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全國糧食安全宣傳週活動方案範文(精選7篇)

幼兒園全國糧食安全宣傳週活動方案範文(精選7篇)

  為了確保活動取得實效,常常需要預先準備活動方案,活動方案是闡明活動時間,地點,目的,預期效果,預算及活動方法等的企劃案。活動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全國糧食安全宣傳週活動方案範文(精選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全國糧食安全宣傳週活動方案1

  開展“艱苦奮鬥、勤儉節約”主題實踐活動,深入推進文明校園、節約校園、書香校園、博雅校園、人文校園、平安校園、和諧校園建設,促進幼兒園各項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經研究決定,在全園範圍深入開展“勤儉節約,愛我幼兒園”主題系列教育活動。具體實施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倡導節能、降耗、增效、發展為目標,從幼兒園實際出發,深入開展“勤儉節約、愛我幼兒園”主題宣傳教育活動,努力營造勤儉節約光榮、鋪張浪費為恥的良好氛圍。建章立制,制定和完善各項倡導勤儉節約的管理規章制度和規範,逐步強化勤儉節約量化考核工作,完善各項制度約束機制,進一步加強控制和監督,努力從源頭和過程上制止奢侈浪費現象,提高幼兒園各類資源的節約使用效能和綜合利用度,最大限度減少社會和校園環境的荷載量。

  二、工作目標

  使全園教職工充分認識建設節約型社會的重要意義,進一步樹立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的意識;建立健全一套比較完整的節約增效規章制度和考核標準,深入開展“節約在你手中”活動,從節約一度電、一張紙、一分錢做起,嚴格內控管理措施,降低執行成本,提高資源的使用效能。

  三、組織領導

  幼兒園成立“勤儉節約主題實踐活動領導小組”,以加強組織領導,強化工作部署,進一步發揮組織、號召、指導和監督作用。具具體組成及分工如下:由園長朱國梅任組長,副園長李永紅、石紅豔任副園長,華蘭、王鴻、孟麗、沈麗等為組員。

  四、具體安排

  (一)、宣傳發動階段(9.1——9.30)

  1.制定“勤儉節約,愛我幼兒園”主題系列活動實施方案,並印發全園執行。

  2.在全園範圍發出“勤儉節約,愛我幼兒園——共同建設節約型校園”的倡議書,向全園師生髮出開展“勤儉節約,愛我幼兒園”主題系列活動的倡議和感召,積極動員和造勢。

  3.動員全園師生、各班級、食堂、保健室等部門,積極參與主題實踐活動,開展勤儉節約知識的學習和宣傳。

  著重做好各班級的宣傳和任務部署。各班級按要求定期或不定期舉行以“勤儉節約,愛我幼兒園”為主題的活動,引導全體幼兒認識勤儉節約的重要性,牢固樹立節約意識,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從點滴做起,共同建設節約型班級和節約型校園。

  (二)、具體實施階段(10.1——1.30)

  十月,開展“節約一滴水、一度電、一張紙”的活動。

  十一月,開展“不剩飯、不剩菜”文明餐桌活動。

  十二月,學習節能知識。學習節能小技巧。基本掌握節約能源的方法和技巧。

  (三)、總結階段(二月)

  總結勤儉節約活動開展以來的成績和存在的不足。在開展系列主題實踐活動的基礎上,深入開展各班級的自我評價和總結工作。

  幼兒園全國糧食安全宣傳週活動方案2

  一、活動背景

  1979年11月,第20屆聯合國糧農組織大會決議確定,1981年10月16日是首屆世界糧食日,此後每年的這一天都作為“世界糧食日”。其宗旨在於喚起全世界對發展糧食和農業生產的高度重視。

  二、活動目標

  1、以幼兒為活動主體,發揮幼兒的積極主動性,讓他們參與到活動的組織與實施。

  2、透過活動讓幼兒明白每一粒糧食都是農民和工人辛勤勞動的結晶,懂得“一粥一飯來之不易”,從小培養他們的“惜糧愛糧”的好品質。

  3、以繪畫、語言、唱歌等形式宣傳愛糧惜糧。

  三、活動過程

  1、集體教學活動:

  1)、社會活動:瞭解“世界糧食日”的由來。

  2)、語言活動《大公雞和漏嘴巴》

  3)、畫畫唱唱:《古詩:憫農》

  2、主題畫:愛糧惜糧

  用圖畫形式表達自己對愛惜糧食的理解。如節約糧食、農民伯伯種田的辛苦。

  3、家園配合:

  借10月16日“世界糧食日”節日之機,為培養孩子們惜糧愛糧的好品質,將評選”愛惜糧食的好孩子“。家園配合如下:

  1)、請以”幼兒用餐情況記錄表“的形式記錄孩子用餐情況。

  2)、再以書信的形式誇誇孩子在家”惜糧愛糧“和”用餐好習慣“等方面的進步。

  3)、家長志願者活動:《香甜的爆米花》

  另,如果孩子在家吃飯方面拖拉、挑食或還需大人餵飯等,家長正好可以藉著機會促進一下,反饋表可以繼續使用。

  4、“小小愛糧宣傳員”,將孩子的作品製作成宣傳海報。

  透過開展“世界糧食日”活動,孩子們認識到糧食的重要與寶貴提高了節糧意識,一日生活中,時時注意自己的行為,爭取不掉一粒米飯不剩一口菜,真正做到從身邊小事做起。

  幼兒園全國糧食安全宣傳週活動方案3

  設計意圖

  現在的幼兒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生活條件都非常優越,加之受社會上大吃大喝、鋪張浪費等壞風氣的影響,在幼兒園裡幼兒挑食、剩飯的現象十分普遍。針對這種情況,結合10月16日"世界糧食日"我們設計了"愛惜糧食"這一主題活動。目的是讓幼兒瞭解糧食來之不易,體驗成人勞動的艱辛,養成不挑食、不浪費、愛惜每一粒糧食的良好習慣。

  活動目標:

  1、使幼兒瞭解糧食的生長過程,知道糧食來之不易。

  2、知道浪費糧食是不對的,要學習珍惜糧食。

  活動準備:

  教學PPT

  活動過程:

  1、觀看圖片,談話匯入的教師提問:你覺得這樣好嗎?為什麼?

  提問:你們知道我們做飯的大米是從哪裡來的?

  2、認真看《愛惜糧食》動畫,啟發思考,教師提出如下問題:

  (1)大米的生長過程是怎樣的?

  (2)為什麼說農民伯伯種糧食很辛苦?

  (3)小朋友們今後你會珍惜糧食嗎?

  3、幼兒有疑問可再次觀看動畫,老師根據本班級幼兒共性特徵及個體差異,對動畫進行暫停或播放,結合劇情節點,在幼兒已有經驗上進行選擇性互動提問教學。

  教師總結:小朋友們,農民伯伯種糧食非常辛苦,從播種到鋤草、施肥、收割,不知灑下了多少汗水。曬黑了臉,累彎了腰,兩手磨出了厚厚的老繭,才能收穫糧食,我們要做珍惜糧食的好孩子,不能浪費。

  4、教師提問:為了節約糧食,我們應該怎樣做?

  師引導幼兒總結:

  糧食來之不易,是農民伯伯辛苦種出來的,所以用餐時我們一定要吃完自己的一份飯菜,不浪費糧食,能吃多少盛多少。

  幼兒園全國糧食安全宣傳週活動方案4

  活動目標

  瞭解農民的辛苦,知道糧食來之不易。

  知道珍惜糧食,不浪費食物。

  活動準備

  課件準備:“米飯”圖片;《我不浪費糧食》動畫影片;“不浪費食物”組圖。

  活動過程

  出示圖片“米飯”,引導幼兒討論米飯的來源。

  這是什麼?米飯是用什麼做的?

  你知道大米是從哪裡來的嗎?

  播放動畫影片《我不浪費糧食》,引導幼兒感知大米的來之不易。

  熊貓奇奇和妙妙也想知道大米是怎麼來的,他們和小夥伴一起坐上巴士嘟嘟的'飛碗來到了田野尋找大米的由來。

  大米是什麼加工而成的?

  稻穀是怎麼來的呢?

