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滿的盒子觸動了我的心靈——讀《時常半滿就好》有感
半滿的盒子觸動了我的心靈——讀《時常半滿就好》有感
讀完一本書以後,你有什麼體會呢?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半滿的盒子觸動了我的心靈——讀《時常半滿就好》有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讀臺灣作家劉墉的《生生世世未了緣》,偶而看到《時常半滿就好》這一篇,心中就像是放在大廳裡的豎琴被輕撥了一下,立時蕩滿迴音。
一個在鬧市中駕駛的計程車司機,碰到紅燈,毫不急躁的'拿起報紙看,報紙旁的小盒子裡裝著半滿的零錢,盒上貼著“時常半滿就好”,他的心是多麼閒、靜啊!
從前媽媽是給我零花錢的。可後來花項漸多,媽媽乾脆每天給我帶上一兩塊零錢。再後來,見同學的錢包裡總是五塊、十塊的,我便心生羨慕,讓媽媽一次給我多帶點錢,能用得時間長些。但漸漸地我便體會到了帶錢多的壞處來——總想花。有些東西錢少時買不了,錢多了就忍不住想買,固花的也多。
“唉,”我不禁感嘆,“還是‘半滿’的好啊!”
由此聯想到奮鬥於官場、職場的人們。官職小的,便整日仰望著高官厚祿的。看著原本與自己同級的人晉升了一級又一級,他憤怒,他不平,他用足了全身力氣,耗盡大半生的時間使勁兒往上“爬”。
終於,他看到了那個嚮往已久的“寶座”,並真正坐了上去。他得意地狂笑,笑過,他開始想要平靜地度過他的後半生,平靜地享受一切。而這時他才發現,他已是平靜不下來了,他要面對無數虎視眈眈想要將他推下這“寶座”的人。他爭奪著——一切他不能容忍別人得到的利益,還要拼死保護他已有的。
終於,他累了。他回首自己的人生,悲涼地長嘆。他所向往的位置帶給了他快樂嗎?即使有,也是短暫的,而更多的,是內心無盡的疲憊。
又想起出租車司機的話:人生就是這樣,不要太貪,不要太過。“時常半滿就好”,我會將它與那個半滿的小盒子一起,永遠銘刻在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