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天一閣讀後感(精選11篇)

風雨天一閣讀後感(精選11篇)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風雨天一閣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風雨天一閣讀後感 篇1

  翻到餘秋雨的短文——《風雨天一閣》,忽然想起我曾經看過、體驗過。

  一個偶然的機會,我走進了天一閣,一個以藏書著稱於世的藏書樓。

  那天,吃過午飯,短暫的休息之後,一位朋友說:“走,我帶你們去天一閣感受一下。”我們都響應,因為下午的時光不知道怎麼樣打發。去感悟一下藏書樓的書香與文化的歷史底蘊,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乘車去天一閣。朋友也並不熟悉天一閣的具體位置,只知道一個大概的方向。於是,我們跟著他走,反正都不熟悉,錯了,也不算什麼失誤,瀏覽寧波的自然和人文景觀也是一種收穫,有收穫總比無聊地打發時間要好過,心裡總會舒坦一點,不至於因為荒廢了美好的時光而懊惱。

  那天,天氣也是陰沉沉的,陽光不知道躲到哪裡去了。也許老天也讓我們體驗一下餘秋雨筆下的天一閣,風雨中的天一閣也許就另有一種味道。

  古代的藏書樓最大隱患或者說藏書樓最大危險就是火災。木製的樓閣,再加上脆弱的紙頁,都是怕火的。一把火,就能把幾代人的心血、甚至幾代的歷史都付之一炬,在那殘餘的灰燼中,再也難尋歷史的蹤跡。只能是一生的嘆息與遺憾。而創始人之所以取名“天一閣”,是因為去取《易經》中“天一生水”之義,想借水防火,以免除歷來藏書者最大的憂患火災。而天一閣在歷史的洪流中就真的按照創造者的意圖,演繹得淋漓盡致,依舊保持著原來的風貌,只不過多了些歷史的滄桑與厚重。這不,今天又老天又飄起了雨絲!

  面對選擇,我們很難立刻就能做出無悔的抉擇;而歷史中的抉擇就更是難了!歷史的抉擇如何,是遺臭萬年,還是流芳百世,誰也不能站在歷史的洪流中去評說,只有後人才能做出公正的評判!

  範欽,一個真正的文化智者!是他將我們斷殘零落的精神史攢聚起來,為我們的建構了一個精神的家園,雖然,不是很大,但已經足夠了!如果說大,那麼,屈指算來,又有幾個呢?恐怕如果有,那麼也都被湮沒在歷史的海洋中。在歷史中他能輕常人之所重,而重常人之所輕,在別人迷戀仕途之時,而他卻在那個年齡將蒐羅藏書融進了生命。

  歷史中和他同時代的人中也不乏藏書者,而殘存下來的,流傳至今仍然為我們所景仰的、瞻仰的則只有範欽所建立的天一閣這所藏書樓,其他的都隨著歷史而退出了舞臺。為什麼惟獨範欽能永久地立在歷史的洪流中呢?這和範欽的為人、氣度是分不開的。也正因為範欽有一種超越意氣、超越嗜好、超越才情,才有了他藏書樓超越時間的意志力!

  歷史就是一場沒完沒了的接力賽。而範欽所創造的歷史該怎樣繼承呢?能不能將自己的一生的心血就在自己駕鶴西遊之後也灰飛煙滅呢?“君子之澤,五世而斬”,況且這也並不是什麼恩澤,他留下的是責任,沉重的歷史的責任!範欽的長子範大沖從父親的肩上接下了這個重擔。沒有信誓旦旦,但卻比信誓旦旦更能打動人心。責任就是接力棒,一代代傳下來。“子生孫,孫生子,子子孫孫無窮盡也!”就這樣,天一閣就在這個家族的繁衍生息的歷史中巋然不動。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要真正地把藏書樓儲存下來,並且不會因為時間的流逝而褪色,沒有一定的規定是不行的。俗語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范家也不例外,也許他們的規矩比別家更苛刻,更嚴格。但是也正因為嚴格、苛刻,藏書樓在沒有在子孫後代的手中被葬送。雖然後來也有被偷,被盜,但是飽經風雨的天一閣依舊搖曳在風雨中,形成一道風雨中獨特的風景,閃耀著歷史文化的光輝,深邃而厚重!

