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區域活動方案15篇

幼兒園區域活動方案15篇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安全順利進行,通常會被要求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計劃。寫方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區域活動方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園區域活動方案1

  活動背景

  “我們喜歡的標記”是我園大班幼兒經歷學習活動“我們的幼兒園真大”活動片段之一。在這之前幼兒已經經歷了“調查幼兒園、設計標記”兩個階段的活動。第一階段的“調查幼兒園”分兩次進行,第一次調查以教師帶領為主,幼兒跟隨教師熟悉幼兒園的各個地方,教師只作簡單介紹;第二次調查以幼兒自主調查為主,在調查的同時做好調查記錄(教師預先設計好調查記錄表)。第二階段“設計標記”分三次進行,第一次活動是交流“生活中的標記”,對標記的用途有一個初步的概念;第二次活動是“設計標記”,重點討論幼兒園需要哪些標記及設計標記的要點,初步嘗試設計標記;第三次活動依然是“設計標記”,重點是討論前一次設計標記的優點與不足,借鑑同伴及自己的已有經驗,對前一次設計的標記進行調整與修改。本次活動“我們喜歡的標記”是第三階段的活動,主要是透過自選投票的方式,對各班透過評選推薦的標記進行再次集中評選,最終確定可以懸掛在幼兒園內的標記。在此次活動之後,還有第四階段的活動“懸掛標記”和“帶弟弟妹妹參觀標記”。至此,經歷學習活動“我們的幼兒園真大”才告一段落。這一經歷讓幼兒的活動範圍從班級延伸到幼兒園,使幼兒獲得了探索和了解幼兒園的機會,並擁有了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參與幼兒園管理的真實體驗,為幼兒提供了更新更廣的學習空間。

  活動目標

  1.能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標記,並積極參與統計活動。

  2.能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意願,感受作為小主人的自豪。

  活動準備

  待選標記佈置成展板,集體統計表,小組統計表,個人選票,選票的PPT。

  活動過程

  一、觀看標記,引出活動

  1.幼兒進入布展場地後自由觀看標記。

  2.教師組織幼兒坐下後提問:剛才你們在看什麼?這些標記都是誰設計的?

  教師指導語:前段時間,我們每個大班小朋友都為幼兒園設計了標記,每個班級都進行了投票,選出了參加年級組評選的標記。今天,老師把每個班級評選出來的標記都集中展出在這兒了。現在我們有個重要的任務,就是在這些標記中再選出最適合掛在幼兒園內的標記。

  二、討論標記的選擇標準

  1.教師提問:(1)如果讓你選,你會選擇什麼樣的標記呢?為什麼?(引導幼兒各抒己見)(2)什麼樣的標記能讓小朋友一看就懂?

  (在此之前的班級標記評選,孩子們已知道了標記應該具備的特點。因此,這一環節的提問主要是讓幼兒進一步明確選擇標記的標準,同時引導幼兒學著從他人的角度看待問題,要選擇讓人看得懂、醒目又美觀的標記。)

  三、觀察、熟悉選票

  1.觀看PPT熟悉選票(選票上用簡筆畫的方式畫出幼兒園的一些地點)。

  教師提問:選票上的這些簡筆畫表示幼兒園的哪些地點?

  2.瞭解評選記錄方式。

  教師指導語:老師把小朋友為每一個地點設計的標記都集中展示在展板上,因此每塊展板上的標記只要從中選出一張,將它的編號記錄在選票相應的地方。

  3.交流要求:選完後可以和朋友一起交流,你選了哪一張,好朋友選了哪一張,為什麼?

  四、自由選擇認為最棒的標記

  1.幼兒自由在展板前填寫選票。

  教師指導:提醒幼兒要把每張標記都看清後再選擇,如果看不懂可以相互討論;引導幼兒在每塊展板上找出一張自己最喜歡的標記,然後將標記的編號填寫在選票上相應的位置。

  2.選擇位置就坐,與同桌的小朋友交流。

  五、分組統計

  1.出示小組統計表,教師提問:你們每個人都選好了自己最喜歡的標記,現在我們要小組統計了,應該怎麼統計呢?

  2.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小結統計的方法:每組先要推選出組長負責記錄,組員輪流報自己選出的編號,組長在統計表上相應的數字下面做個記號;統計的時候要統計完一塊展板後再統計另一塊展板。

  3.每組推選小組長。

  (這一環節看似只是為了選一個負責人,實質是讓孩子經歷學習解決分歧、統一意見的過程,點點滴滴地積累與同伴一起商量、協作的方法。在推選的過程中,有的小組意見比較一致,很快推選出小組長;有些小組卻爭論不休,吵了一會兒後有的孩子主動做出讓步:有的小組用點兵點將的方法來確定人選;還有的用少數服從多數的方法來確定人選,這些都是孩子們在經歷中獲得的寶貴經驗。)

  4.幼兒統計記錄。

  教師指導:用符號把票數最多的編號表示出來;兩個標記的票數一樣多時怎麼辦?

  (因為有了班級統計的經驗,因此孩子們很快就進入了活動狀態,統計出了結果,由此說明孩子的學習需要經驗的累積。)

  六、彙總各組統計情況

  教師指導語:我們—起來看看究竟哪些標記最受小朋友的歡迎。

  1.引導幼兒觀察每一塊展板中哪個標記得票最高,用紅色筆標出。同時出示該標記,提問:為什麼它的得票會最高?

  2.如果兩個標記得票一樣,可讓幼兒討論用什麼方法再次選擇。

  3.引導幼兒一起欣賞選出的標記。

  結束語:今天你們為幼兒園選出了這麼多精彩的標記,真是幼兒園的小主人,謝謝你們!下次我們就要把這些標記掛到幼兒園各個需要的地方,還要帶著中班的弟弟妹妹參觀,要讓所有進入幼兒園的人都能看到、看懂小主人自己設計的標記。

  活動分析

  活動內容尊重滿足成長需求。幼兒從小班到大班要在幼兒園生活三年。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對這一生活空間的關注會從班級內延伸到班級外,常常會跑到幼兒園的各個地方去張望他們活動以外的空間有誰在、是幹什麼的,一旦得到答案便很滿足地跑開,或神秘地告訴夥伴,或神氣地告訴家長。充滿童趣的行為表現的是幼兒一個成長的階段、表達的是幼兒一種成長的需求——渴望獨立探索更廣闊的空間、瞭解幼兒園更多的人和事。面對幼兒的需求與渴望,教育應該給予積極回應,使其得到尊重和滿足。我園大班幼兒的經歷學習活動“我們的幼兒園真大”很好地詮釋了這一教育理念,而本次活動“我們喜歡的標記”又是在活動開展過程中生髮而來的。幼兒在調查中發現幼兒園很大、有許多地方需要有標記,並萌發了自己來設計標記這一願望,潛意識中他們覺得自己有能力、有責任為幼兒園做一些事情,這是他們成長的一種表現,而我們要做的就是敏銳覺察、珍視幼兒這種發自天性自然的主動性並給予應然的引導,使應然不悖於自然並超越自然,是教育教學應該追求的境界。

  活動過程自主自由充分經歷。整個活動是從“調查幼兒園”開始,幼兒強烈地表現出想自由調查的願望,教師尊重了幼兒的願望,在落實安全措施的前提下讓幼兒自由結伴調查記錄,教師只是透過設計的調查記錄表來引領幼兒調查。在調查過程中,幼兒互相分享記錄統計的方法、互相借用橡皮鉛筆等工具、互相商量解決問題的辦法、隨時隨地形成不同的學習團體……在調查結束後的交流中,各個班級孩子都共同反映“沒有老師帶著真自由,想看什麼就看什麼,想多看幾次都可以,我們看到了許多原來不知道的地方······”他們表現出了自主的滿足。這樣的“經歷”對於幼兒來說是第一次,他們真實地體驗了自主自由的快樂和滿足。活動在幼兒的願望中進一步延伸:他們想為幼兒園設計小朋友看得懂的標記,於是“設計標記、選擇標記、懸掛標記”這一系列的活動又在幼兒自主自由的經歷過程中層層展開。

  特別是在“我們喜歡的標記”這一活動中,我們採用“投票公選”的方法讓幼兒自主決定。幼兒先在班內投票選出參加年級組公選的標記,然後各班再輪流無記名投票選出可以第一批懸掛在幼兒園的標記。我們發現,無論是在班內還是在年級組內,每個幼兒在選擇、投票時都表現得非常自主、認真,帶著些許神聖的表情履行著自己的責任,公正地投出自己的一票。在這樣的經歷過程中,幼兒不僅獲得了能力和知識,更獲得了精神上的滿足和快樂。

  活動著眼於促進幼兒具有生命意義的成長。對於幼兒而言,並不是教師教授了什麼他們就能獲得什麼,而必須要真正體驗了、經歷了才能獲得對於個人具有意義的經驗。因此,利用生活中的具體情境、真實事件讓幼兒“經歷學習”,使得幼兒當前的生活更有價值。幼兒正是透過各種經歷獲得了具有意義的、完整的生活經驗,得到了精神需求的滿足和體現了生命意義的成長,從而使幼兒園的生活成為生命中一段愉快而有意義的經歷。

幼兒園區域活動方案2

  活動目標:

  1、 對分類活動有興趣,能堅持。

  2、 學習利用物體之間的差別進行分類與配對。

  3、 樂意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操作過程。

  材料提供:

  1、 自制小丑三個,並在帽子上標有不同標記。

  2、 魔術棒若干。

  操作層次:

  第一層次:學習按顏色進行分類,讓小丑變出同色不同形的圖形。

  第二層次:學習按形狀進行分類,讓小丑變出同形不同色的圖形。

  第三層次:學習按顏色和形狀進行分類,讓小丑變出同形同色的圖形。

  指導建議:

  1、 教師可讓幼兒自己確定分類方法,與同伴合作遊戲。

  2、 第三層次可讓能力較強的幼兒先完成。

幼兒園區域活動方案3

  重點區域:益智區

  活動內容:釣魚遊戲

  活動目標:

  1.活動時願意接受同班的意見和建議。

  2.學會與同伴共同制定簡單的遊戲規則並遵守。

  3.能與同伴合作完成釣魚遊戲。

  活動準備:

  知識經驗準備:幼兒在生活中見過釣魚的場景。

  物質活動準備:“釣魚遊戲”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介紹新材料,發起遊戲。

  1.匯入:(故事)傳說有一個美麗的湖,湖中住著小魚一家,有一天,來了一隻湖怪,專吃魚寶寶一家,小朋友們想一想,你們有什麼辦法可以救小魚。

  2.介紹遊戲材料

  小魚長片、湖怪長片、魚缸長片、湖泊棋盤。

  介紹棋盤的開啟方式。

  3.發起遊戲:釣魚

  玩法:幼兒需要釣到4條不同的魚,即一尾粉色大魚,一尾黃色大魚,一尾粉色小魚和一尾黃色小魚,如果釣到的是相同的魚長片,就放回湖泊裡浪費一次機會。

  規則:

  1)所有魚長片背面朝上放於桌上。

  2)若釣到的是各種雜物,就浪費一次機會,雜物放回湖裡。

  3)最先釣到四條不同的魚的幼兒獲勝。

  4.自由交流,鞏固經驗

  師幼共同交流獲勝的經驗。

  活動自然結束。

  二、幼兒自主選擇區域,教師觀察指導。

  教師提出區域規則:選擇自己喜歡的區域進行活動,如需合作,進行協商,做好分工。

  在區域中不能大聲喧譁,安靜遊戲。

  三、整理材料。

  活動結束後,物品歸原位,保持區域衛生整潔。

  四、活動評價

  1.交流分享。

  請幼兒談一談自己在區域中玩了哪些有趣的遊戲?

  重點區域:剛才你釣到了幾條魚?是怎麼釣的?

  2.作品展示、分享。

  在美工區,建構區的孩子們完成了自己的作品,與同伴分享一下你的創作想法。

  3.總結評價。

  每個小朋友都嘗試了自己喜歡的遊戲,並體會了成功的樂趣,如果有小朋友想嘗試其他的遊戲,下次活動歡迎你們來挑戰。

幼兒園區域活動方案4

  一、活動背景:

  四月份,我們的活動主題是《和紙玩遊戲》、《蔬菜派》兩個主題,我們發現,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充滿了和紙相處的經驗:從書籍、報紙、海報……到面紙、紙杯、紙盒、紙箱等,紙--在幼兒生活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紙不但給我們的生活帶來莫大的方便,也成為創作或者遊戲的素材。在"和紙玩遊戲"的主題課程中,我們讓孩子從遊戲中直接去感受紙的材質,並瞭解不同的紙各自具有的特色。更重要的是,幼兒可以真正地和紙玩遊戲,他們可以折一折、玩一玩、剪一剪、畫一畫、設計各式各樣的紙質作品,平凡的紙將成為幼兒創作或遊戲的素材,給予他們一片盡情想像的空間。

  同時,我們正在開展"蔬菜派"的主題活動,收集了許多的蔬菜水果,在區角中也切合蔬果的主題,引領孩子來到蔬果的王國,和孩子們一起透過看一看,聞一聞,做一做,嘗一嘗,角色嘗試等方式建構起對蔬果的全新知覺,培養他們自己學習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激發孩子從內心深處對蔬果喜愛,以滿足幼兒發展的需要。

  二、區角名稱:

  1、美工區--創意服裝秀2、手工區--創意紙坊3、益智區---蔬果對對碰4、健康區--投球樂5、角色區--農家樂6、操作區--蔬果沙拉吧三、區角活動目標:

  區角活動給孩子提供一個創意的空間、一個展現自我的平臺,更重要的是透過這些區角活動,喚起孩子及成人的環保意識、節約意識及廢物再創造的能力。

  1、美工區--創意服裝秀:

  (1)利用各種廢舊紙材料,並嘗試設計紙質服裝。

  (2)發展想象力,變廢為寶,提高動手動腦能力。

  (3)激發幼兒對美工區活動的興趣,體驗創作的樂趣和成就感。

  (4)透過活動,培養幼兒良好的合作精神。

  (5)教育幼兒在活動中養成良好的操作衛生習慣及良好的收拾習慣。

  2、手工區--創意紙坊(1)根據主題進行剪紙、創意拼貼,注意色彩深淺的搭配。

  (2)能夠積極大膽的嘗試剪出各種形狀,體驗想象神奇的樂趣。

  (3)運用已經剪出的各種形狀,進行創意拼貼,製作紙筒畫,體驗想象、拼貼的樂趣。

  (4)願意與同伴合作進行剪紙或創意拼貼,培養幼兒參與手工活動的興趣。

  3、益智區---蔬果對對碰1)透過相同蔬果卡片對對碰、點數對對碰的形式,激發幼兒對蔬果和數學學習、探索的興趣,提高辨別能力、判斷與空間知覺能力。

  2)願意與他人合作,共同交流分享,體驗與同伴共同活動的樂趣。

  4、健康區--投球樂1)嘗試對著紙箱上的大洞、小洞進行投擲活動,發展幼兒的目測能力力。

  2)在投擲和躲閃中鍛鍊動作的靈敏性。

  3)遵守遊戲規則,努力投準目標,體驗參與遊戲的樂趣。

  5、角色區--農家樂1)對角色區的活動材料感興趣,會正確操作和擺弄,樂意開展角色遊戲。

  2) 活動中能熱情主動地和同伴交往,和同伴共同協商解決活動中出現的問題,敢於表達自己的意見和要求。

  3) 學習獨立地、較有秩序地收拾、擺放玩具及活動材料。

  6、操作區--蔬果沙拉吧1)讓幼兒在自主選擇、操作的過程中探索蔬果的秘密,敢於親自動手嘗試製作蔬果沙拉。

  2)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並在活動中體驗成功的快樂。

  3)鼓勵幼兒大膽操作並分享同伴的美食,培養幼兒對蔬果的喜愛之情。

  4)透過活動,鍛鍊幼兒的溝通交往能力。

  四、區角設定說明: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為幼兒的探索活動創造寬鬆的環境,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嘗試,支援、鼓勵他們大膽提出問題,發表不同意見,學會尊重別人的觀點和經驗;支援和引發幼兒的操作擺弄、探究、實驗、製作等活動,引導他們透過自己的發現主動建構有關的知識經驗。為此,我們在中班創設了緊密結合幼兒生活經驗的區角活動。在教室外走廊裡,教師佈置的大大小小的彩繪紙盤、奇形怪狀的紙筒拼貼畫,給人一種美的享受和薰陶,在這種文化背景的渲染下,孩子們的參與興趣非常濃厚。在美工區--創意服裝秀和手工區--創意紙坊裡,孩子們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創作具有自己思想的作品。在益智區裡,我們為孩子們準備了帶有蔬果卡片和圓點的轉盤,還有棋盤和蔬果卡片,孩子們在轉動轉盤、尋找對應的數字的那一刻,在充滿探索的眼光中掀開卡片的一瞬間,充滿了快樂和新奇,快樂之中蘊含了豐富的數學知識。一串辣椒、一把大蒜、一張竹扁,一份小小的精緻的選單、一組別致的桌椅,大紅的福字,無處不充盈著弄、農家菜館的鄉土風味,孩子們一襲藍印花布的裝扮,帶領我們走進了溫馨的"農家樂"。一個個白色的餐盤、一份份塑膠刀叉,一雙雙衛生手套,一盤盤新鮮的蔬果,孩子們在動手製作蔬果拼盤的過程中,體會了製作的樂趣。總之,在區角活動中,幼兒自主參與活動,自發地學習,促進了幼兒之間的互相交流,培養了幼兒與人交往的能力,同時鍛鍊了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主動參與、好奇好問的能力,同時也增強幼兒的表現力和綜合能力,促進幼兒社會性的良好發展。

  五、材料投放說明:

  區角活動材料投放的目標性和探究性是促進幼兒自主性發展的前提。由於區角活動是主題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在主題目標的指導下,教師有目的地引導幼兒開展的系列活動。為此我們在安全、無毒、易於操作的前提下,為孩子們準備了豐富的操作材料:

  1、美工區--創意服裝秀主要投放材料:各種報紙、掛曆紙、廣告紙、彩色花布、海綿紙、卡紙、即時貼、雙面膠、剪刀2、手工區--創意紙坊主要投放材料:長方形白色卡紙人手一份、皺紋紙、各色即時貼、雙面膠若干、剪刀3、益智區---蔬果對對碰主要投放材料:利用廢舊KT板製作的棋盤、雙層轉盤各兩組; 自制正方形蔬果卡片、圓點、1--7梯形數字卡各兩組4、健康區--投球樂主要投放材料:廢舊大紙箱兩個,預先在兩組紙箱和KT板上挖出直徑40釐米大洞和直徑15釐米小洞4-6個、皮球若干;用絲襪、海綿、泡沫自制小球若干5、角色區--農家樂主要投放材料:各種自制的蔬菜,紙盤、幼兒用的廚師帽、圍裙,服務員頭飾、圍裙、餐盤、點選單、紙幣 、小紙盒做的檯秤和計算器、桌布、一次性筷子6、操作區--蔬果沙拉吧主要投放材料:各種新鮮的蔬果實物,沙拉醬,果盤、小塑膠盤,塑膠齒切刀,沙拉成品,一次性紙杯、一次性塑膠手套等六、遊戲規則:

  1、美工區、手工區遊戲規則:

  1)遊戲前自主選擇遊戲材料,並注意遊戲中的安全。

  2)不影響同伴並積極參與遊戲,願意與同伴交流。

  3)根據要求需要與同伴相互合作商討。

  4)遊戲後要將物品整理好。

  3、益智區---蔬果對對碰遊戲規則:

  1)每組遊戲兩名幼兒參加,一人轉動轉盤,當轉盤停下的時候,兩人一起數圓點的個數,找出梯形數卡,放在空格處。拿出數卡,繼續下一輪遊戲。

  2)兩名幼兒一起擺放蔬果卡片(反面朝上),每人各三排擺完後,兩人同時按從下往上的順序翻開卡片,翻到相同的卡片就拿起,先拿完者獲勝。

  4、健康區--投球樂遊戲規則:

  1)教師組織好幼兒排隊,不互相擁擠,防止球撞到幼兒。

  2)適當提醒幼兒投球的距離不要過近、站在起點線上。

  5、角色區、操作區遊戲規則:

  1)幼兒自由分配遊戲角色,積極參與並融入到遊戲活動之中。

  2)模仿服務員、收銀員、廚師、顧客等角色的語言和社會交往情感的表達。

  七、入區活動標誌設計說明

  "入區活動標誌"像一位不說話的小老師,默默地發揮著它在進區方面的獨特作用,透過入區活動標誌的啟發,幼兒可以自主、有序地進區,還可以避免由於幼兒擁擠而引起的爭執和矛盾。不同的標誌表示不同的區角,這樣他們不僅體驗了自主選擇區域的感受,而且也調整了其他幼兒的重複選擇,確保了區域活動的有序性。

  1、美工區、手工區入區活動標誌設計:愛心卡上面貼有一把小剪刀,表示自己動手設計剪裁2、益智區---蔬菜對對碰入區活動標誌設計:愛心卡上面貼有三角形標記,表示益智區3、健康區--投球樂入區活動標誌:愛心卡上貼有圓形球的標記,表示跟球有關的體育健康活動4、角色區--農家樂入區活動標誌設計:愛心卡上貼有魚的標記,表示跟吃飯有關的角色區遊戲活動5、操作區--蔬果沙拉吧入區活動標誌設計:愛心卡上貼有蘋果的標記,表示跟蔬果有關的活動八、遊戲指導《綱要》指出:"教師在遊戲中要發揮觀察者、組織者和協調者的作用,正確處理教師在遊戲中的地位,注意角色身份的轉換。"在區角主題產生中,老師是發現者、參與者;在出現問題時,教師應是啟發者、引導者,透過與幼兒的討論,教師來激發幼兒創造性和分享遊戲經驗帶來的快樂,並瞭解幼兒的情況,為幼兒提供適時的幫助。

  1、美工區--小小服裝設計師在這個區角活動的組織實施中,教師以同伴的身份融入到了裡面,我們提示幼兒兩個同伴可以互相合作,在身上比試一下大小。 還可以在挖洞(袖口)時先把服裝貼在身上,再用水彩筆做記號,然後再剪開,以免洞口太大或太小。在活動之前,幼兒都不會說出很多衣服的樣式或圖案設計,透過區角活動的開設,孩子們豐富了對服裝款式的感知,瞭解了顏色和圖案的適當搭配,同時,對衣服適合誰穿也有了新的認識,總之,孩子們的服裝審美觀點明顯增強。

  2、手工區--創意紙坊在這個區角活動中,我們為孩子們提供了白色卡紙,皺紋紙、即時貼、亮光紙、小剪刀等材料,分為兩個小組,一組是剪窗花,一組是在白卡紙上運用現有材料設計自己喜歡的紙筒畫,孩子們對此非常感興趣,作品大膽富有創意。孩子們根據自己的想法,剪出各種形狀和線條,透過拼貼、疊加、線條的交錯等來增加作品的立體感、延伸感和層次感,畫面色彩明亮、動感十足,表現孩子眼中物體平面與立體的結合、景色和物體的融合。這組區角不需要老師的示範、更不需要老師在一旁反覆叮嚀,經驗成為孩子繼續遊戲的指導老師,孩子們自樂其中。

  3、益智區---蔬菜對對碰進行益智區活動的時候,我注意到幼兒剛剛參與遊戲的時候,興趣很濃厚,他們喜歡挑戰,可一旦遇到困難時,他們又容易放棄或轉移活動。經過教師的不斷鼓勵和提示,幼兒熟悉了蔬果對對碰的玩法,越來越有興趣,對點數的配合能夠準確無誤了。

  4、健康區--投球樂在健康區角活動中,因為投球是孩子們比較熟悉的健康運動,所以教師不需要太多的指導,幼兒間自由的互動交流著。這樣的交流很多時候具有積極的作用,有益於幼兒的自我成長。如本組遊戲中,馬慧軒小朋友總是因為力度不夠,不能把球投入大紙箱中,一旁的秦邵倫便善意指出她的錯誤並直接幫她投入,而馬慧軒卻執意要自己來完成,熱心的秦邵倫只好不時地提醒她。我在此過程中,除了關注,沒有任何介入。我認為,這時採取保持沉默的策略是最好的,因為幼兒間交流所用的語言是彼此間最能理解的語言。且這樣的交流所具有的效果是教師的直接指導所不能達到的。它不僅對幼兒的區域活動起到了一種支援的作用,並且還助長了幼兒社會性的發展。

  5、角色區--農家樂對幼兒而言,角色遊戲是真實的生活和想象的統一,生活的真實為幼兒的遊戲表現提供了條件,教師可以放任幼兒在角色遊戲中的不真實和幼兒稚嫩的行為,兒童可以自由地遊走在現實與想象中。所以,要指導好角色遊戲,教師就要深入遊戲參加遊戲,以角色身份參加遊戲、指導遊戲,這是最有效、最自然,也是最受兒童喜歡的指導方法。在農家樂這個角色遊戲過程中,我們教師一直陪在老闆身邊,充當老闆的副手,利用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機智、靈活地指導著遊戲,讓農家樂飯館裡面其樂融融,廚師不停地翻炒,忙個不停,顧客吃的津津有味,服務員彬彬有禮,使幼兒遊戲的水平不斷地提高。

  6、操作區--蔬果沙拉吧有的吃有的玩,是小朋友最喜歡的形式,在蔬果沙拉吧裡,小朋友們忙得不亦樂乎,"顧客"饒有興趣的點餐,操作區的"員工"帶著衛生手套,為顧客做著各種蔬果拼盤,"顧客"們帶著微笑吃著蔬果沙拉,這組孩子特別興奮,因為他們真的在品嚐,不時還能聽到小朋友們相互交流,哪種水果好吃,哪種蔬菜顏色漂亮,小朋友們真正融入到遊戲中了,增強了幼兒社會交往的情感。

幼兒園區域活動方案5

  文章提要:

  區角活動是教師根據幼兒的發展現狀和發展目標,創設多種領域的學習區域。並提供活動材料,讓幼兒透過自身的擺弄、操作去感知、思考、尋找問題的答案。而教師的任務是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和反應,敏感的察覺他們的需要,及時以適當的方式應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

  關鍵詞:區角活動

  愛玩遊戲是每個孩子的天性,遊戲一直以他獨特的魅力吸引著無數的孩子。人們對遊戲的認識越來越深入。而區角活動作為一種教育遊戲活動,同樣受到了孩子們的普遍歡迎。它重在創設一種寬鬆、和諧的環境,提供豐富的材料,以及選擇廣泛的內容。而教師在此過程中只是一個觀察者,引導者。因此,孩子們學的特別輕鬆、自然、沒有壓力,他們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這種個別化的教育形式尊重了幼兒的個體差異,滿足了幼兒個體發展的需要。也是當前幼兒園《綱要》所提出:“尊重幼兒在發展水平、能力、經驗、學習方式等方面的個體差異,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個幼兒都能獲得成功和滿足”的最有效的措施。

  一、建立活動區規則,引導幼兒自主進行區域活動。

  活動區是幼兒自由活動的場所,但自由不等於放任,為所欲為。而應該是掌握規則之後的一種自主遊戲,在創設活動前就必須考慮規則問題。而制定區角

  活動的主體應該是教師和幼兒,偏向某一方都是不妥的。

  1、在活動前提出規則

  有些活動規則具有一定的強制性,要求幼兒在活動中務必要遵守,對於這類規則,我們可以在活動前就向幼兒提出來,比如:使用玩具時需注意的衛生、安全問題,遊戲結束後的整理、歸放。活動中遇到問題應開動腦筋想辦法等等。區角活動規則往往是不可能一步到位的,而是需要逐步完善、逐步到位的。

  2、在自然活動中形成規則。

  在小班的孩子經常會帶一些自己的玩具到幼兒園,當區角活動時,他們就在一起玩玩具,有時是玩自己的,有時和別的小朋友交換著玩。過了一段時間,透過老師和孩子一起討論,班上就逐漸有了一個全體認定的規則:無論是誰,不一定要將自己的玩具給別人玩,但是在玩別人的玩具時,一定要事先徵求別人的同意。

  3、在解決問題中建立規則。

  幼兒在活動中遇到問題時,教師不要急著幫忙解決問題,而應當引導幼兒自主的尋找解決問題的措施,並建立起相應的活動規則。比如:在建構遊戲中,孩子們玩的很盡興,可到最後卻沒有多少作品展示,這是為什麼呢?當我把問題拋給幼兒後,得到了多種答案。有的說:“我搭了一間漂亮的房子,但被別人搗亂推倒了”,有的說:“收玩具時我們自己拆掉了”還有的說:“我快搭完時,自己倒下來了”等等。“那怎麼才能讓老師看到你們的作品呢?下次玩的時候你來告訴我好嗎?”經過多次玩後,孩子們把發現告訴了我:“玩的時候搭牢一點,建房子時在旁邊建一條路,別人就不會不小心踩壞了。不要有太多人擠在一起,以免撞壞。”在大家的建議下,孩子們掌握了保護作品的方法,同時玩遊戲的規則也在不知不覺中產生了。

  二、根據近期的教育目標和幼兒的發展需要,提供適宜的環境和材料

  首先,要利用有限的空間使每一個區域都有相對寬鬆的

  活動範圍,同時也有利於材料的擺放與收整。某些內容相近區域的合併有利於材料最大限度的被利用。比如:益智區、語言區、美工區、計算區等放在小籮筐中合併為一個區,可以讓孩子資源共享,也便於老師在材料的投放上避免不必要的重複和浪費。

  其次,材料的投放要為教育目標服務。比如:小班生活區的目標是培養生活自理能力,那麼,應投放一些為娃娃穿衣、戴手套、扣紐扣、餵動物寶寶吃東西等材料,做到目標在前,選材在後,使材料有效的為目標服務。

