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疏導治療方案(精選14篇)
心理疏導治療方案(精選14篇)
為保證事情或工作高起點、高質量、高水平開展,時常需要預先制定方案,一份好的方案一定會注重受眾的參與性及互動性。我們應該怎麼制定方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心理疏導治療方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心理疏導治療方案1
【理念闡述】
1、貼近生活的話題,尊重啟發自我體驗。
爸爸和媽媽是孩子最熟悉最親近的人,爸爸媽媽的言行舉止都自然落在孩子的眼裡,關於爸爸媽媽的優缺點,也是孩子最樂意交流的話題。在組織活動時,我靈活的採用“描述生活所見、轉述他人語言、複述故事情節、辯論自己觀點、讚美優點、批評缺點、評論是非、打電話接電話等”多形式,充分調動每位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主動性,激發孩子們最本真的情感體驗。
2、多元互動和諧溝通,促進心理健康成長。
本次心理輔導活動,不同於平時的課堂。首先,我採用“秧田式”擺放桌椅,讓學生和家長面對面的坐於“秧田”的內外兩側,進行面對面的近距離的互動交流(學生和學生互動,學生和家長互動,學生和老師互動,形成多向互動。)再次,孩子約上爸爸媽媽在教室平肩起座,就如父子、母女坐於自己的家中聊天一般,自然親切。充分激起美好情感,逐步完善學生心理健康發展。不僅如此,家長透過親耳傾聽孩子的心聲,有助於更深刻的認識自己身上的不足,將有利於在以後的生活中不斷完善自己。從而促進整個家庭的互動和諧發展。
【活動目標】
引導學生在具體、真實的情境中,透過回憶、訪問、觀察、辯論、評論交流等多種形式互動實踐活動,理解感受爸爸媽媽不同方式的愛,從而培養“我愛爸爸媽媽,我愛我的家”的情感和行為。
【活動準備】
第一步:分工合作,蒐集主題資訊:爸爸媽媽的優點和缺點
學生:
1、觀察生活,記錄生活。注意觀察日常生活中爸爸媽媽的言行舉止,並有意的作簡單的記錄。
2、調查他人,記錄評價。透過調查記錄身邊的人(家人、鄰居、同學等)對爸爸媽媽的客觀評價。
3、搜尋影視節目,寫觀後感。有目的的搜尋有關爸爸媽媽主題的影視節目,寫簡單的觀後感。
4、閱讀文章,寫讀後感。有目的的選擇閱讀有關爸爸媽媽主題的課內外文章(優秀書籍、報紙、雜誌等),寫簡單的讀後感。
家長:
1、提供口頭資料。①描述生活:爸爸媽媽自我評價或爺爺奶奶講述他們所知的爸爸媽媽的事例,注意評價要客觀,不能將自己的主觀意識強加於孩子。②講述故事:講述故事中的爸爸媽媽。(如,影視情節、書中故事、報刊新聞、身邊故事等)
2、提供書面資料。幫助孩子蒐集書籍、報刊雜誌中的主題資訊。(如,幫助孩子一起上網搜尋,一起剪報、劃線摘抄等)
老師:
1、主要收集提供主題文學作品:主題詩詞、散文、小說等。(如,梁曉聲的《慈母情深》、陳運松的散文《媽媽喜歡吃魚頭》、(美國)邦貝克的散文《父親的愛》、朱自清的散文《背影》……
2、準備影視錄影(主題:爸爸媽媽家庭幸福的影片片段)
3、準備歌曲、影片《我愛我的家》
第二步:整理資訊,初步形成觀點。
這是開展本次心理輔導活動的基礎。將蒐集到的資訊資料進行主題歸類整理,更有利於心理輔導活動順利有序地進行。(這一過程,家長和老師也應該幫助孩子一起完成。)
1、根據資訊蒐集的途徑進行歸類。(基本上可以歸成四類)
①觀察生活發現
②調查他人評價
③影視節目觀後感
④閱讀文章讀後感
2、根據蒐集資訊的性質進行歸類。(基本上也可歸成四類)
①媽媽的優點
②爸爸的優點
③媽媽的缺點
④爸爸的缺點
活動說明:以上準備活動是開展本次心理輔導活動的前提,蒐集關於爸爸媽媽優缺點資訊資料的途徑可以是多種多樣的。由於三四年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生活閱歷的限制,他們蒐集資訊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因此,學生家長(爸爸媽媽或爺爺奶奶等)、老師都應該和學生一起參與到蒐集資訊的活動中來,進行資訊蒐集的分工與合作。這樣,不僅可以為本次心理輔導活動作更充分的準備,而且透過家長的參與,在蒐集資訊的過程中,更有利於加強孩子與父母的溝通,拉進距離,這也正是本次心理輔導活動的主要目的。
【活動設計】
環節
活動流程
設計意圖
一、親子聊天室,互動問候
師:各位同學,各位家長,大家好!(停頓,微笑)同學們發現了嗎?今天老師向大家問候的方式和平時的課堂問候有什麼不同?
生:老師今天除了向同學們問好還向家長問好。
師:是呀,在不同的場合,面對不同的物件,問候的方式也該有所不同。同學們今天該怎麼問候呢?
全體生:老師好,家長們好。(師點頭微笑,及時鼓勵。)
家長:大家好。(長時間的掌聲)
師:大家用掌聲歡迎在座的爸爸和媽媽,同時也有請幾位爸爸和媽媽做簡單的介紹。
爸爸:自我介紹(掌聲)
媽媽:自我介紹(掌聲)
學生:介紹爸爸(掌聲)
學生:介紹媽媽(掌聲)
師:透過剛才介紹,我們知道今天來的家長都是同學們的爸爸和媽媽。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關於爸爸和媽媽的故事。(板書:爸爸和媽媽)
心理課輔導課不同於其他學科,力求真實、平等、真誠,對課堂情景及氛圍的創設要求非常高,只有做到這些才能漸漸開啟學生的心門。
因此我透過創設“親子聊天室”和諧情境,讓孩子和爸爸媽媽互動問候,並以“聊聊爸爸媽媽的故事”自然切入話題,這無形中自然拉近孩子和父母之間距離,同時助於活動順利開展。
二、紅隊和綠隊,我支援誰
師:同學們在蒐集關於爸爸媽媽的資訊過程中,有些同學會發現媽媽的愛更無私,有些同學則認為爸爸的愛更偉大。現在我們就分成兩支隊伍:最支援媽媽隊的同學和現場的媽媽們都坐到右邊的綠隊;最支援爸爸隊的同學和現場的爸爸一起坐到左邊的紅隊。
(預設結果:綠隊人數明顯勝於紅隊人數)
心理輔導活動課追求尊重學生的主體心理體驗,而由於人的個體差異,所處環境、遺傳、所受教育等多種因素的不同而千差萬別,所以心理體驗是多樣性的。
因此這一環節,並不急於否定孩子的片面認識。而是根據孩子原來片面認識,尊重、認同並支援他們自己的選擇:爸爸更愛我(我支援紅隊)或媽媽更愛我(我支援綠隊)
從而讓學生獲得自信。
三、誇一誇優點,評論缺點
㈠誇一誇優點
師:同學們根據自己平時的觀察,一定會發現媽媽和爸爸的身上有值得你誇一誇的事情。你可以根據自己的觀察或根據身邊的人對爸爸媽媽的評價,請紅隊和綠隊輪流誇一誇他們的優點。(板書:誇一誇)
1、綠隊誇媽媽——紅隊誇爸爸 (每次請三位輪流發言,形成對立陣勢)
2、根據學生交流,隨機板書整理(預設如下):
媽媽:接送上學,做家務,講故事,買學習用品、衣服……
爸爸:工作勤快,買玩具、肯德基,一起玩……
㈡評一評缺點
師:透過大家交流,大家已經發現了爸爸媽媽身上有很多優點。但爸爸和媽媽也難免會有許多缺點,你可以根據自己的觀察或根據身邊的人對爸爸媽媽的評價,說一說他們的缺點?
1、綠隊評媽媽——紅隊評爸爸 (每次請三位輪流發言,形成對立陣勢)
2、根據學生交流,隨機板書整理(預設如下):
媽媽:愛嘮叨、常生氣、打麻將
爸爸:抽菸喝酒、網路遊戲
……
心理輔導活動的開展,強調學生心理體驗的講述為主體。心理健康教育活動過程更是學生透過傾述釋放自己情緒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教師的作用只是觀察、關心和引導。
在教學中,我注意讓學生回憶自己的真實生活經歷,聯絡父母的行為表現,並透過紅隊和綠隊辯論的形式,輪流誇一誇爸爸和媽媽的優點,評一評缺點。
在討論、交流中進行心理換位的角色體驗,從而重新全面認識爸爸和媽媽。理解爸爸媽媽都在用各自不同的方式,愛著自己。
四、勸一勸父母,改正缺點。
師:透過剛才的交流,我們發現爸爸和媽媽都有缺點,但有了缺點並不可怕,如果能改正這些缺點那該多好呀!你們能幫一幫爸爸媽媽,勸一勸他們嗎?
