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題材小兵張嘎觀後心得5篇
抗戰題材小兵張嘎觀後心得5篇
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以後,有這樣的時機,要好好記錄下來,從而不斷地豐富我們的思想。一起來學習心得體會是如何寫的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抗戰題材小兵張嘎觀後心得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抗戰題材小兵張嘎觀後心得5篇1
《小兵張嘎》這部經典老電影伴著我的父母長大,如今這部電影豐富著我的精神生活。使我百看不厭,並對裡面主人翁嘎子的那股子嘎勁和劇中的經典臺詞模仿得形象逼真!因為太喜歡嘎子這種不畏堅辛,不怕犧牲,機智勇敢的這種小八路精神了!故事講述抗日戰爭時期,生活在冀中白洋淀的小男孩張嘎子與唯一的親人奶奶相依為命,為了掩護在家養傷的八路軍偵察員老鍾叔奶奶英勇犧牲在日本侵略者的刺刀下,而老鍾叔為了掩護鄉親們被敵人逮捕。
帶著老鍾叔給他做的一把小木頭槍,嘎子歷經艱辛找八路軍。在城裡第一次遇到羅金保叔叔時,見到老羅叔腰裡彆著把真槍,帶著黑眼鏡還騎著一輛單車。機智勇敢的嘎子以為老羅叔是個漢奸,用一杆木頭槍準備繳下老羅叔的真槍。被老羅叔反擒,嘎子不驚也不慌,沉著地稱:繳老羅叔的槍是為了換飯吃,老羅叔一眼就知道這小機靈鬼準是白洋淀的張嘎子。家煙筒,
幹出很多可笑的嘎事兒,在區隊長的教育下,在八路軍這個革命大溶爐裡,嘎子成熟了,更加堅強了,為了保護老百姓,嘎子不幸被俘,關在鬼子炮樓的底層。
我不僅崇拜和敬仰嘎子的這種英勇品質,還喜歡他身上那股子嘎勁,愛他那股子不服輸的淘氣勁兒。
我們今天的生活遠離戰爭和硝煙,那是無數先輩用血肉之軀和鮮血換來的,換來了我們今天的美好生活,換來了我們中國人的尊嚴!我們作為新世紀的兒童除了學習更多的知識本領和技能以外,要愛自己,愛別人,愛集體,愛國家。
抗戰題材小兵張嘎觀後心得5篇2
今天,班主任帶領我們看了《小兵張嘎》這部電影。這部影片主要描寫了抗日戰爭時期,在河北省白洋淀的一個叫“鬼不靈”的村子裡,有一個調皮可愛的少年—張嘎子,他和奶奶相依為命。有一次敵人來掃蕩,殺了為掩護八路軍的奶奶,抓走了小嘎子的朋友老鍾叔。小嘎子下決心要為他們報仇,於是從一個調皮的孩子變成了一個成熟合格的小八路軍戰士,引發了一幕幕可歌可泣的故事。
看了這部影片,我為小嘎子的'機智勇敢堅強不屈不撓的精神所感動。在殘酷的對敵鬥爭中,嘎子勇敢地面對,機智巧妙的與敵人周旋,一次又一次出色地完成了游擊隊交給他的任務。他正是抗日戰爭中千千萬萬個抗日小英雄的代表。在血雨腥風的環境下,他堅強勇敢、積極面對困難,他正是我們現代青少年學習的榜樣。
我們生在紅旗下,在父母和老師的精心呵護下茁壯的成長,本應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但有些同學浪費光陰,荒廢學業。湖北某市有個小學生沉迷網遊,難以自拔,學習一落千丈,家長為幫其戒除網癮,竟帶著孩子徒步沿路乞討到南京大學。這類少年與嘎子相比應該感到多麼慚愧啊!有些同學遇到一點挫折就尋求父母與老師的幫助,不能像嘎子那樣積極的去面對。有一次,跳繩比賽上有一個同學把腳磨了一個大水泡,哭哭啼啼地給家長打電話,讓家長把他揹回去。這樣的孩子就是溫室裡的花朵,連這點小事都做不好,將來怎麼能承擔大任?
