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劃萬聖節活動方案

策劃萬聖節活動方案

  為了確保工作或事情順利進行,我們需要提前開始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計劃中內容最為複雜的一種。那麼問題來了,方案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策劃萬聖節活動方案,歡迎大家分享。

策劃萬聖節活動方案1

  11月1日是西方傳統的“鬼節”——萬聖節。10月31日是萬聖節前夜。不過這一天的氣氛卻遠不像它的名稱那樣讓人“毛骨悚然”。在孩子們眼中,這是他們縱情玩樂的好時候。萬聖節前夜,孩子們迫不及待地穿上五顏六色的化妝服,戴上千奇百怪的面具,裝扮成妖魔鬼怪的樣子,提著“傑克燈”跑出去玩。他們挨家挨戶去索要糖果,不停地說著:“trick—or—treat”。要是你不肯給糖果的話,孩子們就會調皮的用各種方法捉弄你。例如:他們有時把人家的門把手塗上肥皂,有時把別人的貓塗上顏色。這些小惡作劇常令大人啼笑皆非。當然,大多數人家都非常樂於款待這些天真爛漫的小客人。所以,萬聖節前夜的孩子們總是肚子塞得飽飽的,口袋裡裝得滿滿的,開心極了!

  一、活動目的:

  1、透過活動豐富幼兒的幼兒園生活,讓幼兒瞭解西方傳統節日“萬聖節”的由來,感受西方文化,為幼兒創設良好的人文環境。

  2、鍛鍊幼兒大膽、勇敢,正確面對恐懼事物的能力,學會情緒的自我控制,培養大方自信的素質。

  3、透過一系列活動,感受萬聖節的氛圍,體會節日的快樂。

  二、活動時間:

  20xx年10月31日15:00——20:00

  三、活動地點:

  操場、大廳、教室等

  四、活動準備:

  萬聖節環境創設:

  1、環境創設時間:10月中、下旬,完成時間:10月26日

  2、在幼兒園門口、走廊和各班級主題牆進行萬聖節環境佈置,烘托節日氛圍。

  3、老師利用美術課或手工課帶領孩子們做面具、蜘蛛、南瓜燈等,並利用這些手工作品來裝飾各班區域和幼兒園整體環境。

  4、利用宣傳欄、主題牆等形式宣傳萬聖節的來歷、習俗,並向家長髮出節日邀請函。5、節慶當天大門外張貼橫幅、海報。活動名稱如:萬聖節親子樂、化裝舞會、萬聖遊樂園、萬聖節討糖活動、萬聖節雞尾酒會等。

  萬聖節知識認知及道具製作:10月24—28日

  1、按大、中、小班接受能力的不同,對幼兒用漢語、英語進行萬聖節知識的講述。如瞭解萬聖節的由來、服飾、食物、習俗等。也可以利用這個機會讓孩子們講出對恐怖事物的感受及想法,老師加以正確引導,藉此建立幼兒對新事物嘗試的勇氣。

  2、製造萬聖節情境,園所班級內可以適時播放萬聖節相關音樂。音樂的選用要注意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避免幼兒因此產生恐懼心理。建議音樂選用歡快的、易於學唱的萬聖節歌曲。

  3、老師和幼兒共同製作各種道具,如奇裝異服、鬼臉、魔鬼項鍊、南瓜燈、女巫的`披風等。也可以延伸至一些相關的萬聖節食品的製作,例如:南瓜派、南瓜糕、南瓜濃湯、南瓜餅等。

  4、每個班安排不同特色的萬聖節活動專案,如糖果屋、南瓜坊、魔鬼屋等。活動期間幼兒可以進入各班感受多種多樣的節日氛圍。

  五、活動流程:

  1、活動當天15:00幼兒家長自備面具持邀請函入園,園內各個崗位的老師和幼兒戴上面具,迎接家長,互相問候“萬聖節快樂happy Halloween”。

  2、教師同幼兒及家長在本班級觀看萬聖節光碟,瞭解其他國家的小朋友是如何度過萬聖節的,而後進行活動遊戲。

  3、小朋友到各班進行討糖活動,討糖口號:“Trick or treat”。各班老師事先關門關燈、落窗簾,和本班級小朋友打扮成鬼怪的樣子,藏起來。老師手拿糖果,等其它班級的幼兒裝扮成小鬼的樣子來討糖,但討糖果時小朋友要說上一句“Trick or treat,老師才能把糖送給小朋友。

  4、在本班或大廳、戶外進行萬聖節食品的製作或品嚐活動。例如:南瓜派、南瓜糕、南瓜濃湯、南瓜餅等。

  5、晚上進行創意服飾走秀活動,並舉辦化妝舞會。讓幼兒穿著鬼怪服裝,戴上面具,跟老師、家長一起跳舞狂歡。

  六、注意事項

  1、從活動開始就要重視對幼兒恐懼情緒的疏導,鼓勵他們大膽參與,給幼兒營造歡樂的節日氛圍。

  2、充分利用好老師的帶動、引領作用。老師扮演活動的主要角色,進行領舞、發放糖果等。

  3、不管是遊園、討糖,還是酒會、舞會等萬聖節活動一定要做好安全防護工作及活動前的準備工作,讓幼兒明白活動意義。

策劃萬聖節活動方案2

  一、設計意圖:

  每年的10月31日是外國的萬聖節,這是他們最喜歡的節日,也是充滿神秘的節日,為了讓我們的孩子感受這一獨特的節日氣氛,我設計了本次活動,除了讓孩子感受以外,我還和孩子一起討論有爭議的鬼這個話題,讓孩子正視它,培養孩子的膽量和分辨能力。

  二、活動方案:

  活動目標:

  1、透過扮演,進一步感受萬聖節的氣氛,體驗節日的快樂。

  2、鍛鍊孩子的膽量和辨別能力。

  活動準備:

  1、創設一個鬼屋

  2、幼兒打扮成各自想象的鬼

  3、水粉顏料、毛筆等。

  活動過程:

  一、教師帶領幼兒進入鬼屋,和客人們玩猜糖果的遊戲。

  二、互相介紹萬聖節,玩萬聖節的遊戲。

  1、教師:今天是一個很特別的節日,是什麼節日?

  2、教師:萬聖節是一個怎麼樣的節日?

  (幼兒自由討論,教師請個別幼兒來講述)

  3、教師小結:萬聖節是外國的一個慶祝秋天豐收的節日,傳說中每年的10月31日的晚上,死神會把鬼召集來嚇唬人,膽小的人會非常害怕,而膽大的人就會扮演鬼,講鬼故事,點上南瓜燈來做遊戲,玩的可開心了。

  4、教師:真的有鬼嗎?

  (幼兒討論)

  5、遊戲:魔鬼、魔鬼在哪裡?

  三、製作萬聖節面具

  1、教師:你想象中的鬼會是什麼樣的?

  2、萬聖節里人們都來畫鬼臉驅邪,今天我們都給自己話了個鬼臉,我知道大家都很能幹,那麼幫客人們也畫個鬼臉,好嗎?

  3、幼兒操作畫鬼臉。

  4、遊戲:勇敢者的遊戲。

策劃萬聖節活動方案3

  活動目標:

  1、讓孩子能初步知道國際的文化色彩,感受異國的風俗節日。

  2、讓孩子在遊戲中快樂的學英語、講英語。

  活動時間:

  20xx年10月31日,

  活動場地安排:

  大操場:大b—中d、大c—小e、中a—小a

  天台:中b—小c、中c—小b

  二樓大堂:大a—小小b、中e—小小a

  三樓大堂:大大班(a組)—小d,(b組)—小小c

  活動準備:

  1、糖果、面具(吸血鬼、巫婆、幽靈、怪獸、骷髏、南瓜娃娃)、巫婆帽子等;

  2、各班創設萬聖節環境,製作一些蝙蝠、南瓜燈及頭飾放在英語區,並加上英文;

  3、音樂:萬聖節主題歌《trick or treat 》;

  前期準備:

  1、提前教會孩子熟悉遊戲中角色,減少在遊戲活動過程中的恐懼感,熟悉角色英文及相應的句子。

  2、熟悉主題歌“trick or treat”的旋律。

  活動過程:

  活動前期先讓孩子熟悉鬼怪角色,遊戲過程中播放主題歌曲,讓孩子愉快輕鬆的遊戲。

  1、遊戲活動:以親親班為單位開展分組遊戲活動。

  遊戲一:怪獸,怪獸,幾點鐘?

  老師帶上面具(幽靈、巫婆、怪獸、骷髏、吸血鬼),例如:帶上巫婆的面具,小朋友就說:“witch,witch, what’s the time?”老師對著孩子說“two o’clokd…..”,當說到“ten o’clock”時,就去抓小朋友。接著又換上不同的面具,如此交替玩。

  遊戲二:go and stop

  老師站到最前面,孩子站到最後面,老師發號施令“go”,孩子們馬上跑上去,老師發號施令“stop!”,孩子們馬上停下來,這時候老師拿出面具(每班有六個)問小朋友:“who is it?”(小班和小小班只學3個)。小朋友讀出後,老師又發號施令“go”,如此反覆。

  2、討糖:遊戲結束後,親親班對應年齡小的班級先回課室,老師關門關燈,落窗簾,幾位老師分散帶著孩子藏起來,老師手拿糖果,藏好後年齡大的班級帶上面具來討糖,找出藏起來的小朋友並說上一句“trick or treat(不給就搗蛋),老師和幼兒將糖分給討糖的小朋友每一顆。

  3、吃糖:分兩組大帶小拉圓圈,玩大南瓜小南瓜遊戲(南瓜變大圈拉大,南瓜變小圈縮小)年齡小的幼兒坐下,年齡大的班級幼兒表演主題歌“trick or treat”律動。

  4、各鬼怪的主人公出來與小朋友道別,分享遊戲的快樂,結束活動。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