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安全生產管理方案(精選5篇)

糧食安全生產管理方案(精選5篇)

  為保障事情或工作順利開展,常常需要預先制定方案,方案是為某一行動所制定的具體行動實施辦法細則、步驟和安排等。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糧食安全生產管理方案(精選5篇),歡迎大家分享。

  糧食安全生產管理方案1

  按照《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農業農村部教育部科技部全國婦聯關於做好20xx年世界糧食日和糧食安全系列宣傳活動的通知》(x糧發〔20xx〕x號)要求,我省結合實際,制定此方案。

  一、活動主題

  20xx年10月16日是第38個世界糧食日,主題是“努力實現零飢餓”。糧食安全系列宣傳活動主題是“端牢國人飯碗,保障糧食安全”。

  二、活動安排

  20xx年世界糧食日和糧食安全系列宣傳活動包括主會場宣傳、“糧安之星”評選釋出和糧食安全大走訪大調研等內容。

  三、活動內容

  (一)主會場活動

  1.活動時間、地點。20xx年世界糧食日和糧食安全系列宣傳活動主會場宣傳於20xx年10月16日上午在中央大街xx5號(金谷大廈門前)舉辦。

  2.活動形式、內容。透過展板宣傳10個省級“糧安之星”事蹟材料,釋出“糧安之星”及“世界糧食日”和糧食安全有關內容;會場上展示、宣傳xx省放心糧油企業和xx好糧油產品生產企業、中鹽xx分公司及產品;門前懸掛印有主題宣傳語橫幅;擺放承辦及協辦單位制作的A字板、易拉寶等關於糧食安全活動主題的宣傳材料;有關人員發放宣傳品,宣傳糧食安全方面知識。

  3.活動工作分工

  主辦單位:省糧食局

  承辦單位:省糧食行業協會

  協辦單位:省糧油衛生檢驗監測中心、省鹽務局、xx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糧食工程學院、中鹽xx分公司、金谷大廈、xx省放心糧油企業、中國好糧油和xx好糧油企業。

  (二)“糧安之星”評選釋出

  我局商省農委、教育廳、科技廳和省婦聯評選10個糧安之星集體或人物,並在10月16日主會場活動時釋出。其中:糧食生產方面2個、人才培養方面1個、糧食科研方面2個、糧食流通方面4個、婦女代表1個,並擇優向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推薦1個糧安之星先進集體或人物。

  (三)糧食安全大走訪大調研。

  省農委、教育廳、科技廳、婦聯各自組織本部門人員進行調研活動。糧食部門將於10月份在全省各地市範圍內開展調研活動。具體安排如下:

  1.主要內容。圍繞科學儲糧、秋糧測產、代烘代儲代銷及政策宣傳等內容,深入村屯、農戶,對糧食問題進行調研摸底,聽取農民對國家糧食政策的意見建議,深入瞭解糧食安全方面存在的矛盾隱患,宣傳糧食政策,講解糧食收儲、運輸、保管等方面的科技知識。

  2.活動形式及分工。以工作小組形式開展活動。省糧食局成立3個走訪調研組:

  第一組:調控處牽頭,工業處、資訊中心參加;負責xx。

  第二組:倉儲處牽頭,財審處、監測中心參加;負責xx。

  第三組:監督檢查處牽頭,法規處、交易市場參加;負責xx。

  各組可在本組負責的地市中選擇2~3個縣,每縣選擇2~3個村,進行走訪調研活動。每組3~5人(可包含地市縣人員),深入到2~3個村,進行大走訪大調研活動,大走訪大調研活動要與秋糧購銷工作緊密銜接。

  四、活動要求

  (一)高度重視,加強領導。各地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配合好省局各項活動,同時參照省局活動方案,結合本地實際,組織好本轄區各項活動。

  (二)拓寬渠道,加強宣傳。充分發揮電視、廣播、報紙等傳統媒體優勢,積極運用網路、微信、微博等新興媒體加大宣傳力度,努力形成全媒體覆蓋格局。

  (三)改進作風,嚴肅紀律。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改進工作作風、突出活動主題、厲行勤儉節約,嚴禁鋪張浪費、大講排場和形式主義。

  糧食安全生產管理方案2

  為貫徹落實《福建省20xx年度落實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工作方案》、《泉州市貫徹落實20xx年度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工作方案的實施意見》,推動全縣糧食安全各項工作落實,加快構建區域糧食安全保障體系,結合我縣實際,經縣政府同意,現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工作目標

