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二十四孝圖》讀後感250字

魯迅《二十四孝圖》讀後感250字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魯迅《二十四孝圖》讀後感250字,歡迎大家分享。

  魯迅《二十四孝圖》讀後感250字1

  “孝”是華夏文明的不可或缺的必要組成部分,更是中華兒女恪守的人生準則。《孝經》上說:“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就是說,如果一個人能真正做到敬愛自己的`親人,那麼他必定會以同樣的心態去對待別人。正所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由此可見,孝的傳統美德意識已經似樹根一般,牢牢地紮在中國人民的心中,絲毫不可動搖。

  我們中有誰知道,在美國人眼裡,中國人尊老愛幼、贍養父母是全世界做的最好的,而在美國是不可想象的,聞者感嘆:我們自己丟掉、忽視的,發達國度的人卻要拾起來。對此,我們是否應該反思?是否應該好好地珍惜古人為我們留下的這寶貴的精神財富?

  魯迅《二十四孝圖》讀後感250字2

  魯迅先生為什麼說,童年時請人講了《二十四孝圖》中的二十四個故事後,“才知道‘孝’有如此之難,對於先前痴心妄想,想作孝子的計劃,完全絕望了。”因為二十四孝中有些故事實在荒謬。

  比如《嘗糞心憂》說:“南齊庾黔婁,為孱陵令。到縣未旬日,忽心驚汗流,即棄官歸,其父疾始二日。醫曰:‘欲知瘥劇,但嘗糞苦則佳。’黔婁嘗之甜,心甚憂之。至夕,稽顙北辰求以身代父死。”醫學上只聽說有觀糞便看病情的,而沒聽說過嘗糞便的。父親病重,兒子嘗糞便,難道是為醫生提供配方根據嗎?父親病重,兒子拜北斗星辰又有何用呢?

  魯迅認為,二十四孝中有些好學,有些實在難學或者說不能去學。

  魯迅《二十四孝圖》讀後感250字3

  《二十四孝圖》從當時的兒童讀物談起,憶述兒時閱讀《二十四孝圖》的感受,揭示封建孝道的虛偽和殘酷。

  作品著重分析了“臥冰求鯉”、“老萊娛親”、“郭巨埋兒”等孝道故事,指斥這類封建孝道不顧兒童的性命,將“肉麻當作有趣”,“以不情為倫紀,誣衊了古人,教壞了後人”。

  作品對當時反對白話文、提倡復古的傾向予以了尖銳的抨擊。

  《二十四孝圖》中那些孝子們的故事,原本該是很感人的。只可惜,一代代人們給它披綾掛彩,塗脂抹粉,將感人的真實塗抹成了讓人反感的矯情。

  《二十四孝圖》對荒謬愚昧的封建孝道進行了抨擊。

  讓我們唱起普通人的讚歌吧,讚美那些挺立於平凡身軀中的錚錚傲骨。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