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昆蟲記》
我讀《昆蟲記》
一個人耗盡一生的光陰來觀察,研究昆蟲已經算是奇蹟了,一個人一生專為昆蟲寫出一本書,更不能不說是奇蹟。這些奇蹟的創造者就是法布林,他的《昆蟲記》被譽為昆蟲的史詩。
這個暑假我讀了這本書。讀完之後我感受頗深。感受到了他觀察時的認真,仔細和對這一工作的堅持也感受到了他對昆蟲和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昆蟲記》行文生動活潑。語調輕鬆詼諧。字裡行間,情趣盎然,在作者的筆下,楊柳天牛像個吝嗇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禮服。小甲蟲為它的後代做出無私的奉獻,為兒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蜘蛛咬傷的小麻雀,也會“愉快”的進食,如果我們餵食的動作慢了。它甚至會像個嬰兒般哭鬧,多麼可愛的小生靈!
法布林寫《昆蟲記》除了真實的記錄昆蟲記的生活,還透過昆蟲世界折射出社會人生。種種描寫無不滲透著作者對人類的思考。睿智的哲思,躍然紙上。全書充滿了對生命的關愛之情,充滿了對自然萬物的讚美之情。
我看過之後覺得我們對一些熟悉的昆蟲,可以與自己正常的'觀察和生活經驗聯絡起來,相互比較,這樣會更有收穫,對不熟悉的昆蟲則嘗試著透過認真閱讀,瞭解它們的習性,帶著一顆愛心。我們就能找到親近萬物的鑰匙。
其中我最喜歡黃翅飛蝗泥蜂捕食蟋蟀的過程,作者首先是精心地設計實驗,繼而細緻、專注地進行觀察。最後運用自己豐富的生物知識,對泥蜂特殊的捕食動作——“蟄針三刺”作出了科學的解釋。原來,泥蜂這樣做,是在“麻醉”自己的獵物。昆蟲的世界多麼神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