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格列佛遊記讀後感大全
初一格列佛遊記讀後感大全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初一格列佛遊記讀後感大全,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一格列佛遊記讀後感大全1
暑假是個放鬆身心的好時間,在這個閒暇的暑假中,拿起《格列佛遊記》,仔細閱讀著其中有趣、驚險的故事,真的可以把人帶入斯威夫特的遊歷的世界……
書中的主人公格列佛是個愛好出遊的人,他亦渴望著周遊世界,走遍世界的每個角落。也許正是他那無畏的探索精神,才讓我們也領略到了這奇特的四個國家吧。
我想,利立浦特與布羅卜丁奈格,也就是小人國和大人國,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故事了。利立浦特的居民們雖然都不過是一般人手掌那麼大的人,但他們卻十分的勤奮與聰明。格列佛為這個國家出了不少力,最後卻遭到了朝廷中人的彈劾,被迫離開這個國家。這也從某個角度折射了當時英國政府的昏暗、各黨派之間的爭鬥以及與法國的戰爭等等,充分表現出了作者高超的寫作技巧。在大人國,格列佛又從小矮人的角度仰視人類,諷刺了人類的一些不好的習性。
第三部中的飛島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飛島上的人們只重視音樂與數學,一點沒有想到要全方面發展,這樣才能讓國家強大起來。而且那些致力研究一些奇怪實驗的人,譬如用蜘蛛網作防線,用嗅覺、觸覺辨別顏色,還有把糞便還原為原來的食物等等。這些實驗都是很愚蠢,有的實驗甚至根本沒有意義,但他們卻依然熱衷於做這些實驗,而不去造更好的房子或是種植出更優良的糧食,讓土地都變的荒廢后還不以為然,真的令人不解。作者辛辣地諷刺了那些只會紙上談兵的科學研究者,並諷刺了人類的瘋狂和邪惡的本性,人性隨著歷史的前進一步步地墮落,走向深淵。
在慧嘶馬國中,格列佛結識了具有仁慈、誠實和友誼美德的慧嘶馬。在慧嘶國的'語言中沒有“撒謊”和“欺騙”這樣的字眼,他們不懂什麼叫“懷疑”、什麼是“不信任”,在他們的國度裡一切都是真實的、透明的,是人們所追求和嚮往的地方。在這裡,你不需要考慮別人說話的真假,因為他們不知道說謊是什麼。
但是,格列佛卻因過於崇拜慧嘶馬,而成了憤世嫉俗的偏執狂,根本看不到人的優點,把人看作與野胡一樣,最終格列佛也成為了作者嘲諷的物件。
這部小說真實地描繪出了一幅格列佛出遊的圖畫,讓讀者看到了社會上美好的一面與黑暗的一面,由此也想到了很多。
初一格列佛遊記讀後感大全2
英國著名作家喬治奧威爾曾說:“如果我要開一份書目,列出哪怕其他書都被毀壞時也要保留的六本書,我一定會把《格列佛遊記》列入其中。”《格列佛遊記》究竟有什麼魔力會獲得如此高的評價?我懷著強烈的好奇心翻開了這本書。
本書主要運用諷刺、幽默的`語言側面反映出當時英國社會制度的黑暗。主人公格列佛是一個外科醫生,隨“羚羊號”出航南太平洋。不幸在途中遇險,格列佛死裡逃生,飄到利立浦特小人國。起初,他們對格列佛這個“龐然大物”充滿敵意,但後來,格列佛的溫和性格贏得了人民及國王的一致好評。隨後格列佛又到達了大人國、飛島國、慧駰國,發生了一系列有趣而又驚險的事。
在這些驚險、有趣、可笑的故事背後,更加吸引我的是那些形形色色的人物。
