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輝煌與夢想》讀後感

最新《輝煌與夢想》讀後感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千萬不能認為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最新《輝煌與夢想》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輝煌與夢想》讀後感1

  這個星期,我讀了《輝煌與夢想》這本書,書裡有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深深感動了我,然而留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不怕困難,不怕犧牲的王進喜和人民公僕焦裕祿。據說,王進喜是新中國的第一批石油鑽探工人,全國著名的勞動模範。艱苦的鑽井生產實踐,鍛鍊了他堅韌不拔的品格和大公無私的先進思想。

  有一次,王進喜到大慶鑽井,苦幹了五天五夜,打出了大慶第一口噴油井。隨後的10個月裡,王進喜率領1205鑽井隊和1202鑽井隊,在極端困苦的情況下,克服重重困難,雙雙創造了年進尺10萬米的奇蹟。一天,突然出現井噴,當時沒有壓井用的重晶石粉,王進喜當即決定用水泥代替。成袋的水泥倒入泥漿池卻攪拌不開,王進喜就甩掉柺杖,奮不顧身跳進齊腰深的泥漿池,用身體攪拌,並將井噴成功制止,可是王進喜累的站不起來了。我讀到這兒,熱淚盈眶,由此可見,王進喜可真是鐵人呀!我要學習王進喜這種不怕困難,不怕艱辛的精神!

  接著,我又讀了《人民公僕焦裕祿》的故事。蘭考人民心目中的焦裕祿——這位共和國曆史上最著名的`縣委書記,如同一面旗幟,穿越時空,一直屹立在中國大地上。

  1963年冬,焦裕祿冒著嚴寒叩開許樓村一個低矮的柴門,這裡住的是一位無兒無女的老人。握住雙目失明的老大娘的手,焦裕祿問寒問飢。一旁的老大爺問:“你是誰?”焦裕祿回答:“我是你的兒子。”老人哆嗦著手不停地撫摸著焦書記,熱烈縱橫。

  人們的記憶中,在蘭考期間,焦裕祿除了開會外,大部分都在鄉下。焦裕祿在蘭考時間不長,僅僅475天,但他及時把黨的溫暖送到千家萬戶,時刻把群眾的冷暖掛在心上,他是人民心中的好黨員,好乾部,蘭考人民永遠忘不了他!

  讀完這兩篇故事,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王進喜不怕苦,不怕累,艱苦創業,實幹的鐵人精神和焦裕祿不畏艱辛,一心為民,艱苦樸素,廉潔奉公的精神,使我們永遠學習的榜樣,永遠的標杆。他們像一座豐碑永遠屹立於我們這些後人心中,我一定要好好學習,長大成為像他們一樣對社會有用的人。

  《輝煌與夢想》讀後感2

  懷著激動的心情,我讀完了《輝煌與夢想》這本書,心中流淌著對祖國滿滿的愛,同時也讓我倍感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是無數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作為新一代的接班人,更堅定了我要好好珍惜這大好時光,更加努力學習,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富強決心,共築中國夢。

  在書中,無論是在舊社會還是在新中國,都湧現出了很多可歌可泣的事蹟,有我知道的,也有許多是我不知道的。我都被他們深深感動著,它們像一個個鮮活的畫面,在我的腦海中迴盪,為人民利益而死重於泰山的張思德,航天英雄楊利偉,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

  人們都向往大城市,大城市的生活豐富多彩,高樓林立,交通便利,車水馬龍。說實在的,我雖然還小,但也有嚮往大城市的心,每次去鄭州、開封等大城市遊玩,都令我流連忘返,有種樂不思蜀的感覺,那裡有好玩刺激的摩天輪,有鳥語花香的公園,有美麗的清明上河園,都深深地吸引著我,如果家在那裡該多好呀!而他,燃燒生命之火的孟二冬卻不同,居然放棄北京優越的生活,心甘情願來到條件惡劣的新疆工作,是多麼讓人欽佩!在病痛折磨中,他還堅持指導研究生,對祖國、對人民、對工作的熱愛,奉獻精神,燃燒著生命之火,他的事蹟,改變著我,啟迪著我,在我幼小心靈深處,播撒下了祖國哪裡需要我,我就到哪裡去的火種。

  從書中,我再一次由衷地感受到新中國真的來之不易,我們偉大的祖國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有過燦爛輝煌,也有過衰敗落後,特別是清朝末年,國力衰落,外國侵略者紛紛侵入中國,燒殺搶掠,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中,孫中山先生髮動了轟轟烈烈反帝反封的辛亥革命,1921年7月,親愛的中國共產黨成立,在它的領導下,中國人民經過艱苦卓越的鬥爭,帶領人民走向光明,難怪人們總喜歡唱《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在這裡,我還認識了這首歌的作者——曹火星,並瞭解了它的創作背景、過程,知道了無論幹什麼事,都要虛心、認真,博採眾長,這樣才能成功。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富則國富。”這是梁啟超先生曾說過的話,我們正像初升的太陽,像一棵棵茁壯成長的小樹苗,緊緊圍繞著祖國母親。樹立遠大志向,奮發圖強,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時刻準備著!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