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科技提升工程2.0實施方案範文(通用5篇)

資訊科技提升工程2.0實施方案範文(通用5篇)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力開展,就需要我們事先制定方案,方案可以對一個行動明確一個大概的方向。怎樣寫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資訊科技提升工程2.0實施方案範文(通用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資訊科技提升工程2.0實施方案1

  為貫徹落實《xx省中小學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整校推進實施指南》要求,順利完成全體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校本應用考核任務,根據《xx鎮中小學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整校推進實施方案》,特制訂本方案。

  一、考核目標

  1、透過考核,完成每位教師30學分實踐應用學習任務。

  2、透過考核,提升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推進資訊科技與學科融合創新。

  3、透過考核,提高校長資訊科技領導力,提升各級培訓團隊的指導力。

  4、構建“金字塔”學習共同體,讓資訊科技環境下的實踐應用、校本研修形成常態。

  二、考核物件

  全鎮中小學幼兒園全體在編在崗教師。

  三、考核時間

  按照《中小學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實施方案》推進進度考核。

  四、考核內容

  以多媒體教學環境、混合學習環境下的學情分析、教學設計、學法指導和學業評價四個維度的30項微能力為實踐應用考核重點,教師根據自選的微能力(合計不少於30學分),向學校提交能體現不同微能力的教育教學成果參與考核。

  五、實施流程

  在鎮能力提升工程執行辦公室指導下,學校按照“鎮級規劃—團隊研修—教師實踐—學校評審”的流程組織實施校本應用考核工作。

  1、鎮級規劃。2.0資訊化專案推進辦公室發揮規劃與指導作用,基於全縣《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整校推進實踐應用研修手冊》,引領教師資訊科技應用培訓及實踐應用考核方向。

  2、團隊研修。金字塔學習共同體發揮統整和協調作用,依據學校資訊化教育教學發展規劃與研修計劃,幫助教師結合實際制定個人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目標,在此基礎上明確實踐應用考核申報點,結合本校選擇的研究模式,推進教師資訊科技與學科深度融合。

  3、教師實踐。教師圍繞學科資訊化教學創新目標,找準能力短板,主動參與研修,積極實踐應用,形成資訊化教育教學實踐成果,提交給學校並申報參與實踐應用考核,完成《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整校推進實踐應用研修手冊》提出的相關任務。

  4、學校評審。學校管理團隊組建校內外結合的評審組(或委託鎮級培訓團隊),依據實踐應用考核規範,對教師提交的實踐證據進行評估稽核,反饋評估結果並提出實踐建議。

  5、鎮級監督。採取專家組成員逐校逐人督查的方式,檢查驗收各校實踐應用考核結果,確保考核的客觀有效。

  6、考核結果。分為合格、不合格兩個等級,在分項發評價中,有一項不合格,視為實踐應用考核不合格。

  六、結果應用

  1、能力提升工程執行辦公室,對實踐應用考核結果驗收合格率,納入考核學校能力提升工程開展情況指標體系。

  2、對資訊科技實踐應用考核合格的教師,由縣教育局印發教師所選各個微能力的認證證書。

  3、學校建立教師個人應用能力提升電子檔案,記載實踐應用考核情況。透過制度建設、評優考核、成果展示等多種方式豐富考核結果的應用,激發教師開展資訊科技應用和創新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4、整校推進與實踐應用落實情況,列入年度教育督導和校長年度考核內容。

  七、鼓勵創新

  學校可利用《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整校推進實踐應用研修手冊》模式進行考核,學校也可以選擇自主設計的實踐應用考核模式進行考核。

  資訊科技提升工程2.0實施方案2

  為貫徹落實《教育部關於實施全國中小學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見》,打造具有較高資訊素養的新時代高素質教師隊伍,經研究,決定組織實施全省中小學教師(含幼兒園、中職學校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以下簡稱“能力提升工程”)。現制定實施方案如下。

  一、總體目標

  採取“以點帶面、分類實施、整校推進、學用融合”的推進策略,到2022年底,完成全省中小學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全員培訓,構建以校為本、基於課堂、應用驅動、注重創新、精準測評的教師資訊素養髮展新機制,基本實現校長和管理團隊資訊化領導力、教師資訊化教學能力和培訓指導團隊資訊化指導力顯著提升,全面促進資訊科技與教育教學的融合創新發展。

  二、主要任務

  1、培訓全體中小學教師,提升資訊化教學能力

  緊緊圍繞多媒體教學、混合學習、智慧學習3種環境下的學情分析、教學設計、學法指導和學業評價4個維度30項資訊科技應用微能力(以下簡稱能力點,詳見附件2),分層分類開展中小學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全員培訓。到2022年底,三年內每人培訓不少於50學時,其中線上課程不少於20學時,實踐應用不少於30學時。

  加強深度貧困縣鄉村教師、民族地區教師、村小(教學點)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精準幫扶。依託“四川雲教”,透過“三個課堂”等開展線上協同研修、協同教學,探索“雙師教學”模式陪伴式教師培訓改革,提升鄉村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助力教育脫貧攻堅與均衡發展。

  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和學校應用大資料、虛擬現實、人工智慧等新一代資訊科技,探索跨學科、智慧化教育教學改革,打造資訊化教學創新團隊,開展個性化教學實踐探索,提升教育教學創新能力。