  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於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決策部署,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前提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加大“六穩”工作力度,全面落實“六保”任務,認真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和國家糧食安全戰略,按照“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要求,對照年度考核任務,層層傳導壓力,逐級壓緊壓實責任,進一步築牢我縣糧食安全根基。

  二、主要任務

  (一)增強糧食綜合生產能力

  1.加強耕地和基本農田保護。強化鄉(鎮)政府耕地保護責任,落實年度耕地保護目標責任,確保全縣耕地保有量不少於23.57萬畝,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不少於21.85萬畝。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和集約節約用地制度,強化土地規劃管控和用途管制,嚴格執行“佔優補優、佔水田補水田”政策,落實耕地佔補數量、質量雙平衡。嚴格控制建設用地佔用永久基本農田,切實做好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工作。健全耕地保護補償機制,資金分配向補充耕地任務完成好、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工作成效大的地方傾斜。(責任單位:縣自然資源局)

  2.加快農田基礎設施建設。按照“統一規劃佈局、建設內容、組織實施、驗收考核和上圖入庫”高標準農田建設工作要求,以推進水稻生產功能區建設為重點,完成全年新增2.5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實施0.32萬畝高效節水灌溉,新增耕地500畝。紮實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按照“先建機制、後建工程”的原則,把完善工程建設和管護機制、強化用水管理機制、建立健全農業水價形成機制、建立精準補貼和節水獎勵機制等有機結合起來,年度新增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實施面積2.5萬畝。(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水利局、發改局、財政局)

  3.提升種糧科技水平。持續實施農業“五新”示範推廣專案,推動良種良法良機配套,推廣工廠化育秧,提高育秧社會化水平,遴選釋出年度主推技術並推廣應用。圍繞我縣優勢農產品和特色產業發展需求,建立2個以上農業科技示範基地,大力培育農業科技示範主體,促進農業增產增效。實施現代種業提升工程,建立省級農作物優質、綠色新品種核心展示和縣級農作物新品種試驗示範片,輻射帶動新品種推廣,進一步提高農作物良種覆蓋率和優質專用率,最佳化農作物品種品質結構,提高種植效益。實施農業生產全程全面機械化推進行動,新建一批主要農作物、特色優勢農業產業生產全程全面機械化示範基地,建成2個新機具推廣基地,重點推廣水稻機械播種、兩薯移栽和收穫等薄弱環節適用的機具。(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

  4.加強耕地質量保護。落實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保護,繼續健全耕地質量和耕地產能評價制度,開展對耕地質量和耕地產能水平的全面評價,更新年度耕地質量評價成果。實施地力提升工程,推廣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技術,完善耕地質量監測網路建設,組織開展耕地質量等級調查評價,完成年度耕地質量等級評價。整合耕地土壤汙染詳查資料,開展耕地土壤質量類別分類。全面推進受汙染耕地安全利用及嚴格管控,因地制宜選用措施和技術模式,年底前完成受汙染耕地安全利用類 1.5萬畝、嚴格管控類2700畝的任務。持續推進涉鎘等重金屬重點行業企業排查整治工作,有效切斷鎘等重金屬汙染物進入農田的鏈條。(責任單位:縣自然資源局、農業農村局、生態環境局)

  (二)保持糧食播種面積和產量基本穩定

  5.強化糧食生產任務落實。將糧食播種面積13.52萬畝、總產5.87萬噸糧食的生產目標細化分解到鎮(鄉)到村,按照“穩稻穀、增旱糧”的思路,突出做好稻穀和薯類等重點糧食作物的生產。充分發揮水稻生產功能區作用,繼續鼓勵糧食適度規模生產,落實耕地地力保護、水稻種植保險和農機購置等補貼政策措施。建立和完善工作排程機制,充分利用農情資訊系統,按品種、分季節掌握糧食生產進度,督促抓緊抓實抓細糧食生產。(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

  6.加大新型主體培育力度。貫徹落實《福建省家庭農場培育計劃》,推廣特色產業帶動家庭農場發展模式,加快培育出一批特色鮮明、規模適度、效益明顯的家庭農場。制定出臺家庭農場名錄管理規定,及時採集、更新家庭農場資訊。按照“自願申報、擇優推薦、逐級稽核、動態管理”的原則,分級開展示範家庭農場評定。實施農民專業合作社規範提升行動,推進我縣省級農民專業合作社質量提升整縣推進試點工作,積極建立合作社示範社。以產業為依託開展同業聯合、以服務為紐帶開展同域聯合,培育一批規模大、效益好、品牌響的合作聯社。(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

