汙水泵站井基坑支護設計施工專項方案

汙水泵站井基坑支護設計施工專項方案

  為了確保我們的努力取得實效,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書面計劃,具有內容條理清楚、步驟清晰的特點。怎樣寫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汙水泵站井基坑支護設計施工專項方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編制人:

  稽核人:

  審批人:

  編制單位:xx有限責任公司

  編制日期: 年 月 日

  一、工程概況

  鴻基西路汙水泵站井基坑支護工程,基坑開挖深度為16.0m平面淨尺寸4.0X4.0m.基坑安全等級為一級,使用期限為12個月。(介紹周邊環境及為啥建設泵站)

  二、地質情況

  1、本次勘察查明,在勘測深度20m內,基坑深度範圍內揭露的地層由上至下依次為:

  ①素填土:土質不均,含植物根系、磚屑等,區域性厚度較大,疏鬆多孔隙,工程效能差。層厚0.4~3.2m。

  ②黃土:黃褐色,可塑狀態,土質均勻,針、中孔發育,大孔稀疏分佈,含姜結仁、白色鈣質條紋、濁灰色鈣質條紋稀疏分佈,具溼陷性,屬中壓縮性土。層厚4.5~7.2m。

  ③古土壤:綜紅~紅褐色,可~硬塑狀態,土質均勻,針、中孔發育,大孔稀疏分佈。含姜結仁,白色鈣質呈條紋、網狀稀疏分佈,粗顆粒狀,具稜形結構,具溼陷性,屬中壓縮性土。層厚1.2~1.3m。

  ④、黃土:黃褐色,可~硬塑狀態,含姜結仁、塊(d)20mm以上濁灰色鈣質條紋稀疏分佈,針、中孔發育,見少量大孔分佈,屬中壓縮性土,區域性具溼陷性,該層頂面均見有20~30cm厚的鈣質結核層,呈散塊狀,區域性呈半膠結狀。層厚5.2~5.4m。

  ⑤、古土壤:棕紅色,可~硬塑,粗顆粒狀,白色鈣質條紋網狀稀疏分佈,含姜結仁,針、中孔發育,少量大孔,區域性具溼陷性,屬中壓縮性土。層厚1.3~1.5m。

  ⑥、黃土:黃褐色,可~硬塑狀態,少量濁灰色鈣質條紋分佈,針中孔發育,含姜結仁,區域性具溼陷性,屬中壓縮性土。該層未穿透,最大揭示厚度4.5m。

  2、地下水

  勘察20.0m深度內未見地下水,故暫且不考慮地下水因素,個別基坑中出現的上層滯水,可採用坑內明排抽水。

  三、編制依據

  1、《鴻基西路汙水泵站井基坑支護設計圖紙》

  2、《地質勘測報告》

  3、《工程測量規範及條文說明》GB50026-20xx

  4、《建築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範》GB50202-20xx

  5、《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範》GB50204-20xx

  6、《建築基坑支護技術規程》JGJ120-20xx

  7、《建築基坑支護技術與安全規程》DBJ61/T105-20xx

  8、《失陷性黃土地區建築基坑工程安全技術規程》JGJ167-20xx

  9、《鋼筋焊接及驗收規程》JGJ18-20xx

  四、施工組織管理

  1、施工組織部署

  本工程以:鋼筋混凝土板牆支護為主。

  2、施工協調管理

  A、與設計單位的協調

  ①進一步瞭解設計意圖及工程要求,根據設計意圖提出具體施工實施方案。

  ②會同業主、監理根據現場實際對設計提出建議,完善設計內容和裝置選型。

  ③協調施工中需與設計人員協商解決的問題,解決不可預測因素引起的其它問題。

  B、與監理公司及業主的協調

  ①在施工過程中,嚴格按照業主及監理公司批准的施工方案進行,對施工進度和施工質量的管理,在施工自檢上,接受監理工程師的驗收和檢查。

  ②嚴格貫徹執行質量控制制度、質量檢查制度,並以此對各施工工序嚴格控制,確保工程質量。

  ③所有進入施工現場使用的成品、半成品、裝置、材料、均主動向業主及監理工程師提交合格證及質保書,並按監理工程師要求對使用材料進行送檢。

  3、組織管理體系

  為了保證高效、優質、低耗地完成基坑支護工程的施工任務,選配具有高素質的專案經理和工程管理人員,對整個工程的施工進行組織、指揮、協調和控制。專案部主要人員組成見下表。

