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密關係》讀後感1000字(通用11篇)
《親密關係》讀後感1000字(通用11篇)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你有什麼總結呢?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親密關係》讀後感1000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親密關係》讀後感1000字 篇1
一、前言
最近重讀了克里斯多福孟的《親密關係》,這本書我去年讀過一遍,但是去年看完之後沒有任何的輸出,所以裡面的理念很快就忘了。
這次重讀,是仔仔細細地讀,不圖快,讀的過程中有很多啟發和體悟。當然,這次會讓自己做一些輸出和整理。一方面是幫自己梳理知識框架,把書中內容融合到自己的認知體系裡。另外一方面也是想分享一些觀點和看法,希望能給更多人帶來一些啟示。
二、啟示
啟示一:掌握人際關係密碼
《親密關係》這本書我很久之前就聽過,但是一直滿足於聽樊登講書,自己沒有去看。但當我真的開啟這本書看到張德芬寫的序的時候,還是很受震撼,後悔沒有早點翻開這本書。
張德芬在裡面提到:親密關係不只限於男女關係,只要雙方親密到一定程度,向對方敞開到一定程度,家人、同事、朋友、同學,都可以算是親密關係。只是男女關係是裡面張力最強、能量最大,所以也是衝突最大、最令人心碎的。
所以,學習處理親密關係,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在學習處理人際關係。和我們關係比較緊密的人,或多或少會給我們帶來一些影響。如果關係處理得好,能給彼此加分和賦能;如果關係處理得不好,便會給彼此帶來減分和消耗。
學習親密關係,本質上也是在掌握人際關係的密碼。不管你是單身還是有伴侶,都可以看一看這本書。因為在我們的工作和生活當中,許多人際關係,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親密關係的影子。
啟示二:認識你自己
伴侶是鏡子、是導師、是夥伴。
伴侶是你的一面鏡子,透過親密關係,我們能夠發現隱藏在自己內心深處的傷痛。
伴侶是你的一位導師,透過親密關係,能夠引導你去治癒內心深處的傷痛,並且更清楚地認識自己。
伴侶是你的一位夥伴,你們可以一起去探索這個世界,一起去做一些事情。
伴侶是來幫助你認識你自己,卻不是來為你的幸福負全責的。如果認識不到這一點,可能會對伴侶還有過高的期望。期望越高,失望越深,期望往往是通往地獄的深淵。把對方逼得太緊,這就好像對方身上有一把讓我們幸福的鑰匙,卻膽敢不給我們。
所以,期望低一點,給對方多點空間,讓ta做自己。同時也要明白,自己要有讓自己幸福的能力,而不是靠別人來給予我們幸福,為我們的幸福負責。
啟示三:親密關係的背後不是浪漫,而是需求
簡尼爾森在《正面管教》裡說過:每個孩子終其一生都在尋找兩種東西,一種是歸屬感,一種是價值感。
童年未得到的滿足,我們以為他已經消失不見,而選擇忽視了,其實它一直藏在我們的潛意識裡。當我們遇到伴侶,開始一段親密關係的時候,我們會變得非常興奮,甚至幾天幾夜睡不著覺,依然精力充沛。
但如果把這個問題深究下去,就會發現這種興奮無非有兩種原因:
第一,兩個人的邊界暫時被打破,有生以來第一次能夠擁有和分享另一個人的人生。
第二,覺得自己的需求即將被滿足,儘管這可能是在潛意識裡的。
但是,兩個人畢竟是兩個不同的靈魂裝在不同的肉體,不可能真的合二為一。所以在之後的相處中,如果管理不好自己的期望,不懂得包容和磨合,也不肯去反思和學習,那麼這種親密關係很快就會經營不下去。剛開始的浪漫,會消磨的毫無痕跡,而取而代之的是乏力、無味、以及激情消退後的倦怠。
啟示四:自先成穩,而後愛人。
愛人先愛己。一個不懂得愛自己的人,是沒辦法真正愛別人的。因為一個不懂得愛自己的人,內心是缺乏愛。自己沒有的東西,又怎麼能給別人呢?
