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的智慧讀後感

西方的智慧讀後感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西方的智慧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西方的智慧讀後感1

  上大學時,一位哲學老師說過:“愛哲學就是愛智慧”,現在回想起來,這可能是大學四年學到最有用的一句話。哲學是思考的結果,不是用來學的死知識。本書分為上下兩冊,系統介紹了西方哲學從蘇格拉底時代到當代哲學時期興起的背景、發展的過程及以後形成的分支學派學說,為我們展示了一部西方哲學發展的歷史,也為我們鋪開了一副古色古香、活靈活現的西方智慧畫卷。

  書中涉及哲學、數學、物理、化學、政治、經濟等方面的思想、不時激起智慧的火花,引人閱讀,逼人思考,催人奮進。作者用通俗形象的語言言其利、揭其弊,給我們一種教育、一種啟發,更使我們感覺到某種學說並不是永恆成立的。學說在特定時期可以起到一定的社會作用,還需要有人大膽提出質疑,推動學說的成熟,“博採眾家,為己之長”,形成智慧,豐富社會,造福人類。只有這樣,社會科學和文化等各項事業才能得以發展,社會才能得以進步,民族才會吐故納新,永葆機體的青春活力。

  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培根、笛卡爾、康德、盧梭、斯賓諾莎、克爾凱郭爾等的觀點有古有今,時遠時近,對於我們現代人來說,要多讀多思,拂去時人世人給他們蒙上的塵幔,自己輕輕去讀,細細品味,從品讀傳記,到細讀原著,瞭解其為人,品評其作品,豐富自己的思想,提高自己的思維能力。哲學是智慧,熟能生巧方為精。智慧就是思辨,兩小兒辨日,辨的便是智慧,其誰又能說不是呢?

西方的智慧讀後感2

  羅素的書只要一讀起來就欲罷不能啊。這是今年我買的第二本書,當然了,這本之後還有第三本《羅素自傳》、第四本《中國到自由之路——羅素在華講演集》和第五本《性愛與婚姻》。為了連續閱讀羅素的作品,我也只好違背自己年初立下的誓言了。真沒辦法,原來我一直都是一個口無遮攔、三心二意、輕易許諾、說了不算的“偽君子”呀,經常喜歡立誓下決心做某件事,然後很快就忘記了,就做不到了,沒有一點毅力和信念。先不批判自己了,還是說說這本書吧。

  這是羅素繼《西方哲學史》後又一本哲學史類的著作。羅素自己引用了“大書乃大不幸”這句話辯解說,相較於《西方哲學史》,這本書只是個小小的不幸。但是,在現今這個時代,四十餘萬字的純哲學著作對於很多人來講恐怕並不是小不幸而是大災難。其實這本書還是挺容易讀的,羅素寫作本書的目的就是給普通人閱讀,他的寫作水平也確實一流,寫得淺顯易懂,很少使用晦澀的專業術語。眾所周知,他是以非文學類作品獲取諾貝爾文學獎的,僅此一點就是作品可讀性最好的`保證。我不想再羅嗦了,感興趣的人自會去找來一讀,就這樣啦……

西方的智慧讀後感3

  這本書的作者也是一位相當偉大的哲學家,伯特蘭·羅素。在《西方的智慧》問世之前,羅素寫過一本大部頭的哲學名著《西方哲學史》,但對於普通讀者來說,這樣的鴻篇鉅著讀起來是艱難的,羅素本人也意識到了這一點,於是對《西方哲學史》進行了通俗化,就誕生了《西方的智慧》。

  與其它哲學史不同,《西方的智慧》更著眼於闡述西方哲學發展的前因後果,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休謨、黑格爾、馬克思這一系列偉人無疑是西方哲學的亮點,應當成為關注的焦點,但同樣應當注意的是,這些人的思想並不是憑空產生的,每個人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走得更高的。沒有黑暗時代的經院哲學,可能就不會有作為西方哲學裡程碑的休謨,沒有休謨就不會產生康德,沒有康德,黑格爾的辯證法就無從說起,沒有黑格爾辯證法的揚棄,馬克思就不可能提出辯證唯物主義,羅素非常清楚地闡明瞭這種歷史的順承關係,使人看到的西方哲學不僅僅是一個個亮點,而是一條延綿的長河。在這本書中,作者將歷史的來龍去脈闡述得非常清楚,讀者心中不會是孤零零的哲學史,而是一幅有環境有背景的哲學發展的長卷。他花了相當的篇幅來闡述在科學與經濟領域的發展,但側重方向並不是科學與經濟發展本身,而是著眼於成就背後的思想以及對哲學的推動。

  讀者看到的可能會是一個在思想層面的西方歷史全景圖。瞭解西方先進的思想有利於我們取長補短。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