  單位專案經理部主要人員組成

  職務

  姓名

  職稱

  主要職責

  專案經理

  工程總指導、監督,負責整個工程工作

  專案技術負責人

  負責設計、技術、質量

  生產副經理

  負責材料採購、現場排程、文明施工

  施工員

  負責現場測量放樣、具體施工技術

  質量員

  質量檢查、驗收

  安全員

  現場安全檢查、監督、管理

  五、施工準備

  (1)、開工前平整施工區域,核對標高,確定開挖邊線。

  (2)、如果是填方區,先回填至設計標高在進行開挖;如果是挖方區,挖至比設計標高高10cm後開挖。

  (3)、對平整後的施工區域進行夯實(開挖邊線外放50cm)。

  (4)、井口周圍需要佔用一定面積的場地或道路,以佈置施工的地面機械裝置、供水供電、臨時堆土場、車輛進出通道。

  (5)、井口搭設7m*7m高5m防雨棚。

  (6)、進行封閉式施工,井區周圍用彩鋼板圍蔽,井口設安全護欄保證安全。

  (7)、在井邊設集水坑並在周邊砌30cm磚牆,防止雨水進入基坑。

  六、混凝土護壁施工

  混凝土牆護壁的混凝土強度等級C30,配筋為雙層雙向配筋,鋼筋採月HRB400級,共分為6段進行施工。第一段板厚200mm主筋採用Ф16@150高3.2m,第二段板厚300mm主筋採用Ф18@150高3.0m,第三段板厚400mm主筋採用Ф20@150高3.0 m,第四段板厚500mm主筋採用Ф20@150高3.0m,第五段板厚600mm主筋採用Ф22@150高3.5m,第六段底板主筋採用Ф16@150厚500mm,開挖至基坑底部時應按照勘察報告及時對底板地基處理。

  1、逆作法鋼筋混凝土預支護施工工藝流程為:土方開挖-——鋼筋製作——模板製作——第一段井體澆築——第二段井體澆築——第三段井體澆築——第四段井體澆築——第五段井體澆築——地基處理。

  2、基坑內土方開挖採用分層法,每層開挖深度不超過3m。根據設計圖紙的要求在定位好的井位上先挖個約一段護壁牆高的土坑,然後按設計要求幫紮好鋼筋,搭設好第一段的模板,而後澆築混凝土、養護;第二段護壁牆施工,為了安全施工,採取單側開挖支護,即先開挖一側,並對該側進行支護,待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80%後再進行另一側的開挖、支護,按以上步驟直至設計井底。

  3、底板施工

  (1)、底板鋼筋的綁紮

  最後一段護壁完成並拆除模板後,即可進行碎石墊層鋪設。碎石砂墊層(30%碎石,70%粗砂)厚200mm。墊層鋪設壓實完後,澆灌100mm厚C15素混凝土墊層。素混凝土墊層出凝後,在墊層上彈出各種鋼筋安裝定位線,底板鋼筋將根據彈出的定位線進行安裝。

  鋼筋按圖紙配筋,根據下料單的尺寸下料、加工,把加工好的鋼筋堆放整齊,並做好標識。在底板底筋下面放好墊塊,保證底筋有足夠的保護層;底、麵筋之間採用Φ16馬凳架起,間距1000mm,架立筋需與鋼筋焊接牢固,保證其穩定性。

  (2)、鋼筋網的綁紮:

  工作井採用雙層雙向配筋,鋼筋均採用HRB400級鋼筋。

  (3)、底板混凝土的澆築

  工作井底板厚度為500mm、混凝土強度等級均為C30,混凝土澆築前24小時內對墊層進行灑水溼潤。混凝土澆注要連續,不留任何施工冷縫。振搗密實後用刮尺修平,初凝後為了防止板面出現收縮裂縫,再用灰匙壓抹表面。