(學生可以自由選擇下列方式,形成學生和學生,學生和老師,學生和家長等雙向或多向互動交流。)
A、面談(孩子可以直接和現場的家長互動交流)
B、打電話(可以給學生提供手機,讓學生和家長直接通話)
C、寫信(孩子可以把自己的心裡話寫在信上,再交給家長)
D、轉告(孩子可以請老師轉告、請同學轉告、請現場家長轉告)
E、角色表演(可以請老師或同學扮演家長)
為了幫助學生獲得生動的心理體驗,在教學設計中,我注意創設生動形象的心理體驗情景,(面談、打電話、寫信、轉告、角色表演等形式),並以心理換位的體驗,透過勸一勸爸爸媽媽改一改缺點,親子互動溝通,達成相互理解,幫助學生逐步樹立信心,學習人際交往的技能的同時,促進學生心理得到健康發展。
五、議影視情節,談觀後感
師:我們生活中的爸爸媽媽同學們都很熟悉,電影電視中的爸爸媽媽會是怎樣的呢?可課堂播放父愛母愛主題的精彩影視片斷,並將畫面定格在父母特寫的鏡頭。)一起交流交流你們看了電影電視後的感受。
影視故事的生動情節和美好情感,最能觸動學生的心靈,激起美好的情感體驗。
因此,引導學生透過回憶交流優秀影視故事情節,聯想自己父母,體驗暖暖的親情。
六、讀經典文章,說讀後感
師:同學們很喜歡看課外書,一定也有從課外書中讀到關於爸爸媽媽的文章。你們讀了這些文章之後有什麼感想想說的,同學們四人為小組,互相交流一下。
1、學生默讀優秀習作:
《媽媽的愛》、《我愛媽媽》、《父母的愛》、《爸爸缺席的生日》、《爸爸媽媽你們辛苦了》
2、老師朗讀文學名作:
梁曉聲《慈母情深》、(美國)邦貝克的散文《父親的愛》
讀優秀的經典文學作品,最養育美德。透過閱讀“父愛母愛“主題文學作品,必能深層感悟母愛父愛,從而浸染理解、感恩、回報父母等美好情感。
七、幸福閤家歡,我愛爸媽
師(指著紅隊和綠隊):同學們,透過今天對爸爸媽媽優缺點的交流,你是堅持原來的觀點,繼續選擇站在原來的隊伍(紅色爸爸隊——綠色媽媽隊),還是重新選擇另一支隊伍?或者是更希望兩支隊伍合併成一起?為什麼?
(預設如下:)
紅隊:我希望兩支隊伍走到一塊兒,因為現在我終於明白,其實爸爸和媽媽都一樣好。爸爸媽媽都一樣愛我。
綠隊:我也願意媽媽隊和爸爸隊走到一塊兒,因為我也一樣愛我爸爸和媽媽。爸爸媽媽我誰都不能缺,這是一個完整的家,幸福的一家。
師小結:是呀,其實爸爸和媽媽都在用不同的方式愛我們,愛這個家。所以我們也應該用自己的方式愛爸爸和媽媽。
(補充板書:我愛爸爸和媽媽
——讓愛天天住我家)
老師祝願你們都有一個幸福的家庭。讓愛天天住你家。那麼請大家都走到一起來吧。
透過以上幾輪師生間、生生間、生與家長間等多元互動交流,學生已逐步自主形成正確觀點:爸爸媽媽都一樣愛我,我也要一樣愛爸爸和媽媽。
隨機媽媽隊和爸爸隊由原來的兩支分隊,合併在一起,重組成一個“完整的幸福家庭”。
八、幸福大合唱,我愛我家
全體起立,兩隊融合,全體大合唱(分角色表演唱)
播放歌曲《我愛我的家——讓愛天天住我家》。
《我愛我的家》,這首歌旋律簡單,孩子們都會哼唱,家長也常在電視上聽過,歌詞也簡單。透過大家一起聽唱主題歌曲牽動親情之弦,互動表達心中父愛母愛之情。
【操作建議】
1.本次心理輔導活動可具體按活動互動情況隨機調整課時,若學生和家長參與度高,互動效果良好可安排2個課時進行(主要在第四、五、六環節充分展開,適當延伸)。
2.對於個別因工作或各種原因“家長缺席”的學生,老師要更多關注,並隨機親身飾演其“家長角色”。
【參考文獻】
鍾志農《心理輔導活動課操作實務》.寧波出版社20xx-7-1
【相關素材】
1. [學生習作] 媽媽的愛
媽媽的愛是撐雨的傘!
在很涼很涼的雨天裡,我坐在腳踏車上,您怕心愛的女兒被雨淋著,把雨衣讓我穿上,您自己卻被淋得渾身是水,我發自內心地說:“媽媽,我愛您!”
媽媽的愛是清涼的風!
在很熱很熱的夏天裡,當我已經進入甜甜夢鄉的時候,您還為我輕輕地搖著扇子,您生怕您親愛的女兒在夜裡熱著,自己卻被熱得大汗淋漓,我發自內心地說:“媽媽,我愛您!”
媽媽的愛是溫暖的棉衣!
在很冷很冷的冬天裡,您怕您親愛的女兒在雪天裡凍著,您把您的棉衣脫下來為我穿上,正當我享受著棉衣的溫暖,您自己卻被凍得直哆嗦,我發自內心地說:“媽媽,我愛您!”
媽媽的愛就是滴落的淚!
那次手術過後,我已經沒多大力氣動了,您就用勺一口一口地餵我,在我做手術的第一天,您就一夜沒閤眼,我讓您睡會兒吧,您卻說:“我不累,你好好睡吧!”為了疼女兒,不知偷偷流了多少淚水,我發自內心地說:“媽媽,我愛您!”
偉大的母親!您為我付出了無私的愛!
我發自內心地說:“媽媽,我愛您!”
2. [學生習作] 爸爸缺席的生日
因為擁有父母,我很快樂;因為擁有父母的愛,我很幸福。
我的父母工作很辛苦,也很忙。因此我從一年級開始自己上下學,不用爸媽接送。放了學回家,我知道家裡一定沒人,因為他們很忙。但是我的生日,爸爸媽媽從來不缺席,每次都會有生日蛋糕,有好多好吃的,爸爸媽媽的愛讓我在生活中得到鍛鍊,讓我獨立而堅強。
記得那年我九歲,年齡的增長並沒有改變什麼,只是讓我變得更淘氣。有一天我看看日曆很激動,因為我又要過生日了。下午放了學,我就往家跑,我知道每年的這一天在我回家前一定會有人等我。
看到媽媽滿頭大汗做著飯,我高興地不知所措,媽媽笑著對我說;“進屋看電視,一會就好!”過了好久飯終於上桌了,中間依舊是個大蛋糕,上面有我最愛吃的奶油。我們等爸爸等了好久,可爸爸還是沒回來,於是媽媽讓我先吃,失落,讓蛋糕變得無味,氣氛也很沉重……
晚上,我睡著了。不知過了多久,我被爸爸媽媽的吵架聲驚醒,我坐在門口悄悄地聽著,媽媽在指責爸爸為什麼不早點回來。我在門口邊流淚邊難過,我想只有媽媽是愛我的!
直到那天在地下室找書,無意發現一個大本,上面很多土。我開啟第一頁,啊!上面是我的百天照,還有一個紅紅的小腳印。下面還有一段爸爸寫的話:“今天我當爸爸了,我有一個胖胖的女兒,雖然是女兒,我也一樣喜歡,希望她健康成長……。翻到第二頁是我一歲時的生日照片,到了第十頁,我又停住了,上面還有一段話:今天女兒九歲生日,我因為忙忘了這件事,希望女兒不要放在心上……我的眼淚頓時湧了出來。
爸爸是愛我的。在以後的生日中,爸爸媽媽都在,從來沒缺席過。
3. [學生習作] 爸爸媽媽你們辛苦了!
我從小就是爸爸媽媽一手把我帶大的。出生不久,我的身體很虛弱,動不動就感冒發燒。爸爸媽媽又急又心疼,把我抱到醫院裡去掛鹽水。他們一邊上班,一邊又要照顧我,一連幾天,他們累得筋疲力盡。
心理疏導治療方案2
活動名稱:
我的優點你來猜
活動型別:
互相接納
活動設計思路:
生活中並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優點,能夠發現和欣賞別人的優點,就能更好地提升和完善自己,使自己成為更好的人!
活動目的:
學習發現別人的優點並欣賞之,促進相互肯定與接納
活動場地:
學校教學樓文B—107
活動人數:
10人
活動道具:
每人一張白紙、一支筆
活動時間:
30分鐘
活動步驟:
1.暖身活動:兩個五毛是一塊(5分鐘)
目的:溫暖團體的氣氛,增加團體之間的信任與凝聚力,成員積極融入團體,體驗團體的支援。
(1)將所有人都按5毛或1塊給予標值;
(2)然後領導人隨意說出一個數額,大家開始行動,如:領導人說:2塊,那麼可以4個5毛抱在一起組成2塊,2個1塊抱在一起組成2塊,1個1塊2個5毛抱在一起組成2塊。
(3)請單了的同學說說遊離團體之外的感受或者請找到組織同學說說在組織的感受
(4)在玩遊戲過程中注意安全,不得出現拉扯、推搡的行為。
2.主題活動:我的優點你來說(20分鐘)
目的:學習發現別人的優點並欣賞之,促進相互肯定與接納。
(1)每個人拿出一張白紙,寫上自己的優點。
(2)全體人員圍成一個圈。
(3)請一位成員站中間,其他成員輪流說出他的優點以及欣賞之處。
(4)被稱讚的成員對比之前自己寫的與其他成員所說,說說哪些優點是自己以前察覺到的和不知道的。
(5)每一位成員都有被表揚的一次機會。輪流完後問成員被人稱讚時的感受如何?稱讚別人時感受如何?