  7.完善社會化服務體系。以推進農業生產託管服務為重點,聚焦一家一戶小農辦不了、辦不好或辦了不划算的農業生產環節,引導小農戶透過全程託管、環節託管、代耕代種等社會化服務方式,廣泛接受各類農業社會化服務,促進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發揮各類服務組織作用,發展機耕、機種、機防、機收等服務,推廣水稻商品化育、插秧服務。推動“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中心建設,聚集農業生產資料、維修技術和市場資訊形成利益聯結分享機制,提高糧食生產的專業化、組織化水平。(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

  8.做好科學防治減災。落實防災應急預案,農業、氣象、水利等部門加強溝通聯絡,密切關注倒春寒、乾旱、洪澇、颱風等災害性天氣預警資訊,及早做好應對準備。開展草地貪夜蛾等重大病蟲害監測預警,加大綠色防控,推進專業化統防統治,抓好科學用藥技術與新型農藥器械使用培訓,實現蟲口奪糧保豐收。(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

  (三)加強糧食儲備安全管理

  9.加強地方儲備糧管理。認真貫徹落實中辦、國辦印發的《關於改革完善體制機制加強糧食儲備安全管理的若干意見》,最佳化地方儲備區域佈局和品種結構,20xx年完成400噸儲備糧增儲任務,全縣總儲備糧規模達到16400噸,同時將應急成品糧儲備規模調整到400噸;適時啟動佔地10畝的德化中心糧庫三期建設,增加儲備規模、調整品種結構。完善地方儲備安全管理制度,積極探索建立企業社會責任儲備,推動形成政府儲備與企業儲備功能互補、協同高效的新格局。加強地方儲備輪換管理,嚴格儲備安全、質量管控等制度,確保常儲常新,數量真實、質量良好、儲存安全、管理規範。推進儲備糧管理資訊化,加快實現資訊化平臺互聯互通,實現動態遠端監管,糧庫線上監控,確保8月底完成德化縣中心糧庫智慧化升級改造試執行。不斷健全儲備倉庫資訊化工作平臺,全面推進賬、卡、表、簿電子化和賬務處理標準化,提升糧食儲備資金監控效率。(責任單位:縣發改局)

  10.加強儲備糧監督管理。依照有關法規、規章,加強儲備糧油數量、質量安全等方面的監管,重點核查代儲企業資格、承儲企業日常管理情況以及政策性糧食出入庫制度執行情況等。從20xx年起,由縣政府督促發改(糧儲)部門負責對本級管理的地方儲備糧進行績效評估評價,落實責任,實行責任追究。強化儲備糧監管責任,壓實儲備糧承儲企業對儲備倉儲保管、安全生產、質量安全和資金管理等主體責任。(責任單位:縣發改局)

  11.建立健全糧食安全保障機制。依據省政府出臺的《福建省糧食安全保障條例》《福建省地方儲備糧油管理辦法》等法規規章,結合我縣實際,認真研究制定貫徹措施和實施意見,為依法推動糧食安全和管糧管儲提供堅強有力的法治保障。(責任單位:縣發改局)

  (四)做好糧食市場和流通的文章

  12.加強糧食收購工作。實施糧食補貼政策措施,落實儲備訂單糧食收購直補政策和稻穀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引導多元主體開展市場化收購,實行優糧優價。加強與相關金融機構的溝通和協調,透過信用、商業性專項資金、貨物質押、商業保險,積極探索建立收購貸款信用保證金等多種方式,加大對國有和國有控股的糧食購銷企業、大型糧食產業化龍頭企業、糧食加工和轉化企業等主體支援力度,滿足各類糧食市場化收購資金需求。強化為農服務措施,加強資訊釋出和政策宣傳,維護糧食收購市場秩序,嚴厲查處“打白條”、壓級壓價等坑農害農行為,保護好農民利益和種糧積極性。(責任單位:縣發改局、財政局)

