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脈讀後感1500字(通用8篇)

中國文脈讀後感1500字(通用8篇)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國文脈讀後感1500字,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中國文脈讀後感1500字 篇1

  中國文脈,好大的氣派。讀完餘秋雨先生的《中國文脈》一書,我長時間沉浸在一種感動和震撼之中。

  中國文學三千年的發展史中,著作浩如卷帙,星座璀璨奪目,哪些作品和人物能經歷時間的考驗,可以穿越時空成為不朽的經典?秋雨老師站在歷史的高度,以他獨特的視角,靈動的思考,運用"減法"的研究方法來梳理中國文學的脈絡。他說"減而見筋,減而顯神,減而得脈"。在博而精的文學基礎和底蘊之上,他目光如炬,深遂地穿越漫長而悠遠的歷史,進行了大膽而獨到地取捨。

  秋雨先生講的中國文脈,是中國文學幾千年發展中最高等級的生命潛流和審美潛流。這股潛流體量不大,不一以貫之,時斷時續,就像一條倔犟的山脊連成的天際線,延綿不斷,生生不息,代代相傳。正是這條天際線,讓我們知道那個天地之大,以及那個天地之限,並領略註定要長久包圍我們生命的文化儀式。

  等級,是文脈的生命;等級,是由品位來決定的。品位決定等級,等級構成文脈。秋雨老師講的中國文脈,是中國文學的等級和品位,是精神文化層面上的高低之分,是民族的大道,人類的尊嚴。文中的字裡行間,都充斥著秋雨先生慷慨豪邁的情懷,俯仰天地古今的感悟,和對中華文學家園滿腔的熱愛與關切之情。

  從漢字的起源到詩經的出現,從先秦諸子到漢大賦,從魏晉南北朝到大唐盛世,從英傑輩出的宋代到文脈衰弱的元明清。先生用詩意充沛的筆墨夾敘夾議,帶領我們去親近百花齊放絢麗多姿的先秦諸子、僻居荒村氣定神閒的陶淵明;去敬仰行吟江邊孤傲悲傖的屈原、倍受酷刑恥而握筆的司馬遷;去了解風骨飄逸桀驁多才的魏晉名士、唐詩宋詞巍峨頂峰上的諸多身影……那些在歷史長河中逐漸模糊的形象,透過他的文字,變得清朗而感性,我們可以感受到他們的喜怒哀樂和別樣情懷。同時,秋雨先生對影響中國文脈至深的科舉制度,進行了深刻批判和公正評價,並剖析了文脈的根本,用清新簡練的文字表達了精神之脈和人格之脈的深刻思想與啟蒙精神。

  在飽蘸深情、蕩氣迴腸的筆墨間,我們也不難發現始終雲繞著秋雨先生的淡淡憂傷和飄忽的無奈。中國文脈源遠流長,有過諸多的輝煌,也有過百年的蒼涼。中國近現代文學成果寥落,偌大中國沒有出過一個近似於王陽明的哲學家,也沒有出過一個近似於曹雪芹的小說家。研究隊伍的誇張、偽飾、把玩的風尚大幅貶損了文學的形象。面對當前寂寥的文化良知領域,秋雨先生主張重啟文脈之思,重開嚴選之風,重立古今座標,重建普世範本,清理地基搬開蕪雜,尋獲大柱石基,讓出疏朗空間,洗淨眾人耳目,呼喚亙古偉步,期待中華文化的復興。

  現代是如此的荒瘠,我們不要在那裡流浪太久。當今社會,物慾橫流,人心浮躁。中國文脈在今天的斷裂,是中國文學的悲哀,是中華民族魂的失落。

  中國文脈她不是一篇散文,她是一種宣言,是一種思想。她對於提高我們的精神生活,防止當今工業社會人性的異化和疏離,具有積極的引導作用。

  讀中國文脈一書至少可以讓我們短時間沉靜下來,細細體味文中優美的詞句,慢慢感悟文學的品位;忘記塵囂,忘記利益,忘記人與人之間的複雜關係;耐心地回顧過去,靜靜地審視周圍,迴歸自然迴歸本我。

  明天,我們還能這樣嗎?