  2、培訓校長及管理團隊,提升資訊化領導力

  組建由校領導擔任資訊長(CIO),校長領銜、相關管理人員構成的學校資訊化管理團隊。依據《中小學校長資訊化領導力標準(試行)》,結合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發展目標,以學校資訊化發展規劃的制訂與落實為主線,分級開展面向所有學校管理團隊的專項培訓,提升資訊化領導力。

  3、培訓指導團隊,提升資訊化指導力

  建立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培訓團隊遴選與管理機制,組建三級資訊化培訓指導團隊。採用專題研修、分類培訓與學習共同體建設等模式,以縣(市、區)為重點開展培訓指導團隊專項培訓。推動培訓指導團隊開展應用資訊科技促進學科教育教學研究,探索基於“網際網路+”的教研組織形式,提高指導學科教師資訊化教學的能力,以及應用資訊科技進行培訓設計、管理、評價等的能力。

  4、建好培訓資源,保障融合創新發展

  依據應用能力標準和教師資訊科技應用實際水平,以資訊化教學方法創新、精準指導學生個性化發展為重點,面向一線名優骨幹教師、優質企業等匯聚精準適用的教師資訊素養提升教育大資源。依託各級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遴選優質培訓資源,探索建立靈活、開放、終身化的教師個性化學習空間,推進資源共建共享和精準推送。

  三、推進辦法

  (一)省級加強統籌規劃,組織示範引領培訓

  省上主要負責統籌能力提升工程實施,組建省級培訓指導團隊,建設培訓資源,開展示範引領培訓,培育一批“整校推進”試點學校,指導督促各地分層分類開展全員培訓。

  1、做好統籌規劃管理。結合國家目標任務、措施要求和四川實際,統籌設計培訓專案、資源建設、應用考核等工作,研製規劃、方案、指南等。

  2、建強培訓指導團隊。制定省級培訓團隊遴選與管理辦法。遴選資訊科技應用能力突出的一線校長、骨幹教師,教研、電教等部門專業人員及相關領域專家,組建省級培訓指導團隊。

  3、建設適用培訓資源。依據30個能力點,透過遴選高質量的國家慕課課程資源、自主研製培訓資源、整合一線教師優秀實踐案例資源、購買服務等,建好省級資訊化教育教學培訓課程資源庫,為全省教師線上不少於20學時研修提供託底保障。

  4、開展示範引領培訓。

  一是開展管理者領導力提升高階研修。組織培訓各市(州)教育行政、教研培訓、電教部門負責能力提升工程2.0的管理人員,提升組織實施能力。

  二是開展培訓團隊資訊化指導力高階研修。以縣(市、區)培訓團隊骨幹為重點,兼顧省市級培訓團隊骨幹,開展三期培訓(每期200人),提升培訓團隊規劃設計、組織教研、指導校本研修、開展校本應用考核等能力。

  三是開展學校管理團隊和骨幹教師高階研修。面向資訊化基礎較好的中小學校,開展三期(每期200人)學校管理團隊和學科資訊化教學骨幹教師培訓,提升跨學科融合教學和實施智慧教育的能力,打造智慧化教育領航名師名校長。

  四是開展以“四川雲教”為主的“三個課堂”應用骨幹研修。依託“四川雲教”,遴選“三個課堂”應用骨幹教師,開展三期(每期400人)培訓,提升“三個課堂”常態化應用能力。

  五是開展整校推進“樣板校”專案培訓。採取“省級統籌,以市為主”模式,一體化設計學校資訊化管理團隊、骨幹教師和全體教師培訓,開展“樣板校”整校推進省級試點,為全面開展能力提升培訓探路子、出經驗。

  5、開展考核認證。根據校本考核方案,依託能力提升工程管理系統,開展市(州)培訓情況考核,併為全省中小學教師提供培訓結果查詢、學時認證、證書列印等服務。

  (二)市州加強區域指導,組織線上研修

  各市(州)主要負責做好區域規劃,組建市級培訓指導團隊,開展本級示範引領培訓,承擔省級“樣板校”共建任務,建好地方課程資源,統籌組織各縣(市、區)開展不少於20學時的線上研修,指導各縣(市、區)開展全員培訓並開展質量抽檢。

  1、制定市級實施方案。對照省級實施方案、指南等加強區域統籌規劃,制定符合本地學校應用環境和教師發展水平的區域推進實施方案、縣域考核實施細則、培訓質量抽檢制度等,並報省上備案。

  2、建好市級培訓指導團隊。參照省級標準,結合本地實際,制定市級培訓指導專家遴選與管理辦法,組建市級培訓指導團隊。

  3、建好地方課程資源。結合本地實際,豐富培訓課程資源。鼓勵參照30個能力點,拓展、研製地方特色能力點及資源,為本地教師培訓提供更加精準的服務。

  4、實施“打樣”培訓。根據學段、城鄉、資訊科技應用環境等推薦5—7所學校,作為省級“樣板校”。將有省級“樣板校”的一個縣(市、區)作為“樣板縣”。在省級統籌指導下,組織實施“樣板校”“樣板縣”整校推進試點,並做好經驗總結和推廣。

  5、組織線上研修。根據區域教育發展實際,重點做好各級各類學校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不少於20學時的線上全員培訓。