  另外,材料的選擇要考慮幼兒的興趣和需要。我們有時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有些幼兒總是喜歡在一個區活動,而對別的區角卻沒有興趣,但我們又不能強迫那個幼兒一定要離開那個區,或是一定要去某個區活動。此刻,我們就要對照目標看一下,所選的材料是否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再看材料是否具有遊戲性。只有材料是玩具,幼兒才愛玩。比如:小班時,總有幾個幼兒喜歡玩娃娃家的遊戲,而對美工區、生活區不感興趣。於是我採用表揚美工區和生活區的幼兒,並在這兩個區內投放更多有趣、可操作的材料。果然,沒多久那幾名幼兒也開始進這個區玩了。因此,投放材料時要突出材料的新穎性和趣味性,要不斷增添新的活動材料,不可一勞永逸,要常換常新。

  三、參與孩子的活動,成為孩子的合作者、引導者。

  首先,在活動中,我們要相信孩子。透過觀察,我們看到孩子並不是無知和無能的,而是一群非常能幹和富有創造力的小主人。因此,在遊戲活動中,我們要成為孩子的好朋友、好夥伴,與他們平等相待,將角色轉向幼兒的合作者及引導者。

  其次,在幼兒的活動中,我們要關注他們的活動,瞭解他們當前已有的經驗,觀察他們對什麼感興趣,是否應在哪方面給予幫助。不能急於用自己心目中的遊戲水平做標準來要求孩子。當出現突發情況時,進行隨機教育。如:娃娃家不小心把桌子打翻了,東西灑了一地。這時,小朋友們都湧向娃娃家看熱鬧,教室裡一下子亂了起來。面對這一場面,我們不能馬上責備孩子,不管是打翻桌子或是湊熱鬧的,我們可以輕輕的招呼孩子一起整理娃娃家,又可以用遊戲的口吻說:“剛才在娃娃家的小朋友不小心打翻了桌子,以後你們

  可要小心一點,今天這麼多熱心的小朋友幫助了你們,下次娃娃家可要好好準備,請大家來做客,表示感謝。”這樣闖禍的小朋友緊張的情緒大大減少,其他孩子也穩定下來了。不但教育了小朋友,而且豐富了遊戲情節。

  四、注重幼兒能力差異,安排適當內容

  每一個孩子總會在某一方面表現出自己的優勢和劣勢,在許多人眼裡的乖孩子可能在動手能力方面卻差強人意,而一個平時不惹人注意的孩子在建構區可能會有突出的表現。因此,我們根據幼兒的能力差異,設立榜樣,組織幼兒“說第一”活動,讓幼兒說說自己哪方面最棒。並在區角設立成果展示臺,隨時放上幼兒的得意之作,展示自己的“絕技”。此外,我們還開展區角內的手拉手活動,鼓勵幼兒互相指教,體驗同伴間互動學習的快樂。

  在區角活動的實踐和探索中,我們都在不斷的積累經驗,只有做到從孩子的興趣和需要出發,尊重孩子的想法,才是開展區角活動的真正意義所在。

  幼兒園小班區域活動――小小電話亭

  活動目標:

  1、 樂意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並有與其他人交流的意願。

  2、 學習有意識地記住家裡或親人的電話號碼。

  3、 知道電話的用途,會進行簡單的操作。

  材料提供:

  1、 自制電話若干個。

  2、 應急電話號碼幾自制小動物電話卡若干。

  操作層次:

  第一層次:幼兒隨意擺弄電話,模仿打電話狀進行有話題地講述。

  第二層次:知道怎麼打電話,並嘗試看應急電話卡進行撥號呼叫。

  第三層次:給小動物打電話,並自由地進行想象性表述。

  第四層次:同伴間互打電話,能配合對方的思路進行交流。

  指導建議:

  1、 為幼兒營造一個樂說、敢說的環境。

  2、 鼓勵幼兒與同伴大膽地交流,自由表達自己的情感。

  3、 讓幼兒知道只有在求救的情況下,才能撥打應急電話。

  幼兒園小班區域活動設計――天線寶寶的口袋

  活動目標:

  1、 加深對圓形、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印象。

  2、 能根據材料的指示進行相應的分類活動。

  3、 養成認真思考的好習慣。

  材料提供:

  1、 自制4個顏色不一的天線寶寶,並在每一個天線寶寶的肚子上剪出各種圖形。

  2、 圖形餅乾若干。

  操作層次:

  第一層次:根據天線寶寶肚子上口袋的形狀,進行餅乾分類。

  第二層次:根據天線寶寶肚子上口袋的形狀和顏色,進行餅乾分類。

  指導建議:幼兒在喂娃娃時,教師要引導幼兒說出手中圖形的形狀和顏色。

幼兒園區域活動方案6

  一、玩法隱含,引發合作

  首先我們設計了一些幼兒必須合作才能玩的遊戲,使幼兒體會到合作遊戲比一個人玩更有趣,幾個人的智慧勝過一個人的聰明才智,從而體驗合作的快樂,萌發合作的興趣和願望。

  如中班手工區遊戲“烏龜爬”的合作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製作烏龜時,我們引導幼兒在畫好的小烏龜下面粘兩根吸管,並從吸管中穿線:我們有意識地投放較長或較細的吸管,這使幼兒在穿線時必須一個人在管子一頭將線穿進去,另一個人在管子另一頭把線頭拉出來,從而不得不與同伴合作。二是玩遊戲時,兩個幼兒必須合作拉動繩線(一張一合),才能使“小烏龜”爬起來。

  二、規則約束,促進合作

  教師經過觀察發現,如果只提一些寬泛的要求,而不對幼兒的合作行為作出明確規定,幼兒的合作便會流於形式。如以“我和好朋友的畫”為例,教師的設計意圖是透過好朋友共同作畫來促進幼兒分享繪畫經驗,提高繪畫能力。但在操作過程中,教師發現由於沒有提出明確的合作要求,制訂合作規則,孩子們或各自為政,或由能力強的幼兒全權包辦,幼教之友《在區域活動中學習合作》。於是師幼經過協商制訂了以下規則:

  ①兩個好朋友共同商議,確定主題,每個幼兒至少要表現一點以上的想法,保證那些內向、能力弱的幼兒有表達、表現的機會。

  ②繪畫內容由兩人根據各自特長,分工來畫。

  ③作品完成後,各組每個成員都要在全班幼兒面前表述合作的過程及經驗,促使每個幼兒都有一種強烈的任務意識,自覺合作作畫。

  又如,在小班表演區的“手偶劇場”遊戲中,經常可見一個幼兒抱著好幾個手偶漫無目的地玩耍。他們感興趣的是手偶而不是表演,更談不上合作了。為此我透過以下規則進行干預,引導幼兒合作表演。

  ①每次遊戲只選一個最喜歡的手偶,扮演一個喜歡的角色。

  ②找一個小動物手偶做自己手偶的好朋友。

  ③對好朋友說一句好聽的話,與它玩一個好玩的遊戲。

  這些規則使幼兒在選擇手偶時有了取捨,他們在教師精心佈置的故事背景的提示下,自編角色間的對話,豐富表演情節,從原來的自娛自樂逐步走向合作表演。

  三、情境暗示,推動合作

  幼兒的合作行為易受一定情境的暗示和推動。如,在手偶表演區,如果教師只是單純地投放幾個手偶或頭飾,幼兒往往因表演素材和經驗的缺乏而茫茫然。如果教師以連環畫的形式張貼角色形象,展示故事情節,或投放錄音磁帶作為參照物件,營造表演氛圍,便能很好地推動幼兒的合作表演。又如,在“壘高王”(用建構材料壘成)的遊戲中,每天都有幼兒進入這個區域和“壘高王”對擂,但他們發現憑一個人的力量已無法超越“壘高王”的高度,便自發地結對合作:一個人負責維護“地基”,一個人往上壘高,終於超越了“壘高王”的高度。

  四、混齡交往,探索合作

  為了使幼兒多層面地體驗、探索人際交往和合作,我們每週開展一次全園混齡區域活動,擴大幼兒的交往面、合作面。如,手工活動“美麗的拖鞋”要求小、中、大班的三個幼兒為一組合作製作。剛開始,大多由中、大班幼兒合作製作,小班幼兒則站在邊上觀看,無所事事。教師發現這一情況後及時引導幼兒討論如何分工合作,哪些事可由小班幼兒來做,哪些事由中大班幼兒來做。後來,他們進行了分工,小班幼兒用印章畫製作鞋面,中大班幼兒先合作搓紙繩,然後由大班幼兒將搓好的繩子貼上在鞋底上,並將小班幼兒印好的鞋面貼上在繩子上,裝飾拖鞋。在這個活動中,每個幼兒都擔負著整個製作活動的一部分工作,既增強了年幼孩子的觀察學習能力及模仿能力,也增強了年長孩子的責任感和自信心。他們友好謙讓,共同體驗了合作的快樂。

  在實踐中,我們感到只要教師精心設計,就可以創設出充滿活力的合作情境,從而向幼兒滲透合作意識,使他們自覺合作,提高合作臺旨力。

幼兒園區域活動方案7

  如何以整合的發展觀來看待幼兒的學習,如何打破學科間的界限,加強學科之間的聯絡,使各個學科互相促進、互相融合,在此,人們似乎更致力於透過主題活動的開展來實現教育的整合,忽視整合觀念在幼兒園一日活動各環節,尤其是區域活動的滲透。區域活動已成為幼兒園教育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但人們在區域的劃分上似乎仍然按學科領域來進行。區域的活動目標、活動內容、操作方式、教師的指導等實際上具有分科活動的明顯特徵,各區域間缺乏相互的聯絡。這就有礙於幼兒在區域活動中獲得整體性的發展。鑑於此,我園著力於探究如何將整合的教育觀融入區域活動中去。下面我就來談談自己的一點體會:

  一、整合課程教學目標與區域活動目標的整合

  在整合課程的活動目標中我們希望提供一種既兼顧兒童發展個別差異性、又考慮兒童發展全面性的課程構架,尋找相對符合兒童興趣和可以容許不同兒童共同提高的目標,我們需要將各個領域的核心概念和核心技能有效地整合到整合課程的目標中去,我們需要透過活動的方式來引導幼兒學習,摻入各個領域的內容,設立從不同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方面的發展為整合課程的目標。整合課程活動目標的生成為區域活動目標的設立起到了明顯的導向作用,課程目標的整合概念孕育了無數個整合性區域活動的目標,其中的區別只是在於課程的整合目標是由教師來引導,幼兒參與來達到,區域活動則側重於讓幼兒自身在與物體、與材料相互作用中,去觀察、去體驗、去探索、去發現、去認識、去進行自我建構而達到整合性區域活動的目標。因此,整合性區域活動的目標是來源於整合性課程的目標中的。

  以中班上學期主題“傘的世界”為例:

  1.這個主題目標是:帶領幼兒從認識傘入手,引導幼兒觀察傘的外形、種類、花樣,探索傘的特性,感受傘的重要性,進而幫助幼兒形成對傘的聯想帶來的豐富經驗。在這樣的主題目標引領下我們設立了“花傘加工廠”的區域活動,把這個遊戲的目標定為:①提供各式各樣的傘面,引導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傘面進行裝飾,鞏固小傘製作的方法。②引導幼兒整合各遊戲區域進行遊戲,能創造性的利用“傘”進行交往、表演等活動。③透過活動感受傘的多樣性以及不同圖案的美。

  2.教師把主題的整合目標下放到了各類區域活動的目標中去,將主題性區域活動目標轉化為各區域活動的發展目標,使各區域保持內在的聯絡。我們還以”花傘加工廠”遊戲為例,角側重於豐富社會生活經驗,制定的發展目標為:①鼓勵娃娃家、點心店、銀行的幼兒嘗試用傘進行活動,感受傘的多樣性和美。②美工區側重於發展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③表演區換上抒情的音樂,請幼兒表演花傘舞,發展幼兒的表現表演能力,增強自信心。④花傘店換上各種各樣美麗的傘,讓當老闆的幼兒與前來買傘的顧客友好的交流。

  二、區域活動內容與主題課程活動內容的有機整合

  1.主題內容的預習。即在集體教學活動前,讓幼兒先到區域活動中對有關材料進行操作感知。一是讓幼兒積累直接經驗,二是使教師更好地觀察瞭解幼兒的興趣、需求和問題,以便生成集體教育內容。這類內容常見於探索區、美工區,如在進行“傘的選美會”集體活動之前,先在探索區投放一些傘的漂亮拼圖,讓幼兒透過操作擺弄,初步感知傘面不同圖案的美,培養幼兒探究的興趣和慾望。然後,教師根據幼兒在操作過程中存在的共性問題,生成集體教學內容的重點難點,意在透過教師的提升,發現規律。

  2.主題內容的鞏固和拓展。即指區域活動的內容是集體教學活動內容的延伸。透過區域活動中頻繁的個體性操作和練習,將集體活動中沒有達到的目標得以彌補和遷移。例如“花傘加工廠”的遊戲中,美工區的幼兒在運用多種材料製作漂亮的花傘後動手能力得到了很大的鍛鍊與提高,他們需要在交往能力、表演能力方面獲得提升,於是教師在活動正式開始前以談話的方式讓幼兒討論花傘加工廠做好的小傘可以做什麼,哪些地方的工作人員可以拿傘做遊戲。這些目標的達成是在有限的集體活動中無法實現的。

  3.主題內容的下放。即將主題內容直接透過區域活動形式開展,目的是培養幼兒自主學習能力和便於教師在區域活動中進行個別指導。這類內容較常見於美工區、益智區。如在“傘的世界”主題區域活動中我們在美工區提供了製作降落傘、小紙傘、彩繪傘的材料、工具讓孩子們探索、製作,這樣教師既可以在邊上觀察,又可以在適當的時候給予個別的指導,特別是幫助那些動手相對差一點的幼兒提高能力。

  主題內容的預習、鞏固遷移及下放,使區域和主題、區域與區域有機地整合起來,特別是主題內容的預習和鞏固遷移,促使區域活動和集體活動有機滲透在一起,充分發揮了區域活動和集體教育活動各自不同的教育功能。當然,主題內容的預習、下放、鞏固遷移在實施時,並不是絕對的,而是視具體情況而定,有時也可以交叉使用。如原本是主題內容的下放,而教師發現孩子在區域活動中出現的問題是一樣的,為了提高教育效益,就組織了集體活動來解決這個問題,因此變成集體活動的預習了。

  總之,整合課程的教學活動與區域活動是息息相關的,整合的課程指引了整合的區域活動,整合的區域活動又為整合的課程提供了新的活動材料。遊戲與課程之間的必然聯絡,兒童期是人生中發展最為迅速的時期,這一時期的教育、發展將會影響個體的一生。

幼兒園區域活動方案8

  一、鱷魚響板

  活動經驗

  瞭解鱷魚的口腔結構和功能,製作鱷魚響板,嘗試用各種材料製作鱷魚的牙齒並裝飾鱷魚。

  活動材料

  廢舊紙板(長方形)、一次性飯盒、瓶蓋、雙面膠、紙黏土、吸管、彩色小紙條、膠槍、毛根等。

  指導建議

  1.請幼兒觀察鱷魚的口腔,瞭解鱷魚牙齒鋒利卻不能撕咬嚼碎食物,只能靠上下頜夾住、吞嚥食物。

  2.請幼兒觀察並試玩鱷魚響板,觀察鱷魚響板製作步驟圖,與同伴討論製作方法。

  3.製作鱷魚響板:

  ●將廢舊紙板對邊折,作為鱷魚大嘴巴的上下頜。

  ●在對摺的紙板內部用海綿膠或膠槍貼上瓶蓋。注意:瓶蓋必須對稱。

  ●在綠色紙上畫出鱷魚頭像,剪下後貼在紙板外側,做成鱷魚的頭部,並進行裝飾。

  ●請幼兒創造性地用紙黏土、吸管、瓜子殼等各種材料進行揉、捏、剪的形式做成鱷魚尖尖/扁扁的牙齒。

  4.欣賞同伴作品,並商討改進方法。

  二、剪影—小動物愛睡覺

  活動經驗

  瞭解不同動物的睡覺姿勢,嘗試畫在黑色卡紙上,沿輪廓剪下後製作動物睡覺的剪影。

  活動材料

  黑卡紙若干、剪刀、筆、圖書等。

  指導建議

  1.觀察小動物睡覺的圖片,講一講小動物獨特的睡覺方式。

  2.請幼兒用筆在黑卡紙上畫出小動物睡姿的輪廓,鼓勵幼兒大膽創作不同的動物形象。

  3.用剪刀將其輪廓剪下,提醒幼兒使用剪刀要注意安全。

  4.引導幼兒相互猜一猜是哪個動物睡覺的影子。

  三、紙箱動物

  活動經驗

  利用紙箱拼擺、貼上、圖畫動物造型,運用多種材料進行裝飾。

  活動準備

  紙箱、排筆、丙烯、毛根、蛋託、剪刀、卡紙、毛線、膠帶、膠水等

  活動過程

  1.鼓勵幼兒選擇合適大小的廢舊紙箱拼擺自己喜愛的動物,自選材料進行固定。

  2.指導幼兒抓準動物的外形特點,進行塗色。

  3.引導能力強的幼兒,運用毛根、蛋託、卡紙等輔助材料進行裝飾,以突顯動物的明顯特徵。

  4.鼓勵幼兒能將自己的作品大膽講述給同伴聽。

  科學發現區神奇的蘑菇

  學習照料蘑菇的基本方法,初步學會簡單的觀察記錄。

  活動經驗

  活動材料

  不同品種的蘑菇種植桶(榆黃菇、平菇、猴頭菇等)、小噴壺、自制觀察記錄本、彩筆等。

  指導建議

  1.幼兒自由選擇蘑菇種植包,在家長的輔助下,透過查閱圖書、網路等形式瞭解蘑菇生長的環境和照料方法。

  2.分享交流“照顧植物的方法”,如曬太陽、定期換水等。

  3.鼓勵幼兒定期給蘑菇噴水,觀察並及時簡單地記錄蘑菇的變化。

  益智遊戲區一、動物的尾巴

  活動經驗

  瞭解動物尾巴的不同特徵和用途並能一一對應。

  活動材料

  動物尾巴圖片若干、彩色紙條/布條製作的各種動物尾巴等

  指導建議

  1.幼兒觀察圖片,瞭解動物尾巴的特徵和用途。

  2.教師引導幼兒玩“找尾巴”的遊戲。創設一個故事情境,幫助丟失尾巴的小動物找到屬於它的尾巴,要闖過一些難關才行。

  3.引導幼兒遵守遊戲規則。可以根據幼兒的熟練程度增加更多種類的動物尾巴,滿足幼兒遊戲的需求。

  二、動物轉轉樂

  活動經驗

  知道每個動物的居住環境及棲息地,並能正確配對。

  活動準備

  自制轉盤、DOBBLE KIDS玩具

  指導建議

  1.引導幼兒將卡片上的動物與轉盤上的家和食物相對應,提高觀察能力。

  2.幼兒可兩人一起結伴遊戲,一個小朋友指定動物讓另一個小朋友找它的家和食物。

  3.能力強的幼兒可一邊尋找配對,一邊講述“這是XX動物,它住在XX,它喜歡吃XX”。

  拼插建構區

  動物園

  能用壘高的方式搭建出動物園,並用形狀各異的積木對稱裝飾。

  活動經驗

  活動材料

  木質積木,美工區中師幼共同製作、裝飾的紙箱城堡積木、小樹、海浪道具等。

  指導建議

  1.請幼兒觀察動物園照片,引發幼兒搭建興趣。

  2.幼兒運用壘高的方式搭出不同動物的洞穴或房子,提醒幼兒注意平衡。

  3.幼兒嘗試用其它形狀的木質積木在房子上進行對稱裝飾。

  4.可請其他幼兒從動物園的外形、裝飾等方面進行評價。

  音樂表現區

  小動物怎樣過冬

  幼兒自主選擇頭飾、分配角色,與平行班幼兒一起快樂表現音樂故事。

  活動經驗

  活動材料

  表演所需的音樂、各種動物頭飾若干、服飾、音樂故事等。

  指導建議

  1.引導幼兒根據音樂的節奏,邊唱邊表演小動物過冬的不同姿態。

  2.幼兒自主選擇頭飾、分配角色,能根據音樂節奏和歌曲的內容與同伴一起表現小動物過冬的不同姿態。

  3.教師啟發幼兒大膽創編歌詞內容進行表演唱。

  語言閱讀區

  鱷魚愛上長頸鹿

  活動經驗

  與同伴進行自主交換閱讀,並能較連貫地講述畫面內容,嘗試將有趣的、喜愛的內容記錄下來。

  活動材料

  圖畫書《鱷魚愛上長頸鹿》、《搬過來搬過去》、《天生一對》、《小蝸牛找房子》等,畫筆,紙。

  指導建議

  1.請幼兒在自主交換閱讀中,找找這基本圖畫書中有趣或比較奇怪的地方,同伴之間交流分享。

  2.教師可隨機指導,適時滲透閱讀方法。例如,關注頁碼(記住是第幾頁),關注方法(看書不僅要看這一頁,還要把前頁後頁連起來看;有時候畫家會把一件事情畫在左右兩個頁面上,需要兩頁同時看)等。