  中國文脈讀後感1500字 篇2

  讀完了餘秋雨先生的作品《中國文脈》,全文近三萬字,共計425頁,一氣呵成,粗線條概括了中國文化(以文學為主徑的小文化)的經脈。餘秋雨先生的文化眼光、概括力和藝術感覺都是超常的,表達力更是一流,因此文章寫得中氣充沛、淋漓酣暢。而這種駕馭歷史、囊括文化、指點江山、評判古今的做法,沒有宏大的視野、敏銳的洞察力、鮮活的欣賞力與聰穎的表達智慧,也無法奏其功。

  餘秋雨先生是中國最值得尊敬的文化人物,他學風嚴謹,善思求真,具有行萬里路、讀萬卷書的不凡氣度和才情,二十多年前他孤身一人走遍中華大地,考察並闡釋諸多被埋沒的文化遺址,作品《文化苦旅》等著作轟動一時;十多年前他又不辭艱辛穿越全球數萬公里,考察人類最重要的文明故地,對當代世界文明作出了一系列全新思考和緊迫提醒。在作品《中國文脈》一書裡,他以“文脈”提綱挈領,生動解讀中國三千年文化史,讓那些隱沒的高階生命潛流和審美潛流綱舉目張。他以高視野、新角度和強烈的文化使命感寫作本書,目的是“清理地基,搬開蕪雜,集得高牆巨磚,尋獲大柱石礎,讓出疏朗空間,洗淨眾人耳目,呼喚亙古偉布,期待天才再臨”,期待中華文化的復興。

  餘秋雨先生像一位畫壇巨匠,以充沛的才情,飽蘸深情的筆墨,大氣磅礴地勾勒出漫長的中國文脈畫卷,流露對中華文學家園的滿腔撫愛和關切之情,時而工筆重彩,繪聲繪色;時而妙筆生花,汪洋恣意;時而清新點染,靈光流動……畫卷從充滿了稻麥香和蟲鳥聲的作品《詩經》開始,蜿蜒曲折,飽滿生動:百花齊放絢麗多姿的先秦諸子;行吟在江風草澤邊孤傲而爛漫的屈原;忍辱負重奮筆疾書“以史立身”的司馬遷;叢林邊上的文化望族曹家父子仨人曹操、曹丕、曹植;竹林裡風骨飄逸、奇譎多才的魏晉名士阮籍、嵇康;在田園中氣定神閒、流淌潔淨淡遠之氣的陶淵明;在唐詩巍峨頂峰瀟灑行走的幾男子:李白、杜甫、王維;宋代數個同時足踏在文化巔峰和政治巔峰上瘦骨嶙峋的身影:王安石、司馬光、范仲淹、蘇軾;元代定國安邦的奇才耶律楚材;在酒和山水中浸潤的怪才黃公望;明清六百年的鬱悶中,一枝獨秀的曹雪芹……他們是文脈畫卷中俊俏的峰巒,餘先生用詩意充沛的筆墨夾敘夾議,讓那些在漫長曆史長河中漸漸模糊的形象清朗而感人。同時,對影響文脈至深的科舉制度進行了深刻批判和公正評價,並深入剖析文脈之根——精神之脈和人格之脈,於中國文明有重大意義的佛教文化,精闢論述其生命力、影響力和獨特魅力;對玷汙集體人格的負能量——小人,展開精細解剖和分類,具有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在閱讀作品《中國文脈》過程中,我總是忍不住會想起明朝文學家楊慎所作作品《臨江仙》中的兩句“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的,在中國文脈發展的歷史長河中,屈原、司馬遷、陶淵明、李白、杜甫、蘇東坡、關漢卿、曹雪芹……就像滾滾長江,呈現過一波又一波讓人矚目的璀璨,但是隨著時間推移,終究會淘盡一些璀璨,有些璀璨也註定會成為不可複製的經典,就像關漢卿、王實甫、馬致遠、紀君祥等一大批文化天才合力創作的元雜劇,讓中國文脈在元代突然超常發達,但是元代之後,風華耗盡的元雜劇,像一個衰落的英雄,完成了生命過程便轟然倒下,拒絕有人以“振興”的說法來做人工呼吸、打強心針。儘管後世怎麼投入力度,也無法追趕元雜劇的依稀蹤影。對此,餘秋雨評價說:“文脈,從來不是一馬平川的直線,而是由一組組拋物線組成。要想繼續往前,必須大力改革,重整重組,從另一條拋物線的起點開始。一切需要刻意“振興”的文化,都已經與文脈無關。而且,極有可能擾亂了文脈的自然程序。現在社會上經常有人忙著要把那些該由博物館保護的文化遺產折騰到現實生活中來,而且動靜很大,我就很想讓他們聽聽元雜劇轟然倒地的壯美聲響。