我們應該努力學習,珍惜現在的美好時光,不辜負老師,家長對我們的殷切的希望,爭做新時期的好少年。
抗戰題材小兵張嘎觀後心得5篇3
最近,我觀看了一部愛國影片《小兵張嘎》,讓我感觸頗深。這部影片主要講述了在一個小村莊,小孩張嘎帶領幾個同齡夥伴為了保衛祖國,如何機智、勇敢地與日本鬼子進行戰爭的事。
透過觀看這部影片讓我感受到了在當時的戰亂年代,幾個十一、二歲的小孩能夠為了自己的祖國會不顧個人安危,參加到抗日戰爭的隊伍中。我們現在多幸福啊!天天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裡,有辛勤的園丁教我們學習知識,教我們學做人,雖然我們現在不需要冒著生命危險來保衛我們的祖國,但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是他們當時的流血犧牲換來的。我們生活在這樣的幸福年代還有什麼不應該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富強。要想建設我們的祖國不是嘴上說說而已,應該拿出行動來。我們現在主要任務就是好好學習,掌握過硬的本領,將來才有能力建設我們的祖國。以前我特別貪玩,認為別人都能夠養活自己,難道我長大了會養不活自己。看了這部影片之後,我認為我以前的想法太不應該了。從現在開始,我一定會好好學習,掌握真正的本領,將來才有能力建設我們的祖國。
我也真心的希望同學能夠把握現在的美好時光,學好知識,學會做人。長大後才能使我們的祖國更加強大,才能保證我們中國人不再受到外國人的欺負。
抗戰題材小兵張嘎觀後心得5篇4
前不久,老師給我們推薦了一本非常好看的書——《小兵張嘎》。我以前看過關於張嘎的老電影,這次再看書,讓我對這個小英雄又有了更深的認識。
這本書寫了1943年發生在冀中平原白洋淀地區的事情。張嘎子從小父母雙亡,相依為命的奶奶為了掩護在她家養傷的八路軍,也被鬼子殺害了。嘎子從此孤身一人。但失去親人的悲痛不但沒有使嘎子意志消沉,而且在他幼小的心靈中堅定了復仇的信念。
嘎子聰明淘氣,愛上樹掏鳥,愛下河摸魚,還愛搞點惡作劇。看著他的那些有趣的故事,體會他的那種心情,就像是我們自己的故事一樣,讓人倍感親切。嘎子機智勇敢,臨危不懼,為了把日本鬼子引到八路軍設好的埋伏圈,冒著生命危險與“白脖”周旋,幫助八路軍成功地打敗了鬼子的部隊。他從一個為親人報仇而踏上戰鬥之路的孩子,成長為一名八路軍真正的小偵察員,處處都表現出他的機靈頑強。
嘎子的故事給我帶來了閱讀的樂趣,嘎子的精神也為我樹立了學習的榜樣。他那種身處險境卻積極樂觀的精神對我產生了極大的鼓舞。今天的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雖然沒有經歷戰爭的'洗禮,但我們的生活中也會遇到挫折和困難。想想以前,一有困難我就不知所措,甚至打退堂鼓。有一次,我在英語課外班上的測驗成績不好,覺得自己學不好英語,就想放棄這門課。後來,在媽媽的鼓勵下,我才重拾信心,堅持學了下來。看了嘎子的故事,我覺得自己好慚愧。從他的身上,我看到了一種精神,一種從容不迫,樂觀向上的態度。讓我懂得了,遇到困難時不能被它嚇倒,要保持冷靜,勇敢面對,開動腦筋,積極思考,就一定會戰勝困難,取得成功。
抗戰題材小兵張嘎觀後心得5篇5
最近,我滿懷著激動的心情讀完了《小兵張嘎》這本書。
有一個生活在白澱的小男孩,他叫張嘎,綽號——嘎子。他只有唯一一個親人,那就是她的奶奶,他們倆相依為命,本來日子過得挺安寧的,可不幸的是奶奶為了掩護在家養傷的八路軍偵查連長鍾亮,犧牲在日軍大隊長龜田的刺刀之下,張嘎心裡悲痛交加,他心中燃起了復仇的火焰,他發誓一定要為奶奶報仇雪恨。於是張嘎決定加入八路軍。
由於張嘎年紀尚小,所以上級沒有同意他上陣殺敵,而是先讓他當個小偵察員。張嘎的眼睛裡總是透露出機智、勇敢,他不管遇到什麼困難都不會輕易放棄,他從不灰心喪氣。一次嘎子去偵察敵情,一不小心被敵人抓進了碉堡,囚禁在碉堡底層的牢房裡。但嘎子並沒有就此絕望,他在牢房一直在想著出去的辦法。有一天,張嘎聽到外面炮火連天,他知道八路軍來營救他了。他悄悄拿起一根木棍,趁守門的鬼子不注意,一棒打下去,鬼子便昏了過去。張嘎趕緊把牢房的桌子上的一盞煤油燈扔到擱在一邊的稻草上去,一時,濃煙滾滾,本來微弱的小火苗頃刻間變成了足以能把碉堡燒燬的大火,這一次嘎子立了一個大功。我真羨慕嘎子,小小年紀就立了大功,但是我又想到嘎子雖然立了大功,但他的生活依然艱苦,每天得時時刻刻防備敵人,有時還會吃不飽,穿不暖,這點我可比他好多了。
我們很幸運地生長在了這個年代,新中國是以前那些先烈們拋頭顱,撒熱血換來的,他們在那麼艱苦的環境下都能建立新中國,我們在這麼幸福的環境下生活,又有什麼理由不好好學習呢?來吧!讓我們好好學習,將來把先輩們留下來的新中國建設得更加美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