  走進淡褪了紅色的大門,就是一個小小的庭院,原子很小,四棵飽經滄桑的不知道什麼名字的樹被欄杆圍著,範欽的銅像就在樹的中間。陰沉沉的天氣就加重了歷史的濃重感,順著狹窄的小路,也就是走廊,走廊兩旁排列的是藏書房間,介紹為范家藏書做出貢獻的范家子孫。古色古香的簡裝或者精裝的書都擺在書櫥中,昏黃的燈光更讓人覺得走進了歷史的隧道,沐浴著歷史的文化光輝。

  修長的竹林在風中沙沙地響著,走過竹林,跨過小橋,踏過鵝卵石鋪成的小徑,青苔見證著天一閣的滄桑。小雨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下起來了,淅淅瀝瀝的雨,在加上天一閣特有的文化底蘊,讓我感受到了心靈的震撼。

  鏤空的牆壁,雕刻著麒麟的影壁,還有那厚厚的牆壁,都沉澱著歷史的記憶!

  風雨天一閣讀後感 篇2

  對寧波天一閣,我的印象一直停留在一間藏書樓上,但對於其藏書的艱辛,我直到讀了《風雨天一閣》之後才解一、二,而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情節便是天一閣的建立人範欽在彌留之際做的有些荒唐的遺產分配。

  範欽將遺產分成兩份:一份是萬兩白銀,一份是一樓藏書。讓兩房在其中挑選。這是一個在很多人看來極其不公平的決定。萬兩白銀在當時可以說是一筆鉅額財富,它可以讓選擇白銀的一房一夜暴富,但一樓藏書從收益上來看便彷彿一個代代相傳的負擔,甚至可以說是隻賠不賺,入不敷出的,範欽的這個分配可以說是將範氏沉重的義務——一種對文化的傳承這種精神上的遺產和範氏巨大的權利——一種對財富的繼承這種物質上的遺產分割得十分徹底。

  面對這兩個一看便知道應該選擇後者——這個在不履行義務的情況下便可以取得權力穩賺不賠的選項,範欽的大兒子範大沖立即開了口,就在我剛想著他搶得了先機佔得了便宜並且嘲笑二房的猶豫時,下面的一段文字卻立刻讓我對之前心中所想的一切感到羞愧不已,令人吃驚的是範大沖不但義無反顧地選擇了藏書樓,而且決定撥出自己的部分良田以田租來充當保養費,甚至開始了一場沒完沒了的接力賽!

  他這個毫無猶豫的選擇令我佩服不已,有誰會真正為了一樓藏書而放棄萬貫家財?有誰會真正做到輕常人之所重,重常人之所輕?甚至在深深體會到父親藏書之艱難後給自己的後代都戴上一份沉重的枷鎖並且讓其代代相傳?這不僅讓我想到了守陵人,他們一代復一代地賠上整個家族、所有子孫去看守、堅守一座冰冷的帝王陵墓,與其說是工作、義務還不如說是一種信念一種堅持,範氏家族也是如此,不過是從守陵人變成守書人罷了。那是一種不顧旁人的不解與嘲笑,不顧財富上的巨大開支,不顧歲月的流逝,不顧王朝的興替,日復一日、月復一月、年復一年,超越意氣、超越嗜好、超越才情因此也超越時間的意志力。在他們的眼中藏書樓這時不是一個單純的收藏著珍本、孤本的知識儲蓄所,而是一個古典文化事業的象徵。他們藏書不是為了自己,也不是為了範氏家族,更不是為了某一個王朝,而是為了整個中華民族,他們是為了用一本本書籍使我們長期處於散亂狀態和自發狀態的精神天地變得整齊連貫充滿凝聚力。可以說他們的行為是中國文化儲存與流傳艱辛歷程的一個縮影。也正是由千千萬萬個如範氏一樣的家族、機構組成了我們燦爛的中華文化。

  其實,我們也能在心中擁有一個天一閣,也能象範氏家族一般做一番儲存流傳中國文化的事業。

  也許我們沒有天一閣中那種稱得上是文物的書籍,但是唐詩、宋詞、元曲這些流傳至今、記載著各個王朝的興衰歷程的作品,它們的文化價值也決不輸於藏書樓中的孤本、珍本;也許我們無法象範大沖一樣義無反顧地放棄萬兩白銀而選擇藏書樓,但是背誦那些名篇名段並深入瞭解他們背後的故事也是對文化的一種尊重和繼承;也許我們無法象範氏一樣世世代代忍耐著痛苦、寂寞執著地傳承著繁華的文化遺產,但是我們將自己喜愛的古文古詩等與他人分享、交流,那麼也是在傳承併發揚我們的中華文化!