  中國文脈讀後感1500字 篇3

  這是我第二次讀這本書了,上一次是在高中。本以為還可以回憶些什麼東西,但可惜,除了書上留下的些許印記可以佐證我曾看過,提起書名模糊的好看二字,再不剩其他。以前讀書時覺得這本書是在講中國的文化歷史,被餘秋雨先生飄逸脫俗、溫潤厚美、充滿靈性的文筆所折服,看過了便罷了,作者的角度就是我的角度,作者對事物的看法就是我的看法,但現在我覺得,沒有思考的看書是有量無質的,這次,我很慶幸我可以留下自己一些小小的思考。

  這本書以時間脈絡為主線,以夾敘夾議的散文形式對中國文化歷史上的重要節點作出點評,我覺得本書其實算得上是文學評論,作者對文學作品及穿插在其中的歷史人物都有系統點評,這是一項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的事情,因為全面點評需要系統的閱讀和鑑賞,而查閱完中國從古至今結合特定歷史背景下的優秀作品足以見得作者對文學深厚的功底。

  對閱讀此書的背景介紹到此為止,下面來談一談我閱讀本書時產生的一些小小思考。

  1、藝術風格所折射的生命基調。

  餘秋雨先生筆下的中國文學背後的作者不再是一個個空洞的文字和符號,他們彷彿站在了人前,訴說他們所經歷的喜樂傷悲。每一個偉大的文學作品離不開偉大的作者、畫家、詩人、書法家,他們可以統一簡稱為創作者。但每一個創作者創作這些作品時都離不開特定的歷史背景,或是戰火紛飛的三國時期,或是一片繁榮國富民強的大唐盛世,亦或是外族入侵改朝換代的明末時期。不同時期的作者所投射出的作品讀起來又有不同的感覺,他們可以是豪邁祥和,也可以是蕭瑟悲壯,可以是“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愛國情懷,也可以是“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的樂觀豪邁。

  不信?可以問問自己,你印象中的李白是否是一個英姿勃發,充滿天真的俠客形象,他拿著酒杯,興致所達之處,揮斥方遒,他彷彿永遠都不會老去。

  再比如寫下“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盡歡顏”的杜甫老先生,他站在破落的房子外,用悲涼的目光投向風雨飄浸下無依無靠的百姓,他已垂垂老矣,撫須長嘆間留下這樣一句詩。印象中的李白英姿勃發,無法想象他的年老。溫厚純良的杜甫恂恂然一長者也,可實際上,歷史考證李白要比杜甫大上將近一輪。由此可見,藝術風格所投射的生命基調裡,會在讀者心中兌換成不同的年紀形象。

  2、文化的傳承斷裂和延續。

  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歷史是閃耀在藍色星球上一顆璀璨的明珠。沒有哪個國家的文化像中國一樣,皚皚屹立千年而不倒,能傳承至今而沒有被泯滅的文化本身就是一個了不起的事情,而這種文化本身,一定有其獨到之處才可以不被歷史所淘汰。

  首先,我們可以把目光投到秦朝,我們要感謝一個叫做秦始皇的偉人。因為文明的割裂、分化、小化都與文字語言的不統一有關。如果沒有秦始皇及時地以強權統一文字,讓不同地域不同方言不同種族的人用同一種文字語言,也許中國文脈早已不復存在。文化的傳承還帶給中國一種集體心理,比如說修竹給人的風雅形象、晚霞給人的悽豔感受、滴水穿石給人的堅韌之意、長年累月給人一種真實,甚至比他們在天文學和植物學上的真實更有意義,這就是文化的傳承。歷史以來,漢族在政治上被很多民族侵略過,佔據過,剝削過,但是,漢族也常常在被外族戰勝之後卻在文化上戰勝了外族,這是歷史上屢見不鮮的事情。與世界上其他古老帝國互相遠征、互毀文明不同,歷史上中國人內戰再激烈,也不會自毀文明,即使是遊牧種群落入中原,也遲早是華夏文明的一員,去瞻仰一些歷史遺蹟,去閱讀中國傳承才來的優秀文化,正是那些東西和那些地方,決定了中國人之所以成為中國人。