  13.強化質量和安全生產監管。積極配合省糧儲局開展的省內新收穫糧食質量安全風險監測,嚴格落實糧食收購(入庫)和銷售出庫必檢專案,執行超標糧食收購處置管理辦法,加強超標糧食流向全程監管,杜絕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糧食流入口糧市場或用於食品生產加工。結合季度抽檢、重大節日專項檢查和糧食庫存檢查,加強對糧食加工、收購、儲存和政策性用糧購銷各環節質量的抽查與監測,督促糧食經營主體落實質量安全主體責任。深入推進糧食質量安全“一品一碼”全過程追溯體系建設,督促涉糧企業在原糧、政策性用糧出庫前賦予追溯碼,並向資訊管理平臺上傳相關資料。加強糧食安全資訊追溯工作中企業履行責任和糧食主管部門履職情況的監督檢查,繼續落實管理激勵措施,提升糧食追溯覆蓋面和資料質量。加強對糧食流通全鏈條經營主體的監管,建立涉糧案件處置快速響應機制。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監督管理,嚴格落實安全生產企業主體責任、屬地管理責任和行業監管責任,深入開展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治。(責任單位:縣發改局)

  14.深化糧食產銷合作。組織參加第三屆中國糧食交易大會和第十六屆糧食產銷協作福建洽談會,進一步創新產銷協作模式,深化產銷合作內容,鞏固產銷協作關係,擴大產銷協作成果。繼續實施引糧入泉獎勵政策,鼓勵本縣企業到產區多渠道籌集糧源,增加本縣糧源供給。支援各類糧食經營主體,以多種形式開展糧食產銷合作,調劑本地區品種餘缺,促進糧食供需平衡。(責任單位:縣發改局)

  15.實施優質糧食工程。根據糧食產銷和市場流通特點,結合國家物流樞紐建設佈局和建設規劃,加強重點節點糧食物流設施建設。深入實施優質糧食工程,推動完成“泉州好糧油”示範企業的.專案建設,以2個“德化好糧油”示範加工企業為重點,加強扶持具有帶動效應的示範企業,研發生產“好糧油”產品,提升糧油質量品質,打造一批競爭力強、影響力廣、“優質、營養、健康”的德化糧油品牌。(責任單位:縣發改局)

  16.大力發展糧食產業經濟。落實用地、用電、信貸、稅費、技改等方面各項惠企政策,千方百計幫助糧食企業降本增效。積極申請省級財政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繼續安排縣級財政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用於支援企業開展技術改造、質量檢測能力建設和品牌培育等。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為目標,抓好“糧頭食尾”和“農頭工尾”,不斷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打造供應鏈,大力推動糧食產業創新發展、轉型升級、提質增效,提高應急加工能力,推動企業技術改造和質量提升,促進糧食產業發展,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優質多樣化糧油產品的需求,確保我縣糧食安全。(責任單位:縣發改局、財政局)

  17.持續開展節糧減損活動。推進糧食四散化運輸、優質糧食分倉儲存、綠色倉儲及糧油適度加工等流通各環節節糧減損工作。開展世界糧食日和“糧食安全宣傳週”活動,以糧食安全宣傳教育基地為抓手,積極融合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優勢,不斷創新宣傳方式,面對社會公眾廣泛開展宣傳教育,牢固樹立糧食安全人人有責意識。(責任單位:縣發改局、農業農村局、教育局、科技局,團縣委、縣婦聯)

  (五)加強糧食應急保障能力建設

  18.落實糧食保供穩價措施。充分認識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糧油供應保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健全應對保障機制,強化支援排程,督促企業及時復產增供,著力抓好糧源保障,突出重點區域,確保糧油供應不脫銷、不斷檔,確保市場執行平穩和價格穩定。(責任單位:縣發改局)

  19.加強糧食統計和價格監測。強化糧食統計監測預警和資訊釋出,密切關注糧油市場供需及價格情況,強化市場形勢分析、研判和評估,及時釋出糧食生產、質量、供求和價格等資訊,精準落實調控措施,合理引導市場預期,為企業開展產銷合作提供資訊服務。(責任單位:縣發改局)

  20.加強糧食應急體系建設。認真總結保供穩價有效經驗做法,完善糧食應急預案,加強應急糧食加工、應急網點建設,完善應急體系,推動湧興糧食應急大米加工生產線8月底投產,確保我縣2條應急大米加工生產線關鍵時刻保障應急加工需求。加大政策資金支援,加大應急設施建設和維護力度,提高應急加工能力。組織應急培訓演練,提升應對突發事件的保障能力。

  糧食安全生產管理方案3

  一、構建糧食安全調控體系

  (一)工作目標:

  以確保全市糧食安全為中心,健全調控體系,掌握調控糧源,加快構建供給穩定、調控有力、應急高效的糧食安全保障體系。

  (二)工作內容:

  1.不斷完善糧食安全預警及應急保障機制。

  2.最大限度掌握本地糧源,充實糧食庫存。

  3.進一步完善糧食收購經紀人制度。

  4.指導倉儲物流中心開展科學儲糧新技術應用。

  (三)工作措施

  1.認真開展全社會糧食平衡調查,落實市政府糧食必要庫存和最高、最低庫存制度,努力保持糧食供求總量和區域、品種結構的基本平衡,保持市場糧價基本穩定。進一步完善市縣兩級突發糧食事件應急保障方案,細化部門職責,明確責任分工,落實糧食市場價格測報、社會糧食統計等制度,準確把握市場走勢和價格變化態勢,全市落實糧食市場價格監測點8個,應急加工企業10個、供應網點66個,年內建立起應急糧源有保證、加工有能力、供應有網路的安全保障體系。

  2.嚴格執行國家糧食收購政策,充分發揮糧食流通主渠道作用,不斷完善購銷網路,加強糧食生產、產量與市場糧源調查,整合和完善國有糧食購銷網點38個,加強對63家有收購資格企業的監督與管理,採取集中收購、常年常時上門收購和發展糧食訂單基地等形式,最大限度地掌握本地糧源。加強與糧食主產區合作,拓寬引糧入威渠道,確保全市糧食供需平衡。全年收購糧食10萬噸,其中,夏糧收購7萬噸,糧食經營總量110萬噸,完成當年地方儲備輪換計劃。

  3.加強與工商部門協調溝通,不斷創新和完善糧食經紀人制度,強化管理措施,建立經紀人淘汰退出機制,規範經紀行為;加快建立和完善經紀人協會和資訊管理系統,健全協會組織和網路,建立自我約束機制,提高組織化程度;最大限度為經紀人提供優質服務,使其為糧食業務常年化、常態化服務,促進糧食經紀人隊伍的健康發展,糧食經紀人隊伍穩定在1100名規模。

  4.在市糧食倉儲物流中心總倉容9萬噸的倉房建設工程完工後,圍繞三項科學儲糧新技術的應用和倉儲實用等實際問題,積極參與和督導中心倉儲保管設施、裝置的規劃和購進等建設,指導中心積極開展糧食入庫集並和安全保糧等工作,爭取年內達到省級規範化管理示範庫標準。對糧食交易、檢驗和物流等綜合服務設施建設中,涉及到科學保糧設施的設計、施工細節,加強排程,努力做到科學與實用相結合。

  (四)時間安排:

  上半年完成全社會糧食平衡調查;夏糧收購任務在7、8月份完成;力爭上半年完成國家糧食儲備庫糧食入庫集並工作,年內完成糧食倉儲物流中心二期專案設施建設。

  二、完善儲備糧管理體系

  (一)工作目標:加快現代化儲備倉房建設力度,鞏固和提高地方儲備糧管理水平,積極探索新時期加強儲備糧油管理的有效途徑,進一步完善儲備糧科學化、規範化和資訊化管理體系,保證在需要時調的動、用得上。

  (二)工作內容:1.完善地方糧食儲備制度,增強調控市場能力。2.實施綠色儲糧,提高科學保糧水平。3.不斷完善糧食資訊化體系建設。4.確保全年糧食安全無事故。

  (三)工作措施

  1.加大現代化倉儲設施建設力度,確保年內全市達到國家糧食局規範化要求的儲糧倉房達到27萬噸;積極探索新時期加強儲備糧油管理的有效途徑,建立健全市級儲備糧油規模,推進地方儲備糧油管理科學化、規範化、資訊化建設水平;督促現有4個省級“示範庫”,進一步完善各項管理措施,鞏固“示範庫”成果。指導榮成市糧食中心儲備庫,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紮實開展規範化管理工作,力爭年內達到省級“示範庫”水平。確保全市各類儲備糧油數量真實、質量可靠、儲存安全。

  2.依託市科技儲糧指導組,積極開展和研究以推廣應用“環流燻蒸、機械通風、微機監測糧情”為重點的科學儲糧新技術,不斷加大科研創新力度,圍繞“三低”儲糧、無藥儲糧、害蟲誘捕、智慧通風等課題,加強綜合防治,減少燻蒸藥劑的使用量,努力實現綠色儲糧、儲綠色糧。

