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綜合實踐課程活動的方案(精選5篇)
小學綜合實踐課程活動的方案(精選5篇)
為了確定活動的圓滿進行,通常需要提前準備好一份活動方案,活動方案是闡明活動時間,地點,目的,預期效果,預算及活動方法等的書面計劃。那麼制定活動方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綜合實踐課程活動的方案(精選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學綜合實踐課程活動的方案1
一、指導思想:
為了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拓展學生視野,瞭解家鄉的種植產業,領略家鄉與眾不同的現代特色農業,感受家鄉的秀美景色,感受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重要性,感悟勞動光榮的美好情操,接受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教育,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自主合作能力,社會實踐體驗,經學校研究決定開展一次小學生社會實踐活動。
二、活動目的
1、讓小學生們親近社會、學習知識、開闊眼界;
2、提高學生自身的綜合素質,增強學生的學習意識和吃苦耐勞精神;
3、提高學生獨立生活能力,培養學生的實踐體驗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
三、活動主題:
走進特色農業瞭解科學種植
四、參加人員:
三年一班學生
五、出行方式:
腳踏車到達,步行參觀。
六、安全負責人:
班主任及科任老師
七、活動過程:
1、集中學生宣佈活動主題,說明目的,意義;
2、強調要注意的事項:
(1)、首先要注意安全(自身安全、騎車行進安全、進入基地大棚內的安全),騎車要靠邊行進,不可有超車現象,進入棚內不可亂動農戶的水電設施等;
(2)、要按班進行,不可亂跑亂竄,要服從班主任的統一安排,按活動路線參觀,不可擅自行動;
(3)、參觀村委辦公室等時,不可隨意拿取或破壞室內設施裝置;
(4)、進入種植區避免踩踏,更不可私自採摘;
(5)、在向農戶詢問農業知識時要做到嚴肅認真,有禮貌;
3、活動結束要求每人完成一篇觀後感。
4、學校將對學生觀後感進行評比、獎勵。
八、活動要求
各帶隊老師認真做好學生的參觀路線及內容安排,讓學生學有收穫,保證學生在學習、活動時的絕對安全。要求學生須遵守紀律,服從學校統一安排,確保社會實踐的安全和活動的順利開展,須遵守各項規章制度,愛護參觀地的每一株和當地財物、公共財物,要加強自我服務管理意識,培養生活自理能力,鍛鍊實踐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加強對學生生活常規的教育和良好習慣的培養。
九、注意事項:
1、各中隊要圍繞“走進特色農業瞭解科學種植”主題,在活動前查詢或詢問父母及有經驗人員有關的資料,活動後形成文字於兩天後上交大隊部。
2、從遵紀、禮儀、勞動光榮、實踐體驗等方面進行一次專項教育,為社會實踐做好準備。
3、安全第一(遊玩、上、下路騎車等)。學生一律穿校服。
4、班主任手機號碼留給學生,班主任記住領隊的電話,遇到情況及時反映。教育學生萬一走散可站在原地不動或打電話或找管理人員。各班學生跟好本班帶隊老師,不準個別行動。
5、愛護公物、文物,不大聲喧譁。遵守園區管理制度,不亂丟瓜果殼,做文明參觀者。
6、請所有師生保管好自己隨身攜帶的物品,防止丟失和損壞。
十、應急預案
一、突發事件處理原則:
1、保持鎮靜、沉著應對。
2、學生優先原則。
3、就地搶救原則。
4、報警、求援原則。
5、維持秩序、迅速疏散原則。
二、應急反應措施:
1、一名行政領導、全體任課教師隨班。
2、所有教師的手機必須處於開機狀態。
3、進入活動地點後,帶隊教師做好執守工作,及時應對突發事件。
三、學生突發疾病、意外傷害:師生在途中突發疾病、意外傷害,帶隊教師立即與領導聯絡,視輕重由領隊作處理、或就近送醫院。
四、學生走失處理:
1、確保每位學生都知曉班主任及帶隊教師電話號碼,以便聯絡。
2、如發現學生走失,切不可大意、拖延,應立即組織就地尋找。
3、從學生最後接觸的同學入手,瞭解最後行蹤。
4、電話通知其它帶隊教師關注尋找。
五、交通事故處理:
1、有嚴重受傷即刻撥打120、110,並立即組織搶救。
2、迅速報告校領導,視傷情確定立即送醫院,或緊急處理後送醫。
