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穆《國史大綱》優秀讀後感範文(通用10篇)
錢穆《國史大綱》優秀讀後感範文(通用10篇)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錢穆《國史大綱》優秀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錢穆《國史大綱》優秀讀後感 篇1
平常我喜歡看書,上大學時去的最多的地方除了籃球場、自習室和實驗室就是圖書館。幾乎每個星期我都會去一趟圖書館。如果因為學習或其他事情很忙,長時間不看書,心裡就會不踏實,總覺得缺點什麼。
我喜歡廣泛地看書:從《春秋左氏傳》的動輒火拼到《鐵凝散文集》的細膩描寫宛如細水長流,從《金屬材料學》的寬泛講述到《固體物理》的嚴謹推導,從《老人與海》的硬漢形象到《飛鳥集》的恬淡老人,從《誅仙》中張小凡的執著到《夢裡花落知多少》中三毛的哭泣,書籍一直陪我走過了大學四年,從來不離不棄。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在這裡,我想向大家推薦一本書:《國史大綱》,作者錢穆。錢穆老先生是我最尊敬的人之一。錢老寫過很多關於歷史的書,我都喜歡看。其中尤其喜歡看錢老的《國史大綱》。讀這本書最大的感受是從書中感受到錢老對祖國的強烈的熱愛。大師對祖國的熱愛躍然紙上!
《國史大綱》是讓人尊敬的,因為她有一個讓人尊敬的作者。錢老在《國史大綱》的序言裡說,編寫該書的背景為抗戰時期北大、清華等大學都遷入昆明成立西南聯大,錢老任教於西南聯大,苦於沒有合適的給學生講歷史的教材,於是在戰火中編寫了該書,歷時數載。如此認真寫書的作者現今社會不多。而錢老只上過小學,但博學篤志,終成大家。只錢穆的名字就足以讓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國史大綱》是讓人溫暖的。整本書大師對祖國的熱愛一直溫暖著看書的人。開啟書序言就可以看到“當信任任何一國之國民,尤其自稱知識在水平線以上之國民,對其本國已往歷史,應該略有所知,所謂對其本國已往歷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隨一種對其本國已往已往歷史之溫情與敬意。”。我喜歡看歷史類的書籍,對歷史的要有“溫情”是我第一次聽說。我們接受的高等教育要求我們要像旁觀者一樣看待歷史,看歷史不應該帶有感情。《國史大綱》讓我們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待歷史,這對於喜歡嘗試的年輕人來說無疑是相當具有誘惑的。
《國史大綱》是讓人興奮的。繼續往書後翻看,錢老沒有讓人失望。錢老寫到中國的思想家孔子比西方的思想家蘇格拉底等人早幾百年。常常聽到中國比西方國家落後,對於自信越來越少的中華民族人民而言,看到這頁幾行字無疑是讓人興奮的!驕傲的!
《國史大綱》是發人深省的。接著看書,我們可以瞭解到漢唐詳細的稅制,農民需要繳納包括徭、賦、役等多種稅,最高時可以達到三分之一,低的時候也有十六分之一。對比現今政府取消農民的舉措,令人稱讚!我們還可以看到歷史不一定就嚴格按照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劃分。我們一直的印象是中國有長達兩千年多年的封建社會,其實不然。因為到了漢朝權力機關已經由之前的皇帝代表的貴族統治轉為丞相代表計程車人階級組成的政府和皇帝代表的貴族一起統治。丞相對皇帝負責,皇帝如果不稱職也會受到彈劾。王莽走向政治舞臺中心就是很好例子。到了隋朝的科舉制度使選拔人才也有了公開客觀的標準。這表明中國已不再是君主專制,而封建社會的標準是皇帝代表的貴族統治形式的君主專制。因此不能認為中國有長達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的封建社會,中國社會形態是具有中國特色的。這點可以推廣的生活、學習以及工作。
《國史大綱》是簡練的。我看過黃仁宇的《萬曆十五年》,那也是一本好書。也從一個特別的角度來看待歷史。在視角方面可能《國史大綱》遜於《萬曆十五年》,但是在用詞方面後者遠遜於前者。中國漢字的美在《國史大綱》中體現得淋漓精緻。
《國史大綱》是完整的。就像完美的東西是不存在的一樣,《國史大綱》也有瑕疵。該書在關於民族方面有些偏激,在閱讀時需要特別注意。但是這些掩蓋不了大師的魅力,恰恰顯示出大師不是神一樣不可靠近,他也是有血有肉的人,具有感情的人。
《國史大綱》遠不止是一本完整的、簡練的、發人深省的、讓人興奮的、讓人溫暖的、讓人尊敬的書。有些收穫只能意會,無法言傳。這裡我向大家推薦這本書,分享我讀這本書的快樂!
