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羨林《月是故鄉明》讀後感作文(通用8篇)
季羨林《月是故鄉明》讀後感作文(通用8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季羨林《月是故鄉明》讀後感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季羨林《月是故鄉明》讀後感作文 篇1
晚上讀書,讀到季羨林先生的《月是故鄉明》,忽然有些失落。季老先生說,每個人都有個故鄉,人人的故鄉都有個月亮。人人都愛自己的故鄉的月亮。
離開家鄉十年。十年,物是人非,家裡老舊的房子,依然在城市的一角,灰色的水泥牆,斑駁著我的心。父母都已年近花甲,因思念我的緣故,白髮驟生,本已憔悴的面龐被歲月刻下了深深的烙印。寄希望於父母心情的開朗,身體的康健,我才能少些愧疚。月是故鄉明,讓我想起了家中陽臺上看到的月亮,還有兒時經常仰望的星空。那時的夏夜,治安極好,不關門,鋪了席子睡在門口走廊上,不需費神,就可看到星星閃爍的表情。
不知是我內向還是家庭的原因,我極少與父母有語言上的交流,以至於而立之年依然不知如何與父母溝通,釀下了諸多矛盾。還好是我的親人,他們原諒我,也讓我在能夠有勇氣面對生活。
生活是快樂的,不管有多少困難,現實總是在矛盾中不斷前進。幸福就是痛並快樂著。月是故鄉明,對家鄉的思念愈久愈沉,沉在心底最深處,永遠揮之不去的,是對親人感恩的心。月是故鄉明,新的家鄉也有明亮的一彎新月,這份感情,愈久愈深,深深地紮根於心間,開枝散葉。月是故鄉明,心中永遠銘刻著的,是對過去的懷念,是對生活的憧憬。成長是憧憬和懷念的天平,當我走出青澀的歲月,漸漸成熟,這心頭的天平才漸漸趨於平衡,希望它不至於頹然倒下,倒下了,將倒下我自己。月是故鄉明,永遠的懷念,永遠的憧憬。
現在的我,早已過了強說愁的年齡,總會在不經意間,被一些人、一些事、一些言語所觸痛,我想,這才是真實的我。
季羨林《月是故鄉明》讀後感作文 篇2
今天我讀了《月是故鄉明》這篇文章。作者季羨林老人出生于山東臨清,是著名的古文學家、歷史學家、作家。
文章前半部分寫了作者兒時的故鄉,寫了故鄉的水、在古柳下點篝火、捉知了、故鄉的月、撿鴨蛋等幾個場景,充滿了童真童趣,令人嚮往。“到了更晚的時候,我走到坑邊,抬頭看到晴空一輪明月,清光四溢,與水裡的那個相映成趣。”這是多麼美的一個場景啊,可見家鄉的月亮給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文章後半部分寫了作者遊歷過很多地方,“在風光旖旎的瑞士萊芒湖上,在平沙無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萬頃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過月亮。”卻始終比不上“我”心中的月亮。作者住在朗潤園,那裡“既然有山,有水,有樹,有竹,有花,有鳥,每逢望夜,一輪當空,月光閃耀於碧波之上,一碧數頃,而且荷香遠溢,宿鳥幽鳴,真不能不說是賞月勝地。”即便是住在這麼美的地方,作者還是見月思鄉,仍舊想著家鄉蘆葦坑裡的小月亮。
“見月思鄉,已經成為我經常地經歷。思鄉之病,說不上是苦是樂,其中有追憶,有悵惘,有留念,有惋惜。流光如逝,時不再來。在微苦中實有甜美在。”見月思鄉,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惆悵和思鄉之情。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故鄉是一個人的根,是一個人的心靈歸屬和寄託,是一份無價的財富。不論是普通人,還是像季羨林老先生這樣的名人,對故鄉的思念感情是一樣的。“我什麼時候能夠再看到我故鄉的月亮呀!我悵望南天,心飛向故里。”讓人非常的感動。