  讀完這本書讓我有一種在荒熱沙漠上行走的旅人發現甘泉的感覺,餘秋雨先生對中國文脈的思考由淺入深,啟人思考,受益頗多。但是,他談到的一些東西我不是那麼認可。比如文中提到“在當代的電腦書法中,最醜陋的隸書被大陸諸多機關大量取用,連高鐵的車名、站名也包括在內,結果,人民即便呼嘯而至,也逃不過那種臃腫、鈍滯、笨拙的筆墨”,但我覺得用隸書無傷大雅,我對此的感受沒有餘老先生那樣深刻,往小了說,隸書這種字型似乎並不好看,沒有楷書的方正氣勢,也沒有行書的飄灑自如,但是它嚴謹莊重,好辨認,試想一下在高鐵的車名上書寫狂草,那麼會不會有人坐錯站呢?往大了說,無規矩不成方圓,統一使用一種字型可以達成規範,維持秩序。就像高考只能用黑色來答題一樣,制定者無法面面俱到,但終歸是一件利大於弊的`事情。

  因為本人知識儲備和能力不足的原因,可能在一些事物角度上看法片面偏頗,看的少想的淺。這都是需要我不斷地在閱讀思考中去改進和學習的,所以非常慶幸以讀書筆記這種形式來督促自己,在讀的過程中理解,在寫的過程中思考,在思考的過程中發現。

  中國文脈讀後感1500字 篇4

  車窗外是綿延的山脈,高低起伏,各有其態。遍佈竹海的高山少不了幾許裸露的山脊,卻也不覺突兀,黃褐色的土壤與竹的墨綠相襯,頗有幾分相映成趣的味道。這,或許便是一種脈吧?一種自然的脈,有起有落,或有斷裂,卻依然渾然一體。這,又多像餘秋雨先生在《中國文脈》中所提到的文脈啊。不過是一個有形而一個無形罷了。

  所謂文脈,在餘秋雨先生看來,便是一個減法。依我所想,所謂減法,便是由加法演變而來。如若沒有餘秋雨先生那般多的底蘊,沒有巨人之肩的高度,便也不會有這文脈一說了,更遑論餘秋雨先生那種手握斧鉞大膽取捨的果敢與對文化的敏銳洞察之深刻。

  全文從太過古老以致無法考究的神話開始,帶領我們穿越一個個朝代,領略朝代中各個文采魅力均是驚豔絕倫的著名文人,探尋他們的內心,瞭解他們的生平,追隨他們的足跡,直至今朝。而將這一切串聯後得到的,即是餘秋雨先生所說的“文脈”。

  初論及文脈,我不能說一無所知,但也大略明白約是如山脈一般的、專屬文化的一條脈絡。然而卻從未想過這脈絡中湧動的是什麼,或者說是什麼組成了這脈絡。那麼,是什麼呢?是文人嗎,還是所謂“文化”呢?

  我自是沒有餘秋雨先生那般幸運,家門前的大山裡還能有幸遇到古舊的藏書閣,但畢竟,家附近還是有山的。懷揣著對“脈”的一種敬意,我登上了山。在山頂俯瞰,俯瞰山脈,也俯瞰林立的樓房。入目密佈的樓房,假若城市是一種“脈”,那樓房該是這條“脈”的基礎。那文脈的基礎是文章麼?是詩詞歌賦麼?不,我想不是,文脈的基礎當是文字,是餘秋雨先生口中的“筆墨”之雛形。因它只是墨色端莊的方塊字,還未曾擁有那種恣肆壯美的體態與內在。

  餘秋雨先生認為,筆墨是用來書寫歷史的,它貫穿了古今,述說了一代又一代的傳奇。沒有錯,筆墨的確承載了歷史,但在我看來,在看了《中國文脈》一書後的我看來,承載歷史真正內涵的,卻是文字,筆墨真正能代表的,不過是當代人的一種精神罷了。我從未覺得自古以來的文人是文脈的全部,對我而言,文字才是全部。

  在書中隨餘秋雨先生的思潮,隨歷史的波濤,我見過了太多文人一生的足跡、坎坷和輝煌。沒錯,他們是筆墨的傳承者,他們也用自己的精神書寫了歷史,但是,倘若沒有文字,歷朝歷代的文人們又何以書寫呢?筆墨於我,不過是文字的衍伸,是一種更具國人內心真情的文字。但換個角度,筆墨又是文字的昇華,用文字來講述情感,或許需要很多描寫,而筆墨,也許只需幾許。也因此,筆墨和文字成為兩種不同的體系,儘管它們本是同源,同是用於表達國人內心真情。當然,文字更深得我心。

  我無意感慨,但眼看這時代,筆墨除了成為文件中字型一欄的固定一員,也並無太多用處,並不為大多數人鍾情。儘管政府提倡學寫毛筆字,學習這種筆墨,可是真正喜愛它,不將它視為一種無奈的任務,抑或是炫耀的資本的人,又有多少呢?我不否認在千千萬萬人中,總有那麼些鍾情於筆墨的人們,但需要我們灌注情感、花費大把時間和精力的筆墨,除了那些真正有底蘊、有閱歷的人們,又還剩多少呢?

