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報警系統維修方案範文(精選5篇)

消防報警系統維修方案範文(精選5篇)

  為了確保工作或事情能高效地開展,往往需要預先制定好方案,方案指的是為某一次行動所制定的計劃類文書。那麼優秀的方案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消防報警系統維修方案範文(精選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消防報警系統維修方案1

  一、室外消防栓、消防水炮、室外泡沫栓系統

  維保措施:

  1、每月對消火栓、固定消防水炮、泡沫消火栓上所有的控制閥門進行檢查,保證所有控制閥門處於正常關閉狀態。

  2、每月檢查消火栓栓口是否有滲水,消防水炮直流、水霧轉換是否靈活,轉角轉動是否靈活,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3、定期轉動炮身,零部件如有損壞應及時更換。

  4、定期為鋼珠槽盒渦輪蝸桿加入潤滑油脂,保持操作轉動處於靈活狀態。

  5、發現消防炮射程過低及壓力過高時,應及時清除噴口中堵塞的雜物。

  6、每季度對最不利點消火栓進行靜壓壓力試驗。

  7、每半年對室外消火栓箱內的水槍、水帶等裝置進行檢查,器材是否在位,水帶是否有黴變或僵硬問題,發現及時更換和補充到位。

  8、每年對消火栓、消防水炮、泡沫消火栓專用扳手轉動介面悶蓋,必要時加註潤滑油。檢查栓體外表油漆有無剝落,有無鏽蝕,如有應及時修補。檢查橡膠墊圈等密封件有無損壞、老化等情況。

  9、每年對室外消火栓和消防水炮進行一次放水試驗。

  10、每年抽查消火栓和消防水炮的出水及壓力情況。

  二、應急燈、疏散指示標誌系統

  維保措施:

  1、消防應急燈具根據(消防應急燈具GB17945-2000)規範的要求,在電池充電、放電迴路間及主電輸入迴路加熔斷器或其它保護裝置,熔斷器的電流值標誌是否清晰。

  2、每週檢查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標誌是否處於正常完好使用狀態,主電燈顯示錶示正常、故障燈顯示錶示故障、充電燈顯示錶示充電。

  3、每月檢查消防應急燈和標誌燈在斷電的情況是否能啟動應急燈具。

  4、每半年檢查一次應急燈燈泡,當需要更換燈泡時,必須用本廠提供的同一規格與引數的燈泡替換。

  5、每季度放/充電一次,在正常使用中應每隔六個月進行一次放電操作,當放電時間少於額定時間的50%時,須更換電池,更換電池時請注意電池的型號極性,電壓容量。

  三、固定滅火器

  維保措施:

  1、滅火器滅火器是否放置在通風、乾燥、陰涼並取用方便的地方,乾粉滅火器環境溫度-5—+45度為好,二氧化碳滅火器環境適應溫度-10℃--+55℃。

  2、泡沫滅火器,有效期一年,每年維修一次。

  3、滅火器應避免高溫、潮溼和有嚴重腐蝕場合,防止乾粉滅火劑結塊、分解。

  4、檢查壓力錶是否正常。壓力錶外表是否變形、損傷等缺陷,保險銷和鉛封是否完好,滅火器筒體外觀是否有損傷、變形、鏽蝕,噴嘴是否有變形、開裂、老化、噴射軟管應暢通。

  5、滅火器每個月檢查一次,檢查滅火器的外觀、壓力錶、保險銷、鉛封、噴嘴等檢查情況。

  6、每次再充裝前或滅火器出廠三年後,應進行水壓試驗,水壓試驗時對滅火器筒體和儲氣瓶應分別進行。其水壓試驗壓力應與該滅火器上標籤或鋼印所示的壓力相同。水壓試驗合格後才能再次充裝使用。

  7、每日進行一次檢查,滅火器是否在位或者被別圈佔。

  四、固定水冷卻系統

  維保措施:

  1、自動噴淋裝置根據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施工及驗收規範的要求,(GB50261-20xx)每日進行水力控制閥、開閉狀態檢查。