錢穆《國史大綱》優秀讀後感 篇2
讀《國史大綱》的的第二階段已經告一段落,已經減少了第一階段看書的那種生澀感,當時看著繁體字相當頭大,現在聯絡著上下文的理解好多了,有可能也是第二階段所看的內容在朝代上跨度不大,所以沒有在藉助喜馬拉雅了,度娘嘛還是沒少用了。看書的速度還是不快,時間調整的不好,這一點還需要好好計劃,擠出充足的時間細細讀書,但是每年到臘月公司的情況,擠出的時間就想睡覺啊。
這一階段看的是西漢、東漢、三國、五胡十六國,南北朝時期,剛剛一統的中國,又開始四分五裂了。西漢自漢高祖到平帝共經歷了二百二十一年,王莽從攝政到建朝滅亡共經歷了十八年。漢高祖得天下,“封同姓王,封功臣為侯”,所以政府的組成人員分為四種,第一類人是宗室,第二類人是以軍功受封的侯。第三類是富人,這些人選為郎、吏。第四是雜途即文學、儒士。王莽以後,漢宗室光武復興,成為東漢,一共十三帝,共一百九十六年。這個時期的政府是可以分為兩個部分的,一是王室二是政府,王室又分為王室自身、外戚、宦官。東漢諸帝大部分童年即位、或者夭折,以及絕嗣,所以多母后臨朝,母后後面是一個大的外戚集團,宦官也在王室與政府之判分下也得到了地位。沒有向心力,只顧自己的集團利益,這樣豈能長久。於是三國魏、蜀、吳鼎立。魏,除曹操後追封為魏武帝外,共五帝四十六年。蜀,四十三年共劉備和後主劉禪兩位皇帝。吳,孫權,共四位大帝五十九年。“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篡位成功,繼位十六年後,滅吳完成了一次大統,共五帝五十二年,貴族家庭的腐化,賈南風、八王之亂,西晉氣數漸散。晉室遷都南京,史稱東晉,共十一帝一百零四年。東遷時,衣冠也跟著南渡,北方的中國便陷入了紛亂中,割據成了五胡十六國,先後共一百三十六年。東晉的日漸蕭條,門第的日漸成長,晉室分崩離析,宋、齊、梁、陳合起來稱為南朝。此時北方經歷了五胡的長期紛擾之後,也找到了復興的新機運,北魏、西魏、北齊、北周合起來是為北朝。一路數下來,心情還是跟著跌宕起伏,“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還是無限感慨。
這一大期間,中國計程車人入仕的途徑經歷兩個階段,慢慢的正要走向科舉制度。首先是察舉制,東漢的兩大入仕之徑一個是地方察舉,另一個公府徵闢。地方察舉由賢良方正、能言善辯之士到孝廉。文帝時“孝剃、力田、廉吏”是最深得朕心的,徵闢制,皇帝親自招是“徵”,待遇極高,朝廷設壇席,帶若神明,相當重視,官府叫“闢”。九品中正制,就是魏尚書陳群提出了九品官人法。朝廷用人委託尚書,尚書根據中正所銓定的等級,委以重任。州設大中正,中央官兼職,郡設小中正,小中正根據所知給出評價,大中正在根據評價,定品級升遷或者罷免。中正與察舉相比較:察舉之權在地方官,中正制度下奔集中央;察舉制度只為士人入仕的初步,以後官位的升降在於中正之品狀,品者履行,狀者才能,品可以定,狀於入仕之後另有考法,九品中正制上承察制,下銜科舉制存在了有四百年之久。其後緊緊銜科舉制。每一種納賢制度在當時都覺得符合當時的社會選材標準,但最終都淪為了黨派的工具,結黨營私,拉攏自己的關係,掛著納賢的牌子,趕著利己的勾當。
“大風起兮雲飛揚”漢高祖的一腔豪情壯志,也凸顯了這個朝代對文化的重視。西漢中央政府之文治思想,最早由賈誼提出了裁抑諸王國、捍禦匈奴、教育太子、尊禮大臣、闡楊文教、轉移風俗幾大項。漢武帝即位,銳意改革,領軍人物董仲舒,重要舉措為設立五經博士,專門研治歷史和政治,雖不直接參加實際政治,但是還是有自己的見解,也逐漸的在發揮出了作用;為博士設立弟子員,額定五十人,可以入仕;郡國長官察舉屬吏的制度;禁止官吏兼營商業;打破封侯拜相的慣例。民間的儒業普遍發展,博士弟子額日益增添,以此迴圈,形成門第,後置成“二重君主”的觀念。大門第大家族們隨晉室東遷以後,隨意圈佔土地世襲,貴族公子無近憂無遠慮,隨意肆情放志。北方留下來小門小戶為了生存不得不與五胡建立關係,靠自己的才能維持生存,保持著清醒與鬥志,兩者相較,誰輸誰贏一目瞭然。
看了忘,是現在的狀態,多虧還有每天的去打卡可以回顧一下,要不然,一輪過後還真就記住了一個書名。加油!加油!
錢穆《國史大綱》優秀讀後感 篇3
《國史大綱》是錢穆先生於民國二十八年六月完成的一部通史性著作,此書以傳統社會價值作為其立場,符合傳統中國人的思維模式。全書共有八編,四十六章,從虞夏時期一直寫到民國時期。因其寫作之初,是將其作為一部教材來編寫,所以力求簡要。雖然具體細節雖展開不夠充分,並且其中有些地方也值得商榷,但其論點皆切中時代之要害,可謂入木三分,很見其深厚的史學功底。所以凡讀史者莫不應通讀此文章,藉以培養自身的歷史思維以及歷史情懷。
凡讀一本書,亦是在讀一個人,讀此書之作者為人為學之道。史書也不例外,這就和“孔子作《春秋》,亂臣賊子懼。”同理,《春秋》與孔子其人有脫不開的關係。故欲對《國史大綱》的意義有更為深的理解,必然要對錢穆其人有更為深入的瞭解。此下凡列與其有關錢穆之故事以增進讀者的理解。
在民國文化革新時期,當胡適學派反對“崇古”與“迷信”,對中國傳統文化及上古史作存疑與否定態度時,錢穆等人立表異議,說“餘任上古史課,若亦疑古,將無可言”。他在《國史大綱》一書中也說道:“今求建立新的古史觀,則對近人極端之懷疑論,也應稍加修正。”錢先生後來坦率地表明自己不同於古史辨派的一味疑古而是在求真的基礎上提出新說:“······而餘則疑《堯典》,疑《禹貢》,疑《易傳》,疑老子出莊周後,所疑皆超於頡剛。然竊願以考古名,不願以疑古名。疑與信皆須考,餘與頡剛,精神意氣,仍同一線,實無大異。”
而對於《國史大綱》的創作背景我們也需要明白。當抗戰爆發之時,錢穆倉促地從北平逃離至西南大後方,教學多年來的大量教材悉數失散,此時中國面臨國家存亡時節,錢穆有感於中國國運飄渺,儘管他本身相信抗戰中國會贏得勝利,但也對中國的命運抱持最壞的打算。錢穆在雲南鄉下的偏僻之處,寫下國史大綱,他是抱著中國人寫中國最後一本史書的心情而著,盼若中國不幸敗戰覆亡,至少留給後人一本中國史書,讓後人知道中國的歷史及文明成就,激勵後人復興中國之心。 而中國於民國三十四年抗戰勝利,錢穆的最壞打算沒有發生。