  故而,我更為看重文字。

  無論多少年過去,文字依舊是人們表達、體現情感的主要方式。這種方式從國人出生開始,由身邊人引導;上學,又轉變為談吐和作文;工作,又演變成所謂論文的存在;再過幾年,它又成為你抒發內心愁緒和歡樂的表達方式。就這樣,文字成為證明國人生活閱歷、文化內涵,抒發國人內心情感的幾近唯一的方式。墨色端莊的方塊字牢牢佔據了絕大多數國人的內心,國人慣於用此表達,也鍾情於用此表達。這種表達,往往成為中國歷史上浩長文脈中不可或缺的文化篇章神話、楚辭、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直至近代、現代、當代的散文、新詩、小說等等。也正是因為這種表達,專於文字的表達,使得文字無可替代地成為中國文脈奠定的基礎。

  至此,我終於解開困擾我內心許久的謎題,明白在我心中文字才是文脈之基礎。中國自古以來流傳的端莊方塊字是有無窮魅力的,僅一個字,就可以從它的變形中發現無數奧妙。而當文字一個個匯聚在一起,成為文章的時候,文字就彷彿是你的心,它連線了現實世界和精神世界,在四維空間和二維平面中架起溝通的橋樑,這才是文字真正的精華所在,也是其獨特的魅力所在。

  文字的傳承,文化的傳承,生命的傳承,生生地擔起了中國的文脈。

  行走在這條文脈之上,領略文字的偉大,雖從不曾妄圖將自己與文脈相接,但卻深深地明白,文字仍在,文脈永存。

  文字中華民族的根源,中國文脈的基礎,深深根植在每個中國人內心的中國之魂。

  中國文脈讀後感1500字 篇5

  中國文脈,好大的氣派!讀完餘秋雨先生的《中國文脈》一書,我長時間沉浸在一種感動和震撼之中。

  中國文學幾千年的發展史,著作浩如卷帙,星光璀璨奪目,哪些作品和人物能夠經歷時間的考驗,可以成為穿越時空成為不朽的經典?餘秋雨先生站在歷史的高度,以他獨特的視角,靈動的思考,運用"減法"的研究方法來梳理了中國文學的脈絡。他說:"減而見筋,減而見神,減而得脈".在博而精的文學基礎和底蘊之上,他目光如炬,深邃的穿越漫長而悠遠的歷史,進行了大膽而獨到的取捨。

  秋雨先生的中國文脈,是中國文學歷史發展中最高等級的生命潛流和審美潛流。這股潛流體量不大,不一以貫之,時斷時續,就像一條倔強的山脊連成的天際線,綿延不斷,生生不息,代代相傳。正是這條天際線,讓我們知道那個天地之大,以及那個天地之限,並領略了註定要長久包圍我們生命的文化儀式。

  等級,是文脈的生命;等級,是由品味來決定的。品味決定等級,等級構成文明。秋雨先生的中國文脈,是中國文學的等級和品味,是精神文化層面上的高低之分,是民族大道,人類尊嚴。文中字裡行間都充滿著秋雨先生慷慨豪邁的情懷,俯仰天地古今的感悟和對中華文學家園滿腔的熱愛和關切之情。

  從漢字的起源到詩經的出現,從先秦諸子到漢大賦,從魏晉南北朝到大唐盛世,從英傑輩出的宋代到文脈衰弱的元明清。先生用詩意充沛的筆墨夾敘夾議,帶領我們去親近百花齊放絢麗多姿的先秦諸子、僻居荒村氣定神閒的陶淵明;去敬仰行吟江邊孤傲悲愴的屈原、倍受酷刑而握筆的司馬遷;去了解風骨飄逸桀驁多才的魏晉名士、唐詩宋詞巍峨頂峰上的諸多身影……那些在歷史長河中逐漸模糊的形象,透過他的文字,變得清朗而感性,我們可以感受到他們的喜怒哀樂和別樣情懷。同時,秋雨先生對影響中國文脈至深的科學制度,進行了深刻批判和公正評價,並剖析了文脈的根本,用清新簡練的文字表達了精神之脈和人格之脈的深刻思想與啟蒙精神。