  2、每天應對水利控制閥進行外觀檢查,是否有滲水現象,並應保證系統處於無故障狀態。

  3、每月應對噴頭外觀進行一次檢查,發現有不正常的噴頭應及時更換,當噴頭上有異物時應及時清除。

  4、每月檢查消防水罐及消防給水裝置,並應檢查其消防罐儲備水位。同時,應保證消防用水不作它用,發現故障應及時進行處理。

  5、每月應檢查電動蝶閥並做啟動試驗,動作失常時應及時更換維修。

  6、檢查電動蝶閥控制是否靈敏,洩水閥是否啟閉靈活,電動蝶閥遠端啟動和現場就地啟動雙重功能是否正常,動作訊號和故障訊號是否能及時反饋回撥控中心。

  7、現場模擬火災進行噴水試驗,檢視消防系統能否正常動作及各種訊號是否反饋回消防調控中心。

  8、冷卻噴淋裝置進水管上的控制閥門應每個季度檢查一次,核實其處於全開啟狀態。

  9、每個季度應對冷卻噴淋裝置進行一次出水試驗,檢查冷卻噴淋裝置出水情況是否正常。

  10、每年應對水源的供水能力進行一次測定。

  11、每年應對消防儲水裝置進行檢查,修補缺損和重新油漆。

  五、固定泡沫滅火系統

  維保措施:

  1、泡沫滅火系統根據(泡沫滅火系統施工及驗收規範GB50281-98)每季度應對系統進行檢查,對泡沫產生器、固定式泡沫炮、泡沫比例混合器進行外觀檢查,應完好無損。

  2、每季度對壓力錶、管道過濾器、金屬軟管、管道及附件不應有損傷,電源和電氣裝置工作狀況應正常。供水水源及水位指示裝置應正常。

  3、每年應對泡沫系統進行檢查,泡沫混合液立管和液下噴射防火堤內泡沫管道及泡沫發生器進口端控制閥後的管道外,其餘管道應全部沖洗,清除鏽渣。

  4、對泡沫滅火系統中的液上及液下噴射、固定式泡沫炮和泡沫滅火系統進行噴泡沫試驗,並對系統所有的裝置、設施、管道及附件進行全面檢查。

  5、每月檢查PC8泡沫產生器的吸氣孔是否暢通,不被雜物堵塞。密封玻璃隔板是否完好,如有損壞應立即更換。產生器部件完好,發現損壞件應及時調換。

  6、檢查電動蝶閥控制是否靈敏,洩水閥是否啟閉靈活,電動蝶閥遠端啟動和現場就地啟動雙重功能是否正常,動作訊號和故障訊號是否能及時反饋到調控中心。

  7、現場模擬火災進行噴水試驗,檢視消防系統能否正常動作及各種訊號是否反饋回消防調控中心。

  8、每週定期轉動炮身,零部件如有損壞應及時更換。

  9、保護炮體清潔,每次噴射泡沫後應用清水將流道沖洗乾淨。

  10、每半年定期為鋼珠槽盒渦輪杆加入潤滑油脂,保持操作轉動處於靈活狀態。

  六、消防泵系統

  維保措施:

  1、每週檢查消防泵電源是否處於正常工作狀態,泵體是否有滲水,消防水泵啟動運轉是否正常。

  2、每週消防泵啟動執行一次,在泵房現場手動啟動及連鎖投用系統聯動啟動,是否保證消防泵正常啟動及故障訊號反饋回撥控中心。

  3、每半年進行一次消防泵電源檢查是否處於正常工作狀態,泵體是否有滲水,試驗和檢查壓力錶,消防水泵啟動運轉是否正常,軸封處密封無洩漏現象,流量是否符合額定流量要求。

  4、檢查消防泵遠端啟動、就地動作及有關聯動訊號顯示,實測一次消防水泵的實際流量、壓力,消防泵殼是否有滲漏、冒汗等缺陷。

  5、檢查現場手動啟動及遠端啟動是否正常,測試消防泵連鎖投用,主備泵的切換功能,主泵故障,備用泵是否能自動投入,消防泵故障訊號是否能反饋至調控中心。

  消防報警系統維修方案2

  為加強城市公共消防設施建設管理,完善公共消防設施建設與維護保養工作,確保公共消防設施完好、有效,保障經濟建設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建築設計防火規範》(GB50016—20xx)、《消防給水及消火栓系統技術規範》(GB50974—20xx)等法律法規,結合我市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標

  按照《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公共消火栓管理暫行辦法》(新政辦發〔20xx〕141號)檔案要求,進一步細化公共消防設施建設、管理和維護保養工作職責,儘快扭轉公共消防設施建設滯後、維護保養不到位的局面,完善我市公共消防設施建設,切實提高城市抗禦火災和其他災害事故的能力,使市政消火栓、消防水鶴滿足滅火應急救援需要,保障全市消防形勢安全穩定。