  4、安全措施

  (1)工作人員上下井必須使用設置於井內的鋼爬梯,並佩戴安全帽。

  (2)井開挖過程中,應經常檢測井內有無毒害氣體和缺氧現象。

  (3)堅持井下作業排水送風先行,施工中應不斷向孔內輸送足夠的新鮮空氣,必要時,抽、送同時進行。

  (4)井口應設定圍欄,井口外側要設定環形300×300明溝截水。

  (5)井下施工照明必須採用安全行燈,電壓不得高於36伏。供電給井下用電裝置的線路必須裝有漏電保護裝置。

  (6)井下通訊聯絡要暢通,施工時井口有人。井下的工作人員必須經常注意觀察,檢查井下是否存在塌方、湧水和流砂現象以及空氣和水的汙染情況。

  5、基坑開挖的檢測措施

  為保證井的垂直度,每澆灌完一段的護壁校核井中心位置及垂直度一次。垂直度校正方法是以井體頂對角拉出十字交點為井中心,再用鉛垂線引入井下作一井中心,並以這一垂線測量垂直度。

  6、土方運輸

  (1)井內的土方採用吊機提升到地面。

  (2)從井下挖出來的土方利用手推車運送到基坑邊臨時堆土區,及時外運,以方便後面工序施工。

  (3)在現場的.工地門口設定一處洗車槽,安裝一臺高壓水槍,派專人負責清潔外運車輛,以免車輛將工地內的渣土帶上市區道路。

  7、護壁鋼筋加工與綁紮

  A、鋼筋加工

  鋼筋加工在鋼筋加工場中進行,彎製成型後運至現場安裝。鋼筋進場必須有出廠合格證,並按批抽取試件做力學效能和工藝效能試驗,複驗合格後方可使用。

  鋼筋存放須按不同規格、型號、等級、品種、牌號分批驗收、分別存放、設立標識牌。鋼筋堆放應制做專門的鋼筋貯存架,鋼筋貯存架的底部應離開地面30cm以上,保證鋼筋原材料放放貯存架後鋼筋的中部及兩端不與地面接觸。

  鋼筋加工前,必須經過調直和除鏽,做到鋼筋平直無區域性彎折,表面潔淨,無油漬、油漆、鱗鏽等。採用冷拉法調直鋼筋時,Ⅰ級鋼筋的冷拉率不宜大於2%,HRB400牌號鋼筋的冷拉率不宜大於1%。鋼筋的彎制尺寸應符合設計和規範要求。根據設計圖紙及相關規範要求進行鋼筋下料,並將彎制好的各種鋼筋分類存放,設立標識牌,以防錯用。

  B、鋼筋綁紮

  鋼筋綁紮按由下往上的順序,首先綁紮底板中預置插筋,鋼筋接頭要錯開,同一截面鋼筋接頭不應超過50%,最後綁紮剩餘鋼筋。

  主筋焊接採用雙面搭接焊,焊接長度大於等於5d(d為鋼筋直徑);受力鋼筋焊接接頭應設定在內力較小處,錯開佈置。對於焊接接頭,在接頭長度範圍內的受力鋼筋,接頭截面面積佔總面積的百分比小於50%。焊接接頭長度應控制在35d長度內,但不得小於500mm,同一根鋼筋應儘量少設接頭。搭接焊時,鋼筋應預彎,以保證兩根鋼筋的軸線在一軸線上。

  鋼筋保護層厚度為4cm,採用不小於C30的砼墊塊控制,墊塊綁紮在主筋上,呈梅花形佈置,數量不少於4個/㎡。

  在第二步牆身綁紮鋼筋時,同時搭設雙排腳手架,腳手架的搭設要高於鋼筋綁紮高度,起到固定鋼筋作用,避免鋼筋頂部受力變形作用下的不安全因素。

  鋼筋安裝完畢後進行嚴格自檢,自檢合格後報專職質檢員檢驗,檢驗合格後報監理工程師複檢。經監理工程師驗收合格同意後,方可進行下道工序,並認真填寫相關驗收記錄。

  8、護壁模板製作、安裝與拆除

  A、模板製作

  模板採用木模板,厚度12mm,型號為2.4mX1.2m,根據需要拼接。

  B、模板安裝

  模板安裝前塗刷脫模劑,橫向拼裝,拼縫處採用雙面膠及50*100mm方木。主楞採用Φ48*5mm鋼管,間距500mm,結合斜支撐固定,次楞50*100mm,間距300mm支撐系統加固,安裝時在最底部加設方木,保證模板牢固。