自己是自己的第一愛人。對自己的愛,本自具足。這樣更容易激發自己的內在力量,不會對伴侶懷有過高的期望,更容易和別人建立親密關係。
這裡要澄清一下,一個越愛自己的人,不是對別人漠不關心,也不是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而是更善於和別人相處,更善於處理好彼此的關係。
三、總結
親密關係,不只限於男女關係,學習它,能夠讓我們掌握人際關係的密碼。
伴侶是來幫助你認識自己的。
自先沉穩而後愛人,對伴侶降低期待,自己是自己的第一愛人。
《親密關係》讀後感1000字 篇2
這本《親密關係》是我目前看過的唯一也是最好的一本心理學書,書很不易讀,因為句句引發思考,看過一遍,只覺收穫了書中50%的精華,寫讀後感時,只要隨手翻開一頁,字裡行間便又有了新的感悟。現就自己理解的皮毛寫下簡單的讀書感悟,希望還能再次深刻的研讀一遍,體會那種與心靈溝通的快樂。書中的親密關係雖重點指的是夫妻關係,但我理解更多的是包括夫妻在內和父母、孩子等所有與自己親近的關係。並且我更著重體會的是自己認識自我的過程。
與直面相反的做法即逃避,不敢面對。說到直面才能放下,讓我想到一個電影情節,一個人被幻象中的猛鬼怪獸追擊,不停的逃跑,猛鬼怪獸窮追不捨,並因主角的恐懼而變得更加強大凶猛,當主角被追的無路可逃時,不得不面對幻象告訴自己這不是真的,都是幻覺,瞬間猛撲過來的猛鬼怪獸化為烏有,眼前變回平和寧靜的現實。我想在生活中當我們不懂得處理自己的情感時,面對愛人、父母、孩子、朋友和自己時,我們心中那積聚的痛苦給我們帶來的折磨應該也不亞於猛鬼怪獸,讓我們心痛、抓狂,甚至有時覺得死比活著更容易。作為一個還不能超脫世俗、隨時能跟靈魂對話的人,我還是要隨時去迎接生活帶來的痛苦,但讀了克里斯多福的《親密關係》,讓我在痛苦來襲時,可以直面痛苦,把痛苦和懷疑自己的心看做一個去認識自我和靈魂的機會,那麼我便從內心開始不再恐懼它,而是接納它,感激它,並讓自己變得更堅強,心中充滿愛和希望。
書中對天賦的說法對我也很有啟迪,天賦是我們天生的才能,不是靈感激發的,只要我們聽從心靈的指引,創造性的想法、言語便會層出不窮,對自我的懷疑,會迷惑、阻撓我們,讓我們不能夠了解自己是多有天賦的人,當我們直面這種懷疑時,就會發現其實是我們自己臆造出的各種恐懼、緊張、恐慌的感覺,反過來折磨了自己,否定了自己,讓我們因恐懼而不敢接近自己的本質。認清了它的由來,恐懼煙消雲散,我們才能自信的發揮自己的天賦。(在這裡我很期待讀作者的另一本著作《找回你的生命禮物》)
對情緒的處理,還是要直面——直面情緒,說出它,感受它,之前我只知道要控制自己的情緒,但當我不瞭解情緒和造成這種情緒的本質時,控制情緒就成了對自己情緒的壓制,讀過這本書後,懂得了情緒的本質,便能夠跟隨心靈的指引,心悅誠服的接納它,讓其自然而然的消逝。“無論何種情緒,在你身上停留的時間都不會超過六分鐘,除非你為它建造一個家,讓它在你心中長住下來,如果你否認自己的情緒,為情緒找藉口,害怕或放縱自己的情緒,那它們就會在你心中生根了”。
不管是親密關係的快樂,或是生活上的其他快樂,都依賴我們每時每刻的應對方式來決定,所以多問問自己,我想要什麼吧,如果你想要快樂,你就知道該怎麼做了……
只有選擇直面痛苦,才能最終放下痛苦,跟隨靈魂的指引,在一次次痛苦的蛻變後,相信生活會像蝴蝶的翅膀一樣綻放。
《親密關係》讀後感1000字 篇3
莎士比亞說過:“生活裡沒有了書籍,就像沒有了陽光;智慧裡沒有了書籍就像鳥兒折斷了翅膀。”自從接到市局開展“全民閱讀”的活動通知以後,我就把以前因一時興起購買之後擱置在櫃子裡沉睡的書籍又翻了出來,其中有一本書叫做《假性親密關係》,很慚愧的是當初因為工作繁忙的原因我只看了一小部分,正好藉此次讀書機會,我成功地看完了整本書的內容。這是心理諮詢師史秀雄老師的代表作,在書中,融合了史秀雄老師關於心理諮詢的科學視角和大量的一手案例,揭開假性親密關係的神秘面紗,洞察自我關係疏離的成因,及背後原生家庭的影響,從而更全面地提升自我認知,讓自己身處的親密關係網路變得更加健康和穩固。