  3.大力實施儲備糧管理資訊化工程,指導完成全市糧食資訊化系統的改造與升級,不斷完善我市糧食資訊網路管理平臺,實現庫、縣及市局的三級計算機資訊聯網;建立健全各資訊化崗位責任制,加強資訊化人員管理與培訓,確保資訊化系統操作安全、資訊保密、工作有序,提升資訊化建設的效用性。時間安排:上半年。

  4.切實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建立嚴格的激勵與約束機制,在防火防汛、儲糧藥劑和儲糧安全等重點領域,深入開展各項整治活動,確保全年無事故。

  三、打造糧食行政執法工作體系

  (一)工作目標:以健全制度、加強培訓、強化規範化執法為重點,進一步完善糧食執法體系,積極開展省級監督檢查工作規範化管理示範縣爭創活動,維護糧食市場穩定,促進全市糧食事業又好又快發展。

  (二)工作內容:1.進一步健全監督檢查行政執法工作體系。2.認真履行監督檢查職能,保證執法工作正常開展。3.不斷加強糧食監督檢查隊伍建設。

  (三)工作措施

  1.繼續把體系建設放在突出位置,積極爭取建立獨立的行政執法工作機構,落實人員編制、工作經費和執法職能。進一步完善辦公場所硬體及軟體設施的配套工作,建立執法責任制,配備必要的執法工具,滿足執法工作開展的需要。

  2.充分利用輿論工具,大力宣傳糧食行政執法內容。計劃在《條例》頒佈實施紀念日之際,集中組織全市執法車輛在全市主要產糧鄉鎮進行巡迴宣傳,營造糧食執法新形象。加強內部管理,完善糧食收購許可行政審批行為,最大限度為企業和群眾提供優質服務。完善統計資訊網路,深入落實社會糧食統計制度,加強統計機構和統計隊伍建設,力爭全市規模以上企業統計覆蓋面達到100%。根據省局要求,大力開展省級監督檢查工作規範化管理示範縣活動,力爭年內有一個縣達到省級示範縣標準;加強與政府、工商、物價等部門的溝通與協調,採取經常性檢查和重點檢查相結合的方式加強市場監管,年內集中開展2次專項聯合執法活動,營造穩定、開放、公平的市場環境。

  3.適時組織監督檢查行政執法培訓班,努力提高行政執法人員政治、業務素質和工作能力。加強對執法人員的考核,加大執法證件管理力度,對考核不合格的,必要時予以通報批評直至取消執法資格。要從語言、文字到行為的各個環節入手,進一步規範監督檢查行為和查辦案件工作程式,杜絕程式違法。年內適當時候可組織一次模擬辦案現場工作演練,提高實戰能力。加大對糧食經營企業和較大糧食經營商販的調查摸底,圍繞市場規範、隊伍建設、某項執法活動或重點案件,抓好監督檢查工作調研,形成1-2篇有深度的調研報告。

  糧食安全生產管理方案4

  根據《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農業農村部、教育部、科技部、全國婦聯關於做好20XX年世界糧食日和糧食安全系列宣傳活動的通知》(c糧發〔20XX〕c號)精神,為認真組織開展我區“20XX年世界糧食日”活動,制定此方案。

  一、活動主題

  世界糧食日主題:努力實現零飢餓;全國糧食安全系列宣傳主題:端牢國人飯碗,保障糧食安全。

  二、主辦單位

  自治區糧食局、農業廳、教育廳、科技廳、婦聯

  三、活動安排

  (一)活動組織

  為認真做好20XX年全國世界糧食日和全區糧食安全系列宣傳活動各項工作,自治區糧食局會同有關部門成立活動領導小組,負責制定我區活動方案,組織開展“糧安之星”評選釋出和“糧食安全大走訪大調研”系列活動,協調地方媒體宣傳報道,發放宣傳資料和宣傳品,指導本地活動的開展,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自治區糧食局產業發展處。各地州(市)級糧食部門會同有關部門按照自治區活動方案,成立組織機構,積極組織開展相關工作。

  (二)活動內容

  1.首屆“糧安之星”評選釋出活動。在全區範圍內挖掘評選一批積極投身糧食行業、維護糧食安全的典型個人/集體。各地州(市)糧食、農業、教育、科技、婦聯等有關部門負責本地區“糧安之星”評選工作,並於9月20日前將“糧安之星”(個人/集體)推薦上報至自治區糧食局,其中伊犁州、昌吉州、塔城地區、喀什地區推薦上報“糧安之星”3名;和田地區、阿克蘇、哈密市、巴州、博州、克州、阿勒泰地區推薦上報“糧安之星”2名;烏魯木齊市、吐魯番、克拉瑪依市推薦上報“糧安之星”1名。在各地推薦上報的基礎上,評選出10名自治區“糧安之星”,並於10月16日在自治區糧食局入口網站、微信平臺上釋出。