主人公格列佛,是一個天生喜歡冒險、不甘寂寞與無聊的人。他記憶力很強,善於學習和觀察,善於思考,有獨特的思維,性情樸實溫和,對人態度友好,舉止善良,容易與人交往,知恩圖報,有君子之風,願意幫助朋友,為了朋友他甘願冒生命危險。他代表了社會那些仍保留著生命最原始的善良,傳遞著真誠、美好的人。
而小人國國王雖比他的臣民只高出一個指甲,卻狂妄地自命為頭頂天的宇宙統治者,以其無常的喜怒決定老百姓的命運。官吏們也無需德才兼備,只要跳繩跳得高,就可得到高官厚祿。小人國國王表現出來的貪婪、狂妄,又何嘗不是現實生活中某些人的縮影呢?現在,我們時常看到官員貪汙的事件,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利慾薰心,導致這些人誤入歧途,墜入萬丈深淵,斷送了自己的前途。正如大人國國王所說“人類是世界上陸地爬行動物的小毒蟲中毒性最大的”。但如果,剔除身上的“毒性”就會別有一番美好的景象。
還有其他讓我印象深刻的人物:慧駰國國王:理智賢明、勤勞勇敢、仁慈友愛、公正誠信。小人國王后:小氣,貪慕虛榮。
佛林奈浦:猜忌、陰險、狠毒、狡詐。這些形形色色的人物讓整部小說跌宕起伏,也讓我從作者的筆下看到了人類社會的縮影。
人們往往會被金錢、名譽、地位這些身外之物矇蔽雙眼,而忘了初心。所以,就讓我們返璞歸真,找回生命最原始的純粹,那麼生活將會更加快活自在。
初一格列佛遊記讀後感大全3
寒假開始的時候就想起了這本塵封很久的書,破天荒的在十幾天裡看完了。
《格列佛遊記》小說簡介:1699年,外科醫生格列佛隨"羚羊號"出航南太平洋。不幸中途遇險,格列佛死裡逃生,漂到利立浦特(小人國),被小人捆住。利立浦特人用專車把體積巨大的格列佛運到京城獻給國王,他的出現幾乎吸引了小人國所有的人。格列佛溫順的表現逐漸贏得了國王和人民對他的好感,他也漸漸熟悉了小人國的風俗習慣。當時,另一小人國不來夫斯古帝國準備從海上入侵利立浦特帝國,格列佛涉過海峽,把50艘最大的敵艦拖回利立浦特國的港口,立了大功。但是格列佛不願滅掉不末夫斯古帝國,使皇帝很不高興。這時,皇后寢宮失火,格列佛情急生智,撒了一泡尿把火撲滅,誰知卻讓皇后大為惱火。於是,小人國君臣沆瀣一氣準備除掉格列佛。格列佛聽到風聲,趕快逃到不來夫斯古帝國,後來平安回到英國。
對於此書,我深信不疑。也許有一天,我真的會像主人公一樣在大海中遇到一個又一個傳奇:大人國、小人國、可以召呼亡靈的國王、可以當主人的馬……這一切的一切,也許不只是作者的想像。也許有一天,我們真的可以找到其它物種。由此,我又想到了Ufo,說不定哪天,他們就會一起出現在我們的面前。這也不禁引起了我的疑惑:外國的一箇中年人,想像力竟如此豐富,而我們中國的一個小孩子也許都比不上,這又是為什麼呢?想像力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啊!同學們難道忘了嗎?童年時光裡坐在家裡的陽臺上,望著天空呆呆地想著,天上的小鳥有翅膀,為什麼我沒有?我要是會幹什麼事兒,我一定……這一切,我都歷歷在目,可是,有的孩子忘了,他們的腦子裡扔下了快樂,被硬生生地擠進了數學公式、語文古詩。所以,我要問問中國的教育人士們——你們都對中國的孩子們做了些什麼?孩子們要的是快樂的長成青年,而不是勞累的挺到青年。所以大家都希望應試教育有所改變。
讀書是為了長知識,長見識!可是我希望有更多的書能讀的增加孩子們的想像力,這樣中國的未來者是朝氣蓬勃,熠熠生輝的。但我覺得,我個人的見解也許和別的同學不同,讀完這本書,我得到的道理是——家是浪子的避風港!