  (三)縣(市、區)分批推進,抓好線下實踐

  縣(市、區)根據實際需求做好“整校推進”全員培訓。緊盯30學時的實踐應用分批推進。

  1、做好落地方案。按照省市實施方案和指南等,建立“縣—片—校”三級保障能力提升工程實施的責任執行機制和責任清單;研製整校推進落地詳案、學校考核辦法,指導學校制定校本研修方案等。

  2、建強兩支隊伍。要建優縣級培訓指導團隊,打造“素質好、教學優、懂技術、會應用、善指導”的縣級資訊化培訓指導團隊。要建強學校管理團隊,指導學校組建由校長領銜的資訊化管理團隊。組織開展專項培訓,提升培訓指導團隊資訊化指導力和學校管理團隊的資訊化領導力。

  3、分批整校推進。借鑑省市“樣板校”“校板縣”經驗做法,按照分類指導、傾斜鄉村的原則,遴選不同型別、不同資訊科技環境、不同發展水平的學校,打造一批試點校。分批實施、整校推進,形成推進有效機制。

  4、指導校本研修。指導學校建立“骨幹引領、教師選學、團隊互助、學校指導”的研修共同體,形成“學校指導有研修方案,教研組互助有專題研修計劃,教師選學有任務清單”的研修機制,確保到2022年底,全體教師完成不少於30學時的實踐應用。

  5、組織考核評估。要加強對學校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工作的過程督導和質量評價。進行學校資訊化發展規劃、校本研修方案稽核備案。依據省級校本應用考核方案和市級校本應用考核實施細則,分層分類組織實施校本應用考核及整校推進工作績效評估。

  (四)學校整校推進,突出學用融合

  學校根據自身資訊化應用發展現狀和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實際,組織開展教師全員培訓、教學實踐和應用研修,總結實踐經驗,推進應用創新。

  1、研製校本培訓計劃。根據學校資訊化教學條件,確定能力點方向,研製學校資訊科技應用能力研修計劃、教研組研修計劃、教師選學任務清單等。

  2、組建學校管理團隊。組建由校領導擔任學校資訊長(CIO),校長領銜、學校相關管理人員構成的學校資訊化管理團隊,指導教師開展校本研修、應用創新和考核測評。

  3、開展校本研修實踐。學校從30個能力點和地方特色能力點中選擇至少2個維度(智慧教育建立學校選擇3個維度)的能力點供教師選學。教師從中選擇至少3個能力點(每個維度不少於1個),開展不少於50學時的專題培訓、校本研修、應用實踐。其中實踐應用30學時建議分配如下:完成3個能力點實踐應用認證材料15學時,參加能力點的校本教研10學時,完成綜合應用能力點課堂實錄5學時。

  4、實施校本考核測評。堅持成果導向,依據教師選擇的能力點,組織開展自評、教研組成員互評、學校考核小組考核等,全面開展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測評。

  四、進度安排

  第一階段(2020年上半年):規劃引領,機制保障。研製規劃、實施方案等,成立領導小組,明確責任分工,建立省級工程辦核心團隊和培訓指導團隊,啟動引領性培訓等工作。

  第二階段(2020年下半年):試點先行,形成經驗。研製整校推進指南和考核方案,開展引領培訓,啟動省級試點學校培訓工作。各市(州)建立本級管理和培訓指導團隊。全省20%的縣啟動能力提升工程。

  第三階段(2021年):示範引領,全面推進。總結推廣試點經驗成果,輻射帶動各市(州)學校實施能力提升工程。全省60%的縣啟動能力提升工程。

  第四階段(2022年):攻堅克難,總結提升。針對存在的問題,開展重點督查和指導幫扶,力爭全省在2022年底全面完成能力提升工程培訓任務,全面總結能力提升工程實施成效與經驗。

  五、推進保障

  (一)組織保障

  教育廳負責統籌規劃與管理,執行辦公室(簡稱工程辦)設在省電化教育館,負責組織實施和支援服務的具體工作。各市(州)、各縣(市、區)要明確領導機構、責任分工、完善制度、健全機制,整合資源,因地制宜設立工程辦,配備核心團隊人員,確保工程辦核心團隊穩定。要科學遴選試點區(學校)和培訓指導團隊成員,以任務驅動,推動示範引領取得實效。要結合區域發展情況和學校需求,建立激勵學校與教師主動應用資訊科技的制度機制,確保教師真培訓真應用。

  校(園)長是能力提升工程的第一責任人,要組織帶領資訊化管理團隊,科學制定培訓計劃,組織好教師線上學習,抓實線下校本應用實踐;要為教師創造良好條件,促進每個教師在日常課堂教學中主動應用資訊科技。要強化學科教學應用實效,確保校本應用考核結果客觀公正並納入學校教師績效考核。

  (二)經費保障

  教育廳統籌專項經費,重點支援“三州”、民族地區、深度貧困地區、試點區(學校)教師培訓,以及省級培訓資源開發,管理系統建設運維等。各市(州)、縣(市、區)要進一步完善培訓經費保障機制,加大投入力度,將培訓經費納入預算,保障本地能力提升工程按進度推進。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和社會機構積極參與中小學教育資訊化建設及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培訓。