季羨林《月是故鄉明》讀後感作文 篇3
鄉思、鄉戀、鄉愁是文學作品永不衰老的話題,古往今來,以詩詞歌賦,描繪家鄉美景,表達思鄉之情的吟詠之作,不絕於耳。從《詩經》中的“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開始,到詩歌鼎盛時期李白家喻戶曉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再到現代詩人余光中的“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名詩佳句,枚不勝舉。文人墨客們用不同的文學形式,抒寫著同樣濃烈而深重的戀鄉思鄉之情。
焦玉潔先生便是這樣一位把對家鄉的熱愛讚美之情抒寫到極致,有著濃重的故土情懷的詩人兼書法家。在他今年出版的詩文集《月朗太極川》的自序中寫道:“我便不斷的用欣賞的眼光打量黃河三峽,用讚賞的筆調頌揚黃河三峽。黃河三峽,在我眼裡,這裡的山川村落,彷彿洋溢著的全是濃郁的家鄉情意,而不斷地去寫她,竟是我最大的樂趣,也是我不能自制的功課。”正如先生所言,在這一方不足兩千平方公里的熱土上,山山水水,溝溝嶺嶺,都留下了他放情暢遊、深意流連的腳印,也留下了一篇篇吟詠歌頌的名篇佳作。
譬如先生筆下的太極川,是甘肅省乃至黃河流域最大的人工溼地,總面積達1。95萬公頃,島上綠樹成蔭,蘆花若雪,魚兒戲嬉,水鳥頻鳴,遊客至此,恍若置身於美麗幽靜的江南水鄉。這樣一塊風水寶地,先生用三篇白話散文《野塘新荷留遠香》、《荷塘釣趣》、《月朗太極川》,一篇文言散文《賞荷太極川》、還有無數首古體詩詞,以不同的文體,不同的角度去描摹與讚頌。
在先生描寫太極川的文字裡,有“白雲飄逸,紅蓮耀目,綠風撼樹,一派山光野翠”的黃河堤岸;有“目靜聽,籬頭山雀鶺鴒競唱,草間葦鶯河烏互答,嚶嚶切切,發人清興”的太極鳥島;有“荷葉憑空舉起,層層疊疊,隨風搖曳,碩大而輕盈”的千畝荷塘;還有“儀態萬千,欲開未開,花色微露,一臉羞澀”如小家碧玉,“花瓣肥碩,花色純盈,舒展自如,指顧生情”如大家閨秀的萬朵荷花。看著這樣優美的描述,就連我這個住在太極湖畔,對這些美景習以為常的人,都要依照文中所記再遊一次,看看那些被自己忽略,卻被先生精雕細刻的景色。
除太極川外,還有“巖坂遺蹟印荒蠻,狼亢巨獸生澤邊。細撥劫灰辨當初,太古足印撼遠山”的永靖恐龍灣足印群;山峰險峻奇特,山澗鳥鳴蟲吟,山坡碎花如茵的崗溝寺;由圓潤的卵石和潔淨的細沙圍成的河中小島——河心坪,讓所有路過的人都能感受到自然的恬淡與生活的美好;怪石嶙峋、雲霧繚繞的霧宿山,坡上天地平整,蒿草貓咪,崖邊雉鳴兔奔,滿目蒼涼;如一條盤古巨龍般,蜿蜒于山坡谷底,巍然挺起龍脊龍骨的抱龍山。還有一系列懷古詩中,“經殿朝暮傳輕雷,蓮座香氣動佛衣”,屬於中國十大石窟之一的炳靈寺;“乾坤玄妙元如是,漫叫世人空嗟訝”,流傳著美麗愛情傳說的羅家洞,“飄然一袂逐雲去,空留仙名說到今”,集迷人的自然景觀和神秘的道教文化於一體的叭咪山。這些都是我們永靖縣境內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雖不能和國內的名山大川相比,但在先生眼裡,卻是世外桃源,人間仙境,一一描繪,再三吟誦。那涓涓流淌在文字間的熱愛家鄉的拳拳之心與濃濃情意,怎不讓人感動呢? 