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朱光潛《談美》有感

讀朱光潛《談美》有感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朱光潛《談美》有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最近讀朱光潛之《談美》,頗有自己一般想法。

  美在彼岸,這是多數人的心理。愛情裡常有人感概得不到的卻是最好的,對於審美心理,這句話好似也是適用的,比如有一個地方我並未去過,那麼那地方在我心中卻是極美的,到我真正來到這個我心嚮往之的地方時,這地方卻遠沒有我想象中得這麼有趣味了。

  究其原因也許在於每人心中或多或少藏著一角空中庭院,她是全部的審美預期,而這審美預期卻凝結著我們對人生天地之間最美好的希望。這一角庭院,便是事物價值評判的尺度了。陌生的一塊地方總是被灌入了許多美好的希望,承擔起它“揹負不起的重量”。然而,那陌生之地若符合人們的審美預期,那這地方應會得到人們的認可,甚至於讓一部分並不屬於這兒的人得到歸屬感,好似讓人尋到了安生立命的根本與讓精神得以駐足的家園。“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詩仙李白一生好入名山遊,卻與天柱山結下不解情緣,其中就裡,或許可以從其詩句中尋找答案,“奇峰出奇雲,秀木含秀氣。清晏皖公山,巉絕稱人意。”皖公山即天柱山,她能“稱人意”,因此才有後文的“默然遙相許,欲往心莫遂。“待吾還丹成,投跡歸此地”,這就是李白的天柱山情緣吧。

  審美預期意味著心中一塊美好的所在,然而並不能因為它而輕視了許多本應稱道的美。同樣是李白,他的足跡遍佈盛唐的土地,他亦以極大的熱誠,以手中的筆,寫下描繪這大好河山奇絕的'詩篇。余光中有詩讚李白,雲:“秀口一吐,便是整個盛唐”,詩人之為詩人,不是沒有根據的。然而,能意識到這點的能有多少人呢,更不要妄談做到這一點了,“天下清景,不擇賢愚而與之,而吾特疑專為我輩(詩人)設”,詩人走到哪,美便在哪顯現。從這個角度理解佛偈“庭前柏樹子”的典故,亦是可行的,故事講得是一個僧人問趙州和尚“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曰:“庭前柏樹子。”美在當下,美就是對當下現實的關照,就是在這關照下對美感的把握,美是“庭前柏樹子”,亦是“昨夜欄中失一牛”,只可惜,僧人對這個回答並不滿意,問了句:“和尚莫不將境示人?”可見即是智慧明達之士,亦少能看見世界的本來的面貌,本來禪宗最是“務實”,卻在這務實的社會成為了玄而又玄的東西,難道不值得嘆息與悲哀嗎?

  如果說這角空中庭院是根植於審美心理裡的潛意識的話,那麼個人情緒毫無疑問是審美心理的顯意識。所謂“心晴的時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時候,晴也是雨”,便是極有見地的話語。若將個人情緒把握到極致,再讓所見事物染上我之色彩,那所成作品便極富美感與詩意,足以流傳千古,邁入永恆了。葉嘉瑩教授講李煜詞時就中肯地講到,“正是李煜以全心去感受哀愁,才能以深情銳感探觸到宇宙人生的某些真理和至情。才能以一己回首故國之悲,寫出了千古人世的無常之痛,而且更以‘春江秋月’及‘一江春水’如此真切直接的形象,表現出超越古今的口吻和滔滔無盡的氣象。”個人情緒作為個體對宇宙生命的感悟,在文學作品中實不可離,即便如大恬靜陶潛之作,亦充滿著陶潛之真性情,以及人生大感悟。

  另說一句題外話,當代文壇的許多作品,如果空虛也算是感情的話,那麼它們卻也是極好的作品了。

  如前所述的是個人審美心理,但許多個人共同生活在一個共同體之中,這共同體有著共同的生活方式,民俗習慣,有著相同的社會規範,以此形成的價值認同就是社會審美心態。社會審美心態在不同民族、不同國家間對相同事物的審美意蘊有著相當大的區別。別的例子姑且不論,就我國傳統詩歌意象而言,其中意蘊差別就相當之大。比如說,同一個月亮,在我們中國人看來,多帶著思鄉的調子;同一片杜鵑花,在我們的眼中,多帶有令人滴血的悲鬱;同一片梧桐葉,多帶有難言的悵然與失落;而外國則多不具備這樣的意蘊。這樣的區別亦會造成話語規範的區別,這區別落實在文字中,就會造成社會文字審美心理的區別,這造成了西方文化與東方文化的隔,現在東方文化對西方文化的吸收使得東方文化對西方文化的隔膜逐漸消除,卻在一定意義上造成了對本民族文化傳統的隔,這無論如何也是是值得注意的。另一方面,西方對東方的隔膜卻一直存在,中華詩詞在中國古典文化最為璀璨,卻對西方隔膜最深,究其原因則是社會接受美學的原因了,文化界不僅要做到引進來亦要做到走出去,而後者在當下顯得尤為緊迫。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