  (三)監管評估

  按照“一網管理、分網學習”的要求,最佳化升級能力提升工程管理系統,實現與各級各類培訓系統無縫對接和資料適時匯聚,探索伴隨式採集教師培訓資料的精準監測評估。採取專家評價、參訓教師評價和第三方評價等方式,開展培訓專案質量監測,提升培訓實效。

  建立省、市(州)、縣三級督導考核機制,將培訓進度和實施效果納入對地方政府履行教育職責的評價內容。要將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的成效,納入學校辦學水平督導評估和校長任職考核。研製激勵教師開展資訊科技應用實踐的措施和管理辦法,將資訊科技應用能力培訓納入教師培訓必修學分,按有關政策納入教師年度考核、職稱評聘、教師資格註冊等。

  資訊科技提升工程2.0實施方案3

  教師資訊素養是推進教育資訊化的重要保證,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是新時代高素質教師的核心素養。xxxx年至xxxx年,我省按照教育部的總體部署,組織實施了首輪中小學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工程。透過工程的實施,中小學教師資訊科技教學應用的意識明顯增強,資訊科技教學應用能力初步具備,資訊素養初步形成,部分教師在應用資訊科技改變教育教學、最佳化課堂等方面進行的嘗試取得了可喜的成果。隨著大資料、人工智慧、移動互聯等為代表的新興技術的出現,資訊化教學創新能力不足,鄉村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薄弱,各級資訊科技教學應用支援服務體系不夠健全等問題日益突出。為切實增強我省中小學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適應教育教學改革發展的要求,根據教育部和我省有關會議及檔案精神,結合工作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決策部署,按照教育部印發的《教育資訊化2.0行動計劃》《教師教育振興行動計劃(xxxx—xxxx年)》及xx省委省政府印發的《xx教育現代化2035》總體部署,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實施方案(xxxx—xxxx年)》,教育部《關於實施全國中小學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見》、xx省《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實施方案(xxxx—xxxx年)》、xx省教育廳《落實教育資訊化2.0行動計劃的指導意見》等檔案要求,透過組織實施新一輪中小學教師(含幼兒園、普通中小學,下同)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工程,推動中小學教育教學資訊化的發展,促進教育資訊化有力支撐我省教育現代化。

  二、目標任務

  到xxxx年,全面構建適合我省中小學教師資訊科技教學應用創新發展的新機制,打造資訊化教學應用支援服務體系,開展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培訓(每人5年不少於50學時,其中實踐應用學時不少於50%),推動教師主動適應資訊化、人工智慧等新技術變革,積極有效開展教育教學,基本實現“校長資訊化領導力、教師資訊化教學能力、培訓團隊資訊化指導能力顯著提升,全面促進資訊科技與教育教學融合創新發展”(簡稱“三提升一全面”)的總體發展目標。

  三、基本思路

  一是統籌規劃,頂層設計。圍繞工程實施總體目標任務,以教師全員培訓為核心,深入開展調查研究,統籌設計好能力提升工程2.0實施的各個環節和內容,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健全組織管理機構,完善管理體制機制,明確目標,夯實責任,透過紮實有效的工作,調動教師應用資訊科技進行教育教學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為教育教學改革和教育資訊化的有效推進奠定基礎。做好“xx省中小學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監管服務平臺”的建設,為能力提升工程實施提供保障。

  二是建強隊伍,保障全員。調動電教、教研、師訓等各部門力量,組建工程培訓團隊,打造“過得硬、靠得住、推得動”的資訊化教育教學應用支援服務隊伍。遴選培訓資源豐富,專家隊伍業務能力強,教師教學資訊化培訓基礎好,管理團隊認真負責的高等學校、教科研機構和教師培訓機構,採取集中培訓的方式,圍繞資訊化教育教學和能力提升工程的組織實施開展工程培訓團隊培訓。建立有效的工作機制,發揮團隊協作的力量,確保工程實施各環節、各內容緊密銜接,有力保障教師全員培訓的質量。

  三是以校為本,整校推進。結合我省中小學教師資訊科技應用實際,圍繞基本實現“三提升一全面”的總體發展目標,構建“以校為本、基於課堂、應用驅動、注重創新、精準測評”的教師資訊素養髮展新模式;探索骨幹引領、學科聯動、教師選學、整校推進的應用能力提升新路徑;形成校有規劃、組有計劃、師有清單的整校推進新機制。建立試點先行、以點帶面、分批跟進、注重實效的示範帶動體系,保證推進有示範引領,實施有經驗借鑑。

  四是測評並舉,推動應用。結合教育部校本應用考核有關要求,制定出臺符合我省實際的校本應用考核指導意見,指導縣區學校組織開展校本應用考核,督促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用資訊科技。依託xx省中小學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監管服務平臺,建立監管評估工作機制,細化工作流程,強化工作措施,發揮團隊上下聯動作用,加強對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各培訓團隊、各中小學的監督檢查力度,保障工程實施效益的高效發揮。

  五是傾斜鄉村,鼓勵創新。以國家級貧困縣鄉村學校為重點,整合資源,重點扶持,因地制宜開展貧困地區鄉村教師資訊化教學示範培訓,提高鄉村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推動鄉村教育現代化。面向資訊化教學應用基礎較好的中小學校和學科骨幹教師,開展智慧化教育領航名校長和名師培訓,打造智慧化教育領航團隊。指導有條件的縣區和學校開展跨學科教學能力提升培訓,打造一批基於資訊科技開展跨學科教學的骨幹教師和示範學校,推動資訊化教學創新發展。

