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讀後感(精選25篇)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讀後感(精選25篇)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讀後感 篇1

  初次聽到這本書的名字,感覺應該是很有意思的科普書籍,後來在一次督導中聽到李松蔚老師推薦的這本書,對它有種不一樣的期待。這是一本科普書,同時也是呈現了一場精彩的中程諮詢的書,透過設定一些動物角色,講述故事,讓我們得以窺見,在來訪者身上所發生的變化。讀下來,覺得感觸很多,因此這本書可以多讀幾遍。

  一

  抑鬱是可以有明顯的外線上索的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聽到這樣的例子。某某人因為抑鬱自殺,這是在生活中經常會聽到的案例,但是聽到的更多的話是,這人平時好好的,怎麼會抑鬱呢?

  作為高中心理老師,在工作中接觸更多是青少年,很多學生會來到諮詢室自述最近心情低落。但是直到去醫院診斷為抑鬱,還是會聽到家長不解的聲音:“我們好好的,怎麼會抑鬱了?”“就是學習而已,除了學習也沒有其他的事情,怎麼想這麼多?”“不能吃藥,吃什麼藥,休息幾天就回學校吧。”一方面我們的大眾對抑鬱症視為洪水猛獸,另一方面,對於真的得了抑鬱症的人,卻沒有給予適當的理解。

  隨著心理健康疾病越來越走進大眾的生活,其實也有很多人知道,抑鬱其實早有線索。就像書中的蛤蟆先生,在朋友們眼中,他具有冒險精神,善於各種活動,當然也做了很多出格的事情。但現在,抑鬱包圍了他。

  只要我們保持一點點敏感,其實很容易發現身邊的人有一些異乎尋常的變化:性格、情緒、生活狀態、生活興趣……我們每個人其實並不缺乏能夠識別出他人變化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夠看到並理解這種變化。

  二

  抑鬱這種無力感可能由來已久

  抑鬱最常見的表現就是無力感,對生活的無力,對自己的無力。而在接待很多學生的過程當中,會發現,抑鬱並不是短時間內形成的,也不是一次失敗挫折之後對自己的評價。它源於長期的生活經歷和對生活事件的看法。

  我們的情緒狀態其實就是一條波動的曲線,在一定範圍當中出現變化,有時候很積極,有時候也會越過中線,很消極。這個時候,我們會有自身對於生活事件的評價,或者看法,甚至是對自己的看法,把我們從偏離的軌道上拉到中線的位置。但有些人,積累太多,從情緒體驗,到自我認識,到對外界的看法,當所有圍繞著這個人每一個元素都在說著消極的話的時候,那它就沒有辦法有力量再回到正常的波動的水平了,就像頃刻崩塌一樣,一直沉到最底層

  表面上看蛤蟆的問題是朋友們對待他的方式,比如不怎麼認真聽他說話,對他批評指責,忽視他,等等,但根本的還是從小的經歷,讓他覺得不被看到。嚴苛的父親,從小對蛤蟆的要求非常高,在他看來,蛤蟆永遠做不到很好的事情,好像永遠也不會讓他滿意。母親對自己很好,但是很大程度上受制於父親,總是不能很親近自己,永遠把自己當作小孩子來看待。

  一個強勢的父親,一個弱勢的母親,對待自己的方式也是截然不同,在他的內心當中,或許也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成長為一個什麼樣的人,自我沒有辦法和諧發展。擁有挑剔型的父母,作為孩子,是否能夠發展出接納自我的人,這可想而知不太可能。

  我們就是會在人生當中的某個時刻,突然意識到“我是誰”這個問題,整個人會陷入到雜亂無序的狀態,再重新整合自我,成為全新的自己。而抑鬱,也賦予了蛤蟆這樣的時刻。其實,抑鬱並不可怕,真正有影響的是對抑鬱的誤解。

  三

  精彩部分摘錄及感悟

  1.只有自己想要改變,諮詢才有效果。

  一開始的時候,蛤蟆並不想改變現狀,甚至他並沒有覺得這樣有什麼不好,即便他知道自己似乎在一個很糟糕的狀態當中,但是他的朋友們很擔心他,勸他進行心理諮詢,並且還幫他預付了幾次的費用。但在諮詢中,其實這樣的動機,沒有辦法進行下去。這一段其實處理的特別棒。引入原文的話“心理諮詢向來是一個自發的過程,諮詢師和來訪者雙方都得出於自願。所以也就意味著,只有當你是為自己而不是為取悅朋友們才想諮詢的時候,我們才能真正合作。為諮詢負責的只能是你,而不是其他人。”

  我們在諮詢的時候也會發現這樣的現象,有的時候學生本人並沒有特別強烈的意願,是家人或者老師要求來到諮詢室的,這個時候,我會明確他自己想要諮詢的意願有多少。有的會在第一次諮詢之後,還有想要變好的想法和意願,有的會明確第一次諮詢之後就再也不願再次諮詢。當然,為了取悅別人而選擇聽從別人的建議進行諮詢,這本身也是值得討論的內容。我們要知道的是,每個人都有改變自己的力量,但這個改變一定是自己想要去做的。

  2.心理諮詢師的信仰

  當蛤蟆問諮詢師:“你認為我會好起來嗎?”蒼鷺直視著他的眼睛:“蛤蟆先生,如果我不是相信每個人都有能力變得更好,我就不會做這個工作了。”這句話感動到了我。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感動,或許在我的內心,也是這麼去看待這份工作的,這樣的信念,也支撐我走到現在。

  3.要做什麼樣的父母

  “嬰兒做的幾乎所有事情都會引發母親或者父親的某些反應,這些反應對孩子具有深遠的影響。”嬰兒遠比我們想象的強大,總是會用自己的方式與外界產生聯絡。當然也會從外界給予他們的反饋當中進一步得到經驗。近年來,原生家庭的概念走進了大眾的視野,我們越來越發現,其實每一個人或多或少會受到原生家庭的不良的影響,也會有很多人受到來自原生家庭的傷害,進而無法原諒自己的父母。我們探討原生家庭的問題,不是為了責怪父母,而是讓父母能夠有所覺察和意識,避免給孩子帶來長久的傷害。“父母會不可避免地把他們的觀念和行為傳遞給後代,正如他們一定會把自己的基因傳遞給下一代一樣,所以孩子們需要學會的是,如何應對和防禦因此而產生的後果。”嚴苛的、忽略的、過分焦慮的、暴力的父母,這些不和諧的家庭關係,對一個孩子的成長有太大的影響了。希望為人父母,我們都能心境平和,內心穩定,給予孩子堅定的愛和規則。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讀後感 篇2

  這本書是我開啟心理學主題閱讀的第一本入門書。這本書我做的筆記並不多,心理學的相關概念淺顯地結合蛤蟆與蒼鷺之間的對話,娓娓道來。我做筆記有一個額外的習慣,不單會標記感觸的句子,也會把“概念”標記出來,回顧的時候,如果概念還是一知半解才知道從哪裡鞏固。瀏覽做過的筆記,大多數都與“實踐”有關聯,我在閱讀時,多半會結合當下的心境進行擴充和思考,不由得會多加很多主觀上的感受,即使作者沒有這層意思在,所以我的每篇讀後感都是當下心境的真實體現。

  雖然閱讀並不是為了實質性得到什麼,但我從這本書中確實收穫了一個全新的角度,關於人際對話。當蛤蟆接受完心理治療,還沉浸在談話中,並未來得及抽離時,蒼鷺詢問他是否沒事,蛤蟆實話對蒼鷺說,“我沒事,只是你給我那麼多東西思考,我的腦子嗡嗡直叫,頭暈乎乎的。”看到這裡時,我以為這僅僅是簡單的問候,也許蒼鷺會解釋暈乎乎是為何,但蒼鷺只是簡單道,“那麼回家路上小心些。”在這章的末尾,我本想急急進入新的一個章節,卻在這裡不由得停下思考,是否有一種“冷漠”的表達:並不是針對對方的回答而回答,而是基於回答聯想到對方之後可能會涉及到的行為,以此提供一個新的角度的回答。所以有了上述的並不針對“暈乎乎該如何處理”,而是回答“那麼回家路上小心”。“冷漠”似乎也談不上,像是一種更加周到成熟的應答,這是我在這本書中意外的啟示。

  除此之外,我還獲得了一些“內心聲音的確認”以及“支援”。

  1,實踐確定自我

  最近,我總是希望突破他人對我的一些固有的評價,希望可以看到更多樣的反饋,與此同時,我又擔心萬一改變了之後我便“不再是我”,這也讓我感到惶恐,並藉口停滯不前,對現狀再次感到煩膩也確實逐漸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不得不做些改變,以此保有對自我生活的新鮮感和突破帶來的成就感。“千變萬化的樣子底下卻是一成不變的性情。”這是我這本書劃下的第一句話,也是我內心聲音的一次確定。不斷突破帶來的是新的改變和麵貌,但不代表就要因此改變自己原有的部分,實踐帶來的可能性是某種確信感,從這點上來看,多說無益,新的一年需要更多的實踐。《心流:最優體驗心理學》中也有類似的例子,依舊是我,是“更好的我”。

  2,我們“選擇”自己的情緒

  時間過去許久,我依舊能想起讓我痛苦的事,回憶並不會讓我欣喜發現某件事似乎變得模糊,相反每一遍的細節刻畫得都更飽滿,讓我深陷不已。當然並不是看了這本書我就開始從此遺忘,而是有了這本書在閱讀中的意識鋪墊,在往後類似書籍的不斷累加中,我換了另一種方式進行“悼念”,這個改變讓我感到神奇,同時我真正感到輕鬆,好像生活的齒輪開始運作了,雖然不知道未來將以什麼形式呈現對這些事的“悼念”,但好在它們不會繼續折磨我了,和平共處時,我感受到自己的力量能夠控制情緒,甚至能夠從中得到我不曾想象的想法,至少在此之前我從沒想過我將以什麼形式去做什麼事,我只想早日遺忘。

  3,傾聽的力量

  窩在家裡的這段時間裡,我明顯感覺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在退化,表達清楚一件事需要花時間斟酌用詞和思考聽者的處境,這麼一來,要說出口,需要花費不少的時間。當我意識到這件事後,我開始每天說很多話,滿腦子的想法急於脫口而出,想看到他人的反饋,很顯然鍛鍊過了頭。但在這個過程中,我察覺到另一股強大的力量——傾聽自己/他人的聲音。在這點上,我可能是聽自己的話大過聽別人的話,所以當我開始真正傾聽他人在說什麼的時候,我看到了自己身上的問題:我沒有耐心。我也能夠給自己時間緩衝看到了他人究竟在想些什麼,話外音又是什麼(我們很少真正做到“聽”,區別於簡單的聽到,而是內心的想法)。書中特定人物獾就代表這一類人,總是“教導者”的角色,時常批評他人的短處。看這本書的時候,有時能看到自己的影子,雖然每一個人物都能或多或少對映一些自己的影子,能察覺到一絲“熟悉感”是挺有意思的事,“世界上的不是人的我的分身們”。