  相信古代的天一閣是由一個範氏家族所支撐的,但現代的天一閣可以由我們共同支撐。

  風雨天一閣讀後感 篇3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古往今來,知識文化的最重要載體便是書。取代了口耳相傳,世界一下子因白紙黑字豐富多彩起來。書是不盡的財富、不竭的甘霖,但同時,它又是脆弱的。單薄的紙張似乎不堪文化之重,在歷史的長河中紛紛流失,無數思想的結晶付諸東流,這不得不令人挽腕痛惜。於是,許多人挺身而出,甘當文化的守護者,縱使耗財耗力,默默無聞,這便是藏書家。

  正如書中所說,中華文明太豐富了,中會文化浩如煙海,一個一個方塊字串成句,一句一句話連成篇,一篇一篇文章又成了書,多如牛毛的書。然而,單薄的紙張太脆弱了,偏偏又成了傳承文化的最主要手段。文化在書裡棲身,而那麼多書又將歸往何處?戰火、天災、禍亂,每一樣都威脅著它。於是,便有藏書家。

  歷代從不缺藏書家,但成功者寥寥。對這類人的要求是如此苛刻,他必須有足夠的資產,有集書的夙願並不辭辛勞,有敏銳的`頭腦及管理才能,精細的考慮和堅定的信仿,等等。這樣,他才有可能成為文化的守護神。

  很可惜,若大的中國,只有一人,範欽,通過了這苛刻至極的考核,只有他,為中華文化找到了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落腳點。這已是上蒼對中華文明的極大眷顧了。

  範欽窮其一生建立了天一閣,他身後,無數範氏子孫窮其一生地護了天一閣。猶如一場沒完沒了的接力,連交接奉的那一刻也不容人喘息。就這樣奇蹟般地傳了一代又一代,這份堅持令人動容。範氏的確實煞費苦心,建立了一整套護樓保書的系統,使天一閣挺過了無數風霜雨雪,屹立至今。他們與其說在藏書,不如說在養書。

  他們有自己的矛盾,維持天一閣不倒似乎已不成問題,可是時間長了,範氏後人一定會有這樣的疑問:藏書的目的何在?意義何走在?護著這一樓書,不予人看,不準變賣,為了什麼?神聖的傳遞漸漸成了苦難的延續。他們不知道,也許數百年前的范增在盼望這樣一個時代,一個天一閣能夠大敞其門的時代。於是,縱然不願,子子孫孫恪守祖訓,毫無目的地供養定樓書卷,恭敬而惶恐。這些都使這一切變得怪異而扭曲。無止息地走一條看不見盡頭的路,行者寒心,聞者悲憫。

  然而,天一閣依然屹立,從歷史中沉重地走出來,來到我們面前。天一閣成了一件雕塑,一個符號,同時,它以豐富的內涵潤澤現世,使成千上萬人受益。範欽含笑了。無數範氏子孫可能先是驚愕,再從腦海中費力尋覓著藏書的最原始動機,最後釋然。數百年的宿命煙消雲散,飽經風霜的天一閣葬送了歷史,迎來新的篇章。

  不可否認,天一閣是一個奇蹟,支撐這個奇蹟的是文化儲存和流傳的艱辛,無數人的努力,以及一個古老民族的氣節與風骨。我們在華夏大地上生存,同我們的祖先站的是同一片土地。那從源頭淌下的清泉,滋養了我們,應該讓它繼續左流下去。天一閣淌下的一脈泉水,終將成河成江,匯聚成海。過去雖然已成為歷史,然而我想,範氏子孫的那種文化良知不會隨歷史消失,就像文中所寫:“我們這些人,在生命本質上無疑屬於現代文化的創造者,但從遺傳因子上考察,又無可逃遁地是民族傳統文化的子遺。天一閣是一種精神的象徵。華夏文明在此落腳,理應由此發揚光大。不只文化良知,許多高尚品格也應如此,理應如此。”

