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學著作《昆蟲記》讀後感800字(通用10篇)

生物學著作《昆蟲記》讀後感800字(通用10篇)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生物學著作《昆蟲記》讀後感800字,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生物學著作《昆蟲記》讀後感800字 篇1

  “昆蟲詩人”讓·亨利·卡西米爾·法布林,這位法國傑出的昆蟲學家、文學家撰寫了這部科學鉅著。

  在《昆蟲記》中,蜘蛛、蜜蜂等熟知的昆蟲進入了我的視野,我不但從中瞭解到昆蟲生老病死的生命歷程,瞭解到昆蟲喜怒哀樂的豐富情感,瞭解到昆蟲經歷的種種艱辛與危險,還認識了為快樂而放聲高歌,永遠不知疲倦的歌唱家蟋蟀;因為本能而遭到嘲笑,頭腦簡單的黃蜂;外表美麗而天性兇狠的冷酷“殺手“螳螂,還有嬌小的赤條蜂,開隧道的礦蜂、紅螞蟻、被管蟲、蚱蜢等昆蟲。知道了它們的本能、習性、勞動、繁衍等情景。而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松毛蟲》這個故事了。

  每個昆蟲都有著自己的生活方式與故事,松毛蟲則選擇了集體生活,當一條松毛蟲迷路而誤闖進別人家時松毛蟲就會親密無間地緊挨在一起睡,但人多地少,它們就會有“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觀念,竭盡全力,吐絲擴大主人房間的容量。松毛蟲這種精神還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它們一起築窩群居,一起去吃松針,這種集體生活讓弱小的松毛蟲有著自己的規則,團結友愛,它們讓我們更加深刻地理解到“奉獻”與“原則”。

  我很喜歡《昆蟲記》中的一句話:“蟋蟀一點都不嫉妒那些在空中翩翩起舞的各種各樣的蝴蝶。”蟋蟀從來不訴苦、不悲觀,它們一向積極向上,對自己擁有的感到滿意與欣慰。這使我想到了英國最偉大的文學家——斯蒂芬·霍金,想到了這位“宇宙之王”樂觀豁達的話:“我的手指還能活動,我的大腦還能思維,我有終生追求的理想,我有我愛和我愛的親人和朋友;對了,我還有一顆感恩的心……”這出自一位完全癱瘓,無法言語卻又認為自己擁有很多的科學巨匠。

  《昆蟲記》是睿智的哲思、是優雅的情致、是生命的讚歌。那形形色色的昆蟲,不再是大自然中渺小的蟲子,而是一條條頑強樂觀的生命,它們將生命之歌演奏得強勁、激昂。小小的蜂巢在建築技術上可與任何傑出工程師的作品媲美,蜘蛛的網能給人們科學與藝術的諸多啟迪……

  “越是高深的道理,其表現形式越簡單而樸實”,法布林說。

  生物學著作《昆蟲記》讀後感800字 篇2

  近日,讀完了《昆蟲記》這本書,感觸很深。

  這本書透過作者的自已觀察,多次的實驗,運用細節的描寫各種昆蟲的生活習性,繁殖和捕食的方式,給讀者表現出一個奇妙的昆蟲世界,作者寫得生動形象。

  整本書所寫的昆蟲很有趣。這都是作者的仔細觀察,細緻的描寫。如:螳螂的大腿下面生長著兩排十分鋒利的像鋸齒一樣的東西。在這兩排尖利的鋸齒後面,還生長著一些大牙,一共三個。“那條松毛蟲一面探測,一面稍稍地挖一下泥土,似乎在檢測土的性質”等,這些只有仔細觀察才可寫出來光是仔細觀察還不夠,必要細緻描寫,讀著才能看懂,又如“這小筒的外貌,有點像絲織品,白裡略秀一點紅,小筒的上面疊著一層層鱗片,就跟屋頂上的瓦片似的”等,細節的描寫,是這本書的生動逼真。

