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一書讀後感(轉載)

《毛澤東》一書讀後感(轉載)

  讀完一本書以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毛澤東》一書讀後感(轉載),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毛澤東》一書讀後感我爸爸常常對我說: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時刻,是“大串聯”時在北京親眼看見了毛澤東。我雖然沒有見過毛澤東,但是毛澤東這一光輝名字,從我上小學識字的第一天起,就在我心中留下了美好的記憶。前幾天,我買到一本中外名人故事從書——《毛澤東》,我如飢似渴地讀完全書。夜裡,我做了一個美麗的.夢,夢中我跋山涉水尋找毛澤東,終於在天安門城樓上,我幸福地見到了毛澤東……我激動地對他老人家說:“敬愛的毛主席,我一定向您學習,學習您刻苦學習的精神……”

  是的,《毛澤東》這本書中最感人的是毛澤東一生刻苦學習的精神,書中生動地記敘了這方面許多感人的片斷:

  毛澤東主張學習要有崇高的理想,他認為應該為了尋求救國救民的真理,為了改造國家和社會發奮學習。毛澤東在學習上一貫刻苦、勤奮,在青少年時代,每天清晨,同學們還未起床,他就藉著熹微的晨光,開始了一天的學習生活。夜深人靜,同學們都進入了夢鄉,他還常常在走廊上或茶爐室的燈光下看書。書籍是毛澤東的終身朋友,直到他心臟停止跳動前幾個小時,他還示意工作人員讀書給他聽,真正是“活到老,學到老”。

  寫到這裡,我想起不久前發生的一件事。白居易的《暮江吟》:“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中的“可憐”兩字,老師上課時解釋過,我當時不注意聽,沒弄懂。過後,我想問老師,但怕老師批評我上課不注意聽講;我想問同學,又怕同學笑我這個當班長的這也不懂。於是就“不懂裝懂”,悶在心裡。後來考試,正好考這兩個字的解釋,我解答為“可惜”,鬧出一場笑話。這件事我對誰也不敢說。今天讀了《毛澤東》,毛澤東的聲音經常回蕩在我的耳邊:“我也稱某人有學問,是指他好學好問,學與問是不能分開的。只有好學好問的人,才可能有學問。”毛澤東當年講的這句話,不正是對我中肯的批評嗎?

  於是,我把自己的學習生活和毛澤東在少年時代的學習生活一一作了對比,我的眼前清晰地呈現出一個勤奮好學者的足跡……重新去尋找這一足跡,重新去尋找這一精神,對我們90年代的青少年不是很有必要,很有意義的嗎?我真誠地把這本書推薦給我的同齡人,希望我們都能從這本書中汲取到理想、信念、精神和毅力。

最近訪問