  天一閣,精神的守望者。

  風雨天一閣讀後感 篇4

  也許是對傳統文化的仰慕,也許是源自內心的書生意氣,當我讀完餘秋雨先生的《風雨天一閣》後,分明感到那源於歷史深處的思索,如嫋嫋茶韻,飄然溢於紙外。

  一座普通的藏書樓,卻成了“一鍾極端艱難,而又極端悲愴的文化奇蹟。”天一閣,確實承載了太多,太多。

  天一閣,建於明中葉,由其主範欽歷終身覓書建樓,延續數百年巋然不動。其藏書樓之珍,儲存之善,世所罕見。幾百年的風雨,範氏家族始終恪守著近於苛刻的祖訓,甚至只有大學者黃宗羲才成為數百年來登臨此樓的唯一一人。然而當近代的兵燹來臨,這座沒有在大火中焚燬,沒有在歲月中流散的古樓卻如那飽經風霜的古書,那麼輕易就焚燬了。印著大學者誠惶誠恐腳印的樓板,只留下偷兒日夜竊書遺下的棗核……我不禁發問:為什麼儲存了幾百年的古籍在近代烽火中顯得如此脆弱?為什麼,為什麼偌大一箇中華,終容不下一座小小的藏書樓?

  作為書生,我們是否也算作範欽的後人?但我讀到範欽偉他的天一閣定下的條條鐵律時,我不禁苦笑:在偷兒和強盜面前,書生的人格又算得了什麼?也許創造了象形文字,創造了紙帛,又創造了印刷術的民族,將文化的傳承寄予這小小的藏書樓,本身便是一種無奈,一種悲劇。“血戰前行的歷史”戰火一次次焚燒著脆薄的紙頁,黑暗一次次吞噬著智慧和光明,然而範欽冷峻的理性,為何要傾注於這小小的一隅?為什麼不讓文明的星火撒向更廣闊的領域?我們作為中華民族未來的思想者,不該捫心自問馬?

  掩卷沉思,浩瀚乾坤,千古蒼桑皆抑於此。

  五千年的一個黃昏,一群茹毛飲血的的人來到一片荒原,發現這裡可以耕種粟谷,無須為狩獵而奔波,於是華夏的始祖就這樣默默定居下來……功於馬背的秦始皇“餘威振於殊俗”,“使蒙恬北築長城而守藩籬”。他揚鞭一指,蒼茫燕山便出現了一條蜿蜒萬里得長城。胡騎鋒鏑,從此便越不過燕趙,攻不入中原,於是修長城便成了歷代帝王的大事。從秦一直延續到兩千多年後的明末。終於不見了狼煙四起,終於中原的王侯已安於“長樂未央”,然而不幸的是,地理上的圍障卻又將另一堵“長城”植入這古老民族的血液之中。於是,有了“梅妻鶴子”終老滄州的隱士之風;有了鍾情山水、俯視筆墨間的文人氣質;有了埋首聖賢之言、探究修身之道的理學之派。“長城將這個民族漸漸封閉,因封閉而自矜,因自矜而更加封閉。從此,沒有了馬背上的狂奔,沒有了面對大海的遐想,大漠的駝鈴終化成歷史的空靈,遠航的船隊終在一片”耀武異域,勞民傷財“聲中歸於泯滅。於是便有了”乾嘉學派“,又了這孑然一身的風雨天一閣。對於一個已經習慣了子孫繞膝、豐衣足食、終老桑梓的民族;對於一個從來無需長途遷徙、四海為家的民族;對於一個無需苦鬥於馬背、大海的民族,為什麼,為什麼不能將自己的視線投向更無垠的大地和天空呢?

  又是一個黃昏降臨,殘陽如血,衰草連天,當這斑駁的古樓映著欲墜的夕陽,多少悲愴盡在一片如死的寂靜中。天一閣,是否是一部濃縮的歷史?是否是一個時代痛苦悲涼的結束?

  滿樓黃紙,訴不盡滿腔悲愴;千古興衰,皆溢於塵埃之上。天一閣的悲涼早已如遠去的流水,一去不返,但餘秋雨先生深沉的行文是否在告訴我們這些後來人,只有經歷了推倒的痛苦,阻隔的牆才能成為溝通的橋?

