過你早年的經歷而形成的。童年的經歷如此強大、如此鮮活,於是便塑造了每個孩子對世界的獨特看法。換句話說,外面的世界變成了內在的世界。無論你對生活形成了怎樣的態度,從此你的行為和幸福感都會收到影響,往後餘生都會如此。除非你決心要改變。”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讀後感 篇20

  我們是否常常犧牲自己用出醜來逗笑別人,自以為成就?是否經受過別人的奚落嘲諷,哪怕極度難堪也表現得雲淡風輕,以顯示心胸開闊?是否被不願意的工作壓得喘不過氣,卻不敢直接推辭?是否不敢在朋友圈展示情緒低落的自己,擔心別人覺得自己矯情?是否用微笑掩飾尷尬?是否用無所謂掩蓋委屈?是否……

  我不敢承認我是這樣的人。而書中的蛤蟆先生,確確實實是這樣的。

  蛤蟆先生是一位滑稽逗趣的先生。他沒有那種正經端莊的品德,正如老獾所說,“沒有哪個自尊自愛的動物會跟他站在一起”。但同時,他又有世界上最“可貴”的品德:心胸開闊,從不在意別人的低看,“盡職盡責”地做著“有趣”的自己來逗笑他人。

  有一天,蛤蟆先生變了,他敏感、悲觀、邋里邋遢,甚至在眾人面前放聲大哭:“抱歉了,我現在整個人都不太好!”這樣的蛤蟆先生,讓朋友都覺得他病了,一致決定送他去看心理醫生。蛤蟆先生順從地接受他人的好意,因為他不想讓別人失望。

  一次又一次,麻木地接受他人好意的指導、訓誡,蛤蟆先生已準備好被動地治療自己的心理。

  直到蒼鷺醫生告訴他:“心理諮詢向來是一個自發的過程,諮詢師和來訪者雙方都處於自願。所以,這就意味著,只有當你是為自己而不是為取悅朋友們才想諮詢的時候,我們才能真正地合作……為諮詢負責的只能是你,而不是其他任何人。”

  自發的?為自己?不為取悅別人?

  這些話對蛤蟆先生來說是新鮮而震撼的。他從來都被當作是接受命令,或是坐等受教的物件。有一天,有人告訴他,拯救他的只能是他自己,他是最重要的參與者。

  事實上,這些年來,他從未有意識地將“我”放在第一位。為了討好朋友,他常常做出誇張,甚至是浮誇的“扮醜”;為了不辜負長輩的心願,他獨自消化著被迫繼承釀酒廠的陰影;為了迎合大家對他的“大大咧咧”的印象,他從不敢說出一些可能矯情尖銳的話。回望過去,他總是主動地挑剔自己,審判自己,然後判定自己有罪,繼而譴責自己。

  事實上,這些年來,表面開朗大方的蛤蟆先生,從來都不快樂。因為姿態很低,旁人總是肆無忌憚地與他“開玩笑”。儘管他不斷的說服自己“沒有關係,我不重要,我不重要”,可是,每一次“開玩笑”的奚落,每一次“無心”的指責,都像一根刺,戳向蛤蟆先生,切切實實地紮在他心底,直到他再也無法承受,直到他覺得自己真的一事無成、糟糕透頂。背地裡,他無數次為自己無人關懷的自尊心默哀。

  蛤蟆先生終於勇敢地嘗試做一名重要參與者、主權掌握者。他知道了哭也沒有關係,哪怕這是父親從來不允許的;他知道了他可以自己安排工作,就像獾無數次安排他一樣;他知道了逗笑別人的前提是:取悅自己,使自己快樂。治癒自己的路上,他照舊遇到困難,但這一次,他選擇將自己放在首位:一點點認識現在的自己,尋找丟失的自己,不斷愛撫、矯正自己的心靈……

  以上,我用大量筆墨描寫蛤蟆先生,看似是對情節的凌亂的摘抄,實際上,這更像是我的自白書,我的自畫像。我東一筆、西一筆地勾勒自己,別人可能看不懂,但我心裡清楚,這一筆是我,那一筆是我,這就是我。蛤蟆先生教會了我很多:他本身讓我看到了我是什麼樣的,他的治癒之路讓我明白了我應該怎麼做。

  我應該認識自己。認識現在的自己:我不完美,心胸不開闊,不雲淡風輕,我很介意別人的奚落,我只是善於偽裝,也該承認使我陷入泥沼的是我自己;認識丟失的自己:我本該想笑時笑,想哭時哭,大聲說出自己的不滿,以理所當然的姿態安排自己的人生。我本該首先取悅自己,將自己視為最重要的人。

  我應該接納自己。一個善於偽裝的我,不虛偽;一個敏感的我,不奇怪;一個會嫉妒的我,不可怕;一個開玩笑只為逗笑別人的我,不粗俗;一個希望做回自己的我,不自私。我接納我的全部,我的殘缺,我的陰暗面。

  我應該愛自己。無論如何,我都不完美,但我愛我。無論我功成名就,還是一敗塗地,我都愛我,只是因為我是我。我歌嘆我的閃光,修正我的不足。我用熱烈的愛包裹自己的心靈。

  能使我們自覺的,只有自己;能治癒我們的,只有自己;能認識我們全面的,只有自己;能為我們做主的,只有自己……對的,那個最最重要的,自己。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