  二、建設標準

  (一)消火栓和消防水鶴設定範圍

  根據《建築設計防火規範》(GB50016—20xx),城鎮(包括居住區、商業區、開發區、工業區等)應沿可通行消防車的街道設定市政消火栓系統,民用建築、廠房、倉庫、儲罐(區)和堆場周圍應設定室外消火栓系統,用於消防救援和消防車停靠的屋面上,應設定室外消火栓系統。

  根據《消防給水及消火栓系統技術規範》(GB50974—20xx),市政消火栓宜採用地上式室外消火栓,在冬季宜採用乾式地上式室外消火栓,宜設定消防水鶴。當採用地下式室外消火栓,且地下式室外消火栓的取水口在冰凍線以上時,應採取保溫措施。

  (二)市政消火栓設定要求

  根據《消防給水及消火栓系統技術規範》(GB50974—20xx),市政消火栓宜採用直徑DN150的室外消火栓,並應符合下列要求:

  1.室外地上式消火栓應有一個直徑為150mm或100mm和兩個直徑為65mm的栓口。

  2.室外地下式消火栓應有直徑為100mm和65mm的栓口各一個。

  3.市政消火栓宜在道路的一側設定,並宜靠近十字路口,但當市政道路寬度超過60m時,應在道路的兩側交叉錯落設定市政消火栓。市政消火栓的保護半徑不應超過150m,且間距不應大於120m。

  4.市政消火栓應佈置在消防車易於接近的人行道和綠地等地點,且不應妨礙交通,應距路邊不宜小於0.5m,並不應大於2m;距建築外牆或外牆邊緣不宜小於5m;應避免設定在機械易撞擊的地點,當確有困難時應採取防撞措施。

  5.市政給水管網的閥門設定應便於市政消火栓的使用和維護,並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室外給水設計規範》(GB50013—2018)的有關規定。

  6.設有市政消火栓的給水管網平時執行工作壓力不應小於0.14MPa,消防時水力最不利消火栓的出流量不應小於15L/s,且供水壓力從地面算起不應小於0.10MPa。

  7.地下式市政消火栓應有明顯的永久性標誌。

  (三)消防水鶴設定要求

  根據《消防給水及消火栓系統技術規範》(GB50974—20xx),嚴寒地區在城市主要幹道上設定消防水鶴的佈置間距宜為1000m,連線消防水鶴的市政給水管的管徑不宜小於DN200。消防時消防水鶴的出流量不宜低於30L/s,且供水壓力從地面算起不應小於0.10MPa。

  三、責任分工

  (一)制定本年度新建消火栓、消防水鶴施工計劃,明確建設及公共消防設施維護保養資金,並提請列入地方財政預算,屬於固定資產投資範圍的,列入地方固定資產投資計劃。

  責任單位:市住建局

  配合單位:市財政局

  (二)將公共消防設施建設、維護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與其他公共基礎設施統一規劃、統一設計、同步建設。市政消火栓、消防水鶴建設選用的產品必須符合國家標準,並經法定檢驗合格。禁止使用未經檢驗或者檢驗不合格的產品。

  責任單位:市住建局

  配合單位:市發改委、自然資源局、消防救援大隊

  (三)加強市政消火栓、消防水鶴維護和管理,確保消防供水設施完好有效。根據實際配備專(兼)職檢修人員,定期維護市政消火栓、水鶴,並在冬季採取有效的防凍措施,確保公共消防設施保持完好有效。對不符合規定的市政消火栓、消防水鶴,應當及時進行整改,每年2月底前上報維修計劃,每年9月15日完成維護保養工作。同時,要建立健全市政消火栓檔案,提供水源建設圖紙及地理位置座標。

  責任單位:市住建局

  配合單位:市清源水務公司

  (四)公共消防設施及其給水管線的建設設計及質量,應當符合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消防供水設施的施工單位必須按照批准的設計施工,不得擅自變更。每年9月15日前完成市政消火栓建設,竣工後建設單位應當在10日內向市住建局提出驗收申請,市住建局應聯合市消防救援大隊一同驗收。