看完這本書,我感觸很深,我們身邊的每個人都身處親密關係的網路中,卻鮮有人知道,親密也是有假象的。如果說親密關係如同空氣,是人類生存的必需品,那麼假性親密關係就是親密關係中的霧霾。假親密,讓越來越多的伴侶、家人、朋友成為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要打破這種無形的壁壘,我們首先要思考的'是如何認真的活著,認真的活著是一種價值觀念,是把輕重、主次想清楚後做出的一系列選擇,是把人生的主要時間和精力放在最重要的事情上,從而讓自己過得充實和滿足;認真的活著是讓自己經常在回顧過去的時候,能感受到自己的進步與變化,讓自我內心變得更加成熟;認真的活著是為了讓自己學會自我調整,遵從思想、內心和情感,避免自己在一個浮躁的環境中隨波逐流,以更小的代價獲得更大的成長。然後要認真對待親密關係問題,不能因為環境、原生家庭、自我以及一些不完美的成長經歷,習慣的在不完美中得過且過。認真地思考親密關係,能幫助我們看清自己想要什麼、什麼事是最重要的。比如說在生活中,我們會因為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與伴侶、家人、朋友產生意見分歧,從而發生爭執甚至大動肝火,可是事後待我們冷靜下來之後又會發現這樣的爭吵實際上對事情的解決毫無用處,但是如果我們明白親密關係的本質,能正確對待對待親密關係,那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
我們生活在一個浮躁、紛繁而又多彩的世界裡,有很多事物讓我們分心,但同時也有了更多的空間和可能性。在思考親密關係的過程中成長,形成正確的自我認知,學會愛自己,愛別人,戰勝“愛無能”。
《親密關係》讀後感1000字 篇4
《親密關係》是我讀過最有技術含量的愛情研究錄,很感謝思姐給我的這本書,讓我從科學研究的角度去了解親密關係從建立到瓦解的全過程。
看這本書的時候,我一度想要放棄,因為我得無數次讓自己去回憶,甚至腦補第三者是如何出現,為什麼ex會選擇她?他們如何互相吸引,其實這對於我來說,也是逼自己去面對過去,和逼自己去思考未來。過去的一切,我都不想再回憶,可是我和自己說,看下去,去看看我們到底為什麼走到今天。
我們這段關係,要說錯,我不能說我沒有錯,我錯在覺得“一切都是命運的安排”,我覺得婚姻不需要努力,只要一直這樣平凡地過下去就好了,可是我錯了,婚姻需要新鮮感,需要不停地用新鮮的事物去刺激他,例如:每年去兩次長途旅行,這點我一直很渴望的,只是我兒子小時候身體不好,我真的放心不下,甚至不敢離開他超過3天時間,這也是我的錯嗎?因為我沒有辦法在兒子的疾病中保有夫妻單獨相處的時光?到現在我還認為我並沒有做錯,如果他也和我一樣,對兒子有100%的責任心,我相信他會理解我,為什麼不願意單獨旅行,而且結婚後很長一段時間,我們的收入都是非常少的,我也捨不得花錢,難道這就是所謂的“貧賤夫妻百事哀”?我再有錯,相對而言他錯的更離譜,甚至涉及人品問題,婚姻中他出軌得有多狗血我就不想再寫了,甚至離婚後他們全家對我的所作所為,這是我無法原諒他的關鍵點!
可是那又能怎樣?這就是人性的弱點,我應該明白,他們甚至為自己的錯誤提前給了100個理由去掩飾,甚至在他們心裡,他們做的都是對的,我都是錯的。我去在乎有用嗎?沒有!所以,我提醒自己,遇到這種人,請不要去和他們解釋,去糾纏,因為沒有用。我唯一能做的,就是當他是空氣,如果這世界有平行時空,我們就是再不同的時空,永無交集。
其實在離婚後的3個月,我是慢慢地走出來了,從一開始的無助,失眠,崩潰,到現在已經能安然入睡,每天大部分時間都是開心積極的,偶爾也會失控難過,還好轉瞬即逝,很慶幸我這麼快就走出來,感謝我所有的家人,特別爸媽的鼓勵,還有最好的朋友的陪伴,網上認識的熱心網友們,沒有你們,我今天還是困在山洞裡的孩子,無處可逃。
現在,我開始迅速成長,我明白了,所謂愛情,所謂婚姻,不過是一場利益的權衡,他能在我身上得到什麼?他在別人身上能得到什麼?我在他身上能得到什麼?以前的愛和信任全部瓦解,剩下殘骸,我什麼也得不到了,所以我選擇離開,這是一道很簡單的選擇題,和他在一起,我一定不會幸福,離開他,我有50%的可能得到幸福,我很自然地選擇了那50%可能會有的幸福。
直到今天,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可以不恨他,看的書裡解釋:懂得寬恕的人在離婚後會過得比那些總是怨恨別人怎樣傷害自己的人幸福得多。想想也是,恨一個人得能量很大,甚至大到我們沒有辦法去正常生活,當我們把自己的能量全部去怨恨兩個人,最後最受傷的是我們自己,而被我們怨恨的人一點感覺都沒有,值得嗎??我勸自己放下,放下不是原諒,只是放過自己罷了。
在這段單身的日子裡,我正在學習一個人生活,不再依賴任何人,原來我可以做到,我可以在世界的中心,一切都是因我而起,我開心了,即使下雨天也覺得美好,一切隨心,就是這個意思吧。漸漸的我開始拾起了我26歲的願望:去世界各地旅行,去過自己想過的生活。曾經我因為結婚生子而凍結了我的人生地圖,將自己停留在一個小小的點上,不再動彈,感謝遭遇的一切,讓我重新燃起我的夢想,慢慢地我會為自己設立越來越多地目標,一一去實現它。
把這一輩子過值了是我的目標。我開始明白,只有自己才會陪自己跨過一山又一山,度過一關又一關。2018年再見了,未來會更好!