我不由得想起現代詩人艾青《我愛這土地》裡的兩句詩來:“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先生這種深重的故土情懷還體現在對家鄉人民的時刻關注中。 先生的古體詩《苦旱歌》裡開篇就寫:“隴上焦土有永靖,十年九旱倉廩空。今歲又逢魃魔狂,夏至無雨到清明。”這是對位於甘肅西部邊遠地區的永靖,一年乾旱少雨、莊稼顆粒無收現狀的真實再現。而“山村苦,苦移民,災年苦多少豐年”一句,對生活在社會底層、掙扎在溫飽線上的山村移民,給予了莫大的同情和悲憫。自古以來,文人只有不忘自己的根基所在,將關注的目光投向社會底層,為老百姓的生存生活日思夜憂,並付諸筆端,才會寫出流傳千古的好文章來。不論是杜甫的“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還是張養浩的“興,百姓苦;亡,百姓苦”,打動人心的還是流淌在字裡行間悲天憫人的憂國憂民之心。
先生對底層百姓時刻記掛心上,對家鄉的文化人更是憐惜有加,極盡勉勵扶掖。在《月朗太極川》中還選入很多關於書畫方面的評論性文章,如“大夏河畔的畫家們”系列,“霧宿山下的畫家們”系列,有人可能還會提出疑問:焦玉潔難道還是個畫家?先生是不是畫家,我不能確定,因為我從未見過他畫畫,但這些標新立異、見解獨到的畫評,足以說明,先生是懂畫的人,是書畫鑑賞方面的行家。這些文章,一方面是對這些本土畫家們所取得的成績的一種肯定與激勉,另一方面對大家瞭解臨夏地區繪畫事業發展近況,臨夏繪畫工作者的創作現狀,都是大有裨益的。
我們永靖縣屬偏僻苦焦之地,經濟生產落後,文化氛圍不濃,但在先生周圍,卻跟隨著一批寫字畫畫、舞文弄墨的人。每一次圈子活動,先生都要求參加者要帶習作,不論是書法,還是國畫,貼於茶社或酒店的牆上,待人齊坐定後,先生站到每一幅作品前,逐一點評。對於一絲一毫的進步都大加褒揚,對於存在的不足與問題,也都細心指點。如果說家鄉這塊貧瘠的土地上,還有一方藝術綠蔭給人們帶來一絲清涼與慰藉的話,那麼,我覺得,先生就是那棵庇護幼苗、滋養大地、枝繁葉茂的大樹。
逐字逐句翻閱完先生的詩文集,一顆心也經文韻墨香的浸潤而異常潔淨澄明,望著不遠處曾給先生帶來無限創作靈感與動力的太極川和霧宿山,我不禁頷首合掌,默願這片貧瘠的土地,以及土地上勤勞善良的人民,在西部大開發的號角聲裡,奮起前行,實現小康。也願紮根於家鄉故土的焦玉潔先生,汲取故鄉的天地靈氣,生命藝術之樹,越來越繁茂,越來越興榮。
季羨林《月是故鄉明》讀後感作文 篇4
文字是有感情的,我一直這麼覺得。本來花就是花,樹就是樹,你從遠到近的看它也是樹,你從屋外跑回屋裡看它還是樹,就算你趴在它的軀幹上,鼻尖就能碰到它蒼老粗糙的樹皮,耳朵裡風過葉子的沙沙聲還打著旋兒,你心裡美滋滋的,可是它還是一棵樹。
它一動不動,不會因為你的喜悅而喜悅,不會因為你的難過而難過,可是,文字會啊。你難過的時候,文字裡的樹,會讓風輕一點,不要把沙子吹進你的眼,讓你有理由哭個稀里嘩啦;你欣喜的時候,文字裡的樹,會用力把枝丫伸張到最大,遮住那煩人的陽光,讓你安心的睡個午後懶覺。這樣的樹,多可愛啊。
老舍先生也是這樣的可愛的,他把他對北京的愛,融入了每個字元,每個句讀,不用華麗的辭藻,甚至聽起來像是小孩子的幼稚喃喃,但讀完,總覺可愛,北京的城牆是可愛的,北京的樹的可愛的,北京的風,北京的雲,北京的每一隻小麻雀都是可愛的。
當然北京的風有時候的也是很壞的,調皮搗蛋,說好的春風撫春柳呢?不應該是溫柔似水麼?老舍先生說啊:“北京的春風似乎不是把春天送來,而是狂暴地要把春天吹跑。”真是可愛的不行了。
