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戰爭》讀後感500字

《朝鮮戰爭》讀後感500字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朝鮮戰爭》讀後感500字,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讀中國作家協會委員王樹增的作品《朝鮮戰爭》後,我首先感到的是我們中國人民志願軍的那種剛正不阿,頑強不屈的精神品質。說實話,第一次用手機閱讀這樣文學作品,令我感到十分的變扭與不適,但書中熱血沸騰,激情澎湃的內容也漸漸吸引著我。

  這是王樹增所寫的'一本紀實類小說。這本書主要講述的是在美蘇冷戰的前夕,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鮮參加抗美援朝戰爭的熱血紀實故事。我也想體會中國戰勝美國的熱血和熱淚,這樣才能更好的牢記歷史,繼續前行。

  裡面描述的中國人民志願軍,讀起來的確讓人感覺到熱血沸騰、肝腸寸斷。抗美援朝說這是我們新中國的“定國之戰”才顯得毫不誇張,但對於這邊書,我覺得還是有些地方不太好。

  書中說“在與武器裝備現代化的聯合國軍作戰中,中國軍隊贏得勝利的唯一優勢只有一次又一次地前仆後繼,不怕犧牲。”這很明顯的在說,本書強調一種觀點:中國靠人海戰術贏得了抗美援朝戰爭,這令我感到不可思議,之前在網上看過專家和學者反駁和批評這樣的觀點,雖然在表面資料看來,這似乎合情合理。但這是一本關於抗美援朝戰爭的紀實小說,說明本書觀點深入人心,這讓我感到失望和震驚。如果從朝鮮地形,中美傷亡對比、人員素質,裝備差距等方面進行反駁,讀來才能讓人揚眉吐氣。

  本書寫抗美援朝的戰爭場面似乎過多了,寫雙方運籌帷幄、想盡辦法鬥智鬥勇,在險中取得勝利的場景太少了。這也讓我們學生讀起來,感覺不夠過癮。也可能是紀實類小說吧,很多背後離奇故事沒有說或者沒有說清楚。

  本書中描寫聯合國軍,特別是美國高層領導的篇幅有點多,有美化聯合國軍的嫌疑。這和我國不干涉他國內政的原則不同。

  不管怎麼樣,這也是一本很優秀的書籍,而且這是關於抗美援朝唯一的一本紀實類小說。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