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讀傅雷家書有感600字三篇

大學生讀傅雷家書有感600字三篇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學生讀傅雷家書有感600字三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學生讀傅雷家書有感600字三篇1

  傅雷,曾是一個很暴躁的人,妻子和兒子一旦做了錯事,哪怕一點點小事,就會遭到他的毒打,知道他40歲時父性才覺醒。

  《傅雷家書》中的種.種事情大到人生、藝術,小到吃飯、花錢,無不細緻,這是一位父親對兒子的關愛與關懷,從這些家信中可以看出傅雷是一位對自己極為嚴格的人,有時還有些刻薄,傅雷給兒子立下的三個原則:不說對不起祖國的話、不做對不起祖國的事、不入他國籍,這也凸顯出他愛國,令人欽佩。

  《傅雷家書》中那一封封信,誰能想到傅雷是在怎樣艱難的環境下寫下的這些信,那個時代的生活,無人能忍受,但是這位父親仍然不忘教育他的兒子。他是一位多麼稱職的父親。雖然他自己含冤而死,卻始終沒有抱怨,而是告訴他的兒子,要好好做人,報效祖國,將來成為國之棟樑,讓國家富強起來。這一封封家信讓我感受到濃濃的親情,一位父親對兒子的良苦用心和對祖國的熱愛與敬畏,並且還讓我明白了許多道理:不要被表面現象所迷惑,要學會自我反省;做人要正直善良,真誠待人……

  這一封封書信,不僅是一位父親對兒子的關懷與關愛,還是他對自我的反省,像他這樣的人又有多少呢?哪怕是我或是已經進入社會,或是到老年的人,恐怕也很難做到這樣。這是一位多麼偉大的父親!

大學生讀傅雷家書有感600字三篇2

  每一封家書都是文化遺產,《傅雷家書》更不用說了。家書,顧名思義,是指家人、親人之間往來的書信。大約在文字產生後,家書就出現了,可以說是源遠流長。隨著文字語言的逐漸豐富,紙張的發明,家書逐漸流行起來,一直到今天,家書都是維繫親情紐帶之一。

  一封封書信,在表達濃濃親情的字裡行間,映照出美好的人際關係、高尚的生活準則、優良的行為操守與道德傳統和愛國熱情。這些內容,都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組成部分。以《傅雷家書》來說,這本書是傅雷寫給孩子的家書。傅雷所寫下的近百封家書,總的主題是,教育孩子,立身行事,要以中華文明為準;立志成才,要以報效祖國為要務。

  在家書中,我們可以看到平時教育子女極其嚴厲的傅雷直抒胸臆,愛子情深:“你走後第二天,就想寫信,怕你嫌煩,也就罷了。可是沒一天不想著你。”1954年“你回來了,又走了;許多新的工作,新的忙碌、新的變化等著你,你是不會感到寂寞的;我們卻是靜下來,慢慢的回覆我們單調的生活,和才過去的歡會和忙亂對比之下,不免一片空虛。”1956年“兒子變了朋友,世界上有什麼事可以和這種幸福相比的!儘管將來你我之間離少別多,但我精神上至少是溫暖的,不孤獨的。”

  傅雷家書給我們瞭解過去歷史,開啟了一扇窗戶,很好地為我們儲存那個時代的記憶,正是由於它的存在,才將中華民族優秀道德清楚體現,它不僅是傅雷對孩子的教育,也是我們立身行事的`準則。傅雷家書除了教人們立身行事,還洋溢著濃濃的親情,字裡行間透露的親情令人感動。我不禁想到我的父母,他們雖不是偉人,不像傅雷那麼出名,也不能說出讓人立身處事的大道理,但他們事事為我著想,不管做任何事,都會先為我考慮,為我打算。傅雷家書中有著許許多多做人處世的大道理,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然而,父母日常的教誨又何嘗不是立身行事的準則呢?我的父母不像傅雷那樣講道理,然而他們總是為我好。

  傅雷家書除了教人們立身行事,還洋溢著濃濃的親情,字裡行間透露的親情令人感動。我不禁想到我的父母,他們雖不是偉人,不像傅雷那麼出名,也不能說出讓人立身處事的大道理,但他們事事為我著想,不管做任何事,都會先為我考慮,為我打算。傅雷家書中有著許許多多做人處世的大道理,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然而,父母日常的教誨又何嘗不是立身行事的準則呢?我的父母不像傅雷那樣講道理,然而他們總是為我好。

  讀了《傅雷家書》後,我學會了許多做人的大道理,還感受到了親情的偉大。

大學生讀傅雷家書有感600字三篇3

  讀了傅雷寫給他兒子的一封封家書,我對傅雷肅然起敬。他不僅是一位好父親,還是兒子的好朋友。他是一個真誠的人。

  富蘭克林說過:“真誠和勤奮,應當成為你永久的伴侶。”阿布巴卡·伊芒說:“人與人之間,只有真誠相待,才是真正的朋友。”左拉說:“真誠通向榮譽之路。”喬叟說:“真誠才是人生最高的美德。”可見,真誠是做人的根本。

  真誠做人的事例,更是不勝列舉。

  曾鞏與王安石從青年時便是好友,感情深厚。有一次神宗皇帝召見曾鞏,問他:“你與王安石是布衣之交,王安石這個人到底怎樣呢?”曾鞏客觀直率地回答:“王安石的文筆及行為確實不在楊雄之下,但為人過吝,終不及楊雄。”後來,宋神宗高度評價曾鞏。真誠贏得了榮譽。

  愛因斯坦經常拒絕採訪和畫像。有一次,一個畫家找他畫像,愛因斯坦照例回絕。但畫家真誠地說:“可我實在急需這筆錢。”愛因斯坦馬上回答:“噢,那就是另一回事了,我可以讓您畫像。”真誠贏得了機會。

  真誠是獲得成功的前提,真誠可以改變人的命運,真誠是做人的根本。讓我們向傅雷、曾鞏等名人學習,真誠地待人吧!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