  4,批判自我

  “沒有一種批判比自我批判更強烈,也沒有一個法官比我們自己更嚴苛。”常常因為一股沒辦法把握的風氣,看到他人如何嚴苛對待素不相識的陌生人,為了保護自己選擇閉口不言。還有一股更甚的力量:嚴苛對待自己(打擊自我)。我時常看到很多身材焦慮、容貌焦慮的擔憂,我也時不時會這樣消極地看待自己。這兩股力量看似方向不同,在我看來,本質上是一樣的。我們對待事情不管是自己還是他人都過於嚴苛,不斷拿心中的尺子度量,按自己的標準開口評價,忘記了前提:這是現實中一個個平凡努力生活的人,不是一個個“不達標的機器”。去年開始,我有時候也會過度苛責自己是否做了“不符合尺子”的事,也是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樹立好自己的底線,底線之上的事哪怕不符合自己的“標準”,也能用更開放的心態去面對,於是越來越多好玩的新鮮的事湧進我的世界,給平凡生活的我平添了成倍的快樂。

  5,完整地思考(表達)

  為了轉移我的說話欲,我把大部分的想法保留成文字記錄下來,這在某種程度上緩解了我的慾望,但同時我又意識到一個問題:它們並不完整。我從沒有一鼓作氣地寫完大段大段的長文,把自己想說的話有條理邏輯地敘述下來。總是擔心靈感一閃而過,就用關鍵詞記下,事後便不了了之。我一直都意識到這個問題,但奈何想法實在太多,一切停留在原有的樣子。蛤蟆在過程中不斷改變,“他開始理解為什麼有些事情會以那樣的方式發生,以及它會帶來怎樣的影響。換句話說,他在反思自己的所作所為,並從中學習領悟。”雖然作者寫下這句話並不完全處於我主觀所想的想法,當我看到這句話時,有個想法一閃而過,那就是我沒有“完整地思考或者表達過”,即使曾經有些感觸和領悟,即使曾寫下過隻言片語,但它們都淺淺地停留在文字層面,只是因為我擔心錯過才被保留下來,而不是因為我要深化他們。

  這是我今年認真寫完的第一篇讀後感。實話說,這本書與之後閱讀的其它主題書相比,感觸並不多。我仍洋洋灑灑寫下了這麼多感受,果然“逼”自己做一些不算難的事還是能夠做到的,也久違地感受到了心流體驗,真是美好的夜晚!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讀後感 篇3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是一本藉以童話《柳林風聲》的角色書寫的一本大眾心理學著作,故事內容以活潑開朗的蛤蟆先生患上抑鬱症,朋友們勸他去看心理醫生,然後在與心理醫生蒼鷺的對話中逐漸與自己和解,放下小孩子的心性,找到真正成熟的自己這一條線展開。主要表達的是原生家庭給人帶來的影響。

  故事結尾是個常規的好結局(這兒有點跟不上莊園世家子蛤蟆先生被治癒的速度),在最後所有的小動物都明白了無論風險如何,都必須繼續前行。可大家都知道數十年所經歷的童年創傷僅憑几次心理諮詢對話就能被治癒嗎?這恐怕不是件容易的事。好在這樣的結局讓人充滿希望。

  第一次瞭解原生家庭、兒童心理創傷等概念時是在《愛的藝術》這本書裡,當我看完“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愛”這章後,瞭解到父母的愛是不一樣的,父親與母親扮演的角色有偏差,會使孩子性格往單一方向發展,童年父母給孩子的愛對孩子成年後甚至是一生都會產生非常重要的影響。

  《蛤蟆先生》這本書中說“我們的父母把我們帶到世上來,他們盡他們最大的努力來養育孩子,很少有父母要故意傷害孩子,可是父母也是人,會不可避免地將他們的觀念和行為傳給後代,正如他們一定會把自己的基因傳給下一代一樣。”所以沒有任何一個原生家庭是絕對完美的,因此孩子們要學會的是,如何應對和防禦因此而產生的後果。

  因此在看完《愛的藝術》後第一次接觸到這個概念時,像是被重錘敲了一下,我嘗試著把我童年的經歷就像電影一樣在我腦海裡完整的放映了一遍,這是個較為痛苦的過程,好比在鏡子前將看似完整的自己一點一點撕開,逐步撥開自己身上的每個角落查詢,然後發現每個地方都有需要去填補的地方。於是產生了對自我、父母、家庭的思考。

  看《蛤蟆先生》後比較有代入感,將自己代入到每個動物身上,發現他們身上的劣根有部分都是我自己,於是得到提醒要儘量改變自己的這一部分。從中也得到啟發:辨別三種自我狀態“父母、兒童、成人”、自證預言與人生座標、心理遊戲與角色扮演。

  最後希望自己能成長為一個有共情能力(具有強大的意識,瞭解自己的情緒,能從不幸中重新振作,能控制得住衝動,懂得延遲滿足,從而避免輕率的決定和不妥的行為)、高情商(也指共情能力,體現在成熟和自我接納和求同存異接納他人)、獨立自我(做自己的自豪感)的成人狀態。

  將自己剖析這無疑是個痛苦的過程,沒有痛苦就沒有收穫,正如那句所說的:沒有一種覺醒不帶著痛苦。但是正因為有覺醒才會有改變,儘管沒有那麼容易脫胎換骨。

  所有的愛都是需要學習和練習的,包括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戀人之間的愛、朋友之間的愛,自己對自己的愛等。就像是學習其他的藝術一樣,如音樂、繪畫等。那自己愛自己無疑是最重要的,足夠的愛自己,才有能力愛別人,愛這世間萬物,所以請務必學會好好愛自己!

  最後,引用這本書的一段話作為結尾:如果你為自己負責,就會認識到你對自己是有自主權的。因此你就知道自己有力量來改變處境,更重要的是,有力量改變你自己。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讀後感 篇4

  衝著這本書的排行版與名字好奇心,開啟了學習之旅。粗略看完一遍後對於心理諮詢具體的點位與其中交流的互動依舊不是很清晰,於是拿起筆展開二度閱讀。同比這一次閱讀的更深入些。

  心理諮詢,在世俗角度或以往認知裡,彷彿它就像一個疾病,做心理諮詢的人都有毛病。那是一個很深的認知誤區,就如抑鬱與抑鬱症就是兩個截然不同的內容。一個是狀態一個是病症。天會下雨也會陽光,月有圓也有缺,都是不同的狀態。國外心理諮詢是很普及的活動,彷彿就像社群服務點一般。而國內往往有點“談虎色變”,當然目前認知與接受度也在不斷提升,倒是可喜。但當前青少年自殺率,厭學率等系列資料表明,單認知提升已遠遠不足,甚至專業性貼入社會各通道,有點迫在眉急,尤其是“祖國的花朵”。

  諮詢的過程,並非我們平常以為的,說教傳授,更多的是引領來訪者不斷進行自我探尋,自我反觀覺察,讓來訪者自己生長出力量。所以一切的諮詢前提必須是從來訪者自願開始。

  一個人的年齡分為生理年例與心理年齡,可能他有很好的學歷工作能力等等,但也可能擁有一個很小的心理年齡。從心理學角度來講,常有3種模式的心理狀態,即將:父母型狀態(扮演指責批評權勢等),成人狀態(理性客觀地分析處事),兒童型狀態(弱小受傷無助等)。

  一個人的童年心理軌跡往往決定了後面整個人生對待人事物的相處模式或者是總基調,就如一開始種下的因,在後面的一切都是結的果。而且大多是不太滋味好的果。而要破這個原有軌跡,意味著改變,改變意味著痛苦,而且可能是一段漫長的改變過程。

  情緒的力量與作用遠比學習一門技術知識更關鍵,因為它是內在的力量。就如當下很多優秀的人可總覺得過不好一生。因為內在生命核心力不足。所以覺察內心世界,觀察每一個情緒背後的需求是十分重要且有實際意義的。學習成為“我是我的觀察者”,觀察每一個起心動念。

  萬物皆有裂縫,那是光之來處。

  願我們都成長為一道光,

  照亮自己也溫暖他人。

  安。願好眠。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讀後感 篇5

  最開始接觸這本書,是源於朋友的推薦。在此之前,我對這型別的書接觸不多,而這一種以敘事為主,再逐步深入的,著實還是所見的第一本。

  書籍篇幅不長,最具特色的是他的描寫方式。將讓外行人一看就暈的心理知識以童話故事的形式呈現出來。理論與情節相結合,有停有頓,不會給人增添太多的閱讀疲勞感。

  這是一隻患上抑鬱症的蛤蟆先生在朋友的鼓勵下去看心理醫生,接受治療最後獲得新生的故事。在看著蛤蟆先生逐漸變好的過程中,我覺得我也跟著接受了一場心靈治癒之旅。

  我跟蛤蟆先生一樣,第一次接觸“兒童自我狀態”、“成人自我狀態”、“父母自我狀態”等這一些看似簡單,實則真正貫徹卻需要細細品味的名詞。跟著蒼鷺醫生的節奏,迴圈漸進,像洋蔥一般,一層一層由淺到深。

  這本書於我最大的收穫,其實在於聯絡書中內容,以新的角度對自己重新的認識和學習。蛤蟆先生在理解和聯想中,學會大多時候能夠以“成人自我狀態”來看待問題,學會打破自己給自己設的心理遊戲,改寫自己的劇本獲得新生。我感受著他的心路歷程,又如一個陪伴者看著他治癒。在這過程中,我也學著回想我的過去,我的現在,試著將蒼鷺醫生所提到的東西與我自身聯絡起來,以另一種方式看待事物。

  我曾聽一個網友說他對心理諮詢的看法,他曾簡單的概括為“政治書”,給予你心理暗示,告訴你世界很好。但跟著蛤蟆先生走了這麼一遭後,我卻覺得這是一個神聖的職業。他們與心靈打交道,將迷途的人們以一種溫和且堅定的方式帶回正軌。

  我印象最深的是蛤蟆先生與蒼鷺醫生的第一次會談,僅僅只是簡單的幾個提問,卻頓時讓蛤蟆先生意識到心理諮詢的意義所在——是他想讓自己變好,不是別人,也不是出於其他目的。在更多的情況下,蒼鷺醫生都採用傾聽和詢問的方式,而不是單方面一味的灌輸思想,更多的是逐步引導蛤蟆先生主動訴說,給無助的人一個安心的發洩口。我想這就是心理諮詢的魅力所在。