  責任單位:市住建局

  配合單位:市消防救援大隊

  (五)供水部門應當會同市消防救援大隊,每半年對公共消防設施進行1次普查,對檢查發現問題應當在10個工作日內開展維修工作,維修完成後反饋至市住建局、消防救援大隊。

  責任單位:市清源水務公司

  配合單位:市住建局、消防救援大隊

  四、工作要求

  (一)強化組織領導。各街道、各部門要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把公共消防設施維護保養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全面推動工作落實。要進一步強化公共消防設施維護保養體系建設,在職責落實、人員配備、經費投入等方面予以保障。

  (二)強化宣傳教育。各街道、各部門要以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為導向,廣泛開展消防安全教育宣傳,進一步增強全民消防安全意識,讓廣大群眾熟練消防基本技能,增強抵禦火災能力,使消防安全工作更加深入人心。

  (三)強化工作落實。各街道、各部門要建立健全公共消防設施保養措施和機制,紮實開展拉網式排查,對發現問題逐項列出清單,定期開展維護保養,做到底數清、情況明。

  消防報警系統維修方案3

  為補齊無物業住宅小區民生基礎設施短板,加強無物業住宅小區消防設施維修改造工作,不斷夯實火災防控基礎,提高無物業住宅小區消防安全係數,根據《漳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全市無物業住宅小區消防設施維修改造工作的指導意見》(漳政辦〔20xx〕10號)要求,經縣政府同意,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福建省消防條例》《福建省黨政領導幹部安全生產責任制實施細則》等相關規定,按照“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和“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的要求,堅持問題導向,積極履行屬地管理職責,排查整治轄區無物業住宅小區消防安全隱患,力爭在20xx年前完成全縣無物業住宅小區消防設施的維修改造,提高消防設施標準,消除消防安全隱患,預防火災事故發生。

  二、明確部門職責

  縣政府為責任主體,對本轄區無物業住宅小區消防設施維修改造工作總負責,成立無物業住宅小區消防設施維修改造工作領導小組,縣安辦作為牽頭單位,縣消防大隊、城管局、財政局,鎮(區),村(社群)作為成員單位,並明確職責分工,加強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結合我縣實際情況,統籌安排財政資金,明確改造內容、改造標準、改造金額、完成時限等相關事項。

  縣安辦:發揮綜合協調、監督作用,定期召開工作例會,研究解決改造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彙總進展情況及相關資料報表,總結經驗成效,全面推動實施。不定期組織相關部門開展無物業住宅小區消防設施維修改造工作督查檢查、對推進不力、工作不落實的部門和單位進行通報,並提出問責意見。

  縣消防大隊:負責制定無物業住宅小區消防設施改造標準,提供技術指導以及施工前後把關,對轄區各無物業住宅小區消防設施維修改造設計方案進行稽核,並參與竣工驗收。

  縣城管局:負責配合鎮(區)做好轄區無物業住宅小區消防設施維修改造的相關工作。

  縣財政局:負責轄區無物業住宅小區消防設施維修改造費用的資金統籌保障。

  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各鎮人民政府:負責組織實施的具體工作,作為轄區無物業住宅小區消防設施維修改造專案的.業主單位,統一公開招投標,按程式確定中標單位,督促中標單位嚴格按照洋防要求、改造標準進行設計、施工、監理等相關工作。

  村(社群):負責宣傳引導,加強與業委會、業主的日常協調,協助化解在改造工作中出現的矛盾糾紛,並配合做好相關改造工作。

  三、明晰程式步驟

  (一)開展動員部署

  縣政府組織召開動員部署大會,部署轄區縣消防大隊、城管局、財政局、鎮(區)、村(社群)等相關單位按職責分工共同推進。各鎮(區)、相關部門也要結合實際召開會議進行部署,確保無物業住宅小區消防設施維修改造工作有序打推進。

  (二)開展調查摸底

  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各鎮人民政府要迅速組織村(社群)開展全縣無住宅小區基本情況(詳見表1)進行全面摸底排查,摸清轄區無物業住宅小區消防設施缺損嚴重程度,建立臺賬;並於3月15日將無住宅小區基本情況上報縣安辦。

  (三)確定改造內容

  縣安辦牽頭統一組織有關工作人員,並聘請第三方消防服務機構對轄區無物業住宅小區消防設施缺損情況進行深入全面普查,確定改造內容和改造標準,測算改造費用,並根據各小區消防設施缺損嚴重程度進行分門別類,按照“輕重緩急”原則排列改造順序,重點優先改造室內(外)消火栓系統、自動滅火系統、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和防排煙系統故障等小區,制定轄區無物業住宅小區消防設施維修改造明細彙總表,並形成相關書面報告。

