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做人後做事讀後感
先做人後做事讀後感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先做人後做事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這個世界上,惟有兩樣東西深深地震撼著我們的心靈,一是我們頭上燦爛的星空,一是我們內心崇高的道德準則。----康德語
所謂事在人為,這個世界上並不存在著無人之事或無事之人。人和事作為主體和客體,從根本上是不可分割的。人是事的靈魂,事是人的詮釋。因此,做人和做事即是分立的,也是統一的,究其根本,做事既做人。人和事可用形影來比喻,身正不怕影子斜,人和事的問題實質上歸結於形的問題,故先做人後做事。
首先,做人要有好的品質。曾經聽過一堂講座,記得老師的一個問題:“去西天取經的為什麼不是別人,非要是唐僧?”答案只是一個“德”字。一個人哪怕你再有能力,如果缺少了“德”,這樣的人是不會得到尊重的。道德,溯源於老子道德經。“道”―宇宙萬物自然的本質和法則,他的定義是以崇尚自然為主的道家和以提倡倫理為要的儒家是一致的。是形而上無法進行抽象描述的哲學概念;“德”―道家的定義是:宇宙大自然萬物執行的規律。是形而下的、可以透過探索得知的規律。儒家把他引申為專指人類社會的行為標準和完善個人良好素質的終極標準。
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這一句話,讓我久久不能忘記,心是什麼?決定成功的不止是自身的能力,還要有入世的胸襟。試想一下,一個集嫉妒、情緒化、斤斤計較於一身的人,又怎麼可能有博大的胸懷、包容的心呢?缺少了包容,你就會忘記“與人為善”。現在雖然強調“彰顯個性”,可是做人要時刻保持一顆謙虛的心,看到自己的不足,只有這樣才可以更進步。
同時,要懂得知足常樂,知足並不是滿足於現狀,而是保持積極、樂觀的.一種心態,人生就是對自己一次次的超越,哪怕超越只有小小的一步,知足就是用樂觀、自信的心態去實現人生的理想。如果一個人活在埋怨與嫉妒裡,在雙重摺磨中,自己不但要忍受內心強加給的痛苦,還會因為埋怨和嫉妒喪失信心,做一些違背常理的事情,最終導致失去朋友、失去自我。每個人都有自己優秀的地方,我們需要做的是學習和享受別人的成功,而不是嫉妒,試著用一顆感恩的心去面對生活,用最美麗的語言“微笑”去交流,美好就會在你的微笑中灼灼盛開。金錢是現實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很多人為了錢,失去了善良本性,成為金錢的奴隸。古人云:“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金錢可以證明一個人的價值,但是,需從正道的獲取,貪婪是罪惡的源泉。
另外,要不斷的學習進取,“活到老學到老”是周恩來總理的一句名言,海瑞母親教育海瑞:“不要學你父親,你要好好讀書,將來求取功名!”中華民族悠悠五千年的文明,是怎樣一筆莫大的財富,我們又傳承了多少?社會在進步,知識是提高自身內在素質的唯一方式。曾經和一位老師學習中國古代文學,經過半年的學習後,才知道老師是澳大利亞人,然而老師豐富的文化底蘊,讓眾多中國人汗顏,老師說:“不論多忙每晚一小時,堅持讀書。”正是因為持之以恆的學習,才有了書香飄逸盈滿懷。而誠信卻是做人的根本,在瑣碎的工作和生活中,錯誤是不可避免的,在講信義的同時,要做一個勇於承認錯誤的人,看到自己的缺點,肯定別人的優點,鞭策了自己,鼓勵的別人,最終學習了別人的優點,何樂而不為的事情為什麼不去做呢?
最後,要有好的性格並善於吃虧,是金子在哪裡都會發光,低調做人高調做事,你才會具有不可戰勝的力量。美麗是不會因為容貌、身材、衣著…….而是一個積極的心態,一個聰明的人是不會讓情緒左右自己的,現實很殘酷,一句幽默的話,給別人快樂的理由,給自己改變局勢的能力,怨天尤人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真正可以幫助你的人只有自己。老人常說:“吃虧是福。”一個福字蘊涵了多少道理,在你為別人著想的情況下,你才會獲得回報,你會因為幫助別人而快樂。
老子云:“無為而無不為,”不隨意而為,不違道而為。若不會做人又何來做事,如果連做人都不會有何來成功?故先做人後做事,人事皆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