  風雨天一閣讀後感 篇5

  在這篇萬字散文中,作者敘述和表現的,是一個對中國文化抱有堅定執著信念的終極追尋式的人物以及故事,我視之為文化精神品格的榜樣,並以此為驕傲。

  當我們被世俗文化騷擾甚至迷惑的今天,能讀到他這篇散文,讓我更感到了一種驚喜與難能可貴。他在許多作品裡幾乎傾注了他全部的時間和精力去追隨歷史人物的精神品格,試圖在他們的故事和傳奇中發現對今天和未來有所啟迪的東西,為人類留下真實和道義的作品。文章從《易經》、造紙和印刷術的發明一直追索到建國後的80年代,期間提到了建立和保護天一閣的範欽、範大沖父子,想看天一閣藏書而不得的錢繡芸姑娘,被破例允許參觀天一閣的黃宗羲,提倡編寫《四庫全書》的皇帝乾隆,保護流散藏書、建立商務印書館的張元濟等眾多歷史人物。全文生動有趣,閱讀完畢,讀者不僅獲取了大量的歷史知識,而且不需要理論說教,就會自發地從這些故事和人物的言語行為中領會對傳統文化的感悟。在這一點上,餘秋雨成功地做到了找傳統文化之根,讓歷史告訴未來的寫作心願。文章裡充滿了對民族精神根源的召喚和對國人善於遺忘的不滿:“這個民族的精神天地長期處於散亂狀態和自發狀態,它常常不知自己從哪裡來,到哪裡去,自己究竟是誰,要幹什麼。”想要改進現有的中國文化就需要從改變中國人的人格開始,而目的是為了塑造健康完滿的人生。

  在《風雨天一閣》裡,作者看重的是一種“健全人格”的精神,由此,作者才寫道:“範欽的選擇,碰撞到了我近年來特別關心的一個命題:基於健全人格的文化良知,或者倒過來說,基於文化良知的健全人格。沒有這種東西,他就不可能如此矢志不移,輕常人之所重,重常人之所輕。一個成功的藏書家在人格上至少是一個強健的人。”

  文中的這段文字,“只要是智者,就會為這個民族產生一種對書的企盼。他們懂得,只有書籍,才能讓這麼悠遠的歷史連成纜索,才能讓這麼龐大的人種產生凝聚,才能讓這麼廣闊的土地長存文明的火種。”對我有極大的震動。作者這樣一個飽讀詩書之人,我輩要不感到渺小與淺薄那才是一種恥辱。古語有云“窮則變,變則通”,只有當一個人可以產生思考的時候,這個人的思想才能得到解放,得到發展。

  面對選擇,我們誰也很難立刻就能做出無悔的抉擇;而歷史中的抉擇就更是難了!而範欽父子就不能不讓我們欽佩了。範欽不僅是一個真正的文化智者,而且還是一個人格健全之人,是他將我們斷殘零落的精神史攢聚起來,為我們建構了一個精神的家園,雖然,不是很大,但已經足夠了!在歷史中,他能輕常人之所重,而重常人之所輕,在別人迷戀仕途之時,而他卻在那個年齡將蒐羅藏書融進了生命。這不正是一種向上的文化品格麼!他的長子範大沖面對萬兩黃金與藏書樓的抉擇時,毅然決然地選擇了繼承父業,並決定撥出自己的部分良田,以田租充當藏書樓的保養費用。這種擔當需要勇氣,更需要一定的健全人格與人生的終極價值觀作為支撐,否則,誰又不愛黃金而選擇仍需長久開銷的藏書樓呢!

  秋雨先生正是透過這一艱難的歷程,為我們生活在今天的人們展示了一個文化貴族家庭的持久魅力與人格底蘊,併為今天的大學生提出了一個構建健康的、有益他人和世界的人生價值觀的最佳參照,為我們成為一個怎樣的人樹立了光輝的榜樣。此番風雨正當時,我輩豈能後古人!

  風雨天一閣讀後感 篇6

  也許是源自內心那份堅守和執著,也許是對傳統文化的仰慕,讀完餘秋雨《風雨天一閣》的那一刻,我分明感到那源於歷史深處的思索,如嫋嫋茶韻,飄然溢於紙外。

  天一閣是一座古代藏書樓,它的主人是範欽。範欽對書的痴迷,不言而喻,這使得他到處蒐集書籍,成就了天一閣。

  天一閣當然不會那麼太平,不過“書不可分”已成了范家的不二法則。真正對天一閣造成巨大威脅的居然是小偷,先被小偷拆牆偷書,後又被一個叫薛繼渭的偷兒偷走了一半的珍貴書籍。幸遇商務印書館館長撥巨資搶救,藏於東方圖書館“涵芬樓”內,但此樓最終又毀於日軍戰火。

  沒有焚燬的,是天一閣本身,它這位滿臉哲思的老人注視著一切後人,彷彿在說:“我是中華文化的象徵,我是不會被輕易破壞的。”