  在飽蘸深情、蕩氣迴腸的筆墨間,我們也不難發現始終雲繞著秋雨先生的淡淡憂傷和飄忽的無奈。中國文脈源遠流長,有過諸多的輝煌,也有過百年的蒼涼。中國現代文學成果寥落,偌大中國沒有出現過一個近似於王陽明的哲學家,也沒有出過一個近似於曹雪芹的小說家。研究隊伍的誇張、偽飾、把玩的風尚大幅貶損了文學的形象。面對當前寂寥的文化良知領域,秋雨先生主張重啟文脈之思,重開嚴選之風,重立古今座標,重建普世範本,清理地基搬開蕪雜,尋獲大柱石基,讓出疏朗空間,洗淨眾人耳目,呼喚亙古偉步,期待中華文化的復興。

  現代是如此的荒瘠,我們不要在那裡流浪太久。當今社會,物慾橫流,人心浮躁。中國文脈在今天的斷裂,是中國文學的悲哀,是中華民族魂的失落。

  中國文脈她不是一篇散文,她是一種宣言,是一種思想。她對於提高我們的精神生活,防止當今工業社會人性的異化和疏離,具有積極的引導作用。

  讀《中國文脈》一書至少可以讓我們短時間沉靜下來,細細體味文中優美的詞句,慢慢感悟文學的品味;忘記塵囂,忘記利益,忘記人與人之間的複雜關係;耐心地回顧過去,靜靜地審視周圍,迴歸自然迴歸本我。

  明天,我們還能這樣嗎?

  意志是每一個人的精神力量,是要創造或是破壞某種東西的自由的憧憬,是能從中創造奇蹟的創造力!

  中國文脈讀後感1500字 篇6

  去北京玩的時候,看到了餘秋雨的《中國文脈》一書,不知道是什麼原因,競也是愛不釋手,是因為封面的“黑”裡透紅,還是因為黑色封面上雖小卻也很顯眼的白色字型餘秋雨?說不清是什麼原因,雖說明知道上網去買的話肯定會打折的,在這裡買一點也不打折,是原價38元,書也比較笨,紙也是有些泛黃的,也還是比較重的,但不知是什麼原因總也不能放手。

  一、中國文脈篇

  許是那股“潛流”,許是“減而見筋,減而顯神,減而得脈”,許是對《詩經》的評論:在平實的麥香中熔鑄著偉大和奇麗;許是對先秦諸子的文學品相的分等級,許是對“屈原”的肯定:一動一靜,一祭一讀,都是屈原;魏晉文脈的三段論,南北朝文化、唐宋元明清,真的是一部《中國文華史》,不同時代的文化的比較、四大名著的論述……真的能讓我們“從當代文化圈的吵嚷和裝扮中逃出,濾淨心胸,騰空而起,靜靜地遨遊於從神話到《詩經》,屈原、司馬遷、陶淵明、李白、杜甫、蘇東坡、關漢卿、曹雪芹,以及其他文學星座的蒼穹之中。然後,成為這些星座的受光者、寄託者、企盼者。”真想,去領略這份文脈,莫再等待。

  二、筆墨歷史篇

  筆墨是我的喜愛,但也只能算是喜愛,在上學的時候學習過它,現在還要使用它。對過去的毛筆字也只能算是一項喜愛,好歹會提筆劃拉幾下,愛好王羲之的行書、歐陽詢的楷體,看它們是一種欣賞,或者說只能是愛看,卻不會賞它,讀過了這個筆墨的歷史篇章,裡面有很多的東西讓我更喜愛毛筆字了,假期裡也抽出時間來翻開很久以的書法字貼寫了幾張,很是生疏,但看到筆墨的痕跡,嗅到墨香,心裡總是一種欣然,甲骨文、金文、篆、隸、楷、行、草的神韻總是承現在腦海中,圍繞在身邊,真的也想做一名考古學家,去古墓中尋找感受古人的那種書法氣韻。

