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董局中局讀後感
古董局中局讀後感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古董局中局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古董局中局讀後感1
這是看書以來耗時最長的一本書,足足用了我38個小時,前後拖了一個多月。看這本書其實內心是很痛苦的,也是很抗拒的,最重要的是看這本書我就想罵人,想罵主人公許願,但特別特別想罵的應該就是馬親王了。從本書開篇到文章結尾,他就把主人公塑造成了一個自詡聰明百戰不死逢凶化吉的神人,有著過目不忘的本領,見招拆招的智慧、完全就是主角光環籠罩下的那種人。但即便是主角也沒見得有多鍾愛文玩古董,更可怕的是老馬對文物並沒有什麼所謂的敬畏之心和愛護之意,五罐中莫名其妙被整毀兩個,到最後直那麼難求難遇的十件柴瓷被毀,你憑什麼寧願毀掉也不願傳承,許一城可以為了保護佛頭而讓日本人帶走,鄭教授與其父親因愛成痴,選擇與瓷器共存亡,而你卻得瑟地認為只要沒有被日本人拿走,全毀了都行。這讓我想起了林微因想起了梁思成,想起北京古建築拆除前梁思成的痛哭。有著幾千年文明的泱泱大國,留下了璨若星河的古建築遺產,但是在無數次朝代更迭和戰亂之中,無人保護,滿目瘡痍。這已然是一大痛楚。而老馬,你怎麼可以無視古人的智慧結晶,愚蠢至極的要毀掉這些古玩物?
古董局中局讀後感2
古董局中局激發了我去看原著??的衝動。盡然猜錯了大朝奉……?鑑古易,鑑人難,擦亮雙眼,去偽存真。那麼問題來了,古董重要還是親情重要呢?許家三代揹負的信念令人敬佩我們固然敬佩許家人為國家的文化遺產犧牲小我的勇氣,但藥不然對親情的執念也同樣動人。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他不過是想守護好自己的小國,也許方法欠妥,也許他也只是在留給他所剩無多的選擇中,作出了最好的那一個。還有那鄭安國為了瓷器,全家性命都不顧了;如今他的兒子,為了一件柴瓷,甘願自沉深海。老鄭家對瓷器的痴迷,簡直就瘋狂到了極限,深深鐫刻在基因之中。宿命輪迴的'殘酷,到今日終於有了終結。加奈和許願之間的愛情儘管加奈看到了許願的微笑,但加奈卻笑不出來。加奈有著對兩家間糾葛的無奈,有對許願的傾慕,有對許願的不捨,有告別的決心,有歷經找尋真相之旅後的疲憊和感悟。令人惋惜始於黑暗,終於黑暗,黑暗曾經給老朝奉重重庇護,現在卻吞噬了她。許家的仇,藥家的仇,那無數件案子,都隨著老朝奉的落海而結束。迷局終破,不說再見。
古董局中局讀後感3
前兩天看完的系列小說《古董局中局》,四部九十萬字左右,給自己增長了很多見識。
和盜墓筆記相似的開頭,一個小店店主許願,在一個警察走入自己的古董小店後開啟了一段跌宕起伏的歷程。第一部他破了幾十年前的佛頭案,為爺爺平反;第二部在真假清明上河圖的對決中,揭露了假貨的騙局,維護了國家利益;第三部則是個前傳,講述了他爺爺和五脈的故事;第四部裡許願終於挖出了老朝奉的陰謀。
小說給人的代入感很強,彷彿自己就是那個許願,靠著家傳秘籍鑑別古董,遭遇各種挑戰。想想自己當年也是那麼喜歡歷史,想過學考古,研究古物。可惜沒志願沒有錄取上。現在看看書過了過癮,又不由得慶幸沒有學考古——鑑別古董,需要好眼力,還有知曉很多理科知識,會擺弄各種儀器。屬實艱難。
《古董局中局》很是精彩,裡面沒有什麼神神道道的東西,主角和對手都是唯物論的擁護者。各位掌握著鑑寶技能的大師靠的都是知識和經驗,做生意都是心理戰。
書裡出現最多的一句話是:鑑古易,知人難。古董的真假比起人心好測的多。知人知面不知心,要看清一個人並不容易。上班之後,看到了許多“雙面人”甚至是多面人。這類人能夠人前一套,人後一套,接觸的少,都不能瞭解他是個什麼樣的人。
所以與人說話,不可盡信他人的話,也不可盡說自己的真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