3、保護現場,指揮師生撤離至安全地點。
4、檢查、診治。
6、立即成立事故處理小組,分別負責家長、公安、醫療、保險各方接洽,妥善處理善後事宜。
7、寫出書面報告,總結經驗教訓。
小學綜合實踐課程活動的方案2
一、指導思想和目的
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是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有機結合的重要載體。開展社會實踐活動,要堅持以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加強學生思想道德建設,培養現代化建設所需人才為指導思想,透過有計劃、有組織、有選擇的社會實踐活動,提高廣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及認識、分析、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為學生主動適應社會發展需要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社會實踐活動的主要形式和內容
(一)社會實踐活動總時間,一般每學年不少於10天。社會實踐活動所需時間,利用課內、課外和節假日時間解決,課內時間由綜合實踐課程計劃中規定的時間解決。
(二)社會實踐活動可採取學校組織和班級、學生自行聯絡等多種形式進行,包括社會調查(參觀訪問)、生活體驗、國防教育、安全演練、公益勞動、社群服務、環保活動、交通實踐活動、科技文化活動、志願者活動、勤工儉學等活動。
(三)低年級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以校內外有計劃的活動為主,以學校和家庭為主要實踐場所,重在體驗;中、高年級的社會實踐活動包括社會調查(參觀訪問)、社群服務、公益勞動、環保活動、交通實踐活動、科技文化活動等,以社群和校外教育場所為主要實踐陣地,外出活動一般應在本鄉行政區內。
(四)鼓勵教師創新社會實踐活動方式。
三、加強對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管理
(一)學校成立以校長為組長的社會實踐活動領導小組,對全校學生開展社會實踐活動進行統籌協調、督促指導、考核評估,宏觀管理我校社會實踐活動工作。
(二)教導處要建立社會實踐活動管理的長效機制,定期研究、處理班級反饋的資訊,做好社會實踐活動的時間、課程設定和指導考核等工作。學校要組織教師、學生開展社會實踐成果的展示和交流活動,幫助師生把各種成果和建設性意見推薦給縣教育局,讓學生感受學以致用的快樂,鼓勵和保護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的積極性。
(三)班級要建立社社會實踐活動工作網路,吸納有意願的家長參加,建立健全組織管理機構。主動與學校所在地的紀念館、商場、企事業單位、社群等取得聯絡,透過多種渠道和形式,建立一個相對固定、便於中小學生開展活動的社會實踐活動聯絡點,為學生的發展提供廣闊的空間和必備的條件。要主動向家長宣講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的意義,爭取家長對此項工作的支援和配合。
(四)要堅持報批制度,嚴格履行申報審批手續。凡組織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班級在學期開學前要制定計劃,經教導處稽核批准後方可按有關規定實施。
(五)組織學生開展集中的社會實踐活動,教師要隨班、隨組指導和管理,組織學生到校外教育場所開展軍事訓練、勞動實踐等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要與學生同吃、同住、同實踐,切實負起教育責任,不得將學生直接交給實踐場所輔導員而離崗從事其他工作。
(六)教導處結合大隊部。根據學生班級、年齡特點指導班級制定學期社會實踐活動方案,指導教師申請社會實踐活動課題立項
四、活動安排
九月份
1、各班制定活動計劃。
2、一年級在家裡結合剛學過的課文對學生進行愛長輩,愛家人的教育。並把活動延伸到實際行動中去,在家裡聽從父母的教導,主動承擔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關心父母,體諒父母。
2、二年級教室驗證魚放入盛滿水的杯子裡,水會不會滿出來!鍛鍊學生動手能力和思維判斷能力,養成遇到問題動手實驗的習慣!