  (1)按位置線安裝牆體模板,模板應支牢固,以防模板在澆築混凝土時鬆動、跑模。

  (2)模板安裝完成後,檢查扣件、螺栓是否牢固,模板拼縫及下口是否嚴密,並辦理預檢手續。

  C、模板拆除

  (1)當混凝土強度達到的合計強度75%以上時,方可拆除側面模板。

  (2)拆除模板時,先拆除斜拉桿及斜支撐,再拆除組合螺栓,然後用撬棍輕輕撬動模板,使模板離開護壁,將模板逐塊傳到地面堆放。

  9、護壁混凝土澆灌

  採用商品砼,在購買混凝土之前,要調查混凝土拌和站的資質等級,供應能力,質量保證措施等,以保證砼的順利供應。

  澆築前,應對支架、模板、鋼筋、預埋件進行檢查並做好記錄。

  牆身澆築用插入式50型振動棒振搗,快插慢出。振動棒插點均勻,振動棒沿澆築方向來回振搗,每一位置振搗時間10~25s,間距400mm,振搗上一層時,插入下層5~10cm左右,消除冷縫,防止漏振。搌搗時要與模板保持5-10㎝距離,振搗時,嚴禁觸碰鋼筋,預埋件等。施工過程中,木工、鋼筋工必須現場監守、看護,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混凝土澆注施工過程中,要隨時注意模板支撐對拉的受力情況,檢查各支撐的變化,發現異常,及時處理,保證成型構件的尺寸。

  10、施工縫處理

  (1)、清除接縫表面的水泥浮漿、鬆散砂石、軟弱混凝土層、油汙等;

  (2)、將鋼筋上的鏽斑及浮漿刷淨;

  (3)、必要時將舊混凝土適當鑿毛;

  (4)、用清水沖洗舊混凝土表面,使舊混凝土在澆築新混凝土前保持溼潤;

  (5)、澆築新混凝土前,在接縫面上應先鋪一層厚度為1~1.5cm的水泥砂漿(對於水平施工縫,該水泥砂漿厚度宜為2~3cm);

  (6)、將施工縫附近的混凝土細緻搗實。

  11、混凝土養護

  混凝土養護採用土工布覆蓋,專人澆水,養護期內要使混凝土表面始終保持溼潤狀態,養護時間不少於7天。

  七、環保與文明施工

  1、結合本工程的特點,為確保施工的順利進行,制定以下幾項措施:

  2、交通通道不得堆放材料、機械,材料、物資要按計劃進度進入。

  3、在圍擋及各交叉路口,安放醒目的交通標記、施工宣傳標語。

  4、晚上佈置的行車道路照明充足,保證道路的行車安全與暢順。

  5、安排灑水、掃除等清潔工作,保持行車道路潔淨,沒有障礙物,不起粉塵。

  6、在施工圍擋頂端每50m和在轉角處設警示燈。

  7、施工現場誰做誰清,做到施工不擾民。

  8、參加施工前的協調會議,對可能造成周圍建(構)築物、防汛沒施、地下管線損壞、堵塞的現場進行勘查,並制訂相應要的措施,確保施工的安全進行。

  9、施工現場的裝置、材料堆放、場地道路、臨時生產和生活設施進行統一合理佈局,報建設單位和監理單位稽核。

  10、由專案經理特定並監督執行文明施工的目標、標準、制度以及工程保階段實施文明的計劃和措施,指定各作業場所、材料堆放場所、生活設施的文明施工責任人。

  八、基坑監測

  1、由於深基坑施工,應在施工過程中及基坑放置期間加強周邊建築物、地面及基坑頂的沉降位移觀測,隨時掌握沉降位移發生量及變化趨勢,發現異常情況立即停止,查清原因後及時解決;

  2、現場監測是指在基坑開挖及地下工程施工過程中,對基坑土質狀況、支護機構變位和周圍環境條件的變化,進行各種觀測和分析工作,並將結果及時反饋給監理、甲方、設計和施工人員。必要時採取相應措施。