  四、主要措施

  (一)開展學校管理團隊資訊化領導力提升行動

  鼓勵各級各類學校試行資訊長(CIO)制度,確保資訊科技應用與學校各領域發展緊密結合;組建由校長領銜的學校資訊化管理團隊,在示範培訓的基礎上,逐級逐年推進面向所有學校的管理團隊資訊化領導力提升專項培訓。依據《中小學校長資訊化領導力標準(試行)》,將學校資訊化發展規劃的制訂與落實作為培訓主線,指導管理團隊結合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發展目標,形成學校資訊化發展規劃,推進數字校園、智慧學校建設,探索教育、教學、教研、管理、評價等領域的創新發展,確定相應的資訊化教學研修主題及教師培訓計劃。支援學校管理團隊落實資訊化發展規劃,組織教師開展資訊科技教學應用培訓,有效提升管理團隊領導全校教師應用資訊科技開展教學創新的能力。

  (二)開展培訓團隊指導能力提升行動

  發揮各級電教、教研、師訓以及高等學校、教科研機構、教師培訓機構等專家的作用,選拔一線資訊科技應用能力突出的學科骨幹教師,專兼結合,建強省、市、縣三級工程實施培訓團隊。依據中省有關檔案精神,面向各級工程實施培訓團隊進行一輪資訊化教育教學及工程組織實施等為主要內容的培訓,學習工程實施先進地區的經驗,切實提升團隊規劃制定、組織教研、指導校本研修、開展校本應用考核等能力。指導學校選拔一線資訊科技應用能力突出的學科教師,建強培訓骨幹隊伍;採用專題研修、分類培訓與學習共同體建設等模式,開展培訓骨幹隊伍專項培訓,推動教師開展應用資訊科技促進學科教育教學的研究,探索基於“網際網路+”的教研組織形式,提高學校骨幹團隊應用資訊科技進行培訓設計、管理、評價以及指導學科教師資訊化教學等的能力。

  (三)開展教師全員應用能力提升行動

  在學校管理團隊完成培訓,明確整校推進能力提升目標任務的基礎上,以學校為單位申報研修主題和培訓需求,在縣級工程實施培訓團隊指導下,採取校本研修、區域教研、教師選學等多種方式,將集中培訓、網路研修與實踐應用相結合,以學科資訊化教學為重點,整校推進開展教師資訊科技應用培訓。依據學校資訊化發展規劃,組建“骨幹引領、學科聯動、團隊互助、整體提升”的研修共同體,以《中小學教師資訊科技校本應用考核規範》提出的教師資訊科技應用三種環境下的.四項能力為導向,開展資訊科技應用案例研討、課堂實錄分析等專題研修活動,推進相關教學裝置和學科軟體應用;推動教師應用網路學習空間、教師工作坊、研修社群等,利用線上資源,結合線下研討,打造“技術創新課堂”,提高應用資訊科技進行學情分析、教學設計、學法指導和學業評價等的能力,破解教育教學重難點問題,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需求,助力學校教學創新。

  (四)開展資訊化教學幫扶行動

  結合我省教育脫貧攻堅任務,根據省內深度貧困地區鄉村學校實際需求,多層次、多學科、多方式開展名師網路課堂和遠端協同教研相結合的“雙師教學”模式教師培訓改革,加強鄉村教師資訊化培訓精準幫扶工作。鼓勵城鄉之間校際合作,發揮國家級、省級教學成果獎、中小學教師資訊科技應用創新實驗區及示範校等的引領作用,透過優質學校與鄉村學校“結對子”、建立“雙師工作坊”等方式,利用專遞課堂、同步課堂、名師課堂、名校網路課堂等,採取教師模仿名師網路錄影,或者名師網路錄影與當地教師輔導結合等模式開展教學。鼓勵合作校教師組成協同教研共同體,透過網路研修加強集體備課、研課、交流,遠端授課教師對鄉村教師進行長期陪伴式培訓,定向幫扶鄉村教師提高專業水平與資訊科技應用能力,助力貧困、邊遠地區教學點及鄉村學校開齊國家課程,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延長能力提升工程各承訓機構教師培訓平臺向鄉村學校教師開放的時間,助力貧困地區鄉村學校教師提高教育教學資訊化應用能力。

  (五)開展資訊化教學領航隊伍培養行動

  遴選高等學校、教科研機構、教師培訓機構、企業等組建高水平培訓團體,開展資訊科技支援的跨學科教學培訓,打造一批基於資訊科技開展跨學科教學的骨幹教師,推動資訊化教育教學創新,全面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積極發掘中小學基於資訊科技支援的跨學科教學優秀示範案例,形成本地教師跨學科教學能力提升培訓資源,建設一批省級跨學科教學示範校。以人工智慧、大資料、物聯網等新興技術為基礎,依託各類智慧裝置及網路,開展智慧教育創新研究;重點面向學校資訊化基礎較好的中小學校長和學科專業骨幹教師開展引領性資訊化教學研修,推動教育理念與模式、教學內容與方法的變革創新,最佳化課程教學結構,積累一批可操作、易推廣的先進經驗與優秀案例;開展人工智慧助推教育領導力和教育教學能力示範培訓,幫助參訓校長、教師形成智慧化教育意識,掌握智慧化教育工具,提升解決教育教學問題的能力。