  小結:農民要經過翻地、播種、育苗、插秧等種下水稻,等待水稻長出金燦燦的稻穀,再進行收割、脫粒,最後把穀粒加工脫殼碾出大米。大米來之不易,每一粒糧食都是農民用辛勤的汗水澆灌的,我們要尊重他們的勞動成果,不挑食,愛惜糧食。

  出示組圖“不浪費糧食”,引導幼兒瞭解珍惜糧食的方法。

  1、討論交流珍惜糧食的方法。

  糧食來之不易,我們都應該珍惜糧食,你知道哪些節約糧食的方法?

  2、出示組圖“不浪費糧食”,討論圖中的現象。

  這些行為對不對?應該怎麼做?

  小結:我們要懂得珍惜糧食,吃飯的時候雙手扶好碗,不掉米粒,吃多少盛多少,不隨意丟棄;去飯店用餐時點菜要適量,吃不完的菜可以打包,不能浪費糧食。

  活動延伸

  日常活動

  1、教師在用餐環節提醒幼兒不隨意倒飯菜,珍惜食物。

  2、在過渡環節可適當播放“寶寶巴士APP”中的“古詩國學”第一集《憫農》供幼兒欣賞,引導幼兒懂得尊重農民伯伯的勞動。

  家園共育

  家長給幼兒樹立榜樣,幫助幼兒養成珍惜糧食的好習慣。

  幼兒園全國糧食安全宣傳週活動方案5

  活動目標:

  1、知道糧食的來歷和愛惜糧食的道理。

  2、培養幼兒良好的幼兒園進餐禮儀。

  活動準備:

  提前熟悉故事《小豬請客》、熟悉音樂遊戲《我愛吃》

  基本過程:

  (一)匯入活動教師透過唐詩《憫農》引出愛惜糧食的主題。

  (二)關鍵步驟:

  1、介紹糧食的來歷:

  (1)提問:“你們知道糧食是怎樣來的嗎?”

  (2)結合《憫農》這首古詩,講解古詩大意,讓孩子知道糧食是農民伯伯辛苦種出來的,得之不易。

  古詩大意:“在夏天的中午,農民伯伯頂著火辣辣的太陽,在田裡給禾苗除草、鬆土。他們累得滿頭大汗,一滴滴汗水滴在泥土裡。可是,有誰知道這碗裡的米飯,每一粒都是農民伯伯辛苦勞動種出來的呢!”

  (3)和孩子一起探討糧食的來歷和為什麼要愛惜糧食。

  2、帶領幼兒大聲地、有韻律地朗誦古詩《憫農》

  (三)引歌套詞、古詩新唱活動延伸:

  1、講故事《小豬請客》

  透過故事《小豬請客》,教育幼兒怎樣愛惜糧食。

  2、音樂遊戲《我愛吃》

  組織幼兒做音樂遊戲《我愛吃》,加深幼兒對各種主食的熟悉和了解,激發幼兒的食慾,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

  3、開展“小小檢查員”活動邀請班上的幼兒輪流當“小小檢查員”。每餐之後檢查幼兒的餐具是否還有剩飯剩菜?督促幼兒愛惜糧食。

  幼兒園全國糧食安全宣傳週活動方案6

  活動目標:

  1、學習過竹梯上時保持身體平穩,發展平衡能力及身體的協調能力。

  2、嘗試用不同的方法過竹梯,初步發展幼兒的自主探索能力。

  3、體驗自主遊戲和創造性遊戲的快樂。

  4、鍛鍊幼兒手臂的力量,訓練動作的協調和靈活。

  5、讓孩子們認識到,跟同伴合作是一種精神。有的時候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跟同伴合作會得到更多的幫助,更多的樂趣。

  活動準備:

  若干長梯、木樁,同等的小書包若干充當糧食裝在糧倉(籮筐裡)、空的籮筐兩個,小貓頭飾若干。老師帶著黑貓警長的頭飾,黑貓警長的音樂。

  活動過程:

  1、以角色"黑貓警長"的身份引出活動,聽音樂做熱身操,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

  師:寶貝貓們今天,黑貓警長要教你們學習新本領了,來,我們先做熱身運動。

  2、學習嘗試自主探索各種走竹梯的方法。

  (1)啟發幼兒自由暢想、探索各種走竹梯的方法。

  師:寶貝貓們看前面有兩條竹梯小路,請你們走一走,看看誰想的方法多。(寶貝貓們得注意了過竹梯小路的時候不能摔倒了,而且手要自然的放在兩邊也不能走到竹梯外面了)