必須說優點,態度要真誠,努力去發現他人的長處,不能毫無根據地吹捧,因為這樣反而會傷害別人
3.結束活動:觸動之弦(5分鐘)
目的:透過成員在紙上寫下有關團體的學習心得,並且與成員分享,回顧和總結自己團體活動的經驗和收穫
(1)組織者請成員在紙上寫下有關團體活動的感受和體會。如“這次團體活動最讓你觸動的是什麼”、“在團體活動中我所學到的三四件事”等;
(2)寫完後成員分2—4人小組彼此交流;
(3)每個小組推薦一個代表到大團體中分享;
(4)領導者根據成員的分享概括成員在團體活動中的收穫;
活動注意事項:由於活動可能觸及成員內心深處的感受,要預備充分的時間,適當處理和協助成員解決情緒問題,避免任何負面的影響。
心理疏導治療方案3
[設計說明]
本次活動的目的是讓同學們在相識的基礎上,更好的瞭解彼此、傾聽彼此,化解生活中由於彼此不熟悉而導致的矛盾和衝突,從而形成良好的班級氛圍,增強班集體的凝聚力。
[活動目標]
透過關注練習活動,讓同學們更好的瞭解彼此,擁有更好的人際互動,化解矛盾和衝突。
透過自畫像活動,讓同學們更好的瞭解自己內心的感受,更好的反省自身。
在活動中讓學生直接觸控自己內心真實的體驗和感悟,學會感恩和換位思考等。
[活動方式]
熱身活動、關注練習、自畫像、分享與討論
[活動準備]
材料:白紙、筆(自畫像時需要讓同學們帶上)。
[活動過程]
1、活動主題介紹,做團體契約(5分鐘)
活動要求:
(1)收心(集體把手機調成靜音)
(2)積極參與,開放自己。多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體會,避免言語傷害。
(3)遵守活動規則。
契約內容:
(1)積極參與
(2)不進行任何言語攻擊、身體攻擊
(3)保密原則
2、熱身活動(10分鐘)
全班同學按出生年月(陽曆)從大到小排列,只允許進行肢體交流,不得發出任何聲音。
懲罰遊戲:花好月圓夜
3、關注練習(50分鐘左右)
熱身活動後報數,分組。組內成員每人向指定成員提一個自己想知道的問題,對方如果不想回答,可以表達出來。
輪流被問,每人約6分鐘。
4、自畫像(40分鐘左右)
用任何形式畫出自己,抽象的、形象的、寫實的、動物的、植物的,什麼都可以。總之,把自己心目中最能代表自己的東西畫出來。可以有標題,也可以無標題。
畫完後,以小組為單位互相欣賞圖畫,並請每一位同學對他的畫進行解釋並答疑。
5、活動分享(約20分鐘)
圍圈一起分享感受。
心理疏導治療方案4
一、活動主題
養成好習慣
二、活動目的
透過活動和遊戲的輔導,讓孩子們辨別好習慣與壞習慣,努力養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態度,成就人生的輝煌。
三、活動性質
支援性、發展性小組
四、活動物件
6-10歲兒童
五、活動人數
6-8人
六、活動日期
20xx年2月5日,6日,7日,8日,9日共5次
七、活動時間
上午9:15-11:00
八、活動地點
武漢市礄口區青少年宮5-2教室
九、活動課程安排
第一節
我們是好朋友
小組的形成和組員之間的相互認識
包括“我是,我知道”、“小組契約紅綠燈”、“ 衣夾怪物”
第二節
好習慣、壞習慣
區分好習慣、壞習慣
包括“一元幾毫”“情景模擬”、自由發言
第三節
拋開壞習慣
在認識壞習慣的惡劣後在組員的建議下努力改掉壞習慣
包括“吹吹”、“你言我語”、作業 佈置
第四節
養成好習慣
培養養成好習慣的正確態度
包括“找名字”、“作業體會”“擊掌話離別”
第五節
做好習慣達人
培養堅持不懈地養成併發揚好習慣
包括“甜心”、兒童劇《鍥而不捨》、禮品發放
十、活動報名時間
1、參加活動的學生,家長需在2月2日(週五)上午9:30——12:00電話報名。電話:xxx
十一、活動要求
1、家長負責接送。
2、參與活動人員需服從老師的安排,未經許可,不得擅自離開或者進行其它活動。
心理疏導治療方案5
輔導目的:
透過本活動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相信自己,相信老師,相信同學,為了自己的進步,樂意接受老師、同學給予的幫助。
輔導物件:學習自覺性差的、不負責任的學生,特別是作業不完成的學生。
輔導者:
⒈心理輔導員(要求靈活性、隨機應變、組織能力等方面都比較強的教師承擔)。
⒉要有一位助手配合。
輔導場地:
⒈活動室要相對大一點。
⒉師生座站圖:“☆”代表教師,“○”代表學生。
器材準備:
⒈無線遙控擴音裝置,如領夾話筒配語言座即可。
⒉獎品(練習本、筆若干)抽獎紙條若干張。
⒊矇眼睛用的毛巾之類物品。
輔導過程:
一、跟我一起做(約2分鐘)
師:同學們,我做一個動作,要求大家不評價。不思考,也學著跟我一起做,連續模仿做3遍。(師可選擇做做3~4動作。目的是消除學生緊張心理,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
二、結識新友
(約5~6分鐘)(自我介紹內容可突出個人的性格特點、特長、愛好、學習生活習慣等為主,讓同學進—步瞭解自己)。
師:同學們,我們大家雖在—個班級多時,但相互之間不一定都十分了解。下面我們做個遊戲,可以增進大家的瞭解,好不好?
師:這個遊戲的名稱叫“結識新朋友”,遊戲的方法是:大家在這個圓圈裡自由走動,邊走邊與同學握握手、問聲好;然後再與別的同學握手問好。當老師說:“停”時,每個人都必須要與人握住手、面對面。這時握住手的兩個人,就是你的新朋友。然後對面而座,雙方作自我介紹。
師:遊戲現在開始(經過10秒鐘左右師叫停,學生自我介紹1~2)分鐘,然後再進行一次或二次)
師:同學們,剛才我看到你們都認識了新朋友,我很高興,你們高興嗎?誰來把你認識的新朋友介紹給大家?
(請3~4位不等。講完後讓他們抽獎。先拿抽獎紙,活動結束前發獎。注:抽獎紙上寫的是師對學生各種鼓勵的語言;獎品是練習本和鉛筆。)
三、信任之旅(8對~10對)(約20分鐘)
目的:透過遊戲,讓學生體驗助人與受助的感受,增加對別人的信任與接納;同時培養樂於助人和接受幫助的意識。
師:為了加深朋友之間的友誼,我們大家做—個遊戲,好嗎?
師:遊戲的要求:兩人一組,不準說話,只能用動作去幫助別人和接受別人幫助,按照規定的路線走,大家都要體驗當時各種感受。其他同學在一旁觀看,也要談體會,看哪組配合最好,方法最好。
步驟:
⒈邀8~10位同學參加遊戲扮“盲人”。(可選幾位最不守紀律的、作業常不做的學生在其中,男生、女生數不均等),排到走廊裡(這些人不要讓其他同學看到,或集中到高一層樓的走廊蒙上他們的眼睛(以上請助手完成,然後讓他們原地轉3圈(目的:失去方向感)。
⒉師:(神秘而緊張地語氣)同學們:我估計,外面這些同學目前有困難了,而且肯定有很大的困難。誰願意做好心人,去幫助他們?(選8~10位)要求:在幫助他們時也不能說話,只能用動作。
在他一對一結對完成後,進行一段艱難的真正的:“信任之旅”。
附:艱難路線圖,可設定在教室裡(如能走走樓梯最好)。在他們結對時,教室裡快速完成如下的佈置:
師:宣佈“信任之旅”開始,請好心人幫助“盲人”走好客觀存在艱難的歷程。(線路可以曲折點,在“信任之旅”活動開始之前,這些障礙不要佈置,待參加遊戲學生出門後,再佈置起來,儘量就地取材,請學生幫忙,同時以最後一對學生到終點為遊戲結束。)
⒊情感交流:(圍成圖(1)狀)
師:①先問矇住眼睛的學生:a、當你矇住眼睛看不見什麼時,心裡什麼感覺?此時心裡最希望什麼?b、在好心人幫助下,你說說在透過各種障礙時,心裡有什麼感受?c、你對幫助你的朋友滿意不滿意?(2~4位學生)。②問好心人,a、你看到“盲人”時,首先想到的是什麼?b、你是怎樣想方設法幫助你的朋友的?b、透過對朋友的幫助,你有什麼感受?(2~4位學生)③問觀看的學生:看了這個遊戲,你有什麼想法?(這裡要求教師抓住以下重點去組織提問:當你有困難時,渴望得到朋友幫助;當朋友幫助你時,你要樂意接受;當你幫助了朋友,或在朋友的幫助下,戰勝困難後,心裡感到欣慰。)(時間允許的話,可以換一批學生再做,再交流)
⒋小結:
師:同學們,遊戲結束了,我發現大家今天交了新朋友,而且敢於說出自己心裡的感受,雖然有的同學沒有說,但相信他們也已經有了新的感受和想法。特別是當自己碰到困難需要幫助時,同學、老師、朋友會向你伸出友誼之手,真心誠意地、耐心地給予幫助,他們認為這是一種責任,你呢就要願意樂意接受老師、學生、朋友對你的幫助,接受別人對你的幫助,使你不斷進步,也是有責任心的表現。
四、“及時下雨”(約15分鐘)
師:剛才有不少同學抽到了獎,現在開始發獎品。(請助手為學生兌獎品)
師:你們說說這節課有什麼收穫?(緊扣:上好課、守紀律、做好作業、寫好字、好好學習、有責任心等等去談(5~8位或更多),對說得好的同學,再次發獎。)
五、結束餘音(約1~2分鐘)
師:同學們,你們說得很好,我很感動,你們好像長大了許多。特別是懂得了認真上課、完成作業、守紀律等等是有責任的表現,也懂得了主動去幫助有困難的人,也是有責任心的表現,這使我很高興。相信你們在老師、同學的幫助下,透過自己的努力,能夠認真上好課,認真完成每一天每一次的作業,做個好學生,你們說是不是?下次我們再來做遊戲好不好?好!記住,比一比誰的進步快!