  這本書的幾處細節,也讓我不由聯想到的社會中一些真實的現象。

  據統計,全球約有3。5億人患抑鬱症,卻只有不足一半患者接受有效治療。這又是為什麼?就像書中河鼠、鼴鼠和獾三者對心理諮詢這一事的看法,保守的河鼠曾打過退堂鼓,覺得不如吃幾片阿司匹林來得有效;鼴鼠和獾也覺得心理諮詢是一件很嚴重的事情。這和現實生活中那些對“心理諮詢”有偏見的人有著同樣的性質。而正是因為這樣的偏見,才導致了抑鬱症、自閉症等心理疾病的治癒率依舊很低,不是不想治,而是不敢治或者沒有選擇正確的方式去治療。而社會對精神疾病的歧視是影響治療的因素之一,作為一種常見病,抑鬱症已成為人類的第二大“殺手”。

  精神疾病治癒率低是一類問題,然“為什麼會產生精神疾病”這一問題又值得人們深思。

  最近一段時間,關於“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這一話題也是熱議紛紛,著名主持人董卿也在多次訪談中提到這個話題。父母享有極大的權力,以塑造子女人格的雛形。然而在某些過於嚴苛的要求下,孩子卻很容易產生心理問題。就如蛤蟆先生的父親對他總是一味的否認和斥責,這和他之後的自我否認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只能說我們沒辦法改變原生家庭,也沒辦法改變過去,但我們可以接受它,在重新認識它的過程中獲得希望和動力。

  原生家庭的影響,也只是一部分因素。心理問題的源頭,仍要追溯到個人本身。

  許多人在遇到生活不順時,更多的是怪人怪事。蛤蟆先生將自己心靈受挫的大部分原因總結為父親的嚴苛和獾的斥責,但卻忽略了一個事情——如果你不願意,沒有人能逼你做任何事情。在書中的第八次談話,引入了一個新的概念讓我眼前一亮——心理遊戲。當蒼鷺醫生解釋後,我發現在很多時候,我和蛤蟆先生一樣也處於“我真可憐”和“PLOM(可憐弱小的我)”這兩個遊戲中。

  蛤蟆先生在慢慢分析自己的處境和了解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後,他改變了自己,也改變了自己的人生劇本。同時我也明白了,人生是自己的,別人享有建議權卻沒有支配權。怨人怨天只會讓人沉浸於失敗和低落中,也不要將所有的希望寄託給別人,因為只有自己站起來了,才是真正的站起來。

  這本書不僅讓人們增加心理知識的'瞭解,更是在糾正著人們對心理諮詢這一事物的認識。當人們真正陪著蛤蟆先生走過了“心理諮詢”這一遭,謠言也就不攻自破了,對心理諮詢的接受程度也會更高。

  當今時代人們對心裡健康的重視程度也在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學校建立了“心理諮詢室”以及開放了相關課程,人們對心理諮詢的接受程度也不斷提高,這本書也與時代所需緊緊契合著。

  我很榮幸能夠陪著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與此同時,這躺心靈列車也在等著你們上站。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讀後感 篇6

  讀點心理學不僅是為了瞭解自己的行為和背後深層次的原因,也為了瞭解其他人行為背後的動機,就能從不同的視角對他人的行為進行解讀。

  書中寫到我們每個人的行為模式是在小時候形成的,“嬰幼兒會從經驗中學習,這樣的學習不僅涉及用腦思考,也涉及全部的自我。我們學到的一種生存的策略,並發展出一套行為來應對父母和其他人。這套應對行為會跟隨我們一生,直到我們改變它。“我們一直深受行為模式的影響,直到有一天你看到它,並決定改變它。“童年的經歷如此強大,如此鮮活,於是便塑造了每個孩子對世界獨特看法,外面的世界變成了在我這裡的世界。”此後的一生我們在不斷的強化自己構建的世界觀,“把自己的人生變成了一個自證預言”。

  書中談到了心理學的專業概念“自我狀態”,“自我狀態是三位一體,分別是父母、成人,兒童。”三種自我狀態在生活中都可以找對對應的人,成人的自我狀態是理想的自我狀態;“成人自我狀態是指我們用理性而不是情緒化的方式行事,它能讓我們應對此時此地正在發生的現實狀況。處在這個狀態時,我們所有的只是和技能都能為自己所用,而不再被腦子裡父母過去的聲音所驅使,也不會被童年的情緒所圍困,相反,我們能思考當下的狀況,基於事實來決定怎麼做。”處在父母的狀態總是認為自己是對的,想要把控所有事件。處在兒童的狀態依賴心強,存在逃避責任。

  為什麼相似的事情重複發生,是你決定了別人可以怎麼對待你,以前不是很理解這句話;人有時候都很難自己,如何能控制其他人?在書中找到了答案。“為什麼你總是遇到類似的事情?這些事情最後都讓你顯得很蠢,讓對方佔了上風,讓你感覺又變回那小時候那個可憐弱小的自己,到底是純屬倒黴,還是因為你用某種方式和對方共謀了這件倒黴事。”聽起來匪夷所思,實際情況可能就是這麼回事。“以往的經歷教會我們在相似的情境下,不經大腦就自動做出反應。”

  感受是基於外部事件的影響還是基於我們的選擇,阿德勒心理學強調是我們對事件的看法決定了我們的感受,而不是客觀事件本身。同樣這本書中寫道“我認為沒有人能讓我們產生什麼感受,除非他們用蠻力脅迫你,說到底是我們選擇了自己的感受,我們選擇了憤怒,我們選擇了悲傷。”人要為自己的情緒負責,“如果你為自己負責,就會認識到你對自己是有自主權的,因此你就知道自己有力量來改變處境,更重要的是,有力量改變你自己。”

  從對於自己的信任和他人的信任的兩個維度,劃分出四個現象。我好你好,我好你不好,我不好你好,我不好你不好。其中我好你好是一種理想狀態,“他們有強大的自我意識,瞭解自己的情感,他們能管理情緒,能從悲傷和不幸中重新振作,但也許最重要的是,他們能控制衝動,也得懂延遲滿足,從而避免輕率的決定和不妥的行為。”我好你不好的典型特徵是挑剔父母型,對應生活中總是挑別人毛病的人,生活中這類人可能是某個挑剔的同事。我不好你好處在悲傷的兒童階段,存在自卑,對應生活中自尊水平較低,總是在自我否定。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讀後感 篇7

  最近幾天看完了《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這本書,這是一本心理學諮詢入門的暢銷書籍,講述了一隻抑鬱的蛤蟆先生透過去做心理諮詢,重新發現自我,瞭解自我,最終找到自我、重獲快樂的故事。

  書裡的蛤蟆先生在外界看來是一個令人羨慕的成功人士,家世顯赫,生活富裕。以前的他是大家眼中的開心果,但現在的蛤蟆先生卻神色黯淡,變了一副模樣。朋友們十分擔心他,決定送他去蒼鷺先生那裡做心理諮詢。在開始諮詢的時候,蛤蟆先生坐在那裡等著接受指導,希望聽到蒼鷺先生告訴他應該怎麼做。但是蒼鷺卻拒絕了他,蒼鷺先生對他說:“心理諮詢是一個自發的過程,諮詢師和來訪者雙方都處於自願。所以,這就意味著,只有當你來諮詢是為了自己而不是為了取悅朋友們的時候,我們才能真正的合作……為諮詢負責的只能是你,而不能是其他任何人。”對於蛤蟆先生來說,“合作”是個新鮮詞,第一次他不再被人當做命令或是說教的物件,這些年來,不論做任何決定,他總是習慣性地問問別人,不管是嚴肅的獾還是明智的河鼠,彷彿這一問,責任就從他自己的肩頭卸下了,不管事情的好壞,都和他無關。

  在後續的諮詢過程中,蒼鷺先生問了蛤蟆先生很多問題,這些問題都是蛤蟆先生以前從未思考過的,因為以前的蛤蟆先生總是讓周圍的人告訴他答案,他也會努力地讓大家對他感到滿意,為他驕傲,甚至壓制自己的情感和情緒,久而久之他都忘了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經過每次和蒼鷺的聊天,蛤蟆先生開始重新尋找自己,思考那些往往會勾起痛苦的回憶,但在這個過程中蛤蟆先生也在不斷地找尋自己,接納自己。

  蛤蟆先生和蒼鷺在最後一次面談中討論了“高情商”的含義。“它和智商完全不是一回事,情商真正的意思是理解你內心的情感世界,並且還能掌控它。高情商的人都有強大的自我意識,瞭解自己的情感。他們能管理情緒,能從悲傷和不幸中重新振作。但也許最重要的是,他們能控制衝動,也懂得延遲滿足,從而避免輕率的決定和不妥的行為。”成年以後“高情商”是我們需要培養的,情緒穩定能幫助我們減少焦慮,提高生活幸福感。

  作為一個做過心理諮詢的人,我在這本書中更能找到共鳴,同時也讓我回憶起之前做心理諮詢的經歷。心理諮詢是一個能夠幫助自己進一步瞭解自我的方式,我非常慶幸當時去嘗試了這種方式,並從中獲得了成長,走出了當時的焦慮,並且現在也能夠主動地探索自己、調整自己,讓自己處於平和快樂的狀態。

  瞭解自己是一生都值得探索的命題,在探索內心的過程中才能真正瞭解自己,甚至驚喜地發現一個不一樣的自己,從而接納自己、順從內心,幫助我們變得更加平和幸福。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讀後感 篇8

  五個小時,可以幫你揭開心理諮詢的神秘面紗,可以幫你深入瞭解心理諮詢是怎樣帶來改變和成長的,你是不是也很心動?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講述了一隻熱情又愛冒險的蛤蟆先生,因為生活中的種種失利導致心情抑鬱,然後去做心理諮詢,每一次的心理諮詢都給他帶來了不一樣的收穫,一點點從抑鬱狀態中走出來,最終恢復了熱情和活力。全書只有10.8萬字,人們的閱讀速度一般是每小時2萬字到4萬字,按最慢閱讀速度2萬字/時,5個多小時也完全可以讀完本書。這麼短的時間就可以開啟一個新世界的大門,你要不要嘗試一下?