  3、現場監測物件包括:自然環境,基坑底部及周圍土體,支護結構,周圍建築物,周圍水管、排汙管、電纜、煤氣管、熱力管等重要地下設施,相鄰的城市道路等。

  結合本工程的實際情況,監測專案為支護結構水平位移及周邊既有建築物沉降變形及周圍道路的沉降變形、周邊地表裂縫的變形觀測。

  4、監測方法主要為:目測,精密水準、導線測量水平和垂直位移,經緯儀測量傾斜,一經緯儀監測為主,監測精度為1.0mm。

  5、監測點佈置

  基坑邊壁頂部水平位移與垂直沉降的測量,測點選在邊壁頂部的中間,或區域性地質條件不利地段,在基坑四周均勻佈設水平位移觀測點,設定在基坑口開挖線外500mm以內,採用鐵釘或紅油漆做出標記。在基坑周邊構築物重要部位設定沉降觀測點,如果沒有固定建築,可以另外設定比較安全的地方,做好觀測固定點,觀測具備水準儀和經緯儀,以便觀測基坑有無下沉或變形。各觀測點均用紅漆△做出標誌。

  6、基坑變形監測基本要求:

  監控值:是設計過程中的控制值,有時可以用最大允許值作為監控值。

  報警值:是在施工過程中需要採取處理應急措施的值。

  (1)、支護結構水平位移:監控值:25㎜;報警值:20㎜

  (2)、支護結構豎向位移:監控值:10㎜;報警值:5㎜

  (3)、周邊(建)構築物位移:監控值:10㎜;報警值:5㎜;

  7、沉降觀測週期安排

  初始值觀測基坑開挖前即進行,基坑在開挖過程中,擬每1~2天觀測一次,基坑開挖完畢後(基礎施工期間),擬每週左右觀測一次,直至基礎施工達到設計標高為止(期間如遇異常沉降、長時停工、暴雨積水等特殊情況時適當增加觀測次數),觀測次數根據基坑沉降的具體情況而定。

  8、水平位移觀測週期安排

  水平位移觀測週期與沉降觀測週期同步。

  (1)、邊坡土體頂部和支護結構頂部的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觀測點應沿基坑周邊佈置,在每邊的中部及頂部均佈置觀測點;

  (2)、本工程基坑頂部的水平位移監控預警值為20mm(H2‰),變化速率1.5mm/d,基坑周邊地表豎向位移監測預警值為10mm,當監測超過此預警值或連續3天超過該值的70%,應立即通知設計單位並採取應急措施。

  d、監測專案在基坑開挖前應測得初始值,且不應少於2次,開挖初期每天宜測量2次,隨著開挖程序,監測時間週期可以加大,但變形超過有關標準值時,應加密觀測次數。

  九、應急預案

  現場一旦發生重大隱患和重大事故,由專案經理123負責現場指揮,現場負責人123等組織搶救或採取應急措施,並保護現場。安全員123負責上報,把事故的地點、時間、工程專案、企業名稱、事故經過報上級主管單位和部門,現場人員和專案部人員聽從指揮、服從分配和調動。

  危險源:支架坍塌、高空墜物傷害

  為保證在事故、事件發生時,能迅速做出響應,並能在事故發生後迅速有效控制、處理,最大限度地減少對人身傷害的程度或降低可能造成的經濟損失,本著“預防為主、自救為主、統一指揮、分工負責”的原則,根據一體化管理體系要求,特制訂本預案。

  1、應急組織機構

  專案部成立應急工作小組,負責本專案部事故事件發生時應急工作的組織和指揮。當事件事故發生時,不需要指示,本應急工作小組按各自職責,立即進入工作狀態。

  成員:

  2、職責分工

  ①組長:發生重大事故時,組織指揮應急隊伍實施救援行動;向上級彙報和友臨單位通報事故情況,必要時向有關單位發出救援請求;組織事故調查,總結應急救援經驗教訓等。

  ②副組長:協助組長負責應急救援的具體指揮工作。

  ③現場工作小組成員:協助組長做好事故報警、情況通報及事故處置工;負責滅火、警戒、治安保衛、疏散、道路管制工作;負責事故現場通訊聯絡和對外聯絡;負責協助搶險機械裝置的調轉;負責現場醫療救護指揮及中毒、受傷人員分類搶救和護送轉院工作,負責搶險救援物資的供應和運輸工作。負責事故現場的通訊聯絡和對外聯絡;負責與有關單位人員的緊急聯絡,在最短的時間內,傳達領導小組的搶險指令,做好與“110”、“120”等單位的聯絡。