  昆蟲世界非常奇妙!在我沒讀這本書之前,只瀏覽的目錄並沒有細心的閱讀,我不知道管蟲會穿“衣服”,不知道松蛾蟲會預測天氣,也不知道小蜘蛛會用絲線飛到各個地方。現在我全部都知道,有些昆蟲的動物們的思維方式比人還高,例如:赤條峰給卵留食物時,是把毛毛蟲弄的不能動,失去知覺,而不是殺死毛毛蟲,這樣,就可以給食物“免費”保鮮。又如舍腰蜂給卵捕蜘蛛時,是隻捕小的,這樣每隻就可以使小蟲只要一頓就可吃完,每頓就可吃到新鮮的,聰明吧!

  作者寫的這些都是因為他仔細觀察,而我,則是一個不太會觀察生活的人,因此,老師讓寫作文的時候,我總想不到的題材。不過有一次透過自己的觀察。一次去院子裡玩耍的小角落,我發現一隊螞蟻正在搬食物,經過觀察我發現,螞蟻是先把食物切成小塊,然後頂在頭上,搬回自己的窩裡,然後就原路返回,再搬。這次我雖然仔細觀察了,但這是對我感興趣的事。現在我明白了:不能只對我們感興趣的事仔細觀察,應該對周圍的所有的事仔細觀察,才能做到無處不文。瞧!小小的昆蟲也是個大學問呢!

  生活是寫作的素材,只有仔細觀察周圍的一切,才能瞭解世界的奇妙。這是讀完《昆蟲記》後,我深刻體會的。

  生物學著作《昆蟲記》讀後感800字 篇3

  今天,我讀了一本名叫《昆蟲記》的書,它被譽為“昆蟲的史詩”,而且一問世就被看作是昆蟲心理學的誕生。讀後我有許多感觸,也瞭解到了昆蟲們的各種習性。

  這本書記錄的是生物界中各種各樣,形形色色的昆蟲,有螢火蟲、螞蟻、蜜蜂和蟑螂等等,在大自然中是怎樣生活的,吃什麼樣的食物,怎樣捕獵食物,如何繁衍後代,如何在雷雨中得以生存的等等。

  在這本書中,我知道了一些平常我不瞭解的細節。例如螢火蟲的身上有斑斕的色彩,身體是慄棕色的,胸部呈現紅色,身上的花紋是環形狀的,邊緣還點綴著幾顆小紅點,如同穿了一條美麗的裙子。然而,這麼可愛的螢火蟲竟然是一個肉食主義者,而且手段很毒辣,獵物也是如櫻桃般大的蝸牛,這真令我很驚奇,一隻如此嬌小的螢火蟲竟然會以比它大好幾倍的蝸牛作為下手物件,並且幾乎無一不漏,這讓我聯想到一個在動物界,人類界,甚至連昆蟲界都可以行得通的道理——“弱肉強食”。

  從書中我不僅瞭解到了螢火蟲,我還了解到一種有趣的叫泥水匠蜂的昆蟲。它造的屋子全部都是用泥土做成的,而且也沒有加水泥,或者其它能讓屋子堅固的東西。也許你會問那屋子為什麼能住昆蟲的。其實,它們用的是從溼地上取來的潮溼的泥土。那泥土很寶貴,所以,泥水匠蜂每次都會來回飛好幾次,而且一次也不休息,直到做好房子才好。而且,它們做的房子不容易倒塌,很堅固。

  讀完這本書,我才瞭解到昆蟲界竟然有如此多的昆蟲,它們的很多生活習性都值得我們人類好好學習。例如:泥水匠蜂造屋子時堅持不懈的精神,螞蟻們團結友愛的品質等等一系列的知識。其實,在人類的生活中也有許多以昆蟲為啟示而發明的東西,如:以蜻蜓的翅膀而發明了直升飛機,以螢火蟲發明了人造冷光等等。可是,人類有時為了個人私利,而大量捕捉昆蟲,如:蝴蝶谷的蝴蝶,因人類的捕捉而變得數量稀少,有的種類甚至滅絕,現在的蝴蝶谷已經不再那麼美麗奪目,充滿生機。所以,我們要保護昆蟲,要知道昆蟲也是地球生物鏈上不可缺少的一環,昆蟲的生命也應當得到尊重而不是隨意的被人類捕捉,賣錢。我們應該像這本書的作者一樣,去大自然中探秘,去了解動物、植物和昆蟲,相信你一定會慢慢的喜歡上大自然的。