  東晉王家,那種歷史文化,王家那數也數不清的書法家,自王正的八個兒子,產生了四個傑出書法家,其中的王曠又出了比自己有名的兒子王羲之,這個膽腹東床快婿也娶了個“女中仙筆”郗璿為妻,又生了七擅長書法的兒子,“凝之得其韻、徽之得其勢、操之得其體、渙之得其貌,獻之得其源”。這種家庭中的每一個人不可能不懂書法,連獻之的保姆李如意也是草書名筆,東晉王家,無處不飄逸著書法的香氣,若能在其家的外牆院站一站、聞一聞那種感覺也會令人心醉。王羲之的書法在唐朝皇帝的珍愛中進一行得以提升,也出現了習王的“歐柳顏趙”,這四家之中,我最喜歡歐陽詢的字型,也曾習過它的字帖《九成宮醴泉銘》,歐體的書法以“險勁挺秀”而名,評《九成宮醴泉銘》的也很多,“楷書之盛,肇自李唐,若歐、虞、褚、薛,尤其著者也。餘謂歐公當為三家之冠,蓋其同得或軍運筆之妙諦。觀此帖結構謹嚴、風神遵勁,於右軍之神氣骨力不相悖,實世之珍。”讀到這兒,總不擴音筆再去臨習一下字帖,卻總感到那份神韻離自己太遠,即便極其遙遠,但能臨摹一下總能沾到點墨痕,還得多抽時間學一下,宋代的“蘇黃米蔡”也曾領略過,尤其是其中的蘇軾,很喜歡他的詞風,也喜歡他的筆韻,“蘇黃共閱一手卷”,蘇黃的情趣相同,蘇軾的《寒食帖》,黃庭堅的《松風閣詩卷》也有相通之處。

  雖說明清的書法沒有唐代的鼎盛,但我還相信歷史已入黃昏,文脈不會打盹,筆墨也會重振。

  中國文脈讀後感1500字 篇7

  最初對餘秋雨老師的印象,是在前些年的央視歌手大賽上,他作為文化課考官,在評點歌手答題的同時,為我們普及了很多文化歷史知識,當時很多聽不太懂,只是覺得他出口成章,各種文學典故信手拈來,讓很多人崇拜至極。

  後來,讀了他最有名的《文化苦旅》,似乎讀懂了幾分他的苦心,他對於中華文化是如此的熱愛如此的維護,一心想推廣開來,可是在當今這個人心浮躁一心向錢的社會,他所做的就像是對著大海吶喊一樣,聲音被隱沒在海浪裡了。

  但是如果有越來越多的人,一起為民族文化吶喊,一起為保留我們燦爛的精華而吶喊,可能這些聲音就能匯聚成強有力的音符,能穿透海浪傳播到四面八方。

  這篇《中國文脈》,餘老師是依照歷史的順序,為我們一一清點每個階段最偉大的文學家。

  從《詩經》的吟唱開始,中國文化開始上路,歷經楚辭、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每個階段都有每個階段偉大的詩人和瑰麗的文學作品。首先,在先秦諸子中,分為三個等級,第一等級:莊子、孟子;第二等級:老子、孔子;第三等級:韓非子、墨子。

  而餘老師認為屈原是整個先秦時期的文學冠軍。漢賦的成就相對最弱,幸好還有佔據歷史性學至高地位的司馬遷和《史記》。

  魏晉文脈,分為三段,第一個在戰火硝煙中接續文脈的,是曹操。有很多成為熟語的詩句都是出自他的手筆,例如: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對酒當歌,人生幾何。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月明星稀,烏鵲南飛。山不厭高,海不厭深。他用乾淨樸素凝鍊的筆墨,以開闊的氣勢來寫宇宙人生。第二段,是阮籍,嵇康兩人,真正稱得上“魏晉名士”。第三段的主角,陶淵明,他以自己的詩句展示了最鮮明的文學主張,戒色彩,戒繁複,戒深奧,戒典故,並創造了一種以“田園”為標識的人生境界,成了一種千年不移的文化理想。陶淵明為中國文脈增添了前所未有的自然之氣,潔淨之氣,淡遠之氣。本人也是最喜歡他身上這種悠然淡定的超然氣息。

  唐代文化上的繁榮,留下最壯麗的一篇。餘老師心中唐代詩人的前四名,當屬李白,杜甫,王維,白居易。唐代的文章,寫的好的當屬韓愈和柳宗元。

  宋代文脈的首席,讓給了蘇東坡,他是一個全才,詩、詞、文、書法、音樂、佛理,都很精通。尤其是詞作、散文、書法三項,皆可傲視千年。排在他後面是是辛棄疾、陸游和李清照。

  及至元代,詩歌、散文不值一提,但戲劇的出現,彌補了中華文明幾千年來的一個重大缺漏。關漢卿、王實甫的出現,讓中國可以立即在戲劇上與其他文明並肩而“毫無愧色”。明清兩代五百多年,中國文脈嚴重衰弱,還好有一部《紅樓夢》以世界性的高度存在著,慰撫了五百年的荒涼。