  透過閱讀這本書,可以消除很多人對心理諮詢的誤解,比如有些人覺得只有得了心理疾病才做心理諮詢,或者像書中所說那是針對經歷過嚴重或者可怕事件後進行的一項神秘活動。不是的!心理諮詢其實是一件普通的、科學的事情。每個人在人生的成長過程中,都會遇到很多心理問題或者說是心理困擾,比如工作壓力大導致情緒抑鬱、親子關係緊張讓人煩悶、親密關係無法調節讓人痛苦、絕望等。心理諮詢師幫助人們解決的是心理問題,不是心理疾病,心理疾病是屬於精神科醫生的職責範圍。

  另外一個誤解就像書中的蛤蟆先生一樣,以為心理諮詢就是被動接受的過程,見了心理諮詢師就說:“是他們讓我來做心理諮詢的,你告訴我怎麼做才能好受一些”。其實,心理諮詢應該是一個自發自願的過程,來訪者有想要改變自己的想法,諮詢師幫助來訪者改變自己,也就是所謂的“助人自助”。來訪者不能像學生時代一樣被動的聽老師講課,學點新知識就算完成任務了,更多的是需要自己去探索痛苦的來源並摸索出解決痛苦的方法。諮詢師在整個過程中會傾注全身心的關注和陪伴,使來訪者更高效的完成自我改變和成長。

  書中描述了蛤蟆先生每一次諮詢的詳細過程,從蛤蟆先生和心理諮詢師蒼鷺的對話中,我學會了一種思考方式,一種聯絡過去再看向未來的思考方式。這種方式幫助我更好的理解自己,有效的改變自己的行為。

  有一次,愛人開車送我去辦事然後他再去上班,因為時間緊張導致他有可能遲到。一路上他在不停的表達自己對於遲到的焦慮,而我卻一直默默無語。自己事後一直在疑惑,當時的自己為什麼那麼冷漠無情,跟平時相差很大呢?我嘗試著用諮詢師的話問自己。

  “你當時的感受是什麼?”

  ——“我有點內疚、有點不知所措,我想要安慰他卻不知道該說什麼。”

  “這種感受讓你想到了什麼?”

  ——“想到了小時候我媽對我說‘我這麼苦、這麼累都是為了你,你還不好好學習,你對得起我嗎’。那種內疚感、無力感很相似,甚至還有點憤怒。”

  “現在的你,理解了當時的自己嗎?知道該怎麼做了嗎?”

  ——“是的,我理解了。默默無語的我其實回到了‘適應型兒童狀態’,體驗著跟童年時候一樣的感受,然後用相同的沉默回應了那種感受。如果是現在這種‘成人狀態’,我可能會向他表達因為自己的拖延導致時間緊張的歉意,會安慰他幫助他緩解焦慮,也可能會跟他一同探討避免遲到的其他解決方案。”

  從問題中看清自己的情緒和感受,然後回憶小時候是否有相似的情境,再回到當下用理性大腦解決問題。這種思考方式不但揭開了我的疑惑,也讓我有了建設性的方法。如果以後再有類似的內疚感和無力感,我相信可以更快速的理解自己,幫助自己跳出“適應型兒童狀態”,回到“成人狀態”去面對問題、解決問題。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讀後感 篇9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是英國暢銷20多年的國民級心理諮詢入門書。作者是一位資深心理諮詢師,Robert de Board,他巧妙的將自我心理探索的一些實用方法和技巧在一個小故事裡緩慢發酵並推演出來,深入淺出。故事裡患了嚴重心理疾病的蛤蟆先生,在與諮詢師蒼鷺的十次面談之後,慢慢跳出了童年傷痛帶來的困擾,並對未來有了清晰的方向和規劃,他身邊的朋友們也相繼產生了對新生活的憧憬和期待,是個不折不扣的happy ending。

  當然,我們不要去探討現實生活中十次諮詢能不能解決一個困擾人生非常嚴重的心理疾病這樣的問題,傷痛的治癒可長可短,有些人用一生來修復傷痛,還有些人一生可能都不知道自己的傷痛是什麼。一句老話——幸福大抵相同,不幸則各有各的不幸。這本書其實旨在幫助人們找到各自的傷痛,以及背後相似的原因——那個源頭,換句話說就是引領我們發現問題並尋求背後的答案,而尋找答案的過程我們很大程度上實現了自我療愈。

  蛤蟆從最開始那個想要依賴蒼鷺“給出”答案的“孩子”,成長為一個願意主動配合和探索的“成人”,他在整個過程中沒有“得到”過現成的答案。諮詢師蒼鷺大多時候扮演“傾聽”的角色,引導蛤蟆“說出”自己的故事,而“說”的過程其實就是蛤蟆與自我生命連結的過程——他一邊說,一邊發現,一邊產生疑問,這時蒼鷺又適時扮演起另一個角色:“講解”,幫助蛤蟆找到正確的方向。

  在剝繭抽絲的過程中,蛤蟆多年來的諸多困惑得到了開解,心態也逐漸變得積極爽朗起來,而作為看客的我們都感同身受吧:是否也曾為自己的不快樂責怪他人?又為他人的眼光嚴苛自己?情緒沒來由的失控?還有深陷“心理遊戲”的泥沼直至贏了遊戲輸了自己……人生似乎總有解不開的小疙瘩,擰巴成了情緒,其中有一種叫“憤怒”的情緒,蒼鷺用兩個例子來說明它的兩種表現形式——一種是強烈的,如同煤氣罐的爆炸,威力很大,殺傷性也很強,我們可以理解為雷霆震怒;還有一種是不帶攻擊性的緩慢釋放,這種方式可以持續很久,幾小時甚至好幾天,便是慪氣,這種情緒我很熟悉,為了抵抗父母老師的嚴苛,向外順從討好,向內用利劍傷害自己。而這些從童年發展而來,用來自我保護免於受到傷害的防禦機制,會幻化為成年人一些不當的行為策略,雖無關“道德”對錯,但看到一個成年人撒潑慪氣,實在是件有點讓人尷尬的事,而更尷尬的,是鮮有人意識到這一點。

  《成長的寓言》那一章,蛤蟆若有所思的說道:“我之前從沒意識到父母其實擁有巨大的權力,可以對子女擁有絕對的控制權。他們可以愛孩子也可以拋棄孩子,可以寵愛他們也可以虐待他們,你擁有怎樣的父母,就像買彩票一樣,得看走不走運。”蒼鷺說:“你說的很對,蛤蟆。大多數的父母會盡最大的努力來養育孩子,很少有父母要故意傷害孩子。可是,父母也是人,會不可避地把他們的觀念和行為傳遞給後代,正如他們一定會把自己的基因傳給下代一樣。所以孩子們要學會的是,如何應對和防禦因此而產生的後果。”

  所以,我不斷學習,覺察,接納和自我療愈。沒有傷痛的童年鮮有發生,看到傷痛卻慣於指責也無濟於事,只有嘗試諒解並和過往妥協,積極的做出改變,才能撥雲見日,看到新世界。

  今晚和一個友人聊天說起,我心裡有一股勁兒,這股勁兒一直在推動我四處衝撞,像個充了氣但沒收口的氣球,漫無目的的飛,我想,這可能是一股想要“找到答案”的勁兒,始終不滿現狀,始終不信擺在眼前的答案,始終想要追尋真相。而現實中的答案並不會像故事裡那麼完美自洽,可能是遙遠的一個點,可能是近前的模糊一團,需要漫長的時間使之變得澄明清澈。

  但只要在找尋的路上,終歸我會無限接近想要到達的地方。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讀後感 篇10

  讀完這本書,不僅是蛤蟆先生去看了心理醫生,隨著書中幾次談話的進行,我好像也去看了心理醫生。我忽然明白,認識自己是很重要,也是很難的一件事情。我就像一開始腦子裡一團糟的蛤蟆先生,在經過與諮詢師蒼鷺的一次次談話與一次次引導下,開始正視自我,理解自我。

  書裡的每位角色都有自己獨特的性格,他們是蛤蟆的好朋友,但卻只是從自己的角度出發想要對他好,忽視了蛤蟆自己內心的感受。在看到後面的幾次談話後,我認為導致蛤蟆變得糟糕的原因除了朋友們對他的所作所為,更重要的是原生家庭對他的影響。

  蛤蟆的家庭看似沒有問題,甚至可以說是大戶人家。在這樣的家庭裡生長哪裡會有煩惱呢?可是這樣的家庭卻實實在在地影響了年齡尚小的蛤蟆的內心,以及長大後的世界觀與價值觀。蒼鷺說過:“大多數的父母會盡最大努力來養育孩子,很少有父母要故意傷害自己的孩子。可是父母也是人,會不可避免地把他們的觀念和行為傳遞給後代,正如他們一定會把自己的基因傳給下一代一樣。所以孩子們要學會的是,如何應對和防禦因此而產生的後果。”因為我們無法逃離,所以我們必須得學著調整自己,就像父親不讓蛤蟆哭,他只能調整自己不哭。但這樣蛤蟆就不能表達內心的壓抑,一直處於低自尊的狀態。並且,少了這份情感,他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就成了一個殘缺的人。童年的經歷使他常常處於兒童自我狀態,以此減輕自己所受傷害帶來的影響。但好在有蒼鷺的引導讓他找回了自我。

  原生家庭多多少少都會對我們造成影響,我們要做的不是去責怪父母。父母也是人,人都是不完美的,所以我們不能苛求他們的教育方式做到完美。我們要認識自我,認可自我,提升自尊,才能遇到更好的自己。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讀後感 篇11

  上回諮詢後蛤蟆發現童年回憶的某些部分讓他非常痛苦,第四次來諮詢的蛤蟆感覺自己很悲傷,似乎又抑鬱了,還嚎啕大哭起來。諮詢師告訴蛤蟆,要更好地理解自己,就需要跟自己的情緒做聯結,並理解這些情緒,如果否認它們,不論是無視還是壓抑,結果都像是做了截肢,如同身體的重要部位被切掉了一樣。這一回蛤蟆跟諮詢師分享了他與父母童年相處的具體經歷,比如嚴厲正直愛訓斥和責備的蛤蟆父親曾經當著好幾位大學同學的面來指責他,而母親也曾當著大家面問他有沒有穿乾淨內衣,讓他覺得難堪。這次面談根據蛤蟆童年的經歷,他們進一步總結出了蛤蟆的適應性兒童順從行為。該行為可能導致他學會把依賴當成生活方式,這樣的人可能永遠都沒有真正長大過。

  第五次見面蛤蟆覺得比之前開心一點了,睡眠也好些了,多了一些自己感情興趣做的事情。此時的蛤蟆情緒溫度計刻度在5或6的位置。上回面談在諮詢師與蛤蟆一來一往的溝通中,他們發現蛤蟆已經很久沒有發怒過了。回去後他琢磨著自己的憤怒情緒,發現是跟內疚感連在一起的。這回面談他們想共同分析一下為何蛤蟆缺少憤怒。諮詢師給出了下圖並進一步解釋道這些行為策略實際上都是從童年發展而來的防禦機制,用來保護我們免於受到危害。但是當成年人慪氣、撒潑、鬱悶或是厭煩的時候,我們會想他們究竟是行為不當,還是在無意識或無法控制地重演童年的行為模式。蛤蟆作為成人也採取過撒潑的方式。我好像很長時間都很叛逆。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讀後感 篇12