  生物學著作《昆蟲記》讀後感800字 篇4

  近期,我將法布林的《昆蟲記》閱讀完畢,感觸頗深。

  法布林在自然環境中對昆蟲進行觀察,真實地記錄下昆蟲的本能與習性,寫成了《昆蟲記》這部昆蟲名著。《昆蟲記》詳細地描繪了昆蟲的生活過程:蝗蟲、蜣螂、斑紋蜂、松毛蟲等,法布林在昆蟲研究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在這本書中,我直觀清晰的明白了小小的蜘蛛如何從母親的卵袋裡孵出來,蜜蜂是怎樣築巢,蝗蟲是怎樣褪去老舊的表皮,我還知道了螳螂的大腿下面生長著兩排十分鋒利的像鋸齒一樣的東西。在這兩排尖利的鋸齒後面,還生長著一些大牙,一共有三個。

  松毛蟲也叫列隊蟲,因為他們總是一個跟著一個,排好隊慢慢往前走,而且第一個松毛蟲走到哪裡,他們後面的松毛蟲就會跟到哪裡,首尾相接好似根本沒有一絲空隙,無論為首的那隻松毛蟲是在原地打轉,還是歪歪斜斜地走,後面的松毛蟲都是忠心耿耿地照著他的樣子做,無一例外。松毛蟲大多是在夜間覓食,但也有時候,他們在白天也會排著隊遠行,並不是為了尋找食物,他們也只是想多出去走走,觀察一下這美麗的世界,發現未知。

  蜣螂的故事我也是記憶頗深,蜣螂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屎殼郎,他也叫“糞金龜”而他們的歷史也算是非常的久遠了,他們所卷的那個大球,只不過是他們所駐藏的食物,他是蜣螂用野外的垃圾搓成的。蜣螂們有著特殊的工具,非常適合他們挖掘和搓卷的工作:他們的頭部扁平,前面長著六顆牙齒,可以用來挖掘東西,前腿堅固,可以清掃障礙物,後腿細長,可以用來搓動旋轉收集身體下面的垃圾,從他們為自己製造食物使我明白了屎殼螂是辛勤的勞動者。曾經的我覺得這種昆蟲天天和汙穢之物打交道,想必也不是什麼好蟲子,自然不及螢火蟲那般可愛了。但是不要忘了,它為什麼叫屎殼螂?就是因為他無時無刻不在為人們消耗著那些無盡的廢物。屎殼螂的工作是是比農民還要辛苦的,但是屎殼螂比農民還要負責。

  讓我驚歎的是一個人耗費一生的光陰來觀察、研究“蟲子”,已經算是奇蹟了;一個人一生專為“蟲子”寫出十卷大部頭的書,更不能不說是奇蹟。

  生物學著作《昆蟲記》讀後感800字 篇5

  這幾天,我再次閱讀了《昆蟲記》這本書,頗有心得。《昆蟲記》是法國文學家法布林的一部不朽的著作,他用了人生大部分時間來觀察、瞭解昆蟲,寫出了觀察後的感言。《昆蟲記》共有十卷,講述了一百多種昆蟲,讓世界為之轟動。下面請聽我細說一二吧!