  (六)開展教師培訓資源建設行動

  以資訊化教學方法創新、精準指導學生個性化發展為重點,依據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標準和實際應用水平,統籌做好教師資訊素養培訓資源建設。圍繞教育部2014年印發的《中小學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標準(試行)》和中小學教師資訊科技校本應用考核能力點,遴選培訓機構優質資源,引進資訊科技教學應用慕課資源。依託xx省中小學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監管服務平臺,建立優質培訓資源遴選機制,引入本省優秀教學案例,吸收本週期優秀生成性資源。向一線教師開放資源,推送能力提升相關資源,為教師自主學習提供必要的條件。鼓勵學校、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過程中,逐步建立適合學校和教師自身發展需求的、涵蓋資訊化教育教學理念、資訊素養、學科教學軟體等方面的資訊化教育教學資源庫。

  (七)開展資訊科技校本應用考核行動

  根據教育部《中小學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標準(試行)》和《中小學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校本應用考核規範》,制定出臺《xx省中小學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應用考核指導意見》,指導市縣以促進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為目的,以教師在多媒體教學環境、混合式教學環境和智慧教學環境下的教學應用能力評價等為主要內容,制訂校本應用考核實施細則。校本應用考核由縣區統一安排組織,採取教師組內互評、學校骨幹複評、縣級專家團隊稽核認定、省市專家團隊抽查的方式進行。教師在參加完不少於25學時的線上培訓任務後,依據學校研修目標和教研組研修任務,至少選擇2個能力點作為線下實踐活動主要內容,透過研課、磨課、授課、評課等環節,最終將線下實踐內容轉化為成果提交到校本應用考核系統;校本應用考核結果以教師具有多媒體教學環境、混合式教學環境和智慧教學環境下的學情分析、教學設計、學法指導、學業評價的能力呈現;考核結果在教師教學評比、專家團隊遴選、教學名師評選等活動中作為重要依據,並且作為xxxx年以後教師資格定期註冊主要指標之一,並列入學校管理團隊資訊化領導力評估、學校資訊化教學應用評估指標體系中。

  (八)開展工程實施效益提升行動

  開展資訊科技教學應用案例、工程實施案例評選活動,每年由各市向省級推薦參訓教師總數1%的教學應用優秀案例和工程實施典型案例,由省教育廳組織專家進行評審。開展工程實施整校推進示範校、示範縣區評選活動,透過能力提升工程2.0監管服務平臺彙總各校、各縣區培訓資料,結合資訊科技教學應用案例和工程實施管理案例評選結果、以及實地評估檢查等綜合評定。透過設立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工程專項課題的形式,調動教師學習研究的積極性,激發教師應用資訊科技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每年定期組織全省工程培訓團隊、中小學教師赴工程實施管理案例評選優秀縣區、學校進行現場學習,交流經驗。

  五、工程保障

  (一)加強領導。省教育廳成立能力提升工程實施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教師工作處,負責能力提升工程的統籌規劃與管理,制訂能力提升工程規劃方案,利用資訊化管理手段實施精細化管理,將資訊科技應用能力培訓納入教師培訓必修學分,建立推動學校與教師主動應用資訊科技的相關制度,健全完善教育系統網路安全制度體系。執行辦公室設在省教育資訊化管理中心,負責工程組織實施的具體工作。各市教育行政部門負責本地區能力提升工程的組織管理,統籌規劃好本市各縣區教師全員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整校推進的時間表和路線圖,做好本區域能力提升工程的監管評估,推動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明確專門機構具體負責工程的組織實施和業務聯絡工作。

  (二)明晰職責。縣級教育行政部門是本地能力提升工程組織管理的責任主體,要完善制度、健全機制,調動電教、教研、師訓等部門力量,科學統籌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培訓專案,有效遴選學員,打造本地工程培訓團隊和整校推進示範校,構建示範帶動輻射體系。中小學校是提升教師全員資訊科技應用能力的關鍵節點,校長是第一責任人,要制訂本校資訊化發展目標和規劃,並組織開展資訊化教學校本研修和校本應用考核,落實教師全員培訓任務,切實提高學校資訊化教育教學水平。

  (三)落實經費。省級充分利用“國培計劃”等專案,做好省市縣三級工程培訓團隊培訓和整校提升示範性培訓,2019年完成省市縣三級工程培訓團隊培訓和214所省級試點學校的整校推進任務,為全面推動能力提升工程實施打好基礎;支援56個國家級貧困縣區完成能力提升工程任務,2020年,完成貧困縣轄區學校總數30%學校(1874所)的整校推進,2021年和xxxx年各完成貧困縣轄區學校總數35%學校(2186所)的整校推進。地市及區縣要建立經費分擔機制,將教育經費向能力提升工程傾斜,全力保障教師全員培訓,支援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典型培育和經驗推廣;積極爭取社會力量支援中小學校資訊化建設與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建立多元化籌資渠道,鼓勵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與企業和社會機構合作,參與中小學教育資訊化建設及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培訓。2020至xxxx年,各市分別完成轄區內20%、50%、30%學校的整校推進任務;省市嚴格按照任務分解開展整校推進工作,各市年度推進計劃和完成情況報省教育廳備案。中小學校要統籌整合多方資源,為本校教師學習和應用資訊科技提供良好條件。