3、三年級參觀工藝品廠,對尚卿工藝品的設計、製作、銷售有所瞭解,並教育熱愛家鄉,熱愛家鄉勞動人民的品質。
4、四、五年級走進大自然,觀察秋天,感受夏秋之交的氣候和自然變化。
5、六年級到農貿市場進行講文明、講禮貌宣傳,幫助社群打掃衛生、清理小廣告。
十月份
1、一、二年級透過上網、請教家長及閱讀圖書查閱一些資料,瞭解關於動物尾巴的用途,拓展學生視野,豐富學生知識,培養學生熱愛科學的興趣。
2、三年級後湖山觀賞茶園,感受茶園的美,茶鄉人民的勤勞,培養熱愛大自然和對茶鄉勞動人民的崇敬的感情。
3、四年級茶葉生產基地參觀考察,瞭解鐵觀音的製作過程,感受茶農的辛苦和茶葉的芳香。
4、五、六年級在班級開展種植養殖活動,瞭解生物生長過程,發現生物生活、生長規律。
十一月份
1、二年級在教室學生動手做一做,看看誰的手最巧!展示自己的小製作,說說自己是怎樣做的。
2、三、四年級購書中心帶領學生來到書店,感受一下那裡的氣氛,能夠推進課外閱讀活動更好地開展,讓學生成為愛讀書的人。
3、四年級到醫院參觀考察,感受病人的痛苦和醫生的辛勤。瞭解各種事故帶來的`傷害,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4、五年級去工藝品廠參觀工藝品生產流水線,瞭解工藝品的生產過程。
5、六年級到牛頭山接觸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瞭解大自然。
十二月份
1、和植物交朋友―――認識校園裡的植物
2、書香伴童年――—誦讀古詩文
3、三——六年級學生參加小學校外實踐活動。
一月份
1、參加讀書冬令營
2、書香伴童年――—和爸爸、媽媽一起讀書好書伴我過寒假。
小學綜合實踐課程活動的方案3
為切實加強小學生社會實踐和道德體驗,增強德育工作的實效,引領學生在實踐中親身體驗,在實踐中培養高尚的思想,良好的品德,並使其不斷地內化為學生自身的素質。為此,我校結合小學生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結合當地特點,發揮當地優勢,於本學期開展了“走
進特色農業瞭解科學種植”的社會實踐活動,現總結如下:
一、指導思想:
為了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拓展學生視野,瞭解家鄉的種植產業,領略家鄉與眾不同的現代特色農業,感受家鄉的秀美景色,感受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重要性,感悟勞動光榮的美好情操,接受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教育,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自主合作能力,社會實踐體驗,經學校研究決定開展一次小學生社會實踐活動。
二、活動目的、意義:
1、讓小學生們親近社會、學習知識、開闊眼界;
2、提高學生自身的綜合素質,增強學生的學習意識和吃苦耐勞精神;
3、提高學生獨立生活能力,培養學生的實踐體驗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
4、改變學生學習方式,拓展學習資源,拓寬發展空間。
5、引領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激發學習興趣,增進生存體驗。
三、活動時間:
20XX年XX月18日
四、活動主題:
“走進特色農業瞭解科學種植”
五、活動地點:
杭錦後旗陝壩鎮中南渠村康爾萊生態基地
六、參加人員:
杭錦後旗陝壩鎮五星中心校3—6年級學生
七、出行方式:
步行到達,步行參觀。
八、安全負責人:
各班班主任及搭班老師
九、領隊:
總領隊: 劉彩雲
各班領隊:各班班主任
十、社會實踐值得肯定的地方:
(一)、準備充分:
1、依據當地實際情況,結合學生實際制定出詳細的活動方案;
2、透過校委會及召開班主任會議對活動進行宣傳,並強調相關要求;
3、相關人員多次商討,考慮細緻,為活動做準備;
(二)、組織有序:
1、活動前集中強調相關要求,使學生有秩序地行進;