《親密關係》讀後感1000字 篇5
讀《親密關係》這本書是兩個月以前的事情,坦率地講,這本書讀完之後並沒有太深的感觸,甚至每個章節的內容都不曾記得,透過大家的分享討論,又仔細的翻讀後,才有了更深的感悟。
婚姻不是愛情,是關係
在讀這本書之前,始終堅信相愛是婚姻的基礎,也是維持婚姻穩固的重要基石,既然愛了就一定要堅守到底,不離不棄。現在,我對婚姻有了重新的認識,婚姻與愛無關,只和重要性有關。大多數人一生的目標和成功都沒有關係,只是證明自己的價值。當我們說愛一個人的時候,這份愛便賦予了條件,其實我們是在說重要性,和愛無關。所有在婚姻裡發生的矛盾都和愛無關,都是在尋求重要性。
時而像火焰,時而像冰山
當你愛那個人的時候,你會覺得他是全世界最棒的人。這個人幾乎完美無暇,沒有任何缺陷,即使看到對方身上的缺點,也都無所謂。當激情退卻,一切歸於平淡,曾經對方眼中的好可能會變成今天的不好,會發現對方身上許多無法接受的東西,當發現這些的時候,對方曾經的美感瞬間蕩然無存,對方又變得一無是處。
尋求歸屬感、價值感
在親密關係中,我們無時無刻不在尋求關注、認同,在尋求對方在乎的同時,就是在尋求自身的歸屬感、價值感。對方的完美與醜陋,本身並沒有變化,所有的一切都發生在善變的人心中。由於我們從小生長在愛匱乏的環境中,可以說,每個人都是缺少愛的,我們長大成人後,依然在尋找這種被愛的感覺,從對方身上找尋童年在父母身上得不到的東西,以示自己是多麼的重要。
觸碰兒時的信念開關
我們總是試圖從關係中得到認同,讓自己可以回到孩提時代就設下的信念。這些信念將終生伴隨我們左右,就像一個定時炸彈一樣,隨時將被引爆。一旦觸碰到這個信念的開關,我們就會有不同的感受,甚至惱火。當我們感受到惱火的時候,我們最常見的反應就是憤怒,以各種抗拒的形式存在,以至於糾結在誰對誰錯的問題上,耗費我們的能量和時間。
為自己的情緒負責
而婚姻和親密關係,就是讓你像剝洋蔥一樣,一層一層將自己剖開。儘管剝的過程中,會流淚,會痛苦,但這些感受最真實,讓你感受到一種價值感,完全不取決於存在或金錢。你要關注自己的感受,自己的內在,你的情緒與別人無關,要學會為自己的情緒負責,所有的問題,都是自己的問題,與旁人無關。任何痛苦、無助都是自己的情緒,不要把這些歸咎到別人身上,更不要抗拒、推開,而是接納它,自己去感受情緒,去拿回那個純粹的能量,靜靜等待。最終將找到有一種愛不取決於外在,不管你是快樂還是悲傷的,那個愛都在。如果能夠去擁抱你的不重要感,那才是真正的成功。而真正的成功是隱藏在失敗的感受裡的。
自編自導自演一場戲
處於親密關係中的我們,總是把自己的脆弱深深地隱藏起來,用面具、用防衛與他人互動,當對方的言語、行動觸碰了自己的脆弱時,我們總是換著防衛的花招與對方周旋。越是親密的人越清楚對方的脆弱點在哪裡,所以總是直擊要害,一招斃命。所以,越是親密的人對我們的傷害越大。
在舒服的親密關係中,雙方應該是平等的,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在這段親密關係中,雙方都能真實的面對最好以及最糟的自己、學習接受和放手,真實呈現自己。學會自由的表達自己。最終找到通往愛和幸福的橋樑。
化繭成蝶不是夢
就像克里斯多福老師說,毛毛蟲永遠沒辦法知道、也永遠不會理解蝴蝶的世界,但是,每隻毛毛蟲都可以變成自己的蝴蝶。只不過,在變成蝴蝶之前,自己會先變成作繭自縛的蛹。在繭裡邊面對自己製造的痛苦,任何掙扎或試圖改變的行為都是徒勞的。蛹只有一個選擇,那就是放棄所有抗拒、全然接納當下感覺、平靜等待。直到有一天破繭而出成為蝴蝶。
相愛不是互相限制,而是相互成就。婚姻最堅韌的紐帶不是孩子,而是靈魂上的相依相偎共同成長,婚姻和親密關係的真正目的,是讓你不斷透過伴侶遇到自己並深愛上自己的過程。
《親密關係》讀後感1000字 篇6
作為理工科出身的我,很難在親密關係中無師自通,這部書給了我一個啟示,就是試圖在人際交往尤其是伴侶關係中尋求一套方法或者秘訣的想法是行不通的,這本來就不是依靠理性和邏輯來詮釋的科學原理,可如同宇宙中最複雜神秘的奧秘一樣,無條件的愛和靈魂關係,吸引我們發揮人性最真實和自然的一面—陪伴,可它卻同樣如星雲一樣,充滿綺麗的美妙體驗卻極為難得。