心理疏導治療方案6
中學生的逆反心理如不加以重視和疏導,後果將難以想見。高中時期是中學生髮展歷程中的一個重要時期,它是中學生個性心理品質形成的重要階段。因此,認真研究中學生生逆反心理的成因,尋找積極的疏導方法,不僅具有廣泛的社會價值,而且對學生的健全人格精神的培養具有重要意義。
一、學生逆反心理輔導活動的準備工作
1、不斷“充電”,提高自身修養。教師多學一些心理學知識。
2、邀請家長參加參加有關的知識講座。
3、邀請有關心理問題輔導專家。
4、收集有關逆反心理的一些案例。
二、學生逆反心理輔導活動程式
(一)開辦學生逆反心理知識講座,並邀請家長參加,讓學生和家長充分認識到逆反心理,並透過講座能瞭解自己的心理狀態的種類及其成因,為正確引導學生的逆反心理鋪平道路,並讓學生能夠進行批評與自我批評,使學生逆反心理輔導活動達到最好的效果。
(二)向學生分析事例,形象直觀地讓學生了解什麼是逆反心理,該如何應對才能正確化解逆反心理。
小玲今年13歲,從小就很聰明也很聽爸媽的話,可近來變化較大。凡事總愛與父母頂嘴,、自作主張,有時還偏要同父母“反其道而行之’。例如,小學畢業後,媽媽為小玲選擇了就近的一所重點中學作為報考志願,而小玲偏選了一所離家較遠的中學,她不是喜歡路遠,而是有意與媽媽鬧彆扭;小玲有炎,媽媽配來滴鼻藥水,她卻有意把瓶摔了;媽媽問小玲考試成績,她故意不及格;有一天氣候突然變冷,媽媽特意送去禦寒的衣服,小玲競當同學們的面把衣服扔在媽媽臉上;爸爸平時工作忙,找機會想跟小玲聊聊,她卻把他拒之於千里之外......這個小玲的爸媽十分焦急,不知如何是好?
做父母的很多人都有這樣的體會:孩子十五六歲時,總和父母對著幹,有的能持續好幾年,你讓他(她)往東,他(她)偏往西;你不允許他這樣做,反而使他增強了這樣做的慾望。這種“你要我這樣,我偏要那樣”的`逆向反應在有的孩子身上表現明顯,常把母親氣哭,把父親氣得渾身發抖;有的孩子這種逆反行為較弱,但一般父母都能感覺到這種“作對”。精神分析理論把這段時期稱為“仇親期”,而在心理學上則稱為“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有一定的好處,十二三歲的青少年處在生理發育的高峰期,也是心理發展的劇變時期。這個時期是兒童向成人過渡的心理“斷乳期”,他們不再像兒時那樣依戀父母,也不再像小學生那樣把教師看作是至高無上的權威,甚至連書本上的知識也敢於懷疑。這樣的心理品質,如果能悉心保護,正確引導,有利於獨立創造性的發展。
學生產生的“逆反心理”,應該說是他們心理上的“突破”。當他們心理上一“突破”,表現出來的就不再是過去的聽話、順從,而是勇敢和冒險。現代社會充滿著競爭,從小培養好勝、敢闖的心理品質有利於形成開拓、進取的個性。
“逆反心理”有時就是針對傳統思想的束縛而產生的。傳統觀念認為是這樣的,而具有“逆反心理”的中學生偏偏認為是那樣的。雖然有時可能鑽牛角尖或失之偏頗,但更多的時候卻是學生求異思維的表現,獨闢溪徑從其它角度來觀察和分析問題。自古以來,科學家的創見,改革家的新思路,發明家的新工藝,往往都是求異思維的結晶。
透過對案例分析,站在科學的立場上分析逆反心理,使學生更容易接受逆反心理的輔導,並且讓學生最大限度地控制自己的逆反心理,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學會換位思考。
(三)透過一些活動,強化對學生逆反心理的教育和幫助,使學生在活動中正確認識問題,進行換位思考,從而達到正確引導學生逆反心理的目的。
A、活動一
〈一〉演一演
1、演員:一名教師扮演一名學生媽媽並與該學生合演小品
2、背景:一個家庭環境的設定
3、內容:
一個孩子感冒了,把鼻涕擦在袖子上,媽媽指斥他不要這樣擦鼻涕,而應用紙巾擦,孩子不但不聽,反而多擦兩下,媽媽氣得想打他,可忍住了。不久,媽媽又叫孩子幫著掃地,孩子說他不想掃地。媽媽無可奈何,只好叫他給自己倒杯水,可孩子卻裝出不舒服的樣子坐在沙發上。媽媽再也忍不住了,拉起孩子的小手一掌打下去,孩子生氣了,跑進自己的房間把門鎖上。媽媽傷心地坐在一旁,顯得很無奈。
〈二〉評一評
看完小品後,各班班主任組織好自己班的學生和家長進行討論:
1、這小品中的孩子心理有什麼問題?
2、是什麼原因引起這孩子的心理如此叛逆?
3、各班班主任把討論結果呈遞給校長,校長小結引起孩子叛逆心理的原因:
(1)家長與孩子缺乏溝通,缺乏對孩子的尊重。
(2)孩子受到過分的溺愛保護,使他們接受不了別人的批評。
(3)孩子對家庭對父母不滿意,認為家庭缺乏平等民主。
(4)孩子在情感上缺乏滿足感。
〈三〉議一議
針對以上問題,我們一起議一議如何防止和消除孩子的逆反心理。
1、各班組成小組進行討論。
2、班主任代表、家長代表、學生代表各兩名上臺發言。
3、請心理專家作總結性發言:
(1)正確理解和對待孩子的逆反行為。叛逆心理在每個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都會有,只是多少的問題。這個問題需要教師、家長、孩子三方面的協調。不要給孩子不斷施壓,使得他們的心理上負擔日益嚴重,叛逆心理與日俱增,以致做出一些偏激的行為。教師應該在愛和理解的基礎上,將知識傳授給學生。讓學生以教師為榜樣,學會愛他人愛集體。作為父母也應給孩子創造一個自由的空間。
(2)尊重學生,培養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學生雖然是小孩,但是他們也有獨立的人格。教師與學生,父母與孩子之間要建立一種親密的平等的朋友關係,要相信孩子有獨立處理事情的能力。孩子遇到困難失敗時,要幫助他們分析原因,明辨是非,以正確的態度去對待。當然,對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和不良行為家長不能過於遷就,要透過適當的說服、誘導的方法進行疏導。
(3)懂得表揚學生。恰當的表揚不但可以使學生看到自己的長處和優點,激勵其進取和自信,而且還會起到對學生思想行為的導向作用。所以作為教師父母要做好學生的貼心人,,善於發現學生身上細微的進步,瞭解他們的長處和優點。當發現他們的優點時,不論大小,都要給予肯定和表揚。有時這一細微的表揚也會起到很大的作用,有時甚至會改變其一生。
(4)以靜制動。當學生遇到違反紀律或與教師“頂牛”時,教師要適當地使用短暫的沉默,自己既有了理清思路,選擇措辭和觀察學生反應的機會,又可讓學生有思考反省自己的機會。這樣的“冷處理”,能夠緩和氣氛,使學生冷靜理智,從而接受老師的教育。有時候,用沉默可替代對學生的直接批評。
(5)善於傾聽,建立良好關係。不管孩子的想法是否正確,教師、父母都應該讓小孩把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多聽聽孩子說話,當他們認為老師、父母親是可親近的,可信任的時候,就會暢所欲言。當他們的想法子與自己的想法子不一致時,也不可一口否認,而應說出自己的想法,並對他加以輔導,最後達成一致。
(6)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要滲透在學校教育的全過程中。除了與思想品德課有機結合進行外,還可透過組織有關促進心理健康教育內容的遊戲、娛樂等活動,讓學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識和方法,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
B、活動二
為了測試各學生的逆反心理強烈程度,向每位學生派發以下測試表,透過測試,對班中逆反心理較強的學生進行一系列的輔導。
1、你不喜歡按照別人說的去做嗎?
2、你是否認為絕大多數規章制度都是不合理的,應該廢除?
3、如果父母再次叮囑同一件事,你就感到厭煩嗎?
4、你欣賞與老師對著幹的同學嗎?
5、你經常考慮事情的反面嗎?
6、你是否對班幹部指手劃腳很討厭,而故意不按他的要求去做?
7、老師和父母是要你用功學習,你越是不想學嗎?
8、老師的話很多都是有漏洞有問題的嗎?
9、你喜歡與眾不同嗎?
10、違反學校裡的某些規定使你感到一種快樂嗎?