2、每班有一位班主任、兩位搭班老師跟班,學生一律排成兩列行進,使學生有組織、有紀律地到達目的地;
3、到達目的地後又集中強調要求,校長講話也使得學生更為有序;
4、各班主任及兩位搭班老師做到前中後跟班,確保學生行進安全;
(三)活動有效:
1、活動中,學生積極地參與,且情緒高昂;
2、學生在實踐活動中,認真觀察,並做了記錄;
3、有一些學生,在活動前就準備了相關問題,記錄在小本上;
4、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有好多同學,每到一處都要詢問有關人員問題,如,在村委,有些同學看到中南渠村村委的國旗與我校的不一樣,就去詢問村委馬書記那國旗升降是自動的還是手的;走進種植大棚,好多同學就向農戶詢問什麼時間種植,什麼時間收穫,畝產多少等等問題;
5、活動中,學生有序遵紀,即使進入棚區,也沒有一人踩踏、摘取農作物,更沒有農戶提出反響;
6、活動後,學生寫了觀後感,不論是篇幅,還是內容,都充實了許多。
7、在學校領導的支援、各班主任及各教師的`配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活動順利進行,且所有學生安全回校。
十一、需改進的地方:
1、今後在開展活動時,還要在活動前進行更為詳細的實地檢視,以備活動更為順利的開展;
2、今後還需與班主任多接觸、多商量,更好的管理學生。
透過此次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走進社會,瞭解社會,關注社會,充分展示我校學生的綜合素質、精神面貌和道德品質,並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展示我校教學風采,透過學生的親身體驗讓他們感受到自己家鄉的特點特色,確立自己努力的方向,樹立堅定的社會主義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小學綜合實踐課程活動的方案4
一、活動目的
小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是小學生素質教育的內容之一,為了讓小學生們親近社會、學習知識、開闊眼界;為提高學生自身的綜合素質,增強學生的學習意識和吃苦耐勞精神,提高學生獨立生活能力,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八里莊小學特舉行本次社會實踐活動。
二、活動物件
全體學生
三、活動的時間、地點、班級及人員安排
1、時間:20xx年9月到20xx年6月
2、地點:打掃社群、街道、衛生院等
3、參加人員:三至六年級部分學生代表
四、活動所需物品的準備工作
1、清潔用具
2、照相機,隊旗
五、安全注意事項
1、每班為一個小組,每組設組長1人,負責紀律。
2、學生行進過程中不許打鬧,不得私自離隊。帶隊老師負責全程的活動安全。
六、活動步驟:
活動前談話
1、教師講解垃圾對人類以及環境造成的危害。
2、教師向學生明確今天活動的目的。
舉行打掃社群、街道、衛生院活動。
1、教師講述今天的活動目的以及打掃衛生的各種注意事項。
2、進行打掃衛生活動,教師帶領學生打掃衛生並注意安全。
返校
1、清點人數一次,學生按秩序返回學校。
2、要求學生認真仔細洗手。
小學綜合實踐課程活動的方案5
一、活動時間:
20xx年7月——8月
二、活動主題:
村居愛衛生
三、參加物件:
全校學生
四、活動範圍:
全體學生所在的村居、活動場所。
五、活動內容:
1、“村居小主人”志願服務活動。
(1)學生自己組織在村居公共區域、綠化帶、村道等場所開展衛生保潔工作,協助村居衛生保潔員清除衛生死角和牛皮癬。
(2)學生在村居廣泛開展尊長敬老、助殘幫困等其他形式的志願服務活動。
2、“家庭小老師”活動。
(1)學生利用暑假,廣泛收集、整理文明衛生知識和健康教育知識,主動與父母、長輩一起學習、互相監督、相互提高。
(2)積極鼓勵學生為父母、長輩做飯、洗衣、整理家務,引導學生從自身做起,養成良好的文明衛生習慣。
希望全體同學透過自己的行動,小手拉大手與長輩一起為建立國家衛生城市,倡導文明生活方式作出自己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