  《昆蟲記》整本書介紹了不同昆蟲的不同習性和各自捕捉獵物的方法。比如:勤勞的蜜蜂,可怕的狼蛛,漂亮的蛾,愚蠢的毛毛蟲,“歌唱家”蟬……讓我有大吃一驚的認識當屬螢火蟲了。以前,我以為螢火蟲只吃樹葉、草,讀了《昆蟲記》後,我大吃一驚——螢火蟲竟然是肉食性動物,主要獵物是蝸牛。螢火蟲看似是一個溫柔、漂亮的動物,其實,螢火蟲十分“兇狠。”我為什麼這麼說呢?那是因為螢火蟲有個“武器”——一對顎。捉蝸牛時,它會用顎來敲打蝸牛,其實就是向蝸牛注射了一種毒液。蝸牛在毫無防備、毫無警覺中被麻痺,會失去知覺。螢火蟲要等到蝸牛完全失去知覺、毒倒後,再注射另一種液體,使蝸牛的肉變成流質,然後用管狀的嘴喝掉,蝸牛就這樣成立螢火蟲的美食。你們說,螢火蟲“兇狠”嗎?

  看了《昆蟲記》這本書之後,我才發現原來昆蟲的世界也是如此的豐富多彩,如此的有趣,原來昆蟲的世界和我們的世界有很多相似之處。儘管它們不能用語言表達,但是,它們每一個動作都能表示著深刻的意義。以前,我總是為了自己的快樂而無辜殺害那些可愛的小生命,而且還不顧它們的感受,比如:踩螞蟻、撲蝴蝶、捉螢火蟲……看了《昆蟲記》這本書,後悔不已,才漸漸明白:動物的生命同樣也應該得到尊重,是那些頑強的小生命為大自然增添了光彩。我們不能因為動物不會說話而無謂地去傷害它們,要換位思考,如果站在那些動物的角度上去思考,它們是多麼的無辜、委屈呀!它們得多麼的憎恨我呀!今後,我一定不會做出這樣愚笨的事情了,我要保護它們,愛護它們,使那些動物不受到那些無謂地傷害!

  《昆蟲記》不僅僅浸溢著對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蘊含著某種精神。那種精神就是法布林不畏困難、堅持不懈、追求真理、探求真相的精神。我一定要學習法布林的這種精神,做任何事情都要認真、堅持、仔細,我相信,只要我做到了,我的成績一定會越來越好。

  生物學著作《昆蟲記》讀後感800字 篇6

  這幾天我讀了法國著名的作家法布林的昆蟲記。立刻就被書中的內容所吸引了,它向我們用生動有趣的的語言表達了上百種昆蟲的生活以及習性,讓我們能更加深刻的瞭解各種各樣的昆蟲。

  走進這裡,放下一切行囊,帶上一顆質樸純真的心,看遍萬物生長,日月滄桑。

  與其說《昆蟲記》是科學界的語言瑰寶,不如說它是文學界裡的一朵奇葩。與其他科學書籍不同,《昆蟲記》並不像學術論著一般枯燥乏味,全書行美優美,猶以擬人手法見長,堪稱一部出色的文學作品。舉一例子,法布林對綠色蟈蟈如此讚美:“全身呈淺綠色,另有兩條白色絲帶綴在身體兩側;它的身材得天獨厚,修長勻稱,大大的雙翼薄似輕紗,是蚱蜢類昆蟲最優雅的。”栩栩如生的描寫,使綠色蟈蟈這一形象躍然紙上,恍惚間,我彷彿看見一位青衣女子向我款款走來。法布林更是這樣描寫叢林音樂會:“角鵠表演著憂傷的獨唱,鈴蟾用鐘聲演奏著奏鳴曲,義大利蟋蟀彈撥著小提琴的琴絃,綠蟈蟈兒彷彿在敲擊著一個小小的三角鐵。”在他的筆下,動物們儼然成為了音樂家,動人的樂音從字裡行間飄出,縈繞在我的耳畔,我沉醉於其中,久久不能自拔。

  《昆蟲記》吸引我的不僅只有妙趣橫生的語言,還有法布林對生命真摯的熱愛和極高的敬佩。可以說,這部作品的感性基調以及動力,就是對生命的敬畏和關愛,一種對生存的清醒認識;一種對生活的深厚感情。法布林熱愛生命,所以他讚美胡蜂蜂房的精美,欽佩螳螂築巢的智慧。法布林尊重生命,所以才為蟬正名,指責螞蟻的貪婪法布林珍愛生命,所以他能從蟋蟀的琴音中感受到生命的悸動,廢寢忘食,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只為親眼目者小蟲兒擁抱這個世界的第一刻。