  這本書大概用一兩天就能讀完,我覺得挺好看的。在蛤蟆先生的10次心理諮詢中,我們被科普了一些心理學基本常識。

  蛤蟆先生與心理醫生的初次見面讓我們瞭解到,心理諮詢是一個自發的過程,諮詢師和來訪者雙方都要自願。這意味著患者要為自己而非取悅朋友等其他原因想諮詢並且願意與諮詢師合作心理諮詢才能夠繼續進行下去。患者是主動的參與者,需要為自己的諮詢擔起責任來,而非抱著坐等受教的態度面對諮詢師。在初次見面時患者與諮詢師還確定了面談時間、頻率以及費用等。值得一提的是當蛤蟆問道諮詢師自己是否會好起來時,諮詢師回答說:“如果我不相信每個人都有能力變得更好,我就不會做這份工作了。我無法保證事情一定會變好,但我可以承諾的是,我會對你傾注我全身心的關注,我也希望你對諮詢是全心投入的。假如我們都能像這樣一同努力,就能遇見積極的結果。但歸根結底,這一切都取決於你。”看完這些感覺我自己的心理諮詢師也是願意幫我並且相信我會好起來的,突然很感激她。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讀後感 篇13

  最近花了幾天時間看完了《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一書,本書沿用了《柳林風聲》這本在英國家喻戶曉的故事書裡的人物,以蛤蟆先生為來訪者,蒼鷺為心理諮詢師,展開了一段為期十次的心理諮詢。隨著諮詢的不斷深入,蛤蟆也從第一次諮詢的情緒溫度計的最低點(1—2),上升到了第十次諮詢中的情緒溫度計的最高點(9—10)。

  為什麼僅僅透過十次面談,蛤蟆竟從悲觀厭世轉變為以前的熠熠生輝,甚至產生了新的人生規劃,也許這就是心理諮詢的神奇作用吧!我認為蒼鷺心理諮詢師主要運用了人本主義和精神分析學派的一些方法理論,並一步步引導蛤蟆透過不斷自省,認識問題,轉變對自己、對他人的態度。在這個諮詢過程中,蒼鷺真的是把啟發式教育運用到了如火純青的地步,正所謂“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讓蛤蟆在不知不覺中自己發現、提出問題,自己回答,當蛤蟆領悟到那一步的時候,蒼鷺再上升到心理學的理論框架,幫助蛤蟆理解自己的情緒、行為後面隱藏的深層動機。

  首先,我們來看下這本書裡的人物關係。蛤蟆先生出生在一個社會地位很高的家庭,家裡擁有釀酒廠和大莊園,父親給他的印象是嚴苛,總是用責備的語氣訓斥他,母親則把他當小寶寶,認為他是一個永遠長不大的孩子。沒錯,這就是蛤蟆出生和成長的原生家庭,在這樣的家庭影響下,蛤蟆從小養成了順從、道歉和依賴的行為模式,蛤蟆也經常處於本書中提到的“兒童自我狀態”。

  蒼鷺心理諮詢師把人的心理狀態分為三類:兒童自我狀態、父母自我狀態和成人自我狀態。每個人都有可能在這三種狀態中進行切換。這三種狀態根植於人生座標的不同象限。

  如果人從小形成的觀念是“我不好,你好”,正如書中的蛤蟆,從小受到父親的苛責,形成了低自尊,容易受困於“悲傷的兒童狀態”,經常玩“PLOM”心理遊戲,“PLOM”是“Poor Little Old Me”(可憐弱小的我)的縮寫。雖然雙親已經去世,但是蛤蟆總是認為朋友們在不斷地指責自己,這也是蛤蟆在本書開始抑鬱、焦慮的主要原因,特別是朋友老獾,總是拿嚴厲的目光審視批評自己,讓蛤蟆想到了自己的父親。

  這本書裡另一個比較典型的人物就是獾啦,他是蛤蟆父親的朋友,總是喜歡對蛤蟆先生的生活指手畫腳,獾的人生座標是“我好,你不好”,對蛤蟆時刻處於“挑剔型父母狀態”,我相信大家在生活裡也遇到過獾這樣的人物,也許是你的父母,亦或曾經的老師、領導。這類人經常玩的心理遊戲是“NIGYYSOB”,“NIGYYSOB”是“Now I’ve Got You,You son of Bitch”(我抓到你了,你個壞蛋),他們常常會佔據權利和權威的制高點對別人評頭論足。說實在的,有個獾這樣的朋友的人,還真需要具備強大的心理素質。

  當然最健康的人生座標就是“我好,你也好”啦,處在這個人生座標的人對應的是“成人自我狀態”。“成人自我狀態”指人們用理性而不是情緒化的方式來行事,不被父母過去的聲音所驅使,不被童年的情緒所圍困,思考當下的情況,基於事實決定要怎麼做。

  蒼鷺心理諮詢師透過十次心理諮詢,逐步引導蛤蟆先生從“兒童自我狀態”過度到“成人自我狀態”,幫助蛤蟆先生擺脫原生家庭的消極影響,當然這個過程離不開蛤蟆先生自己的積極思考和領悟。

  書裡詳細介紹了“兒童自我狀態”的概念,並提到了精神分析學派提出的“移情”,以及人本主義學派重視的“共情”,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讀下原文。

  本書提到了另外一本廣受歡迎的心理學著作《人間遊戲》,這本書的作者是美國心理學家艾瑞克。伯恩。可惜目前只有臺灣翻譯的繁體字版本,希望簡體翻譯版儘快面世吧。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讀後感 篇14

  一個淡定友愛的母親和一個熱情開朗的父親會給孩子最好的家庭氛圍。

  ——題記

  上午和中午花了3個半小時看完了這本只有10。8萬字的心理學入門書《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平心而論,其中很多觀點讓我醍醐灌頂,很受啟發。

  看完一本書還是要”標記重點”和來一次小總結。蛤蟆最近變得抑鬱了,心理醫生髮現和他的童年經歷分不開,家人的嚴格要求讓他覺得自己什麼都做不好,長大了,自己也沒有得到身邊朋友的肯定,他活在了兒童狀態,像兒童一樣取悅身邊的人、道歉(懷疑自己)、依賴,透過慪氣的方式來釋放憤怒。每個人也有成人狀態和父母狀態,只是運作方式不同,後者讓別人感覺處在一個不平等的位置,而成人狀態是一種理智的狀態。

  其中有一句話:別人或許會影響和說服你,可最後,是你自己在決定要選擇什麼樣的感受。高情商的人理解自己的內心情感世界,並且掌控它,能夠管理情緒,控制衝動,延遲滿足。

  要提高自己的情商,特別是控制情緒和延遲滿足的能力,要跨越自己常用的不成熟劇本,要很快能夠調整心態面對生活的挑戰。智商與生俱來,而且都差不多,但只有情感智力才能推著我們走得更遠。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讀後感 篇15

  第一次見到心理諮詢師,蛤蟆先生問“你認為我會好起來嗎?”

  諮詢師站定了,直視著蛤蟆先生的眼睛說“如果我不相信每個人都有能力變得更好,我就不會做這份工作了。”

  前幾天偶然遇到一本書《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剛剛讀完,趁著這股熱乎勁,想要總結下自己的讀後感。

  眼下越來越多的管理人員在處理技術問題,那些技術問題相比過去要難得多。受教育的人也以往任何時候都多,我們從沒有像今天這樣瞭解物理世界。可是個人的情感智力,也就是情商世界,我們瞭解多少呢?

  我們需要有強大的自我意識,瞭解自己的情感。能管理情緒,能從悲傷和不幸中重新振作。也許更重要的是,需要能控制衝動,懂得延遲滿足,從而避免輕率的決定和不妥的行為。

  認清當前的自我狀態

  兒童自我狀態:每個人在自己的內心深處都帶著一個小小的兒童,當一個人以兒童自我狀態與人交往時,他的情感、思考和行為表現等就會表現得像孩子一樣。

  父母自我狀態:我們從父母或其他重要他人那裡複製來的思想、情感和行為。

  成人自我狀態:一個人處於成人自我狀態時,其思想、行為和情感都指向於此時此地,具體表現為理性、精於計算、尊重事實和非感性的行為。

  當你處於兒童自我狀態和父母自我狀態時候,都是潛意識進入的,很難感知到,這兩種狀態都是長期成長過程中形成的,原生家庭影響很大。要常反思自己的狀態,需要進入到成人自我狀態中去形成自己的個性情感狀態。

  人生座標

  這個座標可以用來理解行為的方法,尤其是理解我們自己的行為。

  “我好,你不好”座標的的人會加強自己的優越感,總需要攻擊或譴責別人。比如我們童年時候的父母,公司裡的上級領導。其他座標的相對應型別的人,大家可以多思考下。

  當你理解了別人對自己的行為基於哪個座標後,就能很好地消化接下來的溝通了。我們自己要做的是基於“我好,你也好”的狀態下,進行進一步的對話。

  基於以上的認知,才能瞭解自我意識,把控自己的情感,管理自我的情緒。

  以上是我對《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這本書的淺顯認知與收穫,希望對讀到這篇推文的你也有一些幫助。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讀後感 篇16

  本書用簡單易懂,且充滿趣味的小故事,表達出人的各種潛在心理,幫助大家正確審視認識自己,完善大家對待別人對待生活的認識。讓大家能輕鬆的完善健全自己的人格。

  不用於《自卑與超越》和《原生家庭如何修補自己的性格缺陷》那樣充滿心理學術語的表達方式,也沒有那麼晦澀難懂。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以擬人人物蛤蟆先生為主人公,內容以蛤蟆先生數次拜訪心理諮詢師蒼鷺展開。

  透過這個過程向我們揭開了我們內心深處埋藏的不易察覺的想法。輕鬆易懂。

  用有趣輕鬆的方式讓我們看清了自己的內心,讓我們能輕鬆的卸下習慣已久的盔甲,讓自己的生活精彩起來,讓我們不再審判懲罰自己。

  文中以三原色來表示人最基本的“喜”“怒”“悲”情緒。

  文中把童年時期學習到的與人相處的方式稱為“兒童自我狀態”

  把在父母身上學習到的相處方式稱為“父母自我狀態”

  把能自我計劃、考慮、決定、行動的狀態稱之為“成人自我狀態”