  (四)監管評估。省教育廳將加強對各市縣能力提升工程實施情況的監測、督導,定期彙總各地各校整校推進情況,並進行公佈。透過招標遴選前組織專家對各培訓機構的資質、資源、上年度的任務完成情況進行稽核,培訓過程中,組織專家到縣區、學校對機構專家力量、課程設定、資源提供等進行檢查;培訓結束後,結合調查問卷、各級培訓團隊實地檢查及各縣區優秀課例參評情況等對培訓機構培訓服務能力進行綜合評估。中小學校制定的學校資訊化發展規劃由區縣工程實施培訓團隊進行稽核,在教師全員培訓、線下研修、校本應用考核過程中,由區縣培訓團隊全程進行監管和督導。省、市培訓團隊根據各縣區工作安排,在培訓期間每縣區抽查3—5所學校檢查學校全員培訓的組織實施情況。檢查發現的問題透過現場、書面等形式作以反饋。必要時進行復查,確保培訓質量。各市教育行政部門根據本地實際情況,做好能力提升工程實施規劃及整校推進的時間表、路線圖,規劃方案和年度工作計劃總結報省教育廳稽核;各縣能力提升工程規劃方案和工作計劃總結報市級教育行政部門稽核,報省教育廳備案。縣區級教育行政部門要結合學校資訊化發展規劃和自我測評,對學校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工作進行過程督導和質量評估,並將評估結果納入學校辦學水平評估和校長考評的指標體系。

  資訊科技提升工程2.0實施方案4

  根據教育部《關於實施全國中小學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見》(教師〔xxxx〕1號)《xx省教育廳關於印發〈xx省中小學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實施方案〉的通知》(xx教函〔xxxx〕266號)和《成都市教育局關於印發〈成都市中小學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實施方案〉的通知》(成教函〔xxxx〕89號)檔案精神,為全面提升我區中小學教師主動適應資訊化、人工智慧等新技術變革,加快資訊科技與教育教學融合創新。現將中小學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專案實施方案公佈如下:

  —、實施目標

  透過對區域骨幹培訓團隊、學校資訊化管理團隊、學校資訊化骨幹教師團隊的專項培訓,全面完成我區中小學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每人不少於50學時(其中線上課程不少於20學時,實踐應用不少於30學時)的全員培訓任務。建立協同培訓機制和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考核機制,構建“實踐、實證、實效”的適應學校發展需求的整校推進混合式研修新模式,提升管理團隊的資訊化領導力,培訓團隊的資訊科技應用指導能力和教師資訊化教學能力,全面促進資訊科技與教育教學融合的創新發展。

  二、主要任務

  建強區級研訓團隊

  以校為本,整校推進,開展教師全員培訓,提升資訊化教學能力

  三、參培物件

  全區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含所有普通中小學校、幼兒園、中職學校、特教學校以及社群治理和社事局等具有教師資格證的教師序列人員和行政管理幹部)。

  四、考核認證

  (一)合格認定

  測評結果由20課時線上網路課程培訓和30學時線下校本實踐應用(其中能力點實踐應用認證材料15學時,參加能力點的校本教研10學時,完成綜合應用能力點課堂實錄5學時)兩個板塊構成,認定等級分為優秀、合格和不合格。

  (二)證書列印

  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統一制定合格證書。

  五、研修階段安排

  培訓採取“集中面授+管理實踐”的混合模式。

  第一階段:xxxx年1—4月,xx天府新區中小學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專案管理辦公室(簡稱專案辦)組織專家對學校資訊化團隊進行政策解讀與理念更新。

  第二階段:xxxx年4—8月,新區“專案辦”對試點校參培教師情況進行摸排,稽核“整校推進”方案,進行全體管理員培訓。

  第三階段:xxxx年9—12月,基於試點經驗總結,組織學校教師(人數約為全區教師總數的60%)參與培訓,初步形成區域精品應用成果。

  第四階段:xxxx年3—6月,組織餘下學校教師開始進行專案實施,完成合格認定,形成可推廣應用成果。

  第五階段:xxxx年6—12月,對全區教師資訊科技能力提升2.0工程進行全面總結,列印證書,梳理各校優秀教學案例、課堂實錄、個性化學科教學模式等實踐應用成果。

  六、保障措施

  加強組織領導,明確職責分工

  加大經費預算,確保經費投入

  開展督導評估,營造良好氛圍

  資訊科技提升工程2.0實施方案5

  按照教育部印發的《教育資訊化2.0行動計劃》總體部署,結合xxxx市教育局《xxxx市中小學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訓實施方案》,結合我校實際情況,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貫徹教育部《關於實施全國中小學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見》、黑龍江省教育廳《落實教育資訊化2.0行動計劃的指導意見》等檔案要求,透過組織實施xxxx市第一中學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2.0工程,推動我校中小學教育教學資訊化深入發展,提高教師教育教學質量。

  二、目標任務

  到xxxx年,構建以校為本、基於課堂、應用驅動、注重創新、精準測評的教師資訊素養髮展新機制,開展全校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全員培訓(每人不少於50學時,其中實踐應用學時不少於50%),基本實現“校長資訊化領導力、教師資訊化教學能力、培訓團隊資訊化指導能力,顯著提升,全面促進資訊科技與教育教學融合創新發展”(簡稱“三提升一全面”)的總體發展目標。