所以說錢穆先生著《國史大綱》更多的是在考量歷史對於國人的價值。
近年來,牟經濟發展之思維甚囂塵上,歷史這樣一個極具魅力的學科漸漸被人們所遺忘以至於誤解。有鑑於現實與歷史之間碰撞,透過閱讀史書,這是在其中尋找自己的答案。
凡讀史者,先排除其中被迫讀歷史者,即使有志於歷史學科的人也對於歷史抱有不正確之思想。我們必須明確,所有欲在國史上有大出路的人,不單單需要豐厚的歷史學識以及敏銳的歷史視角,更多的則是需要一種研究歷史的人文情懷。這在錢穆先生列於書前的諸信仰中一條有關,即“所謂對其本國已往歷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隨一種對本國已往歷史之溫存與敬意。”這種歷史情懷只有在國人上才可發掘到,而西人治國史能難有這樣一種情懷。這不免使我想到,治史的眼界取決於一種個人的情懷。就如同面對於黑白兩種顏色,有人喜愛白色,竭盡其能去說白色的好。有人喜愛黑色,竭盡其能說黑色的好。而大情懷者則是融黑白於一,但卻又不完全囿於黑白之色。
讀完此書,我也對於國史之價值進行考量,若談及狹義的歷史,則便是各類歷史書籍上分宗列舉之例項,而要談廣義上歷史,則便是歷史背後所蔓延而出一種精神力量,也就是一種文化的價值。狹義上的歷史可以使人明智,而廣義上的歷史則已經超出具體之實物,變成了一個特殊的價值符號,我更願把其當國人的一種普遍的信仰。
中國人與美國人不一樣,凡今日中國之文藝作品(文學、影視、繪畫等)皆重於對待歷史元素的迴歸,而美國人則重於對不可考事物之想象。拋卻文藝作品與商業利益的掛鉤,我很容易發現所有這些背後的價值傾向。而要將民眾團結在同一面旗幟(不自覺的思維模式、不自覺的行為動機)之下,對於中國人而言,需要源自歷史而又更加抽象的一種歷史精神,
而這也正是《國史大綱》這樣一部書真正所要追尋的價值。
錢穆《國史大綱》優秀讀後感 篇4
一腔熱忱的挑讀一本繁體版的國史,還不是白話文,有那麼一瞬間自己都覺得自己好神氣兒。其實好多字不認識,沒關係度娘來幫忙,好多句子超級乾澀不懂,百度度娘劈里啪啦,開始就繼續,知道多少算多少吧!
先理一理年代表“夏商和西周,東周分兩段;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三分魏蜀吳,二晉前後延,南北朝並列,隋唐五代傳,宋元明清後,皇朝至此完。”其實這些早都記不住了,一點點的看,剛好理一理朝代的順序。書上每個時期每個朝代都有個帝系表,差不多每一年都有詳細的事蹟記載,尚書為最早的史書,有缺失,春秋為最早的編年史,然後有春秋,再有左傳,以記載列國會盟與戰爭為主,再接著有史記,以人物為中心再有漢書,逐漸形成了我國的正史。自己看的最亂的是春秋與戰國,一會這個興起一會那個滅亡一會又是吞併,愣是沒理出來個頭緒。愚昧的以為春秋有五霸,原來還有那麼多的諸侯國。
看到了國家的形成。趕著最後的兩個小時去成博看了“秦蜀青銅展”。進入館裡第一眼看到的牆上四個象形文字“宅茲中國",它出自何尊銘文,銘文記述了成王繼承武王遺志,營建成周之事,而銘文中的“宅茲中國”是“中國”這個詞的最早的來源,是這片華夏大地的名字。“中”字旌旗招展,“國”字長戈護疆,那一刻感嘆不已,感嘆漢字的如此神奇,也在剎那會想看書時中國是如何凝聚而成的。由氏族社會到奴隸社會再到封建社會,其實今天是為了回答問題才正經八本去查了何為“封建”,是分封管理的一種社會制度,我以前理解的就是壓迫、殘暴的代名詞,還有指的舊思想,愚鈍“封建老腦筋”“封建迷信”。現在這詞在我這裡是老詞新解,雖然它其實一直在那裡。
春秋和戰國時期的歷史典故成語特別多,“圍魏救趙、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完璧歸趙、臥薪嚐膽、朝秦暮楚、睚眥必報、烽火戲諸侯。”好多好多,有的是戰略部署,有的是隱忍為再次崛起、有的是人物性格、有的也是時局所迫。歷史的遺留以各種姿態存在,不止於物,哈哈,嗚呼再嘆:“中國文化,精深博大,中國成語,乾坤霧裡!”沒有點歷史文化你是聽不懂滴,乖乖的好好學習國史吧。
學術在上古時期,僅僅是貴族階級所特有的,即祭禮。巡狩、封禪都為古帝王的大禮,宗廟的“宰”和掌禮的“相”都是主持這些名分的人。頌詞、祈禱文、誓書的儲存便形成了歷史。宗廟祝史兼掌占星氣侯,使民間依時耕稼。隨著周天子的衰敗,史官流散到諸列國,得以學術的擴散,祭禮帶有宗教意味與政治作用,,宗、政、學三者可以說為混為一體。墜落的過程中知禮的、有學問的在下位,而不知禮的,無學問的卻高居上層(暈,當時這個想把這個不明白的點當作問題問了,結果搞忘了),問什麼問這樣呢?只能尷尬的理解字面意思,總之,王官之學流散民間,造就了百家學說的開端。最開端無疑是儒學,漸漸百家爭鳴。以前慚愧,啥也不懂,感覺這次看書,只看了小小的小三分之一,在我心中法家地位凸顯,不得不說秦統一,商鞅功勞大,“廢井田,開阡陌、實行郡縣制”,使秦國的經濟得到了巨大發展,完成了統治階層的第一次集權,有了中國第一次版圖。真的可以看出中國不愧是文明古國,不陳腐、求突破,當時有先進思想的賢士碰到了伯樂,都得到了重用,公子小白和管仲,秦王和范雎等,戰國四公子養門客,有才能的如若毛遂自薦,都可有一番作為的,自古以來亂世出英雄的。
以前讀歷史,百般不願意,現在重新學起,興趣漸濃,看兩頁,聽一天。開車、上班,只要有空閒就喜馬拉雅,聽春秋、聽戰國,還慫恿女兒聽聽山海經。不服老不行,記不住人、記不住時間,但是事情經過還可一,就是誰家誰誰打了另一家誰誰,然後怎麼破的僵局,肯定是白話好理解一些。收穫頗豐,比如以前只知樂羊子妻剪布勸學,不知樂羊也是魏國一戰將,痛飲親兒子的肉羹湯,含恨攻佔中山國。當時戰局的殘暴,不禁讓人毛骨悚然。
再想,鑑於自己還認不全字的白痴水平,是不是該改一下學習方法,嗯~好好想想,迎接新一輪的開始!