  這是昆蟲世界裡的詩和遠方,法布林用他那樸實無華的語言歌頌了生命的美好,以昆蟲為琴絃撥響了人類認知世界的新音。

  《昆蟲記》不僅讓瞭解了昆蟲,改變了過去對有些昆蟲不正確的看法,它還教我懂得了許多道理,學會了如何去觀察事我物和研究問題。這本書讓我深深的喜歡上了它。

  走進這裡,懷揣一顆崇高生命的心靈,與蟲為友,傾聽大自然的呼吸。

  生物學著作《昆蟲記》讀後感800字 篇7

  夏日午後的蟬鳴甚是聒噪,室外枝婭瘋長卻總也擋不住烈陽。在陽光的催促下,我拉開散滿墨色的書櫃,捧出一本《昆蟲記》。坐在軟的沙發上,我輕輕地翻動書頁,飄浮的目光終於落在黑色字型上。

  當我拿起這本書後,我便被這裡有趣的情節深深吸引住了。這本書讓我知道保殼朗如何滾屎球;瞭解了蟬的習性;蟋蟀如何捕食的松毛蟲的“家’在哪兒,蜘蛛常見的種類..……還有勤勞的蜜蜂,愚笨的毛毛蟲,漂亮的孔雀蛾.……這裡介紹了幾十種昆蟲,每一篇都是那麼精彩。

  蟬,是一種神奇的昆蟲,它在夏天的夜晚就會悄悄爬出來換上華麗的新裝,然後開始它的歌唱生涯。但我怎麼也想不到,蟬居然是一種害蟲!七月時節,當昆蟲為口渴所苦,失望地在已經枯萎的花朵上尋找飲料時,蟬依然很舒服,不覺得痛苦。為什麼?因為它有一個奇特的嘴——一個精巧的“吸管”藏在它的胸部,能刺穿樹皮,吸樹的汁液。它坐在樹上唱歌。渴的時候只要鑽通樹皮,吸樹的汁液。吸管插進桶孔,它就可以飲個飽了。

  屎殼郎在我的印象裡是一種噁心的昆蟲,但我發現其實它是一種有趣的昆蟲,力了更瞭解屎殼郎,我還專門調出了屎殼郎滾屎球的錄影。看著影片中跌跌撞撞地滾屎球的屎殼郎,我不禁發現屎殼郎的意志力多麼強。

  孔雀蛾是一種很漂亮的蛾。最大的來自歐洲,全身披著紅棕的絨毛,脖子上有白色的領結,翅膀上灑著灰色和褐色的小點兒。中間的是一條淡淡的鋸齒形的線。翅膀周圍有灰白的邊,中央有一個大眼睛,有黑得發亮的瞳孔和許多色彩鑲成的眼簾,它括黑色,白色,栗色和紫色弧形的線條。這種蛾是由一種長得極力漂亮的毛毛蟲變來的,它們的身體以黃色為底色,上面嵌著藍色的珠子。它們靠吃杏葉為主。這種蛾子不懂得吃,壽命只有兩三天的時候。我真為它惋惜。

  陽光從腳尖爬到膝蓋,彈鳴聲微弱,我慢慢地合上書。《昆蟲記》是法布林用畢生的心血和研究成的世界名著,這裡聚集了法布林智慧的結晶。真想不到,昆蟲的世界是如此豐富!昆蟲,如此微小的生命也能這樣精彩。我們應該保護昆蟲,愛護大自然,多讀名著,收穫意想不倒的驚喜。

  書中沒有多少故事,卻處處是故事。

  生物學著作《昆蟲記》讀後感800字 篇8

  在讀《昆蟲記》之前,我認為昆蟲是一種讓我厭煩的動物,它們不僅較小,還很脆弱不堪,甚至有些昆蟲身上花裡胡哨的花紋更是讓我感到噁心。但讀了這本書後,我改變了一下對昆蟲的看法。