  (四)制定改造方案

  縣政府將根據轄區全面普查情況,制定轄區無物業住宅小區消防設施維修改造方案,發文公佈實施,任務分解到位,責任明確到人。

  (五)安排改造資金

  無物業住宅小區消防設施維修改造資金列入地方財政預算,由縣財政資金統一全額出資。

  (六)全面組織實施

  1.專案申報

  無物業住宅小區消防設施維修改造專案由村(社群)統一向鄉鎮人民政府書面申報,由鄉鎮人民政府按計劃統一組織實施,業主、業主委員會配合做好相關工作,村(社群)負責改造過程的宣傳導和相關協調工作。

  2.現場施工

  無物業住宅小區消防設施維修改造專案由鎮(區)透過公開招投標方式按程式確定“設計、施工、監理”等相關單位,嚴格按照消防部門審定的維修改造設計方案及施工圖進行現場施工、監理等相關工作。

  3.竣工驗收

  無物業住宅小區消防設施維修改造專案完成後,由鎮(區)會同縣消防大隊、城管局等有關部門聘請第三方消防服務機構按程式組織竣工驗收。可先行試點改造1個典型的消防安全隱患小區,經竣工驗收合格後,總結成功經驗,召開工作經驗宣傳推廣會議,向全縣全面推廣實施。

  4.健全管理機制

  縣政府建立物業管理聯席會議制度,構建“分工明確、齊抓共管”的部門聯動工作格局,形成工作合力,健全長效管理機制,增強基層物業管理力量,優選配強城管部門和各鎮人民政府專職物業管理工作人員,加大業務培訓和指導力度,提升監管人員的綜合業務能力,並透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引入第三方管理服務機制,切實達到第三方查問題、除隱患、解難題的工作效果,同時加強新聞媒體的宣傳教育,引導業主規範個人行為自律,自覺杜絕“雜物堆積、佔用消防通道、亂停車亂充電、違章搭蓋”等安全隱患行為,確保小區環境消防安全。

  四、強化責任考核

  全面構建消防責任體系,將轄區消防設施維修改造工作納入各鄉鎮政府的年度消防責任目標,作為年終績效考核內容之一。

  各鎮(區)對本轄區消防安全工作總負責,政府主要負責人為第一責任人,分管負責人為主要責任人,牢固樹立科學安全發展理念,把消防安全工作擺上重要位置,層層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制,逐級下達責任目標,逐級考核消防安全隱患整改成效。

  消防報警系統維修方案4

  為補齊無物業住宅小區民生基礎設施短板,加強無物業住宅小區消防設施維修改造工作,不斷夯實火災防控基礎,提高無物業住宅小區消防安全係數,根據《漳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全市無物業住宅小區消防設施維修改造工作的指導意見》(漳政辦〔20xx〕10號)和《雲霄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全鎮無物業住宅小區消防設施維修改造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雲政辦〔20xx〕12號)檔案要求,經鎮政府研究同意,制定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福建省消防條例》《福建省黨政領導幹部安全生產責任制實施細則》等相關規定,按照“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和“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的要求,堅持問題導向,積極履行屬地管理職責,排查整治轄區無物業住宅小區消防安全隱患,力爭在20xx年前完成全鎮無物業住宅小區消防設施的維修改造,提高消防設施標準,消除消防安全隱患,預防火災事故發生。

  二、明確部門職責

  鎮政府為責任主體,對本轄區無物業住宅小區消防設施維修改造工作總負責,成立無物業住宅小區消防設施維修改造工作領導小組,鎮安辦作為牽頭單位,鎮直有關部門,社群居(村)委會作為成員單位,並明確職責分工,加強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

  鎮安辦:發揮綜合協調、監督作用,定期召開工作例會,研究解決改造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彙總進展情況及相關資料報表,不定期組織相關部門開展無物業住宅小區消防設施維修改造工作督查檢查、對推進不力、工作不落實的社群(村)和鎮直有關部門進行通報。