錢穆《國史大綱》優秀讀後感 篇5
1、當知任何一國之國民,尤其是自稱知識在水平線上以上的國民,應對本國以往之歷史略有所知。
2、所謂對本國曆史略有所知者,必隨附一種對本國曆史之溫情與敬意。
3、所謂對本國曆史有一種溫情與敬意者,至少不會對本國曆史抱有一種偏激的虛無主義,亦不會感到現在我們正處於以往歷史的最高點,而將我們自身的種。種罪惡與問題一切推諉與古人。
4、當信每一國家必待其國民具備上列諸條件者比數漸多,其國家乃再有向前發展之希望。錢穆先生這些話可謂之針砭時弊,有感而發。當人對自身處於深深的自我懷疑時,人就開始怨懟自我,視養我育我的這片土壤為塵世間最骯髒之所,將在這片土地上生根發芽的文化視為最醜陋的文化,而全然不顧這土壤上的民族和文化以往的輝煌。艾青說,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的深沉。錢穆先生何以要在這著作上加上這四句話?因為在他的時代中,人們早已經不相信自己的文化了,“打倒孔家店”成了嘴邊的用語,“線裝書扔廁所”成了身體的行為。愛之深,方責之切,當睿智如胡適先生高唱著“全盤西化”的口號,當鬥士如魯迅喊著“漢字不滅,中國必亡”,我們還能期待那群未曾讀書識字的農民知道這個簡單的道理嗎?是以這看似簡單易懂,可有可無的話,其中卻蘊含著先生深深的無奈無力之感。
先生此書,脈絡清晰的分析了中國的歷史,從夏商周三代的部族演變發展到春秋的華夷之辨,從戰國的貴族沒落到兩漢計程車人階層興起。先生旁徵博引,用簡單的語言和嚴謹的考據將整個中國歷史發展栩栩如生地描繪在讀者眼前。
不同於馬克思唯物史觀所提倡的客觀,先生認為史學是人的史學,不能做號稱客觀的“無人”歷史研究。史學一定要聯絡現實,但又不能急於聯絡現實,以免淪落為政治的口號。是以先生此書,看似在慢慢時間長河之中毫無主角,但通讀之後我們又能感受到隱藏在這些文字之下的“士人階層”便是這段歷史的主角。有人批判先生此書是走精英主義路線,忽視了歷史長河之中的農民,但我覺得中國的歷史自古便是一種精英參與的歷史,無論是察舉制度,九品中正制亦或科舉制,無一不是從天下元元中挑選出一批精英共建天下。在時間長河最前端的我們,為何要以現在的目光去衡量古時呢?
先生是一個學者,學者本身就應該以公正的角度來分析事件的來龍去脈,難道非要看著每次農民起義造成的累累傷痕說著正是如此傷痕讓中華民族進步嗎?從前的教科書告訴我,農民起義都是正義的。但我從沒有思考過,正義的事就一定是對的嗎?正義的事一定對社會是有利的嗎?不,雖然我們都想給自己一個肯定的回答,但事實上我們都明白,每一次的農民起義對於神州大地都是一次傷害。秦末,三國,五胡十六國,五代十國,太平天國哪一次的農名起義農民收穫了果實?古人說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真相也許殘酷,但只有真相才能避免下一次的傷害。
歷史記載的是人的事,是以歷史記載的往往都是人和事。每個人的行為都有其目的性和動力,每件事的背後都有其原因,願錢穆先生的這本著作,讓我們可以透過歷史的滾滾煙塵,得到我們心中的答案。
錢穆《國史大綱》優秀讀後感 篇6
《國史大綱》是錢穆先生在特殊的歷史時期,使用教科書體例編寫而成的一部中國通史。其內容上力求簡要,僅舉大綱,刪其鎖節。學術思想、政治制度、社會風氣、國際形勢,兼有顧及。該書的主旨在於發現歷史的相互影響,及先後的演變發展,以作國人如何應付現時代之種種事變的.根據借鑑。透過此書,在感悟錢穆先生的知識淵博的同時,更能感悟到錢穆先生作為讀書人的風骨。那那樣一個動盪不安的時代,一路奔波的錢穆先生,沒有意志消沉,而是選擇讓自己放光放熱,編寫《國史大綱》,作為傳承中華文化載體,希望透過此書,喚起和點燃有識之士對國家的熱血。錢穆先生對歷史的溫情、敬佩與冷靜在此書中體現的淋漓盡致。先生在此書中沒有講歷史上官場的爾虞我詐方面的內容,沒有披露意識形態的桎梏,沒有將帝王將相的奇聞軼事浮於紙上,而是重點講解了中國文化方面的發展歷程,並在此基礎之.上提出了自己精闢的見解,同時他又不忘提醒後人如何對待和研究中國歷史。從夏商周文明的探索,至春秋戰國百家爭鳴時期文化的繁榮,到秦朝一統天下建立封建專制帝國,到唐朝外交、經濟、文化發展的中興等等,貫穿整個歷史的主線是文化。對於歷史的更多的是敬意與冷靜,而不是偏激與失之偏頗。如今的事實是強勢的西方文化盛行,國人數典忘祖,對自己古代燦爛的文化與優良傳統的不自信,認為外國的才是好的,才是值得學習的,我們的本土文化受到了很不公正的待遇。在書中錢穆先生鏗鏘有力的表達了對中國文化無比的肯定及自信。希望後來的人也能從此書中感悟到對本國曆史肯定與自豪,而將此歷史傳承下去。文化不滅,國家不亡。
中華文明是世界上四大古文明中唯一流傳下來的,需要保護的同時更需要繼承和發展。認可並理解我們的歷史,對我們的歷史文明抱有崇高的敬意,會增強我們的民族自豪感,這種民族的凝聚力,會讓我們走得更快更好。大多數人在閱讀一些枯燥乏味的歷史教科書,但是歷史教科書教的更多是歷史事實,而不是歷史智識,歷史不是死的,而是活動的,我們應該將過去的歷史運用到今天的實際中。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只有把歷史運用到現實中去,歷史才是有意義的,歷史才是真正傳承了下來。