北京的夏晨還是很美好的,《四世同堂》裡有這樣一段:
“或者只有北平,才會有這樣的夏天的早晨:清涼的空氣裡斜射著亮而喜悅的陽光,到處黑白分的光是光,影是影。空氣涼,陽光熱,接觸到一處,涼的剛剛要暖,熱的剛攙上一點涼;在涼暖未調勻淨之中,花兒吐出蕊,葉兒上閃著露光。”
北京的深秋,老舍先生有果子,有鳥兒,有世外桃源,也有闔家團圓。各色果品在陽光下閃閃發光,還有北平特產小白梨和大白海棠,裹著細沙和糖蜜的肥大栗子在攤位上等著被人們買回家,飽含花匠們半年多心血的豐臺秋菊也開始陸續亮相,月餅鋪子霸佔了市場的一半,秋天綢條大減價的廣告也被掛了出來。“秋,在太平年月,給人們帶來繁露晨霜和桂香明月。”
那冬天呢?冬天有風還有雪,冬天是屬於家裡的。
“忽然的,門,窗,樹木,一齊響起來,風由上面,由側面,由下面,帶著將被殺的豬的狂叫,帶著黃沙黑土與雞毛破紙,掃襲著空中與地上。燈滅了,讀書筆記窗戶開啟,牆在顫,一切都混亂,動搖,天要落下來,地要翻上去。人的心都縮緊,盆水立刻浮了一層冰。北平彷彿失去了堅厚的城牆,而與荒沙大漠打成了一片。”
“那城門洞的風更與眾不同,好似千萬只野牛,被怒火燒著,爭著從城洞往外擠;它們的`利角,刺到人的面上,比利刃多一點冷氣,不單是疼。”
這到讓我想起了天津的風,也是這麼咄咄逼人的。天津的秋不好,一陣曬一陣涼的,風也大,沙也多,看著太陽當空,像極了夏天的熾熱,風一來,可好了,一下子回到寒冬裡,只能短袖裹著毛衣慢吞吞的和風做鬥爭,你退一點我挪一點。
我覺得,這就是文字的情感,樹本就只是一棵樹,但如果你同它有了記憶,你同它有了情感,你就會覺得它也是有情感的,它也是有喜怒哀樂的。這真是一個有趣的體驗,而這回憶只是你自己獨享的有趣,若是你將它變成文字,一段一段形容詞名詞副詞,它啊,就會帶著你的感情,成為文字的感情,那這有趣的體驗,就分享給每一個讀這段文字的人了。
我想,老舍先生一定也是這樣,帶著他的情感,把一座城市,變成了一個有血有肉的北平,因為這是他的故都,這是他的一生所愛的地方啊,這,是他的北平。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季羨林《月是故鄉明》讀後感作文 篇5
每個人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童年:金色的童年、快樂的童年、純真的童年······童年在我們的記憶中總是那樣的美好,每每回想都會不覺嘴角上揚。無疑,我們的童年大都是從故鄉開始的。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故鄉雖然比不上燕園聖地,但卻是人們童年的快樂記憶,是最寶貴的財富!古往今來,多少離家遊子寄情於明月,透過詩文表達自己對故鄉的思念,季羨林爺爺也不例外。儘管是那廣闊世界的大月亮,也萬萬比不上他心裡的那些“小月亮”。而那些“小月亮”只不過是在蘆葦坑裡的蛋,卻能與那大月亮相提並論,可見那故鄉的“小月亮”在作者的心裡多麼重要啊!“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而這就好比在《桂花雨》一文中琦君母親說的,這裡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裡的桂花。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在我看來,故鄉應是我們兒時的搖籃,是我們長大後的避風港,是我們一生最難忘的聖地。故鄉是一個儲存室,那兒儲存著我們的天真爛漫、朝氣蓬勃,儲存著我們的自由自在、無拘無束!
