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阿勒泰》讀後感
《我的阿勒泰》讀後感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我的阿勒泰》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大概三年前,忘記了怎樣的因緣際會,讀到了李娟的《我的阿勒泰》,當時就深深的被她的文字吸引,每一個漢字看起來都平平無奇,全部都是常見字,甚至沒有陌生的詞彙或成語,但組合起來就異常的生動活潑,就連我一向不愛看的環境描寫都能自動在腦海中形成畫面。買了她的書,看完後覺得好像自己發現了滄海遺珠,恨不得與每一個認識的人分享我的重大發現。看這本書的時候,我僅僅只是去過南疆,而她書中描寫的阿勒泰則在遙遠的北疆。但畢竟都是新疆,雖然在自然風貌、民族分佈、風土人情上有比較大的差異,但對於一個漢族人來說,那都是新疆。所以在我眼裡,她描述的那些場景,似乎都能從我在南疆的見聞中一一對應上。
讀到她筆下戈壁灘的荒蕪,人在自然中的渺小和無力感,頭腦中會閃現出當時從烏魯木齊坐火車去阿圖什的路上,一路上透過車窗看到的外面的風景基本上都是荒漠或者戈壁灘,以及看起來雜亂無章的各種線纜。偶爾看到一輛長貨車孤獨的、笨重而緩慢的行駛在遠處。
而新疆那明亮又熱烈的太陽,能把人往白裡照,一直照到你消失的太陽,真的是新疆特有的,我們爬到4號冰川的時候,看到了光暈,白花花的雪山頂上,一個圓圓大大的圈,照的你不敢直視,哪怕你是戴著墨鏡,也只能透過相機鏡頭偷偷的瞄上它幾眼。甚至後來再去看拍到的照片,都覺得晃眼。
在讀到她描繪的建在荒漠上的小村子裡沒有廁所這個事兒,更加的感同身受,一下子把我的思緒拉到當時找山坡遮擋來方便的回憶中。當時旅途到卡拉庫裡湖,借宿在湖邊的一所土黃色的小房子裡,說是房子,其實就是建在湖邊背靠大山,勉強能遮風避雨的地兒,它屬於當地村落的'一個牧民阿卜迪大哥所有,他騎著摩托從湖對面的村子裡趕過來給我們開門生火燒水。廁所只能去後面山坡解決,因為人少,倒也沒有像李娟書裡那樣,大家一到晚上都是蹲在各個隱蔽的或者陰影裡,我只需要找個能超出我身高的山坡即可,但是大白天還是有些許的不自在。
而當她描寫去村子裡聚會的場景時,則會讓我想到參加同學婚禮的那個夜晚,從下午到酒店,對於就餐環節完全沒了記憶,舉辦完儀式後,開始載歌載舞,大廳裡留出一大片場地給大家跳舞,新郎新娘在舞池中間,其他的小夥子或者上了年紀的大叔開始邀請女伴一起跳,我應該是整個會場裡唯一的漢族人,還好,柯爾克孜族的同胞們長相沒那麼歐式,大家單純從相貌上是分辨不出我是不是同類的,所以還鬧了個烏龍:我帶著相機過去的,因為語言不通,所以多數情況下會拿起相機拍照,然後就走過來一個小夥子,對著我嘰裡呱啦一大通,還好他說話的同時伴隨著一些手勢,我大概懂了,是讓我去拍照,於是過去給他們拍照。後來不知道是他們自己察覺出來異樣,還是有人提醒了他,小夥子知道我是客人,不是婚慶公司的攝像師後,就在下一場音樂開始後,來邀請我一起跳舞,完全沒有任何舞蹈基礎的我,很是想拒絕,奈何小夥帶著把我錯認為攝影師的歉意一定要邀請我跟他共舞,熱情的讓人無法拒絕,只好跟著他來到舞池中,全身僵硬的我哪怕在他的帶動下,跳起來也是明顯的格格不入,同學在旁邊讓我放鬆,不要那麼僵硬,奈何不知道從哪裡開始放鬆,就這麼僵著跳完一段。從酒店回到同學家後,他們又邀請了一個當地的歌手來到家中彈唱了一夜,而完全不懂維語和克語我居然陪著坐了一夜,天快亮的時候,回過神來發現了未能融入的我,一起合唱了漢語的《朋友》,不只是心酸還是感動,伴隨著歌聲,鼻子一酸,眼淚也快要下來了。
不過對於這場婚禮,一直有個小事讓我想起來都覺得遺憾,同學當時問我覺得她們的婚禮跟我們漢族人的對比怎麼樣,我回答說差不多(我的這個回答是基於流程上,從迎親到酒店的各個環節基本上差不多,唯有中間的這個舞蹈環節是我們所沒有的),當時聽到我的回答,估計同學內心一萬個白眼要丟給我了,哈哈哈哈,她期待的肯定不是我這樣的一個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