  中國近、現代文學,成就較低。現代作家之中,真正懂文脈的也就是魯迅。

  現代如此荒瘠,如何重新推進中國文脈?餘老師說,首先領略兩種偉大——古代的偉大和國際的偉大,然後重建自己的人格,創造未來。每個試圖把中國文脈接到自己身上的年輕人,首先要從當代文化圈裡逃出,濾淨心胸,騰空而起,靜靜地遨遊於從神話到《詩經》、屈原、司馬遷、陶淵明、李白、杜甫、蘇東坡、關漢卿、曹雪芹,以及其他文學星座的蒼穹之中。

  然後就有可能成為這些星座的受光者、寄託者、和期盼者。

  我們在等待……

  中國文脈讀後感1500字 篇8

  餘秋雨老師成名很早,在他成名之後,拜讀過一本散文集,與我心中的張愛玲、沈從文比,猶如繁花與藤蔓,最終覺得索然無味而沒有讀完。後來餘老師以文化學者自居,多少有些心生厭煩。

  看完《中國文脈》這本書後,覺得餘老師涉獵之廣泛,我輩望塵莫及。感覺自己就像一個壞小孩,在舞臺角落拉開幕布偷看在書海中徜徉的餘老師,完全是不知天高地厚的妄自點評。

  文中說,孔子的《論語》開闢了中國散文的先河,開始覺得這個說法很有意思,但仔細思量,《論語》裡子曰東一句,西一句散漫的說著,不就是散文嗎。文中將孔子對文脈的影響排在孟子、莊子之後,這點我是很不服氣的。

  我從喜歡《論語》到喜歡孔子,長大後看《論語》和小時候背誦課文裡的《論語》節選感受完全不同。"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小時候讀到這段,覺得都是和學習有關的大道理。標準答案的翻譯是這樣的:學了以後要不斷地複習、實習,不也高興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和我一起商討學問),不也快樂嗎?雖然人家對我不瞭解,我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嗎?

  現在讀覺得場景應該是這樣的:在一個放學後的黃昏,孔子和一群學生在小酒館喝酒,酒過三巡,孔子說"以前看過的書,過段時間拿出來再看看,會有新的理解,還蠻有意思的,大家可以試試。"觥籌交錯間,又是幾杯過後他又說;"那位遠方的朋友來到這裡,就一起喝幾杯吧!"遠方的朋友來向孔子敬酒,孔子道:"實在喝不了了,跟你第一次喝酒,你不知道我的酒量,不怪你,但我實在喝不了了。"也許孔子就真的和我想象中一樣,是個二不兮兮的可愛小老頭吧。這樣受後世敬仰的敦厚可愛小老頭居然被排在巧舌如簧的周莊之後,實在有點接受不了。

  文中把《詩經》排在《離騷》之後,我確實也不懂。最喜歡《詩經》中《風》的詩句,朗朗上口,淺顯易懂。"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多麼青澀可人的愛情故事,這和拗口難懂的《離騷》比,竟然在它之後?記得《大學語文》學過一篇《離騷》的節選,其中一段老師講了4節課吧,才明白是說我的家鄉,武漢市江夏區被洪水淹沒了,屈原站在山頂唏噓不已。

  讀完餘老師古文今譯的離騷,覺得屈原,作為一個飽讀詩書的富二代,本想大展宏圖,卻始終鬱郁不得志,只好把那些傷感和悲嘆化作離騷動人的詩篇。不過讀完還是很感慨,原來在那個年代,人們就已經開始種植蘭花了,並且能分出蘭草和蕙蘭。

  黃庭堅的字,餘老師評價不高,他喜歡顏真卿。中國字演變的變化並不大,為什麼清朝至今,沒有出現過"蘇黃米蔡"這樣,普通大眾都公認的大書法家。也許正如文中所說,王羲之的父親、叔父伯父是書法家,王羲之的兄弟、妻子、嫂子是書法家,王羲之的幾個兒子是書法家,就連王羲之的女傭,也都寫得一手好字。這樣崇尚書法的社會氛圍已經不再,又怎麼可能出現書法大家。

  餘老師文中說,司馬遷的貢獻不僅僅限於《史記》,更在於為以後的史官做了表率。死並不可怕,更可怕的是在遭受宮刑以後窩囊的活著。但更讓人驚奇的是,司馬遷在接受宮刑出獄後,漢武帝不計前嫌仍然為他封官,召他入殿獻言獻策。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