錢穆先生在引論部分講出中國歷史的特點有三:一是悠久,二是無間斷,三是詳密。史書體裁有三:一是編年體,二是紀傳體,三是紀事本末。我中華文化,於當世固當首屈一指。此是對我華夏曆史的自豪與驕傲。後還有對近世史學的流派認識,歷史智識的認識,治史方法等問題的闡述。印象最深的是,引論十的部分,錢穆先生對近人好為中國社會組織為封建社會。封建社會之名稱,為外來之名。西方史學家謂其歷史演變為封建社會,轉變為工商資本社會。中國史學家就依據這個理論,認為中國歷史必定居於二者之一,不是工商資本主義國家,就是封建主義國家。我國古代為封建主義國家,這是從學習歷史以來就有認識。但從錢穆先生這裡的懷疑,也引起了懷疑,封建主義是外來名稱,在我國曆史上的劃分,能不能適用,還是一回事。對自己國家歷史,應該有溫情與敬意,不應該如此草率,根據外國曆史學家對其國家歷史的劃分來劃分我國的歷史。應該慎重,因為到了漢朝權力機關已經由之前的皇帝代表的貴族統治,轉為丞相代表計程車人階級組成的政府和皇帝代表的貴族一起統治。
丞相對皇帝負責,皇帝如果不稱職也會受到彈劾。到了隋朝的科舉制度使選拔人才也有了公開客觀的標準。這表明中國已不再是封建社會,而封建社會的標準是皇帝代表的貴族統治形式的君主專制。因此不能認為中國有長達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的封建社會,中國社會形態是具有中國特色的。我國曆史的劃分依據,和外國曆史是不一樣的,我們應該實事求是的劃分我國曆史階段,而不是照搬照抄外國的經驗。
春秋戰國時期,我國民間自由學術興起。以前知道孔子開私學之風,知識在平民之間傳播,但看書之後發現,孔子只是其中一個代表。上古學術掌握在貴族階級,在貴族階級逐漸墮落的程序中。往往知禮的、有學問的比較在下位,而不知禮的、無學問的高踞上層,於是王官之學逐漸流散到民間。諸子百家興起,民間學問廣為流傳。下層知識分子即位遊士,掌握知識後,漸漸得勢,並不像早期孔墨兩家為封建貴族發言,他們討論和思考的中心,在自己身上,從這裡可以看出平民學者的地位逐步高漲,而貴族階級在當時的重要性逐漸降低。此消彼長之下,造成後面貴族養賢的局面。開始為國君養賢,後到君子養賢,貴族階級的地位逐步降低,封建貴族亦逐漸消亡。這是學問下移帶來的進步,學術的瀰漫到下層民眾,提高整個社會的文化水平。將貴族階級的文化特權打破。
士族之新地位興起的原因,一是朝廷帝王的極端提倡,二是民間儒學的普遍發展,三是博士弟子名額的日益增添,四為當時的選官制度。士人得到朝廷的重用,社會地位提高,擁有一定的勢力,在社會上表現為清議和門第,尤其以門第為甚。門第在東漢已逐漸形成,第一是因為學術環境的不普遍,學術授受有限,往往限於少數私家,出現“累世經學”。經學為入仕的條件,又造成“累世公卿”。這兩者,又為士族傳襲勢力的方式,久而久之便造成門第。還有一原因,即是由於當時察舉制度的舞弊。門第的形成,又變為變相的貴族。南北朝時期,南北方門第亦有其不同。北方戰亂,原北方士族與王室南遷,能南遷者,皆為當時之大族,留北者,相對而言勢力較弱。而之後的形勢發展,又導致這二者的區別。遷南者,因為局勢較為安穩,多清談之士。留北者,環境不同,多務實之人。南方之門第,因為南渡皇室要藉助其力量安穩社會,勢力越發強大,越發居於高位,而與下層聯絡較少。北方之門第,與胡族合作,要發揮其力量,避免被胡族吞併,只能和下層緊緊聯絡在一起,以與胡族抗衡。此時的選官制度,造成門第的擴大,後形成門閥,可以影響政局的走動。分皇室之權力,皇室並非不想除去和打壓門閥勢力,奈何此時需要藉助門閥的勢力。門閥的特權地位和皇室對其的不滿,又為其的覆沒埋下伏筆。隋朝開創的科舉制度,為寒門子弟入仕開啟大門,波及門閥之勢力,門閥的特權地位被打破,皇室穩定政局不再想之前那樣需要依靠門閥的力量。而下層民眾也越發的躍居高位。從此,門閥逐漸消亡。科舉制的興起,讓入仕之途有據可依,以往的混亂不堪被終結。
歷史都是聯絡在一起的,有其相互影響。春秋戰國時期,政局動盪,政治上變動引起了文化上的變動,文化上的變動又引起政治上的變動,二者相互影響,相輔相成。而到秦漢大一統政治格局下,要求文化上也要做出相應之改變,於是秦崇法,漢尚儒,而漢朝的儒又不等於之前的儒學,此時的儒學有了新的發展。夾雜百家的思想,並不是單純的儒學。知識分子得到重用,地位上升,勢力越發增強,讓皇室不得不考慮依靠其力量穩定政局,於是新的選官制度出現,察舉徵辟制、九品中正制的實行,讓門第的出現有了契機,門第勢力越發強大,皇室不得不做出讓步。南朝僑治州郡縣,就是為南渡之門第量身製作的,於是門第更加強大,引起了統治階級的不滿,也引起了下層知識分子的不滿,最重要的是引起了統治階級的不滿。隋朝的科舉制完美的解決了這一個問題,打開了下層知識分子入仕的大門,也打破了門閥的政治壟斷地位。
一切歷史都是思想史,錢穆先生在此書中完美的將他的治史思想體現了出來,雖然他是根據大學教科書體裁寫的這本書,但是也因此,更將他的思想體現了出來。經濟、政治、文化是歷史發展中不可或缺的三要素,經濟是基礎,政治是上層建築,文化是二者的體現。錢穆先生在書中沒有詳寫帝王將相,歷史事件,而是將中國歷史發展娓娓道來。上文說計程車族在不同時期的發展,學術思想的發展,也是從整體的角度來書寫,並沒有詳寫某個人或者某個家族,從整體上把士族與學術思想的發展寫了出來。沒有描繪某一幅風景,而是完全的將中國歷史展現了出來。國人懶於探尋國史真諦,而勇於依據他人之說,因而肆意破壞,輕言改革,則自食其惡果。他反覆強調中西文化演進不同,不能簡單地用西方歷史來套用中國歷史,必須肯定不同國家民族之間文化的特殊性、差異性,以及文化價值的相對性。對中外文化的不同在引論部分也有所述說,希望透過此種述說,讓讀者知道中外歷史文化的不同,要對歷史有所懷疑,大膽懷疑,小心求證。