  鎮村建站:負責配合社群(村)做好轄區無物業住宅小區消防設施維修改造的相關工作。

  鎮財政所:負責轄區無物業住宅小區消防設施維修改造費用的資金統籌保障。

  居(村)委會:負責宣傳引導,加強與業委會、業主的日常協調,協助化解在改造工作中出現的矛盾糾紛,並配合做好相關改造工作。

  三、明晰程式步驟

  (一)調查摸底

  各社群(村)要迅速開展轄區內無物業住宅小區基本情況,全面摸底排查,摸清消防設施缺損嚴重程度,並將附件2的表格及時報送鎮安辦。

  請各社群(村)於20xx年3月20日前報送附件2;並在每月29日前報送工作進度(內容含工作進展、存在問題及下階段計劃和附件3)。各社群(村)也要在每月29日前報送1條工作資訊。

  (二)確定改造內容

  鎮政府將召開動員部署大會,各社群(村)和鎮直有關部門按職責分工共同推進,由鎮安辦牽頭統一組織有關工作人員和消防施工、檢測、評估、維保等單位對轄區無物業住宅小區消防設施缺損情況進行深入全面普查,並根據各小區消防設施缺損嚴重程度進行分門別類,按照“輕重緩急”原則排列改造順序,重點優先改造室內(外)消火栓系統、自動滅火系統、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和防排煙系統故障等小區,完善轄區無物業住宅小區消防設施維修改造明細彙總。

  (三)明確工作責任

  各社群(村)根據雲陵鎮無物業住宅小區消防設施維修改造方案,任務分解到位,責任明確到人。各社群(村)成立無物業住宅小區消防設施維修改造工作領導小組,並將各小區改造任務分解到具體各社群(村)的工作人員,明確工作責任到位,全過程跟蹤推進改造工作,並將任務完成情況作為績效考評重要依據。

  (五)全面組織實施

  1.專案申報

  無物業住宅小區消防設施維修改造專案由社群居(村)民委員會統一向鎮政府書面申報,由鎮政府按計劃統一組織實施,業主、業主委員會配合做好相關工作,社群居(村)民委員會負責改造過程的宣傳導和相關協調工作。

  2.現場施工

  無物業住宅小區消防設施維修改造專案由鎮政府透過公開招投標方式按程式確定“設計、施工、監理”等相關單位,嚴格按照消防部門審定的維修改造設計方案及施工圖進行現場施工、監理等相關工作。

  3.竣工驗收

  無物業住宅小區消防設施維修改造專案完成後,由鎮政府會同縣消防大隊、城管局等有關部門按程式組織竣工驗收,各社群(村)要做好配合工作。

  4.健全管理機制

  鎮政府要構建“分工明確、齊抓共管”的部門聯動工作格局,形成工作合力,健全長效管理機制,增強基層物業管理力量,優選配專職物業管理工作人員,加大業務培訓和指導力度,提升監管人員的綜合業務能力,並透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引入第三方管理服務機制,切實達到第三方查問題、除隱患、解難題的工作效果,同時加強新聞媒體的宣傳教育,引導業主規範個人行為自律,自覺杜絕“雜物堆積、佔用消防通道、亂停車亂充電、違章搭蓋”等安全隱患行為,確保小區環境消防安全。

  四、強化責任考核

  全面構建消防責任體系,將轄區消防設施維修改造工作納入各社群(村)的年度安全生產考核內容。各社群(村)對本轄區消防安全工作總負責,居(村)委會主任為第一責任人,牢固樹立科學安全發展理念,把消防安全工作擺上重要位置。

  各社群(村)、鎮直有關部門要根據各自職責,指定專人負責,按照規定時間節點,將有關工作報送鎮安辦。鎮安辦會組織有關部門開展暗查暗訪,全程督查督促,對實施緩慢、工作不落實的社群(村)和部門進行通報,全力推進工作任務落實到位。