11、別人的批評常常引起你的反感和憤怒嗎?
12、你是否認為老師有很多缺點和錯誤?
13、對別人不敢幹的事你特別想嘗試一下嗎?
14、你喜歡搞一些被捉弄者痛苦或憤怒的惡作劇嗎?
15、你是否覺得父母和老師不應該為一些小事大驚小怪、小題大做?
16、對批評你的人,你都感到討厭和惱恨嗎?
17、你是否認為冒險是一種極大的快樂?
18、對你感到沒意思的事,別人怎麼說也不會好好去幹嗎?
19、你特別愛做令人大吃一驚的事嗎?
20、你總是對老師表揚的同學感到反感,不想理那個同學嗎?
21、你喜歡做一些能引起很多同學注意的事嗎?
22、你討厭那些當班幹部的同學嗎?
23、你認為上課時出現一些沒有意料到的情況令人開心嗎?
每位同學只需答‘是’與‘否’:‘是’越多,逆反心理越強。此類學生越要進行逆反心理的輔導。
逆反在多數情況下是不利於教育順利進行的,但卻反映了青少年的一些良好的心理品質。教師和家長應及時發現他們迸發出的思想火花,悉心保護和大力引導這些有益的心理,促進青少年的健康發展。
教育是教與學的互動,學生的逆反心理避免和消除了,配合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了,教育目標也就不難實現了。
心理疏導治療方案7
活動名稱:
生活有你更精彩
活動時間:
20xx年6月11日下午3點50
活動地點:
形體室
參加人員:
自願報名參加
活動目標:
透過心理素質拓展的4個活動,讓大家學會人際交往的方法與技巧,加深彼此的友誼。
準備工作:
購買70只氣球、一包牙籤、一卷垃圾袋、32張賀卡、10個小禮品、一卷塑膠繩、32支筆、32張白紙、一卷膠布。
實施程式:
1、準備階段(5分鐘)。
介紹心理素質拓展訓練的目的和方法,宣佈訓練的紀律和要求。
2、集體熱身(20分鐘)。
“你戳我爆”
①要求。
在一分鐘內找個同伴,手拉手坐在一起,但不能兩位男生結伴。每組的兩位同學指甲長的為A,短的為B。給A發一個氣球,給B發一條繩子和一根牙籤,然後A吹氣球,B綁氣球。B用牙籤戳破氣球,但不能將氣球戳爆。最先成功的,可得到一件小禮品。
②可能出現的情況。
A.會有同學對要求不太理解。
處理辦法:解釋戳爆即為牙籤戳進氣球后氣球即爆,戳破即為牙籤戳進氣球后氣球仍保持原狀。(若還不理解,可現場演示“戳爆”的情況)
B.男生用力地吹氣球,會有調皮者用牙籤捅破自己的氣球,或去捅其他人的氣球,可能場面會有點混亂。
處理辦法:為先活躍現場的氣氛,先不忙阻止,過幾分鐘後,主持人強調一下要求:“用牙籤戳破氣球,但不能將氣球戳爆。最先成功的,可得到一件小禮品。”
③引導後的現場狀況。
A.有人將牙籤輕輕觸碰氣球中間鼓起的部分,氣球立即爆炸!
B.有人將牙籤慢慢往氣球軟的地方戳(如吹氣口或其另一端),隨著牙籤的深入、表皮的凹陷,牙籤成功插入氣球表皮,但氣球並未爆炸。
④拓展訓練分享。
提問:同樣是牙籤戳氣球,為什麼有人氣球戳爆了而有人沒有?
答案:氣球兩端較鬆弛,表面張力小,所以不容易爆炸;中間繃得緊,表面張力大,所以容易爆炸。
⑤拓展訓練總結。
其實,這個物理原理和人際交往是相通的——在和他人交往時,你千萬不要觸碰對方的緊張面。例如,有的同學家境貧寒或個子很矮,很不樂意別人談論自己這一點,你就要避開這個話題,否則,容易像牙籤戳氣球一碰就爆,引發反感、爭吵甚至打架。反之,你可以找對方鬆弛的一面去交流,更容易拉近彼此的距離。
3、引出活動主題(2分鐘):生活有你更精彩。卡耐基說:“一個人的成功,15%靠專業知識,85%靠人際關係和處世技巧。”其實,“人”字由一撇一捺構成,一撇是自己,一捺是別人,這兩筆你都寫好了嗎?跟著我一起進入體會人際交往的精彩生活吧。
4、拓展訓練專案。
(1)“你誇我笑”(30分鐘)
①要求。
全體組合成每8個人一個圈,共4個圈,圍坐在草地上。每個隊先請一名隊員坐到圈中央,依次接受隊友們的誇獎,每位隊友必須看著“圈中人”的眼睛,當面說出三個優點。依此類推,每位隊員必須輪流坐到圈中央接受讚揚,要求隊友們的讚美必須真誠,即對方確實有所誇的優點。
②可能出現的情況。
A.誰先坐到圈中央,可能會成為各隊的難題,會有人擔心別人說不出自己的優點而尷尬。
處理辦法:猜拳或掌聲鼓勵。
B.誰先開口讚美,可能會成為另一個難題。
處理辦法:從他好朋友或相鄰的同學開始。
C.最後發言的人會擔心優點被前面發言的人說光了。
處理辦法:舉事例也可以。
③引導後的現場狀況。
在不斷的誇讚聲中,大家放鬆地融在一起。
④拓展訓練分享。
A.遊戲結束後,大家都從別人嘴裡獲悉自己有那麼多優點,不管平時多內向的人,此刻都會很自信。
B.當你表揚對方時,對方很開心,也很樂意聽,雙方的距離在無形中拉近了。
⑤拓展訓練總結。
林肯說過:“每個人都喜歡被讚美。”卡耐基在《人性的弱點》一書中也曾指出:“每個人的天性都是喜歡別人的讚美的。”人類行為學家約翰·杜威說:“人類本質裡最深遠的驅策力,就是希望具有重要性,渴望被讚美。”因此,對於別人的成績與進步,你要肯定、表揚和鼓勵。當別人有值得褒獎的地方,你就要毫不吝嗇地誠摯讚許,這樣能帶來和諧而溫馨的人際關係。
(2)“你攙我行”(30分鐘)
①要求。
組成雙人組,不能兩位男生結伴。兩人手拉手站在一起。頭髮長的為A,短的為B。給B兩個連著的垃圾袋,將A的眼睛蒙起來。A將在B的攙扶下走過一段坎坷的道路,大家整個過程中不能說話。往回走的時候,互換角色。
②可能出現的情況。
眼睛被蒙了起來,會總想留一條縫偷看——一片漆黑的感覺,讓大多數同學有點不安。
處理辦法:請沒有被蒙的同學拉緊被蒙的同學的手。
③引導後的現場狀況。
B攙扶著A,在主持人的手勢下領頭。相信同伴的人,就能輕鬆地邁開步子;而對同伴半信半疑的人,只能一小步一小步地緩慢移動。
④拓展訓練分享。
A.信任會讓自己感覺很安全。
B.角色互換會使大家體會很深刻。同學或朋友之間應該是互幫互助的過程,充分相信對方,同樣會換取對方的信任。
⑤拓展訓練總結。
人與人之間的信任不僅會讓彼此感覺信任,而且更是在養成一種合作的意識。在目前的學校學習及未來的社會工作中,你是在一個團隊中來完成你的學習或工作任務,你要充分相信同伴,同時也要爭取得到同伴的信任,在團隊的共同協作努力下,學習或工作任務才能順利完成,在團隊的成功中個人的成功才能得到昇華。
(3)“你寫我猜”(30分鐘)
①要求。
每位同學分到一張賀卡和一節膠布,將賀卡反貼在背上,大家互寫贈言。
②現場狀況。
寫贈言時,大家像大蝦一樣弓著腰,有的三五成群,有的排成一串,大家熱情會很高。
③拓展訓練分享、總結。
在遊戲過程中,由於看不見自己背上別人寫給自己的留言,很害怕被別人寫上不友好的語言。但只要自己真心對待別人,就會換取別人的讚揚和肯定。當揭開自己的賀卡時,可能會驚喜於別人給予自己的讚揚,可能收到了從未有過的這麼多的祝福。
5、拓展訓練總結。
(1)人與人之間不僅僅需要溝通,更需要聰明的溝通。如何判斷哪些是可以談的話題、哪些是不可以觸碰的話題,需要你思考,特別是站在對方的角度去考慮,將心比心才能達到溝通的效果。
(2)每個人都需要表揚和鼓勵。用讚美的眼光去看待別人,別人就會樂意和你交朋友,而且朋友也會用讚美的眼光對待你,你不但擁有的朋友,同時也擁有了快樂。
(3)朋友之間需要相互信任。做人和處事需要協作精神,而協作精神的首要條件就是要信任同伴,同時也要讓同伴信任你。
(4)填滿了全班同學祝福的賀卡,成為一件永久的紀念品,裡面濃縮了這次活動的內涵:尊重,讚美,自信,信任,寬容,以及贏得好人緣的秘密武器。
6、大家在共唱歌曲《朋友》中結束了本次心理素質拓展活動
心理疏導治療方案8
一、團體方案名稱:
良好課堂,友好關係——我可以
二、團體規模
由7—9人一小組、 9個小組組成
三、參加物件
贛師附中初三<四>班全體同學,贛南師院xx心理學部分學生
四、活動時間:
20xx年12月2日下午4:00——5:30
活動地點:贛師附中校內(具體待定)
五、團體整體目標
不管在生活上還是學習上,初三學生都有著不同程度的問題和壓力,特別是中考臨近,初三學生的精神壓力大。我們發現,部分學生還存在上課不用心聽講,注意力不集中,有的還有早戀現象。這些對他們今後的發展是不利的。為此,希望透過團體心理輔導活動,營造一個真誠、理解、支援的小組氛圍,使同學們透過活動和分享,學會認識自我、悅納自我、調節自我,及時化解衝突與矛盾,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和戀愛觀,促進心理健康,以更加積極的心態面對學習,工作和生活。
六、團體活動具體安排:
第一單元促進認識加深瞭解
活動一:串名字遊戲(大約15分鐘)
遊戲方法:小組成員圍成一圈,任意提名一位學員自我介紹姓名、興趣愛好,如我叫A、喜歡寫作;第二名學員要說:我是喜歡寫作的A的左邊(右邊)的喜歡看書的B;第三名學員說:我是喜歡寫作的A的左邊(右邊)的喜歡看書的B的左邊(右邊)的喜歡音樂的C,依次下去,最後介紹的一名學員要將前面所有學員的名字、興趣愛好複述一遍。(人數不多的可以反過來輪一圈)
分享交流:
1、你是怎麼記住其他學員的名字及興趣愛好的?