  要想讓一本書儲存幾百年,是極其困難的,必須防止火燒、水吞、蟲蛀、黴爛和竊賊等一系列書的剋星。可見,天一閣儲存至今有多困難。可是它堅持下來了,一次次磨難,一次次挫折;同樣,也是一次次洗禮,一次次昇華。

  確實,懂得堅守,內心執著的人,他們往往更容易成功。如餘秋雨先生,他冒著生命危險貼地穿越萬公里考察一系列最重要的文化遺蹟。如雜技演員,在經歷了多少次的失敗之後,才換來舞臺上的鮮花和掌聲。趙麗宏筆下的《頂碗少年》,不是失敗了兩次,最後一次才成功嗎?又如運動員們,他們在訓練的時候,在比賽的時候,在遇到各種對手的時候,有成功,也有失敗,但他們沒有放棄,內心執著,朝更高、更快、更強的目標前進著。你說,他們的成功難道不需要堅守嗎?

  有很多堅持不了的人,他們失敗了。彈鋼琴時遇到難彈的曲子,便說“不彈了”;練毛筆時,遇到難寫的字時,便說“不寫了”;爬山時,頭上頂著炎炎的烈日,腳下是陡峭的山崖,看見離山頂還有很遠的距離,便說“不爬了”。這些不能堅持到底的人不知道啊,只有爬上山頂,才能見到最美麗的風景。

  天一閣執著堅守、傳承千年,但因歷經風雨,也確實承載了太多。我們這個發明了象形文字,發明了紙,又發明印刷術的民族,為何對於傳統文化的傳承會如此艱難。“血戰前行的歷史”中,戰火一次次焚燒著脆薄的紙頁;歷史滾滾的車輪把我們帶向新的征程,也碾壓了一切。

  傳統節日很少有人記起:端午節不賽龍舟了,重陽節不登高了。在西方節日被人們熱火朝天地慶祝之時,誰還會想起這些內涵豐富、意義非凡的傳統節日與習俗呢?

  傳統的歌舞面臨失傳:鳳陽花鼓,雲南花燈,東北秧歌等早已被人們認為是俗不可耐,民間音樂以及國粹京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冷落。不僅如此,曾經在民間大放異彩的民間藝術也面臨著失傳的危險;傳統的繪畫書法也受到了一定的衝擊;傳統思想道德正在被人遺棄。這許許多多的社會現象,不禁令人堪憂。

  所幸,這些已引起了重視;歷史,終將被改寫。

  天一閣將永久屹立於風雨中。

  風雨天一閣讀後感 篇7

  正如餘秋雨先生說的,我心底中的山水並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種“人文山水”。雖然沒仔細去揣摩但確實讓我感觸很深,尤其是《風雨天一閣》。

  小時候,知道寧波有一座藏書樓——天一閣,感到無比驕傲,因為它就在我所在的城市——寧波。上完初中,到寧波讀書,感覺離天一閣近了許多,但卻從未走近過它。記得讀師範的時候,我們的語文老師也曾向我們介紹過天一閣,當時的我聽的特入迷。看了餘秋雨先生先的風雨天一閣,更是記憶猶新。

  天一閣之所以叫天一閣,是創辦人取《易經》中“天一生水”之義,想借水防火,來免去歷來藏書者最大的憂患火災。文中的這段文字,“只要是智者,就會為這個民族產生一種對書的企盼。他們懂得,只有書籍,才能讓這麼悠遠的歷史連成纜索,才能讓這麼龐大的人種產生凝聚,才能讓這麼廣闊的土地長存文明的火種。”對我有極大的震動。範欽不僅是一個真正的文化智者,而且還是一個人格健全之人,是他將我們斷殘零落的精神史攢聚起來,為我們建構了一個精神的家園,雖然,不是很大,但已經足夠了!

  文中也提及了書法大師豐坊和他的侄子範大澈,他們也是藏書家,卻並未傳承下去。藏書僅憑一人之力,是不能久遠的。範欽不僅僅把藏書作為愛好,更把藏書看成是一種使命,而且是整個家族的使命。這也是天一閣自明至今數百年,巋然獨存的原因了。

  天一閣只是一個藏書樓,但它實際上已成為一種極端艱難、又極端悲愴的文化遺蹟。那一種精神,堅持不懈的精神,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就我自己而言,做事都是隻有3分鐘熱度。看同學天天寫日記,覺得是個不錯的習慣,也嘗試著每天寫點什麼。結果寫了一個禮拜,沒有堅持下去。我對寫作缺乏興趣是一原因,感覺象在給自己找藉口。但最重要的是堅持的決心不夠。