我想如果在一段關係中,彼此感覺到止步不前,或面臨絕望,都可以來看一看本書。幻想的破滅,在書中被形容為月暈,是關係開始前最讓人暈眩的階段,也為以後的相處埋下了隱患,這一段通常我們會充滿失望,偏差行為由此而生,想要改變對方的想法佔據了思維,想要擺脫痛苦唯一的方式就是放棄期待與控制,當愛替我們做出了選擇的時候,再看我們所愛的人就如我們的一面鏡子,接受了自己也就能夠坦然面對伴侶。可即使度過了這個階段,下面還有更危險的一段旅途,在這個階段大部分走散的情侶選擇分道揚鑣,所有我們童年時期留下的痛苦印記都會在此階段被反覆播放,受害者監牢通常讓伴侶間互相仇視,傷害彼此,一個幾乎貫穿始終的想法就是自己懷疑當初的選擇,認為這時是放棄的時候了。如果我們不停得陷入受害者、施暴者、拯救者三角形的監牢,需求被忽視而得不到滿足,親密關係會給我們的痛楚遠超曾經甜蜜的感受。選擇聽從靈魂,追尋能夠雙贏的辦法是唯一解決的途徑,因為一旦我們選擇了與伴侶對立的立場,我們就永遠沒辦法體會自己和對方真實的需求和感受。
而對於書中結尾裡,達到啟示階段的伴侶,究竟是什麼樣的體驗,未曾經歷我真的想像不到,在這裡作者提到的一個關鍵點,是作者提出要讓個人的需求與真正重要的事情協調吻合,真正的愛不是犧牲、妥協,而是發自內心的給予和信任,究竟我們會到達這個境界,還是我們會原路折返這都是隨時會發生的。
雖然書中很多描述戳中了感情經歷中不少死穴,給出的方向也叫人深省和啟示,可我還是認為作者在書寫上太主觀和隨性了,導致很多時候讀起來接受無能,思維跳躍。而且不單是心理層面的理解程度,一些對於何為靈魂,什麼是對真理的追隨有著雞湯和玄學的影子,所以四星平分。
但對於情侶翻看還是很有借鑑意義
《親密關係》讀後感1000字 篇7
對伴侶的需求來源於孩提時代未被滿足的需求,比如父母的愛。幼兒時代兩大需求分別是歸屬感和確認自己的重要性。幼兒時代更容易受到刺激。由於很快忘記了事情原委,卻仍保留著從事件中獲得的狹隘的理論,伴隨自己直到成年。之所以說是狹隘理論,是因為幼小的創傷對於幼小的心靈來說還是顯得有點大。這些帶有閱歷限制的理論可能隨時在與伴侶的相處中爆發出來。親密關係就是透過伴侶之間的相互理解支援,來治癒小時候的心理陰影。幼兒時代一次次未被滿足的需求逐漸構建起來理想伴侶的模樣。事實上很難找到一個完全理想的伴侶,所以這個時候需要適當放棄一些想要強加到伴侶身上的事物,這樣會好很多。伴侶之間應該會經常吵架,吵架有可能是自己多次提醒的內容對方未引起足夠的重視,或者希望透過提高音量或一種近似威脅的態度企圖控制對方,讓對方聽從自己的安排。
建立親密關係的秘訣就是透過解決現在的衝突來解決內心積蓄的衝突。並且,一旦度過了蜜月期,可能會對伴侶有諸多的意見,找個愛你的人不是換個主角就能過的很好。既然每個人都不希望被改變,但是又要為了伴侶改變自己。主動改變自己,重新審視伴侶的缺點,可能會發現不一樣的體驗。
書中提到一些解決爭吵的小技巧,比如擁抱,親吻。這些動作都能給生氣的人帶來特別強烈的被需要感,這絕對能治癒內心的憤怒。另外一個靠自己情緒的跳躍,書裡稱他為“量子隧穿”。也就是不論我們當前的情緒在何處,都可以瞬間轉換到幸福、開心的狀態裡去。當爭吵的面紅耳赤、且爭執不下時其中一方做出退步對親密關係的可持續發展真是太重要了。
另外我自我感覺,若是小時候家庭有很好的親密關係,離開家庭的庇護之後應該會很快嘗試建立新的親密關係。否則可能不會急著去尋求親密的伴侶關係。由於家庭的傳承關係,可能親密關係也具有一定的傳承。
亂七八糟不知所云。
《親密關係》讀後感1000字 篇8
曾思索一個問題:戀愛、乃至婚姻,之於我們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從常理來看,交友戀愛、結婚育子是大部分人的人生必走的過場,似乎經歷過這些才得以圓滿。然而,它是非做不可的事情嗎?經歷與否給我們的人生究竟有何影響?