2、這個遊戲中,你學到了什麼?
第二單元端正學習態度建立友好關係
活動二心有千千結(大約15分鐘)
目的:使參與者能夠認識到,在遇到看似複雜問題的時候,只要透過換位思考以及團隊的合作就可以順利的解決問題
活動程式:
1、要求所有的參與者圍成一個圈
2、從任何一個人開始要求(她)他將兩隻手分別與不相鄰的兩個人相握;然後這兩個人再各自與不相鄰的人握手,按此順序繼續,直至所有人的手都與其他的人相握
3、這時,所有人的手連線起來形成一個交錯的套,此時要求大家再部鬆開手的情況下透過移動自己的身體變換自己的位置,來解開交錯的套。
交流分享:
1、面對“死結”,你們一組同學的態度有何不同?
2、你們是如何解開死結的?有何感想?
3、在學習和生活中,有哪些“死結”?我們該如何面對?
第三單元正面壓力樹立良好的心態
活動三你說我說(大約35分鐘)
活動程式:
1、由主持者開始,發起話題,引導小組成員針對上課玩手機、開小差等現象,談自己的看法;對於部分同學的早戀現象,引導小組成員發表自己的看法,以及自己是如何處理異性關係的。
2、針對小組成員的發言,主持者可以引導其他組員進行反饋。
3、幫助小組成員發現適合自己的應對方式,並總結分享。
交流分享:
1、從交流中你感悟到了什麼?
2、談談你可以有什麼改進的地方?
第四單元舒緩壓力以自信飽滿的心去迎接未來
活動四放鬆——兔子舞
活動順序:
1、讓小組成員站成一列縱隊,要求後面的成員雙手搭在前面成員的雙肩上。
2、主持人站在一邊為他們發號施令:如左腳跳兩下,右腳跳兩下,雙腿合併向前跳一下,向後跳一下,再連續向前跳兩下全體成員聽從統一口令,全神貫注的作出統一動作。
3、伴隨著音樂,全體成員共同跳兔子舞,體驗放鬆操放鬆的感覺。交流分享:
1、在玩的過程中,什麼時候會出現步調不一致?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2、當出現步調不一致時,你們的心理感覺如何?遊戲後是否感覺放鬆?xx注意事項:
1、除了主持人需要技巧外,參加者也需要加入很大的注意力,不僅注意傾聽主持者的命令,還要注意前後同伴的動作,免得踩到別人的腳。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一個人的不專心很可能影響到他前後幾個人的情緒,甚至擾亂他們的步伐。因此,作為主持者,發現這種情況時,要及時用幽默的語言提醒那個走神的人,以保持整個團隊的遊戲效果。
2、遊戲一開始的時候是可以由主持者發號施令,隨著遊戲的推進,主持者可以將這個權力交給某個遊戲者,讓他左右大家的步伐。這樣會增加遊戲的難度,因為主持者站在旁觀者的角度有利於把握全域性,說出的命令會照顧所有人。當這個權力轉交給遊戲者時,他只能憑感覺感受大家的需要,難免出現不協調的命令,這種更有難度的方法,會更有利於幫助成員體會協調與合作的重要性。
心理疏導治療方案9
總目標:
1.加深同學之間的相互瞭解,增進親近感;
2.感受集體攜手前行時的強大力量,並一起合作完成任務;
3.增強團隊凝聚力,提高團隊合作精神,學過合作配合。
活動地點:操場或者大教室
活動物件:平直實小三(4)班學生一共37名
準備材料:報紙
活動步驟:
一、介紹團體領導者、活動內容、形式、規則(2分鐘)
1.大家好,我是此次團體輔導活動的指導者,我叫黃雲霞,大家可以稱呼我為黃老師。我非常高興可以跟大家聚在一起參加這次團體輔導活動。我們這個活動的訓練的目標是幫助大家提高團隊意識和團隊合作能力。我們團體訓練每個單元都會有相應的規則,但總的規則就是希望大家積極配合我的工作,積極參加到活動當中,中途不能隨意離開團隊。接下來讓我們進行今天的第一個活動。
二、暖身:找家(8分鐘)
(一)指導語:現在我們將要進行第一個遊戲,這個遊戲叫做“找家”。活動目的是讓成員體會和感受個人與團體的關係,從而積極參加活動,增強團體的凝聚力。活動規則是大家手拉手圍城一個大圈,然後聽指示所有人往順時針方向走動,當我說出一個數字,大家就要按照該數字的人數集合在一起。沒有找到家的同學即視為無家可歸者,暫時退出遊戲,找到家的同學繼續遊戲(指導者做示範)。大家都聽明白了嗎?有問題的可以提出來。現在活動正式開始:
(二)具體操作
1.首先指導大家手拉手圍成一個大圓
2.聽指令:“開始走動”;結束指令:“3人才有家”
3.找到家的人繼續圍圈;“無家可歸”的成員暫時退出遊戲
4.更改數字繼續遊戲2~3次。
三、多元分組(10分鐘)
目的:增進小組成員的熟悉與瞭解,增加活動的趣味性,活躍氣氛。
步驟:
(一)指導語:現在我們將進行第二個遊戲,這個遊戲叫“多元排隊”。現在同學們根據我說出的要求分成兩列分別站在我的左右手的兩邊,在分組的過程不可以跟同學交流資訊、說話。比如說男生站右邊,女生在左邊。大家都聽明白了嗎?有問題的可以提出來。現在活動正式開始:
(二)具體操作:
1.指導成員先按性別分成兩列
2.聽指令:同學們家裡養寵物的站我右手邊排成一條隊伍,不養寵物的站我左手邊排成一條隊伍;(同學們做過火車的站我右手邊排成一條隊伍,沒做過的站我左手邊排成一條隊伍;學號是奇數的站我右手邊排成一條隊伍,偶數的站我左手邊排成一條隊伍;)同學們現在按照出生月份,上半年出生的同學站我右手邊排成一條隊伍,下半年出生的同學站我左手邊排成一條隊伍,兩列隊伍中的同學先按照月份先後,從小到大排列(比如1月出生的排在前面),拍好之後再按照日期大小進行調整。現在每一列的同學都按照出生年月日的大小排好了,讓我們圍成一個圈,開始按123456進行報數,記住自己所報的數字,數字相同的同學分成一組。
四、同舟共濟(15分鐘)
目的:集思廣益,團隊合作,創新思維,努力嘗試,靠團隊力量,克服困難,達到目的。
指導語:現在我們同學們已經分成六組,每組同學手裡都有一張報紙,接下來我們利用這張報紙來進行我們第二個活動“同舟共濟”。我們先將報紙整張鋪在地上,這報紙就代表了汪洋大海中的一條船,現在需要每組的成員5個人全部都站在船上,一個也不能少(指導者做下示範)。現在將報紙一疊為二試試看……
五、分享(5分鐘)
每組舉出一名代表分享活動感受。
六、結束(3分鐘)
目的: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結束本次團體活動
步驟:全體起立,互相告別 ,告別採用擁抱的形式,每人至少擁抱4個人。
心理疏導治療方案10
輔導目的:透過本活動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相信自己,相信老師,相信同學,為了自己的進步,樂意接受老師、同學給予的幫助。
輔導物件:學習自覺性差的、不負責任的學生,特別是作業不完成的學生。
輔導者:
l、心理輔導員(要求靈活性、隨機應變、組織能力等方面都比較強的教師承擔)。
2、要有一位助手配合。
輔導場地:
1、活動室要相對大一點。
2、師生座站圖:“☆”代表教師,“○”代表學生。
器材準備:
l、無線遙控擴音裝置,如領夾話筒配語言座即可。
2、獎品(練習本、筆若干)抽獎紙條若干張。
3、矇眼睛用的毛巾之類物品。
輔導過程:
一、跟我一起做(約2分鐘)
師:同學們,我做一個動作,要求大家不評價。不思考,也學著跟我一起做,連續模仿做3遍。(師可選擇做做3~4動作。目的是消除學生緊張心理,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
二、結識新友(約5~6分鐘)(自我介紹內容可突出個人的性格特點、特長、愛好、學習生活習慣等為主,讓同學進—步瞭解自己)。
師:同學們,我們大家雖在—個班級多時,但相互之間不一定都十分了解。下面我們做個遊戲,可以增進大家的瞭解,好不好?