  想看天一閣藏書而不得的錢繡芸姑娘,惋惜之餘令人敬佩。在婚姻很不自由的時代,既不看重錢也不看重勢,只想藉著婚配來多看一點書,很是令人感動。由於家族的規定,她還是沒能踏入藏書樓中看書。曾經的我想,藏書樓,藏了那麼多書,卻不準人看,連家人都不能看,藏了這麼多書是做什麼用?現在的我,終於明白,不對外開放是為了更好地傳承下去,只是,這些規矩只能防君子,卻不能防小人。

  餘秋雨先生在最後寫道:什麼時候能把範氏家族和其他許多家族數百年來的靈魂史袒示給現代世界呢?現在,他們的靈魂和精神已深深的印刻在我的心中。

  風雨天一閣讀後感 篇8

  在頭放假,我就已經在網上預訂了餘秋雨先生的幾部書,分別是<文化苦旅>、《借我一生》、《行者無疆》,書來得很快,於是,在放假的頭幾天裡,我一直在埋頭閱讀餘秋雨先生的這幾部著作。

  讀到今天,覺得《風雨天一閣》,寫得確實不錯,給我印象尤深。

  天一閣的開辦者,是明朝的範欽,是我的本家。“天一”的名稱,在這裡又有了新的解釋,本來我只以為它是“天人合一”的意思,在這裡卻做如下解釋:天一生水,水能阻火,範欽用“天一閣”給自己的藏書樓命名,也就是說希望藏書樓能夠避免遭到火災,能夠永遠儲存下去,可謂用心良苦。看到這裡我很自然地想到了9班的學生谷天一,不知道她取名“天一”,是上面的哪一種緣由。

  範欽窮其一生,藏書巨多,有很多是傳世孤本,盡收於天一閣,天一閣可謂書籍大海,我想,當範欽每日徜徉於天一閣中,與那麼多先賢智者的智慧之作在一起,應該是非常愜意的吧,我想這甚至也是他長壽的一個原因,在醫療條件那樣落後的封建時代,範欽能活到80而終,我想應該有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整日裡為書香所圍。

  自古以來能夠進入天一閣閱書的,盡是文化名人,比如清初的大儒黃宗羲,餘秋雨先生在天一閣歷經300多年風雨之後也登樓參觀,是他與天一閣的緣,我想也顯示了天一閣在藏書界尊貴的地位,以餘秋雨先生在文化界的聲望,登天一閣應該是滿夠資格的了。

  看了這篇作品之後我一直在不斷地想,什麼時候,我也能一覽天一閣的風采,滿足自己這個書迷的一個甜美的願望呢?

  風雨天一閣讀後感 篇9

  在變與不變中延續,天一閣流藏至今日不能不讓人吃驚。我一直都認為天地萬物都存在一種規律:開始就等於結束,它們並沒有相對立,而是相互對立挨著。而很多事情難不在開始,而是開始後那一段旅程是否能延續,是否能像直線一般延長。當你抓住一些東西時,就註定你會失去另一些東西。天一閣存在的目的應該是藏書樓。它的內容應該是"書"。但為了它的延續,它存在的意義發生了根本的改變,只能圍繞"藏"。這不正是如此嗎?我們不能對一樣東西要求過高否則它將扭曲在無數個要求下。作為一個藏書樓在這個科技翻新的年代,僅僅只能是文物保護區。我們對它的關心也只侷限與對它存在意義的參觀與討論,它以不能發揮自己的存在的目的。

  在我心裡隱隱的存在一個這樣的畫面,在一個月光皎潔的夜晚,天上灑下一股暖流如同到達天堂。在那個叢林深處,樹林中樹立著一些奇奇怪怪的樹木,枝葉茂盛得遮擋了那一片夜空,星星從縫隙中閃爍著,倒映在那一片淺淺的蘆花湖中,湖水平靜著,而星星閃爍著,一靜一動,神秘的就像這湖水下里面還有一個世界。然而透過它們有那一朵花,紮根於叢草中是顯得那麼不起眼,但幸好還有這一壺月光,它們傾倒與它的花瓣上,使他顯得蒼老了。但無論如何他依然吐露芬芳與豔麗,儘管根本沒人懂得欣賞,也無法懂得。他在風中搖曳一兩下,像一朵不老的花,笑看無數個日出和日落,是那朵花就像天一閣在天一方,靠近它要經歷不少風雨,而其實那朵花就紮根在你心裡而已。