  在“兒童自我狀態”時,我們會體驗到童年的感受,會再現過去的情緒。兒童自我狀態又分為“自然型兒童”和“適應型兒童”自然型兒童擁有基本情感:快樂和深情,憤怒,悲傷,恐懼。適應型兒童為適應父母和環境做出的改變,形成的性格影響深遠,以至於成年後某些特定場景,也能使人進入兒童自我狀態。

  在“父母自我狀態”時,你不是在挑剔就是在教育別人。用言行重複你父母那裡學來的價值觀和觀念,並證明給別人,讓別人接受。

  在“成人狀態中,我們能理性合理的行事,處於這個狀態我們能把我們所學的知識技能為自己所用,且不再被腦子裡父母過去的聲音趨勢,也不會被童年的情緒所困擾。我們能思考當下的狀況基於事實來決定要怎麼做。

  重點:沒有人能讓我們自己產生感受,任何感受都是我們自己選擇的,比如我們選擇了“憤怒”,我們選擇了“悲傷”

  書中告訴我們,回憶過去時,不在譴責自己,而是客觀的反思自己的所作所為,從中學習領悟,不在內疚。

  書中蒼鷺提出了人生座標:

  1、我不好,你好:低自尊的人容易玩“我真不幸”和“可憐弱小的我”等“受害者遊戲”,這時候人們處於悲傷的兒童狀態。

  2、我好,你不好:這一類人會把斥責和懲罰別人視為己任,容易玩“你為什麼總讓我失望”,以攻擊和譴責別人來證明自己高人一等。這些人處在挑剔型父母狀態。

  3.我好,你也好:這是最理想的狀態,信自己信他人。不要對他人的話新增自己的主觀臆想。而是理性分析作出回應。

  重點:不要在他人的神情中尋找認可或不認可,不要把關係搞得像父母與孩子。拒絕依賴別人!

  高智商的同時人們也需要高情商,情商高的人,擁有很強的自我意識,能從悲傷和不幸中重新振作起來,能控制衝動,懂得延遲滿足,從而避免輕率的決定和不妥的行為。高情商的人能產生共情,彪是他人的感受,回應他人的情感,與他人建立良好的關係。

  作者透過這些方法來提高自己的自我洞察力和情商,而這顯然效果顯著。

  大家可能注意到我再文中數次提到“輕鬆”這個詞,這是我的真是感受,《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這本書能讓你在放鬆松狀態下完成閱讀。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讀後感 篇17

  這是一本可以代入自己去看的書,越看越上癮,會引發思考,同時越看越覺得自己有病。

  那種感覺大概就叫做:蛤蟆竟是我自己。

  在看書的過程中,發現圍繞在蛤蟆先生身邊的人,都能在現實中找到例子,會不自覺地聯想到某人。

  突然就理解了蛤蟆的心境,閱讀的過程就像是拿著手術刀,向自己下手。

  原本以為能夠像是童話般輕鬆讀完的,沒想到能讀得那麼深,看一遍還不夠。

  但是總的來說,是一本讓人看過後會進行思考,對比自己的情況去想象,並且感覺像是被撕開了一道口子的書。

  雖然最後部分蛤蟆先生完全走出來了,感到豁然開朗,但是我自己讀完後卻覺得沒那麼簡單,結尾部分的轉折有點大,被蛤蟆甩下了,轉不過彎來。

  但是總的來說,還是一本能給予人勇氣和鼓勵的書。即使沒有學過心理學,讀起來也毫不費力。

  跟著蛤蟆先生的腳步,經歷探索和成長,是一場有趣的體驗,儘管沒有他那樣跌宕的人生經歷,還是能從中找到自己和身邊人的影子。

  閱讀過後,對人際關係和一些煩惱,看得更透徹了些。

  如果你正在經歷低谷,或者曾有過那麼一段黑暗的時光,或者僅僅是迷茫、常常覺得不在狀態,這本書可能會幫你走出來。

  希望大家都能振作起來,重新變得開心,勇敢面對生活,越來越好。

  下一本計劃要看的是《被討厭的勇氣》,還是立個flag,一週讀完。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讀後感 篇18

  讀書的過程像是在各種書中搜尋出自己的形狀的拼圖,讀的書越多,越發感受到自己如今只是拼起了拼圖的一角。

  是的,我認同,讀的書越多是使人越謙和的。

  從這本書裡沒有學到許多什麼新的東西,但跟隨蛤蟆先生一起去看心理醫生的過程,讓我回憶起我是怎樣成長的,一路走來與自己無數次的衝突與和解是怎樣的不易,讓我意識到不論現在的我有多少缺點或不足,都要珍愛自己,都要熱愛生活。逐漸成長的蛤蟆先生,以及蛤蟆先生成長的故事使我感到一種親切,並從中獲得了許多溫暖、柔和又堅定的力量。

  和蛤蟆先生成長的契機是相似的,我人格上的成長也是從回顧生活開始的。

  在某一刻我的回顧中,我回顧的開始不再是事件本身,而是意識到這件事對我的意義,對我的影響以及影響的來源。

  這讓我進一步地看到,在我的過去中,一件件事情的發生實際上都不是“偶然”,而是有順序、有聯絡的“必然”。一件事情它發生,它在一段時間內影響我,甚至重塑我的底層邏輯,使我成為擁有不同行為模式的人。

  回顧中的成長像是進入長跑最後的衝刺階段,讓人在快速前進中感到一種撕裂與能量注入的拉扯,然後在跑過終點的那一刻得到一種巨大的滿足與充實。

  但確實只有懸置的、認真的反思才能為自己帶來真正的成長。不嚴肅的反思,又或者說,從別處看來的自己認同的別人的反思只會讓人有一種廉價的思考感,讓自己覺得好似知道了什麼道理,有了什麼思想覺悟,但其實那還是在自己的價值觀體系裡的東西,哪怕不是,也不會因為看到時的認同感就成為自己的東西,看到了什麼觀點,以為“我也是這樣想的,只不過我說不出來而已”,這就是虛假的反思和思考,你不是說不出來,你就是沒有。只有自己嚴肅的思考過後反思出來的東西,才是真正的自己的東西。虛假的回顧與反思是如此的輕浮,它只是一種附庸風雅。

  有很多曾經被認為是自己的“黑歷史”,想起就想對自己說聲對不起的那些事又或者讓我回憶起來腳趾能摳出兩室一廳的尷尬事,又或者曾經讓我很憤怒、很受傷的那些事,在經歷了懸置的回顧和反思以後,已經理解為什麼會發生那些事,會做那些決定,會產生那樣的情緒,所以現在再去回想,已經可以確定自己不會再做出同樣的事情,不會做出同樣的“錯誤決定”,所以過去那些已經發生、無法更改的事情已經不再使我對自己感到內疚,已經能夠客觀地去看待,與它們和過去的自己和解。

  當與所有的過去和過去的自己和解以後,就會迎來人格上的溫和,我稱之為一種真正的“溫柔”,這樣的溫柔它不是能聽得見的軟言細語,它不是能看得見的笑臉相迎,而是對各種事情各種人的理解、認同,以及不理解、不認同時也不會有刻薄、偏激、否認的言語攻擊,是不會情緒化處理事情,凡事只跟隨自己的喜歡與不喜歡、自己認為對與不對去表態,是會控制自己的衝動言行舉止,從而避免輕率的決定和不妥當的行為。

  在書中將此定義為“高情商的人”:“情感智力能讓你在自我成長和完善的路上走得更遠,因為它將帶你從獨立的個體走向共生的關係。獨立性隱含了做自己的自豪感,還包括獨特的才能、與眾不同的部分。獨立的人時刻守護新發現的自主權,如同一個曾被殖民的國家重獲自由一樣。這當然沒錯,但共生性則體現出成熟和自我接納,還包括求同存異地接納他人。共生性可以讓你在社交和工作上與別人有效聯結,協同合作。”

  和蛤蟆先生一樣,我也認為“所謂活得真實,就是真誠地回應當下的需求,這能打破從童年延續而來的因果迴圈,讓真實的自我擺脫過去的經歷的束縛,在自由中成為真正的自己。”

  願每一個人都能夠真正的、精神上的熱愛生活,享受生活,在思想的自由中成為真正的自己。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讀後感 篇19

  這本書講了蛤蟆先生與心理醫生的十次面談,在讀的過程中,讓我想到我的諮詢師,也會把自己帶入到蛤蟆的角色裡,但我走得要比他慢,和現在的諮詢師已經進行了28次諮詢,還在探索中。

  剛開始的時候,也會像蛤蟆一樣期待諮詢師告訴我該做什麼以及該怎麼做,但諮詢師沒有給我答案,而是讓我更多地瞭解自己,陪著我去尋找答案,這個過程會比較慢但卻讓自己內心更有力量。

  在書中看到“共謀”的時候,讓我很有觸動,“共謀”是我們偷偷地或無意識地配合對方,讓自己產生某種感受。我們會覺得是別人“讓”我們產生了某種感受,但卻沒有意識到是我們“選擇”了自己的感受,別人或許會影響你,但最終還是自己在決定要選擇什麼樣的感受。這樣的觀點是讓自己為自己的行為包括情緒負責,只有這樣我們才會認識到對自己是有自主權的,我們有力量來改變處境,也有力量改變自己。我認為,當我們為自己負責後,改變是自然而然發生的,而不是為了改變而改變。

  書中提到兒童、父母和成人三種狀態,當處於“兒童狀態”時,會體驗到童年的感受;當處於“父母狀態”時,不是在挑剔就是在教育別人;當處於“成人狀態”時,用理性而不是情緒化的方式來行事。看到這個概念的時候,突然發現,36歲的我,更多的時候還是處於“兒童狀態”和“父母狀態”,現在才開始有意識地向“成人狀態”努力。有時候,會有些心急,覺得自己成長太慢,領悟太晚,但這樣的想法太多的時候,反而增加了自己的焦慮成了阻力。這個時候就像跌倒在地的感覺,以前,肯定會給自己打雞血,讓自己趕緊站起來勇往直前;現在,開始允許自己在地上趴一會,整理好心情,再爬起來,也允許自己不爬起來。感覺自己變得消極了,但卻更有力量了,因為我開始接納自己的感受了。

  其實,與自己相處的方式沒有絕對的好與壞,適合自己的方式就是好的方式。就像諮詢師一樣,有很多種流派不同風格,也沒有絕對的好與壞,只有適不適合自己。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讀後感 篇20

  你有沒有時常感覺身體裡有兩種聲音,一種聲音對你說“你還是去看看吧,我感覺我在你身體裡對你不好”而另一種聲音卻在反駁“你覺得不好就不好啊,我要我覺得不好才會去心理諮詢,其實我覺得我在你身體裡挺好的”,這個對話像不像正在被焦慮和抑鬱情緒困擾的你?你對很多事情也提不起興趣,不想見人不想打扮,什麼也不想做。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的主人公蛤蟆先生心境就是如此,這看似是一本童話故事,卻道出了我們成年人面對焦慮和抑鬱最真實的感受。