錢穆《國史大綱》優秀讀後感 篇7
《國史大綱》是一部簡要的中國通史,用大學教科書的體例寫成。內容包括自上古三代以迄20世紀中葉之中國歷史的演變發展,尤其是經濟與社會、政治制度、學術思想的狀況及其相互影響。全書力求通貫,便於讀者明瞭治亂盛衰的原因和國家民族生命精神之所寄。本書成於艱苦的抗戰年代,作者的憂患之情躍然紙上,對學生積極抗戰,增強民族凝聚力起了積極作用。著者錢穆是著名的國學大師,江蘇無錫人,原名恩,字賓四,民元改名穆。先生畢生著書70餘種,約1400萬字,在中國文化與中國歷史的通論方面,多有創穫,尤其在先秦學術史、秦漢史、兩漢經學、宋明理學、近世思想史等領域,造詣甚深。
《國史大綱》的《引論》甚為重要,表達了著者的文化觀、歷史觀與方法論。他指出,研究歷史,撰寫中國通史的目的在於:首先,能將我國民族以往文化演進的真相明白示人,為一般有志認識中國已往政治社會文化思想種種演變的人們提供所必要的知識。其次,應能在舊史統貫中映照出現今中國種種複雜難解的問題,為一般有志革新現實的人所必備參考。前者在於積極的求出國家民族永久生命的源泉,為全部歷史所由推動之精神所寄;後者在於消極地指出民族最近病痛的徵候,為改進當前方案所本。這是錢穆撰寫此書的主旨。
著者以獨特的眼光注意把握時代的變遷,如戰國學術思想的變動,秦漢政治制度的變動,三國魏晉社會經濟的變動等。錢穆的通史研究在立論的標準上反對以一知半解的西方史知識為依據,主張深入理解本民族文化歷史發展的個性與特性。他又以整體與動態的方法,把國史看作是一不斷變動的歷程。他認為,幾千年來的中國社會經濟、政治制度、學術思想是發展變化著的,而不是一成不變的。就政治制度而言,綜觀國史,政治演進經歷了三個階段,由封建統一到郡縣的統一,由宗室外戚等人組成的政府演變為士人政府這自西漢中葉以後,由士族門第再度變為科舉競選,考試和選舉成為維持中國曆代政府綱紀的兩大骨幹。著者十分注意中國行政官吏選拔制度、士在文治政府中的地位、政治權力與四民社會的關係。就學術思想而言,秦以後學術,不僅從宗教勢力下脫離,也從政治勢力下獨立,淵源於晚周先秦,遞衍至秦漢隋唐,一脈相承,歷久不衰。北宋學術的興起,實際上是先秦以後第二次平民社會學術思想自由發展的新氣象。就經濟而言,秦漢以後的進步表現在經濟地域的逐漸擴大,而經濟發展與文化傳播、政治建設逐漸平等相伴而行,儘管在歷史上快慢不同,但大趨勢是在和平中向前發展。該書也分析了阻礙中國歷史發展的"病態".如中唐以後的社會是一個平鋪散漫的社會,政治仍為一種和平大一統的政治,王室高高在上,社會與政府之間的相隔太遠,容易招致王室與政府的驕縱與專擅。又如社會無豪強鉅富,雖日趨於平等,然而貧無賑,弱無保,其事不能全部依賴於政府,而民間又苦於不能自振。再如政府與民間溝通在於科舉,科舉為官後出現腐敗等。這都是中唐以後的病態。宋儒講學主要是針對這種種病態而發。然而宋以後不能自救,中國政治進一步遭到損害。明代廢除宰相,尊君權,以及清朝統治,皆背離了傳統士人政治、文治政府的精神。這些都是中國歷史中的病態。挽救這些病態則需要一種"更生".這種更生是國家民族內部自身一種新生命力的發舒與成長。書中認為,我民族數百世血液澆灌的民族文化精神具有頑強的生命力,充滿了生機,不僅能挽救自身病態,而且能回應西方文化挑戰,爭取光輝的前途。
《國史大綱》第一次明確地把文化、民族與歷史三者聯絡起來考察,認為歷史就是民族文化精神的展開和演進,研究歷史的目的不但要釐清歷史事實,更重要的要弄清事實後面所蘊藏的民族精神和文化精神,進而形成既有別於新考據學派,又不同於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新型歷史觀,成為二十世紀文化民族主義史學派的代表。同時,強調文化是民族國家認同的基礎出發,對新考據學派所持的史學觀進行了批評,集中彰顯了中國的文化民族主義思想,這對抗戰期間以史為鑑,從民族的記憶中找回自尊和自信,激發國人的民族意識,喚醒沉睡的國魂,發揮了重要作用。該書作為一部章節體兼顧綱目體的通史著作,突破了傳統史學著作只重政治制度的綱目體例,全方位展示中國不同歷史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藝術、宗教等社會生活的全貌,鮮活了歷史事實,還原了歷史真相,這種全新的著史方法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錢先生以史學為路標拓展新儒家思想,既突出儒學精髓,又接揚春秋傳統,與以哲學思想為路徑的現代新儒家交相輝映,建立了一柱擎天的新儒家史學。
總之,“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我們可以從歷史汲取經驗和智慧。
錢穆《國史大綱》優秀讀後感 篇8
《國史大綱》是一本簡要的中國通史,跟我們之前讀過的《中國史綱要》有一點相似,但二者的側重點完全不在一個地方,從目錄我們就可以看出來:《中國史綱要》著重講每一個歷史時期的特點,包括這一時期的衣食住行;而《國史大綱》則更為嚴肅,圍繞一朝政治,興起滅亡。
