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國-讀後感-高一

舌尖上的中國-讀後感-高一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你有什麼體會呢?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舌尖上的中國-讀後感-高一,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上人文課時,看了大致兩集的《舌尖上的中國》。我是個比較喜歡看記錄片的人,覺得紀錄片能夠帶人走進一個新的世界,拓展人的知識,甚至還能夠給人以發省。課堂上看了兩集,覺得很不錯,於是回寢室後,利用課餘和休息時間將這部紀錄片看完了,下面說一下我的感受。

  整個紀錄片分為七集,也就是從七個部分來進行解說中國美食。該片透過中華美食的多個側面,來展現食物給中國人帶來的儀式、倫理等方面的文化,見識中國特色食材以及與食物相關構成中國美食特有氣質的一系列元素,瞭解中華飲食文化的精緻和源遠流長。

  在整部片中,介紹了松茸、筍、水稻、糜子、小麥、青稞、芋頭、紫菜、海參、海膽等大自然賜給人類的食材,介紹了古老中國人傳下來的食品儲存方法,介紹了中國人是如何烹飪的,如何使普通的食物色香味俱全。

  中國與西方國家的飲食文化不同,中國人講究色香味形器。中國的烹飪技術又是人類史上的一個重要創造,更是中國人勤勞和智慧的結晶。酸甜苦辣鹹是中國人所不可缺少的調味料,而正是這些簡單的調味料,解密了中國人高超的烹飪和調味技術,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中國人的性格。

  同時,在介紹食物的同時,攝像機也不忘拍攝一下美食出產地的獨特風情,記錄下當地人在採摘糧食時的歡樂笑臉。往往就是那一句簡單的話,一張純樸的笑臉,向世人展示出了中國人所特有的氣質和品性;就是那樣一個無技術性的鏡頭畫面,展示出了中華大地的獨特美景。

  土地是萬物生長的母體,是哺育人類,延續人類中華五千年曆史的重要載體。依靠土地生存的中國人在利用自然的時候,並非一味的擷取,而是注重與自然的和諧相處。這既是土地上的中國人對自然的尊重,也是為了延續自然的饋贈。也由此也可以看出人們的純樸心性。

  在這部紀錄片中,我們看到了普通的'中國人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中是如何戰勝環境,如何的發揮創造性開拓出土地,種出累累的果實。儘管現在已經有了現代化的食品儲存方式,但醃魚醃肉、泡菜、醋、醬油、米酒等讓我們彷彿又回到了傳統的農耕時代,也讓我們見識到了傳統的中國人對食品儲存的所發揮出來的偉大智慧。

  該片在呈現中國美食多樣性、地域差異性和農業多樣性的樣貌同時,也講述了中國人為了食物順應自然,改造自然的故事。片中讓我記憶最深刻的一句話就是:哪裡有綠色的生機,哪裡就有天與人的和諧。這是一句樸素卻又意味深長的一句話。

  貴州下堯村至今依然播撒著祖先留下的糯種,他們在梯田裡放魚和鴨子,鴨子以稻苗上的蟲子為食,是天然的殺蟲工具,鴨子的糞便既可以作為肥料,又可以作為魚的飼料。糯稻、鴨子、魚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相互依存生長。這種近乎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生產出的絕妙食材,既優良又清潔,正是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的成果。下堯村人用天然的植物為糯稻染色正是中國人善於利用自然的智慧的表現。北京的貴春在屋頂上弄了一片菜地,這說起來似乎是一件不可能有結果的事,但事實證明他成功了,每年到了收穫的季節總是碩果累累,這是大自然賜予的果實。沿海的人們抵抗海浪的衝擊摘取紫菜,突破海水對人類活動的侷限捕撈海洋珍產;沿湖的居民飼養河蟹,挖掘淤泥中的蓮藕,在一塊一塊的垛田上種植芋頭。人們在艱難的環境中用各種各樣的方式獲取食物,但不管如何,這都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下的所得。

  《舌尖上的中國》不只是一部關於美食的紀錄片,更是一部國家文化的宣傳片,更是一首獻給廣大勞動者的頌歌。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