  風雨天一閣讀後感 篇10

  也許是對傳統文化的仰慕;也許是被天閣眾多藏書所迷惑;也許是被范家子孫的精神所感動。當我讀完《風雨天閣》時,心中不禁浮想聯翩。

  座古代普普通通的藏書樓,延續百年巋然不動。幾百年的風雨,在範氏家族苛刻的祖訓之下,獲准登樓的大學者也僅有十餘名。

  這座沒有在大火中毀滅的古書,沒有在歲月中消失的古書,然而當近代兵燹來臨之時,那些飽經風霜的古書,就那麼輕易的消失了。曾經印著大學者誠惶誠恐腳印的樓板,現在只留下偷兒日夜偷竊的棗核……

  藏書樓就是場沒完沒了的接力賽,而範欽就是舉辦這場接力賽的主辦方。範欽的長子範大沖從父親肩上接過了這個重任。沒有信誓旦旦,但卻比信誓旦旦更加使人信服。重任就是接力棒,代代傳下來。“子生孫,孫生子,子子孫孫無窮盡也!”就這樣,只要範欽家族繼續繁衍,這場接力賽就永不停息。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要真正地把藏書樓儲存下來,並且不會因為時間的流逝而褪色,沒有定的規矩是不行的。俗語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范家也不例外,也許他們家的規矩比其他家族的規矩更加苛刻,更加嚴格。但是也正因為嚴格、苛刻,填個並沒有在范家子孫後代中所葬送。雖然,後來也有被盜、被偷,但是飽經風霜的天閣依舊搖曳在風雨中,形成道風雨中獨特而絢爛的風景線,閃耀著歷史文化的光輝,深邃而厚重!

  “風雨天閣”被世人所稱,這也然讓范家子孫所崇拜、所驕傲的名字。它,不僅僅代表著范家子孫的驕傲與自豪,更多的是代表著我們華夏子孫的頑強與堅毅的精神!

  風雨天一閣讀後感 篇11

  文章向我們講述了天一閣風風雨雨的歷史。天一閣是寧波乃至全國最負盛名的私人藏書樓。它的藏書,經過幾次有意無意的徵用徵用,盜竊,已所剩無幾。但這座藏書樓和它的精神,卻永遠地儲存下來,為子子孫孫所瞻仰,傳誦。

  乾隆年間,一次大規模的皇家編書,徵用了天一閣不少藏書,而後來,那些珍貴的藏書大多沒有歸還。有人說,這是天一閣的一次浩劫。但從某種意義說,連堂堂皇家編書都要動用一個私人藏書樓,這對天一閣來說,不也是一種肯定嗎?從那次徵用之後,天一閣名聲大振。

  我有幸去過天一閣,隱藏在寧波市中心的一角,步行走過去,沒有高大的牌樓,只是一處高宅大院般的院落。高牆,院子裡平添了幾分安靜,即使行走在院子中的遊客,話語也不多,誰也不願意打破藏書樓的幽靜。拾級而上,登上院落的假山,在瀰漫著書香的院落徘徊。曾經有那麼多為保護書而設定的大樓,此刻清晰地展現在我眼前。

  在藏書陳列室,我俯下身,細細地看著透明展櫃裡的古籍,泛黃的書頁,退色的紅印章,悄悄地訴說著天一閣的歷史。我彷彿嗅到一陣墨香,古老而新鮮的墨香。一代一代愛書人,把天一閣的藏書推向一個高度。我一次次地驚歎於這些藏書,它是一個家族的生命,多少人為了保護書籍,立下了近乎苛刻的制度,又有多少與藏書樓主人並不相識的愛書者花費巨金搶購,被偷兒偷走準備賣給外國人。他們所做的一切,默默守護古老的天一閣。

  如今的天一閣,藏書已不再向遊客開放,今天我隔著玻璃看到的書,只是浩瀚書海中冰山一角,只是藏書樓極少數的一部分。即使這樣,我們也能從幾個影子裡,看到曾經多麼輝煌的天一閣。

  戰火中,天一閣大量的書被小偷和強盜掠走。他們只知道,今天的酒錢有了著落,卻不知道,自己正在一點點地啃食著歷史上極為罕見的私人藏書樓。

  天一閣,一個多麼熟悉的名字。曾經,它是中國多少文人志士的嚮往。天一閣,一個多麼坎坷滄桑的藏書樓,在它背後,是中華五千年文化的小小縮影。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