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望是成熟的開始——張幼儀傳》讀後感
《失望是成熟的開始——張幼儀傳》讀後感
讀完一本書以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失望是成熟的開始——張幼儀傳》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前面看完《林徽因傳》,沒有想寫讀書筆記的衝動。世界上只有一個林徽因,這個跟天賦有很大的關係。上帝比較偏愛林徽因,給了她罕有的才華,給了她人間四月天的魅力,讓徐志摩追隨了一生,即使到最後一刻飛機出事,也是因為想趕往她的講座;讓梁思成一見鍾情,即使林徽因的心裡同時還裝著另一個人,他也願意尊重她;她讓金嶽霖守護了一輩子,終身未娶,林徽因的後人也親切的稱他為“金爸爸”。今天我就來說說張幼儀吧,一個愛到塵埃,靈魂破繭成蝶的女人。
張幼儀的前半生是苦命的,即使在二哥的阻止下,保留了她的腳的本來的面目,她的思想還是被封建禮教荼毒得不輕。還未出嫁時,如果父母沒有叫幼儀,她是絕對不會出現在他們面前的。她有著自己的追求,她想去讀書,書讀完了,但是當她遇到徐志摩的那一剎那,她就淪陷了。舊社會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真是可怕,可怕到兩人只是見過那麼一面,並沒做過多交流,他們就成了一對新人。徐志摩是有才,浪漫多情,至今被我們歌頌,可是他對張幼儀實在是太殘忍。在異國他鄉剛產下二子的張幼儀,接到徐志摩的一紙休書。她是痛苦的,她不知道自己犯了什麼錯,她用心侍奉公婆,為徐家繁衍後代,照顧丈夫的起居。對於我們現代人來說,這該是一個多麼難得的老婆,兒媳,她的錯就在於她和徐志摩之間是沒有愛情的。
我很佩服張幼儀,她堅強得可怕,從她簽下離婚協議書的那一刻,她就開始悄然蛻變。在異國他鄉,她沒有經濟能力生活,接受著徐家二老的資助,這段時間,她發現她一個人也能活得很好,她重拾了以前學的英文,開始學習德文,並且做了德語老師。5年之後,回國,在上海灘這個魚龍混雜的城市開啟了自己的商業帝國。她永遠都是那麼淡然自若,即使在離婚後,她還是義無反顧的擔起了贍養徐家二老的責任,在徐志摩過世之後,她還擔起了資助陸小曼的責任。她是那麼大氣,遠遠超出了一個女人該做的。
之所以想寫下這篇心得,主要是有太多感觸。張幼儀的前半生有很多人在上演,懦弱,不願意改變,沒有自己的人生,所有的一切都是依賴丈夫,終有一天,丈夫發現這個黃臉婆已經跟自己不在一個頻道時,他會做出很多人都會做的決定。而到了關鍵時刻,有多少人能夠是張幼儀,她們可能會歇斯底里的質問:“你為什麼要這樣,你可知道我為這個家付出了多少?”這樣的場景看過太多,身邊比比皆是。其實她們還有一個選擇,就是做張幼儀,失望是成熟的開始,這個時候,是不是要活出自己呢?
張幼儀離婚之後與徐之摩的情感交流開始升溫昇華、超然,她自己都不知道原來他們之間的緣分就是一種註定成不了愛情的親情。而到了53歲,她也遇到了自己的真愛,只要是你就好,再晚也沒關係。此書比較適合在低谷期的`人看,看完之後對於人生的路想必會有更多的勇氣走下去。張小嫻說:“一個女人,最重要還是活得好。只要活得好,從前所有的委屈,所有的傷害,所受過的白眼,一切恩情愛恨,後來的一天,都付笑談中。曾經的傷痛,曾經掉過的眼淚,不過是生命中無可避免的歷練。”
愛情與婚姻並不是女人的全部,人生在世,總得有點自己的追求,自己的夢想,張幼儀是從坍塌的廢墟中走出的女子,那個廢墟,就是她的婚姻。走出了婚姻,她再也不是以前那個在丈夫面前不敢說話的小女人,而是一名女商人。女人如花,張幼儀就是那枝寒梅,與所有的花為敵,獨自開放。正如張幼儀所說,去德國之前,她什麼都怕,去德國之後,她一無所懼。讀這本書的過程,也是一個強大內心的過程,女人就該活成這樣子,永遠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離婚多年的張幼儀,選擇單身,她關閉了自己的感情閘門,她受過傷,不敢再去觸碰這些東西,她的身邊不缺人追求,她還是選擇孑然一身。而到53歲,她遇到了自己的蘇醫生,她也可以再次穿上婚紗,做一回嬌羞的新娘子。世間有多少人能夠活得這麼通透?
以後我如果有女兒,我肯定會讓她看這本書,讓她知道:女人不管什麼時候,都不能丟掉自己,要愛自己,我們並不是什麼附屬品,我們依然可以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就是如此,當我們覺得生活很糟糕的時候,其實,它可能只是換了一種方式讓我們過得更好。現在社會的離婚率不斷攀升,但不代表生活就如此了,每一個人,在一段婚姻裡,既要不斷磨合讓家庭和睦,但更要擁有獨立的自我。生活總是美好的不容忽略,也許下一個創造奇蹟的就是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