師:這個遊戲的名稱叫“結識新朋友”,遊戲的方法是:大家在這個圓圈裡自由走動,邊走邊與同學握握手、問聲好;然後再與別的同學握手問好。當老師說:“停”時,每個人都必須要與人握住手、面對面。這時握住手的兩個人,就是你的新朋友。然後對面而座,雙方作自我介紹。(我是鬃學校啄曇蹲班的喜歡鬃(唱歌、打籃球、畫畫或愛笑)的鬃祝ㄐ彰),我的學習情況、性格特點愛好等等)。一方介紹時,另一方認真聽,不明的地方可以提問。做到儘可能多地瞭解對方。明白了嗎(明白了?
師:遊戲現在開始(經過10秒鐘左右師叫停,學生自我介紹1~2)分鐘,然後再進行一次或二次)
師:同學們,剛才我看到你們都認識了新朋友,我很高興,你們高興嗎?誰來把你認識的新朋友介紹給大家?
(請3~4位不等。講完後讓他們抽獎。先拿抽獎紙,活動結束前發獎。注:抽獎紙上寫的是師對學生各種鼓勵的語言;獎品是練習本和鉛筆。)
三、信任之旅(8對~10對)(約20分鐘)
目的:透過遊戲,讓學生體驗助人與受助的感受,增加對別人的信任與接納;同時培養樂於助人和接受幫助的意識。
師:為了加深朋友之間的友誼,我們大家做—個遊戲,好嗎?
師:遊戲的要求:兩人一組,不準說話,只能用動作去幫助別人和接受別人幫助,按照規定的路線走,大家都要體驗當時各種感受。其他同學在一旁觀看,也要談體會,看哪組配合最好,方法最好。
步驟:
1、邀8~10位同學參加遊戲扮“盲人”。(可選幾位最不守紀律的、作業常不做的學生在其中,男生、女生數不均等),排到走廊裡(這些人不要讓其他同學看到,或集中到高一層樓的走廊蒙上他們的眼睛(以上請助手完成,然後讓他們原地轉3圈(目的:失去方向感)。
2、師:(神秘而緊張地語氣)同學們:我估計,外面這些同學目前有困難了,而且肯定有很大的困難。誰願意做好心人,去幫助他們?(選8~10位)要求:在幫助他們時也不能說話,只能用動作。
在他一對一結對完成後,進行一段艱難的真正的:“信任之旅”。
附:艱難路線圖,可設定在教室裡(如能走走樓梯最好)。在他們結對時,教室裡快速完成如下的佈置:
師:宣佈“信任之旅”開始,請好心人幫助“盲人”走好客觀存在艱難的歷程。(線路可以曲折點,在“信任之旅”活動開始之前,這些障礙不要佈置,待參加遊戲學生出門後,再佈置起來,儘量就地取材,請學生幫忙,同時以最後一對學生到終點為遊戲結束。)
3、情感交流:(圍成圓圈狀)
師:①先問矇住眼睛的學生:
a、當你矇住眼睛看不見什麼時,心裡什麼感覺?此時心裡最希望什麼?
b、在好心人幫助下,你說說在透過各種障礙時,心裡有什麼感受?
c、你對幫助你的朋友滿不滿意?(2~4位學生)。
②問好心人:
a、你看到“盲人”時,首先想到的是什麼?
b、你是怎樣想方設法幫助你的朋友的?
c、透過對朋友的幫助,你有什麼感受?(2~4位學生)
③問觀看的學生:看了這個遊戲,你有什麼想法?(這裡要求教師抓住以下重點區組織提問:當你有困難時,渴望得到朋友的幫助;當朋友幫助你時,你要樂意接受;當你幫助了朋友,或在朋友的幫助下,戰勝困難後,心裡感到欣慰。)(時間允許的話,可以換一批學生再做,再交流)。
4、小結:
師:同學們,遊戲結束了,我發現大家今天交了新朋友,而且敢於說出自己心裡的感受,雖然有的同學沒有說,但相信他們也已經有了新的感受和想法。特別是當自己碰到困難需要幫助時,同學、老師、朋友會向你伸出友誼之手,真心誠意的、耐心地給予幫助,他們認為這是一種責任,你就要願意、樂意接受老師、學生、朋友對你的幫助。接受別人對你的幫助,是自己不斷進步,也是有責任心的表現。
心理疏導治療方案11
1.團體名稱
“開啟心扉交朋友”——小學生人際交往團體心理輔導
2.團體性質
封閉式、結構式、同質性、成長性
3.團體目標
本團體希望透過“心理遊戲”的形式,為組員營造一個真誠、尊重和溫暖的小組氛圍,引導他們思考自己的優缺點以及人際關係,透過與其他成員的溝通、探討,使組員認識、瞭解自己在人際關係方面的優缺點,並勇於接納自己的缺點。幫助組員在團體中培養一份歸屬感和被接納的感覺,在體驗與他人的親密交流、彼此信任的同時,學會關心、傾聽和體察他人,提高人際溝通技巧、建立互信互助關係。
4.團體物件
新造鎮在校小學生,需有比較強烈的的認識自我的意願,希望提高人際交往能力,能認真地對待小組活動。
5.團體規模
12~16人(團體人數為偶數)
6.團體時間
活動計劃3次,每次2小時,在一週內完成。
7.團體地點
新造鎮家庭綜合服務中心
8.團體領導者
領導者:吳丹婷,湛江師範學院大二在校生。20xx年獲得國家三級心理諮詢師資格證。現為新造鎮家庭綜合服務中心社工實習生。曾在三下鄉活動中帶過“人際交往”團隊。
9.理論依據
1.人際溝通理論
人際溝通是指人與人之間運用語言或非語言符號系統交換意見、傳達思想、表達感情和需要的交流過程,是人們交往的一種重要形式和前提條件。
人際溝通是個體適應環境,適應社會生活,承擔社會角色,形成健全個性的基本途徑。人際溝通具有傳遞資訊、心理保健、自我認識和人際協調等功能。
人際溝通為團體諮詢過程中人與人之間如何交往、怎樣增強溝通效果、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避免或減少交往障礙提供了大量有價值的參考,也為團體領導者選擇怎樣的團體溝通方式,如何觀察、指導團體成員的溝通,增進自我瞭解和他人瞭解,在協調的人際關係中獲得成長提供了具體的方式和技巧。
2.社會學習理論
社會學習理論是一種在行為主義刺激——反應學習原黎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理論,著重闡明人是怎樣在社會環境中學習的。
社會學習理論認為:人們通常是透過對他人的行為進行觀察和模仿來學習和形成一種新的行為方式,尤其是對人們在社會生活中的各類行為進行觀察學習。團體諮詢為來訪者創設了一種特殊的情境,充滿理解、關愛、信任,這種環境的變化必將引起個體行為的改變。
3.社會交換理論
社會交換理論是社會學家霍曼斯提出的,他受經濟交易理論的啟發,而強調社會互動過程中的社會行為是一種商品交換。其基本假設是,人們所付出的行為發麼是為了獲得報酬,要麼是為了逃避懲罰;並且,人們是按照晝縮小代價而晝提高收益的方式行動的。而後,發展出代價與報酬的關係理論,提出了獲得報酬與付出代價的關係,即對稱的獲利、對稱的吃虧和雙方代價與報酬的不對稱。海斯(hays,1988)對交換關係得失的研究表明,人們認為從人際關係中自己獲益的方面是:陪伴、自信、情感支援、交換資訊、物質或任務上的幫助、自尊及獲得朋友的價值觀。為對方付出的代價有:花費時間、增加責任、影響情緒、失去獨立性及對其他人際關係的否定影響。
4.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
馬斯洛理論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五類,依次由較低層次到較高層次。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揭示每個人都渴望被他人接受、尊重和欣賞以及形成良好人際關係的能力;團體可以滿足人社交的需要、歸屬和愛的需要。
心理疏導治療方案12
人的本質在於其社會性,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一定的社會交往是個體生存和發展的前提。個體無法脫離社會群體單獨獲得發展。藉助良好的人際交往,個體可以在其整個人生歷程中不斷建構出各種具有不同意義的人際關係,進而更好達成個體意願,實現人生目標。人的認知經驗、動作經驗和情緒經驗等也是可以透過人際交往獲得的。社交動機則是個體人際交往行為的內在動力之一。
在此基礎上,人的個性品質得以形成,能力素質得以發展。為了適應所處的環境,讓自己更好的被他人和社會接受,個體還需要不斷學習掌握人際交往的有效行動指南。活動地點:音樂教室活動時間:60分鐘順序活動目標時間具體安排一團體建立酌情同學自我介紹小遊戲二人際適應和熟悉45分鐘暖身活動10分鐘左右“火星人來了”主活動25分鐘“徵兵總動員”討論與分享10分鐘三期望10分鐘寫給未來的信/畫
(一)活動團體活動——團體建立從三到五年級的學生中選27名為代表,大家分別進行自我介紹。
(二)人際適應和熟悉此活動有三個環節組成:
1、暖身活動:火星人來了
1)準備:教室、塑膠充氣棒、音樂、火星人的標牌
2)師:活動語言引入選出兩名志願者扮演火星人,一人一個塑膠充氣棒,兩人必須手拉手,不能鬆手。他們用充氣棒觸碰任何同學說:“噼裡啪啦,噼裡啪啦”。被碰到的同學說:“碰!”做出被電擊的狀態,並加入到火星人中間去,手拉手,直到所有同學都被抓到,計時。分享:
1、當你被抓到時你的感覺是什麼?