  2.“糧食安全大走訪大調研”。活動期間,各地州(市)糧食、農業部門會同教育、科技等部門,組織農業專家、科技專家、農業院校師生等,走村入戶、深入田間地頭,對糧食問題進行摸底調研,認真傾聽農民對國家糧食、自治區小麥收儲制度改革等政策的意見建議,深入瞭解糧食安全方面存在的矛盾隱患;面對面宣傳國家以及自治區糧食安全政策,講解糧食生產、收穫、運輸、保管等方面的科技知識,提高農戶優質糧食種植和收儲技術水平。要以工作小組形式開展活動,每組3至5人,深入到2至3個村,進行大走訪大調研活動。

  各地州(市)糧食部門要積極向農民宣傳推廣“代清理、代乾燥、代儲存、代加工、代銷售”等“五代”服務,提高糧食產後專業化服務水平,減少產後損失;依託糧食質量安全檢驗監測體系,向農民宣傳推廣糧食品質測報和監測、科學儲糧技術服務,促進農民增收增效。

  (三)進度安排

  1.準備階段。各地州(市)糧食部門會同各地農業、教育、科技、婦聯等有關部門單位按照要求,結合實際制定本地區世界糧食日和糧食安全系列宣傳活動實施方案,並於9月20日前報自治區糧食局備案。

  2.實施階段。活動期間,各地州(市)有關部門按照本通知要求和本地實施方案,組織開展“糧安之星”推薦上報、糧食安全大走訪大調研等相關活動。

  3.總結階段。10月21日前,各地州(市)相關部門要對活動開展情況進行認真總結,並將活動情況(含總結報告、活動圖片、影片材料等)報送自治區糧食局。

  四、有關要求

  (一)各地州(市)要高度重視,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發揮部門優勢,密切協調配合,結合工作實際制定方案;積極籌劃,強化協作,精心組織實施,落實必要經費。

  (二)要把拓寬宣傳渠道、創新方式方法、增強宣傳實效落到實處,緊扣傳播規律和公眾關切,做好活動宣傳報道和新聞服務,積極融合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優勢,努力形成全媒體覆蓋格局。透過群眾喜聞樂見的各種宣傳形式,廣泛動員全社會參與“糧安之星”活動。充分發揮電視、廣播、報紙等傳統媒體優勢,積極運用網路、微信、微博、簡訊等新興媒體加大宣傳力度。

  (三)要切實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改進工作作風、注重活動內容、厲行勤儉節約,嚴禁鋪張浪費、大講排場和形式主義。要加強過程監管,杜絕大操大辦,在活動的組織過程中,提倡勤儉節約、簡樸大方、務求實效。

  (四)要高度重視安全防護工作,同步部署消防、交通、防踩踏等安全防護措施,嚴格排查,消除隱患,落實應急預案,嚴防各類安全事故發生。

  五、聯絡方式

  xx

  糧食安全生產管理方案5

  一、明確保障糧食安全責任

  (一)強化區政府糧食安全責任。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切實承擔起保障糧食安全的主體責任,全面提升糧食生產、儲備和流通能力。具體責任:嚴守耕地紅線,鞏固和提高糧食生產能力,穩定糧食播種面積和糧食產量;落實和完善糧食扶持政策,抓好糧食收購,調動和保護農民種糧的積極性;完善儲備糧管理制度,落實糧食儲備和糧食風險基金規模,確保儲備糧數量充足、結構合理、質量良好、呼叫高效;實施糧食收儲供應安全保障工程,加強糧食流通能力建設;深化國有糧食企業改革,促進糧食產業健康發展;完善區域糧食市場調控機制,維護糧食市場穩定;健全糧食質量安全保障體系,落實監管責任;大力推進節糧減損,引導城鄉居民健康消費。(責任單位:區發改局、財政局、農牧局、市場監督管理局、國土分局、環保局、統計局、水務局、科技局、編辦、農發行、各鄉鎮政府)