  《昆蟲記》是法國作家亨利·法布林寫的,這本書講述了他一生所研究的昆蟲,其中有一篇是昆蟲的裝死,看到這題目我便想到:昆蟲為什麼要裝死呢?它又因為什麼而裝死的呢?接下來的文章中作者便講述了他研究昆蟲裝死的一系列過程和他的感受。

  大頭黑步甲在作者眼裡是一個兇狠的剖腹殺手,我雖然沒見過,但聽聽就覺得它非常厲害,作者讓這個大蟲子躺下僅僅用了幾步,看來作者已經實驗不只一次了。大頭黑步甲躺在桌上便一動不動,如死一般,爪子蜷縮在肚腹上,兩條觸鬚軟塌塌地交叉在一起,兩個鉗子都張開著。作者便在一旁靜靜的.等著,有時只等了20多分鐘,有時又等了30多分鐘,甚至有時還等了50分鐘。要是叫我來,我可沒這個耐心。然後作者把木頭換成了玻璃、沙子、泥土上,但大頭黑步甲對不同的材質物體表面都採取了同樣的態度。隨後作者怕大頭黑步甲受外界的影響,自己便躲在一邊靜靜的觀察,但結果還是如此。他得出個結論:昆蟲連續假死時,每一次的持續時間都不同,長短不一。

  後來作者又換了幾隻蟲子做相同的實驗,但結果都很明確地證明,它們在裝死的過程中,並沒有任何令它們感到危險的東西存在,在它們周圍,既沒有聲音,又沒有人或其他昆蟲。在這種情況下,它們依然一動不動。一個弱者、一個得不到保護的不惹事生非的人,在必要之時,為了生存而採取一些詭計是可以理解的,但大頭黑步甲是一個渾身甲冑、崇尚武力的傢伙,為什麼也要採取這種弱者的手段,對此作者感到非常難以理解。

  經過再三研究,在一次實驗中,終於真相大白,吃盡苦頭、被折騰的夠嗆的大頭黑步甲,已經把自己的秘密吐露出來了。當蒼蠅戲弄它,舔它沾有黏液的嘴唇,把它當作一具屍體時,想吸盡所有可口的汁液的時候,大頭黑步甲受到了威脅,它慌忙的騰地翻轉身子,拼命的逃跑。此時它已經大亂方寸,慌不擇路地拼命逃遁。它那一貫的伎倆已經不見蹤影,確切地說他根本就無計可施了。

  生物學著作《昆蟲記》讀後感800字 篇9

  在幽靜充滿甜美的鄉村田園裡,昆蟲植物隨處可見,可是在那兒奇妙的昆蟲世界裡,有無數的秘密我們人類還沒解知。但十八世紀到十九世紀有一位著名的昆蟲學家,為我們打開了那趣味、充滿神秘的昆蟲世界的大門。他打破那時人們對昆蟲的傳統看法,突破了人類對昆蟲世界的遐想。他就是人類歷史上著名的昆蟲學家—法布林。

  初次拿起《昆蟲記》時,以為它就是那種平凡枯燥的科普書,但我翻開第一頁,就發現《昆蟲記》不僅僅是一篇介紹大自然昆蟲世界無窮神秘的科普書。並且還是一篇優美、充滿詩意的優秀文學作品。讀這本書時,就像在科普書籍和文學佳作中遨遊。如同步入了大自然昆蟲的世界裡。它主要描述介紹了昆蟲的本能、習性、勞動、婚戀、生育和死亡等等自然知識。

  金步甲是毛蟲的天敵,所以他就成了花壇、菜地的“園丁”。這個很勇敢的“園丁”。卻有著人們無法瞭解的一點。那就是,在婚配後,雌蟲要吃掉雄蟲。認真觀察的法布林,觀察到了這一點,向人類詳細的闡述了這一點。原先金步蟲和螳螂一樣,這就是他們的一種婚俗。雄蟲為了滿足雌蟲婚後的需要,才犧牲自我,在人們觀察不到的那一點,而法布林卻那敏銳的眼神,經過反覆的試驗觀察到了。可見法布林對昆蟲的無比熱愛。