未來,當我們創造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時也定會對記憶深處的故鄉念念不忘!
季羨林《月是故鄉明》讀後感作文 篇6
我讀了季羨林先生《月是故鄉明》這篇文章,對作者所表達思念故鄉的真情實感感觸很深。
在情景描寫時,讓我感到身臨其境。他撿到鴨子蛋時的快樂,他在故鄉樂此不疲地玩耍,這讓我感同身受、印象深刻。文章裡運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讓意思表達得更加清楚、突出重點,使用過渡句能承上啟下等等,這都值得我學以致用。雖然作者去過許多的地方遊玩,他看到許許多多的月亮,但還是比不過故鄉的月亮,“我悵望南天,心飛向故里”,字裡行間中深深地感受到作者對故鄉的思念之情。這也讓我想到了我美麗的家鄉——瀏陽!現在秋天來了,桂花散發出迷人的清香,銀杏樹上的“黃色小扇子”和楓樹上的“紅色小手掌”在微涼的秋風中飛舞。一簇簇粉紫色的木芙蓉不再害羞,走近一看,它的花瓣是圍繞著黃色的花蕊向外生長的,在秋姑娘的照料下花開正豔。此時進去果園裡瞧一瞧,映入眼簾的是一棵棵碩大的柚子樹,樹上碩果累累,這果肉鮮嫩多汁、甜而不酸,還開胃消食呢。還有又大又圓的橙子,在陽光的照射下光澤奪目,十分的誘人……
我愛我的家鄉!這裡詩情畫意,這裡山清水秀,這裡柳綠花紅,這裡空氣清新……我現在要刻苦學習、珍惜時間,長大後為家鄉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季羨林《月是故鄉明》讀後感作文 篇7
讀了《月是故鄉明》這篇文章,我感受到作者季羨林對故鄉濃濃的思念之情。
季老只在故鄉呆了六年,以後就離鄉背井,漂泊天涯。在這漂泊的四十多年裡,季老曾到過將近三十個國家,他看過許許多多的地方的月亮,那些高山上的月亮、大海上的月亮、非洲大沙漠的月亮都非常美麗絕倫,但是在他心中,不管離家多少萬里,他都不忘自己家鄉的小月亮。見月思鄉成為他經常的經歷。
每個人都有個故鄉,我不知不覺地想起了我的故鄉。我的故鄉在內蒙古。那裡每家的房前都有瓜藤,瓜藤上結滿了大大小小的瓜,還有一大片玉米地。穿過樹林,走過沙地,就到了大河。大河裡的水時而多、時而少。水少時我們就去趟河玩,抓魚,潑水,游泳,玩沙泥,真快活!當我離開故鄉來到大城市,再也見不到故鄉那樣的美景,我多麼想念童年的小夥伴,多麼想念那條大河!
季老在月亮中寄託自己的思鄉之情,微苦中有甜美。作者忘不了家鄉的月亮,我忘不了家鄉的大河。故鄉的一草一木都是最好的,我心飛向故鄉。
季羨林《月是故鄉明》讀後感作文 篇8
讀完《月是故鄉明》之後讓我很有感觸。
小作者和我一樣離開家鄉很多年了,我在外出求學,所以不得不獨自一人背井離鄉。在外度過了幾個中秋節。但總覺得每年八月十五的月亮似乎都不那麼圓潤,多少次地反覆問自己,是偏見?還是思念?每逢中秋的時候,我也像小讀者一樣,深深的懷戀我的爺爺。
讀了這篇文章後,我在想,全國不知有多少像我一樣在外上學的小朋友,也在無時不在思念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