  從開始不知道自己怎麼了,到不願意面對,覺得丟臉恐懼,再到了解自己的成長中原生家庭的羈絆,童年中的虧欠,成年後憤怒背後的故事,最後說出“我好,你也好”。蛤蟆先生被治癒了。

  一開始,蛤蟆先生哭著跟心理醫生說道“我感覺自己好像沒什麼價值,我把自己的生活搞得一團糟。”

  這個感覺有沒有似曾相識呢?也許只是在平淡無奇的日子,某個瞬間,一直看似積極樂觀的你,卻突然間失去了快樂的能力,那些讓人鬥志昂揚的正能量通通試失效,所謂堅強,不過是一盤散沙,你像一個皮球慢慢洩了氣,做什麼都沒力氣,甚至覺得活著都沒意義。

  這本書將晦澀難懂的心理學知識,透過幽默的小故事,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在蛤蟆先生找心理醫生的10次諮詢中,部分讀者可能會有一些代入感,透過閱讀或多或少的感受到力量,但如果已經沒有辦法繼續,請及時尋求專業力量的幫助,相信你也能遇到蒼鷺,我們可以擁有美好。

  這本書觸動我的地方就在於,我們深陷痛苦時,卻不自知自己為何痛苦,我們把自己的人生劇本活成了悲劇,卻不知這是我們自己親手造成的自證預言,然而你賣力的演繹悲情的痛苦人生遊戲,最後贏了遊戲,卻輸了自己。

  蛤蟆從一開始像個孩子一樣依賴父母權威,依賴心理醫生給他一個答案,透過追溯童年,直面內心的恐懼,到最後幡然醒悟,沒有人可以真正幫你,沒有人可以給你答案,能幫你的人只有你自己。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讀後感 篇21

  對於讀書,每一本書對我來說都像是吃大餐,吃完以後心中有飽飽的幸福感,情緒也平和了很多,孩子練習鋼琴時也沒有那種要窒息的感覺了,此處省略500字。哈哈哈哈......

  關於《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這本書,我也是看群裡的老師一次次的分享,就忍不住買了下來。剛拿到的時候感覺這本書好薄啊,能講什麼呢?結果晚上開啟來看,就忍不住了,用了將近兩天的時間才把整本書看完。談談收穫和這本書給我的看見:

  習慣性的先看封面和封底,被封底的內容打動了,也引起了我的好奇心。第一次見到心理諮詢師,蛤蟆先生問他:”你認為我會好起來嗎?“諮詢師站定了,直視著蛤蟆先生的眼睛說:“如果我不相信每個人都有能力變得更好,我就不會做這份工作了“

  想來我看這本書時,我應該把自己當成蛤蟆先生這樣或許有不一樣的收穫和體驗。不知道這本書為什麼叫蛤蟆,而不是蝴蝶,我想大概是蛤蟆本身就特別讓人討厭,而我們每個人都要有被討厭的勇氣吧。

  開啟這本書,我瞭解到書裡凝聚了作者多年心理諮詢工作的心得,也是英國暢銷20多年的國民級心理諮詢入門書。普通的讀者也能解深奧的心理學理論,明白心理諮詢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原來作者也是資深的心理諮詢師。書裡的人物設定借用的《柳林風聲》的人物形象,在這裡演繹了一個心理諮詢療程的標準模板。蛤蟆先生經過與諮詢師蒼鷺的十次面談,他的心裡終於發生了一些悄無聲息的變化。

  對於我而言,探索童年這一章的內容,讓我找到了童年心理問題背後的冰山。時光把我拉回到了3歲那一年的某個晚上,那一刻的無助和絕望,這輩子大概很難忘記。

  起因是我的母親生了3個孩子,也是弟弟出生不久,由於計劃生育的原因,他們必須要為多生孩子而付上代價,如果沒有錢就需要被關進監獄裡面,那時我3歲,我已經忘記了事情發生在什麼時間,只記得在無數個夜裡鬼哭狼嚎的要找媽媽,會被鄰居攔下,哭累了就睡,白天還好,晚上就會不停的哭。不記得這件事持續了多久,後來媽媽回到了我們的身邊。但這個印記在腦海裡始終無法抹去,直到現在為止,還容易影響到我的情緒和處理事情的反應。

  沒有人一生不會受到傷害,而是受到傷害以後該如何包紮自己的傷口。而一個重傷的人,是無法完成自救,需要他人的幫助。要察覺到自己的情緒背後的原因,從而去操練和成長。先接納遇到的傷害,擁抱過去受到的傷害,和自己和解,這個過程會很痛,因為會一次次的失敗,慢慢的形成刻意操練,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就可以被釋放、得能力。這句話也給了我很好的理論支撐和新的看見,慢慢的品,一定會有所收穫和改變。

  整本書讀下來,我察覺到了內在的情緒,找到問題的解決方法。雖然3歲那場媽媽暫時的離開,造成巨大的童年心理傷害,我也無法再回到當下去解決那件事。但我學會了遇到事情時,不再讓自己內在的小孩回到3歲的情景中去,需要不斷的提醒和操練自己:我長大了,很多事情可以去處理的很好,也可以得到家人、朋友的幫助。不要絕望、恐懼、無助,相信自己可以處理好這件事。讓我在潛意識裡開始去改變,被生活一點點的醫治。

  透過這本書我成長了許多,願你也和我一樣,透過閱讀、閃耀媽媽讀書會,我們用心的陪伴可以讓你的生命不再一樣。

  期待著你也像書裡說的那樣“第一次見到心理諮詢師,蛤蟆先生問他:”你認為我會好起來嗎?“諮詢師站定了,直視著蛤蟆先生的眼睛說:“如果我不相信每個人都有能力變得更好,我就不會做這份工作了。“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讀後感 篇22

  “河岸的天氣漸漸變了,空氣中瀰漫著一絲前所未有的不詳氣息。烏雲陰沉地籠罩著田野,黑壓壓的,令人不安。幾隻鳥兒漫無目的地在灌木樹籬裡飛來飛去,唱著不成曲的調子。鴨群平時總為誰冷落了誰、誰羞辱了誰而嘎嘎地爭執,現在卻一頭躲進蘆葦叢中,專注地待著,除非遇到最嚴重的襲擊,否則一概不理會。唯有漆黑蜿蜒的河水依舊流淌著,千變萬化的樣子底下卻是一成不變的性情。河流為一些動物劃分了地界,也成為另一些動物的高速公路。水流默默地集聚威力,看似謙虛低調,可誰要輕視了它,它危險重重的能量就會爆發。”

  這是《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的開頭。

  在我的心理學小朋友圈中突然流行起一件事來——那就是去往西西弗書店買《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

  本書讓我記憶最深刻的是,蛤蟆先生第二次去做諮詢。和第一次一樣,蛤蟆先生在諮詢開頭時有些許沉默,緊接著就是壓力在飆升,焦慮感倍增。這時,諮詢師蒼鷺終於開口了,“蛤蟆先生,今天你感覺怎麼樣?”蛤蟆想都沒有想就回答:“挺好的,謝謝你。”諮詢室裡又沉默了。緊接著,諮詢師蒼鷺繼續問到;“蛤蟆先生,今天你感覺怎麼樣?”蛤蟆先生就有疑問了,剛剛我不是回答了嗎?怎麼又問今天我感覺怎麼樣呢?

  讀到這裡,我想起小學時,英語老師總是會問,“How are you?”我們也總是想也不想直接回答:“I’m fine,thank you.”實際上,我們真的I’m fine嗎?可能是有更多的情緒吧。比如:快樂、高興、沮喪、緊張、不滿、甚至憤怒等等。我們總是不能體察我們現在真實的情緒,而情緒化的用行為去表達,這樣反而讓對方一頭霧水或產生更多不友好的情緒並也用著情緒化的方式去表達。兩者就進入了人際衝突區。

  那我們應該怎麼回答呢?答案很簡單,用心去體會,體會到什麼情緒就用情緒詞來表達。按照中國古老的教育方法是不去體會情緒,把情緒壓在心中,或用情緒化的方式來表達。前者久而久之會抑鬱,後者不僅不能很好地表達情緒還會在人際關係中發生不必要的衝突。

  在這本書中,我在諮詢師蒼鷺先生上學習到了一個小技巧——那就是“聆聽”。你讀到這一定會覺得奇怪吧!“聆聽”難道還有什麼其他特別之處嗎?

  親愛的讀者,請允許我細心地為你解釋吧!這裡的“聆聽”可不是簡單的“聽”,有口無心、斤斤計較。而是“聽”!十目一心耳為王的“聽”。聽“事實”,聽“情感”,用“尊重”去“關注”。

  這個方法很適合用在親子教育上。孩子回到家明顯悶悶不樂,這時,家長蹲下來就需要“聽”了。“事實”加上“情感”。“噢!媽媽好像明白了,寶貝在學校不小心撞到小美,寶貝給小美道歉,小美卻回應寶貝是故意的。你當時的情緒是傷心難過還有委屈。”接著就是欣賞孩子:“寶貝,我從這件事中看出你的擔當、勇敢,你是個負責任、善良的好孩子!”再接著可以讓孩子學會表達情緒並解決此事:“如果解決這件事,寶貝心裡是不是要好受很多?這樣吧,我們給小美表達:‘小美,上次不小心撞到你的事我想花幾分鐘的時間向你表達。首先,非常抱歉,不小心撞到你了。上次道歉後,你的回應讓我十分難過。我們一直一來就非常的要好。我也知道,我以前的一些做法不太妥當讓你有情緒了。非常對不起,希望我們能和好如初。’”

  此書還有很多精彩的地方因為篇幅不能一一呈現,所以,我還摘抄了七個句子來結束此篇。

  “每個人都有能力變得更好。”

  “能幫你的人是你自己,也只有自己。”

  “必須完成的事情,只能靠自己才能完成。”

  “沒有一種批判比自我批判更強烈。”

  “沒有一個法官比我們自己更嚴苛。”

  “所謂活得真實,就是真誠地回應當下的需求。”

  “情緒並非可有可無,而是自我的核心。”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讀後感 篇23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是英國心理學家羅伯特戴博德寫的一部心理案例的合輯,看過這部書,就會明白,在人生長河裡沒有誰是你的擺渡人。