  (二)強化有關部門職責。加強糧食行政管理機構和隊伍建設,依法依規履行職責,獨立開展工作,確保糧食行政管理職能不削弱、工作力度不減弱。加強糧食生產指導、重大技術推廣、環境監測治理、統計資訊服務、行政執法和監督檢查、質量安全監管、農業投入品監管等方面的工作力量。區財政負責及時足額安排糧食風險基金。各有關部門要認真履職,密切配合,共同落實和完成糧食安全各項任務。(責任單位:區發改局、財政局、農牧局、市場監督管理局、國土分局、環保局、統計局、水務局、科技局、編辦、農發行、各鄉鎮政府)

  二、提高糧食生產綜合能力

  (一)嚴格落實耕地保護制度。確保耕地面積基本穩定、質量不下降,切實提高耕地基礎地力和產出能力,完善耕地佔補平衡機制,做好耕地保護政策和制度落實情況督促檢查。(責任單位:區國土分局、農牧局、各鄉鎮政府)

  (二)提升種糧科技水平。將提高糧食單產作為主攻方向,鼓勵引導社會資本參與糧食生產科技創新與推廣運用,努力提高科技對糧食生產的貢獻率。(責任單位:區農牧局、科技局、各鄉鎮政府)

  (三)加快農田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大中小型灌區續建配套,實施農業節水灌溉工程,按期完成全國高標準農田建設總體規劃確定的建設任務。透過專案實施,建成一批灌溉水源穩定、田間設施完善、規模化、集中連片的高產穩產糧田。大規模改造中低產田,提高土地利用率,充分挖掘糧食增產潛力,增加糧食產量。(責任單位:區農牧局、統計局、國土分局、水務局、發改局、財政局、各鄉鎮政府)

  (四)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一是合理設立糧食收購網點,最佳化收購服務,方便農民售糧。發揮國有糧食購銷企業收購主導作用,鼓勵和引導符合條件的多元市場主體參與糧食收購。二是區農發行等金融機構要落實收購資金,加大對符合貸款條件企業自主收購糧食的支援力度。三是落實和完善糧食扶持政策,提高財政對糧食生產和流通的扶持力度,培育新型糧食生產經營主體及社會化服務體系。(責任單位:區財政局、農牧局、發改局、農發行、各鄉鎮政府)

  三、強化地方儲備糧管理

  (一)完善儲備糧管理機制。進一步最佳化儲備糧佈局和品種結構,落實儲備糧費用、利息補貼資金,建立儲備糧保管、輪換費用動態調整機制,完善輪換管理和庫存監管制度,大力提高科學保糧水平。加強儲備糧規範化管理,創新地方糧食儲備機制,鼓勵符合條件的多元市場主體參與地方糧食儲備相關工作。(責任單位:區發改局、財政局)

  (二)加快現代化糧食儲備庫建設。建設佈局合理、功能齊全、與本級糧食收儲規模和保障供應要求相匹配的倉儲物流體系。加快“危倉老庫”維修改造專案進度,加強糧食倉儲物流設施建設和管理,嚴格落實國有糧食倉儲物流設施保護制度。(責任單位:區發改局、財政局)

  四、強化糧食質量安全治理

  加強源頭治理,防治耕地土壤汙染,劃定糧食生產禁止區。健全糧食質量安全監管保障體系,加強糧食質量安全監管機構及質量檢測機構建設,保障執法裝備及檢驗監測業務經費。嚴格實行糧食質量安全監管和責任追究制度,建立超標糧食處置長效機制。提高糧食質量安全檢查檢驗檢測能力和超標糧食處置能力,做好庫存糧油質量監管,禁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糧食流入口糧市場。(責任單位:區環保局、農牧局、發改局、國土分局、財政局、市場監督管理局、各鄉鎮政府)

  五、完善糧食調控和監督體系

  加強糧油供應網路建設,保障糧食市場供應,促進政策性糧食聯網交易,完善糧食應急預案,保障糧食應急供應、加工網點及配套系統建設,落實成品糧油儲備。完善區域糧食市場調控機制,維護糧食市場秩序,確保糧食市場基本穩定。加強糧情檢測預警,落實糧食流通統計制度,保障糧食市場監測,及時釋出糧食市場資訊。培育發展新型糧食市場主體,深化國有糧食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糧食經濟,培育主食產業龍頭企業。(責任單位:區發改局、財政局、市場監督管理局、統計局)

  六、強化監督考核

  建立監督考核機制,定期考核糧食安全責任落實情況,並將情況予以通報,對成績突出的地區或單位給予表揚和獎勵,對不合格的予以通報批評、責令整改並追究責任。(責任單位:區發改局、國土分局、農牧局、統計局、水務局、財政局、環保局)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