初一格列佛遊記讀後感大全4
《格列佛遊記》可以說是我看過最多遍的小說,因為我從小學時就開始在看這本書了。說是一本小說,那倒也不像,因為它沒有讓我讀出一本小說的味道來,當然,我是怎麼看的,那得看我在不同年齡段是怎麼想的。
小學的時候,對小說沒有什麼認知度,一般來說看的都是童話或寓言故事,也因此看到《格列佛遊記》這本書,還以為是一本有趣的冒險童話故事,所以才買了下來。不過也正因如此,我看到了裡面有趣的事情,像看其它故事一樣的看,看到繩上跳繩,還以為是什麼特殊的遊戲,看到裡面講小人國透過這個來選定官位,頓時還感覺很有意思。當初看完格列佛的時候,還在學校裡和同學們說格列佛的故事,向其他人推薦這本書去看,好多人都跑去買《格列佛遊記》,連老師都覺得不可思議,後來老師明白了我和他們講的事情,也就沒說什麼,只是笑了笑。
小學的時候,《格列佛遊記》是必讀書目,也因此我暗自慶幸自己已經看過了,但後來我透過老師給我們的介紹明白了我當初所沒有看到的東西——這是一篇諷刺小說。不過我也還是半懂半不懂,為什麼一篇有趣的童話故事卻變成了一篇諷刺國家腐敗,諷刺人類社會的一本小說?儘管透過介紹還是明白了一些,但還是沒有辦法接受這種形式的象徵。
後來到了初中,也逐漸想明白了《格列佛遊記》的意義,也明白了許多以前所不知道的東西。我再一次看一遍《格列佛遊記》的時候,是帶著排斥的感情去看它的,因為我明白裡面所寫的內容,是對醜陋事物的形象,是對事物的諷刺,因此我不願意去想它。但是我並沒有想到我曉得時候看這本書的時候,是用什麼眼光去看待它的呢?為什麼我現在不會用這種眼光去看待這本以前看夠的書呢?因為成長,成長或許給我們帶來成熟,帶來沉穩,但它同時也奪走了天真與無慮。這或許就是人性的轉變,人人都逃不過。
一本《格列佛遊記》在不同時期給我的看法,或許就是在見證我一天天的成長和一天天的轉變。我們對待事物的看法都各有不同,但或許有時候我們得想一想,如果是再不同時期,我們還會用相同的眼光去看待嗎?
或許我們要從這本書裡學會的不是諷刺,而是要明白世間的流逝。
初一格列佛遊記讀後感大全5
在暑假裡,我讀了《格列佛遊記》,可只是這一讀,我被這本書完全吸引住了!
《格列佛遊記》是愛爾蘭作家——喬納森·斯威夫特的一部傑出的諷刺小說,出版兩個多世紀以來,被翻譯成幾十種語言,在世界各國廣為流傳。作者運用了諷刺影射的手法,反映了18世紀前半期,英國的社會矛盾,揭露了當時統治集團的腐敗和罪惡,並抨擊了侵略戰爭和殖民主義。儘管是對宮廷和政治家的諷刺,但作品卻超越了它的時代和地方的侷限,尤其是前面的那兩個部分,被認為是文學的偉大寶庫之一!
《格列佛遊記》敘述的是主人公——裡梅爾·格列佛的四次航海經歷,格列佛四次航行,第一次他遇到了暴風雨,暴風吹翻了航船,格列佛飄到了利立浦特(小人國)後來逃出,回到了英國;第二次格列佛又出門航行,又遇上了暴風,於是格列佛與船員想在一座小島上拋錨,格列佛一人划著救生艇準備靠岸,當他呼叫同伴時,同伴竟被一個巨人追趕拋棄了格列佛,後來格列佛走上小島,被巨人捉住。最後逃出。第三次,格列佛在航行時遇上了海盜,並被海盜拋棄到一個小島上去,在那裡,格列佛遇到了飛行島,這裡的人相貌異常,衣飾古怪,整天沉思默想。離開該國後,格列佛來到印度,然後乘船回到英國。第四次,格列佛在航行時遇到了水手叛亂,被放逐到慧駰國,這兒馬是該國有理性的居民和統領者。在那裡,格列佛被稱為他們那裡的一種畜牲——“野胡”,格列佛的舉止言談在“慧駰”國的馬民看來是一隻有理性的“列胡”。
在“慧駰”各種美德的感化下,格列佛一心想留在“慧駰”國。然而“慧駰”國決議要消滅那裡的列胡。所以格列佛的願望無法實現。無奈之下,格列佛只好乘小船離開該國打道回府。
讀完這本書,我也希望自己能到小人國去看一看,如果我到了那裡,我會幫助小人國的居民蓋房子,如果哪裡有犯罪者,我會立馬跑過去捉拿他,我相信,在我和小人國居民的共同努力下,他們的國家會越來越繁榮!
《格列佛遊記》不但給了我知識,還讓我體驗了一個個奇妙世界,也使我懂得了一個深刻的道理。這本書,沒白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