一個人若能在生活中強大勇敢、內心足以堅強應對任何風雨波瀾,且更加嚮往獨立與自由,真切享受獨自行走的狀態。那獨自一人或許便已足夠,是否有人同行,已然不是非常重要。不得不說,這十分令人欽佩讚賞。
然於我恐怕沒有足夠的信心與勇氣獨自“走在冷風中”。
於我而言,戀愛或是婚姻,是尋找同行人,尋找一半、一伴,尋找生活路途中有幸相互契合、相互扶持的人。至於戀愛還是婚姻,不過是形式、是狀態、是過程。
那又不得不問,為什麼還要另尋他人呢?自始相伴的父母、姐妹兄弟不可以嗎?血緣至親難道還不夠嗎?親情的陪伴非常重要,它佔據了我們人生的前半程,如果非常幸運的話,會一直延續到我們生命的盡頭。但是受到人生長規律的限制,從年齡和身體機能上來看,原生親情的陪伴便是一場漸行漸遠的相送。另外原生家庭本就是同一的環境,我們之間或許就有同樣的心理需求和心理缺陷,手裡拿著相同的拼圖,拼來拼去可能更多是重疊、衝突,而難以相互補充、擴充套件。
所以我們“手裡拿著拼圖”,開始尋找可以滿足自我需求的碎片。有一天偶然發現一個人,手中握著我們需要的碎片,拼湊在一起竟還是一副不錯的畫面。既然這樣,何不同路而行,互相取暖?
所以我覺得,戀愛、婚姻於我而言,是一種自我和他我的補充、滿足和實現。就像那段話說的“我曾走過山,走過水,其實只是藉助他們走過我的生命;我看著天,看著地,其實只是藉助他們確定我的位置;我愛著她,愛著你,其實只不過藉助別人實現了我的愛的慾望”。
《親密關係》讀後感1000字 篇9
讀了《親密關係》,才發現婚姻中有這麼多學問。書中提到很多原理,而且這些原理都是對具體生活的提煉總結,我們每個人婚姻中都遇到這些問題,只是從來沒有意識到這些問題的原因以及解決方法。聽了樊登老師的講課,突然對婚姻有了另外一種認識,對在婚姻中如何獲取幸福有了更加具體的方法。
我從來沒有好好想過婚姻是怎麼一回事,只是覺得那必須是人生的一個路程,從小我對婚姻並不嚮往,覺得那只是一個任務,一個人過其實也不會很悲傷,農村封建告訴我婚姻只是為了老去時靈魂有歸處,就僅僅因為這個,所以每個人都必須結婚。
不知道婚姻是怎麼一回事就結婚了,只是因為年齡到了,婚姻中從吵架到冷戰再到平靜,除了對自己的內心折磨及對真愛的懷疑,發現親密關係並沒有得到改善和進步。慢慢的,不會再吵架,因為沒有了期待,學會了接受現實。只是某個時候想起來我還是經常問問自己,我幸福嗎?
都說女人結婚後,一個月中在腦海中有多少次閃過離婚的念頭,真的是這個樣子,我們當時牽上的手,當時許下的承諾,是在婚姻中如何一步步毀滅走向放手。我們對對方的不滿意,期望的得不到,我們永遠在埋怨對方不理解自己的內心不懂自己,永遠在懷疑自己不夠幸福。
既然我是凡人一個,那就接納生活接納愛人,不再期望就不會有失望。
也開始學會提醒幸福,開始反省自己,我在婚姻裡又付出了多少,多想想對方的好,於是發現也許自己還可以重拾幸福的能力。
親密關係中說到婚姻是一個人的事,如果你認為婚姻是兩個人的事情,那麼不管你怎麼努力,也只有百分之五十的機會幸福。這種情況下一般人就基本不願意動,都在等對方先行動,最差也要大家同頻率一起努力吧,憑啥是我一個人付出呢。這種想法很可怕,如果你總是盯著對方,而不是自己內心的話,你會發現對方永遠滿足不了你。
書中提到了婚姻中很多的行為以及無理取鬧其實都來源於童年時期愛的缺乏。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還是很有道理的。確實很多的吵架不是因為本身這件事情,而是延伸到其他問題上去,我們吵架並不是針對一件事情,而是為了表示我需要得到某些關愛某些需求。
我們一開始戀愛都覺得對方很棒,只是因為我們表現出對方各自想要看到的那個自己。書中說到人為什麼要戀愛,其實是找一個滿足自己潛意識的一個人,人往往找的是自己想要找的人,自己假裝自己具備這些特質,我們忽略了其實對方也在假裝,於是,在婚姻中,我們都迫切的想做自己,我們找不到曾經眼中的對方了,於是開始失望,開始爭吵,潛意識中童年缺乏的在婚姻中都在反映這種需求。
本書中說到期望是通往地獄之路,我們要做到本自具足,停止對伴侶的期望,本著愛出發共同處理面臨的問題。
婚後的期望走到幻滅階段後,必然會產生憤怒情緒,憤怒有三種方式,第一種僅僅是表達憤怒,只是把問題表達出來,第二種是情緒抽離,逃避問題,最後一種是被動攻擊,把自己處在受害者位置自我懲罰。這三種是我們經常憤怒的三種表示方式。如何解決,如何化解吵架,正確真實的表達自己的內心,吵架的真正原因不會是表面的外在的導火線,而是潛意識的缺失的心路歷程,學會同理心的傾聽,與對方同時面對自己的問題,最好的方法用愛來回應對方的傷痛。比如你要生氣的時候可以換一種想法,假如你現在還深愛著對方,那麼你很快表現出來的行為就是擁抱,溫暖和撫慰。
幻滅之後的內省階段說的也特別棒,一種方式是無止境的追求需求導致最終妥協放棄,正確的方式是放棄期望,把伴侶的需求當做自己的需求,雙方積極溝通創造快樂!