2、為什麼人越多的時候就越不容易抓人?
3、彼此之間拉著手去完成共同任務時的感受是什麼?
2、主活動:徵兵總動員
1)活動準備:音樂、抽籤紙
2)師:語言引入學生圍站成一圈,由我抽籤選三人當“小隊長”,限時十分鐘,允許小隊長自由教室裡走動,邀請其他同學加入自己所在的隊伍,如果遊說成功,則新加入的隊員與其他隊員手拉手,一起幫隊長加快“徵兵”行動;如果遊說不成功,不能強行“徵兵”。比比哪小隊人數最多,就是勝利者。時間寬裕的話,可以輪換小隊長,重複遊戲。分享與討論:
1、你通常用什麼方式認識新朋友,跟別人介紹自己?
2、為什麼有的人可以很容易的就說服別人,而有的人則不行?
3、你喜歡跟什麼樣的人呆在一個小隊裡?
4、如果你當小隊長,你認為如何進行“徵兵”最有效?
(三)活動暫時結束:
寫給未來的信/畫兩張信紙,可以用畫也可以裝飾信封。你們可以在信上寫下你那時的自己期望,你可以使用這些詞彙來表達你的計劃,例如“學會……”“改變……”“成為……”“實現……”等,信被儲存在一個地方,我們將在不久的時間內發到主人手上,那時對照一下,自己是否實現了自己承諾的那些行為?
心理疏導治療方案13
活動名稱:敞開心扉交朋友
活動目標:
1.增進團體成員間的瞭解。
2.協助成員樹立積極主動的人際交往態度。
3.檢視團體的凝聚力,以及成員在團體中的參與、互動程度。
4. 讓成員學會敞開心扉,主動去接納、喜歡和肯定他人。
5. 在朋友之間,要學會信任和尊重他人,這樣,才能獲得真正的財富。
活動準備:
各種顏色的新型至卡片若干張,用硬紙繪製的標有十個等級的心情溫度計每人一個,記號筆每人一隻。
活動程式:
(一)“坐地起身”暖身遊戲(10分鐘)
1.將成員隨機分成兩組,確保兩組的人數以及男女生的比例差不多。
2.每組先派出兩名成員,背靠背、臀部貼地、雙臂相互交叉地坐在地上。當領導者發出“開始”的指令時,兩人合力使雙方一同站起。要求在站起的過程中,手不能鬆開,也不能觸碰地面。如果成功站起,則該小組繼續增加一人,三人一起手挽手地坐地起身。如果失敗則重新再來一次,直到成功方可再增加一人。如此類推,小組成員全部成功地一起坐地起身者為勝方。
3.在遊戲過程中,領導者負責發出“開始”的指令,並監督各小組不要犯規。
(二)“愛在指間”(30分鐘)
1.活動過程
將團體成員分成相等的兩組,一組成員圍成一個內圈,再讓另一組成員站內圈同學的身後,圍成一個外圈。內圈成員背向圓心,外圈同學面向圓心。即內外圈的成員兩兩相視而站。成員在領導者口令的指揮下。做出相應的動作。
當領導者發出“手勢”的口令時,每個成員向對方伸出1~4個手指:(1)伸出1個手指表示“我現在還不想認識你”;(2)伸出2個手指表示“我願意初步認識你,並和你做個點頭之交的朋友”;(3)伸出3個手指表示“我很高興認識你,並想對你有進一步的瞭解,和你做個普通朋友”;(4)伸出4個手指表示“我很喜歡你,很想和你做好朋友,與你一起分享快樂和痛苦”。
當領導者發出“動作”的口令,成員就按下列規則做出相應的動作:(1)如果兩人伸出的手指不一樣,則站著不動,什麼動作都不需要做;(2)如果兩個人都是伸出1個手指,那麼各自把臉轉向自己的右邊,並重重地跺一下腳;(3)如果兩個人都是伸出2個手指。那麼微笑著向對方點點頭;(4)如果兩個人都是伸出3個手指,那麼主動熱情地握住對方的雙手;(5)如果兩個人都是伸出4個手指,則熱情地擁抱對方。
每做完一組“動作一手勢”,外圈的成員就分別向右跨一步,和下一個成員相視而站,跟隨領導者的口令做出相應的手勢和動作。以此類推,直到外圈的同學和內圈的每位同學都完成了一組“動作一手勢”為止。
2.領導者引導成員進行經驗分享
(1)剛才自己做了幾個動作?握手和擁抱的親密動作各完成了幾個?為什麼能完成這麼多(或為什麼只完成了這麼少)的親密動作?
(2)當你看到別人伸出的手指比你多時,你心中的感覺是怎樣的?當你伸出的手指比別人多時,心裡的感覺又是怎樣的?
(3)從這個遊戲中你得到什麼啟示?
3.領導者點評
在人際交往中,我們有一個共同的傾向——希望別人能承認自己的價值,支援自己。接納自己,喜歡自己。但是任何人都不會無緣無故地喜歡我們、接納我們。別人喜歡我們也是有前提的,那就是我們也要喜歡他們,承認他們的價值。也就是說人際交往中喜歡與討厭、接近與疏遠是相互的。一般而言,喜歡我們的人,我們才會去喜歡他,願意接近我們的人,我們才會去接近他;而對於疏遠、厭惡我們的人,我們也會疏遠或厭惡他。因此在人際交往中,應遵循互動原則。對於交往的物件,我們應首先主動敞開心扉,接納、肯定、支援、喜歡他們,保持在人際關係的主動地位,這樣別人才會接納、肯定、支援、喜歡我們。
4.成員分小組進行討論:“人際交往中可以透過哪些方式來主動表達對他人的接納、喜歡和肯定?”
5.領導者小結與人主動交往的方式,如主動與人打招呼,主動幫助別人,主動關心別人,主動約別人一起出去玩,等等。
(三)盲人旅行 (20分鐘)
1.活動過程
(1)將教室桌椅佈置成幾個障礙物。隨機將同學分為兩人一組,一人當盲者,一人當領路者。盲者用布遮住眼睛,領路者以話語輔導盲者前進,並饒過障礙物,但兩者不可以有肢體接觸。
(2)時間限制為三分鐘,三分鐘後更換盲者為領路者者,領路者為盲者,在進行三分鐘。回到座位,自由發言,討論剛才的感受。
2. 領導者引導成員進行經驗分享。
(1)成為盲者的那一刻你是什麼感覺?害怕?擔心?還是興奮?當知道與你一起搭檔的是你不熟悉也不瞭解的人時,你的第一感覺是什麼?你相信你的搭檔會正確的帶路嗎?有想過要把搭檔交換成自己熟悉的人嗎?當領路者一路領著你安全暢通的走完障礙物時,你的感覺又是什麼?
(2)當你領著盲人順利的完成任務時,你的心裡是怎麼想的?有成就感嗎?
(3)當你看著本不瞭解的兩個人配合默契的完成任務時,你心裡是什麼感覺?想想,如果是自己,會順利完成嗎?
(4)你從這個遊戲中學到了什麼?
3.活動小結。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應當是團結合作相互信任的,你毫無條件的信任我,我才可以毫無顧忌的幫助你。就比如剛才的遊戲,盲人完全信任領路者,而領路者感覺到了盲人對他的信任及尊重,為了不讓盲人失望,必定會全力以赴的幫助盲人。如果,你不信任對方,遲遲不肯前行,還這裡問,那裡摸,領路者也肯定會不耐煩的,那樣,你們的任務就很難完成了。所以說,在人際交往中信任和尊重也是不可或缺的,我們更是要
(四)“團體檢測站”(15分鐘)
請每位成員從大紅、粉紅、橙、黃、藍、綠、紫、白、黑、灰等各種顏色的心形紙卡中挑選一個,代表自己進入團體的心情。並在心情溫度計上畫上相應的溫度,代表自己在團體活動中的參與程度(溫度越高表示在團體中的參與程度越高),然後加以解釋說明。
(五)小結(5分鐘)
領導者總結今天團體輔導的內容,並再次強調人際交往中的相互原則。強調敞開心扉、主動交往以及尊重和信任的重要性。
心理疏導治療方案14
一、目標:透過七個活動單元的設計,引導離異家庭孩子認識自已的成長背景,培養他們正確表達自己及分享內心想法的積極態度。
二、方式:輔導教師就設計的活動方案,以團體的分享及互動的過程來達到預定目標,在每一次活動後,輔導教師將會撰寫一份觀察記錄與報告,供學校輔導室參考,按實際需要由班主任及任課教師,配合學校輔導室追蹤及關心組員的成長情況,並建立完整個案輔導材料。
三、物件:小學四、五、六年級離異家庭的男生
四、時間:課外活動(40分鐘左右)
五、地點:學校多媒體室或適合孩子游戲的場所
六、工作人員:心理輔導教師
七、活動內容安排內容:離異型家庭學生心理輔導輔導者收集案主資料成立“談心小組”共同確定目標、要求、原則
活動之一“我有我的小秘密”交流
活動之二“我在家庭中所感受的最痛苦”傾訴
活動之三“最愉快事件”或“我是一個……人分享”或“假如我是一個……人”的角色互換
活動之四“嚴重事件”討論
活動之五“我想要一個這樣的家”
活動之六“個人的夢想”
活動之七“健康生活輔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