  第一階段xxxx年6月啟動階段。

  第二階段xxxx年9月——xxxx年7月推進階段

  第三階段xxxx年9月——xxxx年7月考核階段

  第四階段xxxx年下半年驗收階段

  三、組織機構及其職責分工

  1、組織機構

  為確保能力提升工程的順利實施,我校成立了xxxx市第一中學教師資訊科技能力提升工程2.0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校長書記

  副組長:教學副校長教務主任副主任教研主任副主任

  成員:學年及其他各部門負責人

  2、職責分工

  教務處負責工程的統籌規劃與管理協調,制定能力提升工程規劃方案及工程實施過程中的業務管理與支援服務等具體工作;教研處負責教師資訊科技能力提升工作校本研修、教師資訊化教學培訓等指導工作,探索基於“網際網路+”的教研組織工作;資訊科技中心負責培訓工作,網站設定等技術支援;其他部門具體實施。

  四、實施路徑

  (一)健全工程管理機構。健全組織機構,完善管理機制,圍繞工程實施總體目標任務,以教師全員培訓為核心,統籌設計好能力提升工程2.0實施的各個環節和內容。

  (二)組建骨幹培訓團隊。積極配合各方力量,同時選拔一線資訊科技應用能力突出的學科骨幹教師,建強校級培訓團隊;採取集中培訓方式實施團隊培訓,同時建立有效工作機制,有力保障教師全員培訓的質量。

  (三)有序實施整校推進。分年度實施整校推進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培訓。xxxx年6月,啟動提升工程2.0工作,xxxx至xxxx年完成整校推進及考核任務。

  (四)測評教師應用能力。按照“省市統籌、學校自主、全員參與”的實施路徑,結合省、市工程2.0校本應用考核規範,組織開展校本應用考核,實現對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的精準測評。

  五、主要措施

  (一)開展學校管理團隊資訊化領導力提升行動。學校是提升教師全員資訊科技應用能力的關鍵節點,由校領導擔任組長,組建由校長領銜的學校資訊化管理團隊;採取集中培訓和網路研修相結合的混合式培訓方式,開展管理團隊資訊化領導力提升專項培訓,著重提升學校資訊化發展規劃能力、混合式校本研修設計與組織實施能力、指導學校教師開展資訊化教學能力和校本應用考核能力;指導管理團隊結合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發展目標,形成學校資訊化發展規劃,推進數字校園、智慧學校建設,探索教育、教學、教研、管理、評價等領域的創新發展。

  (二)開展培訓團隊指導能力提升行動。學習先進地區的經驗,提升團隊規劃制定、組織教研、指導校本研修、開展校本應用考核等能力;指導學校選拔一些資訊科技應用能力突出的學科教師,採用專題研修、分類培訓與學習共同體建設等模式,開展培訓骨幹隊伍專項培訓;探索基於“網際網路+”的教研組織形式,推動教師開展應用資訊科技促進學科教育教學的研究,提高學科教師資訊化教學等的能力。

  (三)開展教師全員應用能力提升行動。整校推進開展教師資訊科技應用培訓。採取校本研修、區域教研、教師選學等多種方式,將集中培訓、網路研修與實踐應用相結合,組建“骨幹引領、學科聯動、團隊互助、整體提升”的研修共同體;開展資訊科技應用案例研討、課堂實錄分析等專題研修活動,推進相關教學裝置和學科軟體應用;推動教師應用網路學習空間、教師工作坊、研修社群等,利用線上資源,結合線下研討,打造“技術創新課堂”,提高應用資訊科技進行學情分析、教學設計、學法指導和學業評價等能力。

  (四)開展工程實施效益提升行動。開展資訊科技教學應用案例、工程實施案例評選活動,每年逐級上報,最終向xxxx市推薦教學應用優秀案例和工程實施典型案例;開展工程實施整校推進示範校評選活動,透過能力提升工程2.0監管服務平臺彙總各校培訓資料,結合資訊科技教學應用案例和工程實施管理案例評選結果、以及實地評估檢查等綜合評定;透過設立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工程專項課題的形式,激發教師應用資訊科技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六、工程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我校成立中小學教師資訊科技能力提升工程2.0工作領導小組,制訂能力提升工程規劃方案,利用資訊化管理手段實施精細化管理,將資訊科技應用能力培訓納入教師培訓必修學分,建立推動學校與教師主動應用資訊科技的相關制度,健全完善教育系統網路安全制度體系。

  (二)明確職責任務。我校將完善制度、健全機制,整合各方力量,科學統籌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培訓專案,有效遴選學員,打造市級工程培訓團隊和整校推進示範校,構建示範帶動輻射體系;中小學校是提升教師全員資訊科技應用能力的關鍵節點,制訂本校資訊化發展目標和規劃,並組織開展資訊化教學校本研修和校本應用考核,落實教師全員培訓任務,切實提高學校資訊化教育教學水平。

  (三)做好監管評估。我校制定的學校資訊化發展規劃由市級工程實施培訓團隊進行稽核,在教師全員培訓、線下研修、校本應用考核過程中,由市級培訓團隊全程進行監管和督導。

  總之,資訊科技2.0工程關係到教育長遠發展大計,我校認真實施,提前準備,精準落實,推動中小學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的提升。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