作者更是深入淺出的介紹了家庭中的三種角色,受害者(心甘情願的受害),破壞者(心安理得的索取),拯救者,這三者角色是可以轉換的,要走出受害者的牢籠,想明白自己內心的真正需求,跟隨真理選擇,不要讓自己處於犧牲者的心態,同樣的處境,學會積極心態,才能找到快樂源泉。我們對世界的不滿往往是自己內心的不滿意,對配偶的不滿就是對自我的不滿。如何在婚姻中穿牆而過,要先跳出問題的框架,解決自己內心匱乏的問題,每個問題都是自身的投射,對自己生活負責,發現問題比找到答案更接近幸福。
最後的啟示階段說到愛才能帶來啟發,不求回報沒有條件的付出才會快樂!空洞由愛來填補,跟隨自己的內心,本自具足。開啟自己的心扉,如果你想盡快到達一個地方,最快的方法就是你本來就在那裡了。找到婚姻中的量子隧道,你就能一下子到達親密關係的中心。
特別是允許兩字更是讓我深受啟發,學會允許,靈魂關係的關鍵是允許,放下對結果的控制慾,當你煩心時想想允許這個詞,允許具有偉大的力量。焦慮來源於對無常的抗拒,依據靈魂的本質出發,需求不從對方尋找,從自我找。
記住,愛可以解決一切問題!從愛出發,從心出發,讓愛在內心生根,愛才能帶來持續的幸福感!
《親密關係》讀後感1000字 篇10
其實這本書很多地方沒讀懂,一方面是涉及很多心理學方面的知識;另一方面本書是譯作,讀起來沒有那麼通俗易懂,甚至有很多抽象詞彙,比如靈魂關係、被害者監牢、投射等。但整體上給人的觀念衝擊還是蠻大的。幸福婚姻應做好以下幾點:
第一,婚姻是一個人的事,需要一個人百分之百負責。如果你覺得應該每人一半,那麼雙方都會認為自己比對方付出的更多,不滿、抱怨、批評、指責就會及時趕到並不斷圍繞在你們身邊,讓你們相互攻擊,直至你想要結束這段婚姻。因此,聰明的伴侶,要把責任全部攬在自己身上,而不是推給對方,當然承擔責任並不是讓你成為犧牲者,比如說地髒了沒人拖,你不必強迫自己去幹,也不必要求對方去幹,只要等到你想幹或對方想幹時再去幹就行了,不要擔心沒人幹。
第二,不要對伴侶抱任何期望。期望是憤怒的前身,對對方期望值越高,你的憤怒就會越強烈、破壞力也越大。做好自己就可以了。比如,你不要期望他會理解你,滿足你內心的要求,只要你有期望,受傷的肯定是自己。
第三,你覺得伴侶是什麼樣的人,你自己就是什麼樣的人。伴侶是你的一面鏡子,比如,你指責伴侶懶惰,其實就是自己懶惰,如果你勤奮也就不需要她勤奮了,也不會在乎她是否勤奮了,正是因為你的懶惰,你才會要求她勤奮並把責任推給她。這就是投射,是不是很神奇啊。所以要改變別人先改變自己。
第四,真正的愛是無條件的愛。即接受對方的一切,包括優點和缺點,因為人不可能完美。如果你開始討厭對方了,說明你們之前的愛是不真實的,是建立在相互滿足的需求上的,是經不起現實的洗禮的。
第五,允許。允許她睡懶覺、允許她不會做飯、允許她不會打掃衛生,總之允許她所有的缺點。
想要做到這五點,確實不容易,但若你做不到,那就說明你不愛她。怎麼辦呢?如果你決定要跟她幸福的走下去,那就去愛她吧。愛是一個動詞,只要你決心去愛了,感覺就不一樣了。
也許有人會說,如果是這樣,我還有必要跟她在一起生活嘛?這隻能說明一個問題,你真的不愛她,因為你還沒有去嘗試就動搖了,就放棄了。
《親密關係》讀後感1000字 篇11
在愛與被愛的過程中,我們都曾經歷過痛苦、恐懼,我們渴望建立真摯的親密關係卻又害怕再度受傷。親密關係讓我們學習面對自己最好以及最糟的特質,最終找到通往愛和幸福的橋樑。
——《親密關係》
雙十二,參加了兩個小時的讀書會,讀的是《親密關係》這本書。這是我第三遍接觸這本書了,之前學習過2遍,但總是很無感。
這本書的作者克里斯多福·孟,是一位在個人及團體教練的領域上有近三十年經驗的國際演說家、生命教練和諮商師。他運用廣泛的經驗,幫助個體依直覺來引導行動,發現他們自己要找的答案,並體驗到活在順流之中的輕盈,進而達到更好的生活水平。他所創造出的獨特的體驗性方法,使理論與生活無縫結合。
《親密關係》這本書告訴我們,所謂的親密關係本質上就是一種社會交換,關係的雙方都在權衡自己的付出和回報,從而決定是不是要繼續這段關係。書中透過月暈,幻滅,內省階段和啟示階段四個階段來揭秘了親密關係的本質,告訴我們:這個世上沒什麼天生一對最般配,也沒有人能永遠活在火辣、熱情、浪漫的親密關係之中,但我們能在親密關係的旅途中,學習面對自己最好以及最糟的特質,學習接受和放手,最終找到通往愛和幸福的橋樑。
其中,對我而言,內省和幻滅兩個階段是讓我最有感觸的兩個部分,因為最近2個月,我都在這兩個階段裡徘徊。
兩個人為什麼相愛?