  蟬是大自然的歌唱家,它在樹上為樹下乘涼的人高聲歌唱,可人們不喜歡它。法布林他拋開了一切人們對蟬的開法,開始潛力研究,不久,他發現蟬很勤勞,是一位自食其力的勞動者。讓我懂得看人不能看表面,要像法布林那樣細心觀察,像蟬一樣勤勞。

  昆蟲和人類一樣,有勤勞的人有懶惰的人,有聰明的人有伶俐的人,有老實憨厚的人,昆蟲和人類息息相關,我們人類應當愛護昆蟲,保護綠色家園,讓大家的生活變得更加和諧完美,讓人類的生活充滿了樂趣。

  法布林用那熱愛科學,執著追求,認真嚴謹的觀察和探索精神去了解自然界,發現大自然中的奧秘,為我們講述了昆蟲界的科學知識。他的那種精神令我折服,我要用這樣的精神去對待學習,對待生活,對待身邊的一切。

  生物學著作《昆蟲記》讀後感800字 篇10

  你想知道昆蟲的世界有多麼精彩嗎?那你一定要讀一讀法國作家法布林的《昆蟲記》,這本書的作者透過仔細觀察,多次昆蟲的生存與環境息息相關結構特徵、生活習性、繁殖和捕食的方式,用生動幽默的語言向我們展現了一個無比奇妙的昆蟲世界。

  “你可以看到它的八隻眼睛閃閃發光,像黑暗中的鑽石;你可以看到它那厲害的螯角張的大大的,準備一口咬去。”“灰蛾的幼蟲一露出地面,赤條蜂就衝出去一把將它抓住了,然後伏在它的背上,像一個熟練的外科醫生一樣,不慌不忙地用刺把毛蟲的每一節都刺一下。”《昆蟲記》所描寫的昆蟲都活靈活現,讓我們眼前看到的不在是文字,而是生動的畫面,像動作電影的一樣過癮,這些只有經仔細觀察後才能寫出來。

  當我閱讀《昆蟲記》時,我看到法布林專心致志地觀察毛蟲的旅行,看到他不顧危險和條件艱苦捕捉蜘蛛與黃蜂,看到他大膽的提出假設、謹慎做實驗、反覆驗證實驗過程與得出的資料,一步一步推斷出高鼻蜂毒針的作用時間與效果,狼蛛的捕食過程,松毛蟲列隊辦法,孔雀蛾的聯絡方式……,實驗經常失敗,他分析失敗的原因後又開始新的實驗。這一次,我感受到了法布林的“科學精神”的內涵。

  將書中的內容與我們生活中所發生的事情逐一對比,就會發現,原來昆蟲的世界和我們的世界有很多相似之處。他們有智慧、有紀律、有品格,如:蟋蟀把穴挖在朝陽的斜坡上的草叢中,這樣雨水不會灌進洞穴裡去;松毛蟲出行列隊,第一隻吐絲引導下一隻,後面的毛毛蟲都依次效仿,這樣就都不會迷路;狼蛛的心胸寬廣,不管孩子是否親生,都一視同仁。為何我以前就沒發現這一點,而昆蟲學家亨利。法布林卻能發現?法布林將一生的精力都投入到昆蟲的研究中,因此,他發現了昆蟲的許多不為人知的事情。他為什麼能夠用一生的時間來研究昆蟲呢?因為他把昆蟲看作朋友,尊重生命,熱愛大自然,嚮往大自然。

  《昆蟲記》在科學和文學上都有極高的地位,所以被譽為“昆蟲史詩”。法布林也被譽為“科學界的詩人”。不讀這本書,我實在是想不到,昆蟲的世界是如此豐富,如此微小的生物也能如此精彩。昆蟲的生存與環境息息相關,我們應保護昆蟲,熱愛大自然,多觀察身邊的小事,更要學習法布林的“科學精神”。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