  3、應急準備

  ①應急隊伍準備:專案部配備事故應急隊伍,專案經理負責落實。

  ②物質準備:由123負責。

  ③機械準備:由123負責。

  4、應急措施

  (1)支架、模板坍塌事故應急措施

  1)事故發生後應立即報告應急搶險指揮部。

  2)挖掘被掩埋傷員及時脫離危險區。

  3)清除傷員口、鼻內泥塊、凝血塊、嘔吐物等,將昏迷傷員舌頭拉出,以防窒息。

  4)進行簡易包紮、止血或簡易骨折固定。

  5)對呼吸、心跳停止的傷員予以心臟復甦。

  6)儘快與120急救中心取得聯絡,詳細說明事故地點、嚴重程度,並派人到路口接應。

  7)組織人員儘快解除重物壓迫,減少傷員擠壓綜合症的發生,並將其轉移至安全地方。

  8)若有骨折時應及時用夾板等簡易固定後立即送醫院。

  9)在沒有人員受傷的情況下,現場負責人應根據實際情況研究補救措施,在確保人員生命安全的前提下,組織恢復正常施工秩序。

  10)現場安全員應對支架、模板坍塌事故進行原因分析,制定相應的糾正措施,認真填寫傷亡事故報告表、事故調查等有關處理報告,並上報公司應急搶險領導小組。

  (2)高處墜落、墜物砸傷應急措施

  1)迅速將傷員脫離危險場地,移至安全地帶。

  2)保持呼吸道通暢,若發現窒息者,應及時解除其呼吸道梗塞和呼吸機能障礙,應立即解開傷員衣領,消除傷員口鼻、咽、喉部的異物、血塊、分泌物、嘔吐物等。

  3)有效止血,包紮傷口。

  4)視其傷情采取報警直接送往醫院,或待簡單處理後去醫院檢查。

  5)傷員有骨折,關節傷、肢體擠壓傷,大塊軟組織傷都要固定。

  6)若傷員有斷肢情況發生應儘量用乾淨的乾布(滅菌敷料)包裹裝入塑膠袋內,隨傷員一起轉送。

  7)預防感染、止痛,可以給傷員用抗生素和止痛劑。

  8)記錄傷情,現場救護人員應邊搶救邊記錄傷員的受傷機制,受傷部位,受傷程度等第一手資料。

  9)立即撥打120向當地急救中心取得聯絡(醫院在附近的直接送往醫院),應詳細說明事故地點、嚴重程度、本部門的聯絡電話,並派人到路口接應。

  10)專案指揮部接到報告後,應立即在第間趕赴現場,瞭解和掌握事故情況,開展搶救和維護現場秩序,保護事故現場。

  (3)機械人員傷害事故應急措施

  1)專案部設應急工作小組,負責施工過程可能造成的機械人員傷亡事故的控制。

  2)發生機械人員傷亡時,現場人員應立即對人員進行固定、包紮、止血、緊急救護等。

  3)必要時,應立即同急救中心取得聯絡,求得外部支援。

  4)事故發生後,應立即上安全辦公室。事故報告內容應包括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部位(單位)、簡要經過、傷亡人數和以採取的應急措施等。

  5)應急資訊的對外傳遞由安全辦公室按照《事故管理規定》中的“上報程式”執行。

  6)事故的預防由安全辦公室按照《事故、事件、不符和控制程式》的要求,做好日常工作的檢查、糾正落實。

  5、事故處理

  ①事故發生後,安全領導小組應積極地調查事故發生原因,在主管部門未到達之前,及時採取自發性必要的現場保護措施,並指揮專人看護警戒。

  ②對事故直接肇事者,安全領導小組可直接將其扣留現場。

  ③安全領導小組應迅速查明損失情況,積極開展補救工作。

  xxx有限責任公司

  xx年xx月xx日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