  蛤蟆先生看似樂觀,其實內心傷痕累累。他從小生在這一個刻板陳舊的家庭,爸爸嚴苛,媽媽懦弱,蛤蟆先生從未感受到溫暖,有的只是冷漠和責難。

  蛤蟆先生七歲被送到私立學校,大學畢業繼承產業,他絞盡腦汁經營父親留下來的蛤蟆莊園,但是大家看不出他的付出,為了得到認可,他努力取悅他們換來的卻是橫加指責。為了看起來合群,他活成別人的開心果。這一件件的瑣事,讓蛤蟆先生無法自拔,身心疲憊,借酒澆愁,於是再一次大醉之後他偷了一輛車有化妝成洗衣服逃跑,他搶過馬,偷過錢最終入獄。

  蛤蟆先生在出獄後身心崩潰,他患上了抑鬱症,家園被黃鼠狼霸佔,曾經光鮮的蛤蟆先生,最後活成了臭蛤蟆,作者透過蛤蟆先生,反映了人們的縮影,其實生活中很多人都是蛤蟆先生,每個人都在費力討好一個人,然而對方卻利用你的善良索取更多,你盡心盡力工作生活,但是命運總是給你使絆子,讓你的辛苦付諸東流。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不帶傷,不論願不願意,你都無路可退,所以不管什麼讓你停下腳步,但是都不可以讓自己倒下。蛤蟆先生一度傷心,一度輕生,好在朋友給他推薦了心理醫生。他第一次來到蒼鷺小築,蒼鷺問他誰讓他來的,蛤蟆說是河鼠。蒼鷺搖搖頭說能讓你來的只有你自己。不能指望別人來救贖自己,只有自己為自己負責。

  之後每週蒼鷺都會給蛤蟆一個問題思考,每次都是問他這件事你怎麼看?你有什麼感覺?你會怎麼做?蒼鷺一路引導蛤蟆,打開了他的內心。經過幾個月問診,他始終記得蒼鷺說要不要與生活和解,你自己說了算。

  蛤蟆終於重新開始,早起划船,感受世界,接納痛苦。幾個月後,蛤蟆結束治療。這次蒼鷺告訴蛤蟆如果你為自己負責,你就會知道你有力量改變環境和自己。於是蛤蟆重拾愛好,買了新船參加皮划艇比賽,開啟了大篷車短途旅行。蛤蟆找回自己的勇氣和魄力。他奪回了屬於自己的東西。幹起了自己喜愛的房地產事業。他賣掉了蛤蟆莊園,另建新居。生活能治癒的永遠是自己願意走出來的人。“面對傷害,我們無處可逃,但必須完成的事,唯有靠自己才能行。”人生苦樂無常,我們總會受傷,也總會有很多迷茫。但不要灰心,不要沮喪。只要能沉得住氣,扛得住難,你自己就是那股最強大的力量。當你在自我治癒的路上,主動邁出第一步的時候,新世界的大門,也會隨之為你開啟。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讀後感 篇24

  一本心理學入門的書。快餐式讀書的當下,這樣一本書是討人喜歡的。一開始看到這本書是在噹噹網,銷量蠻高。後來在微信讀書看到了電子書,一口氣看完。從標題看,是一本心理相關的書,勾起了我的好奇心。開啟看看,咦,怎麼是一本故事書?

  蛤蟆先生原來很招人喜歡,因為某件事然後封閉了自己,他的朋友介紹了蒼鷲醫生給他。這件事沒有一開始就指出來,而是後面出現了,原來是蛤蟆因為喝醉了偷了車被抓了,最後越獄。大概是這樣的情節,這樣一件事,讓蛤蟆疏遠了所有的朋友,連他的莊園都荒廢了。

  蒼鷲不是簡單的說教,而是一步步引導蛤蟆認識它內心。禿鷲最經典的開場白是:蛤蟆先生,你今天感覺怎麼樣?蒼鷲還假設了一種溫度計來測量感覺。蛤蟆第一次選擇了1和2之間,那麼意味著它感覺非常糟糕,甚至想要自殺。蒼鷲說的兒童自我狀態沒有好與壞,還有父母自我狀態等理論,真的讓人耳目一新。我想我還會再讀幾遍這本書的。

  最後附上讓人意外的結局。蛤蟆賣掉了莊園,準備去倫敦經營房地產公司。他對小夥伴們說:對‘大世界’的誤傳太多了。當然,如果你體格小,又只住過彈丸之地,自然就覺得‘大世界’又大又可怕。但過一陣你就能在那裡找到容身之處,能力也比之前大得多。我覺得在那兒我有更多的自主權,當然也就有更多的機遇。

  這真是一本很棒的書,值得一讀。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讀後感 篇25

  不裝了,我是蛤蟆,我攤牌了......

  首先要告訴大家的這是一本心理輔導書,透過童話故事把晦澀難懂的心理學知識向我們展示出來。主人公是隻蛤蟆,你沒聽錯,是一隻蛤蟆,此書帶入感極強,誰讀此書誰就變成了蛤蟆。雖然是一本故事書,但是卻描寫出了我們成年人面對焦慮和抑鬱時最真實的感受,蛤蟆先生透過十次心理治療成功從困境走了出來,同時也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原來,我很重要!

  先來看一下蛤蟆先生抑鬱時的狀態:

  “我感覺自己好像沒什麼價值,我把自己的生活搞得一團糟。”

  “很長時間裡,我時不時都會這麼想。當然,確實有些時候一切似乎都好起來了,好像我可以真正去幹點什麼。可隨後我的興致就低落下來,沒了做事情的勁頭,接著就跌入了我所熟悉的悲傷情緒裡。”

  在第一次治療時蒼鷺諮詢師給了我們一個知識點——兒童自我狀態:

  兒童自我狀態:是由我們童年殘留的遺蹟搭建而成,包含我們小時候體驗過的所有情感。在我們出生時只具備幾種最基本的情感,幼年時,這些基本情感逐漸發展演變成更微妙、更復雜的行為模式,這些行為模式成為自我的核心,融為我們自身的一部分,定義了我們一生的行為。某些特定的情形和場景會激發我們的基本行為模式,讓我們自動做出反應,所以我們會和小時候一樣去行動和感受。

  在第二次治療時蒼鷺諮詢師以情緒做媒介分析了蛤蟆先生的童年:

  “如果你要更好的理解自己,就需要跟自己的情緒做聯結,並理解這些情緒。”

  順從行為:如果你被迫順從某個人,就意味著你不與他爭辯。你照他們說的去做,而且同意他們的想法。

  依賴父母:對大多數人而言,成長的本質就是減少並最終打破依賴關係,這樣才能成為一個獨立自主的人,很少人能完全達成,而很多人會依賴一輩子。順從行為可能導致有些人學會了把依賴當成生活方式。換句話說,這些人永遠都沒有真正長大成人。

  在第三次治療時蒼鷺諮詢師解釋了蛤蟆先生的憤怒方式:

  釋放憤怒:所有這些行為策略實際上都是從我們童年發展而來的防禦機制,用來保護我們免於受到傷害,是孩子在權威之下無法隨心所欲才做出的反應。

  在第四次治療時蒼鷺諮詢師給了我們一個知識點——父母自我狀態:

  父母自我狀態:包含了自出生起,我們從父母那裡學到的所有價值觀和道德觀,還包含了對生活的評判標準,讓我們藉此判斷是非對錯。

  在第五次治療時蒼鷺諮詢師給了我們一個知識點——成人自我狀態:

  成人自我狀態:指我們用理性而不是情緒化的方式來行事。它讓我們能應對此時此地正在發生的現實狀況。在這種狀態下,我們能計劃、考慮、決定、行動,我們能理性而合理地行事。兒童、成人、父母三種狀態就形成了自我狀態的三位一體。

  在第八次治療時蒼鷺諮詢師給了我們一個知識點——人生座標:

  人生座標:一旦我們在童年決定用哪種態度和觀點,我們就會在隨後的人生裡始終堅持自己的選擇。這些態度和觀點,變成我們存在的底層架構。從那以後,我們便建構出一個世界,不斷確認和支援這些信念和預期。換一個詞來說,我們把自己的人生變成了一個“自證預言”。

  在第九次治療時蒼鷺諮詢師給了我們一個知識點——心理遊戲:

  心理遊戲:這類遊戲的發起基本上都不是出於真誠,不像正常遊戲那樣只是讓人覺得興奮好玩,而是會產生非常戲劇化的結果。表面看起來實事求是,其實真正的意圖卻並不正大光明。遊戲體現在兩個層面上:在社交層面上,似乎一切都是公開誠實的。而遊戲玩家的真正動機卻隱藏在心理層面,同時也隱藏著欺騙。至於遊戲的必然後果呢,全都是讓人產生負面情緒。

  舉例1:“我抓到你了,你個壞蛋”

  這是人們經常在工作場合玩的遊戲,這種遊戲能讓憤怒的人找到看似正當的理由來發火,藉此證實“我好,你不好”的人生座標。他們會證實別人根本上都是無能而不可信的,接下來,他們會把斥責和懲罰別人視為己任。

  舉例2:“你為什麼總讓我失望”

  這種遊戲能讓你自卑或者自責,從而證實——你一無是處,他高人一等。這會加強他的道德優越感。

  舉例3:“我真不幸”

  這種遊戲能讓低自尊的人常常覺得生活對他們不好,卻更善待別人。概括的說,處在“你好,我不好”人生座標的人,認為自己是生活的受害者。玩這個遊戲的人確信他們是不幸的,會隨時給你報出一長串遭遇過的不幸事件。

  在第十次治療時蒼鷺諮詢師給了我們一個知識點——情感智力:

  情感智力:也就是情商的世界,意思是理解你內心的情感世界,並且還能掌控它。概括而言,高情商的人都有強大的自我意識,瞭解自己的情感。他們能管理情緒,能從悲傷和不幸中重新振作。但也許最重要的是,他們能控制衝動,也懂得延遲滿足,從而避免輕率的決定和不妥的行為。情商和理解別人有關,一個高情商的人能辨識他人的感受,這種技能稱為“共情”。情感智力能讓你在自我成長和完善的路上走的更遠,因為它能帶你從獨立的個體走向共生的關係。

  從開始不知道自己怎麼了,到不願意面對,覺得丟臉恐懼,再到了解自己的成長中原生家庭的羈絆,童年中的虧欠,成年後憤怒背後的故事,最後說出“我好,你也好”。蛤蟆先生被治癒了,同時也治癒了你我。

  為什麼讀完這本書後我感到非常震撼?是因為我發現自己前段時間也處於抑鬱階段,透過蛤蟆先生我想起自己的原生家庭情況,我很慶幸此時讀了這本書,它帶給我很多正能量。我也堅信很多人都會感到焦慮和抑鬱而且無法擺脫困境,那麼這本書推薦給你。我是貧僧,謝謝您花時間觀看。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