  消防報警系統維修方案5

  一、施工流程

  砼路面切割

  路面炮頭破除

  人工開挖

  消防管道修復

  米沙、土回填

  砼路面澆築

  二、施工準備

  1)技術交底準備

  (1)施工前,由管道專業工程師向施工人員做詳細交底,包括技術問題和施工安排上的要等。

  (2)施工時,由於地下管線不明,將採用人工開挖方式。如遇地下管線將停止施工並及時上報,等待勘察。勘察後得到指令方恢復施工。

  2)材料、機械準備

  (1)施工前將施工所需機械提前半天進場。

  (2)所有施工材料在施工前半天進場確保工程順利進行。

  三、主要施工工藝

  一)混凝土路面破除

  施工步驟

  1、路面靜力切割。

  2、根據現場情況需要,組織施工,正常情況下,先用風鑽機隊老路面實施點對點的打孔成縫,使之開裂。

  3、組織挖掘機,裝載車對拆除後的老路面成塊廢渣進行集中清除,運至指定棄土場。

  4、對老路面下能夠用於填築的土石料可取樣送檢,可用作填築料,運至填方區填築。

  二)混凝土路面澆築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

  1、模板施工

  側面端頭採用鋼模板,鋼模應先塗鋼模油,安裝側模防止模板移位,端頭模板支撐必須牢固、位置正確。控制好混凝土保護層。模板立模拼裝完畢後,進行側向彎曲、垂直度等檢查,經驗收同意後才能進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工作。

  2、砼澆搗

  施工中嚴格控制坍落度,不得任意加水,不得有離析現象,超過初凝時間的混凝土,不得使用(加緩凝減水劑後可適當延長)。

  澆搗用插入式和平板式同時振搗,保證混凝土澆搗的密實,並減少側面氣泡的產生。澆搗混凝土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振搗器拔出時速度要慢,以免產生空洞;

  2)振動時應把握尺度,防止漏振和過振,以徹底搗實混凝土,但時間不能太久,以至造成離析。不允許在模板內利用振搗器使混凝土長距離流動式運送混凝土;

  3)使用插入式振搗器不能達到的地方,?應避免碰撞模板、鋼筋及預埋件等,不得直接地透過鋼筋施加振動;

  4)模板角落以及振搗器不能達到的地方,應輔以插釺插搗,以保證混凝土表面平滑和密實;

  5)混凝土搗實後24小時之間,不得受到振動;

  6)澆搗過程中應密切注意模板變形及漏漿,有發生現象應立即糾正;

  7)模板拆除:混凝土達到一定強度後,才能拆除模板。模板拆卸後,鏟淨鋼模表面,塗鋼模油後,再進行下次模板安裝。

  3、砼路面的抹面

  吸水完成後立即用粗抹光機抹光。邊角等區域性抹光機打磨不到之處可用微型手動抹光器抹光,將凸出石子或不光之處抹平。最後用靠尺板檢查路面平整度,符合要求後用鐵抹子人工抹光。

  4、壓槽

  抹面完成後進行表面橫向紋理處理。壓槽時應掌握好砼表面的乾溼度,現場檢查可用手試摁,砼確定適當後,在兩側模板上擱置一根槽鋼,槽鋼平面朝下,凹面朝上,提供壓紋機過往軌道。

  5、養護

  壓槽完成後設定圍檔,以防人踩、車碾破壞路面,陰雨天還應用草袋覆蓋。砼澆注完成12小時後,可拆模進行養生,養生選擇澆水、覆蓋草袋噴撒養生劑等方法,養生時間與施工季節有很大關係。

  四、安全工作措施

  為保證施工路段能夠安全有序地進行施工,採取半幅施工半幅通車有力保障措施:

  1.距離施工路段兩頭150米、50米處設定醒目交通安全警示牌,“施工路段,車輛慢行”,場內設定“施工重地,閒人免入”;施工現場範圍杜絕有圍觀村民或是停留的社會人員,保障現場絕對安全的施工環境。

  2.施工路段前後各一名專職安全員,中間施工員負責現場安全,通訊指揮用步話機聯絡,前後加強溝通,對現場的棄土運輸車輛及過往車輛人員進行有效引導,避免單線通行塞車情況。

  3、搶修結束後,舊路面挖除的地段應立即恢復好地面的平整,並做好適當壓實工作;有必要的地段修築好道路兩旁的排水,防止路面被沖刷影響通行安全。

  4、加強半幅路面施工期的安全宣傳,加強安全教育,對過往司機、人員及時提醒。

  五、文明施工、環保措施

  1、施工區域將採用彩鋼瓦圍擋,高度1.8米

  2、路段保護所有清除的廢土用加遮蓋物的運輸車運至指定棄土場,沿線不得將任何廢土倒至其路旁和其它不允許的地方,注意保證老路拆除後的路面正常通行。

  3、廢棄物場應規整幾何樣式,禁止隨意堆砌,保證不造成任何水土流失和杜絕汙染自然環境事件的發生。

  4、在車輛運輸過程中應使用遮蓋物,配備好灑水車,運輸道路經常保持溼潤,避免塵土飛揚造成村民生活環境受汙染;構建施工環境、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和諧一體化。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