  (2)請幼兒展示自己富有創意的動作。(引導幼兒嘗試各種走竹梯的方法,如走橫檔、走兩邊、走空擋、側走竹梯邊等)師:寶貝貓們剛剛你們走的都很棒,可是黑貓警長很想知道你們是怎麼走過來的?那隻寶貝貓願意把自己的剛剛走的方式給別的寶貝貓們展示出來?

  (鼓勵孩子們展示自己剛剛走竹梯的方法)師:寶貝貓們剛剛你們走竹梯的方法真多啊,那機器貓覺得xx的方法比較容易過去,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帶領寶貝貓們走一圈,走2種方法可以了)

  3、透過遊戲"保護糧倉",發展身體平衡性及協調能力。

  師:接到命令,(假裝接電話)農民伯伯的糧食被老鼠偷走了,我們要把糧食從老鼠家搬運回糧倉裡。

  (1)介紹遊戲的名稱及玩法:選擇一種過竹梯的方法,過了竹梯,繞過樹林(木樁)腳一定要踩在木樁上,不要掉到地上了,同時走竹梯和踩木樁的時候雙手要自然放開,不能擁擠、更不能推其他的寶貝貓。從老鼠的家裡搬一包糧食,從旁邊的小路跑回來(按箭頭方向),把糧食拿到手上。(教師示範全過程)(機器貓示範)

  (2)小朋友們自己參加一遍遊戲(選擇一種走竹梯的方法,然後第二遍用另外一種方法走)

  (3)分兩組幼兒進行競賽,:寶貝貓們,天快下雨了,我們來比賽那組運籃子裡面的糧食先運完為勝!。

  4、延伸活動。

  師:寶貝貓接到命令我們又有新的任務要去執行了,開上車子出發。

  教學反思:

  活動形式符合幼兒好奇、好動的心理特徵。給幼兒提供豐富的物質環境,刺激幼兒去感受美和表現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幼兒心理發展的特點是好動,對一切事物充滿了好奇心,求知慾望強烈。及時表揚幼兒的點滴進步,肯定和鼓勵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索舉止,樹立自信心,挖掘幼兒的創造潛能。

  幼兒園全國糧食安全宣傳週活動方案7

  目標:

  1.能雙膝著地,雙手撐地繞過障礙爬

  2.能遵守遊戲規則,積極主動地參與

  3.體驗合作創編遊戲的樂趣。

  4.樂意與同伴合作遊戲,體驗遊戲的愉悅。

  活動準備:

  1.螞蟻頭飾人手一個

  2.用沙包做成的糧食人手兩個

  3.輕鬆歡快的音樂A,B

  過程:

  1.律動入場(音樂A)師:今天天氣真好,螞蟻寶寶們快和媽媽一起來鍛鍊身體,做做螞蟻操吧。

  2.隨音樂做律動熱身

  3.師:現在天氣越來越冷了,螞蟻寶寶們要把糧食運到溫暖的新家去,可是去新家的路很不好走,我們要先把本領學會了.

  4.請一名幼兒示範後,再集體聽老師的指令爬

  5.放鬆

  6.繞障礙爬

  7.幼兒自由探索

  8.請一名幼兒示範後,再集體練習一次

  9.遊戲(音樂B)。要求:一個跟著一個爬幼兒鑽過山洞,穿過小路,爬過草地,將糧食運到新家

  10.再遊戲一次

  11.整理活動(音樂A)

  教學反思:

  從這個活動中,我認識到幼兒園課堂教學中,教師首先要以孩子為主體,同時要有駕馭課堂的能力,在引導孩子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地發現問題,不斷地變換教學手段和方法,從而讓每個幼兒都參與到活動中,準確地掌握知識。帶領幼兒遊戲時,要顧及到絕大多數的孩子,將個別示範與分組遊戲、集體遊戲相結合,可以根據幼兒的課堂情況不斷地變換遊戲形式,從而提高每個幼兒的學習積極性。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