這本書告訴我們:兩個人選擇在一起並不是因為真正的相愛,而是為了彌補自己內心的需求,你剛好可以滿足我那種缺失的愛,而我也可以剛好可以滿足你,所以才會選擇在一起。聽起來這個本質會讓人很失望,但似乎真的是這個道理。在我們的關係裡除了交換和控制,還需要真正的愛,一種屬於靈魂的彼此懂得、陪伴、真愛。
結婚後,兩個人都以最真實的面目面對對方時,發現對方其實並不像自己當初所想的那樣愛自己,並不能夠滿足自己內心缺失的那部分愛的時候就開始走到幻滅階段
在幻滅階段,會經歷3個角色,受害者、迫害者和拯救者角色。受害者角色,去指責別人,抱怨別人;迫害者角色禍害別人也禍害自己,一點不對就自殘甚至自殺。而拯救者角色是去想辦法解決問題。解決問題一般情況下就是透過愛,因為只有足夠多的愛才能夠真正解決本質問題。
在反省階段,最明顯的做法就是:吵架。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情吵架,而事實上,真正的問題,並不是那個導火索,而是因為這件小件讓我想起了我的童年傷害,為了避免心碎,我選擇吵架來獲得安全感。但是,這根本無法解決內心深處根本性的問題。而我們因為認知的侷限性,往往認識不到自己的問題。
事實上,要想真正解決問題,首先要學會自我覺察。知道自己真正在乎的是什麼,想要的是什麼,弄清楚自己為什麼會有那種感覺,然後告訴對方這是自己的問題,有可能是原生家庭的問題,或者內心缺愛缺乏安全感,而不是對方真正的問題,只有這樣,才能透過溝通和交談來解決問題。當雙方可以進行深入的交談時,關係就會得以重建。但如果溝通無效,雙方都無法得到安慰,那麼關係就無法緩和。
對此,這本書告訴我們一個明確的觀點:與其苦撐,不如放手。
與其苦撐,不如放手
是的,如果兩個人真的不合適,就沒有必要勉強在一起,不如離婚。離婚只是一段關係的終止,說不定你可以透過對這段失敗婚姻的反思,能夠發現自己的潛能。當你勇於走出迷霧,主動承擔養家餬口的責任時,你會找到另外一種人生價值。在現在這個日新月異的社會,男女平等,所以沒有必要非要把兩個不愛的人綁在一起,任何一方的委曲求全和對對方的依附可能都無法換回真愛。所以有時離開也是一種最好的選擇。
我和老公常年兩地分居,收到書友群裡資訊的時候,一看是講親密關係的,我想我就不去了吧,因為現在我一個人帶兩個孩子,根本就沒有親密關係的問題了,但書友告訴我,親密關係真的不僅僅只有夫妻關係,還有原生家庭,親子關係等等,本質性的原理都是一樣的。透過再次深入學習這本書之後就覺得我是真的來對了。因為我有原生家庭問題。
我是一個在原生家庭當中有太多的傷害的那種孩子。父母長期的忽視,控制和語言暴力等等原生家庭的問題,在我身上表現得淋漓盡致。曾經,我以為自己一輩子都不可能走出來。但是在參加這次讀書會時,我發現在不知不覺中,我其實已經走出來了。當我聽到原生家庭的問題時,我再也不是對號入座,內心做1萬遍對父母的譴責,而是對最後的解決方案完全對號入座了,因為我已經成功地走過了受害者角色,擺脫了差點讓自己陷入深淵的迫害者角色,而真正一步到位的走向了拯救者角色,一步步慢慢地解決了原生家庭一直困擾的相處模式。
事實上,並不是這次讀書會讓我走出了原生家庭的痛苦,而是認識了我的導師之後,不到2個月的時間就幫我徹底地擺脫了原生家庭問題。再次學了《親密關係》之後,我更加確定,一切的親密關係問題都是可以用愛和感謝來解決的。
當你真正的學會放手之後,是能夠得到那種流動性的愛的感覺的,這是一種真正的愛,我之所以走出來了,是因為我跟父母的關係已經完全緩和,現在的相處變得輕愉快,就是書中形容的那種感覺:愛在心裡流動。
在最後書友分享階段,有一個特別優秀的書友在回答“什麼是真正的愛”的時候,她說兩個人最真誠的愛其實就是當另外一個人在旁邊喝酒吸菸打牌的時候你可以在這邊平靜地看書,兩個人互不影響互不干涉,這就是最好的愛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