另外,作者的文風也截然不同,《中國史綱要》的作者翦伯贊具有很強的邏輯性,每個時期有代表的地方都會自然地提及,並配以例項和自己的講述,像一本歷史故事一樣;而《國史大綱》完成於抗戰年代,所以書中字字透露出了作者錢穆的憂患情緒,他像一個歷史的訴說者,把最主幹的部分立在那裡,用迫切的話語喚醒人們去改變,更加醒目,更加清晰。
例如書中有一段錢穆痛切警示國人的話語:國人懶於探尋國史真諦,而勇於依據他人之說,因而肆意破壞,輕言改革,則自食其惡果。他反覆強調中西文化演進不同,不能簡單地用西方歷史來套用中國歷史,必須肯定不同國家民族之間文化的特殊性、差異性,以及文化價值的相對性。讀到這裡彷彿感覺到,這不是一本歷史書,而是一本政治書了。讀它的收穫不在於瞭解這一段歷史的概況和特點,對問題的分析、對精神的培養、對當今的警示恐怕是我們從中可以得到的更大收穫。
有人說近現代史有許多大家,但要真想讀,就讀錢穆。這句話我很贊同,雖說之前也看過《中國史綱要》,雖然同是中國通史,但帶給我的感受卻截然不同。同樣是關於歷史的介紹,從錢穆的介紹中,我們除去歷史,還能得到更多關於哲學、政治、價值之類的東西,他是一個真正關注學術的人,真正學養深厚,融會貫通,他把對中華民族的熱忱記錄於紙背,用歷史作為嘴巴,講出心底的感情,講明未來的政治。
價值決定人生,什麼樣的價值觀,決定一個人擁有怎樣的人生。錢穆的價值觀決定了他獨樹一幟的風格,學術深厚,態度也端正,只有學品人品都值得誇讚的人才可以稱作大家,在我心中,錢穆是這樣的一位大家,我讀他的思想,渴望從中獲取一絲的領悟,渴望受到他一絲的影響。
錢穆《國史大綱》優秀讀後感 篇9
《國史大綱》閱讀起來是非常有難度的,首先是它的豎排版式,這種版式很考驗人的耐性。其次在於它的小字註釋,有些比正文更加難懂。對於我們這些文言文不是太好的人來說讀國史大綱簡直是一種“折磨”。先不講它的內容,他的書面排版就很鍛鍊人,就很有挑戰性,其次對於自己的文言文水平也很有幫助。 雖然全書沒有讀完,但從中學到了很多,收穫了很多,也有很多的感想。
這本書是一本簡要的中國通史,與以往的歷史教科書不同。 說起歷史教科書是怎麼樣的,大家恐怕都不會陌生。以分階段的社會進化史為縱線,階級鬥爭為軸線,從政治輻射到經濟文化教育等方面,條目雖然清晰,但文字乾枯發澀,千篇一律。然後我們學生就死記硬背,不質疑書本,沒有獨立思考。這根本不是學歷史,這是把意識形態強行灌輸到人們的潛意識中去。這樣死記硬背卻沒有對歷史的反思,即使將整本課本都背的滾瓜爛熟,也不知道中國是怎樣形成,怎樣興盛起來的,又是怎樣落後下去的。像義和團運動那部分,書上只說這場運動是如何愛國,如何轟轟烈烈,一點沒提那些團民是如何愚昧,如何殘忍。愛國主義教育固然重要,但不能理性對待就容易變成民粹主義,只知帝國主義罪惡,不知我們怎麼給了帝國主義罪惡的口實。而該書有簡有繁,概述了中國從古至今的歷史,重點描寫了各朝的經濟、政治制度及思想狀況,重點的重點是以上的種種造成的影響。整本書都突出了他深入理解本民族傳統與文化的個性與特性的主張。這本書寫出了中國曾經的強盛和病態。和強盛一樣,《國史大綱》一書也特別突出了中國歷史上的種種弊病,包括政治、經濟、思想等等方面的某些病態的、不合常理的東西,如書中提到的中唐以後中央與地方統治上的衝突與弊端等。
對於書的結構,錢穆先生也提出了自己的思路,從政治制度、經濟狀況和思想文化三個方面梳理社會的變化。經濟是基礎,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是上層建築,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上層建築反作用於經濟基礎,這樣的論述在宏觀層面還可以,但到了微觀層面就容易糾纏不清。僅就政治制度的演化來說,在漫長的農業經濟時代,經濟基礎變動不大,但政治制度卻有了不少的變化,書中把它歸結為這樣一條線索,秦之前家國不分,王室即是政權,大臣皆為天子私臣;秦至唐是王室政權逐漸分開的過程,王室高高在上,丞相作為朝廷領袖是政權的最高行政長官,門下執行中書封駁,讀後頗有點君主立憲的錯覺;從宋開始君主集權加劇,但丞相仍然是公認的領袖,直到明太祖出私心廢宰相直領六部,王室和政權又合二為一,所以先生才會藉助顧炎武說出“我朝政事崩壞皆從太祖廢宰相始”的話來。反過來,專制的政府為自己的利益又限制了民間經濟的生長,否則在明一朝已經出現了資本主義的萌芽;出於同一原因,專制的政權用八股文鉗制人民思想,從此思想界再無出現大師的可能。明朝的歷史表明,政治經濟文化誰決定誰這個問題遠不像結論表明的那樣清晰。對此,先生持有的似乎是一種混合的觀點,在某一具體時期,重點論述其中的某一部分,戰國時期以思想流變為核心,兩漢以制度變化為核心,三國兩晉南北朝以思想和經濟變化為核心。在特定時期某一部分會佔主要地位,影響其他兩部分,形成那個時期的主要風貌。
錢穆先生是主張改良的,認為革命是一種極端,是矯枉過正。這個觀點我是不太贊同的,因為所謂的革命,必然發生爭鬥,那麼這樣的爭鬥必然是雙方的,錢先生的這種想法有點不符合現實,就拿我們黨與國黨的鬥爭,如果不革命,那麼我們能救人民與水火之中嗎?顯然不能。而且如果只有一方贊成和平解決問題,而另一方不贊同,那麼如果和平一方不去鬥爭,那麼他的結局只能是被非和平一方所滅。