  3.指導幼兒用符號、圖畫記錄書中有趣的、自己喜愛的內容,以讀書筆記的形式進行呈現,並與同伴進行交流。

  角色扮演區

  森林小醫院

  活動經驗

  引導幼兒說出常見的感冒症狀,並能向他人宣傳預防感冒的基本方法。

  活動材料

  1.提供圖文並茂的預防感冒的宣傳畫,張貼在“醫院”。

  2.醫生、動物服裝,藥盒若干,“醫療器械”若干。

  指導建議

  1.引導幼兒說出常見的感冒症狀,並能向他人宣傳預防感冒的基本方法。

  2.啟發“病人”向“醫生”描述自己身體的不適症狀;引導“醫生”照顧好“病人”,對照“病人”情況進行相應的診治,並提醒“病人”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項;鼓勵“醫生”主動到角色區等其他區域。

  3.建議教師可提前鼓勵“醫生”瞭解常見的感冒症狀,並能向他人宣傳預防感冒的基本方法;根據需要製作預防感冒的宣傳材料,並將其張貼在醫院門口。

  戶外體育活動

  體育活動小烏龜歷險記

  教材分析

  小班時,幼兒就有爬的經驗,手膝著地爬的技能及動作掌握較好,但手腳屈膝爬的協調性存在不足。原教材中《小烏龜歷險記》將這節體育活動的重難點放在同手同腳向前爬、向側面爬,難度頗大。針對中班上學期孩子的年齡特點和實際需要,我們進行了調整,將動作要領難度降低。

  本活動透過創設“動物模仿秀”、“小烏龜闖關”等一系列有趣的遊戲情境,由“手腳著地屈膝向前爬”延伸到“同手同腳向側面爬”,由淺入深地引導幼兒掌握“爬”的動作要領。“同手同腳爬”是本次活動的難點,為解決此難點,我們將其前置,以幫助幼兒迅速、準確地掌握其動作要領,提高幼兒身體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和對身體的控制能力,在鍛鍊爬行技能的同時體驗爬行的快樂。

  活動目標

  1.初步掌握手腳著地屈膝向前、向側爬的動作要領。

  2.在遊戲中能身體靈活、協調地屈膝爬。

  3.體驗玩爬行遊戲的快樂,願意與同伴共同遊戲。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場地佈置、音樂、即時貼、勳章等知識準備:認識、瞭解繩索橋

  活動建議

  1.創設“動物模仿秀”的情景,引發幼兒的興趣。

  創設情景,聽老師口令,隨音樂模仿各種動物行走的動作進行熱身,充分活動手臂、腿部、腰腹部等部位。

  2.扮演角色,探索手腳著地屈膝向前、向側爬行的技能。 (1)藉助“模仿烏龜爬”的情景,練習手腳著地屈膝向前爬。

  提問:小烏龜怎樣爬?一起學一學。

  (2)引入“繩索橋”的話題,引導幼兒討論。

  提問:如果兩條繩索都用上,小烏龜怎樣透過繩索橋?

  (3)探索過繩索橋的方法,練習同手同腳向側爬。

  請個別幼兒進行演示,交流經驗,梳理出同手同腳向側爬透過繩索橋的方法,幼兒集體練習。

  3.開展“小烏龜闖關”遊戲,鞏固手腳著地屈膝向前爬、同手同腳向側爬的技能。

  創設“小烏龜闖關”的情境,引導幼兒手腳著地屈膝爬過草地、山洞、“繩索橋”,順利闖關,取得勇士勳章。鞏固手腳著地屈膝向前爬、同手同腳向側爬的技能。

  4.結束。

  歡慶勝利,創設洗澡情境,洗掉灰塵和疲勞放鬆胳膊、腰、腿等部位。

  體育遊戲啄木鳥醫生

  活動經驗

  練習雙腳原地向上縱跳,發展跳躍能力。

  活動準備

  長繩一根,生蟲的蘋果圖片若干;教師提前佈置好場地。

  指導建議

  1.教師介紹遊戲場地,引導幼兒想一想:怎樣把高高的“蘋果樹”上的“蟲子”捉下來?鼓勵幼兒自己探索原地縱跳的動作。

  2.請個別幼兒示範,教師小結動作要領:啄木鳥扇扇翅膀用力蹬地向高跳,手臂自然舒展,努力向上夠。

  3.幼兒自由練習後,玩遊戲“提蟲比賽”。

  幼兒排成4隊,站在起跑線後,聽口令後每隊第一名幼兒朝著掛著貼有“蟲子”的蘋果圖片處跑,到圖片下雙腳原地向上縱跳,將貼在上面的“蟲子”捉下來,快速跑回拍下一位幼兒的手,然後站到隊伍最後,依此類推,最快一隊完成的為獲勝隊。

幼兒園區域活動方案9

  一、設計思路:

  區域活動是讓幼兒自我學習,自我探索,自我發現,自我完善的活動。皮亞傑的理論告訴我們,學前幼兒的身心、心理的發展主要是透過感知和操作來認識周圍事物的。根據我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以生活活動為主線,使幼兒在區域活動中進一步理解數的實際意義,提高計算能力,同時將能力、情感、品德、智力發展有機的整合在一起,讓幼兒在充分自由,自主的活動過程中,透過多種方式進行經驗的學習和積累。此外,依據大班幼兒各方面差異較大的年齡特徵,活動設計應留有較大的空間,使幼兒在原有基礎上獲得提高和發展。

  二、活動目標:

  1、理解數的實際意義,嘗試計算,分解,會用以有的數學知識解決一些問題。

  2、喜歡區域活動,樂意與同伴一起合作玩此遊戲並討論遊戲結果。

  3、遵守遊戲規則,學會等待,學會紀錄。

  三、重點區域:

  1、心願樹

  材料準備:愛心卡紙每人一份、各種裝飾材料、剪刀、固體膠等。

  我們為了進一步的瞭解本班孩子,為了讓孩子們在這最後的短短園中生活過的更加的豐富,更加的快樂,我們設計了一個心願樹的美工角,讓孩子們運用寫或繪畫的方式把自己的心願一一紀錄在愛心卡紙上,然後把自己的心願卡片裝飾的很漂亮,最後把自己的心願卡片高高的掛在聖誕樹上。

  2、魔方轉、轉、轉

  材料準備:兩個廢舊的蛋糕底盤來製作大轉盤(盤上面進行數字裝飾)、愛心記錄卡。

  這是一個非常有創意的數字區,讓孩子們自由的去探索數學的奧秘。讓孩子自己運用已有的經驗來進行操作。如大轉盤中可以運用加減運算、分類、組合等等。上述的一些玩法都是孩子們自己去制定,教師只是作為一位觀察者,當有幼兒遇到很大困難時教師才當引導者。

  3、棋類

  材料準備:準備各種形式的棋、可以互相討論的場地。

  在玩棋的時候,孩子們可以自由的玩,不一定按照棋紙上的方法來進行,可以隨意化。但最終的目的是要求孩子們能互相討論,合作與商討。教師不會刻意的去組織他們要和誰一起合作,這些讓孩子們自己去組織,適當的時候也會要求他們進行記錄。

  4、自由區

  材料準備:撲克牌、七巧板、愛心記錄卡、記錄筆等。

  撲克牌與七巧板都是孩子們非常熟悉、玩的比較多的玩具,在玩時教師會經常提倡他們玩除與其他小朋友不一樣的玩法;並進行記錄,活動後進行小評價。

幼兒園區域活動方案10

  教材分析:

  《能幹的小手》是《創新智慧遊戲課程》小班下學期的活動內容。孩子們對自己的小手很熟悉,也很感興趣。本節活動,讓孩子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透過體驗、觀察、表演、操作等環節,讓孩子進一步系統地感知小手的本領,知道自己的小手很能幹,並從中培養幼兒的發散思維和創新意識。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願望。

  2、知道用手能做許多事情,引導幼兒在愉快的氣氛中用小手大膽表演。

  活動準備:

  1、錄音機、音樂磁帶;

  2、大手圖片;小衣服;沙包;乒乓球、乒乓球拍;小皮球。

  活動過程:

  一、教師帶領幼兒聽音樂進入活動室。

  聽音樂《走路》,師幼模仿小動物,做動作進入活動室。然後教師提問:小朋友我們剛才是用身體的哪一部分來模仿小動物的?(幼兒自由回答,引出手)

  二、複習認識小手

  1、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個好朋友,看看它是誰?(出示大手媽媽)看到大手媽媽,你想到了什麼呢?(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大手媽媽有幾個手指寶寶?(和幼兒一起數一數)每個手指寶寶都有不同的名字,和老師一起叫出它們的名字吧!

