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之道》讀後感500字
《父母之道》讀後感500字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父母之道》讀後感500字,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終於寫完了,自從1月3號起,我心裡產生了這個負擔,要把《父母之道》的讀書筆記整理出來,然後再也沒停過,講道預備放下了,讀書計劃放下了,期間有10天是生病,發燒+咳嗽,現在總算寫完了,心裡的石頭落地。
這本書的特點是像一篇講道,他弟弟的課程也是這個特徵,比他的還要明顯。(參見泰德區普《教養子女》)
這也是本書值得推薦的地方,就像講道一樣,不僅列舉經文說明了育兒的基本原理,而且給出大量例項,講明具體做法。愚蒙人非常需要這樣細緻的帶領。
其實我讀下來,感觸最深的就是兩個詞,恩典和罪。可以說,一個真正體會到罪和恩典的人,沒有這本書,帶孩子也不會太差,不管他是博士還是農民。
讓讀者更加明白罪和恩典,這大概也是作者不厭其煩地舉例要達成的效果吧。例子就是一篇講章的最亮點,是道成肉身,是對聽眾處境的深度體會。每次寫講章,最頭疼的就是例子,絞盡腦汁想不出新的`,通常只能用老的......
書的後面一半略顯重複,但是既然讀兩遍還覺得有必要讀,也就不算重複了吧,畢竟重要的事情得說三遍。
這本書像聊天體,看起來輕鬆,不用太動腦子,這是作者帶著愛和耐心才能寫得出來的。同是作者,我自己就深有感觸,作者都願意寫複雜的句子,邏輯一層套一層,一口氣寫完一句,容量抵得上別人兩個自然段,那才叫過癮。但是到底讓自己威風一點還是讓讀者舒服一點,就需要割捨了。
最後,感謝作者,也感謝譯者,這個系列多少帶點盜版的味道(引用了有10%),不過我深信在國內買書困難的大背景下,作者和譯者不僅可以體諒,也會因國內的肢體受益而歡喜快樂。
補充一點
在寫《父母之道》第十二章控制的時候漏了一點東西,這裡補充上。第12章大篇幅講了孩子的需要,補充一點實操性的東西:
孩子每次來找你,其實都是帶著需要來的。你作為父母,需要有這個育兒嗅覺,要能迅速判斷他的需要,是否合理,然後如何回應。不要一味地覺得他打擾到你了。
接下來,我會在家庭公開讀這本書,算是三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