革命是否正確,站在不同立場上的人有不同的結論,但社會的持續進步不能單靠革命的帶動,則是確定無疑的。小布什有句名言,人類最偉大的發明是將政治家關進了籠子,我現在是站在籠子裡給你們說話。成熟政治的產生有賴於社會理性的共識,找到病根再抓藥,這樣才能不斷進步。從這個角度來說,錢穆先生理性積極的態度是可貴的。
據瞭解《國史大綱》是37年抗戰時,錢穆先生恐怕一旦戰爭失敗,中國會徹底消亡,於是抱著寫最後一部中國人的歷史資料的悲壯心情進行寫作的,字裡行間無不體現出他的高傲的民族主義情緒。 《國史大綱》整本書是一個感情的蘊含物,它傳遞了錢穆先生對中國以及中華民族的希望。這一點在所有的歷史著作裡都是可貴的。一部飽含感情的的書遠比一部生硬的書有趣味、有意義。 《國史大綱》的作用主要是思想層面的,其主旨“則在發明其相互影響,及先後之演變發展,以作國人如何應付現時代之種種事變作根據之借鑑”。這說明作者的主要意圖是記述歷史以對時事及後世造成影響。錢穆先生寫《國史大綱》可謂用心良苦,他透過這本書表達了自己對國家和民族的信心和希望。他在本書的《引論》中表達了自己的歷史觀、文化觀與方法。他指出:研究歷史、撰寫歷史的目的在於:
(1)能將我國民族以文化演進的真相明白示人,為一般有志認識中國以往政治社會文化思想種種演變的人們提供必要的知識;
(2)應能在舊史統貫中映照出現今中國種種複雜難解的問題,為一般有志革新現實的人所必備參考。
我對這兩種目的不能很好的理解,但也知道錢穆先生用心良苦,一方面積極探索救國源泉,回到歷史中反思;另一方面又把弊端列出,供世人參考。他還指出,國人不能懶於尋找自己救國的方法,不能一味學習甚至沿襲他人;他還特別強調中國歷史的特殊性,指出要在實際基礎上以中國的歷史為指導研究中國現狀並尋找出路。
錢先生在書的前言曾寫到:不能理性對待國史不能算是懂得歷史的人,不懂歷史就不是一個有知識的公民。但對於歷史我們需要了解,需要銘記,但不能總是沉浸於歷史,不能總是生活在過去。
錢穆《國史大綱》優秀讀後感 篇10
近日開始讀錢穆先生的《國史大綱》,現在將所讀的心得體會記錄於此,以求教與各位。
翻開此書,首先進入視野的是這樣的一頁文字,現摘錄如下。
凡讀本書請先具下列諸信念:
一、當信任何一國之國民,尤其是自稱知識水平線以上之國民,對其本國以往歷史,應該略有所知。
二、所謂對其本國以往歷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隨有一種對其本國以往歷史之溫情與敬意。
三、所謂對其本國以往歷史有一種溫情與敬意者,至少不會對其本國以往歷史抱有一種偏激的虛無主義,二將我們當身種種罪惡與弱點,一切諉卸與古人。
四、當信每一國家必待其國民具備以上諸條件者比較漸多,其國家乃再有向前發展之希望。
以上便是錢穆先生所列四條信念。我們仔細的閱讀一下,便會感到其中的深意。 首先第一條,這條回答了歷史的基本作用是什麼,歷史教育的基本要求是什麼。也就是說要增強國民的基本素質。或許歷史確實不如其他的學科有那樣的直接的現實意義。歷史不像理工科,能給人們帶來科學革命,在物質上極大的滿足人們的需要。歷史也像哲學,能夠給人提供方法論上的知道意義,甚至歷史也不想文學藝術一樣,能夠給人一種美的享受。但是歷史既然是一門存在的學科,那它肯定有它存在的道理。歷史知識對人的印象可以說是潛移默化的。若是稍微的具備一點歷史知識,我想我們在看電影時,在開小說時,在其他的很多情況下,都會有一種基本的素質在做支撐,或許就不會有投名狀裡的那灰色的笑柄了。當然這是歷史的基本作用,歷史的作用可能遠不止這些。出色的政治家,著名的科學家等等,他們或許從歷史中找到了更多的東西。因此在現在社會上人們對歷史普遍漠視的情況下。我們應該分析其中的原因,其中歷史教育的目的,歷史教育的方式和方法上存在的問題,可能導致了人們對歷史的漠視甚至是厭惡,因為在很多人看來歷史似乎就是陳年老賬,歷史就是死記硬背的一些拗口的東西。因此歷史教育需要改進,而我們今天的大學歷史教科書的水平甚至還不如這本國史大綱,這確實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
第二條和第三條,錢穆先生說明了對待歷史的態度,由於錢穆先生所處的時代背景的原因,所以他特別的強調,對於本國以往的歷史要有一種溫情和敬意。這個說法對於他成書的時代而言是十分重要的。而我們今天呢,我們對待歷史應該是什麼態度呢。這個問題也是一個基本的問題。包括所有的公民。我認為我們對待歷史要有一種平和的態度,帶著一顆平常心來學習歷史,研究歷史。來認識和揭示歷史的複雜的面目。具體說來對於本國的歷史,首先不能認為現在我們站在歷史最好的時候,對以前的歷史充滿了不屑和譴責。這就是錢穆先生在第二和第三條上所強調的。其次,對於歷史我們也不能過分的帶有一種頂禮膜拜的傾向,不能認為以前就是最美好的而且是難於超越的了。當然或許有些人認為這是一種折中主義,是不可取的,但是我認為我們更應該從辯證法的角度來考慮這個問題,而且尤其要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對於具體的歷史問題要不先入為主,然後根據研究的結果來做判定或者評價。
第四條錢穆先生則將歷史的傳播,上升到了國家向前發展的層次上了。這就是所謂錢穆先生希望大家通過歷史學習,都能受到啟蒙,從而成為先知先覺之人。
以上便是我讀這一頁的體會,還請大家多多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