  2、大手媽媽想和小朋友的小手交個朋友,小朋友願意和大手媽媽交朋友嗎?來用你的小手和大手媽媽對拍一下吧!(幼兒和大手媽媽對拍)剛才對拍的時候,小朋友發現大手媽媽大,還是小朋友的手大?你的手和你旁邊小朋友的手一樣大嗎?(讓幼兒和旁邊小朋友比一比、看一看)你自己的兩隻手一樣大嗎?(教師和幼兒一起復習)

  三、小手真能幹

  1、剛才我們一起認識了我們的小手,現在小朋友快想一想自己的小手能幹哪些事情?(鼓勵幼兒講述不一樣的)

  2、早晨起床的時候小朋友會幹什麼?(穿衣服、扣紐扣)怎樣穿衣服、扣紐扣,老師這裡有一件衣服,誰來給別的小朋友示範一下(讓孩子到前面示範穿衣服、扣紐扣)穿好衣服後再幹什麼?(讓幼兒根據日常生活經驗回答並模仿)

  3、我們的小手真能幹,會穿衣服、扣紐扣,會刷牙、洗臉,會梳頭……現在我們就一起來聽著音樂扣紐扣、刷牙、洗臉、洗手帕。(師幼聽音樂模仿日常生活動作)

  4、小朋友的小手很能幹,老師的大手也很能幹。小朋友你知道嗎,老師的手還會變魔術呢,看一下老師的手變出了什麼?(孩子觀察講述)小朋友也來學一學吧!

  5、我們的小手好能幹,能幫助我們做這麼多的事情,老師為小朋友準備了好多好玩的東西,用你能幹的小手去玩一玩吧!(聽音樂幼兒自選材料遊戲)

  四、延伸活動:

  我們知道了小手有這麼多本領,小朋友一定要愛護好自己的小手,講衛生,愛勞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現在我們到外面和別的小朋友一起去玩吧!

幼兒園區域活動方案11

  設計意圖:

  遊戲是童年期一種有的快樂活動,而且它也是對幼兒成長髮展和學習有價值的一種活動,但傳統的遊戲存在不小弊端:

  1、提供遊戲型別或活動形式單調,大部分以積塑拼插遊戲為主。

  2、統一安排,硬性規定活動內容形式即玩什麼。怎樣玩不是由幼兒自己做主的,而是由教師統一安排規定的。指導也較程式化,特別是遊戲條件與環境創設不利。

  區域活動的設定,改變了原有的遊戲模式,遊戲改為人為創設自然情景,幼兒自主選擇遊戲。同時使遊戲成為幼兒學習和探索的主題,幼兒可以自己決定玩什麼,怎麼玩,充分自主小班區域活動設計方案活動。而教師透過確定遊戲的教育目標制訂計劃,透過創設適宜的遊戲條件,並在活動過程中指導影響幼兒的行為,激發幼兒對周圍環境的興趣,積極實踐操作探索,從而達到促進幼兒全面和諧發展的目的。

  小班幼兒剛從家庭進入幼兒園,活動家區可設娃娃家及親親寶貝(幼兒從家中帶入園的一些自己喜歡的玩具),這樣可以使幼兒感到親切適宜,從而較快適應幼兒園生活。積木區材料大,同類材料數量較多(圖書等一樣),這樣不容易爭搶等根據這一系列特點本班設了5—6個區,其中有些區功能一樣,但分散設定便於指導。

  區域名稱

  區域目標

  材料準備

  指導要點

  (重點、難點)

  操作區在使用圖釘、撕紙、貼上活動中,在擺弄皺紙、樹葉、圖紙等多種物品、材料過程中,小肌肉運動能力和手眼協調能力得到促進、發展,感覺運動技能。

  皺紙、圖釘、各種彩色瓶,及各種模具、(在皺紙貼上和圖釘按畫模型)、漿糊

  幫助孩子認識要用圖釘塑造的是什麼圖形,瞭解圖形的特徵,再運用材料來塑造。

  重點在貼上時注意衛生。在運用圖釘時要注意安全。

  語言區

  1、色彩繽紛的畫面,主動有趣的情節,使幼兒對圖書產生興趣,並喜歡閱讀。

  2、在閱讀過程中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一頁一頁地翻,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一塊色彩繽紛的地毯、一張小小的桌子(不同於教室的一個個小靠墊、小桌),設定充分展現圖書封面的書架。保持圖書區安靜有氛圍。

  1、指導孩子如何取放圖書。

  2、如何一頁頁地翻。

  3、在圖書區要保持安靜。

  建構區

  1、在搬運、取放、堆疊平衡積木的過程中,可幫助幼兒發展手眼協調能力。

  2、在把積木時而堆高,時而圍合的過程中,獲得理解空間的關鍵經驗。

  1、木製積木、各種易拉罐、紙盒等替代積木。

  2、動物模型等。

  1、在幼兒進入積木區不知搭建什麼的時候,可運用動物模型引發搭建內容。

  2、教師要理解幼兒,無論幼兒如何堆砌,那沒有對或錯,教師材料使用上放開視角。

  美工區

  透過嘗試將壓扁、搓長、團圓,進行平面或立體造型與變化,醉心於對材料的探究,體會創作樂趣。

  1、彩泥、墊板。

  2、一些塑好的水果,可供幼兒參考。

  3、輔助的模型、小刀等。

  在塑造過程中能介紹工具材料,在操作中可充分運用材料來幫助自己造型。

  益智區

  運用餅乾的不同圖形,透過給小動物餵食,進而認識事物的特徵,發現事物之間的不同,進而逐漸意識事物之間的關係和聯絡,進行分類,形成概念。

  1、不同形狀的餅乾。

  2、不同小動物及不同形狀的盤子。

  1、區分不同形狀。

  2、不同形狀間的相互聯絡,再學習歸類。

  娃娃家

  擴充套件遊戲內容,豐富主題情節,在召開樂中激發幼兒良好情緒,訓練幼兒動作技能,培養其愛心和協調合作能力。

  娃娃、傢俱、電話、廚房用具。

  1、逐步明確自己的角色身份。

  2、學習模仿成人對自己。

  幼兒園教案:幼兒園大班區域活動設計。

幼兒園區域活動方案12

  區域活動:水果寶寶

  設計思路:抓手玩具是小寶寶們喜歡的玩具,每天必做的一件事就是和抓手玩具握握手,碰碰面,打打招呼;結合主題活動“好吃的東西”,孩子們已經過一系列的活動,如好吃的糖果、生日蛋糕、酸酸的桔子等。小寶寶特別敏感,特別有興致,特別有說不完的話題。老師根據孩子的喜好,提供“水果寶寶”,利用橫向、縱向的兩塊剖面,嘗試完形“水果”的樣子,以激發孩子更多參與的興趣,模擬生活、再現生活。

  材料:鈣塑板、塑封紙、水果卡片(兩套)

  玩法:

  1、看看說說,指認自己熟悉的水果名稱。

  2、遊戲“切水果”:“切切切,切切切,我把蘋果一切二”(香蕉、梨) “剝剝剝,剝剝剝,我把桔子一剝二”(桔子)

  3、找找拼拼,根據水果的一半形象找到另一半的樣子,以求完形。

  4、自由隨意地拼搭“水果”。(提供底版圖片)

  記錄:

  看見牆面上的水果圖片,有的孩子總喜歡摸一摸,有的孩子乾脆直接坐在水果圖片的下面,說要找“梨”做朋友。真真假假的水果實物擺放在區域活動中,“這是香蕉,我的!”“蘋果,綠蘋果!”“桔子,好吃!有點甜,有點酸!”“我要吃,耀耀要吃蘋果!”孩子自言自語。以後的幾天裡,小寶寶又對“切”的動作產生興趣,玩泥材料成為他們發洩的工具。老師馬上提供橫向、縱向剖面的水果,借用語言遊戲“切水果”,將孩子引入情景之中,小手成為“小刀”,“切切切,切切切!”小寶寶發出由衷的讚歎。

  雖然老師提供拼板的底版圖片,但小寶寶有自己擺弄的方式,一會兒就將“蘋果、桔子、梨、香蕉”一一拼成對,孩子用自己的理解嘗試自我的樂趣。

  分析:

  其實孩子有一種“望梅止渴”的效應,看見自己喜歡的食物圖片,自然而然地想到“吃”,小手摸摸,小嘴動動,猶如真的在品嚐。所以說,關注孩子的興趣點是支援性環境創設材料研發的關鍵。託班孩子情感豐富卻不善於表達,這就需要老師要讀懂他們,讀懂就是看、懂、幫。看就是會觀察孩子;懂就是會分析,針對觀察到的情況分析原因;幫就是要採取一定的策略幫助孩子。老師在創設場景,提供材料的時候,多考慮一下孩子的反應,不妨先讓孩子擺弄,從孩子玩法中引出新的過程,往往老師百思不得其解的東西,小朋友的一個舉動就讓老師茅塞頓開;老師的作用是順水推舟,既滿足孩子自我擺弄的樂趣,又帶動老師進行新的創新。

幼兒園區域活動方案13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們鼓勵幼兒根據自己的興趣去發展。喜愛所選擇的活動,做到讓材料說話。因此,嘗試獲得知識的方法和途徑,使本次活動的難點。

  本班幼兒活潑好動,分享意識處於萌芽階段,所以把分享與體驗作為活動的重點。

  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本班幼兒的實際,近期發展的需要,我主要採用了個別指導法,實踐操作法等方法。

  個別指導法:由於採取分割槽活動的方式,增加了幼兒與教師的對話,個別指導的機會增多了,教師能及時發現小朋友活動中出現的問題與閃光點,給與鼓勵與幫助,激發幼兒活動的信心。

  實踐操作法:幼兒在動手操作感知材料的同時,也是資助學習,探索的過程。有助於促進幼兒動手能力,認知發展水平的提高。尤其是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

  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投放材料,幼兒自主活動,師生分享成果。

  一、 教案課題:區域活動階段目標:

  ①引導幼兒依靠自己的興趣,能力,去感知,思考,探索,嘗試獲得知識的方法和途徑。

  ②體驗自主遊戲的樂趣,並樂意分享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點:體驗自主遊戲樂趣,樂意與同伴分享成功的喜悅教學難點:嘗試獲得知識的方法和途徑課前準備:

  ① 幼兒前期經驗:帶領幼兒參觀扇子的形狀,結構再上一階段的活動中,初步體驗1-5的數字遊戲環境創設:小書桌(供幼兒看書閱讀)電話亭,屏風(供幼兒打電話用)墊板,屏風(供幼兒建築角用)活動流程:

  投放材料--幼兒自主活動--分享交流教學過程:

  二、投放材料

1、 益智區①小貓釣魚(有數字標記的貓和魚,頭飾,釣魚竿):能夠按照標記把釣上的魚分類②動物拼圖(各類木製拼圖):能從混合的拼圖中準確地找出並拼接③彩泥排隊(紅、黃、綠三色彩泥,排序卡):能夠按照卡片的提示進行相應的排序④夏天真熱啊!(灑水車,汽車,伸出舌頭的小狗,流汗的娃娃,扇著扇子的娃娃等):尋找相應的圖片,初步瞭解夏天裡尋找涼快的各種方法⑤數字寶寶乘船(有數字標記的小人和木船):按照相應的數字,擺上相應數量的小人⑥分類⑴裝水果(有數字標記的瓶子,各類水果):能夠按照數字標記,放相應數量的水果⑵圖形分類(圓形,正方形,三角形圖片,分類盒):能夠感知圖形,並按照圖形的不同進行相應分類。

  2、手工區①做扇子(扇柄,雙面膠,蠟筆)能夠選擇適當的顏色打扮扇子,併成功的動手製作扇子②打扮衣服(各種形狀,顏色不同的圖片,三件夏天的衣服,蠟筆,記號筆,漿糊等)能夠適當的打扮衣服,初步體驗並感知對稱

3、語言區:

  ①打電話(電話一部,動物頭飾):樂意說簡單的電話用語②各類圖書:能夠安靜的看書,並能初步的按圖講解故事情節

4、生活區:

  各類不同開啟方法的袋子:幼兒嘗試開啟方法5、建構區(各類積木):能夠利用不同形狀的積木,拼搭成各類積木二、幼兒自主探索活動1、 幼兒按意願進入活動區你想玩什麼?

幼兒園區域活動方案14

  主指導區:

  美工區

  1、摺紙:提供彩色手工紙、剪刀等

  2、玩泥:提供橡皮泥、泥工板等

  3、貼上:廢紙、色紙、香糊、溼巾等

  4、裝飾畫:提供鉤線筆、油畫棒、圖畫紙等

  5、吹畫:提供廣告顏料、墨水、圖畫紙等。

  訓練幼兒的觀察判斷能力及手眼協調能力。

  初步學習用正方形的摺疊方法。

  初步學習吹畫的技能,能選用顏色來進行裝飾。

  引導幼兒運用搓、團、壓、印的塑造技能表現物體的主要特徵。

  科學區:

  1、好玩的磁鐵:磁鐵、各種含鐵的和不含鐵的物品等

  2、好玩的水:水槍、注射器、有孔瓶子、小水桶等

  3、顏色變幻:主色顏料水、玻璃瓶、棉籤等

  4、溶解現象:鹽、沙子、果凍、食用油、洗髮水等

  5、虹吸現象:玻璃杯、塑膠卡紙等。

  嘗試運用多種方式感知探索磁鐵的特性。

  能運用多種工具瞭解水的特性,探索玩水的多種玩法,體驗玩水的快樂。

  激發幼兒對色感的興趣,嘗試用主色調配變成另一種顏色。

  訓練幼兒的觀察能力。

  益智區:

  1、圖形分類:分類盒、不同形狀的圖形等

  2、數字分類:數字分類盒、寫有數字的汽車若干

  3、圖形排序:排序卡、圖形貼上紙等

  4、圖形拼圖:七巧板等。

  學習不受大小和顏色干擾,要求幼兒按形狀特徵進行分類。

  培養幼兒學習根據數字投放相對應物體的數量。

  學習有規律的圖形排序。

  語言區:

  1、看圖講述:提供語言圖書等

  2、故事拼圖:提供拼圖等

  3、表演講述:提供指偶表演臺、小指偶等

  4、雙語認讀:字卡、英文字母卡等;

  培養幼兒喜歡看圖書,初步學習按順序翻閱圖書並能邊看邊講述圖片的主要內容,教育幼兒愛護圖書。

  初步學習用小指偶來進行表演,並能講出簡單的故事內容。

  激發幼兒對文字、英語的興趣。

  建構區:

  提供自制的大型紙箱積木、小型積木;提供中型、小型塑膠花片以及一些輔助材料。

  在模擬結構中學習各種基本的建構技能和建構物體的基本特徵。

  能根據意感或命題進行有目的建構活動。

  培養幼兒的注意力、觀察力、作能力以及動手操作能力。

  教育幼兒懂得愛護玩具和與同伴友好的行為習慣。

  音樂區:

  提供:錄音機、音樂磁帶、各種打擊樂器、節奏卡、頭飾、紙製服飾等;

  引導幼兒自由選擇樂器,學習用不同打擊樂器演奏2/4拍的歌曲,體驗合作的樂趣。

  培養幼兒大膽表現,激發幼兒熱愛祖國、家鄉的美好情感。

幼兒園區域活動方案15

  為了使幼兒體、智、德、美得到全面的發展,以堅持"健康第一、快樂生活"為指導思想,以確保幼兒每天戶外活動、區域活動時間為工作主線,我們認真貫徹執行園內本學期教研主題"健康體育、自主遊戲"為實施精神,營造豐富多采的戶外課間活動和區域活動。本學期根據我園主題目標把戶外活動、區域活動與領域教學活動相結合,設計了豐富多彩的戶外活動和區域活動。

  一、戶外運動活動

  (一)、指導思想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精神,以《濰坊市幼兒園課程實施指導意見(試行)》和《濰坊市幼兒園一日活動基本規範(試行)》的健康教育觀為指標,深入研究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中幼兒身體健康教育實踐的相關理論和策略。活動設計嚴格遵循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注重個體差異。重在培養幼兒的運動興趣和能力,面向全體幼兒,以提高幼兒身體健康水平為重點,因地制宜,不斷最佳化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質量,真正促進幼兒身心的全面的發展。

  (二)、基本目標

  1、 培養與激發幼兒運動興趣,讓幼兒在濃郁的健身氛圍中自覺地參加體育活動

  2、 使幼兒掌握基本的運動技能和方法,促進體、智、得、美等全面發展。

  3、 培養幼兒精神飽滿富有朝氣團結協作的精神

  (三)、任務目標

  1.各班以一種體育遊戲為主,玩出花樣,提高水平,提高幼兒動作的靈活性協調性,全面提升幼兒的身體素質,做到人人都參與、快樂鍛鍊為基礎。透過豐富的體育活動內容及器械的使用,使幼兒在跑、跳、鑽、爬、蕩、滑、投擲、攀登等各方面得到全面發展。

  2、抓好幼兒園體育特色隊的建設,不斷進行班級比賽,激發幼兒鍛鍊的積極性,不斷提高幼兒園整體水平。

  3、積極開展體育特色的實踐活動,辦出班級的特色,走出一條具有我園特色的教育新路。

  (四)、工作措施

  1、加強管理,保證幼兒園體育特色專案的正常開展。各班教師

  要根據幼兒特點、能力、班級狀況制定目標與計劃、措施。並及時記錄各項活動的開展情況,每月定期研討、每兩個月進行小型體育特色比賽,每學期、做好總結和反思。

  2、加大體育設施硬體的投入,為更好地開展體育運動奠定基礎。

  3、做好體育特色隊的基礎教育和普及工作。各班成立跳繩、跳皮筋、拍花球等為主的特色班級,一物多玩,激發幼兒的創新意識。。並挑選出優秀選手參加幼兒園體育比賽或展示。 每學期組織一次親子趣味運動會。

  4、合理安排幼兒戶外活動時間,嚴格落實幼兒每天在園體育活動、自主活動等戶外活動時間不低於2小時(其中體育活動時間為1小時)的規定。利用晨間活動、體育課、體育活動課、大課間活動等時間進行基礎教學訓練活動。

  5、活動形式要靈活多變,儘量體現"新、奇、活"的原則,能夠充分調動孩子參與活動的強烈興趣和積極性。

  6、教師在組織幼兒戶外體育活動時,還要把保證幼兒的安全放在工作的首位。活動前教師應認真做好場地、器械、幼兒服裝及身體狀況等各因素的安全準備工作和應急措施,切實保障幼兒的生命安全。

  二、區域活動

  (一)、指導思想

  遊戲是幼兒園的基本活動,而區域活動正是遊戲化的小組活動,是幼兒非常喜歡的一種自我學習、自我探索、自我發現、自我完善的活動,有著相對寬鬆的活動氣氛,靈活多樣的活動形式,成為當前幼兒園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幼兒全面素質的形成、發展和提高的主要活動形式。這種將幼兒的學習與生活融為一體的遊戲形式,不但深受孩子們的喜愛,而且對於培養幼兒的主動性、獨立性、創造性、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和諧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隨著學習《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以下簡稱(綱要)以及《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的深入,我們都能感受到區域活動對幼兒發展的重要性,如何立足本園實際,啟用區角的魅力,以更好的發揮區域活動的優勢,是我園今後園本教研的工作重點。關注區域活動中幼兒的興趣、自主、需要、創造,真正體現"以幼兒發展為本"。

  (二)、基本目標

  1、培養目標:培養幼兒的合作精神,養成良好的個性質量,培養幼兒主動探索學習、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斷提高,培養良好的求知慾望。

  2、、工作目標:努力學習現代教育科學理論,研究探索主題活動與區域活動最佳化整合的具體方法和措施,找出兩者最佳化整合的關鍵點。探索幼兒在區域活動中學習的方法、規律,造就一支教學業務精的科研型教師隊伍。

  (三)、具體實施

  1、幼兒園區角遊戲內容

  區角遊戲的區域包括角色娃娃家、建構區、閱讀區、音樂表演遊戲區、美工區、科學發現區、自然角、益智區、操作區、玩沙玩水區等。

  2、區角遊戲的設計與指導的原則

  (1)、方向性原則:深入貫徹執行《幼兒園工作規程》《綱要》,為培養高素質、全面發展的人才服務。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